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哨儿散文
“baishike567”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柳哨儿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柳哨儿散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柳哨儿优美散文
柳哨儿优美散文
冬天的柳条儿是灰色的,干燥,稀疏,像苍老的头发。年后不久,眼尖的孩子就惊喜地发现柳条上生了小小的芽儿。再过些天,柳条儿就泛绿了,那绿是从枝条里面浸出来的,
转眼,柳条儿变嫩,又滑又凉,像涂了一层绿色的油,闪着亮光。柳芽渐渐有了叶子的形状,豆粒般大小,绵软得很。这正是做柳哨的好时候。早一点不行,柳皮老,还僵在柳骨上。晚一点也不行,叶子一大,长成了气候,拧柳哨的时候很容易破裂。美丽的东西总是倏忽即逝,柳哨便是其中一种。
拧柳哨要付出一定的耐心,用力恰到好处,这样才不会把脆薄的柳皮拧裂,慢慢你就觉出柳皮已经与柳骨分离。接着,把那段柳枝一头的柳皮撕开一点,牙齿咬住柳骨,用力捏住柳皮用力一拽,牙齿疼痛的一刹那,便只剩下白闪闪的柳骨在齿间晃动,手中已有一个柳哨的半成品。
把那白闪闪一段柳骨“呸”一声吐掉,可是柳枝的苦涩味儿却吐不净,埋藏于舌尖齿缝,暂且无暇管它,埋头做手里的活儿。手中那个嫩生生的柳皮管儿还需要修整,把它两端掐齐,再把一端的绿硬皮抠出几毫米,露出硬皮里面那一层,这时,一个像模像样的柳哨才算做成功。
细柳哨儿其音清脆似笛声,粗柳哨儿其声厚重若吹号。鼓腮一吹,阳光马上露出慈爱的.笑容,树上的柳条儿立刻随风跳舞,天上的飘荡的白云赶紧停下来倾听。孩子们奔跑着,吹奏着,看谁吹的声音更响亮。
我记忆里童年的春天因此充满柳条汁液的苦涩味儿,一年年品味,竟品咂出其中的一丝甘甜。在这个明媚的上午,我又听到了孩子们的柳哨声,我舔舔牙齿,似乎还有那种味道,那其实便是春天的味道。
篇2:柳哨儿杂文随笔
柳哨儿杂文随笔
春日睡起早,呼伴石桥东。相约踏青去,折柳做笛声。
在QQ空间里看见这幅图片,一时竟感觉眼眶发热,多么像我的小时候,题了首小诗,但又觉意犹未尽。
我的家乡在沂蒙山区,那里有绵延不绝的山脉,即使你爬上最高的一座山的山顶望出去,目光所及之处除了山还是山。那里的山是贫瘠的山,山上全是大青石,也就是石灰岩。村里的房子都是用石头砌成的,路也是用这样的石头铺成的,桥也是这些石头搭建的,从外面看过去,就跟图片一样,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凌乱。山沟里终年流着水,有的地方清澈,有的地方浑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故乡的山上是长满松柏的,因为土壤稀薄,其它树木很难成活,我虽然没有钻进树林去看过松间的明月,但是流泉在石上趟过还是经常见到的,那些溪水欢快的,一路唱着淙淙的歌,就这么流呀流呀,流到我看不见的地方。
最喜欢的就是故乡的春天,那里的春天不像烟台,烟台的春天风忒大,刮得人心烦。故乡的春天就是春天,“吹面不寒杨柳风”,说的就是故乡的风。那时候物质极度贫乏,熬了一个漫长的冬天之后,春天终于来了。农村的春天和城市的又不一样,那里的春天特别自由,万物都随意的生长着,一朵花想怎么开就怎么开,一棵树想长成什么样就长成什么样,各种植物想和谁站在一起就和谁站在一起,不需要人来安排。
