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阻止网络病毒自动执行
“辣羊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如何阻止网络病毒自动执行,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如何阻止网络病毒自动执行,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如何阻止网络病毒自动执行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经常在Internet网络中逛悠的各位网民们,总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网络病毒,一旦本地计算机一不小心被感染上了网络病毒,它就会想方设法地随系统一起启动而运行发作,而发作了的网络病毒往往会给本地计算机系统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为了让本地计算机系统远离安全麻烦,我们往往需要自己动手,阻止网络病毒随系统启动而自动运行,以便让病毒或木马程序丧失破坏或攻击能力!
如何阻止网络病毒自动执行!
修改策略,让系统只运行信任程序
如果我们能够防患未然,提前在计算机系统做好安全防范设置,将启动运行权限只授予那些值得信任的少数几个应用程序,那么计算机系统日后即使不小心被感染了网络病毒,病毒程序也会因为无权运行而无法发作,那样计算机系统就不会遭受到安全攻击麻烦。现在,就让我们将启动运行权限授予少数几个值得信任的应用程序吧,下面就是具体的授权操作步骤:
首先以超级管理员身份登录进本地计算机系统,并依次执行开始/运行命令,在其后出现的系统运行文本框中输入字符串命令gpedit.msc,单击回车键后,进入到本地系统的组策略编辑界面;
其次将鼠标定位于组策略编辑界面左侧显示区域的用户配置分支上,然后用鼠标依次选中该分支下面的管理模板、系统选项,在系统选项所在的右侧显示区域中找到只运行许可的Windows应用程序策略,并用鼠标双击该策略选项;
在随后弹出的策略属性界面中选中已启用选项,这样一来显示按钮将被自动激活,单击该显示按钮,进入到显示内容窗口,如图1所示;
单击该窗口中的添加按钮,在其后出现的添加项目对话框中,输入可信任应用程序的具体路径信息,并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如图1所示的窗口,这时我们就能从显示内容窗口中看到刚刚添加的可信任应用程序了。按照相同的操作办法,可以将其他可信任应用程序逐一添加到显示内容窗口中,添加操作完毕后,再单击确定按钮,这样一来在本地计算机系统中除了我们指定的可信任应用程序外,其他任何程序包括病毒或木马程序都将无权自动启动运行,那样一来网络病毒或木马程序由于无法发作,而导致其攻击力和破坏力全部丧失。
设置权限,阻止加入注册表启动项
我们知道,一般的网络病毒或木马程序相当狡猾,它们常常会强行修改本地计算机系统的注册表启动项,以便能够让自己随系统一起启动运行。为了防止病毒强行加入到注册表启动项,我们可以将注册表启动项的访问权限设置成只读状态,那样一来网络病毒或木马程序就无法随系统启动而运行发作了:
首先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进本地计算机系统,并在该系统桌面中打开开始菜单,选择其中的运行命令,在弹出的运行对话框中,输入字符串命令regedit,单击确定按钮后,打开本地计算机的注册表编辑窗口;
在该编辑窗口的左侧显示区域,用鼠标依次展开注册表子项“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然后选中注册表子项“Run”;
接着依次单击注册表编辑窗口菜单栏中的“编辑”/“权限”命令,打开“Run”子项的权限设置窗口;在该设置窗口的“组或用户名称”列表中,将除了“everyone”之外的其他帐号全部删除,然后选中“everyone”帐号,在对应该帐号下面的权限列表中,将“读取”权限设置为“允许”,将其他权限全部设置为“拒绝”(如图2所示),再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注册表主编辑窗口;
按照相同的办法,找到注册表分支“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Once”,打开“RunOnce”子项的权限设置窗口,在该设置窗口中将除了“everyone”之外的其他帐号全部删除,然后将“everyone”帐号权限设置成“只读”,最后重新启动一下计算机系统就能使设置生效了,
当然,需要提醒各位注意的是,有的网络病毒或木马程序有时会以系统服务的方式来启动运行,为了阻止这些类型的病毒或木马攻击本地计算机系统,我们有必要阻止病毒或木马强行加入到系统注册表的服务项中,下面就是具体的阻止方法:
首先打开系统运行对话框,并在其中运行注册表编辑命令“regedit”,在其后弹出的编辑窗口中,用鼠标依次展开该窗口左侧显示区域的注册表子项“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然后选中“Services”子项;
