孩子初入园不焦虑的几个小贴士
“人醉夢亦碎”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孩子初入园不焦虑的几个小贴士,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孩子初入园不焦虑的几个小贴士,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篇1:孩子初入园不焦虑的几个小贴士
孩子初入园不焦虑的几个小贴士 -资料
一、孩子入园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1、怕生,不愿意与老师和陌生的小朋友交往,抵抗交往,躲避,缩在角落或没有人的地方。
2、强烈反抗。表现为哭闹打人、咬人、摔东西、抢玩具等。
3、拒绝吃东西、喝水。有的家长平时在家里使用不恰当的强化手段,让孩子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这些孩子来园后,容易表现为拒吃、拒喝。
4、跑出教室一个人玩。
5、说谎。如回家告诉父母“老师(小朋友)打我”、“没有玩具”、“不给饭吃”等。
6、阶段性体质敏感。由于新环境使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加上哭闹、紧张,体能消耗也较大,出现代谢紊乱,进而在一定阶段内引起体质敏感、易生病。
7、尿裤子、尿床。由于老师掌握孩子的规律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自立能力弱的孩子而言,来到一个新环境,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要家长多带上几套换洗衣裤就行。
二、家长的对策
1、充分信任老师。宽容的家长往往能造就出一个出色的教师。当您能包容老师的某些小弱点而充分信任他时,会促使他更有信心面对这份事业。
2、及时与老师沟通,达成教育共识。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特色。家长尽可能多抽时间和老师接触,如实说明孩子的情况,让老师和您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资料
3、在心理上精心呵护,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多给孩子讲一些孩子园好玩的事情,激发孩子上孩子园的愿望。切勿在孩子不听话时以“送你上孩子园”、“让老师来管你”之类的话来威胁孩子。教孩子学会自己吃饭、洗手、独立上厕所等生活技能。孩子离园回家后,切勿太急切询问他在孩子园的生活,更不要一见面就问“今天有没有孩子打你”之类的话,来加重孩子对焦虑、恐惧情绪的重复体验。回家后,多拥抱和抚摸孩子,这样有助于孩子减轻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4、在生活上细心体贴。
三、你和孩子准备好了吗?
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能使他更适应园中的生活。以下几点,你的孩子能做到吗?
1、清楚自己的名字。
2、独立吃饭,不偏食。
3、坐在桌前吃东西及懂得用杯饮水。
4、能够自己把手洗干净。
5、大致会脱简单的衣裤,会穿鞋子。
6、懂得表示上厕所,自己会大小便。
7、身体不舒服时,会对老师说。
8、留心听别人讲话。
9、认为上孩子园是很开心的事。
10、能与其他孩子一起玩。
篇2:入园焦虑不可怕 大人孩子齐攻克
入园焦虑,是指父母在把小宝宝送到幼儿园时的不安和难舍难分的情结。这种焦虑不仅孩子有,连父母也会有。克服入园焦虑是让孩子在幼儿园好好学习的第一步,如果这一步走的不好,势必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所以,要如何克服这种负面情绪呢?
