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肥仔”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结了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防治技术,以期为小麦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作 者:陈颖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桥区永镇乡农村经济技术工作站,安徽宿州,234000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14) 分类号:S435.12 关键词:小麦 病虫害 危害特点 防治措施篇2:南乐县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南乐县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麦播期病虫害发生情况近年采,随着小麦生产水肥条件的改善和耕作制度的'变化,南乐县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日趋严重,尤其是多种土传或种传病害、吸浆虫、地下害虫等尤为明显,若不及时有效防治,将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小麦播种期需防治的病虫害主要有吸浆虫、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和小麦全蚀病、黑穗病、纹枯病、根腐病等.
作 者:李宇 作者单位:南乐县植保植检站 刊 名:河南农业 英文刊名:HENAN NONGYE 年,卷(期):2009 “”(21) 分类号:S4 关键词:篇3: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1.合理轮作 轮作是预防、控制或减轻蔬菜某些病虫草害最为简便、经济、有效的措施,并有利于调节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协调利用土壤水分和养分.轮作周期一般为2~3年. `2.间作套种 通过蔬菜与某些作物的间作、套种或混种等形式合理搭配种植,可以控制或减轻某些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收到“不施农药,胜施农药”的效果.如玉米与辣(青)椒问作,由于玉米的遮荫作用,辣椒日灼病和病毒病比单作田减轻50%~70%;玉米行内种黄瓜,可使黄瓜花叶病减少50%~60%;马铃薯与大蒜间作,可使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受到抑制;大蒜行间栽白菜,可使白菜软腐病减少60%.
作 者:张敬德 周丽娟 作者单位:公主岭市黑林子镇农业站 刊 名:吉林农业 英文刊名:JILIN NONGYE 年,卷(期): “”(10) 分类号:S4 关键词:篇4:李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永业科学研究院
李树在四川分布较广,以崇州市、简阳市、眉山市、泸州市、宜宾市、广元市以及凉山州、阿坝州等地种植面积较大。栽培品种主要以清脆李、脆红李、布朗李、杏李等为主。据统计,全省李栽培面积28.4万亩,产量9.4万吨。
目前,四川盆地李树上主要病害有红点病、细菌性穿孔病、褐腐病等;主要虫害有李小食心虫、李实蜂、红蜘蛛、蚜虫等。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一)红点病
1、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
李子红点病也称叶肿病,初期危害叶片,后期危害果实。在叶面上产生红黄色圆形微隆起的病斑,严重时,病叶变黄早落。果实染病时,在果面上产生红黄色圆形隆起的病斑,病果生长不良,易脱落。李子落花后至硬核前、多雨年份发病重;反之,干旱年份发病轻。四川地区一般6月中旬开始发病,7月中、下旬达到高峰,特别是在植株和枝叶过密的李园发病重。
2、主要防治方法
(1)做好清园工作。夏季采果后和秋季落叶后,将李园病果、落叶进行清扫焚烧。冬季修剪后,全园喷洒一次5°石硫合剂。
(2)关键时期药剂防治。刚露芽时喷0.3-0.5°石硫合剂。谢花后喷0.5∶1∶100倍波尔多液或琥珀酸铜200倍液,进行预防保护。同时,注意排水,勤中耕,避免果园土壤湿度过大。
(二)细菌性穿孔病
1、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
李子细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及枝梢、果实。在排水不良的果园和多雨年份发病重,造成早期落叶,树体衰弱。叶片受害后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易脱落成穿孔,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果实染病,在病果果皮上先以皮孔为中心产生水渍状小点,扩展到2mm时,病斑中心变褐,最终形成近圆形、暗紫色、边