其次单击注册表编辑窗口中的“编辑”菜单项,从弹出的下拉菜单中执行“权限”命令,打开“Services”子项的权限设置窗口,在该设置窗口的“组或用户名称”列表中,将除了“everyone”之外的其他帐号全部删除,然后选中“everyone”帐号,在对应该帐号下面的权限列表中,将“读取”权限设置为“允许”,将其他权限全部设置为“拒绝”,最后按F5功能键刷新一下系统就可以了。
调整属性,拒绝病毒木马偷偷落脚
在Internet网络中当我们不小心打开一些陌生的网页时,隐藏在这些网页背后的网络病毒或木马程序在发作之前,往往会偷偷在本地计算机系统的“system32”、“temp”、“drivers”等系统文件夹中落脚,其实我们只要合适调整一下这些文件夹的访问权限,就能将病毒或木马程序拦截下来,并能有效阻止它们自动运行发作。这里,本文就以调整“temp”文件夹的访问权限为操作蓝本,向各位介绍一下拒绝病毒木马偷偷落脚运行的详细步骤:
首先用鼠标双击系统桌面中的“我的电脑”图标,在弹出的“我的电脑”窗口中,单击工具栏中的“工具”菜单项,并选择下拉菜单中的“文件夹选项”命令,打开本地系统的文件夹选项设置窗口;
其次单击该设置窗口中的“查看”标签,并在对应标签页面中将“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项目选中,同时将“隐藏受保护的系统文件”项目的选中状态取消掉,再单击“确定”按钮,这样一来“temp”文件夹就能正常显示在我们眼前了;
接着在“我的电脑”窗口中找到“temp”文件夹,并用鼠标右键单击该文件夹图标,从弹出的右键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打开该目标文件夹的属性设置窗口,单击该设置窗口中的“安全”标签,然后继续单击对应标签页面中的“高级”按钮,打开“temp”文件夹的高级安全设置界面;
该设置界面的“权限”标签页面中,选中登录本地计算机系统的当前帐号名称,然后单击“编辑”按钮,进入到如图3所示的权限项目设置窗口,在该设置窗口中将“遍列文件夹/运行文件”的权限设置为“拒绝”,再单击“确定”按钮返回,这么一来任何在“temp”文件夹中落脚的网络病毒或木马程序都将无权进行自动运行,那样的话本地计算机就不会轻易受到病毒或木马的攻击了。按照相同的办法,我们可以将病毒或木马经常落脚的文件夹权限都设置成无权运行。
当然,需要提醒各位朋友注意的是,在设置文件夹的访问权限之前,我们必须确保Windows系统所在的磁盘分区格式为NTFS格式,否则我们将无法为它们设置访问权限。
篇2:自动弹出网页怎样阻止?
打开电脑之后,我们打开电脑桌面上的IE浏览器,然后点击浏览器右上角的齿轮符号 如图
在弹出的选项中,我们点击“Internet选项” 如图 打开Internet选项设置窗口之后,我们点击里面的“隐私”选项 如图 打开隐私设置选项之后,我们在弹出窗口阻止程序的底下打钩“启用弹出窗口阻止程序” 如图 打钩“启用弹出窗口阻止程序” 之后,我们可以点击它后面的“设置”选项,来设置哪些网站不用阻止等功能 如图 完成以上操作步骤之后,我们打钩设置窗口底下的“应用”和“确定”,就可以完成浏览器阻止弹出的所有操作步骤了 如图篇3:阻止电脑病毒执行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对于一般的用户,这种加密还是有用的。
利用组策略工具,把存放隐私资料的硬盘分区设置为不可访问。具体方法:首先在开始菜单中选择“运行”,输入gpedit.msc,回车,打开组策略配置窗口。选择“用户配置”->“管理模板”->Windows组件->“Windows资源管理器”,双击右边的“防止从“我的电脑”访问驱动器”,选择“已启用”,然后在“选择下列组合中的一个”的下拉组合框中选择你希望限制的驱动器,点击确定就可以了。确定后你双击试图打开被限制的驱动器,将会出现错误对话框,提示“本次操作由于这台计算机的限制而被取消。请与您的系统管理员联系”。这样就可以防止大部分黑客程序和病毒侵犯你的隐私了。
第二个方法仅仅是一种只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的加密方法。因为一个电脑高手很可能知道这个技巧,病毒就更不用说了,病毒编写者肯定也知道这个技巧。
修改注册表中的设置,把某个驱动器设置为隐藏。隐藏驱动器方法如下:在注册表的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 \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Explorer中新建一个DWORD值,命名为 NoDrives,并为它赋上相应的值。例如想隐藏驱动器C,就赋上十进制的4(注意一定要在赋值对话框中设置为十进制的4)。如果我们新建的 NoDrives想隐藏A、B、C三个驱动器,那么只需要将A、B、C驱动器所对应的DWORD值加起来就可以了。同样的,如果我们需要隐藏D、F、G三个驱动器,那么NoDrives就应该赋值为8+32+64=104。怎么样,应该明白了如何隐藏对应的驱动器吧。目前大部分磁盘隐藏软件的功能都是利用这个小技巧实现的。隐藏之后,WIndows下面就看不见这个驱动器了,就不用担心别人偷窥你的隐私了。
常听到一些专业IT人员说,“很多电脑使用者装了防毒软件就以为电脑平安大吉了,一点防毒的概念都没有,以为这样就不会中毒吗?”
