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禾 竹子》
“麻瓜谢能混”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木禾 竹子》,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木禾 竹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禾木草原
禾木草原位于布尔津县喀纳斯河与禾木河交汇区的山间断陷盆地中,海拔1124~2300米。盆地周围山体宽厚,顶部呈浑圆状,河流多切割为峡谷,地形复杂,禾木河自东北向西南贯穿其间,将草原分割为两半,山地阳坡森林茂密,苍翠欲滴,马鹿、旱獭、雪鸡栖息其间;而阴坡绿草满坡,繁花似锦,芳香四溢,蜜蜂在采花酿蜜,牛羊满山遍野觅食撒欢,一派迷人的广袤草原景色。
目录行政机构自然条件自然风光当地特产收缩展开行政机构禾木乡是大草原的最高行政机构,是中国西部最北端的乡。由保持着最完整民族传统的图瓦人集中生活居住在这里――禾木村,是著名的图瓦人村庄之一,也是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远和最大的村庄,总面积3040平方公里,全乡现有1800余人,其中蒙古族图瓦人有1400多人,以蒙古族图瓦人和哈萨克族为主,他们的木屋散布在山地草原上。
自然条件禾木草原水热条件良好,年降水量达600mm,植被以禾本科与杂草类为主,主要种类有羊茅、毛莫、珠芽寥、苔草及禾草等,生长期5~9月,草高20~50厘米,覆盖度90%以上,是附近地区主要的夏牧场和冬牧场。
自然风光禾木自然、原始的山野风光,风景独美,禾木河自东北向西南流淌,原始落村与大草原和谐自然的融为一体。来到禾木村,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就是那一栋栋的小木屋和成群结队的'牧群,与雪峰、森林、草地、蓝天白云构成了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其意义是这些小木屋已成为图瓦人的标志,小木屋基本有大半截埋在土里,以抵挡这里将近半年的大雪封山期的严寒,显得特别原始古朴,并带有游牧民族的传统特征。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型雨棚,房体用直径三四十公分的单层原木堆成,既保暖又防潮。 喀那斯区域最美的秋色在禾木,层林浸染,绚丽多彩,是一处典型的原始自然生态风光。在禾木村周围的小山坡上可俯视禾木村以及禾木河的全景,远观日出、雪峰与涓涓溪流,近览图瓦人家,是拍摄日出、晨雾、木屋、禾木河的绝佳取景地。
当地特产禾木地区目前圈养马鹿30余头,年产鹿茸百余公斤;另外这里还出产一种无与伦比的名贵白色蜂蜜,而丰富的冬虫夏草和柴胡也是名贵中药材资源,药用价值极高。
篇2:禾木情散文
禾木情散文
禾木乡是新疆西北端,一个不大的边陲小镇,称它乡不如说是小山村更为准确,在这居住并不多的,相传;是成吉思汗西征时留下士兵的后裔,以游牧为生,繁衍生息,随着历史变迁,外来民族也多了起来。
群山环抱着腹地,被雪山、河流和白桦林包裹装扮着美丽的村庄,原始部落令人神圣古韵,自然美丽而又和谐的感觉,周围的环境就像小说里所描述很久以前古老的村寨,富有一种微妙,遐想,看到什么都好奇,一切都在想象之中。
清晨;绿葱葱的远山,连绵起伏,山脚下堂塔楼,庄重醒目。团团浮云漂浮在山村的上空,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阳光滋润着万物,宁静的村庄苏醒了,原始的褐色木屋,低矮的栅栏,坑洼不平车轮碾压的沟坎,坦露出石子的土路,开始忙碌。到了黄昏,阳光映红了天空,辉映着山村的一切;老婆婆背着背篓,森林采摘野菜、蘑菇回来了。尖尖的木屋顶,一缕缕淡青色的炊烟随着秋风飘荡。放牛的牧童挥动着柳条,带着憨态幼嫩举止,抽打着牛儿,缓慢走在大街上。一条禾木河沿村边流淌,眼前宽厚敦实的一条条方木铺垫着桥面,方形高高宽大的拱门,迎接回家禾木乡劳作的牧民。清澈湍急的河水,滋润着青山绿水,孕育着禾木乡的人们。
自然原始的山野风光,独特优雅,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仙境一般的美丽山村,如诗、如画、如醉难以忘怀。是我眼幕中一幅幅木雕画,雕刻在木板上油印的版面,色彩淳朴庄重;又像用大小排笔涂抹着的西洋画颜色,勾勒在画布上的粉墨,素朴瑰丽;更是摄影家一刹那扑捉到的影像,美丽而富饶,引人遐思。远山丛绿,木桥流水碧玉,灰褐色的尖顶木屋,周围不规则的栅栏,阳光在白桦林中穿射道道光影,构成秋季里奇特美丽北国童话世界。
不懂得摄影绘画艺术,就不知道风景的美丽与享受所在;不了解生活,就知道什么是淳朴;不到禾木,就更体会不到古老原始村落韵味;我不是旅行探险家,更不是摄影艺术家,是一般观光游客,只是悠闲乐哉!
