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第二节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

第二节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

2023-11-02 08:10:4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jackgu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第二节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第二节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供大家阅读。

第二节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

篇1:第二节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

第二节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

第二节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几种典型的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特点,了解哺乳动物的多样性。通过认识鸭嘴兽和袋鼠是低等的哺乳动物,了解哺乳动物的起源。

2.通过参观动物园或自然博物馆或对校园周边哺乳动物的观察,培养和提高观察能力;通过归纳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哺乳动物的起源,增强对生物进化的观点教育;通过学习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加深对生物学科学价值观的教育,进一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环境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

在介绍七种动物中渗透的哺乳动物生活习性与形态结构相适应的观点;鸭嘴兽是哺乳动物及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的证据;黑猩猩与人类相似的特征,说明与人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通过蝙蝠回声定位在仿生学中的应用;通过人类控制鼠的数量、减低鼠害;通过对虎的保护,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的关系密切,应该保护,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应该是本节教学的重点问题。

哺乳动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认识研究哺乳动物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研究人类自己,研究人的生存空间和人的生存条件问题,这是动物学学习最根本的目的,不可忽视。

本节所提供给学生的代表动物是自动物学学习以来行为最丰富、最复杂、最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其丰富复杂的行为方式体现着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料,努力流畅地、潜移默化地宣传生物学观点,既不能仅凭兴趣,热热闹闹,走过场,也要纠正将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完全条理化、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

因此本节的教学易采用师生共同讨论研究的方法,教师应带领学生从丰富的资料和感性认识中沉淀出动物学的基本观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2课时(最好两节课连排)

二、教学过程

1.课前将学生分成七个研究小组,分别研究一种代表动物,教师可提示研究方法,可采用查阅资料、走访专家、参观动物园等。

教师尽可能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给予指导,如研究鼠,查阅鼠的资料时要注意到我国鼠的分布,鼠疫产生的历史、现状等。研究黑猩猩,除可以到动物园观察其行为特征外,还应注意到目前对黑猩猩行为的研究,在研究手段上,如录音、录像、照相、做资料卡片等,教师也应给予具体指导。

2.课上,以七个研究小组分别汇报各自的研究结果,二节课连排最好。各组代表就研究题目、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对结果和其中问题的讨论等发言。

教师应敏锐地注意到并适时点播强化这其中的生物学基本观点;应鼓励研究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补充发言,鼓励其他同学对自己认为不合理的问题提出质疑,应该对能够提出合理的、难以解释的问题(教师也解释不了的)的同学大加称赞,并鼓励接下去进一步研究。

3.教师总结,教师应该情绪饱满的、用绘声绘色的语言串联这节课、深化这节课,突出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哺乳动物的起源,以及人类对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小资料

1.保护我国珍稀濒危动物――虎

武松打虎,堪称英雄,然而,当今由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致使许多野生动物处于濒临灭绝的地步。我国境内的虎,由于人们的捕杀及虎的栖息地的消失,其命运已岌岌可危。世界上目前仅存有5个亚种,即孟加拉虎、东南亚虎、苏门虎、华南虎、东北虎。其中,我国占有3个亚种,即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但总的数量在世界上排在末尾。在我国保护虎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据文献报道,生活在野外的东北虎,在世界上也只有200多头,目前生活在我国境内的野生东北虎可能只有10头左右;加上全国动物园和饲养基地的也不过200多头。生活在野外的华南虎、孟加拉虎,也不会超过10头。

随着世界上虎的不断减少,全球保护虎的呼声日益高涨。70年代世界自然基金会就开始了援救老虎的行动,随后在印度、西伯利亚、我国也都采取了严加保护措施,发布野生动物保护法,对全国饲养在动物园的三种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仅北京动物园饲养的东北虎从50年代到现在已繁殖成活了122头。

为了挽救华南虎,1995年中国动物协会专门成立了华南虎协调委员会,统一协调华南虎的救助工作,将我国目前动物园圈养的30多头华南虎,纳入我国《21世纪议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动物繁殖专家组来我国,对上海、重庆、苏州等动物园的华南虎现状作了详细调查,共同采取人工复壮措施。

2.话“鼠”

