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礼仪知识的介绍
“嗷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商务礼仪知识的介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商务礼仪知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商务礼仪介绍知识
集体介绍一般分为两种情况:集体和集体或者集体和个人。
1、集体和集体。两边都是单位,一般要把地位低的一方先介绍给地位高的一方。所谓地位低的一方,一般就是东道主;所谓地位高的一方,一般就是客人。
2、集体和个人。一般的规则是把个人介绍给集体,因为个人比集体人少就地位低。
篇2:商务礼仪知识介绍
关于商务礼仪知识介绍
一、仪表礼仪
1、选择适当的化妆品和与自己气质、脸型、年龄等特点相符的化妆方法,选择适当的发型来增添自己的魅力。
2、服饰及其礼节,要注意时代的特点,体现时代精神;
3、要注意个人性格特点
4、应符合自己的体形
二、举止礼仪
(1)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就必须注意你的行为举止。举止礼仪是自我心诚的表现,一个人的外在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态度。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习惯。
(2)到顾客办公室或家中访问,进门之前先按门铃或轻轻敲门,然后站在门口等候。按门铃或敲门的时间不要过长,无人或未经主人允许,不要擅自进入室内。
(3)在顾客面前的行为举止☆ 当看见顾客时,应点头微笑致礼,如无事先预约应该先向顾客表示歉意,然后再说明来意。同时要主动向在场人都表示问候或点头示意。
在顾客家中,未经邀请,不能够参观住房,即使较为熟悉的,也不要任意抚摸划玩弄顾客桌上的东西,更不能够玩顾客名片,不要触动室内的书籍、花草及其它陈设物品。
在别人(主人)未坐定之前,不易先坐下,坐姿要端正,身体微往前倾。☆ 要用积极的态度和温和的语气与顾客谈话,顾客谈话时,要认真听,回答时,以“是”为先。眼睛看着对方,不断注意对方的神情。
站立时,上身要稳定,双手安放两侧,
三、谈吐礼仪
(一)交际用语初次见面应说:幸会 看望别人应说:拜访等候别人应说:恭候请人勿送应用:留步对方来信应称:惠书麻烦别人应说:打扰请人帮忙应说:烦请求给方便应说:借光托人办事应说:拜托请人指教应说:请教他人指点应称:赐教请人解答应用:请问赞人见解应用:高见归还原物应说:奉还求人原谅应说:包涵欢迎顾客应叫:光顾老人年龄应叫:高寿好久不见应说:久违客人来到应用:光临中途先走应说:失陪与人分别应说:告辞赠送作用应用:雅正
(二)推销的语言
1、推销语言的基本原则
⑴ 以顾客为中心原则
⑵ “说三分,听七分”的原则
⑶ 避免使用导致商谈失败语言的原则
⑷ “低褒感微”原则
⑸ 通俗易懂,不犯禁忌原则
2、推销语言的主要形式
⑴ 叙述性语言 ①语言要准确易懂; ②提出的数字要确切, ③强调要点。
⑵ 发问式语言(或提问式) ①一般性提问。 ②直接性提问。 ③诱导性提问, ④选择性提问。 ⑤征询式提问法。 ⑥启发式提问。
⑶ 劝说式语言(或说服式)打动顾客的四条原则。 ①人们从他们所信赖的推销员那里购买; ②人们从他们所敬重的推销员那里购买; ③人们希望由自己来做决定; ④人们从理解他们需求及问题的推销员那里购买。
3、推销语言的表示技巧
⑴ 叙述性语言的表示技巧
⑵ 发问式语言的表示技巧提出问题发现顾客需要,是诱导顾客购买的重要手段,有人说,推销是一门正确提问的艺术,颇有道理。
技巧:A 根据谈话目的选择提问形式。B 巧用选择性问句,可增加销售量。C 用肯定性诱导发问法,会使对方易于接受。D 运用假设问句,会使推销效果倍增。
⑶ 劝说式语言的表示技巧
a、运用以顾客为中心的句式、词汇。
b、用假设句式会产生较强的说服效果。
c、强调顾客可以获得的利益比强调价格更重要。
d、面对顾客拒绝,不要气馁。面对拒绝,有经验的推销员往往分析拒绝的原因,揣摩顾客的心理,然后针对性地进行说服。
介绍几种说服方法:①询问法。②转折法。③附和法。④自我否定法。 ⑤列举法。⑥直接说明法。
⑷推销语言的运用艺术 ① 推销语言艺术的运用,必须以满足推销对象的需求为前提 ② 推销语言艺术的运用必须能够准确传递推销信息 ③ 推销语言艺术的运用必须能够引起推销对象的兴趣
(三)肢体语艺术。
1、在人际交往中,语言是一种交流方式,大量的却是非语言,即体语。
2、在交际活动中,恳切、坦然、友好、坚定、宽容的眼神,会给人亲近、信任、受尊敬的感觉,而轻佻、游离、茫然、阴沉、轻蔑的.眼神会使人感到失望,有不受重视的感觉。
3、在交际中善于运用空间距离。人们所在空间分为4个层次: ①亲密空间15—46cm,这是最亲的人,如父母、恋人、爱人; ②个人空间460cm—1、2m,一般亲朋好友之间,促膝谈心,拉家常; ③社交空间1、2m—3、6m,社交场合与人接触,上下级之间保持距离,保持距离,会产生威严感,庄重感; ④公众空间>3、6m,社交场合与人接触,上下级之间保持距离。
4、交际中自我表现与分寸把握
5、交谈中不善于打开话题,怎么办 找话题的方法是:① 中心开花法。② 即兴引入法。③ 投石问路法。④ 循趣入题法。
6、交际中不善于提问怎么办 怎样做到“善问”呢? ① 由此及彼地问。② 因人而异地问。③ 胸有成竹地问。 ④ 适可而止的问。⑤ 彬彬有礼的问。
四、介绍的礼仪
1、当主人向自己介绍别人
2、自我介绍态度
3、为他人作介绍
4、一连介绍几个朋友在相识
5、自己很想认识某一个人,可又不便直接作自我介绍
6、介绍姓名时
五、称呼礼仪
1、正确、适当的称呼。它不仅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重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务必注意:一是要合乎常规,二是要入乡随俗这两点。
另外,还应对生活中的称呼、工作中的称呼、外交中的称呼、称呼的禁忌细心掌握,认真区别。
生活中的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准确、合理。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特殊性的,要求庄重、正式、规范。以交往对象的职务、职称相称,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方法。比如张经理、李局长。国际交往中,因为国情、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称呼就显得千差万别。一是要掌握一般性规律,二是要注意国别差异。
在政务交往中,常见的称呼除“先生”、“小姐”、“女士”外,还有两种方法,一是称呼职务(对军界人士,可以以军衔相称),二是对地位较高的称呼“阁下”。教授、法官、律师、医生、博士,因为他们在社会中很受尊重,可以直接作为称呼。
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讲英语的国家里,姓名一般有两个部分构成,通常名字在前,姓氏在后。对于关系密切的,不论辈份可以直呼其名而不称姓。比如:俄罗斯人的姓名有本名,父名和姓氏三个部分。妇女的姓名婚前使用父姓,婚后用夫姓,本名和父名通常不变。日本人的姓名排列和我们一样,不同的是姓名字数较多。日本妇女婚前使用父姓,婚后使用夫姓,本名不变。
2、称呼的五个禁忌
我们在使用称呼时,一定要避免下面几种失敬的做法。
(1)错误的称呼
常见的错误称呼无非就是误读或是误会。
误读也就是念错姓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不认识的字,事先要有所准备;如果是临时遇到,就要谦虚请教。误会,主要是对被称呼的年纪、辈份、婚否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作出了错误判断。比如,将未婚妇女称为“夫人”,就属于误会。相对年轻的女性,都可以称为“小姐”,这样对方也乐意听。
(2)使用不通行的称呼
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山东人喜欢称呼“伙计”,但南方人听来“伙计”肯定是“打工仔”。中国人把配偶经常称为“爱人”,在外国人的意识里,“爱人”是“第三者”的意思。
(3)使用不当的称呼
工人可以称呼为“师傅”,道士、和尚、尼姑可以称为“出家人”。但如果用这些来称呼其他人,没准还会让对方产生自己被贬低的感觉。
(4)使用庸俗的称呼
有些称呼在正式场合不适合使用。例如,“兄弟”、“哥们儿”等一类的称呼,虽然听起来亲切,但显得档次不高。
(5)称呼外号
对于关系一般的,不要自作主张给对方起外号,更不能够用道听途说来的外号去称呼对方。也不能够随便拿别人的姓名乱开玩笑。
六、握手礼仪
(一)握手的顺序:
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二)握手的方法:
1、一定要用右手握手。
2、要紧握双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当然,过紧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经心地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
3、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年轻者、职务低者被介绍给年长者、职务高者时,应该根据年长者、职务高者的反应行事,即当年长者、职务高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年轻者、职务低者也应随之点头致意。和年轻女性或异国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
4、握手时,年轻者对年长者、职务低者对职务高者都应该稍稍欠身相握。有时为表示特别尊敬,可用双手迎握。男士与女士握手时,一般只宜轻轻握女士手指部位。男士握手时应脱帽,切忌戴手套握手。
5、握手时双目应该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
6、在任何情况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该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
7、握手时首先应该注意伸手的次序。在和女士握手时,男士要等女士先伸手之后再握,如女士不伸手,或无握手之意,男士则点头鞠躬致意即可,而不可主动去握住女士的手;在和长辈握手时,年轻者一般要等年长者先伸出手再握;在和上级握手时,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再趋前握手。另外,接待来访客人时,主人有向客人先伸手的义务,以示欢迎;送别客人时,主人也应主动握手表示欢迎再次光临。
8、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这是约定俗成的礼貌。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如印度、印尼等,人们不用左手与他人接触,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用来洗澡和上卫生间的。如果是双手握手,应该等双方右手握住后,再将左手搭在对方的右手上,这也是经常用的握手礼节,以表示更加亲切,更加尊重对方。
9、在握手的同时要注视对方,态度真挚亲切,切不可东张西望,漫不经心。如果是一般关系、一般场合,双方握手时稍用力握一下即可放开,时间一般为2至5秒。如果关系亲密、场合隆重,双方的手握住后应上下微摇几下,以体现出热情。如果男士同女士握手,一般只轻握女方的手指部分,不宜握得太紧太久。
10、如果是戴着手套,握手前要先脱下手套。若实在来不及脱掉,应该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不过在隆重的晚会上,女士如果是穿着晚礼服并戴着通花的长手套则可不必脱下。
虽然握手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动作,但它贯穿于各国人们交往、应酬的各个环节,因此我们决不能够忽视以上所说的握手礼节。
七、通信礼仪
1、书写规范、整洁
2、态度要诚怒热情
3、文字要简炼、得体
4、内容要真实、确切
八、电话礼仪
1、电话预约基本要领。
① 力求谈话简洁,抓住要点;
② 考虑到交谈对方的立场;
③ 使对方感到有被尊重的感觉;
④ 没有强迫对方的意思。
2、打电话、接电话的基本礼仪。
① 打电话
②接电话
③ 挂电话
篇3:商务礼仪知识的介绍
商务礼仪—— Some Points for Men
1) With a Lady
