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郑板桥开仓济民》注释及译文参考

《郑板桥开仓济民》注释及译文参考

2023-06-14 08:09:2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嗑嗑啃蜡”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郑板桥开仓济民》注释及译文参考,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郑板桥开仓济民》注释及译文参考,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郑板桥开仓济民》注释及译文参考

篇1:《郑板桥开仓济民》注释及译文参考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

(1)长:擅长。(2)室:家。(3)贿赂:别人送的东西。(4)案:桌子。(5)无留牍(d):没有没办完的公事。(6)之:的。(7)辄:就。(8)至:至于。(9)迁:工作调动。(10)值:遇,遇到。

(11)或:有人。(12)谴:谴责。(13)任:负责。(14)活:救活。(15)岂:怎么。(16)其:他,指代郑板桥。(17)去:离开。(18)余:空闲。(19)为:作为,当。(20)食:吃。

【译文】

郑燮(xi),号是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的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曾经在范县做县令,爱护百姓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家里没有收受的`贿赂,桌子上没有遗留的公文。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至于有人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正逢上荒年,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人承担。郑板桥立即发米给老百姓,救活了上万人。他离任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

篇2:文言文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小题1】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 D.或阻之(或:有的人)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小题3】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

【小题1】A (2分)。

【小题2】(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2分)。

【小题3】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牍”在语境中应译为“公文”。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课外文言词语要根据语境去推断。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去任”。“去”是文言文中重点词语,在语境中应译为离开。“去任”即为离任。把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体现了他有才华。从“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中可以体会到他勤政、爱民、清廉。从““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有责任感,敢于担当。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点评: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举止、文中的侧面描写、抒情议论的语句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篇3:《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

1.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

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

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3.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相关材料】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篇4:《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

长:擅长。 室:家。 贿赂:别人送的东西。

案:桌子。 无留牍(dú ):没有没办完的公事。

之:的 辄:就。 至:至于。

迁:工作调动。 值:