鼠类是最不可低估的哺乳动物。它们有220属2800种。全球鼠类约有300亿只,约是人类总数的6倍。

鼠类比人类早2300万年。国外有一种麝鼠,在地球上已经存活了3亿多年。全世界4000多种哺乳动物,其中鼠类占了一半。

提起老鼠,人们深恶痛绝,传播瘟疫,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它们吃粮食,制造事故,搅得人们日夜不得安宁。有资料记载,在6世纪时,老鼠曾传播瘟疫使全世界1亿多人死亡。1994年4月,正当美国总统克林顿为解决索马里问题大伤脑筋之际,大批老鼠闯入白宫,使白宫工作人员无法办公,纷纷用书去打老鼠。同年9月,印度西部地区因为鼠疫黑死病泛滥,100多人死亡,30万人逃离家园。

1993年,我国农田鼠害发生面积达2300万公顷,损失粮食35亿千克。全世界每年被老鼠吃掉的粮食可养活2亿多人口。

几千年来,人类从没有停止过同老鼠的斗争。人们不禁要问:老鼠为何越打越多,越灭越猖獗呢?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与研究发现老鼠具有三大特性,即种群行为、信息功能和繁殖能力强。

一个“家族”或一个“巢区”的老鼠有很强的集体意识,常常同走一条路、同吃共同认可的食物。当发现新食物时,总是一些老弱病残的老鼠先去“品尝”,这些老鼠吃了人们放下的毒饵,便会出现中毒症状,此时会给周围同类发出“信息警告”,接到警告的老鼠绝不会再上当。这样,过去大量采用的速效剧毒的药灭鼠,被消灭的大多是老弱病残鼠,反而使老鼠种群得到优化。

老鼠的信息功能特别强,原因是在它们的脑细胞中有极其精巧的神经系统,能够发出超声波信号,迅速传播信息。

老鼠的繁殖能力超群,从理论上讲,一只母鼠一生中可繁衍3000万只后代,有关方面的专家曾预测过:如果消灭了老鼠的一半,只需100天就可恢复到原来的数量;若消灭了它们的90%,也只需400天又会重整鼠威。

应该看到,消灭老鼠不太可能,如果真的灭光老鼠,鼠的天敌吃什么,岂不是也活不成了吗?我们可取的办法就是尽量降低老鼠的密度。

目前灭鼠用的药物是“抗凝血剂”系列。主要作用机理是增加老鼠血管壁的脆性。老鼠吃药后三四天内不会出现中毒症状,连吃几天后,毒性才会成倍增大,五至七天内大出血死亡。此时向同类发出信息警告,为时已晚,大多数老鼠已经吃了鼠药。

用鼠类作为人类医药实验的研究对象在全世界十分普遍。大自然从来不产生多余的和不需要的东西,老鼠有有害的一面,同时对人类也有一定的价值。关键是我们要善于化害为利,开发利用老鼠的价值,同时又有效地控制它们数量的增长。

篇2:第二节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

第二节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几种典型的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特点,了解哺乳动物的多样性。通过认识鸭嘴兽和袋鼠是低等的哺乳动物,了解哺乳动物的起源。

2.通过参观动物园或自然博物馆或对校园周边哺乳动物的观察,培养和提高观察能力;通过归纳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哺乳动物的起源,增强对生物进化的观点教育;通过学习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加深对生物学科学价值观的教育,进一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环境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

在介绍七种动物中渗透的哺乳动物生活习性与形态结构相适应的观点;鸭嘴兽是哺乳动物及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的证据;黑猩猩与人类相似的特征,说明与人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通过蝙蝠回声定位在仿生学中的应用;通过人类控制鼠的数量、减低鼠害;通过对虎的保护,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的关系密切,应该保护,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应该是本节教学的重点问题。

哺乳动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认识研究哺乳动物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研究人类自己,研究人的生存空间和人的生存条件问题,这是动物学学习最根本的目的,不可忽视。

本节所提供给学生的代表动物是自动物学学习以来行为最丰富、最复杂、最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其丰富复杂的行为方式体现着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料,努力流畅地、潜移默化地宣传生物学观点,既不能仅凭兴趣,热热闹闹,走过场,也要纠正将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完全条理化、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

因此本节的.教学易采用师生共同讨论研究的方法,教师应带领学生从丰富的资料和感性认识中沉淀出动物学的基本观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2课时(最好两节课连排)

二、教学过程

1.课前将学生分成七个研究小组,分别研究一种代表动物,教师可提示研究方法,可采用查阅资料、走访专家、参观动物园等。

教师尽可能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给予指导,如研究鼠,查阅鼠的资料时要注意到我国鼠的分布,鼠疫产生的历史、现状等。研究黑猩猩,除可以到动物园观察其行为特征外,还应注意到目前对黑猩猩行为的研究,在研究手段上,如录音、录像、照相、做资料卡片等,教师也应给予具体指导。