Always allow the lady to precede6 you in places where one has to go before the other except in the following case: when getting off a street car, train, bus, or out of an automobile7; when going up stair; when opening a heavy door. When you are walking along the street with a lady, always walk on the outside.
2) At a Dance
If you wish to dance with a certain lady, go to her, bow, and say:“ May I have the pleasure of a dance?”
商务礼仪—— Personal Habits and Appearance
1) People judge you at first by what they see, so particular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your personal appearance.
2) Using a Handkerchief
Always carry a clean handkerchief. Do not use it while it is folded, and do not fold it after you use it.
3)Spitting
In the West it is considered very impolite to spit, even upon the street.
4) Smoking
Smoking is very prevalent(普遍), both by men and by women. If you are a guest in a home where no others are smoking, it is better to refrain(忍住) from smoking, you may say, “Would you mind if I smoked?”.
商务礼仪—— With Strangers and Friends
1) Lending and borrowing are more matters of principle in the West than in the East. Things borrowed in the West are definitely8 expected to be returned, whether it is fifty dollars or merely a friend's pencil.
2) Don't Be Curious. It is impolite to be curious about the private affairs of others, such as age, salary, religion and marriage.
3) Thanks for Gifts.When some one gives you a present, it is very impolite to neglect9 thank him for it.
4) One Hand Only.In china we use two hands when giving something to a person, or when receiving it, if we want to be very polite. In the West this would seem awkward10 and impolite.
篇4:商务礼仪知识的介绍
商务礼仪—— Table Manners(1)
1) As soon as the hostess picks up her napkin(餐巾), pick yours up and lay it on your lap. Sometimes a roll of bread is wrapped in it; if so, toke it our and put it on your side plate.
2) The Soup Course
Dinner usually begins with soup. The largest spoon at your place is the soup spoon. It will be beside your plate at the right-hand side.
3) The Fish Course
If there is a fish course, it will probably follow the soup. There may be a special fork for the fish, or it may be similar to the meat fork. Often it is smaller.
4) The Meat Course
The main Course is usually served by the host himself, especially if it is a fowl(鸡禽) or a roast which need to be carved. He will often ask each guest what piece he prefers, and it is quite proper to state your preference as to lean or fat, dark(红肉) or light(白肉).
5) Using Knife and Fork
If you have English and American friends you will notice a few differences in their customs of eating. For the main or meat curse11, the English keep the fork in the left hand, point curved12 downward, and bring the food to the mouth either by sticking the points onto it or in the case of soft vegetables, by placing it firmly on the fork in this position with the knife. Americans carve the meat in the same position, then lay down the knife and taking the fork in the right hand with the point turned up, push it under a small piece of food without the help of the knife and bring it to the moth13 right-side-up.
6) Helping14 Yourself and Refusing
If a servant passes food around, he will pass the dish in at your left hand so that you can conveniently serve yourself with your right hand. Never serve yourself while the dish is on your right; it is then the turn of your neighbor on the right. It is polite to take some of everything that is passed to you. But if there is something you may not like, you may quietly say: “No thank you.”
商务礼仪—— Table Manners(2)
7) Second Helpings15
The hostess may or may not ask if you would like a second helping, according to the formality of the meal. If she does and you accept it, you should pass your plate to her or to the servant with the knife and fork still lying on it.
8) The Salad Course
A salad is eaten with a fork only held in the right hand with points turned up. There is usually a special one for the salad, a little smaller than the meat fork.
9) Bread and Butter
Bread is taken in the fingers and laid on the side plate or the edge of the large plate, it is never take with a fork. Butter is taken from the butter dish with the butter knife and placed on the side plate, not on one's bread.
10) Other Things on the Table
When there are things on the middle of the table, such as bread, butter, jelly16, pickles17, nits, candies, you should not take any until the hostess ahs suggested that they be passed.
11) Leaving the Table
It is impolite for a guest to leave the table during a meal, or before the hostess gives the signal at the end. When the hostess indicates that the dinner is over, she will start to rise from her seat and all the guests she rise from theirs at the same time.
12) Various rules and Suggestions
Sit up straight on your chair;
Do not put much food in your mouth at a time;
Drink only when there is no food in your mouth;
Try not to get into your mouth anything that will have to be taken out;
Do not make any nose when you eat;
Do not clean your teeth at the table or anywhere in public, either with your finger or a tooth pick(牙签), not even with you tongue.
篇5:商务礼仪知识的介绍
商务礼仪—— Invitation
1) You Must Reply to an Invitation
Foreign custom is much more strict than Chinese custom in the matter of replying to invitations. When you receive an invitation you should answer it immediately, saying definitely whether you are able to accept it or not.
2) Written or Verbal18 Reply
If the invitation is given by word of mouth, in conversation or at a chance meeting, you should answer at once whether you can come or not. If you cannot give an answer at that time, you may say, “May I let you know this evening?” Or some such words.
商务礼仪—— Introduction
1) How to Introduce People
In introducing two people, the general rule is: Introduce other people to the person you wish to honor19. The old are honored20 in the West as in China. Women have been honoured in the West since the days of knighthood(骑士时代).