要想不中毒,更重要的是,要更进一步了解病毒的运作原理,以及防毒软件的保全之道。在这里,希望对于一般企业的计算机使用者,能提供一些够用的”防毒概念”。也许不能”保证”什么,但至少你对于计算机发生的事情能够有个梗概性的认识吧!
精巧脆弱的开机程序
用计算机都得先开机,从打开电源一直到操作系统加载完成,这就是俗称的”开机程序”。由于病毒大多会设法让自己成为”开机程序”的一部分(以便寄生并感染),所以你得先知道这整个程序有哪些步骤:
1.电源开启,如果硬件一切正常则进行下一个步骤
2.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执行例行开机检查,然后以预设的储存装置接管开机程序
3.依照业界公认的规格,预设的开机装置(通常是硬盘机)开始进行软件开机程序,依序加载操作系统的核心、驱动程序……
4.操作系统核心加载后,还可以依据设定,加载使用者指定的各种常驻程序(防毒软件、IM软件……)
上述的每一个开机程序中,从这一个步骤转到下一个步骤,都会留下一个”挂钩点”。比方说,主机板上的BIOS系统要把执行储存媒体的开机程序,它会从固定的位置去执行开机命令,这固定的位置是哪里?我们一般人不用知道,但这位置铁定是公开的规格。
所以,写操作系统的人知道储存媒体开机的位置,写磁盘维护程序的人也知道,写工具程序的人知道,而写病毒的人……当然也知道,所以就有所谓的”开机型病毒”。
不过,现代这种”开机型病毒”很罕见了,主要是因为开机后,加载的操作系统都相当庞大且复杂,这类病毒难以在这么复杂的开机状况下还能正常运作。目前大部分的病毒,大多选择在操作系统这一块进行破坏。
不能开机的可能性有……
不管是Windows、MacOS、Linux还是BSD,操作系统的起始加载都是由精巧的循序步骤所构成,一环接着一环。操作系统通常必须设定处理器的运作模式,加载系统核心、驱动程序和绘图接口,然后加载常驻程序,最后再把使用权交给使用者。如果这一连串”精巧”却也”脆弱”的过程出了一点小差错,系统加载不能,使用者就会说”啊我这台电脑挂了/当机了/不能开了/死掉了……种.种说法,不一而足:
●驱动程序出了问题
●核心程序出了问题
●储存OS核心程序的磁盘出了问题
●使用者的常驻程序出了问题
只要有一个小环节出错,就可能让操作系统无法正常加载──幸好这种状况不会常常发生。
到此为止,上述的概念听起来都似乎很简单?
请引进”内存”的概念
无论是哪个操作系统,等开机程序完成后,使用者就可以执行各种应用软件。比方说,你可以执行浏览器、文书处理程序、影片播放程序……,具体的行为就是用鼠标在应用程序的图标上,连续按两下鼠标左键,是的,就是这么的”easy”。
只是一般人时常忘记的是:计算机里有个很重要的”组件”,称为”内存”。当使用者按下电源,执行开机程序时,这程序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把操作系统的核心”从储存媒体加载到内存里面”。
操作系统的核心加载到内存里面之后,依照开发厂商的设计,会不断地维护着自身核心和使用者应用程序的正常运作,这个过程一样是精巧而脆弱的。此外,由于程序是”人”写的,若是写程序的人”乱写”(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应用程序有可能会造成操作系统核心程序被破坏而导致当机。
至于病毒呢?