最高兴的就是我们孩子了。脱去了臃肿的棉衣,身子一下子轻快的想要飞起来,放学了撒欢的往田间地头跑去,满眼的苦菜花,黄的,白的,在阡陌上随风摇曳。女孩最喜欢的是一种叫“车李子”的花,开在地堰边上,一丛一丛的,我们喜欢折回家插在酒瓶里,能开许多天。还有许多当时我能叫上名但是现在忘记了的野花,经常温婉在我的记忆里。
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挖苦菜和荠菜。苦菜比较随性,什么地方都能生长,荠菜就不一样了,想要挖到又大又嫩的荠菜,必须要到有水或者靠近水源的地头。因为是山村,我们那里的地分为 “水浇地”和“旱田”,挖荠菜一定要到水浇地里去,如果跑到旱地,就只能收获一筐苦菜了。“城中桃李伤春风,春在溪头荠菜花。”我第一次读到辛弃疾这首词的时候,特别喜欢这一句,城里的桃李怎么能理解荠菜的欢乐呢,春风一吹,山就活了。
男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做柳哨儿。其实柳哨儿并非只有柳树可以做,我们的小村庄柳树很少,这可难不倒山里的孩子,因为没有比他们更了解山里的生物了,聪明的孩子爬上杨树,榆树,折下直直的枝条,一只手握着,一直手从枝条的一端开始转着扭,树皮和树枝就分家的,待到转到想要的长度,就拿剪刀剪断,用手轻轻的一抽,把枝儿抽出来,一个柳哨儿就做好了。其实真正声音响亮的是杨树做的哨儿,因为杨树长得特别高大,枝条儿特别修长,最适合做哨儿。那些胆子大的男孩爬到树的顶端,专门捡粗细合适的杨树枝儿,如果你想要声音低沉的,就要选粗一点的树枝,哨儿要做的长一些,而这种哨儿不好吹,如果不鼓起腮帮子用力吹,你就别想它能出声。如果想要声音清脆一点的`哨儿,就选枝条细一些的,哨儿也要做的短一点,这样的哨儿是女孩的最爱。每当这个时候,女孩往往变成男孩的跟屁虫。
如果你听到了哨儿的声音,那春天就一定来了。哨声会伴随着春风,在村子里的上空响一个春天。最让人着迷的,是有些大人,可以用哨儿吹出旋律,在那个闭塞又贫穷的村庄,乐器是一种绝对的奢侈品,而春天的哨儿带来了天籁之音,那是来自于自然,最纯粹的乐律,让沉寂了一个冬天的村庄生动起来。春天是农民很忙碌的季节,因为要赶着翻地,播种,在劳动了一上午或者一下午后,临近收工了,随手攀折一段树枝,做成哨儿,这既是一种愉悦,也是给疲惫的身体休息。更有些心细的父母,会在回家时顺便捎一捆树枝,回到家里往门口一放,孩子们就围拢过去,女人们开始生火做饭,男人则抽着烟看着忙活着做哨儿的孩子,那真是一幅温馨的画面,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温暖,那时候人的心是多么容易满足呀。待到炊烟袅袅,饭菜飘出香味时,孩子手中的哨儿做好了,没有旋律的哨音响彻村庄,所谓的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也就是如此了。
每到春天,就分外的想家,现在身居城市,春天,自由的春天离我越来越远了,那荠菜的清香,那盛开在山野的苦菜花,那悠扬的柳哨声,常常萦绕在我的梦境,那山花朗月的故乡,是我牵挂和思念的地方。
篇3: 父亲的柳哨
父亲的柳哨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天里的柳树枝星星点点地染了绿,远远望去,似乎晕起了一片青翠,雾似的朦胧轻柔。
每次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挂起父亲做的柳哨,心里都会有满满的成就感。我和伙伴们身上都带了许多支,一路走一路吹,听谁的哨子声响最悦耳,村南村北此起彼伏,唤醒了埋藏在泥土里的竹笋,唤来了南飞的燕子。