2) Rising at Introduction
A man always rise for an introduction, except that it is sometimes all right for an elderly man to remain seated when a young man is introduced to him. The hostess always rises for an introduction.
3) Introducing Yourself
If you want to meet someone, it is better to ask a friend who know him to introduce you. But sometimes at a meeting or gathering21 it is all right to introduce yourself to a fellow-student, or to one of the same sex and position.
商务礼仪——Meeting and Greeting People
1) Greeting
The simplest thing to say is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or “Good evening.” This greeting is given to one whom you know only slightly, or to any one you are passing quickly. “How are you” is usually used when you are not in such a hurry. No answer is expected other than “ Fine, thank you.” “Hello' is the commonest form of greeting between good friends.
2) When a Man Raises His Hat
If you are wearing a hat which can be taken bold22 of easily, it is customary23 to raise it slightly off your head when you greet a girl or a woman.
3) When to Shake Hands
It is customary to shake hands when you first meet someone. And usually friends shake hands when they meet after not having seen each other for some time. However it is not necessary to shake hands.
4) Use the person's Name
It is always good form to use the name of the person you are greeting. You might say, ”Good Morning, Mr.
Moncrieff“ or ” Hello, Franklin.“ A person's surname24 should be used unless he is good friend or school-mate.
篇6:商务礼仪知识介绍客人
商务礼仪知识介绍客人
1.介绍的规则
将男士先介绍给女士。如:“张小姐,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李先生。”
将年轻者先介绍给年长者。
在同性别的两人中,年轻者先介绍给年长者,以示对前辈、长者的尊敬。 将地位低者先介绍给地位高者。遵从社会地位高者有了解对方的优先权的原则,除了在社交场合,其余任何场合,都是将社会地位低者介绍给社会地位高者。 将未婚的先介绍给已婚的。如两个女子之间,未婚的女子明显年长,则又是将已婚的介绍给未婚的。
将客人介绍给主人。 将后到者先介绍给先到者。
2.介绍的礼节
①介绍人的做法:介绍时要有开场白,如:“请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张小姐,这位是------”,“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李先生,这位是------”。为他人做介绍时,手势动作要文雅,无论介绍哪一方,都应手心 朝上,手背朝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指向被介绍的一方,并向另一方点头微笑。必要时,可以说明被介绍的一方与自己的关系,以便新结识的朋友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介绍人在介绍时要主要先后顺序,语言要清晰明了,不含糊其词,以使双方记清对方姓名。在介绍某人优点时要恰倒好处,不宜过分称颂而导致难堪的局面。
②被介绍人的做法:作为被介绍的双方,都应当表现出结识对方的热情。双方都要正面对着对方,介绍时除了女士和长者外,一般都应该站起来,但是若在会谈进行中,或在宴会等场合,就不必起身,只略微欠身致意就可以了。如方便的话,等介绍人介绍完毕后,被介绍人双方应握手致意,面带微笑并寒暄。如“你好”、“见到你很高兴”、“认识你很荣幸”、“请多指教”、“请多关照”等。如需要还可互换名片。
商务礼仪介绍客人选用称谓的礼节
介绍时采用双方的称谓和姓名以及用语,都要根据场合正式程序来选用.具体场合有三种.
1.正式场合:称谓和姓名用Dr/Professor/Mr/Mrs/Ms/Miss/Ma'am+First Name和Last Name。如:
(1)向地位较高的已婚女士介绍男士时可说:
Mrs Carton, May I introduce James Harding. Jame, this is Mrs Roger Carton(or Mrs Jane Carton).卡尔顿夫人,请让我介绍詹姆斯·哈定.詹姆斯,这位罗杰·卡尔顿夫人(或:简·卡尔顿夫人)。
(2)向年长者介绍年轻的女士时可说:
Mr Brown, this is Miss Patricia Haley. Patty, this is Mr Edgar Brown.”布朗先生,这位是帕特里霞·哈利小姐.帕蒂,这位是埃德加·布朗先生.
(3)向长者介绍年轻的男士时可说:
Mr Baker, this is Robert Green. Robert, this is Mr John Baker.贝克先生,这位是罗伯特·格林.罗伯特,这位是约翰·贝克先生.
(4)向年长者介绍18岁以下的女孩时可说:
This is Linda Bell, Mr and Mrs Alan Ross.艾伦·罗斯先生和夫人,这位是琳达·贝尔.
N.B.①上项(4)向长者介绍一方就行了.琳达即可向罗斯夫妇问候.②有时向地位高年龄大的人介绍自己的伙伴时,不用称谓和姓。如:
Allow me, Sir, to introduce you to my fellow-travellers.先生,请容许我向你介绍我的旅伴。
2.较正式场合:用上述称谓+姓氏.如被介绍者是青年男女,通常用First Name和Last Name,不加用称谓.介绍顺序依照第1项.如:
(1)Marie Green, let me introduce Professor Banks. Professor Banks, this is Marie Green. She's here to study for her doctorate in Law.玛丽·格林,让我向你介绍班克斯教授.班克斯教授,这位玛丽·格林,是来这里攻读法律博士学位的。
(2)下面是较正式场合常用的介绍用语.
Rosa Morison, I'd like you to meet Bruce Read.罗莎·莫里森,我想请你见见布鲁期·里德.
Rosa Morison, have you met Bruce Read?罗莎·莫里森,你见过布鲁斯·里德吗?
Rosa Morison, do you know Bruce Read?罗莎·莫里森,你来同布鲁斯·里德认识一下好吗?
3.非正式场合:用被介绍者的First Name.特别是美国人,介绍其父母时也只用名字.如:
“John, these are my parents, George and Sylvia.” “Pleased to meet you.”“约翰,这是我的父母,乔治和西尔维娅.”“认识你们很高兴.”
(2)“Dad, this is my boyfriend, Kevin.” “Hello, Kevin. Andrea's told me all about you.”“老爸,这是我的男朋友凯文.”“你好,凯文.安德莉总在我面前提到你.”
(3)“Hi, Jack, meet my brother Tom.” “Hi there Tom! I didn't expect to see you here.”“你好,杰克,这位是家兄汤姆.”“你好,汤姆!未料到今儿见到你.”
4.自我介绍的用语:(A)用于正式的和较正式的场合;(B)用于非正式场合.
(A)May I introduce myself. My name is Frank Darney, legal advisor to the Netcape Com.
(=communications).容许我来自我介绍.我叫弗兰克·达尼,是“网景公司”的法律顾问.
(B)Hello, I'm Alan Simmons. I work in the Forbes Parent Company.大家好,我叫艾伦·西蒙斯.我在福布斯总公司工作.
商务礼仪中介绍后双方应行使的礼节
介绍后双方要互相问候,常用How do you do?或It's nice to meet you等.其它场合见第3项.如是两位男士,通常握手以示相识.如是一男一女,应等女方伸出手,男方才可伸手相握;若女方不伸手,男士不应主动伸手的.握手时用力要适中,太重了表现得过于热情(尤其同女士握手,太用劲会使女士产生squeeze的暧昧感觉),太轻了使对方感到敷衍了事,对人不尊敬.
介绍客人时切勿漏掉一人.应该介绍的人而未被介绍,视为不礼貌的行为,并认为没被介绍的人是不受欢迎的人.
此外,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同事或上级时,有两点值得注意.
1.我国习惯介绍客人时常爱用官衔、职务或职业名称等冠于姓氏之前,但有些名称词在英语用法上却不用于姓氏前,如:secretary, director, engineer, manager,master等.所以,如介绍说“这位是北京化工厂张厂长.”要说:This is Mr Zhang, Director of Beijing Chemical Plant.
2.介绍已婚女士时,要考虑到西方人的习俗:女士婚后改用其丈夫姓,而我国女士婚后仍保持娘家姓氏.如介绍说:“这位是邓教授的夫人.”英语若说成This is Mrs Professor Deng.这就成了“邓太太是教授”了.实情如此,倒也罢了.如不是实情,改用同位语方式作说明语,或用“邓太太”娘家姓--“李”,后接同位说明身份.(A)This is Mrs Deng, wife of professor Deng.(B)This is Ms/Ma'am Li, wife of Professor Deng.