病毒会希望自己能够有下列能力:
●常驻在内存中,把自己伪装成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伪装的过程中,最好让任何人、任何软件都发现不到
●尽可能不要干扰原先程序的运作,以免自己被察觉
●尽可能用各种方法,把自己(病毒)附身到别人(别台电脑)身上
●如果有必要,可以作一些对作者有用(或是好玩)的事情,包括窃取个资、造成破坏……
可执行档学问多
好,如果病毒要把自身藏到内存中,首先它得让你去“执行”它。
问题是,哪个人会傻傻执行病毒──如果病毒的额头上写着”我是病毒,来喔来喔,来执行我”,那你会去碰它吗?铁定不会吧!
所以,病毒的写作者会想方设法、处心积虑的让使用者在不知不觉中执行之,以达成”感染”的目的。
所以,“可执行档”,就成了大部分病毒“寄生”的主要目标了。
所谓的可执行档,就是我们所说的”程序”、”软件”,通常这类软件也是一个(或数个)档案所构成。前面已经说过,软件要加载到内存中,才能被使用者所执行、运用之,因此软件的作者会使用开发工具将”原始程序”编译成”可执行档”,然后运送给使用者,让使用者可以执行之。
以前,可执行档只有固定几种格式:扩展名是.COM、.EXE、.BAT的,这些都是可执行档。到了Windows7时代,这还是没变。不过,Windows后来引进了很多”比较罕见”的可执行档案格式。比方说,.DLL是”动态链接库”,它也是一种”必须依附在主程序”底下的一种可执行档案;.SCR是屏幕保护程序,它也是一种特殊功能的可执行文件;.MSI(WindowsInstallerPackage)通常见于”安装程序”,但是……它也是一种可执行档;有些叙述档,像是.VBS、.JS……,它们也是可执行档案。
这里有一个”可执行档案”的扩展名列表,看到这类扩展名就要小心了,有害的东西就可能藏身于其中。
执行就是最危险的事
问题是,Windows预设会隐藏它认得的档案的扩展名,所以,老实说,你也不知道你到底执行了什么。
那也没关系,各位只要想象:当你在某个图标上按两下鼠标左键时──你肯定是要执行什么。
执行个什么时──你一定要记住:这是我们”使用者绝对要注意的『RedFlag』信号了”。如果有个什么事情你一定得提高警觉的话,除了”有人问你密码”这件事情以外,另一件事就是这个了。
所以,你一定要记住:
“执行个啥东西时一定要小心。”
就这么简单。
因为,很多病毒会依附在可执行档案里面,你”一执行就中毒了”。不仅如此,中毒的计算机没清干净前,它们会不断感染计算机里的档案,或是发出病毒信件,或是感染服务器上的其它档案……而且这类病毒还会修改系统设定,让使用者”即使发现不对了”的清理工作变得困难──有时几乎是不可能。
所以,有时候,中毒的计算机非得整个重装不可,就是因为所有的可执行档都被感染而无法复原了。
Internet更是“地狱之门”
但是,恐怕还有个真正防不胜防的东西──那就是网页!
当你用浏览器去连任意一个网页,老实说……地狱之门就打开了。因为网页可以让你作很多事,执行很多功能──而且大多是自动而你不自知的。正常的网页当然不会整你,或是让你中毒……但是,不正常的网页其实还不少哩!
事实上,各位要知道,浏览器本身就是个”执行者”,它本身就是被设计成”用来执行各种功能”的工具。不仅如此,操作系统尚有所谓的”兼容性”问题,但是浏览器本身就被设计成所谓的”跨平台”,最好所有的浏览器都能有相同的能力,好让网页开发者可以写一个功能──就可以让全世界所有的使用者都能使用 ──gosh!世界大同的实现真是莫过于此了。但是,这也让网页病毒撰写者有了可乘之机……有什么方式会让这些病毒写手更省事呢?当然是写个跨平台的万用病毒啦!