2.课上,以七个研究小组分别汇报各自的研究结果,二节课连排最好。各组代表就研究题目、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对结果和其中问题的讨论等发言。

教师应敏锐地注意到并适时点播强化这其中的生物学基本观点;应鼓励研究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补充发言,鼓励其他同学对自己认为不合理的问题提出质疑,应该对能够提出合理的、难以解释的问题(教师也解释不了的)的同学大加称赞,并鼓励接下去进一步研究。

3.教师总结,教师应该情绪饱满的、用绘声绘色的语言串联这节课、深化这节课,突出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哺乳动物的起源,以及人类对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小资料

1.保护我国珍稀濒危动物――虎

武松打虎,堪称英雄,然而,当今由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致使许多野生动物处于濒临灭绝的地步。我国境内的虎,由于人们的捕杀及虎的栖息地的消失,其命运已岌岌可危。世界上目前仅存有5个亚种,即孟加拉虎、东南亚虎、苏门虎、华南虎、东北虎。其中,我国占有3个亚种,即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但总的数量在世界上排在末尾。在我国保护虎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据文献报道,生活在野外的东北虎,在世界上也只有200多头,目前生活在我国境内的野生东北虎可能只有10头左右;加上全国动物园和饲养基地的也不过200多头。生活在野外的华南虎、孟加拉虎,也不会超过10头。

随着世界上虎的不断减少,全球保护虎的呼声日益高涨。70年代世界自然基金会就开始了援救老虎的行动,随后在印度、西伯利亚、我国也都采取了严加保护措施,发布野生动物保护法,对全国饲养在动物园的三种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仅北京动物园饲养的东北虎从50年代到现在已繁殖成活了122头。

为了挽救华南虎,1995年中国动物协会专门成立了华南虎协调委员会,统一协调华南虎的救助工作,将我国目前动物园圈养的30多头华南虎,纳入我国《21世纪议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19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动物繁殖专家组来我国,对上海、重庆、苏州等动物园的华南虎现状作了详细调查,共同采取人工复壮措施。

2.话“鼠”

鼠类是最不可低估的哺乳动物。它们有220属2800种。全球鼠类约有300亿只,约是人类总数的6倍。

鼠类比人类早2300万年。国外有一种麝鼠,在地球上已经存活了3亿多年。全世界4000多种哺乳动物,其中鼠类占了一半。

提起老鼠,人们深恶痛绝,传播瘟疫,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它们吃粮食,制造事故,搅得人们日夜不得安宁。有资料记载,在6世纪时,老鼠曾传播瘟疫使全世界1亿多人死亡。1994年4月,正当美国总统克林顿为解决索马里问题大伤脑筋之际,大批老鼠闯入白宫,使白宫工作人员无法办公,纷纷用书去打老鼠。同年9月,印度西部地区因为鼠疫黑死病泛滥,100多人死亡,30万人逃离家园。

1993年,我国农田鼠害发生面积达2300万公顷,损失粮食35亿千克。全世界每年被老鼠吃掉的粮食可养活2亿多人口。

几千年来,人类从没有停止过同老鼠的斗争。人们不禁要问:老鼠为何越打越多,越灭越猖獗呢?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与研究发现老鼠具有三大特性,即种群行为、信息功能和繁殖能力强。

一个“家族”或一个“巢区”的老鼠有很强的集体意识,常常同走一条路、同吃共同认可的食物。当发现新食物时,总是一些老弱病残的老鼠先去“品尝”,这些老鼠吃了人们放下的毒饵,便会出现中毒症状,此时会给周围同类发出“信息警告”,接到警告的老鼠绝不会再上当。这样,过去大量采用的速效剧毒的药灭鼠,被消灭的大多是老弱病残鼠,反而使老鼠种群得到优化。

老鼠的信息功能特别强,原因是在它们的脑细胞中有极其精巧的神经系统,能够发出超声波信号,迅速传播信息。

老鼠的繁殖能力超群,从理论上讲,一只母鼠一生中可繁衍3000万只后代,有关方面的专家曾预测过:如果消灭了老鼠的一半,只需100天就可恢复到原来的数量;若消灭了它们的90%,也只需400天又会重整鼠威。