篇7:商务礼仪的知识介绍
1、在办公室打招呼的礼仪
(1)、在办公室内你应向经过你办公桌的人主动打招呼,无论他们的身份是同事或者是老板,都要一视同仁。
看见有人经过你的身旁而不打招呼,是十分无礼的。至于对周围的同事和较熟悉的同事,更应保持有礼、和善的态度,不论早上进公司、中午休息吃饭或晚上离开公司都要打招呼,千万不要“来无影、去无踪”。
(2)、电梯遇见老板,要主动大方地向他打招呼,不宜闪躲或假装没看见。若只有你和老板两人在电梯内,也可聊一些普通的事或简单地问候一下。万一他的反应十分冷淡或根本不理,那么以后见面只需礼貌地打声招呼即可。最好不要与老板在电梯内谈论公事,以免使人讨厌。在拥挤的电梯内,如果没有人说话,最好也不要开口。若遇到同事向你打招呼或是目光相遇,你应适时地点头、微笑,甚至回应,视而不见是最要不得的。老板招呼你时,你要客气地回答“是的,╳╳老板(潘总)”,“是的,╳╳先生”。
(3)、离开办公室时,应记住向主管报告,询问是否还有吩咐然后再离开。对于上司,态度要礼貌周到,若接近其身边,要站好后再打招呼;而一般熟悉的同事之间则不必拘束,可以用互相了解及喜欢的方式打招呼。
(4)、同事之间如非常熟悉或得到他人许可,则可直称其名,但无论如何不应该于工作场合中叫他人的.小名、绰号,如“帅哥”、“美女”或“好好先生”等。因为这些称呼含有玩笑意味,会令人觉得不庄重,同时在工作场合不应用肉麻的话来称呼别人,如“亲爱的”,“老大”等。
(5)、别人招呼你时,应立刻有所回应,即使正在接听电话也应放下话筒,告诉他你住在那接听电话,待会儿就来。不要留待事后解释,以免增加困扰及误会。
(6)、在办公室内坐着时,如果有人进来,究竟应不应该站起来?到底有哪些时候非起立不可的?
当下列人士进来时,你就该站起身来:
顾客(不论男女)进来时;
职位比你高的领导;
职位与你同等的女性行政人员。但如果她因工作需要常进出你的办公室,那就另当别论了;
开会时一位女性正好进入或离开会议室时,只有坐在她旁边(特别是左边)的男士应战起来为她服务,帮忙拉开椅子,其他位子的男士依然可坐着;
贵宾要离席时,不论他是男士或女士,都不可任由贵宾单独离席,应有人陪同及恭送。
2、打电话礼仪:
(1)做好打电话前的准备:做好思想准备、精神饱满;要考虑好通话的大致内容,如怕打电话时遗漏,那么记下主要内容以备忘;在电话机旁要有记录的笔和纸。
(2)电话拨通后,应先说“您好”,问他人:是某单位和个人。得到明确答复后,再自报家门,报单位和你个人的名字。
(3)如他人帮你去找人听电话,此时,打电话的人应拿住话筒,不能放下话筒干别的事。
(4)告知“某不在”时,你不可“喀嚓”就挂断,而应说“谢谢,我过会儿再打”或“如方便,麻烦您转告”或“请告诉他回来后给我回个电话,我的电话号码是 ……”
(5)电话拨错了,应向他人表示歉意,“对不起,我打错了”,切不可无礼的就关断电话。
(6)如要求他人对你的电话有所记录,应有耐心,别催问:“好了吗?”、“怎么这么慢!”
(7)、打电话时,要口对话筒,说话声音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说话要富于节奏,表达要清楚,简明扼要,吐字清晰,切忌说话矫揉造作,嗲声嗲气。
(8)、给单位打电话时,应避开刚上班或快下班时间,因为接听电话的人不耐烦。居家打电话宜在中饭或晚饭或晚上的时间,但太晚或午睡的时间不宜。
(9)、通话应简单明了,对重要内容可以扼要地向他人再叙述一遍,以求确认。
(10)、不占用公司电话谈个人私事,更不允许在工作时间用电话与亲朋好友聊天。
(11)、通话完毕,应友善地感谢他人:“打搅你了,对不起,谢谢您在百忙中接听我的电话”,或者“和您通话感到很高兴,谢谢您,再见”。
3、接电话的礼仪
(1)、一般铃声一响,就应及时接电话。如铃声响过四次再去接,就显得不礼貌,此时拿起电话,应说声“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2)、一般拿起话筒后,应说“您好”
(3)、再自我介绍,需要我帮忙吗?
(4)、认真倾听他人的电话内容,听电话时,应说“是、好”等,让他人感到你在认真地听,不要轻易打断他人的说话。
(5)、如他人不是找你,那么你应该礼貌的请他人“稍候”,如找不到听电话的人,你可以自动的提供一些帮助,“需要我转告吗?”
(6)、如他人要求电话记录,应马上拿出纸和笔进行记录。电话记录:说来的电话(who),打电话找谁(whom),来电的内容(what)、来电的原因(why)、来电提到的地点(where)、时间(when)。
(7)、电话完毕,应等他人挂机后在挂比较好,不要仓促的久挂断,甚至他人话音没落,就挂断。挂电话的声音不要太响,以免让人产生粗鲁无礼的感觉。
(8)、碰到他人挂错电话时,态度要有礼貌,别说“乱打,怎么搞的”
(9)、接电话时,尽量不要干别的事,如中途有事,必须走开一下,那么时间也不应超过30秒。
4、交换名片的礼仪
(1)、要养成检查名片夹内是否还有名片的习惯,名片的递交方式:各个手指并拢,大拇指轻夹著名片的右下,使他人好接拿。双手递给客户,将名片的文字方向朝客户。
(2)、拿取名片时要双手去拿,拿到名片时轻轻念出他人的名字,以让他人确认无误;如果念错了,要记着说对不起。拿到名片后,要放置自己名片夹中。
(3)、同时交换名片时,可以右手提交名片,左手接拿他人名片。
(4)、不要无意识地玩弄他人的名片。
(5)、不要当场在他人名片上写备忘事情。
(6)、上司在旁时不要先递交名片,要等上司递上名片后才能递上自己的名片。
(7)、送名片的礼仪:应起身站立,走向他人,面含笑意,以右手或双手捧着或拿正面面对他人,以齐胸的高度不紧不慢的递送过去。与此同时,应说“请多关照”,“请多指教”“希望今后保持联络”等,同时向多人递送名片时,应由尊而卑或由近而远。
(8)、接受名片的礼仪:要起身站立,迎上前去,说“谢谢”。然后,务必要用右手或双手并用将他人的名片郑重的接过来,捧到面前,念一遍他人的姓名。最后,应当着他人的面将名片收藏到自己的名片夹或包内,并随之递上自己的名片。忌讳:用左手接,接过后看也不看,随手乱放,不回递自己的名片等。
5、介绍的礼仪:
介绍他人相识时,要先介绍身份较低的一方,然后再介绍身份较高的一方,即先介绍主人,后介绍客人;先介绍职务低者,后介绍职务高者;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先介绍个人,后介绍集体。
如果在介绍他人时,不能准确知道其称呼,应问一下被介绍者“请问你怎么称呼?”,否则万一张冠李戴,会很尴尬。
介绍时最好先说:“请允许我向您介绍”或“让我介绍一下”,“请允许我自我介绍。”
打招呼男士为先,握手女士为先。
介绍手势:手掌向上,五指并拢,伸向被介绍者,不能用手指指指点点,当别人介绍到你时,应微笑或握手点点头,如果你正坐着,应该起立。
篇8:商务礼仪知识的介绍
商务礼仪知识的介绍
商务礼仪—— In the Home
1) The Right Time to Arrive
When invited to luncheon1, dinner, or supper, it is very impolite to arrive late, as it is usually planned to have the meal at the exact hour given in the invitation.
2) In arrival
When you arrive, the hostess or some member of the family will probably meet you at the door and take your coat and hat. In the winter time you should dress more lightly than usually, as you may expect the rooms to be warmer than in most Chinese homes.
