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柳元景简介

柳元景简介

2023-06-25 08:41:0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粑粑公主”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柳元景简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柳元景简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柳元景简介

篇1:柳元景简介

柳元景

柳元景(406—465.9.18),字孝仁,河东解县(今山东临猗西南)人,南北朝时期宋朝名将。

柳元景的曾祖父,将柳家从解县迁到襄阳,官至汝南太守。祖父柳恬,为西河太守。父亲柳凭,冯翊太守。柳元景自幼善于骑马射箭,多次随父亲讨伐北地少数民族,以勇猛而著称。柳元景为人“寡言有器质”(《宋书·柳元景列传》)。荆州刺史谢晦闻其名,便请柳元景为其效力。但柳元景未至,谢晦便兵败被杀。雍州刺史刘道产也非常喜欢柳元景的才能,但柳元景因父亲刚去世,正在守丧,所以也没去成。恰好荆州刺史江夏王刘义恭召柳元景,刘道产遗憾地说:“久规相屈。今贵王有召,难辄相留,乖意以为惘惘”(《宋书·柳元景列传》)。柳元景服丧期满后,便应召到刘义恭部下,任中军将军,迁殿中将军,司空行参军,又升为司徒太尉城局参军,宋文帝刘义隆见了他也非常赞许。

此前,刘道产善于为政,民安其业,大小丰赡,山蛮走出深山,沿沔水(今汉江及其北源陕西留坝县西沮水)为村落,户口殷盛。元嘉十九年(442年)十二月,刘道产死后,继任者治理不善,不久,山蛮即群起反宋,连年不断,使水陆梗阻。时刘骏西镇襄阳,刘义恭便向其推荐柳元景,刘骏即以柳元景为将帅,广威将军、随郡太守。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七月,宋武陵王刘骏为雍州刺史,将至襄阳赴任,宋遂派抚军中兵参军沈庆之率兵突然进击,大破蛮兵。刘骏抵达襄阳后,诸蛮切断驿道,欲攻随郡(治今湖北随州)。时柳元景刚至随郡,内粮食很少,武器也不够用。柳元景于是在郡内招募了六七百人,分出五百人驻扎在驿道。有人进言说:“蛮将逼城,不宜分众 。”柳元景说:“蛮闻郡遣重戍,岂悟城内兵少。且表里合攻,于计为长”(《宋书·柳元景列传》)。蛮兵到后,柳元景便命守在驿道的人暗中绕到蛮兵的后面,并告诫道:“火举驰进”(《宋书·柳元景列传》)。随即前后恶夹击,大败蛮兵,斩数百人,投水而死者达千余人,从此郡境肃然。当时涢山(今湖北潜江东北)蛮人最强,柳元景又随沈庆之攻涢山,共获3万余人,将1万余人迁移至都城建康(今南京)。

柳元景转任安北府中兵参军,后又为中兵参军。元嘉二十六年(449年),沔北诸山蛮攻雍州,柳元景随建威将军沈庆之等二万人讨之,八道俱进。至次年正月,宋军大胜。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七月,宋文帝见北魏不断派兵南犯,欲伺机北伐。得悉魏诛杀谋臣崔浩,又见河道通畅,柔然遣使远来,誓为犄角,遂不顾多数大臣的反对,遣大军伐北魏。雍州刺史随王刘诞遣柳元景与振威将军尹显祖、奋武将军鲁方平、建武将军薛安都、略阳太守庞法起率兵趋弘农(今河南灵宝东北)。并以柳元景为建威将军,总领诸将。

时后军外兵参军庞季明年逾七十,为关中望族,请求入长安招附当地各民族,刘诞同意。于是从赀谷入卢氏(今属河南),附者甚众,柳元景等遂引兵继进。十月,鲁方平、薛安都、庞法起进次白亭。闰十月,庞法起等诸军攻入卢氏,斩县令李封,以赵难为卢氏令,加奋武将军。赵难派人为向导,庞法起等越过铁岭山,进至开方口。庞季明也从木城与庞法起会合。柳元景率大军进至臼口,认为军粮不足,难以旷日相持,便束马悬车,率军从百丈崖出温谷,进至卢氏。庞法起等进攻弘农,克之,俘魏弘农太守李初古拔。柳元景率军越熊耳山,薛安都留屯弘农,庞法起进逼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十一月,柳元景率军进至弘农,驻屯开方口,为弘农太守,置吏佐。

此前,薛安都留屯弘农,诸军已进至陕城(今河南三门峡西),柳元景到弘农后,便对薛安都说:“无为坐守空城,而令庞公深入 ,此非计也。宜急进军,可与显祖并兵就之。吾须督租毕 ,寻后引也”(《宋书·柳元景列传》)。即令薛安都、尹显祖率兵增援,柳元景于军后督租备粮。陕城地势险固,宋军一时未能攻破。魏洛州刺吏张是连提率众2万度崤山援救陕城,薛安都等与魏军奋战,魏军突骑冲击使宋军难于抵挡。薛安都脱盔解甲,战马亦去具装,单骑突阵,所向无前,杀敌甚多。日暮,宋将鲁元保引兵自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赶到,魏兵乃退。当夜,柳元景遣副将柳元怙率步骑救兵已至,魏军尚未发觉。翌日,薛安都等在城西南列阵,交战前,鲁方平与薛安都计议,决心死战。柳元怙引兵自南门出击,魏军无备,惊骇不已。宋诸军奋进,激战整日,魏军大溃,张是连提及将卒3000余被斩,赴河溺死者甚众,被俘2000余人。

第二天清晨,柳元景至,时被俘魏军多是河内人,柳元景对被俘魏军说:“汝等怨王泽不浃,请命无所,今并为虏尽力,便是本无善心。顺附者存拯,从恶者诛灭,欲知王师正如此尔 。”魏军都说:“虐虏见驱,后出赤族,以骑蹙步,未战先死,此亲将军所见,非敢背中国也 。”诸将欲将其全部杀死,柳元景认为不妥,说:“今王旗北扫,当令仁声先路”(《宋书·柳元景列传》)。将俘虏全部释放。随即攻克陕城。柳元景在此战中,筹划有方,战前督租备粮,战中及时发兵增援,战后释俘争取民心;参战将士同心协力,英勇奋战,终至获胜。