可是自从我十岁那年春天起,父亲就再也没给我做过柳哨。我的父亲是一名工人,他每个月回家一次,每次月末我都会搬个小马扎坐在家门口兴奋又焦急地等待父亲的归来。可是那次出了意外,我正在家里打压水井帮母亲洗衣服,冰冰凉凉的`水花溅湿了我的帆布花鞋,父亲突然出现在我和母亲的眼前。我撒开压水井的把手,像一只笨拙的小鸡歪歪扭扭跑到父亲身边,抱住他的腿。我原本想让他抱抱我,可他的右手一直背在身后,满脸苦恼,愁眉不展,把我推开后径走来到母亲身边并和母亲一起回到堂屋。我不明白父亲为何对我如此冷漠,心里很伤心,一个人蹲在院子里呆呆地看着父亲亲手种下的何首乌和枸杞。
傍晚,我和小伙伴一起在家门口玩“摸瞎子”游戏,看见父亲提着桶给门口的一行柳树浇水时,我突然想到让父亲给我和小伙伴做一些柳哨来玩,于是在小伙伴面前承诺让父亲给所有人做一个响亮的柳哨。我带领一群小伙伴来到父亲旁边,并得意洋洋地要求父亲给我做柳哨,但是父亲却支支吾吾地推脱。原本就对父亲心怀不满的我开始撒泼讹人了,一屁股拍在满是泥巴的地上,两条腿不停的搓土,手也不停的捡地上的石头来砸柳树。
父亲一句话也没说,一只手把我提溜起来,回到堂屋把我放在课桌前,一言不发。面对父亲的沉默,我吓坏了。几分钟后,父亲把背在身后的右手伸出来了,已经是春天了,父亲为何还带了一个那么厚的棉手套呢?那灰色且露出棉絮的粗糙棉手套里隐隐散发出一股腐臭味和药水味。我慢慢冷静下来,哭腔也渐渐结束。父亲把手套撕扯下来,看到他皱眉的样子,我感觉了他的疼痛。随着一层层纱布的撕开,那股臭味越来越明显,最后父亲那肿得发青发紫还扭曲的手指被完全暴露了。我被吓得再次哇哇大哭起来,一下子扑倒父亲怀里,心间充满恐惧。
后来,我从母亲那里得知,父亲是在下井的时候被砸断了手指。其实那天,父亲是不用去干活的,但是为了多攒点学费让我顺利参加学校组织的暑假兴趣班,父亲就决定去加班了,但不幸出了意外。知道这件事以后,我悔恨不已,从此以后再也没对父亲撒过泼。我知道不管怎样,他是爱我的。
春天里,草长莺飞,万物复苏,蓬勃的朝气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我静静浅地坐在这春光里冥想,一转眼,多少季春天已经消逝,我渐渐长大成人,而父亲却增添了两鬓白发。那破碎的记忆里藏了多少珍贵的乐趣,那伴随我童年成长的柳哨吹走了我多少烦恼,那陪伴我成长的老父亲为我付出了多少汗水,忍受了多少苦难。
风慢慢从柳树林经过,树叶一粒粒在阳光里从幼稚的绿变成晶莹剔透的黛绿,一仰头,从树枝的缝隙中看到又蓝又清澈的天空和父亲辛弯曲的脊梁。那一刻,我明白了,父亲就是我的天,没有辽阔的天空,我无法自由飞翔;父亲就是我的海,没有温柔的大海,我无法扬帆起航。
父亲,我的老父亲啊!再华丽的词语也不足以表达我对您浓烈的思念与情感,再完美的篇章也难以回报您沉沉的、满满的爱。
时光在柳梢里吹响,岁月在湖水中流淌,父亲在辛苦付出中变老,少年在爱的光阴里成长。(作者:王瑞)
篇4: 柔弱柳五儿散文
柔弱柳五儿散文
脂批本中的柳五儿,应该是个过场式的人物。她却幸运地有着自己独立的故事,且上了文本的回目。这就是发生在第60回的《玫瑰露引来茯苓霜》。她的故事结束后,便没有有关她的下文。只在后文王夫人抄检大观园后,清理整顿怡红院,遣散芳官时,从王夫人的嘴中得知柳五儿死了。
而在程乙本中王夫人没有提到柳五儿的死,并在80回后,一个死去了的丫环,神奇地活下来了。还赋予柳五儿两大内涵并着力喧染之:承黛玉之弱体;秉晴雯之姿容。不清楚高鹗为什么要让一个死去的过场人物复活,也许是前80回中曹公对柳五儿赞赏,让高鹗不忍心看到一个如此优秀的少女就这样昙花一现地从别人的嘴里得知她的死去。那么柳五儿究竟是何许人也?文本中有她的简历:
柳家的有个女儿,今年才十六岁,虽是厨役之女,却生的人物与平、袭、紫、鸳(有版本是:平、鸳、袭、晴)皆类。因他排行第五,便叫他是五儿。因素有弱疾,故没得差。
能与四大贤淑同类,可谓优秀少女。只因身体差,想找一份轻松点的工作,却一直没有着落。整个贾府,最好混的是怡红院,“差轻人多”待遇好,将来还可以放出来。因此母亲柳家的,便想尽法子让自己的女儿到怡红院上班。可惜她只是一个厨子,无法接触到掌握人事大权的贾府上层人物。
“正无路头”。正好小戏子们遣散,芳官被分配进了怡红院。芳官和众小戏子住在梨香院的时候,柳家的正好是梨香院的差使,柳家的“最小意殷勤,服侍的芳官一干人,比别的干娘还好,芳官等待他亦极好”。于是,事急乱求人!柳家的竟求到了芳官的`头上。这芳官竟不知天高地厚地答应帮忙。
芳官还真守信,真就对贾宝玉说了。贾宝玉也看中了柳五儿,正好怡红院也缺编两人,一个是被王熙凤看中后高升了的林红玉;一个是手脚不干净被晴雯撵出的坠儿。于是便答应了,只是因病而没有去讨要。又碰上正值贾探春暂管家事,一切开支从俭,故没有给怡红院补缺的意思。
其实,怡红院只是没有人事权的用人单位,尽管贾宝玉依允了,要想顺顺当当地到怡红院来上班,恐怕不是一句话的就能解决的事。好在,贾府并没有正规的用人制度,只需麻烦贾宝玉去说。只要王熙凤、王夫人、贾母有一个人同意即可。除了母亲王夫人,逮住另外两人高兴的时候说应该没问题的。
所以,走芳官这条关系进怡红院并非理想途径,幸亏柳五儿长得不俗,贾宝玉喜欢,否则根本成不了。按照王熙凤的说法是“拣远路儿走”,然则柳家的“拣远路儿走”也是出于无奈。芳官的路线她唯有一试,方知成与不成。试了就有成功的可能,不试那就百分之百没希望。
记得N年前单位上还有福利分房的时候,有一同事是刚从运动员退役下来的,曾在国际上拿过奖牌。按他的条件达不到分房资格,但在国际上拿的奖牌,却没有在分房的条件之列。而又苦于自已的运动项目比较冷门,拿出来怕没用。于是,便鼓励他一试;于是,他便拿出去试了,结果竟分到房子了。
荣国府的人事大权掌握在王熙凤的手里,就算求到其夫贾琏的头上,也不管用。贾琏的奶妈赵嬷嬷的两个儿子,想在贾府谋一份差事。要贾琏帮忙,一直没有结果,以至于当着王熙凤的面数落贾琏。转而求王熙凤帮忙。王熙凤当场就解决了。所以,找王熙凤才是最佳的捷径!
同样,当人精贾芸想在贾府谋一份差事的时候,也找了贾琏。却眼睁睁看着本属于自己的岗位被同宗兄弟贾芹夺去,因为贾芹的母亲杨氏找的是王熙凤,没有“拣远路儿走”。明白过来后的贾芸立马调整求人对象,公关王熙凤,如愿以偿地谋到一份工作。为此,曾在《求职者之典范》一文有过赘述。
正当柳五儿进怡红院的事,即将成为可能的时候。却在此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她被林之孝家的当成贼给逮了起来。此事是因她“素有弱疾”引起的。她被卷进一场针对她母亲柳家的阴谋之中,同时又引出了一桩与赵姨娘有关的玫瑰露失窃案。
芳官出于好心,给她的好朋友柳五儿,送来了一瓶玫瑰露。此物可能大补,食之对柳五儿“素有弱疾”的身体有好处。柳家的却将玫瑰露转送自己哥哥,因哥哥的儿子正得热病,正好服有玫瑰露。她嫂子又将他们家的稀罕物茯苓霜转送给柳家的。柳五儿便想着分赠一些给芳官。
于是,趁着傍晚时分,没什么人,进入大观园一路花遮柳隐的来找芳官。在怡红院门口等了许久,才见小燕出来,因快要关园门,等不及,便将茯苓霜交给小燕,请她转交给芳官。回来时,碰上林之孝家的巡视大观园,柳五儿躲闪不及。只得问好。谁知一问一答之间,让林之孝家觉得柳五儿在撒谎。
