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出师表重点字解释及原文

出师表重点字解释及原文

2023-10-05 08:22:4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diskcopy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出师表重点字解释及原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出师表重点字解释及原文,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出师表重点字解释及原文

篇1:出师表重点字解释及原文

诸葛亮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重点字解释

【先帝】

称已经去世的皇帝,这里指刘备。先,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称。

【创业未半】

创建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刘备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但到临死天下仍处于三国鼎立之中,所以这样说。

【中道】

中途,半路上。

【崩殂】

古代帝王或王后死叫崩,

【天下三分】

指魏、蜀、吴三国的割据鼎立。当时三国都已建立帝号。

【益州疲弊】

意思是蜀国力量薄弱。益州,汉代州名,为蜀据地,其地相当今四川、云南和贵州的一部分。疲弊:困苦衰弱。

【诚】

实在,确实。

【危急存亡】

形势危险急迫,关系到存或者亡。

【秋】

时刻,时期。

【不懈于内】

在朝廷内尽力办事而不懈怠。懈,松懈。

【忠志之士】

忠贞有志的人,这里指在外戍守征战的.武将。

【忘身于外】

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不顾身。身,自身,自己。

【追】

追念,怀念。

【殊遇】

特别的待遇,多指恩宠,信任。

【宜】

应该。

【开张圣听】

扩大您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意见。开张,开放,扩大。圣,对皇帝的尊称。

【光】

光大,发扬。

【遗德】

遗留下的美德,指刘备敬贤礼士,广开言路等美德。

【恢弘】

扩展,发扬。恢,广大,宽广。弘,大。这里用作动词,又写作“恢宏”。

【妄自菲薄】

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意思是自轻自贱,自暴自弃。妄,胡乱。菲薄,轻视。

【引喻失义】

说话不合道理。引,称引,引证。喻,譬喻。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塞】

堵,阻隔。

【宫中】

皇宫中,指皇宫中的官员。

【府中】

丞相府中,指朝廷中的官员。刘禅即位,命诸葛亮开府治事。

【陟罚臧否】

陟:迁升,提升。本义是登山或登高,“提升”是其引申义。

臧:善。这里用作动词,褒扬。

否(pǐ):恶。这里用作动词,责备。

【作奸犯科】

干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奸,邪恶不正。科,律条,法令。

【为】

做,行。

【付】

交付,交给。

【有司】

专门管理其种事情的官员,即主管部门。古代设官分职,事各有专司,故谓之有司。

【侍中侍郎】

侍中、侍郎:都是官职名、均为皇帝近臣。侍中指郭攸之、费祎,侍郎指董允。

【良实】

贤良忠实。

【志虑】

志虑:志向和心思。

【忠纯】

忠贞不贰。

【是以】

以是,因此。

【简拔】

选拔。

【遗】

给予。

【悉】

全,都。

【咨】

询问。

【裨】

弥补。

【阙】

缺点,错误。

【贞良死节之臣】

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猥】

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驱驰】

奔走效劳。

【尔来】

那时以来。

【不毛】

不长草(的地方)。

【驽钝】

比喻才能平庸。驽,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攘除】

排除、铲除。

【损】

除去。

【益】

兴办、增加。

【彰】

表明、显扬。

【咎】

过失。

【陬】

询问。

【雅言】

正言。

篇2:《离骚》原文及重点字注释

《离骚》原文及重点字注释

原文:

帝高阳1之苗裔2兮,朕3皇4考5曰伯庸。

摄提6贞7于孟8陬9兮,惟庚寅11吾以降11。

皇览揆12余初度兮,肇13锡14余以嘉名:

名15余曰正则兮,字16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17兮,又重18之以修能。

扈19江离与辟芷20兮,纫21秋兰22以为佩。

汨23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24。

篇3:公输原文及翻译重点字

公输原文及翻译重点字整理

公输 作者: 墨者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乎不已乎(2)?”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3),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枬、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三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4)。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5)。公输盘诎(6),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7)。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注释]