不久庞法起等也攻克潼关,关中豪绅和羌胡民众纷纷前来依附。刘诞又遣扬武将军康元抚率2000人出上洛,受柳元景节度。时军中粮尽,柳元景率军回据白杨岭,进弘农,入湖关口。魏军沃州刺史杜道生率众2万至阌乡水,离湖关120里。柳元景招募勇士1000人,夜袭魏军,因迷路而回。

此时,魏太武帝拓跋焘已下令魏军全面反攻,并击败王玄谟。宋文帝见王玄谟败退,魏兵深入,柳元景等不宜孤军独进,便召还诸军。柳元景以薛安都断后,率诸将自湖关度白杨岭,出于长洲,凯旋而归。刘诞登襄阳城相望,亲自下马相迎。并升柳元景为宁朔将军、京兆、广平二郡太守,于樊城立府舍,率所领居之,统行北蛮事。臧质为雍州刺史后,又以柳元景为冠军司马、襄阳太守。

元嘉二十九年(452年)二月,魏统治集团内讧,魏太武帝拓跋焘被中常侍宗爱所杀。三月,宋文帝刘义隆见有机可乘,再次伐魏。五月,遣抚军将军萧思话督冀州刺史张永等向碻磝,以司州刺吏鲁爽、颍川太守鲁秀和殿中将军程天祚率荆州甲士4万趋许昌、洛阳,雍州刺吏臧质率所部趋潼关(今陕西潼关县东北)。

至八月,宋军伤亡惨重,而且青、徐二州庄稼未熟,军中乏食。鲁爽率部到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魏守将秃发幡弃城逃走。臧质以冠军将军之职镇守襄阳(今属湖北),仍按兵不动,只遣柳元景率后军行参军薛安都等向潼关,进据洪关(又作鸿关,今河南灵宝西南)。北魏急忙遣兵抵御。魏冠军将军封礼部自浢津渡黄河南下,奔赴弘农(今河南灵宝东北)。九月,魏司空、高平公儿乌干进屯潼关,平南将军黎公辽守御河内(今河南沁阳)。鲁爽率部与魏豫州刺史拓跋仆兰军战于大索,进而攻虎牢。鲁爽闻攻碻磝的宋军败退,即与柳元景引兵南还。

元嘉三十年(453年)正月,宋太子刘劭因宋文帝欲另立太子,便率东官兵杀宋文帝及大臣江湛、徐湛之、王僧绰等,自立为帝。时宋文帝第三子刘骏正率军屯五洲(今湖北浠水西南)得知其父被杀,与沈庆之举兵讨刘劭。

三月,刘骏从西阳(今湖北黄冈东)出发,以柳元景为咨议参军,领中兵,加冠军将军,太守如故。率兵万人为前锋,宗悫、薛安都等皆归柳元景指挥。

起初,刘劭以素习军事,若有反抗,自能抵挡;后闻四方起兵声讨,始有惧意。急忙悉召宿卫,实行戒严,并将秦淮河(今江苏南部秦淮河,于南京注入长江)南岸居民迁于北岸;为防止王公大臣出奔,尽将其聚于台城(皇帝所居之处,今南京鸡鸣山南干河沿北)之内。

四月,刘骏率军自寻阳(今江西九江西南)东下,沈庆之总领中军,柳元景统率宁朔将军薛安都等十二军由湓口(今江西九江市西北,湓浦水入长江之口)出发,司空中兵参军徐遗宝率荆州(治江陵,今湖北江陵)之众继之。柳元景知船舰不坚,担心水战难于战胜,便日夜兼程而行。刘时听道石头城出战舰相拒,遂于江宁(今江苏江宁西南)登岸,于板桥做栅栏以自固。又进据阴山,派薛安都率骑兵到南岸,曜兵于淮上,吸引敌军。柳元景则潜进至长江边的新亭(今南京南),依山筑垒。时前来归附的人都劝柳元景速进,柳元景说:“不然。理顺难恃,同恶相济,轻进无防,实启寇心。当倚我之不可胜,岂幸寇之不攻哉”(《宋书·柳元景列传》)!

此时,刘劭唯恐朝中旧臣不为已用,悉将军务委于辅国将军鲁秀、右军参军王罗汉及太尉司马庞秀之,并以领军将军萧斌为谋主,天天自出慰劳将士,亲督建造船舰。不久,庞秀之投奔武陵王刘骏,由于他掌管军队,刘劭朝内大受震动。刘劭派萧斌统率步军,褚湛之统水军,与鲁秀、王罗汉、刘简之所部之精兵一起,计万人,攻新亭,刘劭自登朱雀门(建康的正南门)督战。柳元景在军中下令说:“鼓繁气易衰,叫数力易竭。但各衔枚疾战,一听吾营鼓音”(《宋书·柳元景列传》) 。由于刘劭出重赏,将士皆死战。柳元景军虽水陆受敌,但斗志不减。柳元景将麾下勇士全部派出,身边只留数人传令。刘劭兵即将获胜,鲁秀却鸣退鼓,刘劭兵闻鼓音停止进击。柳元景乘机开垒出击,刘劭军大溃,溺死在秦淮河中甚多。刘劭亲率余众攻垒,柳元景率军再次大破之,刘劭兵死伤比前更多。刘劭兵争赴死马涧,死马涧为之溢满。刘劭手斩后退者,仍不能禁。刘劭只身逃回台城。江夏王刘义恭和鲁秀、褚湛之等皆先后往投刘骏。

二十五日,刘骏于新亭即皇帝位,是为宋孝武帝。以柳元景为侍中,领左卫将军,转使持节、监雍、梁、南北秦四州、荆州之竟陵、随二郡诸军事、前将军、宁蛮校尉。

五月,臧质率雍州兵2万至新亭,豫州刺史刘遵考部将夏侯献之率步骑5000至瓜步山(今江苏六合东南)。此时,会稽太宗随王刘诞亦响应刘骏,派军进攻建索。刘劭遣殿中将军燕钦等抵御东来刘诞军,大败于奔牛(今江苏常州境)。刘劭遂令沿秦淮河树栅坚守,又决破岗、方山河堤,企图以水阻挡刘诞军。鲁秀等募勇士攻克大航(又名朱雀桥,今南京市南,秦淮河上),王罗汉投降,刘劭兵纷纷奔逃。当夜,刘劭闭守台城6门,于门内凿堑立栅,准备固守。但此时城内人心已乱,文武官吏纷纷越城出降。不久,辅国将军朱修之部克东府(今南京东,为宰相、中书令所居),诸军克台城。刘劭被俘,斩于大航。