林之孝家的心中狐疑,想起了王夫人房中失窃玫瑰露一事。正好,在柳家的那儿受过的气的小蝉、莲花也在旁边。于是一起起哄、挑唆。要审审柳五儿,还说在柳家的那儿看到过玫瑰露。也存了私心的林之孝家的一听,不管三七二十一,以为破了案,便欲往厨房去寻脏。
柳五儿辨解说是芳官给她的,这伙人那会听她的?于是在厨房不仅找出了“脏物”玫瑰露,还找出了来历不明的茯苓霜。于是,一并拿了,带上柳五儿交给李纨、贾探春处理。这两个人又转给病中的王熙凤处理。王熙凤来了个简单处理,眼看冤案就要形成。幸有平儿主持公道,还了柳五儿一个清白。
此事皆因柳家的平日里竖敌太多,被人家揪着个小辩子,更要赶尽杀绝。看看柳家的“出事”后,许多人都在落井下石就知道了柳家的平时是怎样做人的。厨子最会看人脸色。在单位吃集体饭的时候,撑勺打菜的那位,没几个人不厌恶的。盖因打菜时总是不能做到一视同仁,争吵之事时有发生。
可怜柳五儿受母亲不会做人的牵连,被软禁起来,一步不敢多走。饱受看守她的众媳妇们污辱、奚落、嘲戏,柳五儿心内又气又委屈,无处可诉。本就怯弱有病,“思茶无茶,思水无水,思睡无衾枕,呜呜咽咽直哭了一夜”。如此折腾竟又病得不轻,上班一事彻底泡汤。此后便再无柳五儿的消失。估计从此一病不起,香消玉碎。
此事过后,贾宝玉突然想起柳五儿到怡红院来上班的事,便让小燕通知柳家的。可惜,柳五儿来不了。真是时也命也!
篇5:柳哨与打碗花的散文
柳哨与打碗花的散文
柳哨
草色青青柳色黄家乡的春天就这样悄然而至。最早点亮家乡春色的就是柳,婆娑的树影,柔软的枝条。我喜欢柳,尤其是喜欢长长的柳丝在春风中的摇曳,摇来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春天,也摇醉了人心。乡下的孩子们心灵手巧,那柔软的柳条经过孩子们的柔捏和切削就变成了手中的柳哨。温暖的春天,当你走在乡村的路上,就会听到柳哨那明亮的哨音,伴随着这哨音的还有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在城市生活久了,越发想念小时候在乡间生活的那段岁月。想念那一望无际的田野,带有植被清香的甜美空气,雨后那没有被蚕食的虹霓,夜晚天空中悬垂的一颗颗又明又亮的星星,还有小时候身边的玩伴和春风中传送的柳哨声。
北京的春天虽然比家乡早些,家乡的柳也该吐绿了吧,只是不知道在乡间还能否听到那明亮的哨声。
打碗花
打碗花儿,不能采。淘气孩子,打破碗。无论走在哪,看见小小的打碗花,耳边就会响起童稚的声音。
打碗花小小的花朵别致而又可爱,花蕊是粉白色的,花心鹅黄色呈星形向外延展逐渐过度为白色、淡粉,喇叭形的.花朵外延分成五瓣儿。小时候喜欢按自己的方式给植物命名,所以我一直把这种野花叫做星星花。记得那时我常把采来的花和藤蔓编织成花环带在头上。打碗花不仅雅致,还有一点淡淡的清香,是介于花与草之间的味道,好闻极了。
打碗花的名字不知道是怎么由来的,也许是取其形吧,打碗花喇叭形的花朵被脉络分成几个部分,这种脉络看起来有几分像瓷器上的裂纹。其实在我看来叫星星花更为贴切些。不过在我很小的时候邻居家的奶奶就告诉我,打碗花是不能采的,否则采花人就要打破碗,虽然将信将疑,还是让小小的我对这种野花充满敬畏。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打碗花名字由来的一种说法。
一直喜欢这小小的打碗花,也许这小小的花朵盛满了我童年的记忆吧。
篇6:春天中的柳哨和稗笛的散文
关于春天中的柳哨和稗笛的散文
