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会计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实务考点:投资性房地产

会计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实务考点:投资性房地产

2023-06-16 08:40:0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mzzsyz”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会计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实务考点:投资性房地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会计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实务考点:投资性房地产,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会计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实务考点:投资性房地产

篇1:会计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实务考点:投资性房地产

会计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实务考点:投资性房地产(1)

(一)投资性房地产概述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1)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2)已出租的建筑物

(3)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注意】

1.自用房地产(厂房和办公楼等)不属于

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房地产企业销售的)不属于

3.转租的(经营租入再经营租出的)不属于

4.国家规定的闲置土地不属于

5.计划出租但尚未出租的土地使用权不属于

一般,租赁期开始日起,经营租出的建筑物才属于;但是以备经营出租但尚未出租的空置建筑物,如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定,明确表明将其用于经营出租且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的,即使尚未签订租赁协议,也应视为投资性房地产。

6.某项房地产部分自用或作为存货出售、部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如果不同部分能单独计量和出售的,应当分别确认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存货)和投资性房地产。

【例28-教材例1-98】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了一项经营租赁合同,乙企业将其持有产权的一栋办公楼出租给甲企业,租期。1年后,甲企业又将该办公楼转租给丙公司,以赚取租金差价,租期5年。

【答案】本例中,对于甲企业,因不拥有该栋办公楼的产权,因此不属于其投资性房地产;对于乙企业而言,由于拥有办公楼的产权且将办公楼经营出租,因此该办公楼属于乙企业投资性房地产。

【例29-多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是( )。

A.企业自用的办公楼

B.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已出租的房屋

C.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建筑物

D.房地产企业准备出售的房屋

【答案】ACD

[会计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实务考点:投资性房地产(1)]

篇2: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高频考点

【高频考题一】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例题】1.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购入材料一批,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300万元,增值税额51万元,发票账单已收到,计划成本320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月初结存L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成本差异为超支3.074万元。

①借:材料采购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

贷:银行存款 351

②借:原材料 320

贷:材料采购 300

材料成本差异 20( 节约)

2.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本月材料的消耗(计划成本)为:基本生产车间领用200万元,辅助生产车间领用60万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25万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5万元。

①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00

――辅助生产成本 60

制造费用 25

管理费用 5

贷:原材料290(计划成本)

②差异率=(3.074――20)/(100+320)×100%= ――4.03%

结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11.687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8.06

――辅助生产成本 2.418

制造费用 1.0075

管理费用 0.

【单选题】某企业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为2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35万元,计划成本为150万元,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80万元。当月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A.153 B.162

C.170 D.18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材料成本差异率=(――20――15)/(200+150)=――10%;结存材料实际成本=(200+150――180)×(1――10%)=153(万元)。

【单选题】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4月初,库存材料计划成本为0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余额为4000元,4月份购进原材料计划成本为48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20000元,该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为80000元,该企业库存原材料期末实际成本为( )元。

A.420000 B.406560

C.399840 D.40250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差异率=(――4000――20000)/(20000+480000)=――4.8%

实际成本=(20000+480000――80000)×(1――4.8%)=399840(元)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关于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入库原材料的超支差异应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B.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应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C.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应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D.入库材料的节约差异应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选项D,入库材料的节约差异应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

【不定项】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17%,该企业生产主要耗用一种原材料,该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20元,206月初,该企业“银行存款”科目余额为300000元,原材料和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余额为30000元和6152元,6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5日,从乙公司购入材料5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是90000元,增值税税额是15300元,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付清,材料尚未到达。

2.8日,从乙公司购入的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0千克,经查明,短缺为运输中合理损耗,按实际数量入库。

3.10日,从丙公司购入材料3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57000元,增值税税额为969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并且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4.15日,从丁公司购入材料4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88000元,增值税为1496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5.6月份,甲企业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总计为84000元。

1.根据资料(1),企业处理正确的是( )

A.在途物资90000

B.材料采购90000

C.在途物资100000

D.材料采购10000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采用计划成本法,不会涉及到在途物资科目。应该用材料采购科目,材料采购反映的是实际成本,也就是900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材料采购 9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300

贷:银行存款 105300

2.根据资料(1)和(2),企业处理正确的是( )。

A.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9000

B.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10000

C.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9000

D.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1000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借:原材料 99000 (4950*20)