同月,柳元景被封为雍州刺史。在出兵时,孝武帝就曾问柳元景:“事平,何所欲?”柳元景回答说:“若有过恩,愿还乡里”(《宋书·柳元景列传》)。所以有此授。当初起兵时,臧质起见南谯王刘义宣暗弱易制,准备奉刘义宣为主,并暗中告诉柳元景,让其率兵西还。柳元景不但没回军,还将臧质的书信交给孝武帝,并对送信的人说:“臧冠军当是未知殿下义举尔。方应伐逆,不容西还”(《宋书·柳元景列传》)。臧质因此怀恨在心。此时,柳元景为雍州刺史,臧质担心对己不利,但让其党羽在孝武帝而前说柳元景不宜远出。但孝武帝没听,反而又以柳元景为护军将军,守卫石头城,柳元景不拜。闰五月,孝武帝便迁其为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曲江县公,食邑三千户。

不久,孝武帝虑荆州是长江上游重镇,不愿让他叔父南郡王刘义宣(宋武帝刘裕第六子)久任荆州刺史,于是内调其为丞相、扬州刺史。义宣主持荆州,财富兵强,与江州刺史臧质以灭刘劭有功,益发骄横专行;朝廷诏制若与已意不同,则不遵行。今见孝武帝欲夺去其兵权,即与臧质议定先发制人,举兵反抗宋廷。刘义宣和臧质素与豫州刺史鲁爽结好,遂密遣人于宋孝建元年(454年)正月告知鲁爽及兖州刺史徐遗宝,约定当年秋天同时举兵。使者携带函至寿阳(今安徽寿县),恰逢鲁爽醉酒,误记预约日期,即日起兵。徐遗宝亦随之举兵,从兖州(治瑕丘,今山东充州)往攻彭城(今江苏徐州)。

二月,刘义宣和臧质忽闻鲁爽已反,仓促起兵,并上表宋孝武帝,言欲除君侧之恶。臧质加部将鲁弘为辅国将军,东下屯兵大雷(今安徽望江);刘义宜遣咨议参军刘谌之率万人往会鲁弘,并召司州刺史鲁秀,使为刘谌之后继。是月,宋孝武帝以柳元景为抚军将军,假节置佐,统率左卫将军、豫州刺史王玄谟等诸将迎击刘义宣。三月,又以柳元景为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荆州之竟陵、随二郡诸军事、抚军将军、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持节如故。王玄谟等率舟师进据梁山洲(今安徽和县南,长江西岸梁山),在两岸筑偃月垒,以待叛军。

刘义宣自称都督中外诸军事,于三月传檄各州郡,给诸州郡官吏加官晋爵,令他们出兵响应自己。同时自率众10万由江津(今湖北沙市东南)东进,以子刘恬为辅国将军,与左司马竺超民留镇江陵(今属湖北)。益州刺史刘秀之斩刘义宣信使,遣兵万人袭江陵。刘义宣知雍州刺史朱修之与已二心,乃以鲁秀为雍州刺史,命其率兵万余击之。徐遗宝攻彭城不克,弃众焚烧湖陆城投奔鲁爽。刘义宣以臧质为前锋,军至寻阳(今江西九江西南);鲁爽也引兵自寿阳直趋历阳(今安徽和县),与臧质合兵,水陆并进。殿中将军沈灵赐率水军于南陵(今安徽繁昌南)击败臧质的前哨部队,俘军主徐庆安等。臧质至梁山,立营两岸,与宋军对峙。

四月,宋孝武帝以左军将军薛安都、龙骧将军宗越等屯历阳,击斩鲁爽的前锋杨胡兴。鲁爽被阻,留军于大岘城(今安徽含山县东北),命其弟鲁瑜屯于大岘之西的小岘。镇军将军沈庆之渡江督战。薛安都斩鲁爽,鲁瑜也为部下所杀。宋廷军进而克寿阳,徐遗宝逃出,途中被杀。沈庆之使人将鲁爽之首送与刘义宣,鲁爽系出将门,骁猛善战,号称万人敌,刘义宣与臧质见爽首后,皆惊骇不已。

柳元景屯兵于采石,王玄谟见臧质众盛,遣使要求增兵,孝武帝使柳元景进屯姑孰。太傅刘义恭使离间计,派人送书于刘义宣,言及臧质“少无美行”,倘使此次反叛成功,恐你也难免成为其池中之物。刘义宣从此疑忌臧质。

五月,朱修之切断马鞍山(今湖北襄樊市西南)通道,据险固守。鲁秀率部进攻,屡为修之所败,遂退往江陵。朱修之引兵随其后。臧质攻破王玄谟西垒,王玄谟派垣护之向柳元景告急:“今余东岸万人,贼军数倍,强弱不敌,谓宜还就节下协力当之 。”柳元景对垣护之说:“师有常刑,不可先退。贼众虽多,猜而不整,今当卷甲赴之 。”垣护之又说:“逆徒皆云南州有三万人,而麾下裁十分之一,若往造贼,虚实立见,则贼气成矣”(《宋书·柳元景列传》)。柳元景纳其言,留老兵拒守,悉遣精兵援助王玄谟,并多张旗帜,广设疑军。梁山望去如数万人,都以为建康援兵悉至,众心乃安。臧质遣将攻克梁山西城,即与刘谌之合兵攻东城。王玄谟得援兵后,督诸军大战,臧质兵大败,刘谌之战死,刘义宣、臧质逃走。六月,臧质被俘后斩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宣逃至江陵后被朱修之所杀。

六月,孝武帝封赏功臣,柳元景与名将沈庆之俱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封晋安郡公,邑如故。固让开府仪同,复为领军、太子詹事,加侍中。寻转骠骑将军、本州大中正,领军、侍中如故。