北大荒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而夏天则鲜有迟到的情况。当地人把这种气候特征形象地称之为春脖子短。
我虽然置身其间,但我的春天和历书上标注的一样长,甚至还要长点。每年立春的那一天,就是我心里想的嘴上说的春天开始的那一天。如果春节赶在立春前头了,那么,我的春天就从春节那一天开始了。这个时候,室外仍然是北风吹,雪花飘,天寒地冻,春色渺茫。但我整个身心都能感到春天已经来了。
和我一样认为的,至少还有一些鸟儿。先是喜鹊开始在这个时候筑巢。不久,一些冬天见不到的小鸟,今天两个明天两个地回来了,在枯燥的树干上敲敲磕磕地找食儿。
鸟儿多数时候是安静地飞翔、跳跃、啄食,但我总是觉得有鸟鸣在耳畔轻轻飘拂,时远时近,时弱时强。弱时,其间仿佛有儿时柳哨的韵味;强时,其间仿佛又有儿时稗笛的嘹亮。我知道:这是因为我到了愿意回首往事的年纪。
柳哨,我们管它叫柳条叫叫。北大荒土生土长的柳树不同于江南的垂柳,没有多情缱绻,轻飘慢摇的阴柔之美,根根枝条都是天天向上的。柳条两个字在很多人很多时候是等同于柳树的概念。春天,柳枝上的'毛毛狗,无论颜色无论形象都更像毛毛熊,更像一群群穿貂的贵妇人。柳花开过,柳叶萌芽的那几天,是做柳哨的最好时节。折一段柳条,在指间轻轻地揉搓,待柳树皮松软后,抽出里面的白条,将空洞的柳条皮两端裁齐,并将一端去掉表皮,柳哨就做成了。吹柳哨不难,吹的好听,甚至吹出简单的曲子来,就不容易了。几个儿童较着劲地吹,哨声起伏断续,犹如田野间的长短调,倾诉着孩子们放学路上走在春风中的欢快心情,倾诉着大人们收工途中释重后的轻松和对年景的祈愿。
稗笛之声则截然不同于柳哨之音。稗笛的取得简单到垂手可得。待到夏秋季节,稗子长大了,随意拔起一颗稗草,取下一片叶子,将叶鞘开口处至于唇间,裹一口气,极似鸟鸣的清脆昂扬之声便飞出来了。禾木科草叶特有的甘甜在口腔里醇化,你会感到兴奋,便使劲地裹响稗笛,一声高过一声,一声连着一声,你愈发觉得这天籁之声只能属于百鸟儿。蓝天白云下,坐在青青草地上,制造着鸟儿争鸣的氛围,是一种多么诗意的体验啊。
稗草有水稗和旱稗之分。用作稗笛自娱娱人,取旱稗为好,因其叶鞘宽厚,裹起来省力气,笛声也高昂。
哨音幽幽低徊,像刚刚长大的孩子不愿意离开父母的身边;笛声直冲云霄,像有幸放飞的小鸟急不可待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柳哨之音和稗笛之声都没有被一种叫电子的东西污染,所以非常的好听。
走在还看不到绿色的北大荒初春的天地间,耳畔分明听到那干净亲切的柳哨和稗笛为我鸣响。
篇7:《吹草哨儿》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吹草哨儿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吹草哨儿》,感受在春天田野上放歌的欢快的情绪,学习用明亮、跳跃的声音和舒展优美的声音进行对比,细腻的表现歌曲的感情,二声部合唱要做到音准、和谐。
教学重点难点:副歌的合唱和谐
教学准备:歌纸、投影、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导言:冬天过去了,来说一说冬天里的印象吧。(学生交流“忆冬”)
而现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在春天里,什么是最能打动你的?可以描述一幅春景,也可以叙述一件事情。(学生交流“迎春”)
一、发声练习
1、出示练声曲
我们曾用舒展、优美的声音演唱,好象字晴朗的夜晚,那般宁静。大家能在下午这个时候,用声音来展现“月亮出来了”吗?