幼儿园门口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抱着父母不愿意撒手,哭闹的不停,父母也很舍不得,含泪将孩子交到老师的手中。孩子在幼儿园里也不停的哭闹着要回家,让老师很是烦恼。这些都是入园焦虑在作祟。克服入园焦虑需要父母做好充分的让孩子上学的准备,无论是心理准备还是物质准备。
克服入园焦虑的准备
第一:父母要相信孩子和老师
有些父母之所以会有入园焦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认为孩子离了他们不行,又担心在幼儿园里孩子受欺负,担心老师教不好。种种的担忧让父母完全没有心理准备,更别提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了。
第二:父母不要让孩子害怕上学
有很多父母都无意识地向孩子传输这样一个观念:上学是很可怕的!如果孩子不听话,父母可能会对他们说:等你上了幼儿园,你再这样老师会骂你的!这类的话会让孩子对幼儿园和老师产生不好的印象,自然就不愿意去幼儿园了。父母应该要灌输孩子积极向上的思想,让他对幼儿园产生憧憬,而不是恐惧。
第三:先带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
孩子对幼儿园产生恐惧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对陌生环境的不熟悉导致的,所以家长可以先带孩子去幼儿园熟悉一下环境,告诉他哪里是教室,哪里是操场,哪里是老师办公室。孩子熟悉了之后更不会排斥幼儿园。
第四:鼓励孩子讲述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
当孩子上完一天的幼儿园回来之后,家长可以鼓励他讲述一天发生的事情。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回忆起快乐的时光,更加喜欢上幼儿园,还可以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第五:准备好幼儿园所需的物品
孩子在幼儿园需要很多东西,如果准备不齐全,孩子会感到手足无措,会让他对幼儿园的印象不好。家长可以在入园之前准备好孩子更换的衣物、毛巾、水瓶、玩具、食物等物件。而且,身边有自己熟悉的物品也能让宝宝更加安心。
篇3:入园初孩子尿床怎么办
入园初孩子尿床怎么办
入园初孩子尿床怎么办刚入园不久,孩子们会有很多的不适应,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尿床是孩子们在午睡时经常发生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及时地找出了原因,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定时叫醒尿床的幼儿。孩子们在午睡时,我们对他们的午睡情况做了细致的观察与记录,把每个幼儿尿床与小便的`时间记录下来,找出规律,然后定时地、轻轻地叫醒他们,让他们及时地小便,并帮助他们穿脱鞋子和裤子。
及时地对尿床的幼儿进行教育,消除他们尿床的心理因素。刚入园的孩子们经常表现为胆子很小,干什么事情都不敢告诉老师,非常地紧张与焦虑。当出现这种现象时,我们应尽量地让他们学会放松,用轻柔的动作抚摸他们,用亲切地语言安慰他们,正视他们这种现象,不嘲笑他们,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教他们正确地去解决处理这些事情。
睡觉前少喝水,喝汤,上床前排空小便。在午睡前,老师要提醒幼儿及时地入厕,帮助幼儿做好睡前的准备工作。
篇4:谈孩子入园的“分离焦虑”
谈孩子入园的“分离焦虑”
佳玲刚入幼儿园前两天还好,从第三大开始就大哭起来,不愿意去幼儿园了,每次都要楼着妈妈的脖子或拽住妈妈的衣服不肯撒手,哭得别提多伤心了。妈妈的心里也酸酸的,走出幼儿园,妈妈的心情不能平静,总是放心不下,又蹑手蹑脚返回幼儿园想看看佳玲。佳玲好不容易平静下来,一看到妈妈的身影又拼命地哭起来,使老师很为难。其实佳玲的妈妈这样做是不理智的。不少孩子刚人幼儿园时又哭又闹,不肯离开父母,不愿呆在幼儿园。孩子的这种拒绝入园的现象,心理学上叫做“分离焦虑”现象。“分离焦虑”源于孩子对父母的依恋行为。因为孩子对抚育者已形成了固定的依恋关系,他们已懂得抚育者(一般是父母)在自己身旁,是自身安全和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根本保证。正因为如此,孩子初次入园,来到陌生的环境和人群面前,就会觉得失去了安全感,因而紧缠父母不愿离开。像佳玲的妈妈那样做是不好的,不能总是不放心而久久不离开幼儿园,这样做只能加剧孩子的依恋和焦虑。孩子刚入园时的分离焦虑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这里给父母们介绍一种可减轻焦虑感的好办法:对初入园的孩子,在征得老师同意的情况下,给孩子带一件最心爱的玩具,这样孩子在离开亲人期间,会把依恋的情感暂时迁移到心爱的玩具身上,有助于减轻焦虑感。2.帮助孩子适应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转折