大明二年(458年),又复加开府仪同三司,柳元景又固让不受。大明三年(459年)正月,迁尚书令,太子詹事、侍中、中正如故。以封在岭南,秋输艰远,改封巴东郡公。大明五年(461年),又命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令、中正如故。九月,柳元景固让开府仪同三司。大明六年(462年)十月,进司空,侍中、令、中正如故,又固让,乃授侍中、骠骑将军、南兖州刺史,留守京师。大明七年(463年)正月,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大明八年(464年)闰五月,孝武帝去世,遗诏柳元景领尚书令,入居城内,与太宰刘义恭辅佐幼主。同月,前废帝即位,柳元景被加开府仪同三司,领丹阳尹,解南兖州刺史。

泰始元年(465年)六月,加柳元景南豫州刺史。

柳元景少时贫苦,曾由下都去大雷,时日暮寒甚,柳元景颇有羁旅之叹。这时,岸边有一老翁自称会算命,谓元景曰:“君方大富贵,位至三公。”柳元景以是开玩笑,便说:“人生免饥寒幸甚,岂望富贵。”老翁说:“后当相忆”(《南史·柳元景列传》)。后柳元景果然位至三公,便想找算命老人,但没有找到。

柳元景行伍出身,所以当朝理事,非其所长,但仍显出宽弘高雅的美德。时,朝中的要臣多有产业,唯柳元景一无所有。他家里有几十亩菜园,守园人便将吃不了的蔬菜提出去卖掉,得钱二万,送到他宅里。柳元景知道后,生气地说:“我立此园种菜,以供家中啖尔。乃复卖菜以取钱,夺百姓之利邪”(《宋书·柳元景列传》)!于是将钱送给了守园人。

孝武帝多猜忌,在位时严暴异常,柳元景虽待遇显赫,但仍担心祸及其身。太宰江夏王刘义恭和诸大臣都心情疑惧,从不敢私自往来,以免产生事端。孝武帝死后,刘义恭、柳元景等都相对说:“今日始免横死”(《宋书·柳元景列传》)。柳元景和诸重臣才敢相互往来,常常一起饮酒娱乐,夜以继日。前废帝即位之初,抚慰众臣,表现温和,朝内渐发乱事,他杀了戴法兴后便不再敛气吞声,凶相渐露。柳元景等无不震慑,各不自安,便与颜师伯等人密谋废帝,立刘义恭。日夜聚谋,但犹豫不决。柳元景便将此事告诉了沈庆之,沈庆之与刘义恭的关系一般。颜师伯当时专断朝事,对沈庆之向来不以为然,曾对令史说:“沈公,爪牙耳,安得预政事”(《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十》)!沈庆之对颜师伯极为不满,所以向前废帝告发了此事。

八月癸酉(公元465年9月18日),前废帝亲自率羽林兵杀刘义恭及其四子。另遣使者称诏召柳元景,左右奔告他“兵刃非常”。柳元景自知大祸将至,便先向其母告辞,然后整朝服,乘车应召。出门时遇见其弟车骑司马柳叔仁,穿著戎装,带数十人来找他,让他拒从诏令。柳元景苦苦劝说柳叔仁不要作乱,自己早有主张。等他走出里巷,大军来到,柳元景便下车受戮,容色恬然,其八子、六弟及诸侄也都被杀。颜师伯及其六子也于同日被杀。

篇2:柳溪简介

柳 溪

柳 溪 原名纪清1924年生,河北沧县人。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功与罪》、《大盗燕子李三传奇》、《超级女谍金璧辉外传》、《淑妃文绣的一生》、《战争启示录》,短篇小说集《挑对象》、《爬在旗杆上的人》,中篇小说集《生涯》、《男人的弱点》等。

篇3:柳萌简介

故乡的春节

作者:柳萌

故乡在冀东平原,自古隶属河北省,现在划归天津市,因此,春节的习惯风俗,自然就津冀杂糅。好在地域相连,差别不是很大。由于有机会交流,两地好的民俗风情,互相吸纳融合一起,反而使春节更具情趣。在我的记忆里,最不同的地方,当属过节的时间,城市里过了正月初五,就算是春节过完,乡村则得到正月十五,那才算新的一年。这与城乡娱乐多少,大概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城里人平日玩的地方多,过节也就是过个气氛;乡间人平时玩的地方少,赶上春节自然得玩得尽兴。

无论春节时间过的长短,最红火最浓郁的年味儿,要属大年三十这一天了。全家人都比平日起得早,年轻的媳妇先收拾屋子,真正做得窗明几净了,就开始洗漱和着衣打扮,像戏台演戏的人一样,个个都有模有样了才出门。早买的好衣服平日舍不得穿,这天都找出来特意穿上,而且颜色大都很鲜艳,女人们无论长幼的头发上,都要插上一两朵红绢头饰,样子或是双喜字或是花朵,别看这只是一两点红色,使人显得格外精神和喜庆。男孩子除了新衣新裤,最抢眼的就是头戴的帽子,样子要看当时时兴什么,我小的时候时兴航空帽,在天津混事的父亲回家过节,就买来一顶送给我当做礼物。有的小伙伴家里没有给买,见到我头上戴的航空帽特羡慕,等他们闹着嚷着让父母买,过了这个时辰又是新样子了。

春节期间尤其是大年三十,是一年中开心放松的一天,在外奔波的男人挣了钱,这天什么也不必操心劳累,忙碌一年家务的女人们,提前做好年夜饭也无事了,大家就在一起玩玩牌聊聊天儿,或者约上邻居好友一起逛庙会。经济情况富裕的人家不必说,就是不是很宽裕的家庭,到了春节这几天花钱,也都是不怎么锱铢必较,好像真的如传说中那样,财神爷会把钱送上门儿来,大把大把地花钱并不心疼。这时买的东西也都是年货,女人们买衣料、化妆品,孩子们买玩具、糖果,年长者买几包好香烟好酒,还要留些钱给晚辈压岁钱。总之,全家老小奔波一年到了年根儿,想的做的事情就是快乐,花钱买个高兴图个吉利。这就是我故乡人过春节的思想观念。