2、演唱
A、舒展优美
B、跳跃轻巧
那你们能用这样的练声曲告诉我们“春天到来了”吗?你准备怎么做?
a、歌词b、声音要求
春天来了,我们的心情是多么舒畅呀!当我们结伴同行时,走在田埂上时,一路欢歌笑语,是多么高兴呀!还有可能追着、跳着呢!当看到柳树冒出了绿芽时,心中是多么惊喜啊!
二、学唱歌曲
1、揭课题、听感受
春天来了,真好!摘下一片青草叶子,一边走,一边吹起动听的歌儿――吹草哨儿。
歌曲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呢?(熟悉歌词)
你的心情如何?大家看到这一切,歌声中也应唱出――――?
2、学唱歌曲
A、主歌
我们的耳朵先“看”到了春天,那也让我们的歌声飘在春天里吧!
跟着音乐轻轻的唱,能发现歌曲中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呢?
(采用听唱法,六度、八度大跳可跟琴声模唱)
B、副歌
草哨儿真厉害,吹出了春天来,摘草叶,口中吹,哨音像银铃,越吹越欢欣。于是曲作者觉得原来的单旋律已不能满足了,这样,用两个声部的合唱,达到充实情绪的效果。你们有信心唱好么?
a、第一声部(跟琴声模唱带有升记号的旋律)
b、第二声部
c、合唱
(听、唱与歌谱结合)
3、完整的表达歌曲
歌曲中有三段,这三段我们都一齐唱?可以有些变化吗?你想怎样设计呢?
(领唱合唱、对唱合唱、小组唱…)
真好,那我们按照领唱合唱的方案来完整的'表达歌曲吧!谁先来说说按怎样的顺序演唱?
(提醒反复记号、延长记号)
当唱第三段时候,还要唱小房子里的吗?
有延长记号,就看老师的指挥手势来唱,好吗?来合作一下!
解决了所有的问题,现在怎么来演唱吹草哨儿,你理解了吗?用你们的歌声告诉我。
三、总结下课
一首吹草哨儿,让我们感受了明媚的春天,在你们的歌声中,也让我感受到你们的欢乐。当然,演唱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中。真是高兴!
篇8:柳信经典散文
柳信经典散文
今年的春,来得特别踌躇、迟疑,乍暖还寒,翻来复去,仿佛总下不定决心。但是路边的杨柳,不知不觉间已绿了起来,绿得这样浅,这样轻,远望去迷迷蒙蒙,像是一片轻盈的、明亮的雾。我窗前的一株垂柳,也不知不觉在枝条上缀满新芽,泛出轻浅的绿,随着冷风,自如地拂动。这园中原有许多花木。这些年也和人一样,经历了各种斧钺虫豸之灾,只剩下一园黄土、几株俗称瓜子碴的树。还有这棵杨柳,年复一年,只管自己绿着。
少年时候,每到春来,见杨柳枝头一夜间染上了新绿,总是兴高采烈,觉得欢喜极了,轻快极了,好像那生命的颜色也染透了心头。曾在中学作文里写过这样几句:
嫩绿的春天又来了
看那陌头的杨柳色
世界上的生命都聚集在那儿了
不是么?