孩子到了3岁,开始进入幼儿园,这是孩子生活中的一个大转折,家长只有帮助孩子做好从家庭到幼儿园的准备工作,孩子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具体有以下工作:
(1)让孩子了解幼儿园,在孩子入园前带他到幼儿园走走、看看,让他看看幼儿园的游戏场地和孩子们的活动等,边看边介绍,让孩子喜欢幼儿园的环境,消除入园前的紧张和恐惧感。
(2)让孩子愉快度过入园第一天。幼儿园与家庭有很大区别,当孩子遇到许多陌生人,在陌生环境中生活,总会害怕、焦虑。家长应多陪孩子一会儿,尽量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到有趣的活动中,并让他喜欢来幼儿园。第一天还应按时接孩子,以免孩子孤独。
(3)要随时了解孩子在园情况。每天应该问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如和老师、小朋友的游戏,培养孩子对幼儿园的兴趣。当孩子讲述时,家长应耐心听,并不时鼓励或赞同。这种交谈既是发展孩子言语能力的好机会,又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好时机。
篇5:减缓孩子入园时分离焦虑
减缓孩子入园时分离焦虑
如果你的孩子将在今年9月入园,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帮宝宝做好适应新生活的准备吧。用哭声拴住母亲一、材料与工具
一年多了,婉儿一直像一块小年糕,粘在妈妈身上。在婉儿快2岁的时候,婉儿妈考虑到婉儿该上幼儿园了,决定先试试女儿能否离得开自己。在一个婉儿挺高兴的时刻,妈妈示意让保姆和婉儿玩,说声再见,就出门了。门刚关上,婉儿的哭声便从门缝里顽强地钻了出来,把妈妈牢牢地吸住,再难挪动半步。就这样,妈妈在门外坚持了近半个小时,婉儿足足哭了30分钟。本想从2岁开始送孩子入托的婉儿妈,宣告第一次实验失败。
孩子在寻求安全感
分离焦虑是孩子离开母亲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最亲近的人从视线中消失了,孩子会一下子不安起来:妈妈在哪里?我要找妈妈!孩子会用喊叫、哭闹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呼唤妈妈的出现。大部分孩子从七八个月起,就会明显表现出这种分离焦虑,有些孩子甚至更早。
分离焦虑的出现,与孩子的不安全感有关。最初,这种焦虑的出现,是具有特殊的适应意义的。因为,它促使孩子去寻找他所亲近的人,或者发出信号,呼唤妈妈的出现。这是孩子寻求安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但是,由于焦虑中的孩子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寻找亲人上。有时,他们甚至表现出不吃、不喝、不玩,这些平时最能引起亲近的人关注的行为,现在成了他用来呼唤亲人的一种方法。当然,其他的活动可能就进入不了他们的视线了。焦虑还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刚入园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等。
什么样的孩子分离焦虑更强烈?
新生入园,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哭得时间长,有的哭得时间短,有的孩子不怎么哭。究竟什么样的孩子分离焦虑更强烈呢?
1.敏感的孩子。有些孩子比较在意环境的变化,有时很细微的变化都可能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应。像入园这样环境的大变化,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种太强的刺激了,他们往往会难以接受,表现出强烈的分离焦虑。
2.受到过度关注的孩子。孩子的生活中,如果从来都是有亲近的人伴随左右,而且,帮他的人又非常细心,能够理解孩子每时每刻的需要,及时帮他解决一切问题,那么,他就不会知道,亲近的人不在身边时该怎么办。
3.身体状态不好的孩子。受到疾病困扰的孩子,会表现得比他健康的时候更缠人。因为他很难表达清楚自己的病痛,只有细心的妈妈才能体会得到。此时此刻,孩子的最大愿望就是回到母亲的怀抱中,找回那舒适的感觉。
孩子在说,我还没有准备好
此时,孩子的哭声在诉说些什么?孩子在说:妈妈,我还没有准备好,在这里,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很害怕。