网页类病毒的形式很多,有的会利用所谓的”叙述”(java script)不断地弹跳恼人的窗口,有的会偷偷地把病毒塞到你计算机,有的会直接执行一些该死的动作……而且老实说,这类问题要比可执行档中毒更麻烦,因为使用者根本无法知道。
所以,防毒软件(或是所谓的InternetSecurity)在这种情况下就异常重要了。
不让病毒被执行的方法
●每个程序都要经过某种认证
为了不让使用者执行到不该执行的脏东西,于是操作系统厂商就规定”你所执行的每个程序都要给它检查过”。呵呵,你觉得好笑?不,iPhone就是这样──虽然它本意未必是要防毒,可是这个封闭系统就还相当安全──因为所有软件上架都要经过Apple核可。
●每个程序(只要被认定有危险性)都要使用者同意执行
WindowsVista/7底下有个UAC,只要判断你的程序有危险性就会跳出来要你”确定”,这样会让病毒”比较难默默的感染你”,只是一般人还没受其利,可能就气到先关掉这功能了。但平心而论,要防毒又要方便,这也是某种程度的必要之恶。
●装上防毒软件
防毒软件”理应”可以防堵可执行文件病毒,而防火墙软件”理应”可以防堵来自Internet内外的攻击,而且你别说”我都不乱执行脏东西我不用装防毒软件”──最好是,你最好都不要上网。有些网络蠕虫根本只是利用所谓的”漏洞”直接钻到你计算机的内存里面,然后你的网络联机就自动瘫痪了。你就算什么都不做,也会有中毒的可能。所以请一定要用防毒软件──不管是免费版还是付费版。
●执行任何”可执行”的东西,你都得多注意
确实,很多人乱执行程序──并顺带执行到病毒,这是杀伤力最大的问题──何故?因为,这是”你自己去执行到的”,所以病毒逮到机会就绝对可以为所欲为,它会替换系统注册文件,隐身到计算机硬盘的深处,感染各种重要的档案……结果呢?结果就是”轻则重装,重则死当”,所以这未必是”唯一原则”,但确实是一般使用者所该知道的最重要原则。
篇4:如何阻止Windows8系统自动清除缩略图
操作步骤
首先,使用管理员身份登录系统,我们需要使用管理员的权限来改变系统设置,Win+R打开运行,输入“%userprofile%”并确定,在地址 栏中继续输入\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路径是隐藏文件夹,需要在查看 - 选项 - 查看中勾选显示隐藏的文件、文件夹和磁盘驱动才能定位到该地址)。
然后右键单击Explorer文件夹打开属性窗口,点击“安全”,然后在安全对话框中点击“高级”, 点击“添加” - “选择主体”,在文本框中输入SYSTEM得到SYSTEM的权限项目,点击“显示高级权限”,类型修改为“拒绝”,照下图中勾选高级权限,完成后点击“确定”。 回到上一级界面之后,先点击右下角的“应用”保存设置,然后再点击“有效访问”,并在“选择用户”中输入刚才添加的SYSTEM,然后点击“查看有效访问”,确认刚才添加的信息是否正确。篇5:阻止电脑病毒执行的方法(一)
第一个方法对于一般的用户,这种加密还是有用的,
利用组策略工具,把存放隐私资料的硬盘分区设置为不可访问。具体方法:首先在开始菜单中选择“运行”,输入gpedit.msc,回车,打开组策略配置窗口。选择“用户配置”->“管理模板”->Windows组件->“Windows资源管理器”,双击右边的“防止从“我的电脑”访问驱动器”,选择“已启用”,然后在“选择下列组合中的一个”的下拉组合框中选择你希望限制的驱动器,点击确定就可以了。确定后你双击试图打开被限制的驱动器,将会出现错误对话框,提示“本次操作由于这台计算机的限制而被取消。请与您的系统管理员联系”。这样就可以防止大部分 程序和病毒侵犯你的隐私了。
第二个方法仅仅是一种只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的加密方法。因为一个电脑高手很可能知道这个技巧,病毒就更不用说了,病毒编写者肯定也知道这个技巧。
修改注册表中的设置,把某个驱动器设置为隐藏。隐藏驱动器方法如下:在注册表的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 \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Explorer中新建一个DWORD值,命名为 NoDrives,并为它赋上相应的值。例如想隐藏驱动器C,就赋上十进制的4(注意一定要在赋值对话框中设置为十进制的4)。如果我们新建的 NoDrives想隐藏A、B、C三个驱动器,那么只需要将A、B、C驱动器所对应的DWORD值加起来就可以了。同样的,如果我们需要隐藏D、F、G三个驱动器,那么NoDrives就应该赋值为8+32+64=104。怎么样,应该明白了如何隐藏对应的驱动器吧。目前大部分磁盘隐藏软件的功能都是利用这个小技巧实现的,
隐藏之后,WIndows下面就看不见这个驱动器了,就不用担心别人偷窥你的隐私了。
常听到一些专业IT人员说,“很多电脑使用者装了防毒软件就以为电脑平安大吉了,一点防毒的概念都没有,以为这样就不会中毒吗?”