那年轻的眼睛般的鲜亮呵——
老师在这最后一句旁边打了密密的圈。我便想,应该圈点的,不是这段文字,而是那碧玉妆成绿丝绦般的杨柳。
于是许多年来,便想写一篇《杨柳辩》,因为历来并不认为杨柳是该圈点的,总是以松柏喻坚贞,以蒲柳比轻贱。现在呢,“辩”的锐气已消,尚幸并未全然麻木,还能感觉到那柳枝透露的春消息。
抗战期间在南方,为躲避空袭,我们住在郊外一个庙里。这庙坐落在村庄附近的小山顶上,山上蓊蓊郁郁,长满了各样的树木。一条歪斜的、可容下一辆马车的石板路从山脚蜿蜒而上。路边满是木香花,春来结成两道霜雪覆盖的花墙。花墙上飘着垂柳,绿白相映,绿的格外鲜嫩,白的格外皎洁,柳丝拂动,花儿也随着有节奏地摇头。
庙的右侧,有一个小山坡,草很深,杂生着野花,最多的是野杜鹃,在绿色的底子上形成红白的花纹。坡下有一条深沟,沟上横生着一株柳树,据说是雷击倒的。虽是倒着,还是每年发芽。靠山坡的一头有一个斜生的枝杈,总是长满长长的柳丝,一年有大半年绿阴阴的,好像一把撑开的绿伞。我和弟弟经常在这柳桥上跑来跑去,采野花;捉迷藏,不用树和灌木,只是草,已足够把我们藏起来了。
一个残冬,我家的小花猫死了。昆明的猫很娇贵,养大是不容易的。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什么是死。它躺着,闭着眼。我和弟弟用猪肝拌了饭,放在它嘴边,它仍一动也不动。“它死了。”母亲说,“埋了吧。”我们呆呆地看着那显得格外瘦小的小猫,弟弟呜呜地哭了。我心里像堵上了什么,看了半天,还不离开。
“埋了吧,以后再买一只。”母亲安慰地说。
我做了一篇祭文,记得有“呜呼小花”一类的话,放在小猫身上。我们抬着盒子,来到山坡。我一眼便看中那柳伞下的地方,虽然当时只有枯枝。我们掘了浅浅的坑,埋葬了小猫。冷风在树木间吹动,我们那时都穿得十分单薄,不足以御寒的。我拉着弟弟的手,呆呆地站着,好像再也提不起玩的兴致了。
忽然间,那晃动的枯枝上透出的一点青绿色,照亮了我们的眼睛,那枝头竟然有一点嫩芽了,多鲜多亮呵!我猛然觉得心头轻松好多。杨柳绿了,杨柳绿了,我轻轻地反复在心里念诵着。那时我的词汇里还没有“生命”这些字眼,但只觉得自己又有了精神,一切都又有了希望似的。
时光流去了近四十年,我已经历了好多次的死别,到一九七七年,连我的母亲也撒手别去了。我们家里,最不能想象的就是没有我们的母亲了。母亲病重时,父亲说过一句话:“没有你娘,这房子太空。”这房子里怎能没有母亲料理家务来去的身影,怎能没有母亲照顾每一个人、关怀每一个人的呵叱和提醒,那充满乡土风味的话音呢!然而母亲毕竟去了,抛下了年迈的父亲。母亲在病榻上用力抓住我的手时说过,她放心,因为她的儿女是好的。
我是尽量想做到让母亲放心的.。我忙着料理许多事,甚至没有好好哭一场。
两个多月过去,时届深秋。园中衰草凄迷,落叶堆积。我从外面回来,走过藏在衰草落叶中的小径——这小径,我曾在深夜里走过多少次啊。请医生,灌氧气,到医院送汤送药,但终于抵挡不住人生大限的到来。我茫然地打量着这园子,这时,侄儿迎上来说,家里的大猫——狮子死了,是让人用鸟枪打死的,已经埋了。
这是母亲喜欢的猫,是一只雪白的狮子猫,眼睛是蓝的,在灯下闪着红光。这两个月,它天天坐在母亲房门外等,也没有等得见母亲出来。我没有问埋在哪里,无非是在这一派清冷荒凉之中罢了。我却格外清楚地知道,再没有母亲来安慰我了,再没有母亲许诺我要的一切了。深秋将落叶吹得团团转,枯草像是久未梳理的乱发,竖起来又倒下去。我的心直在往下沉,往下沉——。忽然,我看见几缕绿色在冷风中瑟瑟地抖颤,原来是那株柳树。在冬日的萧索中,柳色有些黯淡,但在一片枯黄之间,它是在绿着。“这容易生长的、到处都有的、普通的柳树,并不怕冷。”我想着,觉得很安慰,仿佛得到了支持似的。
清明时节,我们将柳枝插在门外,据说是可以辟邪,又选了两枝,插在母亲骨灰盒旁的花瓶里。柳枝并不想跻身松柏等岁寒之友中,它只是努力尽自己的本分,尽量绿得长一些,就像一个普通正常的母亲,平凡清白的人一样。
柳枝在绿着,衬托着万紫千红。这些丝丝垂柳,是会织出大好春光的。
【柳哨儿散文】相关文章:
1.柳哨儿杂文随笔
3.伢儿散文
4.柳下少年散文
5.我家有儿散文
6.月上柳梢头的散文
8.麦哨课文原文
9.哨的组词造句
10.我家有儿初长成经典散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