很少有孩子2-3岁就准备好要进入一个集体环境中去生活的。一直生活在家庭的温柔乡中的孩子,与养育者之间的亲情是他们的最大滋养,也给了他们最大的安全感。突然的分离给孩子的压力是巨大的。婉儿妈预料到孩子可能会有问题,要试一试女儿是否离得开自己,比起那些不尊重孩子的状况,按成人的主观意志来决定孩子是否入园的做法,要明智了许多。但是,婉儿妈又做得有点太突然和生硬了,如果她多了解一些孩子发展的特点,掌握一些分离准备的原则,也许就可以把这个和孩子分离的过程做得更缓和平稳些。如果你的孩子将在今年9月入园,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帮宝宝做好适应新生活的准备吧。
能减缓分离焦虑的入园准备6原则
1.分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开始,爸爸妈妈可以短时间地离开孩子的视线,但要让孩子听到你的声音。以后,这个时间可以加长,让孩子形成信任:现在爸爸妈妈不在,但不久会回来。
2.“少”一些理解,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
3.改变关注方式,把关注的重点从孩子每时每刻的生活需要转向孩子心理成长的需要。有时候,也许要刻意放慢自己已经建立起来的快速反应习惯,留一点时间让孩子自己去应付困境。
4.要让多一些同伴,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会与同伴相处。
5.多一些照顾他的人,让孩子与更多的成人建立信任关系。
6.适当训练,让孩子学会必要的生活技能:自己用杯子喝水、自己上厕所、自己洗手吃饭、自己穿衣服……
7.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老师,减少入园后的陌生因素。
幼儿园的经验:
安心入园,熟悉是关键孩子在入园初期出现分离焦虑的问题,重要是对幼儿园的环境感到陌生,对不认识的人感到恐惧。我园尝试了以下一些办法,帮助宝宝安心入园,适应新生活。
1.照片上带着老师的期待 我们为每位即将入园的宝宝准备了一张班级老师的合影,并在照片的背面写上一段给宝宝的话,说明老师对宝宝的期待。这样,宝宝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熟悉老师,知道老师说话的语气。
2.入园前家访 面对面的沟通,让老师可以更详细地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争取在入园后帮宝宝找到家的感觉;让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要求提前做一些准备并把心放宽。老师还会带来一些准备好的小动物贴画,让宝宝和家长一起挑选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贴在家里明显的位置上,来帮助宝宝认识自己将在幼儿园里使用水杯、毛巾的标记,入园后,宝宝就不会为找不到自己的东西而着急了。同时,孩子在家庭环境中这样和老师交流,会进一步减轻陌生感。
3.松散入园 在宝宝正式入园的前一周,请家长和宝宝一起来幼儿园过几天幼儿园生活。宝宝因为有妈妈的陪伴而安心,能以较开放的态度探索幼儿园的环境;妈妈因为了解了幼儿园的生活安排和老师的情况而放心,妈妈的这种情绪,对孩子也有很好的影响。
4.分享活动 松散入园的.第三天,请宝宝们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图书带到幼儿园来,和同伴们分享。幼儿园还准备了水果沙拉、牛奶等让宝宝和家长一起品尝,相互讲述沙拉中自己喜欢的水果是哪个,是什么颜色的,等等。小朋友之间在轻松的气氛中相互熟悉起来。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幼儿园 张 卫)
哭声依旧
尽管入园前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到真入园的时候,有些孩子还是哭得很厉害。入园前灵儿妈就带着灵儿到幼儿园看过好几次,见过带班的老师,还给灵儿讲了许多道理:幼儿园有小朋友,幼儿园有新玩具,幼儿园的老师像妈妈,等等。结果,入园的第一天还算好,灵儿很快被新玩具吸引,妈妈得以脱身。第二天,灵儿就不干了。从起床就开始哭,一直哭到了幼儿园。听着灵儿的哭声,妈妈觉得心都要碎了。
焦虑,不是讲道理能够解决的
在情感问题上,孩子通常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的。一个新环境他能否适应,通常并不取决于成人告诉他这里有多好,而在于他在这个环境中获得的实际感受。比如,是否受到了他所需要的关注,各种生活需求能否得到满足,能否摆脱对母亲的思念,启动新的游戏,等等。焦虑,不是靠讲道理能够解决的。
第一天入园不哭,并不代表孩子已经适应了新环境。特别是那些妈妈在游戏时悄悄离去的孩子,在发现妈妈不见之后会特别失落。另外,一天的幼儿园生活,孩子要应付的不仅仅是环境陌生的感觉,还有种种生活上的不便:喝水、吃饭、穿衣、小便,每件事都和在家不一样,都没有妈妈的帮忙。如果孩子应付这些事情的能力比较差,那么焦虑便会更强一些。
爸爸妈妈也离不开孩子
每年的9月1日,幼儿园小班的哭声,都像一根根无形的绳索,紧紧拽住外面的爸爸妈妈们的心。平时,这哭声就是冲向孩子的命令,今天,却要让爸爸妈妈踏着这哭声离去,谈何容易!