村庄里人听说有旅游观光客来了,惊动骑马做生意的人,围堵游客讨价还价,我不懂骑马,也享受不了那滋味儿,我和夫人只想在村中自由闲逛,享受着古老纯朴自然中的山村。马背上的小男孩,追到路前拉住缰绳,横在路中和我讨价还价,我执意不肯骑马,男孩表露出悔意无奈的走了。我悠闲的走着,围栏牛儿的叫声,木屋进出忙碌的人家,尽享山野风光,亲吻着乡间气息,身在其中,有种说不出的爽朗,禾木乡原来是这样的?一阵“踏踏――”马蹄声急奔而来,棕色的马儿,流海般长长的马鬃,马背上竟然是位小姑娘吸引了我,急促恐怕拦不到生意表情,手拽着缰绳,侧身挥动马鞭,长长松散辩子甩在脑后飘逸,粉红色上衣更显得姑娘的靓丽,粗糙幼嫩的脸庞,大大的眼睛和城市人有着截然不同肤色,整个身子随着马儿的节奏起伏威风潇洒,这才是真正的骑马人。
山村北侧有座平顶山,人称;点将台,我不知因何而得名,是不是此山平整,能统揽远山全村整个面貌,或者是说到了晚秋很多探险者、摄影、艺术家,写意拍摄最佳境地,由此得名而来的吧?穿过白桦林,走过一片荒野,踩着排列整齐西瓜大小河卵石,走进上山羊肠小道,草儿瞒过脚踝,不知名的虫儿轻轻弹唱,花色小蚱蜢在脚前乱蹦,蟋蟀弹琴歌唱,尖尖草种子刺穿我的裤角,刻意赖在外来人裤腿上,让我尝尝阵痛的滋味儿。爬上旋梯,我和夫人相互搀扶鼓劲,气喘吁吁挪动沉重凸出的肚皮来到了观景台(点将台)。
居高临下,远望山村,这个被白桦林、雪山和河流包围的村庄,笼罩在茫茫云雾缭绕之中,灰褐色小木屋,就像天神不经意洒落在山坳中不规则的木块,弯曲的土路,清晰可见。漫山遍野的秋林绚丽多彩,河水就像一条碧绿银色飘带,在绿林衬托下,自东向西流淌穿过,原始村落与大草原和谐融为一体,好一派自然生态风光呈现在我的眼前,神秘的,给我带来神奇美妙的图画。
回村的路上,栅栏房前摆摊的,零乱木制的招牌,经过雨淋日晒,变成褐色,歪斜的汉字,扭捏的字体,少横缺捺,仔细看才能辨认清楚,来招揽顾客。扭头那会儿,用眼神余光差点错过,惊奇的发现,围栏边写有;《山东鲁菜》字样,在这竟然有吃的知音,有种别样心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妈妈,正在木屋前整理晾晒采摘来的鲜蘑菇,我俩走进去,女人之间很容易沟通,夫人说话了:
“老人家;面条多钱一碗?”抬起头,接近七旬年龄人,利落熟练动作,身板很硬朗,满头灰白的银丝,朴实的穿着,脸上的皱纹挂满沧桑,经历了许多,我的眼睛注视她的举止,她随口反问:
“你要清汤面,还是炝锅打卤面?十五元一碗。”
听口音,夫人和我惊呆了,看着老人的表情,目光相持,在怀疑中有些腼腆,带有羞涩,竟然满口的`胶东语音,山东烟台人,顿时感到倍加亲切,在这竟能遇见到老乡,吃上打卤面,真的是奇迹。
“你怎么会来这里生活?”爱人接着问:老人一脸的茫然苍茫,低头悔意的说:
“我被骗来将近50年了,”五十年来在这样的环境中,她是怎样生活,我只有想象……
看得出多少年来也习惯这里的生活,老人不愿意多回答夫人的问话,我有些愧意,以同情的语气,劝慰中带有埋怨夫人,不愿让老人有悲感,回忆伤心之痛,“丈夫儿子都在油田工作,儿孙满堂,生活的很好,每年都回山东老家看看。”指着旁边的年轻媳妇,正逗乐刚学会走步咿呀学语的孙子,老人紧缩着的额头有些舒展开来,表露出慧心的笑容。
太阳快落山了,山野树林变为墨绿色,湛蓝的天空星星也亮了,山间凉气袭来,身体有点发颤,我抱紧膀子,催促着老人恐怕吃不上蘑菇打卤面,赶不上回城的汽车,老人很利落里切了一碗蘑菇,安慰我带着浓重口音:
“晚不了你赶路,我用油、鲜蘑菇和野菜给你炝锅面条”‘油’字音很重,油与肉读音我是分不开的。
厨房里墙面漆黑,摆放的杂物很乱,堆放的劈柴,油盐酱醋,炉膛燃烧的树枝“劈里啪啦”不时窜出火星,炉灶是用砖砌成的,我小时候熟悉的炉灶呈现面前,直径一尺多长的铁锅,里面的面条不断的翻滚,头顶漂浮着的蒸汽,在门框上沿拥挤向门外散去。热腾腾的面端上来了,看着老人辛勤劳累的笑脸,我倍加感到母亲般温暖,和蔼可亲,激动的心情涌遍全身,肚子叽哩轱辘,心里想着,却吞咽不下去。面条很香,好吃的滋味儿无法比喻,在城市里是吃不到的,非常珍惜这碗面条,红色的西红柿、绿色的野菜、棕色的蘑菇、黄色的蛋花,让我看了却没有了食欲,在这儿能遇见慈祥的老妈妈,我很幸运,永生难忘。
篇3:禾木记忆作文
禾木记忆作文
刚从售票处坐上班车,开了一会儿,便被迎面而来一片花海所震撼,哦,原来这就是,被花儿所包围的禾木。
包围着禾木的风景不仅是满山遍野的野花,还有雪山,森林和一望无际的草原,一条清澈的小溪不急不缓,蹦跳地流过草原,小溪底下躺着一块块圆圆的鹅卵石,它们伴随着小溪走过了多少岁月?谁也不知道。一丛丛水草从石缝中探出头来,随着水流缓缓摆动着,溪边一丛丛的野花开得正艳,蓝色,白色的小花羞涩地笑着,肆无忌惮地向你展示着它的。
禾木的.似乎格外地贪玩,即使到了晚上八九点也不落下,仍旧留恋地挂在,这也是一天中最舒适的时刻,走出居住的小木屋,再经过村口的禾木河,沿着鹅卵石铺成的阶梯一直往上走,就可以到达观景台,一块平整的山坡顶上,观景台上依旧开满了野花,粉色的、紫色的、黄色的、各色各样,一串串,一簇簇的花儿开得热热闹闹,虽然现在已是七月中旬,但禾木给我的感觉,仍旧是春天。
从观景台往下看,可以看到被群山环抱的禾木村,白色的炊烟袅袅升起,小村庄好像披了层白色的轻纱,如梦似幻,青黛色的远山沐浴在夕阳中隐约可以看到被染成金色的积雪,这样美丽的景色,真是让人不忍离去。在这静谧美景中沉沦。
如果把喀纳斯比做神的后花园,那么禾木就是神在后花园中开辟的一块自留地,今天,我终于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原来,禾木的景色,是那么的美。
篇4:清风与禾木杂文随笔
清风与禾木杂文随笔
树木在倒退,清风开着车去上班,为了避免堵车,她经常往村庄小路上开。
外面很热,坐在车里的清风更是满头大汗,她还是决定关上窗户,打开车内的空调。
迎面时不时开来一群车队,它们只不过是不约而同地都赶着去上班而已。
在某一个车队里,她遇到某个牌子车时,都会认真地看一下车内的主人或者是车子的牌照。清风应该有大半年没有跟禾木联系过了,尽管她有勇气去联系他,但是她已经没有了禾木的联系方式了。而清风现在唯一知道的是禾木在距离自己10公里开外的地方,经营着一家餐厅。清风曾经想过去附近看看,她也曾经距离那家餐厅只有1公里的距离,但是清风最终没有那个勇气,在最后还是走了回头路。
清风想起了初见禾木时的场景,她并没有见到过禾木的本人,只见到了照片,照片里的男生戴着墨镜,没有露出正脸,整个姿态犹如26岁之后淘宝男装爆款的那种模特。清风并没有对这个男生产生太大的兴趣,但是有这种机缘巧合,身边有熟悉的人,清风和禾木就这样联系上了,两人成了对方的好友。