(1)本篇记述公输盘制造云梯,准备帮助楚国进攻宋国,墨子从齐国起身,到楚国制止公输盘、楚王准备进攻宋国的故事。全文生动地表现了墨子“兼爱”、“非攻”的主张,从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墨子不辞辛苦维护正义的品格和机智、果敢的才能。(2)第一个“乎”为“胡”之误,胡:何。(3)文轩:彩车。(4)距:通“拒”.(5)圉:御。(6)诎:屈。(7)内:通“纳”.

[白话]

公输盘为楚国造了云梯那种器械,造成后,将用它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了,就从齐国起身,行走了十天十夜才到楚国国都郢,会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您将对我有什么吩咐呢?”墨子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愿借助你杀了他。”公输盘不高兴。墨子说:“我愿意献给你十镒黄金。”公输盘说:“我奉行义,决不杀人。”

墨子站起来,再一次对公输盘行了拜礼,说:“请向你说说这义。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云梯,将用它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多余的土地,人口却不足。现在牺牲不足的人口,掠夺有余的土地,不能认为是智慧。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知道这些,不去争辩,不能称作忠。争辩

却没有结果,不能算是强。你奉行义,不去杀那一个人,却去杀害众多的百姓,不可说是明智之辈。”公输盘服了他的话。

墨子又问他:“那么,为什么不取消进攻宋国这件事呢?”公输盘说:“不能。我已经对楚王说了。”墨子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公输盘说:“行。”

墨子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舍弃他的华丽的丝织品,邻居有一件粗布的短衣,却打算去偷;舍弃他的美食佳肴,邻居只有糟糠,却打算去偷。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楚王回答说:“这人一定患了偷窃病。”

墨子说:“楚国的地方,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地方,方圆五百里,这就象彩车与破车相比。楚国有云梦大泽,犀、兕、麋鹿充满其中,长江、汉水中的鱼、鳖、鼋、鼍富甲天下;宋国却连野鸡、兔子、狐狸、都没有,这就象美食佳肴与糟糠相比。楚国有巨松、梓树、楠、樟等名贵木材;宋国连棵大树都没有,这就象华丽的`丝织品与粗布短衣相比。从这三方面的事情看,我认为楚国进攻宋国,与有偷窃病的人同一种类型。我认为大王您如果这样做,一定会伤害了道义,却不能据有宋国。”

楚王说:“好啊!即使这么说,公输盘已经给我造了云梯,一定要攻取宋国。”

于是又叫来公输盘见面。墨子解下腰带,围作一座城的样子,用小木片作为守备的器械。公输盘九次陈设攻城用的机巧多变的器械,墨子九次抵拒了他的进攻。公输盘攻战用的器械用尽了,墨子的守御战术还有余。公输盘受挫了,却说:“我知道用什么办法对付你了,但我不说。”楚王问原因。墨子回答说:“公输盘的意思,不过是杀了我。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防守了,就可以进攻。但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二百人,已经手持我守御用的器械,在宋国的都城上等待楚国侵略军呢。即使杀了我,守御的人却是杀不尽的。”楚王说:“好啊!我不攻打宋国了。”

墨子从楚国归来,经过宋国,天下着雨,他到闾门去避雨,守闾门的人却不接纳他。所以说:“运用神机的人,众人不知道他的功劳;而于明处争辩不休的人,众人却知道他。”

《公输》重点字词梳理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郢yǐng敝 舆yú 犀兕xī sì 鼋鼍yuán tuó

鲋fù鱼 文梓zǐ 楄pián 守圉yù

2.根据语境,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公输盘bān 请说shuō之 见xiàn我于王

长zhàng木 禽滑gǔ厘

3.解释下面加点词。

(1)起于鲁 起:出发,动身。

(2)请说之 说:解释。

(3)胡不已乎 胡:为什么。已:停止。

(4)以牒为械 牒:木片。

(5)吾知所以距子矣 所以:用来……方法。

(6)不可谓知类 知类:明白事理。

(7)请献十金 请:请允许我。

(8)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入侵。

4.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 解释为高兴、愉快

(2)吾知所以距子矣

距通拒 解释为对抗

(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通御 解释为抵挡

(4)公输盘诎

诎通屈 解释为理屈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子何命焉为?