分离焦虑并不是都发生在孩子身上,有时,我们从孩子的抚养者身上也会看到这种焦虑。焦虑的双方,往往有一种很强的依恋关系。成人担心的并不是自己的安全问题,而是在急孩子之所急,想孩子之所想,不能确定孩子离开了自己,是否能快乐地生活。面对不确定,谁能放心呢?
此外,依恋孩子的父母,其实也从孩子的依恋中寻找到一种自我的价值感:孩子需要我,只有我才能理解他的一切;孩子信任我,只有我才能照顾好他。
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孩子如何才能开始学会信任别人?
如果孩子也从父母那里读到了同样的焦虑,那么,他自己的焦虑也会被进一步放大。要帮孩子走出焦虑状态,爸爸妈妈首先自己要放松些。
如何让孩子早些走出焦虑状态?
1.承认 当孩子哭的时候,你说“这有什么好哭的,幼儿园多好呀”一点儿也没用,只能让孩子觉得,你一点儿不理解他的难处。还不如告诉他,你知道他很难过,好多事情还不知道怎么办,但你相信,孩子是会找到办法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2.设计告别仪式 无论如何,悄悄溜走的方法都不可取。孩子从实际中学习的能力是很强的。第二次,他就会放弃他喜欢的玩具,牢牢地看住你。设计一个和孩子独特的告别方式,比如,到窗口和妈妈再见,和妈妈拥抱一会儿再再见等等,都会产生特殊的效果。
3.依恋物 和幼儿园老师协商,让孩子带上一件平时在家最喜欢的玩具上幼儿园。一件孩子所依恋的玩具,能减缓孩子的焦虑。
4.和伙伴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邀请一两个幼儿园同班的小朋友到家里来玩,或一起在户外玩。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下,孩子之间容易建立比较好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会帮助孩子适应一个新环境。
5.聊聊幼儿园的开心事 这不是讲道理式地说幼儿园好,而是和孩子聊聊在幼儿园的生活,强化其中快乐的体验。
6.及时发现生活难题 有时候,不会上厕所、不会系扣子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不爱上幼儿园的原因。及时发现,及时训练,提高生活技能,也是缓解孩子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哭过之后,孩子学到了什么?
几乎每个新入园的孩子都要过哭这一关。我们有没有想过,通过这一哭,孩子也有不少收获?首先,哭,宣泄了孩子的焦虑。心理学认为,哭是在自我修复。孩子所经历的紧张,如果不表达出来,会以内在压力的形式堆积在体内。现在,流眼泪就是一种释放方式。
其次,孩子会发现,哭,不再像以前那样,瞬间就能唤来妈妈,有些事必须自己去面对。
再次,孩子发现,和妈妈的交流可以用哭、用动作,和老师、阿姨的交流却需要语言,清晰的语言。
第四,幼儿园的老师、阿姨也会帮助他,只不过和爸爸妈妈的不一样。
上幼儿园,是孩子成长之路中的一个比较大的台阶。第一次和亲人长时间分离,对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意味考验。路的确不平。但是,没有哪个人的路永远是被铺平的,是能够按理想的设计来走的,入园时的分离也一样。孩子迈上了这个台阶,便为自己面对未来的坎坷又积累了一些经验。
家长的经验:
二十分钟的路,走了一个多小时