在没有电视的时代,除夕夜都是自娱自乐,成年人玩成年人的玩艺儿,如去戏院听戏、凑一起打麻将牌;孩子们有孩子们的玩艺儿,如放花炮、抖空竹、踢毽子,实在不愿意凑热闹的人,就找人自在地喝茶聊天儿,安详地度过一年最后时光。年夜饭吃的都比较晚,而且还要比平日“隆重” ,照习俗得有七碟八碗,鸡鸭鱼肉一样不能少,尤其是鱼和鸡这两样,比别的菜更要做精细,因为取其谐音——年年有余(鱼)、吉(鸡)祥如意,这是绝对不能马虎的,在长辈人心目中这是美好愿望。年夜饭的酒也不能少,平日不喝酒的也要抿一口,同样是讨个吉利——平安久(酒)远。吃饭座位按长幼辈分排序,守在桌子外边的是媳妇,主要是考虑上菜端饭方便。这种规矩好像永远未变。虽说有点封建味道儿,缺少家庭的平等气氛,但是总得有人侍奉吧,就这样代代沿袭下来。

吃过年夜饭就算正经过年了,收拾完碗筷稍微休息一会儿,临近午夜就是晚辈给长辈拜年,这时最快乐的就是孩子们,因为可以拿到几份压岁钱,所以一个个嘴上像抹了蜂蜜,高喊“寿比南山”“长命百岁”这类话,惹得老人高兴不已,亲人之间的真挚情感,此时显得格外的明显。全家一起包团圆饺子,这是大年三十的重头戏。这时包的饺子是初一的饭食,家乡春节饭谱安排讲究: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锅里转,到了初五还吃饺子,可见家乡人多么看重饺子。只是饺子的馅不一样,初一饺子要包全素馅,取素素静静不出事之意,寄托全家来年共同心愿。在没有现代通讯设备的过去,亲友间互相拜年从初一开始登门,接来送往地到了中午不便做饭,除夕夜包的素饺子放锅里一煮,全家人随便地吃一顿忙中的偷闲饭,这大概是几代人积累的经验吧。

包完了饺子,鞭炮响起,街头喧嚷,预示年夜即将过去。大人孩子都会说:“唉,又过了一年,长了一岁。”欢喜快乐之中,增添些许惆怅。故乡的大年三十,就是这样过去了。留下的是记忆,回味的是人生。渐渐我才理解,为什么把欢乐和美好集中一天,让故乡的人痛快地享受,原来平时忙于生计太苦太累,这一天算是老天给予的补偿吧。(人民日报-02-22)

篇4:柳大纲简介

柳大纲:中国盐湖化学的奠基人

徐晓白 陈敬清 张蕴珍

柳大纲,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家。是我国分子光谱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曾从事过紫外光区和远红外光区分子吸收光谱的研究。他特别重视应用化学,早期从事过矿物原料化学研究,50年代以后在无机合成化学、盐湖科学调查和盐湖化学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在盐湖化学领域中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是中国盐湖化学的奠基人。还是一位优秀的科学组织家。

柳大纲,字纪如,1904年2月8日出生于江苏省仪征县。父亲柳承元是清末秀才,一生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在其父影响下,他从小爱读书。1920年柳大纲毕业于扬州江苏省立第八中学,1925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数理化学部、东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他求学时正值辛亥革命运动后期,深感政治腐败,在帝国主义侵略下,丧权辱国,因此决心走“科学救国”道路,勤奋学习。柳大纲以优异成绩毕业后,曾被留校任助教兼任中国公学大学部教员及中国科学社《科学》杂志编辑部编译员等。1929年进入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从此开始献身于科学研究事业。

柳大纲毕生重视科学研究和工农业发展的关系,因而早期从事过矿物原料化学,曾对我国著名陶瓷玻璃的原料做过较系统的化学研究,为我国30年代制造陶瓷和优质化学玻璃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柳大纲与物理化学家吴学周较曾长期密切合作,对紫外,远红外分子光谱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都得到具有科学价值的结果。他是我国分子光谱学的先驱者之一。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柳大纲继续从事分子光谱研究。1946年被中央研究院选送出国深造,1948年,柳大纲获美国罗彻斯特(rochester)大学研究院博士学位,毕业后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毅然归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以满腔热忱投入我国科学事业,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等职务。柳大纲一贯主张科学研究必须密切联系国民经济建设。他从光谱分子结构研究基础出发,较早地领导了x射线荧光屏硫化锌系荧光料的试制和日光灯荧光料的研制与推广工作。1954年,柳大纲将整套从国产原料制备无毒新型卤磷酸钙日光灯荧光料的工艺及分析控制、光学性能测定等方法首先无偿推广到南京灯泡厂进行生产。以后又得以在北京推广。从而结束了我国生产有毒、@标图莫改莫删说末@价格昂贵的硅酸铍系日光灯荧光料的历史,促进了我国照明事业的发展。

1952年底,柳大纲随物理化学研究所从上海迁往长春并被任命为副所长。他看到我国大规模工业建设及保护古建筑的需要,不计较个人专业,服从组织安排,亲自组团到波兰学习电动矽化加固土壤的经验,归国后不但组织了学习班以推广先进技术,而且完成了唐山林西煤矿风井流砂层和佳木斯糖厂厂房地基的加固工程。从50年代中期开始,30余年来,柳大纲将大部分精力投入盐湖事业的开发工作中,成为中国盐湖化学的奠基人,为盐湖化学的发展和青藏高原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之后,根据院的统一部署又积极组织开展了原子能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1955年,柳大纲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筹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规划该所5个研究室方向时,他考虑将科研任务与国家资源、国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相结合。因此将稀土和稀有元素化学列为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二个研究室的研究方向,以包头白云鄂博资源的开采和综合利用为研究对象;物理化学研究室的研究方向定为胶体化学、溶液理论、物相体系,前两个以黄河泥沙问题为研究对象,后者以中国盐湖的特性为研究对象;有机化学研究室则以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为对象,以发展有经济效益的有机合成新方法为方向,重点是探索重有机合成的条件;高分子研究室则以面向国际上正在迅猛发展的三大材料(纤维材料、塑料及特殊功能材料)为研究内容。经过近40年的努力奋斗,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蓬勃发展,培养了几代科学人才,成为我国具有一定水平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并从中先后分出了感光化学研究所、环境化学研究所、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青海盐湖研究所和上海有机氟研究组,这一切均是与柳大纲的努力分不开的。