3) In a few minutes the hostess will ask her guests to come in to dinner. She may or may not ask each gentleman to take a lady in. If she does, the lady will take the gentleman's arm as they walk into the dinning2 room. If she does not, the ladies will go in first, followed by the gentlemen. The hostess will either point out their seats to the guests as they come in or have a place card at each place with the guests name on it.
4) How Long to Stay
After the meal is over, it is not polite to leave for at least half an hour, lest3 you seem to have come only for the meal. An evening dinner invitation usually implies4 that you stay for the whole evening. The hostess often plans some after-dinner entertainment.
5) What to Say on Leaving
When leaving any kind of a party, a guest always expresses his appreciation5 to the hostess. Some such words as these are appropriate. “Thank you so much. I've had a delight evening.”
篇9:瑞士商务礼仪知识介绍
关于瑞士商务礼仪知识介绍
按照瑞士的商务礼俗,平时适合穿三件套的西装,拜访各大公司或政府机构,必须先预订好时间,并且记住一定守时。一般公司或政府机构主管人员在早晨7—8点上班。
瑞士人作风严谨、保守并讲究信誉。但有时也带有顽固的一面,与他们洽谈业务,必须要有耐心。一旦对方决定购买你的产品,几乎就会无限期地一直买下去。相反,如果对方流露出了“不”字,你也 就没有必要继续努力了。因为他们很少轻易改变主意。
瑞士的大宗出口商品有精密及光学仪器、钟表、机械、化学制品、药品、纺织品、玻璃制品、食品等。其中钟表驰名全球,医药品出口居世界首位。瑞士主张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目前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但其重点仍是西欧。德国是最大的贸易伙伴。
遵守契约,诚实不阿,瑞士人堪称楷模。瑞士的大公司多半设在 苏黎世,它是全国最大城某地,也是工商业、金融、文化和陆空交通枢 纽。瑞士银行业非常发达,全国共有大大小小银行5000多家,其中有 五分之三的总部设在苏黎世。
给瑞士公司写信,信封上只写该公司的名字即可,不要写主管人员的姓名。因为,如果该人不在,这封信别人是不会拆看的',那只有放置一边了,这样很可能误事。切记,瑞士商人对“名牌”产品很感 兴趣,如果你的产品牌子很硬,一定要在信封或信纸上注明该公司设立的年份,这样,会大大提高该产品的身价。
按照瑞士的礼节习惯,千万不要在见面的第一天就邀请对方共进午餐或晚宴。应待双方接触几次,甚至相熟之后,再提出邀请。最好在离开瑞士之前邀请对方共进晚餐。万一对方拒不赴约,也不要紧,生意照样可以成功。瑞士商人一般不愿主动邀请客人到家中吃饭,如 果你接到邀请,切记:第一,带上鲜花或糖果送给女主人;第二,准时赴约。如果送红玫瑰,可送1枝或20枝,但不要送3枝,通常情况下3枝是意味着送给情人的。
到瑞士进行商务活动,最好安排在3、5、9至11月为佳。圣诞节前 一周至后两周,复活节前后各一周,一般不安排任何活动。6—8月以 及2月多为休假时间。瑞士进出海关没有严格的货币管制。近日美元与 瑞朗的比价为1:1.6527左右。
瑞士位于中欧南部,面积约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近700万,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均为官方语言。
篇10:国际商务礼仪知识介绍
国际贸易由来已久,从汉代的丝绸之路开始,我们的先人就已经融入了广泛的国际经济。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广东及江浙沿海一带自古也有发达的国际贸易,今天,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度发展,开展国际经济贸易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前景。
在于世界各个角落广泛接触的今天,来我国投资经商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国际商务越来越频繁,因此,如要发展,必须知晓必要的国际商务礼仪。
学习国际礼仪心态要求,最为关键与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宽容的胸怀。老子说过:“上德若谷。”古人常讲两个词叫“虚怀若谷”、“有容乃大”,什么意思呢?因为国际交往是以跨文化交往为背景的。
国际商务礼仪要求具备的素质
国际商务要求进行外贸交往的人员首先要有一些外语基础,其次要坚守尊重的原则,第三要有自己的原则,支持自己的国家。
国际商务交往要求使用外语
不懂外语,与外国人做生意,有多被动可想而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要不通外语而与成就商事,已经成为天方夜谭。
如今在我国,年轻一辈的经理人大都有外语的`基础,随便的商务交流,经理人可以自由地与老外谈笑,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外语才华,这也可以加深双方的友谊和感情,但在正式的涉外商务谈判中,大家最好把语言沟通工作交给翻译者去做,除非情况特殊,一般不需要你开金口。不管是在中国境内,还是在对方国家,都应该坚持这一点。
尊重外国客人
只要外国人以合法身份进中国,带着善意的交流和商业目的,我们就不排斥他,我们就欢迎他。知道有外国客人来,时间允许的话,应该准备背面印有他国文字的名片。
邀请外国朋友吃饭,最好准备一份印着他们国家文字的菜单。
与外国人见面,知道外语欠缺的话,应提早安排翻译人员。
学一些外国历史文化知识,即使临时抱佛脚,也可以在会面时派上用场。
另外,在于外国人做生意、交朋友时,可以经常送给他们一些精致的小礼物,这会令他们非常开心,但送礼物时要注意避讳。还有在未熟悉之前,不要轻易谈论他们国家敏感的政治问题,尤其是在不知道对方观点的情况下,更要谨慎。
在国外支持自己的国家
不管身处何地,支持自己的国家是爱国的一种表现。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深受爱国教育的熏陶,身在国外,我们就会深觉“祖国”二字的神圣和伟大,也才感知身上的重大责任。
在于外国人打交道时,要不卑不亢,特别是在国外,言行应该像外交官一样谨慎。
篇11:商务礼仪知识
商务交谈技巧
不论同他人所进行的交谈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若想取得较好的交谈效果,有助于交谈对象彼此之间的理解与沟通,通常都必须考虑到下述六个方面的问题:
(1)明确交谈对象 同谁(Who)交谈。与同事交谈和与客户交谈,与职位比自己高的人和与职位比自己较低的人交谈,都显然应当有所不同。
(2)明确交谈目的 为什么( Why)要交谈。对这个问题,需要深思熟虑,不然就有可能劳而无功,枉费口舌。
(3)明确交谈方式 采取哪一种方式(Which)进行交谈。它与交谈效果存在着不可否认的因果关系。
(4)明确交谈主题 谈什么( What)内容。交谈必须围绕主题展开,否则,东拉西扯,不得要领,其结果可想而知。
(5)明确交谈场合 在哪里(Where)进行交谈。谈判桌上的交谈与休闲场合下的交谈是不同的。不同的地点,谈话的氛围、态度与主题等也有所不同。
(6)明确交谈技巧 怎样交谈( How)效果更好。交谈中如能正确使用一些技巧,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如不讲技巧,其结果可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事与愿违。
以上六个问题,简称谈话的5W1 H 原则 ,它是每位商界人士都应当熟悉并做到的谈话礼仪要求。
名片礼仪
交换名片是人们社交交际中常用的一种介绍方式。一般来说,名片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使用者要求社会认同、获得社会尊重的一种方法方式,对商务人员来说,名片还是所在组织形象的一个缩影。
递送名片
在社交场合,名片是自我介绍的简便方式。交换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先低后高 。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依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是由近及远,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以免对方误认为有厚此薄彼之感。如果自己这一方人较多,则让地位较高者先向对方递送名片。递送时应将名片正面面向对方,双手奉上。眼睛应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并大方地说: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多关照。如同外宾交换名片,可先留意对方是用单手还是双手递名片,随后再跟着模仿。因为,欧美人、阿拉伯人和印度人惯于用一只手与人交换名片;日本人则喜欢用右手送自己的名片,左手接对方的名片。
名片的递送应在介绍之后,在尚未弄清对方身份时不应急于递送名片,更不要把名片视同传单随便散发。递送名片的先后没有太严格的.讲究,一般是地位低的人先向地位高的人递名片,男性先向女性递名片。出于公务和商务活动的需要,女性也可主动向男性递名片。
接受名片
接受他人名片时,应起身或欠身,面带微笑,恭敬地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名片的下方两角,并轻声说:谢谢! 能得到您的名片十分荣幸!如对方地位较高或有一定知名度,则可道一句久仰大名之类的赞美之词。接过名片后,应十分珍惜,并当着对方的面,用30 秒钟以上的时间,仔细把对方的名片看一遍。随后当着对方的面郑重其事地将他的名片放入自己携带的名片盒或名片夹之中,千万不要随意乱放,以防污损。如果接过他人名片后一眼不看,或漫不经心地随手向口袋或手袋里一塞,是对人失敬的表现。倘若一次同许多人交换名片又都是初交,那么最好依照座次来交换,并记好对方的姓名,以防搞错。
索取名片
在公共场合如欲索取他人名片,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既要确保要到名片,又要争取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索取名片有以下四种常规方法:
(1)交易法。君欲取之,必先予之。即一方主动给对方递上自己的名片,一般而言,对方也会礼貌地给主动的一方递上自己的名片,以示相互间的友好与尊重。
(2)激将法。给对方递送名片的同时,礼貌地说: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关照。能否有幸与您交换一张名片?