石轩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只有1岁10个月,但他只哭了三天,这是我没想到的。入园的第二天早上,石轩就说什么也不肯去了。我的态度是,既坚持,又宽容。哭声中,我抱着他出了门。也许是感受到我的坚决,石轩也安静了下来。我当然也希望孩子能够进一步放松,就把他放下,我们边走边玩。路过面包房,我们就停下来吃饱了再走,反正这么晚到幼儿园也没有早餐了;看见一只小狗,他得停下来和它玩一会;看见老爷爷提个鸟笼子,上面蒙着布,他的过去问问里面放的是什么;甚至看到垃圾桶,他也要去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我知道他是在磨蹭时间,但我没有阻止他。其实,我心中和他一样难以割舍。最终,我们还是走到了幼儿园门口……就这样,我坚持着,上幼儿园的路渐渐地变得不那么长了。
(北京陶然 石轩妈)
同伴好,适应快
豪儿敏感、内向,有过一次入园失败的经历,我对他再上幼儿园,真是用心良苦。首先是选老师,这次的两位老师都是年轻的母亲,亲切面善,我把儿子的情况向她们说明,希望老师对他有所了解,并多关照他。其次我希望有个他熟悉的小伙伴和他结伴入园。正好,小堂哥比他大3个月,家人一商量,把他哥俩就放在了一个班。两个都较胆小的人在一起,也许是彼此有个照应,入园没多久,豪儿就爱上幼儿园了。但还是很胆怯,也不够活泼。于是,每天接他时,我尽可能在幼儿园多逗留,和老师交谈,和他们班的小朋友们玩耍,并结识几个投缘的小朋友的家长,相互交流孩子的情况。放假时,我会邀上他们班的小朋友,骑上小自行车结伴在户外游玩或互相窜门。有了这些相互熟悉的机会,渐渐地,豪儿开始合群了,如今,豪儿已经有4岁了,在班上和小朋友们玩成一片,人也活泼开朗,喜欢听老师上课了。
(贵州都匀 豪儿妈)
篇6:怎样避免孩子的入园焦虑呢?
上幼儿园的最佳年龄
专家认为,宝宝在两岁半到三岁都适合开始上幼儿园,因为两岁半的宝宝的身体免疫力已经有所增强,对于进入新环境和改变作息习惯不会感到焦虑和身体上产生不良反应,他们已经有足够强健的身体应付这些环境的改变。
而且这个时候宝宝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养,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宝宝的智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同时两岁多的宝宝,主动探索的需求非常大,幼儿园提供的家庭之外的探索环境,正好可以满足宝宝的探索心。
上幼儿园前要准备什么
有的幼儿园会要求统一购买被褥、洗漱用品,有的则要求自己准备。入园前,家长应打听好相关事宜,以免重复准备造成浪费。需要自行准备用品的,家长最好给宝宝准备好书包、衣裤、鞋子、手帕、玩具等可能会用到的物品,以备不时之需。
衣服:给宝宝准备一个书包,用来装上幼儿园需要的衣服和用品。家长应为宝宝准备几套得体的衣服,纯棉质地最好。不要太大、也不要太瘦,最好是有兜的,开身的,穿脱方便的。女孩的衣服不要有太多装饰物,男孩最好不穿带拉链的裤子。一定要给宝宝穿内裤,避免肚子受凉,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秋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准备一薄一厚两件小背心十分必要。给宝宝准备一套衣服,裤子最好备两条,宝宝在喝汤或者洗手的时候很容易弄脏衣服。
手帕:可以给宝宝用来擦嘴,可以让宝宝来挑,这样可以增强他对上幼儿园的兴趣。
鞋子:午睡时为了宝宝如厕方便,最好准备一双小拖鞋。鞋的大小要适宜,尽量选择底软、跟脚、轻便的布鞋或旅游鞋,适合跑......