缘具水渍状晕环、中间稍凹、表面硬化粗糙、呈现不规则裂缝的病斑,达35mm 左右。湿度大时,病部出现黄色溢脓,病果早期脱落。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侵染, 使病势加重。核果开花后,病菌溢出传播。叶片一般在5-6月间发病。
2、主要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综合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在土壤粘重和地下水位高的果园,要注意改良土壤和排水;合理整形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彻底剪除病梢,清扫病叶、病果,减少初侵染菌源。
(2)药剂防治。发芽前喷5°石硫合剂或1∶2∶120 倍波尔多液(只在休眠期使用)。谢花后每隔15d 左右喷1次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永业生命素500倍液,或0.3-0.5°石硫合剂,或农用链霉素5000倍液。
(三)褐腐病
1、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
花器受害,产生褐色斑点,并在潮湿时产生灰色霉层,造成花腐。果实受害,初为褐色圆形病斑,几天内很快扩展到全果,果肉变褐软腐,表面生灰白色霉层,病菌通过梗和叶柄向下蔓延至嫩枝,并进一步扩展到较大枝上,形成灰褐色长圆形溃疡病斑,常伴有流胶。病菌主要在僵果上越冬。越冬病菌在翌年3月雨多时侵染花而形成花腐,侵染幼果造成果腐和落果,侵染新梢产生枝枯。尤其在近成熟期,当雨水多,发生裂果时,病害最易流行。在氮肥施用过多的密植园发病多。有些感病品种在贮运过程中,常造成大量烂果。
2、主要防治方法
(1)清除地面及树上的病僵果、病枝梢,集中烧毁或深埋。
(2)及时防治虫害,减少果实伤口,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
(3)萌芽前喷5°石硫合剂或1∶2∶200波尔多液,在开花70%左右及果实近成熟期, 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永业生命素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永业生命素500倍液。
二、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一)李小食心虫
1、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
李子食心病为害的果实常在虫孔处流出泪珠状果胶,不能继续正常发育,逐渐变成紫红色而提前脱落。其虫道内积满红色虫粪,呈“豆沙馅”。成虫是灰褐色小蛾子,幼虫淡黄或粉红色。该虫1年发生2-3代,以第2、3代老熟幼虫做茧在土下越冬。李树花芽萌动期,越冬幼虫出土;李树露萼、露瓣期直到终花期前,越冬幼虫化蛹;李树落花后期,始越冬成虫;越冬成虫盛期,李果呈绿豆粒及小豆粒大;越冬成虫末期,李果呈蚕豆粒大;李果生理落果期,第1 代幼虫老熟,开始入土;李果采收期,第2 代成虫产卵。随着李果成熟,危害也增加。
2、主要防治方法
(1)防治李子食心虫的关键时期:一是各代成虫出现和产卵盛期,进行药剂防治。第1 代老熟幼虫随生理落果入土,在生理落果前,对树冠下土壤喷1 次40%毒死蜱乳油800 倍液。二是当越冬成虫盛发期及产卵盛期,采用90%敌百虫800倍液+永业生命素500倍液进行防治。
(2)一般落花末(95%落花)、小果有麦粒大时,喷第1 次药,可用毒死蜱、、新农宝、博乐等药剂,每隔7-10d 喷1 次,效果很好。
(3)应用生物防治,如土施白僵菌或李园放鸡等。
(三)李实蜂
1、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以幼虫蛀食杏李的.花萼和幼果,使受害果提前脱落,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夏过冬,翌年杏李开花时羽化为成虫。该成虫喜在午间气温高时活动,交尾产卵于花托或花蕾组织内,早晚及阴雨天静伏在花中或花萼下;初孵幼虫在花托和花萼处串食,后蛀入果内危害。在四川盆地3月中旬萌芽时化蛹,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花期成虫羽化。产卵于花托或花萼的表皮下。幼虫孵化后蛀入幼果核部。幼虫老熟后,自虫果爬出,在地上选择裂缝或土块下结茧。
2、主要防治方法
(1)羽化前深翻树盘,将虫茧深埋入土。
(2)在成虫羽化出土始期和幼虫脱果人土始期,松土后在树冠下地面喷洒2500倍2.5%溴氰菊酯+永业生命素500倍液,或2500倍20%杀灭菊酯。
(四)山楂红蜘蛛
1、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以成虫危害杏李叶片,开始使叶片产生黄色失绿斑,严重时叶片变黄进而干枯,每a可发生9~10代,以受精雌成螨在树皮缝过冬,花序分离期出蛰活动,展叶后转移到叶片上危害,7~8月危害最重,干旱年份发生较重。成虫喜在叶背面活动,多集中在叶片的主脉两侧取食危害。