柳大纲在化学领域涉猎广泛。他曾兼任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的学术秘书工作,积极倡导开拓新的科研领域,一贯重视方向之间、学科之间的结合与协作,且不为偏激思潮所左右。例如当某一时期过于强调应用研究时,他则特别注视理论.和基础学科的动向,并给予支持。化学所结构化学、分子反应动力学及动态学、电子能谱、量子化学等理论科研工作,都是在他的支持和保护下才能得到稳定发展的。另一方面,他对一些能结合工农业、医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等应用研究,也从不忽视,一贯给予支持与鼓励。如,腐植酸化学,就是在他的支持下,才得以开展的。

中国盐湖化学的奠基人

1956年,柳大纲从国家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出发,选择了物化分析(相平衡)专业,以国家将开发的青海茶卡盐湖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盐湖水盐体系物相分析的系统研究。1956年,他带领研究组的人员到茶卡盐湖、柯柯盐湖实地考察。1957年,以柳大纲、袁见齐为队长,会同地质、水文地质、石油勘探、化工、盐业、轻工和地方部门科技工作者组成了中国盐湖科学调查队,对大柴旦湖、察尔汗湖、茫崖湖、尕斯库勒湖和昆特衣湖进行了调查。他是我国赴青藏高原盐湖系统考察的第一位化学家。在调查中他提出了盐湖资源都是易溶盐,具有今天是固体也许明天变成液体的活矿性质,必须用物理化学变化的观点来了解资源的存在与变化情况,因此由化学家参加盐湖资源科学考察是十分必要的。柳大纲根据地球化学和物理化学原理在大柴旦湖最低洼地区布置钻探,经过在偏光显微镜下细心观察,确认为晶体后又进行酸性溶液分析,终于获得了b2o3(氧化硼)品位为13%的柱硼镁石,从而确定大柴旦湖为我国大型硼矿矿床之一。这一发现和硼酸盐的综合利用研究于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在察尔汗湖发现光卤石及富钾卤水资源后,他首先提出察尔汗湖约有2亿吨氯化钾的大型可溶性钾盐矿床的预测。后经普查又确认大柴旦湖底有丰富的硼资源,柴达木有巨大的锂盐资源。从1958年起,在察尔汗湖进行小规模钾肥和氯化钾生产,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工艺流程。在1956年至1959年的工作基础上,1960年在北戴河召开的第一次盐湖学术会议上,柳大纲做了《盐湖化学任务》的大会报告,总结出我国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具有“多、大、富、全”的特点,并首次提出盐湖化学与海水化学同样要作为一个分支学科,同时指出该分支学科包括盐湖地球化学、水化学、矿物学、物理化学、成盐元素无机化学、化学工艺学、同位素及稀有元素化学、盐卤分析化学及化工设备等10个方面的任务与研究内容。19601962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其它科研部门全部撒离柴达木盆地,唯独柳大纲领导的化学研究所盐湖组坚持在原地工作,并总结经验,制定了发展盐湖化学的规划。其中基础研究中包括发展含硼体系、含盐酸体系、介稳体系等结合我国资源及地区特点的水盐体系相关的研究。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能的日晒冷冻来分离、提取各种盐类;为发展新技术,要开展电渗析(即膜分离)、离子交换和萃取等新手段来分离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在提取组分上,除重点进行钾、镁、硼、锂提取外,也要考虑钠、溴、碘、铷、铯、铀、钍、重水和有关同位素的提取。湖区范围除以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和大柴旦两个湖区为重点外,也要考虑西藏、新疆等地盐湖的研究。在研究阶段上,除实验室小试外,还要在现场进行扩试,因此他提出在现场建立工作站和在大柴旦建立“万能车间”进行扩试的建议,以期能更快推广到生产中去。柳大纲于1963年提出了三个湖建三个厂为主线的构想,即以氯化物类型的察尔汗盐湖建立年产10万吨的钾肥厂;以硫酸盐类型的柯柯盐湖建立年产250万吨的食盐厂,以含硼锂的硫酸盐类型的大紫旦湖建设一个生产硼锂的示范车间。在研究内容上包括矿床地质、水文地质、采卤、盐田结构、盐田工艺、盐田产品采运机械、产品加工、老卤利用等一整套研究方案。为了实现这个规划,由中国科学院、化工部、地质部分别组建盐湖研究所和盐湖地质所。自1956年到1966年,柳大纲不顾年老体弱,先后6次到盐湖现场作调查研究和指导、检查工作。他曾指导盐湖所的同志从事盐湖物理化学调查、盐卤资源综合利用、稀散元素的分离提取,以及水盐体系、浓盐溶液化学、盐湖水化学、盐卤分析化学等多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盐湖化学的发展与钾镁硼锂的资源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钾肥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柳大纲虽身受迫害,仍念念不忘开发青海盐湖资源。1983年,他已年近八旬,还关心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青海钾肥厂建成后稳定生产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与地质学院袁见齐教授联名上书党中央、国务院,使此项目列为“七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之一。直到卧病在床,仍念念不忘这项工作。