玩具:如果宝宝依赖性较强,可以在最初一段时间,让他带1、2件喜欢的小玩具到幼儿园去,以减轻分离焦虑。
上幼儿园前的心理准备
在宝宝上幼儿园前,家长要给宝宝先上一堂心理课。家长可以和宝宝多讲讲幼儿园的事情,带宝宝到幼儿园走一走熟悉一下环境,并提前让宝宝结识一些将要一同入园的小伙伴,这样能让宝宝对幼儿园有初步的了解,降低对幼儿园的排斥感,能帮助宝宝更好地适应入园生活。
和宝宝多讲讲幼儿园的事情:宝宝可能还不清楚幼儿园是什么,你可以给宝宝讲解,也可以说说自己上幼儿园的事情,尽量讲些温馨的,不要给宝宝压力。
带宝宝到幼儿园走走:平时可以带宝宝到他即将要上的幼儿园走一走,让他熟悉下环境,听听里面孩子们的欢笑声。
培养宝宝的独立性:上幼儿园是宝宝第一次离开家庭,所以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很重要,因为在幼儿园的时间他是相对独立的,没有一对一的照顾。
多结识新伙伴:多带宝宝出去,让他结识多一些新的小伙伴,还可以让他带小伙伴到家了做客,让他当个小主人,这对于他以后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很有帮助。
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的原因
其实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这个现象还是比较普遍存在的。因为宝宝从小就在家里由爸妈照看,习惯了全天侯爸妈的陪伴,这也就产生了一种依赖的心理。另外一方面就是宝宝对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很不熟悉,这样就从心理上产生了一定的排斥感,很难一下子适应,所以爸妈也要体谅宝宝,不要责骂他,让他能够顺利过渡这段时间。慢慢的,他交到朋友后,就会爱上幼儿园啦!
篇7:化解初入园孩子的任性
化解初入园孩子的任性
3岁的楠楠上幼儿园了。这本来是件好事,现在却让爸爸妈妈忧心忡忡。
原来,开始时楠楠只是在早晨因为不愿意去幼儿园而哭闹一会儿。可后来却一天天变得越来越任性、烦躁和固执了。比如在妈妈接楠楠回家的路上,如果楠楠的某个要求没有马上得到满足,楠楠就会趴在地上大哭大闹,还又踢又打地让妈妈走开,怎么哄她都无济于事。有一次妈妈有事请别人去幼儿园接她,楠楠为此“耿耿于怀”了好久,甚至半夜醒来从床上缩到地上,还要妈妈一遍又一遍地“过家家”一样扮演“从幼儿园将她接回来”。再后来,楠楠每天都会找到“理由”歇斯底里地哭闹一两次,闹得全家人束手无策。
[专家分析]
像楠楠这样3岁多的孩子正处于第一个心理逆反期,他们初步有了自主意识,有了自尊感的萌芽,非常想独立做一些事情,但自我控制的能力还很弱,有时会用顶嘴、跺脚、哭嚎、打人甚至毁坏东西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志。这就需要家长更加耐心地了解
[现场报道]
孩子、教育孩子,帮助他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据调查,这一时期里,约50%的孩子在一周内至少发一次脾气,11%的孩子一天内至少发一次脾气。
【1号“病因”】教养方式过于溺爱
孩子任性、乱发脾气,往往是父母的“好脾气”造成的。所以家长首先应检查自己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平时是不是对孩子过分溺爱、放任?是不是会忽视甚至默许他们的不良行为?是不是会对孩子无条件地满足和妥协?
孩子大哭大闹→父母屈服让步,屡试不爽之后,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折腾父母”的行为模式,并愈演愈烈。在这场与父母的拉锯战中,孩子成为百战百胜的赢家,并在一次次的命令父母、战胜父母中享受快乐。
解决之道:建立规则
对于处于首次心理逆反期的孩子,父母不仅要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他们,还要为他们建立规则,让孩子知道什么要求是合理的`,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逐渐让孩子养成听道理、讲道理的习惯,学会自我控制。
建立规则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加恒心。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坚决不能答应。如果孩子不听道理,依旧哭闹,家长可以冷处理,让他哭闹直至安静下来,再来讲道理。这种回合会反复发生多次,但家长一定不能心软。如果坚持了五次,第六次孩子闹得太凶太久,您心一软又妥协了,那就前功尽弃了。所以,无论怎样必须坚持,孩子最终会发现无理取闹是不能达到目的的,他就会逐渐放弃这种做法。
【2号“病因”】入园后的心理落差
进入幼儿园,对孩子来说是环境发生了巨变,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情。在家庭里,孩子是中心,是掌上明珠,有父母温暖的呵护,在幼儿园里,他只是几十名孩子中的普通一员,甚至可能是不受欢迎的一员。两种环境的对比之下,孩子容易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于是,孩子就可能以任性、胡闹的方式表现这种心理上的失落感和受挫感。
解决之道:更多的关心和鼓励
在这个阶段,父母要多关心、体贴孩子,并在孩子有良好的表现(如出现讲礼貌的行为、帮助父母的行为)时,及时给予明确的言语和行为上的奖励,强化他的良好表现,同时向孩子表明父母很爱他、在关注着他。
第一条和第二条的宗旨其实就是,作为父母,要忽视或惩罚孩子不好的行为,奖励和强化孩子良好的行为。
【3号“病因”】不太友好的幼儿园氛围
父母要到幼儿园了解一下孩子所处的环境,接触一下老师,看看老师是否对孩子过于严厉或冷漠,孩子是否惧怕老师;同时,也看看孩子周围的小朋友对他是否友好,有没有欺负他的现象;也可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具体表现。
解决之道:改变孩子的处境
如果原因在老师或小朋友身上,就要考虑改变孩子的处境。
【其它可能的“病因”】情绪发育?焦虑?生理?