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2)愿借子杀之。

希望借助您去杀了他。

(3)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呢?

(4)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土地方圆(不过)五百里,这好像彩饰篷车与破车相比。

(5)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公输》选自《墨子·公输》。

2.墨子,名翟,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篇4:河中石兽重点字解释

河中石兽重点字解释

【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译文】

沧州的南边,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正门倒在了河水里,门前的两个石兽一起掉在在这条河里。十多年以后,僧人们募集资金重新修建寺庙,在河中寻找石兽的下落,最终没找到它。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往下流去了。于是划几条小船,拉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的路程,没有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教书,听了这件事后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懂得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湍急的河水冲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而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而浮动,石头埋没在沙中,越沉越深罢了。沿着河去寻找两只石兽,不是很荒唐的一件事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句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位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件事,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水中的石兽,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但是水流反冲的力量,必定会在石头下面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石面形成坑洞。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洞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再转。不停翻转,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的深刻道理的人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重点字词解释】

1.沧州:沧州市临:靠近。河:指黄河。干:岸边。

2.山门:寺庙的大门。圮:倒塌。

3.阅:经历。岁:年。余:多。

4.棹:船桨。这里作动词用,划船。

5.木柿:木片。

6.湮:埋没。

7.颠(一本“傎”):颠倒、错乱。

8.河兵:治河的士兵。

9.啮:本意是“咬”.这里是冲刷,冲击的意思。坎穴:洞坑。

10.臆断:主观判断。

11已:停止。

12是非:这不是 是:这 非:不是。

13如:按照。

14设帐:设立学管教学。

15.竟:最终。

16.并:一起。

17.临:岸边。

18.圮:倒塌。

19.曳:牵引,拖着。

篇5: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翻译及重点字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翻译及重点字翻译

读《孟尝君传》 孟尝君传》王安石―北宋 王安石―一般都称赞孟尝君能得士,士因此归附 他,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凶暴的秦国 逃脱。唉!孟尝君不过是鸡鸣狗盗的`首 领而已,那里说得上是得士,不这样, 拥有齐国强大的国力得到一个真正的 士,应当可以南面称王,制服秦国,还 用得着借助鸡鸣狗盗之力吗?鸡鸣狗盗 一类人在他的门下,这就是(真正的) 士不归附他的原因。 1. 已故:因此 2.以:因为 3.故:缘故 4.归:归附 5.卒:终于 6.赖:依靠 7.从:而 8.于:从 9.脱:逃脱 10. 虎豹: 像虎豹一样凶残, 凶暴 11.特: 只,仅仅 12.雄:长,首领 13.耳: 而已 14.岂: 哪里 15.足: 够得上 16. 然:这样 17.擅:拥有 18.南面:南 面称王 19.取: 借助 20.出: 出现 21. 所以:・・・的原因 22.至:到,到 ・・・ 达

篇6:河中石兽原文翻译叙重点字拼音

河中石兽原文翻译叙重点字拼音

原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zhuǎn),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译文: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设立了学馆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了吗?”大家都很佩服,认为是正确的'结论。

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疯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吗?”

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出师表重点字解释及原文】相关文章:

1.后出师表原文及翻译

2.出师表原文翻译

3.行行重行行成语解释

4.《出师表》试题及答案

5.乙卯重五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6.陋室铭原文解释

7.出师表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8.《出师表》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9.耿秉传文言文原文及解释

10.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注音及解释

下载word文档
《出师表重点字解释及原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