贷:材料采购 90000

材料成本差异 9000

3.根据资料3,企业处理正确的是( )。

A.借:材料采购 57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690

贷:银行存款 66690

B.借:原材料60000

贷:材料采购 57000

材料成本差异 3000

C.借:在途物资 57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690

贷:银行存款 66690

D.借:原材料 57000

材料成本差异 3000

贷:材料采购 60000

正确答案:AB

篇3: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高频考点

4.根据期初资料以及资料(1)-(4),以下企业处理正确的是( )。

A.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发生额8000

B.材料成本差异贷方发生额12000

C.材料成本差异率0.8%

D.材料成本差异率3.77%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6152+8000-9000-3000)/(30000+99000+60000+80000)=0.8%

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发生额=8000元

材料成本差异贷方发生额=9000+3000=12000(元)

5.根据期初资料和资料(1)-(5),年6月30日甲企业相关会计科目期末余额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银行存款科目为25050元

B.银行存款科目为128010元

C.原材料科目为186480元

D.原材料科目为185000元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

银行存款=300000-105300-66690-102960=25050(元)

原料料=30000+99000+60000+80000-84000=185000(元)

【高频考题二】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

【单选题】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一批应交消费税的半成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甲公司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210万元,支付加工费6万元、增值税1.02万元、消费税24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收回该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216 B.217.02

C.240 D.241.02

正确答案:A

注意:单选题考核的是用于销售的情况。

【多选题】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委托其他单位加工应税消费品,该产品收回后继续加工,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有( )。

A.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B.支付给受托方的加工费

C.支付给受托方的增值税

D.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正确答案:AB

【单选题】某企业收回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材料一批,原材料的成本210万元,加工费10万元,增值税35.7万元,消费税1.7万元,收回的材料要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这批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220 B.221.7

C.257.4 D.255.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收回后继续用于加工的,委托加工环节的消费税应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的借方,所以材料的入账价值=210+10=220(万元)。

【单选题】6月5日,甲公司委托某量具厂加工一批量具,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5%,以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2 000元,6月25日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量具的加工费用20 000元,6月30日收回委托加工的量具,并以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3 0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收回该批量具的实际成本是( )元。

A.102 000 B.105 000

C.103 000 D.109 00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实际成本=80000+80000×5%+2000+20000+3000=109000(元)。

【高频考题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出售

【例题】假定1月15日,甲公司出售了所持有的B公司债券,售价为2 565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明细2 55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明细借方余额为10万元)。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 565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 550

――公允价值变动 10

投资收益 5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贷:投资收益 10

【例题】假定201月15日,甲公司出售了所持有的B公司债券,售价为2 565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明细2 55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贷方余额为50万元)。

借:其他货币资金 2 565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 550

投资收益 65

同时:

借:投资收益 5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

【单选题】甲公司将其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全部出售,售价为3 000万元,同时支付交易费用5万元;出售前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 800万元(其中成本2 5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3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对该交易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A.200 B.195

C.495 D.-49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借:其他货币资金2995(3 000-5)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 500

――公允价值变动 300

投资收益 195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0

贷:投资收益 300

【单选题】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收到200万元,该投资原账面余额170万元(其中:成本150万元,公允价值借方20万元),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A.50 B.30

C.20 D.4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的投资收益=200-150=50(万元)。

篇4: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每日一练:投资性房地产

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每日一练:投资性房地产

单项选择题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是( )。

A.已出租的建筑物

B.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C.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建筑物再转租给其他单位

【查看答案】→点击进入“每日一练――免费在线测试”>>

初级会计职称:每日一练《经济法基础》(-12-13)

中国大学网

12月13日

篇5: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

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重点难点讲义

打印本页

(一)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

1.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具体包括: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务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2.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根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除应遵循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外,还应遵循以下一般要求:

①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②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

③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

④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⑤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二)会计科目和账户

会计科目

账户

1.会计科目的含义: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2. 熟悉会计科目的意义和会计科目的设置。

1.账户的概念: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载体。

2.账户的基本结构:一般为丁字结构,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

(三)借贷记账法

1.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1)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项目

内容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借方”、“贷方”登记金额的增减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分为借方和贷方,但还要根据各个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即账户的性质来决定增加或减少的记录方向。

1.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资产的期初、期末余额和本期增加额,贷方登记本期减少额。这类账户的余额一般在借方,计算公式为:

资产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 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相反,其贷方登记权益的期初、期末余额和本期增加额,借方登记权益的减少额。这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计算公式为:

权益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 期初贷方余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1.试算平衡的含义: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

2.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公式为: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在借贷记账法中,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分别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账户的借方和贷方,借贷双方的发生额必然相等。由此得知,将一定时期内的经济业务全部记入有关账户之后,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也必然相等。