应该看到,消灭老鼠不太可能,如果真的灭光老鼠,鼠的天敌吃什么,岂不是也活不成了吗?我们可取的办法就是尽量降低老鼠的密度。

目前灭鼠用的药物是“抗凝血剂”系列。主要作用机理是增加老鼠血管壁的脆性。老鼠吃药后三四天内不会出现中毒症状,连吃几天后,毒性才会成倍增大,五至七天内大出血死亡。此时向同类发出信息警告,为时已晚,大多数老鼠已经吃了鼠药。

用鼠类作为人类医药实验的研究对象在全世界十分普遍。大自然从来不产生多余的和不需要的东西,老鼠有有害的一面,同时对人类也有一定的价值。关键是我们要善于化害为利,开发利用老鼠的价值,同时又有效地控制它们数量的增长。

篇3:第六章第二节昆虫的多样性 习题

第六章第二节昆虫的多样性 习题精选

第六章第二节昆虫的多样性习题精选

1、蜂王的特点是( )。

A. 体型粗壮,负责防御

B.体型粗壮,与雌蜂交配繁殖

C. 体型最大,负责产卵

D.体型最大,在蜂群中承担各种工作

解 蜂群中的三种蜂,蜂王体形最大,是一只有生育能力的雌性蜂,而且一生中的责任就是产卵。选项C正确。

2、工蜂在蜂群中担当的职责是( )。

A.采集花蜜 B.采集花粉

C. 建筑和防御 D.除生殖以外的所有工作

解 工蜂从孵化出来便开始投入劳动,随着身体的生长,“工作”不断发生变化:孵化蜂卵、喂养幼虫、清理巢箱、筑巢、采集花粉、花蜜等等。选项D正确。

3、蜂群中的工蜂是( )。

A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雌蜂 B.生殖器官发育不成熟的雌蜂

C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雄蜂 D.生殖器官发育不成熟的雄蜂

解 工蜂是由受精卵发育的,在幼虫时期,主要吃花粉和蜂蜜,由于缺少蜂王浆,所以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选项B正确。

4、在蜂巢中有三种蜂房,大蜂房用来孵化( ),中蜂房用来孵化( )小蜂房里会孵化出 ( )

解 蜂王;雄蜂;工蜂。

蜂王在产卵时,到大蜂房和小蜂房中产下受精卵,受精卵将来会发育成雌性蜂,在中蜂房内产下未受精卵,未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雄蜂。工蜂在喂养三种蜂房内的幼卑时,对小蜂房中的幼虫主要喂花粉蜂蜜,而大蜂房中的幼虫则全喂以蜂王浆:蜂王浆可促使生殖器官的发育,所以大蜂房中的幼虫会发育成有生殖能力的雌蜂,即蜂王,而小蜂房中的幼虫发育成没有生育能力的雌蜂,即工蜂。

5、有些昆虫的发育要经过―一一一一个时期,( )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的显著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叫( )

解 卵;幼虫;蛹;成虫;幼虫;成虫;完全变态发育。

许多种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四个时期,其中有一个是不食不动,处于休眠状态的蛹的时期。幼虫时呈蠕虫状,与成虫的'形态差别极大,而且生活习性,如运动、取食、生存环境等差别也很大,经过这四个时期变化才发育成成虫的,称之为完全变态发育。请同学们注意比较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6、蝗虫和蜜蜂相比较,在发育过程中,蝗虫有一个_________时期,这是蜜蜂发育所没有的;蜜蜂有一个_________时期和一个_______时期,这又是蝗虫所没有的,相比之下,蜜蜂的发育称作_________,而蝗虫的发育称作_________。

解 若虫;幼虫;蛹;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

蝗虫的若虫时期,与成虫十分相似,只是没有翅,不能繁殖;蜜蜂没有这一时期,蜜蜂的幼虫期呈蠕虫状,形成蛹时处于休眠状态,发育的四个时期形态变化非常大。

7、采集昆虫时要携带毒瓶的目的是( )。

A.便于存放昆虫 B及时处死有毒的昆虫,以防不测

C. 使昆虫保持形态的完整 D.防止昆虫腐败变质

解 采集到的昆虫如果不能及时处死,便会不停活动,容易造成足、翅等部位的损伤,失去科研保存价值。毒瓶内的昆虫毒死后,应适时地取出保存好,以防止被后进入毒瓶的昆虫在挣扎时损坏。选项C正确。

8、对采集到的鳞翅目昆虫要用三角袋保存,其目的是( )