积极组织承担原子能化学任务

1958年,苏联撤走了专家,停止有关原子能科学的援助。为了促进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柳大纲、沈玉其、刘静宜等积极组织中国科学院所属的几个化学研究所的力量,接受了大量有关原子能化学的研究任务。柳大纲亲自领导化学研究所三个研究室开展了核燃料前处理和后处理工艺中关键问题的研究。经过二年多的努力,通过对氟化动力学、四氟化铀和六氟化铀体系的组成、不同中间化合物的制备以及结构的研究,提出了中间化合物的生成条件及结构鉴定,为在生产过程中消除烧结现象提供了科学依据。1965年,中国科学院又提出了“一堆(原子堆)两法(两种核燃料处理方法)”的战略口号。柳大纲组织化学所无机、物化、分析等方面的科研人员干湿法并举,一方面采用胺类萃取剂纯化钚,并进行了钚、铀萃取分离以及钌、锆—铌等裂片元素的萃取去污条件,另一方面承担了流化床氟化物挥发法处理高浓缩铀铝合金元件的研究。最后铀回收率的试验结果,与当时美国阿贡实验室发表的结果相同。全套流程后被提供到核工业设计部门。柳大纲还组织与北京大学张青莲教授合作进行了高浓度硼同位素的富集研究,得到95%以上的硼同位素,为中国第一次核爆炸试验提供了测定中子流所需要的材料。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柳大纲谦虚谨慎,为人公正,学风正派,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给同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离开实验室,走上组织领导岗位后,他从不在被领导人的论文上署名。80年代初,柳大纲又率先在化学所领导岗位上让贤,成为科学院退居二线的第一位所长。柳大纲不讲名利,不计个人得失的思想境界,深受大家的爱戴和尊敬。

柳大纲除本职工作外,还担负着许多社会工作。他从30年代起就是中国化学会的积极分子,曾当选为该会副理事长,并兼任应用化学委员会和青年化学奖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他具体筹划化学会的各项工作,积极支持组建了应用化学委员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委员会等。他想方设法恢复和创建了十多种学术期刊,使化学会的刊物基本上作到学科齐全、配套成龙。他还亲自长期担任《化学通报》期刊的主编,付出了大量心血。1982年9月,柳大纲亲自领导筹备“庆祝中国化学会成立五十周年学术报告会”和“中国化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等活动。在他的长期努力下,中国化学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柳大纲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事业,曾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第五届、第六届代表。他于1951年参加了九三学社,195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1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直属单位模范党员。柳大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他仍能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他的一身正气,赢得了人们的钦佩与崇敬。1983年2月,当柳大纲80寿辰和他从事化学工作55周年之际,中国化学会为这位德高望重的化学家举行了隆重的祝贺活动。卢嘉锡院长亲致祝词。1991年9月14日柳大纲不幸因病与世长辞,人们怀着悲痛的心情深切地悼念他,李政道夫妇也前来吊唁,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胡亚东写了如下挽联,概述了柳大纲的一生:

为科学 呕心沥血 建化学 创盐湖 功丰绩伟 芳名永垂

倡节义 训勉后学 善创新 推平等 众赞群拥 高风亮节

简历

1904年2月8日 出生于江苏省仪征县。

1920—1924年 在南京高等师范数理化部学习。

1924—1925年 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25—1927年 任东南大学物理系助教。

1927年 任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教员。

1904年2月8日 出生于江苏省仪征县。

1920—1924年 在南京高等师范数理化部学习。

1924—1925年 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28—1929年 任中国科学社《科学》编辑部编译员。

1929—1949年 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04年2月8日 出生于江苏省仪征县。

1920—1924年 在南京高等师范数理化部学习。

1924—1925年 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46—1948年 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研究生院进修,获博士学位。

1904年2月8日 出生于江苏省仪征县。

1920—1924年 在南京高等师范数理化部学习。

1924—1925年 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49—1954年 任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1955—1991年 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代所长、所长、名誉所长。

1904年2月8日 出生于江苏省仪征县。

1920—1924年 在南京高等师范数理化部学习。

1924—1925年 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54—1956年 参加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工作。

1904年2月8日 出生于江苏省仪征县。

1920—1924年 在南京高等师范数理化部学习。

1924—1925年 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55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学部委员。

1957—1963年 兼任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中国盐湖科学调查队队长。

1904年2月8日 出生于江苏省仪征县。

1920—1924年 在南京高等师范数理化部学习。

1924—1925年 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63—1991年 兼任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

1904年2月8日 出生于江苏省仪征县。

1920—1924年 在南京高等师范数理化部学习。

1924—1925年 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73—1986年 任《化学通报》主编。

1978—1990年 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二十一届、二十二届理事会理事。

1904年2月8日 出生于江苏省仪征县。

1920—1924年 在南京高等师范数理化部学习。

1924—1925年 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80年 当选为中国科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1904年2月8日 出生于江苏省仪征县。

1920—1924年 在南京高等师范数理化部学习。

1924—1925年 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91年9月14日 病逝于北京。

主要论著

1 柳大纲.数种著名国产陶料之分析.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集刊第二号,1930.

2 王璡,柳大纲.宜兴陶业之初步化学观察.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集刊第三号,1931.

3 柳大纲,周庆祥.活性炭检验.中央研究院民国二十年度总报告,1932:85.

4 万镇,柳大纲.玻璃原料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国二十一年度总报告,1933:81.

5 wu xuezhou,liu dagang,zhu zhonjun.the fundamental frequen-cies of the cyanogen molecule.j.chin.chem.soc.,1935,3(4):301—307.

6 wu xuezhou,liu dagang(ta-kong liu).the absorption spectra and dissociation energies of cyanic acid and some isocyanates.j.chem.phy.,1935,3(9),544—546.

7 wu xuezhou,liu dagang.notes on the preparation of zinc and cad-mium cyanides.j.chin.chem.soc.,1936,4(6):518—521.

8 zhou tongqing,wu xuezhou,liu dagang.on the under waterspark absorption band of cuh.j.chinese phys.,1937,3(1):20-26.

9 wu xuezhou,liu dagang.the new absorption system of cyanogengas in the near ultraviolet system i.j.chem.phys..1937,5(3):161—165.

10 wu xuezhou.liu dagang.zhu zhonjun,wu chi.the.near.ultreyi-olet bands of acetylene.j.chem.phys.,1938,6(3):240—246.

11 柳大纲,锺焕邦.云南中部岩盐矿的化学研究.中国化学工程会志,1942,9:42.

12 柳大纲,锺焕邦.云南—平浪精盐厂制作法的化学研究.中国化学工程会志,1945,12:11.

13 liu dagand,a.b.f.duncan.the absorption spectrum of ethy-lene oxide in the vacuum ultraviolet.j.chem.phys.,1949,17:241.

14 liu dagang,genge moe,a.b.f.duncan.the absorption spec-trum of sulfur hexafluoride in the vacuum ultraviolet.j.chem.phys.1951,19:71.