一些心理学研究发现,有些孩子的无理取闹是因为情绪发育不健全造成的;也有的孩子突然的情绪改变、大哭大闹是因为某种原因造成的焦虑引起的;还有的是因为生理上的某种变化造成的。
解决之道:带孩子看心理医生
如果您需要确定孩子是否有上述原因,就请找儿童心理专家进行咨询和检查,必要时进行一些专业检测。(于向荣)
篇8:缓解孩子入园焦虑中的“四个一”
缓解孩子入园焦虑中的“四个一”
托班、小班的孩子刚刚入园,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不能很快的适应,表现出焦虑、不安、哭闹等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采取了“四个一”的教育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孩子的入园焦虑:一、为每一位孩子建立一个电子相册。
孩子们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表现出的入园焦虑表象也不尽相同。有的哭闹、有的拒食等等。于是,我们就利用我们幼儿园每个班都配有一台数码相机的有利条件,分别用录像、照片等形式,给每一个孩子都建立一个电子相册,将孩子寻常时刻捕捉、记录下来。隔一段时间,再将它展示给我们的孩子看,孩子们看看自己刚来幼儿园时的情形,有的会不好意思,慢慢地就不再哭闹。另外,我们还将孩子的电子相册在家长会时展示给我们的家长,家长对此很感兴趣,通过观看电子相册,家长了解了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从而对孩子放心、对老师放心、对幼儿园放心。
二、带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玩具。
玩具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现在的独生子女缺少朋友、缺少玩伴,玩具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有的孩子甚至将玩具看成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孩子来到一个新环境,感觉什么东西都是陌生的。让孩子从家里带自己最喜欢的一件玩具,孩子会觉得在新环境里还有自己所熟悉的伙伴,这样会减少孩子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等孩子们之间熟悉一段时间后,引导孩子将玩具和别的.小朋友交换,这样通过玩具这个桥梁,就发展了孩子交往能力。
三、带一张家庭合影。
孩子来到陌生环境,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会非常思念自己的爸爸妈妈。让孩子带一张自己的家庭合影,孩子们在想念自己的爸爸妈妈时,看看照片,会缓解孩子的思念之情。待孩子情绪比较稳定时,引导孩子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家,这样通过家庭合影这一桥梁,又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给每一孩子发放一张调查表。
班里几十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背景,从而就会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为了尽快地了解我们的孩子,在以后的教育中做到心中有数,我们就给每一个孩子发放了一张调查表,内容有:孩子的乳名、性格、特长、爱好、有无异常现象(如发烧惊厥、过敏等)。通过调查表的发放,使我们用最快的速度了解认识了我们的孩子,并针对每一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制定了不同的教育措施。
通过这一系列教育措施的实施,我们的孩子在很短的时间里缓解了入园焦虑,很快地适应了幼儿园生活。
【孩子初入园不焦虑的几个小贴士】相关文章:
1.孩子入园家长感想
4.初入武夷
5.初入大专自我鉴定
6.初入职场法则
7.入园活动方案
8.幼儿园入园通知
9.幼儿园入园感谢信
10.入园的介绍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