成为好友后的清风和禾木,清风会找禾木聊天,她慢慢地知道禾木的餐厅刚刚起步,他虽然和朋友一起投资,但由于禾木朋友有其他的主要事业,所以餐厅大致都是由禾木来打理。禾木一般会在早上九点,十点起床,然后去朋友的公司待一下,到下午餐厅三点多开门,他就去餐厅了,餐厅营业时间早的话,十一点多就能结束,但是很多情况,会到一两点才关门。而在这段只通过信息交流的时间里,清风不仅了解了一点禾木,也会去期待禾木的信息,虽然禾木一般会很迟给出回复或者直接不回复,但是清风一想到禾木因为新起的事业而忙碌时,她也不敢造次,更何况她也清楚地明白自己也没有合适的身份理由,不让禾木对自己不理睬。
有一天,禾木突然主动联系了清风,清风很高兴,放下手中的工作在第一时间回复了禾木,只是禾木并不知道,因为她这一停顿,给她自己招来了一顿批评,但是清风当时真的一点都不在乎,她只有激动,她怕迟了一分钟,禾木就不会有任何的回复。第一时间的回复也正是那时候慢慢地变成了清风的`习惯。也就是在那一次交流中,清风约出了禾木,他们就约定了某个周六晚上的见面,禾木去清风的公司接她。清风非常期待这一次的见面,也很害怕这一次见面,她怕自己搞砸所有的一切。
时间不会停止,约定的周六也如期而来。清风想了一个晚上自己应该穿什么衣服,她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她有点不知所措。那个周六,化妆新手清风也在自己的脸上开始倒腾,倒腾了很久才出发去上班,很不出意外地迟到了,在清风入职以来,她除了被交通堵塞而上班迟到外,这是第一次在交通顺畅的情况下迟到。然而清风并没有因为迟到而心情大乱,她觉得今天的事物都格外美好,至少在她眼中是这样的。
8小时的上班时间,渐渐地要到了。清风收到了禾木的信息:你发个定位给我,我现在出发去你那边。清风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乖乖地发了定位。在下班前五分钟,禾木的信息又抵达了清风的手机里:我已经在你公司附近了。清风有点惊讶禾木这么快地到来,她跟禾木瞎聊了一会,清风怕禾木在外面等的无聊。
下班时间到了,清风跟禾木说下班了。禾木嘱咐清风,出来找一辆xx的车子,牌照是浙xxxxx。清风有点不太记得牌照的具体排序,但她知道牌照里有“B,L,7,8”。清风出了公司门口很快找到了禾木的车子,她坐上后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男生,禾木不是那种出挑的男生,实物的他也一点不像清风当初看到的照片里的那个他,有点高冷又有点和蔼,成熟稳重,长相清秀。禾木打算带她去预定好的餐厅,下班时分的道路总是拥堵,禾木算是一个老司机,他想走小路,但是对清风公司这边不熟悉,禾木只好向曾经在这边交通大队任过职的朋友询问顺畅的小路,很庆幸在饭点左右时分达到了餐厅。过去的路上,清风和禾木没有怎么讲话,在吃饭当中,他们也没有进行深聊,禾木拿着两个手机,手机里时不时有信息朝他召唤,有一通电话,清风听出禾木可能九点左右有事要忙,她看了看时间,感觉也不早了,送她回家再回禾木的餐厅也要有一个小时多,她对这餐是速战速决,就这样清风和禾木的第一顿潦草地结束了。
世人都说:谁先心动,谁就输得彻底。清风很明白自己这次是真的败下阵来了,在明知道自己和禾木没有可能的前提下,清风还是毅然决然地像禾木摊了牌,禾木也是毅然决然地拒绝了清风。