3.余额试算平衡法: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与期末余额平衡两类。期初余额平衡是期初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期末余额平衡是期末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这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决定的。公式为: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4.编制试算平衡表应注意的几点:

①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余额均已记入试算表。

②如果试算表借贷不相等,肯定账户记录有错误,应认真查找,直到实现平衡为止。

③即便实现了有关三栏的平衡关系,也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

2.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

(1)总分类账户

①总分类账户是指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总账账户或总账。按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通常可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五类。

②会计分类: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2)明细分类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是按照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明细账。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将明细分类账户设置成二级账户和三级账户等。

(3)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等登记

所谓平行登记是指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是依据相同、方向相同、期间相同和金额相等。

(四)会计凭证

1.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其意义和种类如下:

(1)意义: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录依据;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2)种类:按照编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2.会计凭证的基本内容、编制和审核

种类

项目

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

基本内容

①原始凭证名称;②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③接受原始凭证单位名称;④经济业务内容;⑤填制单位签章;⑥有关人员签章;⑦凭证附件。

①记账凭证的名称;②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③记账凭证的编号;④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⑤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及其记账方向;⑥经济业务的金额;⑦记账标记;⑧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⑨会计主管、记账、审核、出纳、制单等有关人员签章。

填制

①记录要真实;

②内容要完整;

③手续要完备;

④书写要清楚、规范;

⑤编号要连续;

⑥不得随意涂改、刮擦、挖补;

⑦填制要及时。

1.收款凭证的编制:该凭证左上角的“借方科目”按收款的性质填写“现金”或“银行存款”;日期填写的是编制凭证的日期;右上角填写编制收款凭证的顺序号;“摘要”填写对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贷方科目”填写与收入现金或银行存款相对应的会计科目;“记账”是指该凭证已登记账簿的标记,以免重记或漏记;“金额”是指该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额;该凭证右边“附件 张”是指本记账凭证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最下边分别是有关人员的签章,经明确经济责任。

2.付款凭证的编制:基本与收款凭证相同,只是左上角由“借方科目”换为“贷方科目”,凭证中间的“贷方科目”换为“借方科目”。

3.转账凭证的编制:该凭证将经济业务中所涉及全部会计科目,按照先借后贷的顺序记入“会计科目”栏中的“一级科目”和“二级及明细科目”,并按应借、应贷方向分别记入“借方金额”或“贷方金额”栏。

4.通用凭证和科目汇总表的编制请参见教材第49页。

注: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经济业务,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收款凭证。

审核

具体包括:

①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②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③审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④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⑤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⑥审核原始凭证的及时性。经审核的原始凭证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

其审核的内容为:①内容是否真实;②项目是否齐全;③科目是否正确;④金额是否正确;⑤书写是否正确。

此外,出纳人员在办理收款或付款业务后,应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以免重收重付。

3.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1)会计凭证的传递:要求能够满足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使传递程序合理有效,同时尽量节约传递时间,减少传递的工作量。

(2)会计凭证的保管

对会计凭证的保管,既要做到完整无缺,又要便于翻阅查找,其主要要求有:

①会计凭证应定期装订成册,防止散失;

②会计凭证封面应注明单位名称、凭证种类、凭证张数、起止号数、年度、月份、会计主管人员、装订人员等有关事项,会计主管人员和保管人员应在封面上签章;

③会计凭证应加贴封条,防止抽换凭证;

④原始凭证较多时,可单独装订,但应在凭证封面注明所属记账凭证的日期、编号和种类,同时在所属的记账凭证上应注明“附件另订”及原始凭证的名称和编号,以便查阅;

⑤每年装订成册的会计凭证,在年度终了时可暂由单位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后应当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⑥严格遵守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要求,期满前不得任意销毁。

(五)会计账簿

1.会计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会计账簿(简称账簿)概述。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账页组成的.,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设置和登记账簿,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是联结会计凭证与会计报表的中间环节。其意义和种类如下:

意 义

种 类

1.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记载,储存会计信息;

2.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分类、汇总会计信息;

3.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检查、校正会计信息;

4.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编报、输出会计信息。

1.按用途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

2.按账页格式分为两栏式、三栏式、多栏式和数量金额式四种;

3.按外型特征分为订本账、活页账和卡片账三种。

2.会计账簿的登记

(1)会计账簿的登记要求:

①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记账。

②为了保持账簿记录的持久性,防止涂改,必须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并用钢笔书写,不得用铅笔或规定以外的圆珠笔书写。