(3)谦恭法。 向对方说:不知以后如何向您请教?谦恭要讲究对象,一般与比自己位高年长者交往时采用此法。
(4)平等法。跟与自己年龄、职位等相当者交往并想获取对方名片时,可向对方说:不知以后如何与你联系?
为了查找和使用方便,宜分类收藏他人的名片。对个人名片则可按姓氏笔画分类,也可依据不同的交际关系分类。要留心他人职务、职业、住址、电话等情况的变动,并及时记下有关的变化,以便通过名片掌握每位客户、每个朋友的真实情况。
篇12:商务礼仪知识
商务握手是商务活动中见面、接待、迎送时常见的礼节。商务握手含有感谢、慰问、祝贺或相互鼓励的表示。
商务握手的标准方式
行至距商务握手对象1米处,双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商务握手时用力适度,上下稍晃动3、4次,随即松开手,恢复原状。与人商务握手,神态要专注、热情、友好、自然,面含笑容,目视对方双眼,同时向对方问候。
商务握手的先后顺序
男女之间商务握手,男方要等女方先伸手后才能商务握手,如女方不伸手,无商务握手之意,方可用点头或鞠躬致意;宾主之间,主人应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欢迎;长幼之间,年幼的要等年长的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下级要等上级先伸手,以示尊重。多人同时商务握手切忌交叉,要等别人握完后再伸手。商务握手时精神要集中,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商务握手时不要看着第三者,更不能东张西望,这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军人戴军帽与对方商务握手时,应先行举手礼,然后再商务握手。
(1)职位、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商务握手,职位、身份高者先伸手
(2)上级与下级商务握手,上级先伸手
(3)长辈与晚辈商务握手,长辈先伸手
(4)女士与男士商务握手,女士先伸手
(5)年长者与年幼者商务握手,年长者先伸手
(6)已婚者与未婚者商务握手,已婚者先伸手
(7)社交场合的先至者与后来者商务握手,先至者先伸手
(8)老师与学生商务握手,老师先伸手
基本规律:尊者决定 (尊者先伸手)
商务握手的力度
商务握手时为了表示热情友好,应当稍许用力,但以不握痛对方的手为限度。在一般情况下,商务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男子与女子商务握手不能握得太紧,西方人往往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但老朋友可以例外。
商务握手时间的长短
商务握手时间的长短可根据商务握手双方亲密程度灵活掌握。初次见面者,一般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切忌握住异性的手久久不松开。即使握同性的手,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对方欲罢不能。但时间过短,会被人认为傲慢冷淡,敷衍了事。
商务握手的禁忌
不要在商务握手时戴着手套或戴着墨镜,另一只手也不能放在口袋里。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可以戴着薄纱手套与人商务握手。商务握手时不宜发长篇大论,点头哈腰,过分客套,这只会让对方不自在,不舒服。与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切忌用左手与他人商务握手,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不洁的。除长者或女士,坐着与人商务握手是不礼貌的,只要有可能,都要起身站立。
(1)商务握手时,另一只手拿其他东西
(2)戴着墨镜商务握手
(3)戴着手套商务握手
(4)用左手商务握手
(5)用双手与异性商务握手
(6)仅仅握住对方的指尖
(7)拒绝与人商务握手
商务握手的时机:
(1)遇见认识的人(相见)
(2)与人道别(离别)
(3)被相互介绍
(4)安慰某人
(5)恭贺
(6)致谢
某些特殊情况
(1)若是一个人需要与多人商务握手,则商务握手时亦应讲究先后次序,由尊而卑,即先年长者后年幼者,先长辈而晚辈,先老师后学生,先女士后男士,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上级后下级,先职位、身份高者后职位、身份低者
(2)不可越过其他人正在相握的手去同另外一个人商务握手
(3)在接待来访者时,当客人抵达时,应由主人首先伸出手来与客人相握。而在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
称呼礼仪
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因此对它不能随便乱用。
如何做到不失礼
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张冠李戴的消极作用和不良影响。
第二,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 。 交际刚开始时,一般双方都要互相介绍,但比较简略,速度也快,印象难以深刻。因此事先要对会见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人物特征有个初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经过介绍后,印象就比较深刻。必要时,在入室落座或会谈、就餐前,再做一次详细介绍。有条件的,交换名片则更理想。
第三,要注意观察对方的特征,掌握记忆方法。 介绍,要留意观察被介绍者的服饰、体态、语调、动作等,特别注意突出特征或个性特征。对统一着装的人,要格外注意观察高、矮、胖、瘦、脸形、戴不戴眼镜等。
第四,注意掌握主要人物。
商务交际场合,人员一般都较多,有时一下难以全部记住,那么这时你要首先注意了解和熟悉主要对象 (带队的负责人)和与自己对等的对象(指单位、所从事的业务、职务、级别与自己相同者)。现在,一般都不太讲究主客、主从关系的礼节,单从行止、座位的位置上判断是不准确的。如有的人把来客中的司机当成了经理,弄得经理很难堪,那将会十分尴尬。
称呼的分类: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它的总的要求,是要庄重、正式、规范:
(1)职务性称呼: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
(2)职称性称呼:可只称职称、在职称前加上姓氏、在职称前加上姓名(适用于十分正式的场合)
(3)行业性称呼:如老师、医生、会计、律师等,也可以在职业前加上姓氏、姓名。
(4)性别性称呼:对于从事商界、服务性行业的人,一般约定俗成地按性别的不同分别称呼小姐、女士或先生 。
(5)姓名性称呼:在工作岗位上称呼姓名,一般限于同事、熟人之间。
鞠躬礼仪
鞠躬即弯身行礼,源于中国的商代,是一种古老而文明的对他人表示尊敬的郑重礼节。它既适用于庄严肃穆或喜庆欢乐的仪式,又适用于普通的社交和商务活动场合。
鞠躬礼的分类
一种是三鞠躬。敬礼之前,应脱帽或摘下围巾,身体肃立,目光平视,身体上部向前下弯约90 度,然后恢复原样,如此连续三次。
另一种是深鞠一躬(15 度~ 90 度) ,几乎适用于一切社交和商务活动场合,在初见的朋友之间、同志之间、宾主之间、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为了表达对对方的尊重,都可以行鞠躬礼。
鞠躬礼的动作要领
面对受礼者,应立正站好,隔二三步,以腰部为轴,整个腰及肩部向前倾15 度~ 90 度(具体的前倾幅度视行礼者对受礼者的尊敬程度而定),并拢双脚,身体上部向前倾,视线由对方脸上落至自己的脚前,而后回复直立姿态。
男性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女性双手合起放在身体前面。