要想不中毒,更重要的是,要更进一步了解病毒的运作原理,以及防毒软件的保全之道。在这里,希望对于一般企业的计算机使用者,能提供一些够用的”防毒概念”。也许不能”保证”什么,但至少你对于计算机发生的事情能够有个梗概性的认识吧!
精巧脆弱的开机程序
用计算机都得先开机,从打开电源一直到操作系统加载完成,这就是俗称的”开机程序”。由于病毒大多会设法让自己成为”开机程序”的一部分(以便寄生并感染),所以你得先知道这整个程序有哪些步骤:
1.电源开启,如果硬件一切正常则进行下一个步骤
2.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执行例行开机检查,然后以预设的储存装置接管开机程序
3.依照业界公认的规格,预设的开机装置(通常是硬盘机)开始进行软件开机程序,依序加载操作系统的核心、驱动程序……
4.操作系统核心加载后,还可以依据设定,加载使用者指定的各种常驻程序(防毒软件、IM软件……)
上述的每一个开机程序中,从这一个步骤转到下一个步骤,都会留下一个”挂钩点”。比方说,主机板上的BIOS系统要把执行储存媒体的开机程序,它会从固定的位置去执行开机命令,这固定的位置是哪里?我们一般人不用知道,但这位置铁定是公开的规格。
所以,写操作系统的人知道储存媒体开机的位置,写磁盘维护程序的人也知道,写工具程序的人知道,而写病毒的人……当然也知道,所以就有所谓的”开机型病毒”。
不过,现代这种”开机型病毒”很罕见了,主要是因为开机后,加载的操作系统都相当庞大且复杂,这类病毒
篇6:网络病毒作文
“网络”,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汇聚了多少人的心血,才能发明出的东西。它只靠“几块铁”就能让我们互相沟通交流,不管相隔千里的还是万里;还能让知识传播得更加迅速、快捷,但网络也有它的劲敌,那就是“病毒”
记得我和网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五年级时,那时我对网络一窍不通。我家电脑刚连上网,我就赶紧看我想看的动画片—当时年纪小,酷爱动画。结果刚过一两个小时,电脑就跳蓝频,可把我急坏了。我用手把每个键位都按了一遍,以为是一不小心按错键了,可是没多大反应,就“嘀—嘀”怪叫了几声。我当时那叫一个抓耳挠腮啊,心想“被爸妈知道我把电脑弄坏了,那就要挨骂了啊,有可能不再让我玩电脑了,本来玩电脑的机会就很渺茫了,现在……哎!”越想心跳得就格外厉害。渐渐地,我在凳子上呆呆地坐到了傍晚,离爸妈回来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叮咚——叮咚”,是门铃声,我赶紧往外看:爸妈回来了,还带着我表哥。这下完了,情急之下,我直接把电脑电源给关了。爸妈上来了,边走还边跟我表哥讲我家连网连好的事,让我表哥一起来看,我越听心里越不是滋味:电脑都被我弄破了,还看什么啊!“囡囡,电脑打开给我们看看怎么样的。”忽然,一句我当时最不想听到的话从我耳边响起,我只好照办了。电脑刚打开,我就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不再跳蓝屏了。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一片天蓝,还有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我爸妈急了,大声对我说:“怎么和以前打开的样子不一样啊,是不是你弄坏啦?”听完这句话,我若有若无地点了下头。我爸就立马谴责起我来,我当时心里特委屈:我又没干什么啊,只是看了些动画片啊,结果屏幕就变蓝色的了。我妈看我伤心的样子,连忙劝阻起我爸来,我的心才得到一丝安慰。
我表哥走到我家电脑旁,看了看跳出的英文字母,接着就对我说:“是中病毒了,宽带连好了之后,应该先杀下毒。中病毒后,只要重装下系统就行了。”我恍然大悟:“病毒”以前总听同学谈起,我还以为是像细菌一样的病毒,原来是系统软件上的……“可是,我家电脑是怎么中病毒的呢?”我赶忙追问我哥。我哥边摸着我的脑袋,边笑嘻嘻地回答道:“每台新买的电脑刚连好网后,都会有病毒的。”“那怎么杀毒啊?”我继续问道。“你刚开始玩应该先下个杀毒软件,然后全盘杀下毒。”我听后十分惊奇,电脑真是无奇不有啊,看来以后要好好学习一下电脑知识了。
啊,网络病毒真可恶,害我被爸责怪得“狼狈不堪”,使得我当时幼小的心灵收到了莫大的疮伤。从此,我就在自己内心种下一个心愿:成为一位电脑高手,发明一个能杀百毒的软件,让所有病毒都一一破解。