③记账时,必须按账户页次逐页逐行登记,不得隔页、跳行。

④账簿登记完毕,应在记账凭证“过账”栏内注明账簿页数或画对勾,表示记账完毕,避免重记、漏记。

⑤记账时必须对账页中的日期、凭证编号、摘要、金额等项目填写齐全,做到“摘要”简明扼要、文字规范清楚,数字清晰无误。

⑥每一账页记录完毕,应在该账页最末一行加计发生额合计及余额,在该行“摘要”栏注明“转次页”或“过次页”,并将这一金额记入下一页第一行有关金额栏内,在该行“摘要”栏注明“承前页”,以保持账簿记录的连续性,便于对账和结账。

⑦如发生账簿记录错误,不得随意刮、擦、挖补或用退色药水更改字迹,而应采用规定的方法更正。

⑧除结账、改错、冲账等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用红字登记的会计记录外,不得用红色墨水登记账簿。会计中的红字表示负数。

(2)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

日记账的登记方法

1.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同现金收付有关的记账凭证,按时间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即根据现金收款凭证和现金有关的银行存款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收入,根据现金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支出;并根据“上日余额+本日收入-本日支出=本日余额”的公式,逐日结出现金余额,与库存现金实存数核对,以检查每日现金收付是否有误。

2.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按企业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和币种分别设置,每个银行设置一本日记账。由出纳员根据与银行存款收付业务有关的记账凭证,按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

3.转账日记账:根据转账凭证逐日逐笔顺序登记的账簿,我国使用这种日记账的不多。

4.普通日记账:一般只设借方和贷方两个金额栏次,以满足编制会计分录的需要。

总分类账的登记方法

总账中的账页是按总账科目(一级科目)开设的总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的记账依据和登记方法取决于企业采用的账务处理程序。

明细分类账的登记方法

明细分类账是根据二级账户或明细账户开设账页,分类、连续地登记经济业务以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账簿,是按照总分类账的核算内容,按照更加详细的分类,反映某一具体类别活动的财务收支情况。

3.对账和结账

(1)对账:会计对账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账账与账实核对的内容为:

账账核对

账实核对

1.核对总分类账簿的记录;

2.总分类账簿与所属明细分类账簿核对;

3.总分类账簿与序时账簿核对;

4.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

1.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数额是否相符;

2.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是否相符;

3.各项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是否相符;

4.有关债权债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对方单位的账面记录是否相符等。

(2)结账

结账的内容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结清各种损益类账户,并据以计算确定本期利润;二是结清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分别结出本期发生额合计和余额。

(3)错账查找与更正方法

①错账查找的方法

差数法是指按错账的差数查找错账的方法;

尾数法是指对于发生的角、分的差错可以只查找小数部分以提高查错的效率。

除2法是指以差数除以2来查找错账的方法。

除9法是指以差数除以9来查找错数的方法。适用于三种情况:将数字写小;将数字写大;邻数颠倒。

②错账更正方法

适用情形

更正方法

划线更正法,在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文字或数字错误,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可以采用划线更正法。

更正时,可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条红线,在红线的上方填写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并由记账及相关人员在更正处盖章,以明确责任。

红字更正法

一是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的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有错误,从而引起记账错误。

更正方法为: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记账凭证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以示注销记账凭证,然后用蓝字填写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并据以记账;

二是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无误,只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

更正方法为:按多记的金额用红字编制一张与原记账凭证应借、应贷科目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以冲销多记的金额,并据以记账。

补充登记法(又称补充更正法),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无误,只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

更正方法:按少记的金额用蓝字编制一张与原记账凭证应借、应贷科目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以补充少记的金额,并据以记账。

(六)账务处理程序

各种账务处理程序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的地方,其根本区别就在于登记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是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是一种最基本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2)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是定期根据记账凭证分别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汇总转账凭证,然后再根据各种汇总的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又称记账凭证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其特点是定期根据所有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然后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七)财产清查

1.财产清查的定义

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2.财产清查的方法

(1)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现金是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来清查的。银行存款是通过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进行核对的方法进行清查的。

(2)不同的实物资产,可分别采用实地盘点法和技术推算法进行清查。往来款项一般通过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清查。

(八)会计档案

1.会计档案的定义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

2.会计档案的归档和保管

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可暂由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保管1年。期满后,原则上应由财务会计部门编造清册,移交本单位的档案部门保管;未设立档案部门的,应当在财务会计部门内部指定专人保管。

3.会计档案的查阅和复制

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查阅或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严禁在会计档案上涂画、拆封和抽换。