2、主要防治方法
(1)发芽前喷布3-5°石硫合剂。同时刮除老翘皮,集中烧掉。
(2)花前、花后及生长期,根据虫情,用0.3°石硫合剂,或5%的阿维・哒螨灵乳油1500倍液+永业生命素5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倍液防治效果佳。
(五)蚜虫
1、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蚜虫主要为害李树新梢叶片,被害严重时,生长不良;并大大削弱树势叶片被害时影响光合作用呈卷曲状,严重时则失致脱落,影响果树产量及花芽形成以后又转移到花和叶上为害。
2、主要防治方法
(1)发芽前喷3-5°石硫合剂,开花前喷10%吡虫啉3000倍液+永业生命素500倍液。
(2)在蚜虫发生盛期,对树冠喷打植物性杀虫剂0.3%印楝乳油0.李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1%药液,效果较好。
(3)利用瓢虫、食蚜蝇、寄生蜂等,可抑制蚜虫的发生。
(4)李园挂黄板,每2株1张,可有效防治蚜虫成虫。
篇5:韭菜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韭菜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详细介绍了河南省韭菜主要病虫害韭菜灰霉病、菜疫病、韭蛆和潜叶蝇等的危害症状、发生特点和影响因素,并提出韭菜病虫害的单项防治技术和综合防治技术.
作 者:孟详芬 MENG Xiang-fen 作者单位:原阳县第一高级中学,河南,原阳,453500 刊 名:种业导刊 英文刊名:SEED INDUSTRY GUIDE 年,卷(期): “”(10) 分类号:S4 关键词:韭菜 病害 虫害 防治技术篇6:杏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杏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介绍了杏树病虫害的发生症状、原因、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技术,以期为果农防治杏树病虫害提供参考.
作 者:赵天宇 郑晓东 王坤宇 马征 作者单位:赵天宇,郑晓东,马征(河南省周口市林技站,河南周口,466000)王坤宇(周口市林科所)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2009 “”(14) 分类号:S436.629 关键词:杏树 病虫害 症状 原因 规律 防治技术篇7:五河县小麦病虫害防治的误区及综合防治技术对策
五河县小麦病虫害防治的误区及综合防治技术对策
通过5a来对五河县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其演变趋势的分析和对五河县农户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的调查,摸清了五河县小麦病虫害新的`发生特点和变化趋势.本文指出了五河县衣户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上存在的误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河县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制定了五河县小麦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规范.
作 者:方国彬 李跃 袁桂实 作者单位:方国彬(安徽省五河县沱湖乡农技站,安徽五河,233300)李跃(五河县临北乡农技站)
袁桂实(五河县植保站)
刊 名:安徽农学通报 英文刊名: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 15(4) 分类号:S512.1 关键词:小麦 病虫害 综防技术对策 五河县篇8:塑料大棚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
塑料大棚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霜霉病的防治 1.生物农药.可用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喷雾防治.2.化学农药.①烟熏法:可667平方米(1亩)用45%百菌清烟剂200~250克,分放4~5处,密闭棚室,暗火熏蒸1夜,每7天1次.②粉尘法:667平方米用5%百菌清粉尘剂(或10%防霉灵粉尘剂)1公斤粉防治,隔8~10天1次.
作 者:李光河 作者单位:河南省卫辉市农业局,453100 刊 名:农村百事通 英文刊名:NONGCUN BAISHITONG 年,卷(期):2009 “”(21) 分类号: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相关文章:
8.节节麦防治技术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