禾木在朋友公司的沙发上回复了清风摊牌的信息,他有点累,昨天陪着来餐厅的朋友喝了很多的酒,一月的南方,冷的刺骨,禾木却总是穿得很单薄,手机屏幕里的这个女孩经常劝他多穿几件,但是禾木却没有这个习惯。禾木退出了与清风聊天的界面,打开朋友圈的动态,第一条的动态里的照片有点刺眼。照片上有一个笑容灿烂的女孩——那不是清风,那个女孩依偎在一个陌生男子的怀里。禾木点开看了看,摁掉了手机,掏出了一根烟,点上了火,靠在了沙发上,好像在想什么事情,想了很久很久,手机上没有清风的回复,他又拿起手机,打开了微信,删除了清风的账号,没有任何的告别。禾木删掉清风的账号后,在沙发上迷上了眼睛,睡着了。
从此之后,清风和禾木没有了联系,清风听别人说:想一个人想久了,总是会见到的。大半年后,清风依然开着车上班,只不过换了一家公司,新公司离禾木的距离近了很多。清风总是会时不时地想起禾木,也会在路上因为某个牌子的车,让清风会牵挂起此时的禾木,他是否还好,他是否还在等那个女孩。
一阵车鸣声,让清风跳出了想念。清风回到公司,整理了自己的东西,离开了与禾木只隔7公里的地方。清风朝着东北方向,心里念道:
禾木,祝你将来一切过得顺利。再见!
篇5:《木禾米竹》教学反思
《木禾米竹》整篇课文把图画、古文字与象形字对应起来,展示了汉字的演变过程。这几个字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都已经接触过,学生大部分会读、会认。根据《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我将本堂课的目标定为:“通过故事、汉字演变、看图画识字。让学生在乐中学,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每个字都用了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了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教学时为了增加趣味,一开始我引入了“仓颉造字”这个神话故事,告诉学生我们的象形字有264个之多,学生都来了兴趣,注意力很快就会被吸引过来。在有图到形再到汉子的整个演变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汉字的有趣。同时,在整个识字过程中,我还补充了扩词、用词造句的训练内容,强化了应用文字的能力。学生不但准确地记住了该字,还会用自己的方法去与他人交流识字的方法。在识字中,给学生补充“木字加一笔”、“用木字旁组新字”,拓展学生识字,是学生有了更多的收获。
本课重点指导汉字的书写,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多数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能初步感受到汉字的美。学生在书写时能够认真观察,个别的学生观察不认真,写字的姿势还需要纠正。拓展识字环节设计有些单一,还应该在“趣”上多思多想,提高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
【《木禾 竹子》】相关文章:
1.禾木记忆作文
2.禾花读书笔记
3.禾源散文
4.谷禾的诗
5.竹子作文
6.竹子诗句
7.竹子古诗
8.木木读后感
10.竹子的说明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