4.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保管期分为3年、5年、、、25年五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5.会计档案的销毁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是销毁会计档案的记录和报批文件,一般应包括:会计档案的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和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销毁日期等。

对于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以及涉及到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由档案部门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各单位按规定销毁会计档案时,应由档案部门和会计部门共同派员监销。

临销人在销毁会计档案以前,应当认真进行清点核对,销毁后,在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并将监销情况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九)会计电算化

1.会计电算化是指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即采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的过程。

2.会计电算化的内容

从内容上一般可分为会计核算电算化、会计管理电算化和会计决策电算化。本书只讲解会计核算电算化,其主要内容包括:设置会计科目电算化;填制会计凭证电算化;登记会计账簿电算化;进行成本计算电算化;编制会计报表电算化。

3.利用计算机及相应的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

需做好的工作为:岗位设置与人员培训;会计软件的初始化;会计软件的运行;

打印本页会计

篇6: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考点测试题

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考点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4小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费用中,不属于管理费用列支范围的是( ) 。

A .矿产资源补偿费

B .土地使用税

C .坏账准备

D .无形资产转让费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出售转让无形资产时,转让取得的收入扣除转让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余额,作为营业外收支核算。选项ABC均计入管理费用,故答案为D选项。

2、下列各项中,不影响营业利润的是( ) 。

A .资产减值损失

B .所得税费用

C .管理费用

D .销售费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营业利润等于营业收人,减去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而所得税费用是作为利润总额的减项,以当年净利润产生影响。

3、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财务费用的是( ) 。

A .银行承兑汇票的手续费

B .发行股票的手续费

C .外币应收账款的汇兑损失

D .销售商品的现金折扣.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发行股票时的手续费冲减股票发行的溢价收入,没有溢价收入的,冲减已有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原有金额。分录为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贷:银行存款。

4、A企业6月1日承接B企业一项设备安装劳务,劳务合同总收入为20万元,预计合同总成本为14万元,安装期8个月。截至月31日企业总共发生劳务成本14万元,此时A企业得知8企业经营发生困难,劳务收入难以收回,假定不考虑其他事项,年该企业应确认的劳务收入为万元。

A .20

B .0

C .14

D .1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劳务收入的确认。企业提供 劳务时,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不能得到补偿的,应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不确认提供劳务收入,所以本题中确认的.劳务收入是0。

5、甲企业某会计期间“固定资产”账户期末借方余额为2 000 000元,“累计折旧”账户期末贷方余额为800 000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期末贷方余额300 000元。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应填列()元。

A .1 200 000

B .2 000 000

C .1 700 000

D .900 00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企业应当以“固定资产”总账科目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两个备抵类总账科目余额后的金额,作为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的项目金额。因此,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2 000 000—800 000—300 000=900 000(元)。

6、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使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甲公司接受乙公司投资转入的原材料一批,账面价值l00 000元,投资协议约定价值l20 000元,假定投资协议约定的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符,该项投资没有产生资本溢价。甲公司实收资本应增加( )元。

A .100 000

B .117 000

C .120 000

D .140 40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甲公司实收资本增加=120 000×(1+17%)=140 400(元)。

7、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月初库存A商品80件,单位成本为50元。本月第一次进货30件,单位成本为60元;第二次划货50件,单位成本为56元。月末库存A商品55件,其库存A商品成本总额为( )元。

A .3 300

B .3 100

C .3 080

D .2 75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采用先进先出法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时,期末存货按最后购入商品的价格进行计价。本题中,月末库存55件由最后一次购人的50件和次后购入的5件所组成,分别按照这最后两次购入商品的单价计算这些商品的价值,就可计算出期末库存商品的成本总额,即50 X 56+5×60=3 100(元)。

8.下列各项业务,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计人管理费用的是( ) 。

A .支付离退休人员工资

B .专设销售部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C .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D .计提坏账准备

【正确答案】A

篇7: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

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

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税金中,通常与企业当期损益有直接关系的是( )。

A.营业税

B.个人所得税

C.车船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初级会计职称:每日一练《经济法基础》(2009.4.1)

中国大学网

2009年4月1日

【会计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实务考点:投资性房地产】相关文章:

1.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试题及答案

2.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每日一练:会计等式考核

3.初级会计实务习题

4.初级会计实务试题

5.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时限

6.初级会计考试

7.[]初级会计实务复习资料之一

8.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考务日程

9.《会计实务》考试大纲

10.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考前练习题

下载word文档
《会计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实务考点:投资性房地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