篇7:怎样阻止病毒在杀完后重生
在病毒越来越厉害的今天,中毒后只借助于一些杀毒软件来查杀有时候经常是杀不干净,这就需要来手工杀毒。手工杀毒的方法和技巧千变万化,病毒文件往往会不断启动来消耗完你的资源,使得杀毒软件也无法正常启动,在这里只针对阻止病毒文件再生来说说。
很多人会用冰刃等工具来剿灭病毒文件,但有时候效果却并不理想。还有一种办法是在删除病毒文件后建立一个与病毒文件同名的文件夹,将其字节数调成和病毒文件一样大小,并将其设置为只读属性,步骤如下:
1、点开始——运行,输入“CMD”,最好是带NTFS格式支持的。
2、转到病毒文件所在的分区,并用CD命令进入病毒文件所在的目录,如:
c: 回车进入C盘 cd windowssystem32 回车进入system32文件夹
3、去除病毒文件的隐藏和只读属性(如果没有可略去),如病毒文件名为bfdarx.exe,则:
attrib -s -h bfdarx.exe
4、删除病毒文件:
del bfdarx.exe
5、建立同名的文件夹,防止病毒文件再生:
md bfdarx.exe
注意:要把后缀也带上
另外,有的目录在DOS中是禁止进行写操作的,如windows\system32\drivers。如果已将大部分病毒文件进行以上处理后,剩余的就可以到windows中进行操作了。
6、给同名文件夹加锁,避免病毒覆盖
attrib +s +h bfdarx.exe
不过用CACLS命令更好,可以直接拒绝任何人修改该文件夹!
7、完成后重启进入Windows安全模式中全面查杀病毒
杀毒完成后就可以把那些自己建立的极品文件夹删掉。
篇8:怎样阻止病毒在杀完后重生
怎样阻止病毒在杀完后重生
在病毒越来越厉害的今天,中毒后只借助于一些杀毒软件来查杀有时候经常是杀不干净,这就需要来手工杀毒,手工杀毒的方法和技巧千变万化,病毒文件往往会不断启动来消耗完你的资源,使得杀毒软件也无法正常启动,在这里只针对阻止病毒文件再生来说说。
很多人会用冰刃等工具来剿灭病毒文件,但有时候效果却并不理想。还有一种办法是在删除病毒文件后建立一个与病毒文件同名的文件夹,将其字节数调成和病毒文件一样大小,并将其设置为只读属性,步骤如下:
1、点开始——运行,输入“CMD”,最好是带NTFS格式支持的。
2、转到病毒文件所在的分区,并用CD命令进入病毒文件所在的目录,如:
另外,有的目录在DOS中是禁止进行写操作的,如windows\system32\drivers,
如果已将大部分病毒文件进行以上处理后,剩余的就可以到windows中进行操作了。
6、给同名文件夹加锁,避免病毒覆盖
7、完成后重启进入Windows安全模式中全面查杀病毒
杀毒完成后就可以把那些自己建立的极品文件夹删掉。
篇9:小技巧:阻止Win7自动安装驱动程序
安装过Windows7的朋友,一定都知道Win7的智能化的驱动安装,也一定觉得这个可以自动识别硬件并匹配驱动程序的方式很方便,但是就这个智能方便的方式,给许多用户带来了烦扰,比如集成的驱动程序版本太老、驱动匹配错误、驱动冲突等等,甚至有时候外接设备的时候都要等半天驱动才能装上或者安装失败,这的确是一件让人很郁闷的事情。
方法一:右键桌面上的【计算机】-【属性】
选择左边选项卡的【高级系统设置】,切换到【硬件】选项卡,选择第二个【设备安装设置】
在弹出的窗口里选择【否】
选择第三个【从不安装来自Windows Update安装】(也就是上图序号2),这样就可以完全阻止了,但是软媒小编建议选择第二项(也就是上图蓝色框1),这样可以保证驱动本地和互联网多路径保证安装,
方法二:【开始】-【设备与打印机】,或如下图到控制面板里找
右键计算机图标,选择【设备安装设置】
在弹出的窗口选否,选法和方法一相同
方法三:【运行】(或者"WIN+R“键)输入”gpedit.msc“回车
依次展开【计算机配置】-【管理面板】-【系统】-【设备安装】-【设备安装限制】。双击右侧的【禁止安装未由其他策略设置描述的设备】
选择【已启用】
完成后,重新启动就好了。
篇10:网络病毒防范十招
相比于传统类型的病毒,网络类型的病毒有着更强大的传播性,尽管两者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传播路径和破坏目标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它们仍然有本质的相同点DD传播性和破坏性,因此如何有效地防范网络病毒已经成为众多上网用户所关心的话题,下面就我们来看看防范网络病毒的一些技巧,