弯腰速度适中,之后慢慢抬头直腰。
行礼时要注目,不可斜视,受礼者同样,礼毕抬起身时,双目有礼貌的注视对方。
鞠躬礼的注意事项
施礼时,目光不得斜视和环顾,不得嘻嘻哈哈,口里不得叼烟卷或吃东西,动作不能过快,要稳重、端庄,并带有对对方的崇敬感情。通常,受礼者应以与施礼者的上体前倾度大致相同的鞠躬还礼;但是,上级或长者还礼时,不必以鞠躬还礼,可以欠身点头或商务握手答礼。
鞠躬礼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较为盛行,如日本、朝鲜等。在接待这些国家的外宾时,要行鞠躬礼,要注意三项礼仪准则: 1、受鞠躬应还以鞠躬礼; 2、地位较低的人要先鞠躬; 3、地位较低的人鞠躬要相对深一些。
鞠躬礼运用的场合
①遇到客人、同事、表示感谢或回礼时,15度鞠躬; ②接送客户时,30度鞠躬礼。 ③初见或感谢客户时,行45度鞠躬礼。
致意礼仪
致意,无论是对相识的人还是初次见面者,都是一种表达友好、礼貌最常用的礼节。 致意的礼规
1. 致意要讲究先后顺序。通常应遵循:年轻者先向年长者致意:学生先向老师致意;男士先向女士致意;下级先向上级致意。
2. 向他人致意时,往往可以两种形式同时使用,如点头与微笑并用,起立与欠身并用。
3. 致意时应大方、文雅,一般不要在致意的同时,向对方高声叫喊,以免妨碍他人。
4. 如遇对方先向自己致意,应以同样的方式回敬,不可视而不见。
致意的形式
点头致意
点头致意往往在公共场合遇到相识的人而相距较远时;与相识者在一个场合多次见面时;对一面之交或不太相识的人在社交场合见面时,均可微笑点头向对方致意,以示问候,而不应视而不见,不理不睬。施礼时,一般应不戴帽子。具体做法是:身体要保持正直,两脚跟相靠,双手下垂置于身体两侧或搭放于体前,目视对方,面带微笑,头向前下微低。注意不宜反复点头,也不必幅度过大。
欠身致意
欠身是一种表示致敬的举止,常常用在别人将你介绍给对方,或是主人向你奉茶等时候。 行欠身礼时,应以腰为轴,上体前倾15即可。行礼时应面带微笑注视对方。如果是坐着,欠身时只需稍微起立,不必站立起来。
举手致意
行举手礼的场合,与行点头礼的场合大致相似,它最适合向距离较远的熟人打招呼。 行举手礼的正确做法是,右臂向前方伸直,右手掌心向着对方,轻轻向左右摆动一两下。不要将手上下摆动,也不要在手部摆动时以手背朝向对方。
注目致意
注目致意主要用于升国旗、剪彩揭幕、庆典等活动时。行注目礼时,不可戴帽、东张西望、嬉皮笑脸、大声喧哗。正确的做法为:身体立正站好,挺胸抬头,双手自然下垂放于身体的两侧,表情庄重严肃,目视行礼对象,并随之缓缓移动。
篇13:商务礼仪知识
关于商务礼仪知识大全
一、接待客人请吃饭
1、选择酒店遵循“吃环境、吃特色、吃文化“的原则,以对方为中心,了解对方喜欢吃什么,再选择不同的酒店。
2、选择酒店要注意附近的交通状况,最好不选择在单行线及不便于停车的地方,如果选择了,应事先通知对方。
3、在门前迎接客人时若主人与客人地位相仿,主人可不走下台阶,若是长辈或领导需要降阶相迎。
4、迎宾:引导客人进入房间时,领导或长辈走在右前方;右手送客:送客时领导或长辈走在你的左前方。
5、介绍客人时,熟悉双方的人要主动担当介绍人。在介绍过程中,客人,长辈,上级及女士有优先知情权。
6、伴随客人或长辈来到电梯门前时,如有人开电梯则客人先行,如无人开电梯则接待者先行,并按电梯按钮。乘电梯时禁止吸烟。
7、排座次时,可以遵循右尊原则、远门原则、背景原则、居中原则、面景原则、特殊情况等,一般按照国际通用惯例,一号位的右手边是二号位,左手边是三号位,依次排座。
8、点菜时主人不可放弃权力,需问客人吃什么。
9、敬酒不劝酒,请菜不夹菜。
10、注意沾酱菜的吃法,不可咬一口后接着蘸酱。
11、通常欧美国家的'人不吃动物内脏,不吃宠物。
12、此外吃饭时不谈让人产生不良联想的话题。可以谈艺术、建筑、电影、历史、文学、时事、音乐等等。
二、乘车(双排座轿车)
按照国际通用规则,通常主宾位为右后座;当主人亲自驾车时,主宾位在副驾驶座;如果主人妻子随行则右后座为主宾位;当主人带有司机或随从翻译人员时,主人同客人坐在后排,客人居右,随从人员坐在副驾驶座。(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三、着装、首饰、头发
1、男士着装注意“三色“原则(西服、领带、皮鞋不超过三种颜色);三一定律(皮鞋、腰带、皮包要统一颜色);三大禁忌(商标没有摘掉、不系或系褶皱的领带、鞋袜不配套)。
2、女士着装时裙装为正装,裤装为便装,在穿裙装时不能三截腿,不能光腿,要有备用袜子。
四、电话礼仪:
及时接电话:一般来说,在办公室里,电话铃响3遍之前就应接听,6遍后就应道歉:“对不起,让你久等了。”如果受话人正在做一件要紧的事情不能及时接听,代接的人应妥为解释。如果既不及时接电话,又不道歉,甚至极不耐烦,就是极不礼貌的行为。尽快接听电话会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让对方觉得自己被看重。
五、介绍礼仪:
自我介绍,第一尽量先递名片再介绍,自我介绍时要简单明了,一般在1分钟之内,内容规范,按场合的需要把该说的说出来。介绍别人:第一谁当介绍人,不同的介绍人,给客人的待遇是不一样的。要由主人一方职务最高者介绍。第二是介绍的先后顺序,“尊者居后”,男先女后、轻先老后,主先客后、下先上后、如果双方都有很多人,要先从主人方的职位高者开始介绍。
六、名片的使用
1、酒桌上交换名片时要选递给第一主宾。然后顺时针互相交换。其他场合由近及远,由长及幼。递名片时,手与胸齐,右手递、左手接。名片交换后要轻念一遍名片上的姓名。
2、涉外活动中名片的使用要考虑对方的颜色禁忌。
3、如果名片用完了或者没有名片,接过对方名片时要跟对方说:我的名片刚好用完,我把电话给您写下来。
4、注意名片不可放在裤兜里,应放在包里或衣兜里。
5、名片上副职称正职。政界称官职、商界称职务,如果没有职务可以称先生、小姐,也可以用行业称谓(医生、教授、律师等)。
七、言谈礼仪
说话时要认清自己的身份。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这种身份,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比如,在自己家庭里,对子女来说你是父亲或母亲,对父母来说你又成了儿子或女儿。如用对小孩子说话的语气对老人或长辈说话就不合适了,因为这是不礼貌的,是有失“分寸”的。
篇14:商务礼仪知识
商务礼仪知识
商务礼仪知识共享礼仪是人际交往的艺术,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现素质 ,愿以下社交礼仪知识能帮助你提高自身修养,
一、仪表礼仪
☆ 选择适当的化妆品和与自己气质、脸型、年龄等特点相符的化妆方法,选择适当的发型来增添自己的魅力。① 化妆的浓、淡要视时间、场合而定。② 不要在公共场所化妆。③ 不要在男士面前化妆。④ 不要非议他人的化妆。⑤ 不要借用他人的化妆品。⑥ 男士不要过分化妆。
☆ 服饰及其礼节
1.要注意时代的特点,体现时代精神;2.要注意个人性格特点3.应符合自己的体形
☆ 白领女士的禁忌禁忌一:发型太新潮禁忌二:头发如乱草禁忌三:化妆太夸张禁忌四:脸青唇白禁忌五:衣装太新潮禁忌六:打扮太性感禁忌七:天天扮“女黑侠”禁忌八:脚踏“松糕鞋”
☆ 中国绅士的标志和破绽
1.中国绅士的十个细节:
① 有一双干净修长的手,修剪整齐的指甲。② 虽然不吸烟,但随身携带打火机,以方便在周围的`女士吸烟时为其点烟。③ 天天换衬衫,保持领口和袖口的平整和清洁,有的还会使用袖扣。④ 腰间不悬挂物品,诸如手机、呼机等等。⑤ 在与女士相处时,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以对女士加以照顾,并且几乎在完全下意识的状态下操作,百战不殆。⑥ 在吃饭时从不发出声音。⑦ 较常人使用礼貌用语更为频繁。⑧ 偏爱孤独,寻求宁静的心灵、安静的肉体及激情的冥想。绅士们故此好思想、好舞文、好文学艺术方面的经典名著,绝少拜读浮华喧嚣的弄潮作品,包括影视。翻看一两眼,倘若认为俗,便绝不再拿起,包括讨论。⑨ 喜怒不形于色,在人群中独自沉默,
⑩ 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思虑过重,常常显得优柔寡断。
2.中国绅士的十大破绽:
① 手形清洁美观,可是一旦进入需要脱鞋的房间,空气中就会产生一种异样气味。② 虽然随身携带打火机,但却是一次性的塑料打火机。③ 戴名牌手表时,手腕扬得飞扬跋扈。④ 虽然天天换衬衫,但总是系同一条领带。⑤ 腰间虽然没有悬挂手机和呼机,但是在公共场合常常大声对着手机说话,在剧院里任自己的手机铃声响起。⑥ 尽管对女士尊重异常,但是在与同性朋友相处时反差过大,叛若两人。⑦ 吃饭时不发出声音,但喝汤时却引人侧目。⑧ 虽然较常人使用礼貌用语更为频繁,但是频繁到了令人起疑的程度。⑨ 偏爱孤独到了怕见生人的程度。⑩ 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思虑过重并不是拿不定主意选择,而是根本不打算相信。
二、举止礼仪
(1)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就必须注意你的行为举止。举止礼仪是自我心诚的表现,一个人的外在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态度。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习惯。
(2)到顾客办公室或家中访问,进门之前先按门铃或轻轻敲门,然后站在门口等候。按门铃或敲门的时间不要过长,无人或未经主人允许,不要擅自进入室内。
阅读更多大学网求职礼仪:
职场礼仪:正式场合介绍之礼仪常识
仪表礼仪:关于新娘的11个古老传说
仪表礼仪:个人常见的文明礼仪常识
篇15:商务礼仪相关知识
一、礼仪的概念:人与人交往的艺术
礼仪—礼貌、礼节;仪—仪态、仪容、仪表。
具体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是基本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
礼貌——社会居民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而共同遵循的最起码道德。
礼节——社交中迎送往来表示致意、问候、祝颂等惯用形式。
仪式——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 化的活动。
仪表——指人们的容貌、服饰、姿态、风度、举止等。
热忱待客——作好引路、开关门、引见、让座、上茶、挂衣帽、送书报 等工作。
二、商务礼仪的概念
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交往中的一种行为艺术,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它涵盖了工作场合所需要的各种技巧,覆盖了所有的工作空间;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现素质,(例如:拿名片、见面握手等,大到各种场合着装、拜访客户,等等)
三、商务礼仪与传统礼仪的关系
1、商务礼仪与礼仪的共通性
1)行为性:都是一种与人交往的行为艺术
2)作用性:都能够给自己本身树立良好形象起重要作用
3)目的性:都是为了获得对方的尊重与信任
2、商务礼仪与礼仪的区别性
1)规范化:商务礼仪的应用比传统礼仪更为规范化
2)覆盖性:商务礼仪的性质及具体功能,更被现代社会的商务人士所认可。
3)适用性:传统的礼仪只是表面的行为模式;而商务礼仪则根据不同的商务场合都有不同的行为模式。
其适用性更为广泛且具化
3、商务礼仪是礼仪在特定场合(即商务场合)下的一种表现方式
四、商务礼仪的基本特征
1、规范性:标准化的要求
2、对象性:区分对象,因人而异
3、适用性:讲究人时、地利、人和
五、商务礼仪的重要性
1、对个人而言,提升自身的涵养、素质;有利于赢得他人的尊重。
2、在商务交往中,个人代表企业,个人形象代表企业形象,树立个人形象就是树立企业形象的基础;树立企业正面形象,有利于赢得企业合作伙伴的信任、理解与支持。
六、商务礼仪的六大准则
1、分清主客立场
2、守时间与珍惜生命同等
3、我尊重与尊重他人同等
4、他人对话,多用商量语气
5、切行为,避免影响他人
6、重他人的隐私
七、商务礼仪形成的六大要素
1、仪容
2、服饰
3、举止
4、体态
5、谈吐
6、待人接物
篇16:商务礼仪相关知识
一、课程恰到好处,点到为止。
接电话的礼仪:铃响不过三 自报家门礼貌结束 热情友好及时转述 打电话的礼仪:选好时间事先通报 商务人员在使用传真机时要特别注意:
保留首页、事前通报、注意礼节、区分文件 第五章:社交礼仪(称呼礼仪,握手礼仪、介绍礼仪、名片使用、拜访礼仪、接待礼仪、乘车礼仪) 根据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学位、职业来称呼。
如:陈总、吴局长、王教授、刘工、陈博士、曹律师、龚医生。
称呼随时代而变化。
服务业(酒店、餐饮)人员过去称服务员,现在大都称先生、小姐。
握手礼仪 公务接待时——有专职司机开车,后排右座为上座,即司机对角线的位置是上座。
最为 注意安全时——司机后面的座位是车上安全系数最高的位置,副驾驶座是车上安全系数最低 的位置。
10.尽量不要吃剩,禁止外带 1.忌随便发怒——在社交活动中,人们都愿意和性格豪爽的人交往。
在社交场合,除非是原则问题,不要争得面红耳赤。
一般来说,不要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勃然大怒,甚 至翻脸,要表现出有气量,有涵养。
俗话说:“气大伤身。
”发怒者会伤身,对自己的形象也 有不良的影响。
动不动就生气的人,会失去朋友。
2.忌玩笑过度——朋友、熟人之间适当开开玩笑,可以活跃气氛、融洽关系,增进友谊。
但开玩笑一定要适度,要因人、因时、因环境、因内容而定。
3.忌口无遮拦——在社交活动中,每说一句话之前,都要考虑一下你要说的话是否合适,不要口无遮拦,想说什么说什么。
4.忌衣冠不整——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可在社会上,以貌取人,以衣取人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外出时要衣冠整洁,以便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
5.忌无信忘恩——社交活动中,最重视一个“信”字。
言而有信者,会得到大家的尊重;言而无信者,会失去大家的信任。
在社交场合中,说话要算话,绝不食言,要言而 有信,行而有果。
6.忌不尊重女士——尊重妇女,是每一位有教养的男士应具有的品格和风度。
在社交场合,男士应尊重妇女,照顾妇女,时时处处遵守“女士优先”的原则。
若在社交场合摆大男子汉的 架子,不给妇女应有的尊重,或当妇女需要帮助时视而不见、袖手旁观,自然会受到众人的 批评。
外国礼仪 握手礼节:美国商人即使是初次见面也较少握手,时常是点头微笑致意,礼貌地打招呼就行了。
称呼:美国人喜欢别人直接叫自己的名字,并视为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
美国人很 少用正式的 谈话:美国人喜欢把“请”和“谢谢”挂在嘴上,经常会说“祝你旅途愉快”或“今天天气真好”等客套话。
服饰:注意服装,穿着要因时而异。
英国人讲究穿戴,出门就得衣冠楚楚。
风度:英国人已无昔日的雄风,可自负心特别强。
中、上层的人士过着舒适的'生活,养成了一种传统的“绅士”、“淑女”风度。
性格:性格孤僻,生活刻板,办事认真,对外界事情不感兴趣,往往寡言少语,对新鲜事物持谨慎态度,具有独特的冷静的幽默。
饮食:英国商人一般不喜欢邀请至家中饮宴,聚会大都在酒店、饭店进行。
重大的宴请活动,都放在晚餐时进行。
英国人的饮宴以俭朴为主。
礼品馈赠:按照德国送礼的习俗,若送剑、餐具,则对方会给你一个硬币,以免所送的礼物伤害你们之间的友谊。
服饰:法国有“时装王国”之称。
女装朴实风格走俏,素色为主,黑、白和浅淡颜色为上。
男士出门前必须刮脸梳头,打扮整洁,从事商务活动宜穿保守式西装。
【商务礼仪知识的介绍】相关文章:
1.中国商务礼仪知识
2.宴会商务礼仪介绍
10.HBA卡知识介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