A.防止逃脱 B 防止鳞片脱落

C.防止死亡 D.防止水分蒸发

解 鳞翅目的昆虫(蝶和蛾)的翅很脆,如果用毒瓶杀死鳞翅目:的昆虫,在其他采集到的昆虫刚装入毒瓶挣扎时,会损坏翅上的鳞片,甚至弄断翅,使标本失去价值,所以要用三角袋装蝴蝶。三角袋要用吸水性较强的纸,这样可以使蝴蝶尽快干燥。选项B正确。

篇4:第十章第二节鸟类的多样性 习题

第十章第二节鸟类的多样性 习题精选

第十章第二节鸟类的多样性习题精选

1、啄木鸟的特点是( )。

A.尾短小,善飞行

B.足四趾,两趾在前,两趾在后,趾端有爪

C.喙弯曲,善于捕食树木中的昆虫

D.只能在树干攀援,不能飞行

解 啄木鸟的足有四趾,两两对生。趾端有尖利的爪,这样的足适合抓住树皮,以便啄木鸟寻找树皮内的害虫。啄木鸟的尾并不短小,而且比较坚硬,有支持身体的作用;喙尖直,很坚硬,像凿子一样,善于啄开树皮。啄木鸟不仅善于在树干上攀援爬行、跳跃,也善飞行。选项B正确。

2、猫头鹰在飞行时几乎没有声音,这是因为( )。

A.羽毛柔软 B.动作很轻 C. 翅膀很少扇动 D.行动迅速

解 猫头鹰的羽毛和其他鸟类相比,十分柔软,所以飞行时悄无声息,有利于捕食老鼠等。选项A正确。

3、大山雀一昼夜捕食的昆虫大约( )。

A.占体重的`四分之一 B.占体重的三分之一

C.占体重的一半 D.等于自身体重

解 大山雀是有名的食虫益鸟,它的食量很大,所食昆虫又多为农林业害虫,选项D正确。

4、我国的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是( )。

A.丹顶鹤 B.大山雀 C.啄木鸟 D.猫头鹰

解 动物被重点保护的级别是由种群数量决定的,以上四种鸟类中,丹顶鹤的数量最为稀少,所以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选项A正确。

篇5:第十章第二节鸟类的多样性 教学设计

第十章第二节鸟类的多样性 教学设计

第十章第二节鸟类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通过学习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鸟类有不同的形态结构,使学生知道鸟类的多样性。

2.能力方面

(1)通过观察熟悉的鸟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如何保护鸟类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学习鸟类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保护鸟类的意义及措施,让学生树立爱鸟护鸟的意识。

重点难点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濒临灭绝的生物种类,已成为当今世界性重大问题,也是解决当今环保问题的'关键。生物课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及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意识。鸟类的多样性是学习领会生物多样性的典型材料,是学生获得生物多样性观点的基础知识。因此,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鸟类的形态结构特点是本节重点。

由于鸟类的种类、数量在不断地减少;由于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很多鸟类的活动远离了人群,学生缺乏直接经验。因此,认识鸟类的多样性又是本节的难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鸟类的多样性,人与鸟类的关系,引导学生如何去爱鸟护鸟,为保护生物生存环境做贡献。因此,探究保护鸟类多样性的方法、途径也是本节的重点。

教具准备

鸟类的图片、录音磁带、投影片、鸟类的录像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学生介绍课前收集

的小资料、激发兴

趣、导入新课

篇6:第十章第二节鸟类的多样性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通过学习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鸟类有不同的形态结构,使学生知道鸟类的'多样性。

2.能力方面

(1)通过观察熟悉的鸟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如何保护鸟类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学习鸟类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保护鸟类的意义及措施,让学生树立爱鸟护鸟的意识。

重点难点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濒临灭绝的生物种类,已成为当今世界性重大问题,也是解决当今环保问题的关键。生物课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及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意识。鸟类的多样性是学习领会生物多样性的典型材料,是学生获得生物多样性观点的基础知识。因此,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鸟类的形态结构特点是本节重点。

由于鸟类的种类、数量在不断地减少;由于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很多鸟类的活动远离了人群,学生缺乏直接经验。因此,认识鸟类的多样性又是本节的难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鸟类的多样性,人与鸟类的关系,引导学生如何去爱鸟护鸟,

【第二节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相关文章:

1.哺乳动物教学反思

2.哺乳动物是什么意思?

3.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4.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

5.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

6.描写大型哺乳动物马的作文

7.《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教学反思

8.第二节 我国的动物资源

9.人教版亚洲第二节教学设计

10.第二节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下载word文档
《第二节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