一、合理设置杀毒软件
如果安装的杀毒软件具备扫描电子邮件的功能,比如PC-cillin的“Web过滤器”、“Web安全”和“POP3扫描”等,尽量将这些功能全部打开,其它的杀毒软件也必须打开类似的网络过滤扫描功能。另外,现在的病毒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通过网络传播的时间越来越短,因此必须及时升级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和扫描引擎。
二、合理设置电子邮件工具
如果是使用OutlookExpress作为邮件的收发程序,为了尽量避免邮件病毒的威胁,建议在“选项”中的“发送”设置中,选择使用“纯文本”格式发送电子邮件,要知道,现在大部分流行的邮件收发工具都支持以HTML方式撰写新邮件,而使用“纯文本”格式发送邮件,不但可以有效防止无意中被植入恶意的HTML代码,同时也可以减少邮件体积,加快发送速度。
三、合理设置浏览器的安全级别
在控制面板中的“Internet选项”中,进行合理的“安全”设置,不要随意降低安全级别,以减少来自恶意代码和ActiveX控件的威胁,在系统推荐的默认设置级别“中”的基础上,点击“自定义级别”按钮,可以进一步进行更严格的设置,建议尝试着每次只更改一两个项目,如果导致不能正常上网,或者上网不方便了,则适当地降低安全设置,多试几次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安全设置组合。
四、慎重对待邮件附件
如果收到邮件附件中有可执行文件(如.EXE、.COM等)或者带有“宏”的文档(.doc等),不要直接打开,最好先用“另存为”把文件保存到磁盘上,然后用杀毒软件查杀一遍,确认没有病毒后再打开。不要打开扩展名为VBS、SHS或者PIF的附件,因为这类文件几乎不会作为正常的附件发送,却经常地被病毒或蠕虫所利用,
另外,绝对不要打开带有双扩展名的附件,如“.BMP.EXE”或者“.TXT.VBS”等。五、不要随便点击不明链接
如果收到不明邮件,一定不要随便点击其中的链接,防止其带有恶意代码,同样我们在上网的时候,也不要经不住一些无聊话语的诱惑,随便轻意点击一些无名小站的不明链接,因为它们经常被用来引诱用户去执行该文件。
六、不要随意接收文件
除非对方是你绝对信得过的朋友,且已经约定好了要发送文件,否则,不要随意接收从在线聊天系统(Oicq、IRC等)发送过来的文件,无论对方用什么样的花言巧语也不要轻易上当。
七、尽量从大型的专业网站下载软件
一些BBS或者公共新闻组常常是病毒制造者发布新病毒的地方,尽量不要从这些地方下载软件,要下载软件的话,到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专业网站进行下载,有效保证下载软件的安全。
八、设置始终显示文件的扩展名
在资源管理器中,选择“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去掉“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前的对号,这样就可以使那些想伪装成正常文件的病毒文件原形毕露,发现有什么异常扩展名的文件,应该禁止使用或者直接删除。
九、及时升级邮件程序和操作系统
大多数的蠕虫类病毒是通过MicrosoftOutlook或OutlookExpress进行传播的,如果你用的正是Outlook,建议最好到微软站点下载最新的安全补丁,以便有效地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必要时可以使用第三方邮件程序取代OutlookExpress,如Foxmail、TheBat!等,由于它们的地址薄与OutlookExpress不同,所以被病毒利用的可能性比较小。
十、启用网络防火墙
通过安装网络防火墙,可以有效地实现计算机与外界信息的过滤,实时监控网络中的信息流,保护本地计算机不被病毒或者 程序破坏。
【如何阻止网络病毒自动执行】相关文章:
2.求职信病毒
3.自动回复
4.执行担保书
5.执行读后感
6.执行承诺书
7.执行方案
8.执行总结
9.制度执行
10.我PK病毒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