15 柳大纲.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丰富.光明日报,1959年3月1日.

16 程祖良,胡克源,柳大纲.氯化锂与铝酸钠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中国化学会1963年年会论文摘要集,1963:52.

17 柳大纲,陈敬清,张长美.各类型盐湖的分布.第一届全国盐湖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65:33.

18 柳大纲,胡克源.盐湖化学.中国化学五十年,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37—42.

篇5:元昊简介

定川寨之战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在宋与西夏的战争中,西夏军进攻宋泾原路,于定川寨(今宁夏固原西北)击败宋军的作战。

西夏于延州之战、好水川之战获胜后,气势愈盛,频频攻掠宋西北边地。宋被迫完全采取守势。天授礼法延祚五年九月,西夏中书令张元向景宗元昊建议,乘宋精兵尽集边地,关中空虚之机,深入攻宋腹地,东阻潼关(今属陕西),隔绝两川(今四川中部),占据长安(今陕西西安)。九月下旬,元昊采纳张元之策,于天都山(今宁夏海原东)集左右厢兵10万,分兵两路,再次大举攻宋。一路出鼓阳城,一路出刘蹯堡(今宁夏固原西北),钳击镇戎军(今宁夏固原),企图诱宋军出击,聚而歼之。闰九月初一,宋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王沿获知夏军来攻,命副使葛怀敏率军自渭州(今甘肃平凉)至瓦亭寨(今宁夏隆德东北)阻击。初九,葛怀敏进抵瓦亭寨,会该寨都监许思纯、环庆都监刘贺部,违令北进,进屯五谷口(瓦亭寨北)。王沿遣使持书戒勿深入,命其背城为营,示弱诱敌,设伏奇袭,攻其不备。葛怀敏不从,会知镇戎军曹英、泾原路都监赵珣、两路都巡检李良臣、孟渊等部,集兵数万,继续北进。二十日,进至镇戎军西南,走马承受赵政以为距夏军已近,不可轻进。葛怀敏乃止,晚趋养马城(约今宁夏固原西北)。继旋曹英、泾原都监李知和、王保、王文、镇戎都监李岳等亦自镇戎军至。诸将闻元昊移军新壕(今宁夏固原西北古长城壕)外,议次日黎明前往袭击。赵珣以为夏军远来,利于速战速决,建议依马栏城(今陕西旬邑东北)布栅,扼其归路,固守镇戎,以保障粮道,待其兵疲而击。葛怀敏不听,命诸将分兵四路趋定川寨。二十一日,沿边都巡检使向进、刘湛行至赵福新堡(约今宁夏固原西北),遭夏军截击,退守向家峡(赵福新堡附近)。元昊乘势挥军抵新壕,向宋中军进逼。葛怀敏、赵珣、曹英等人守定川寨。近午,夏军毁新壕版桥,断宋军粮道和归路,又断定川寨水源,饥渴宋军。葛怀敏率军列阵出击。元昊集兵分别进攻,先败河(今宁夏固原北清水河)西刘贺军,再击阵于寨东葛怀敏军,因阵坚攻不动,转击阵于寨东北曹英军。时狂风突起,飞沙弥漫,宋军部伍相失,营阵大乱,士卒惊骇,争相入城。葛怀敏为众所拥,几乎被践踏致死。赵珣率刀斧手和勇士据门桥奋击,夏军稍退。是夕,夏军围城。葛怀敏与诸将商计,突围走镇戎军。赵珣料途中必遭夏军截击,力主出其不意,迂回笼竿城(今宁夏隆德北)前往,诸将不从。二十二日黎明,以曹英、赵询为先锋,刘贺、许思纯为左右翼,李知和、王保、王文等殿后,结阵东进。临行,属下拦马再谏,请求转道而行,葛怀敏不允,策马东南,驰行二里,长城壕桥已断,归路被阻。夏军乘宋军混乱之机,四面夹击,宋军大败。葛怀敏与部将曹英,李知和、赵珣、王保、王文、刘贺等16将被杀,丧师9400余人。走马承受王昭明、赵政等退保定川寨,后军一部迂回笼竿城。元昊获胜后,挥师南下,连破数寨,直抵渭州,在纵横600里地区,焚民舍、毁城寨,所到之处,宋军皆壁垒自守。十月初,元昊得知环庆路经略安抚使范仲淹率军来援,又受陕西诸路20万屯兵的牵制,未再深入,大掠而还。

点评:此战,元昊料敌用兵,首先占据有利地形,诱宋军出战,尔后断其粮道与归路,集兵围攻。一举获胜。宋将葛怀敏不谙兵法,轻敌贪功,违令冒进,屡拒部将正确建议,招致失败。

篇6:元宪宗简介

元宪宗

中文名称: 元宪宗

又 名: 蒙哥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元代

民 族: 蒙古族

生 卒 年: 1209—1259

相关事件: 宋蒙钓鱼城之战 蒙古攻宋

相关人物: 忽必烈 成吉思汗 窝阔台

生平简介

蒙哥(1209~1259),即元宪宗(1251-1259),蒙古国大汗,成吉思汗孙、拖雷长子。元太宗七年(1235年),与拔都、贵由等西征不里阿耳、钦察、斡罗思等地。元宪宗元年(1251年),被拔都等拥立即大汗位。随后,镇压窝阔台后王,制定限制诸王的措施,又以弟忽必烈领漠南汉地军政事务,派亲信分管各地,加强统治。元宪宗二年,命忽必烈攻大理,也古攻高丽。三年,命弟旭烈兀西征。八年,大举进攻南宋,并亲率主力攻入四川。次年,在围攻合州钓鱼城(今四川合川东)时,死于军前。在位九年,庙号宪宗,谥桓肃皇帝。

【柳元景简介】相关文章:

1.刘元举简介

2.吴正元简历(吴正元个人资料及简介)

3.常景花简历(常景花个人资料及简介)

4.奎佩元简历(奎佩元人物资料简介)

5.李商隐《柳》

6.张景凯简历(张景凯人物资料及简介)

7.元叙事

8.景 成语

9.柳怎么写

10.柳古诗词鉴赏

下载word文档
《柳元景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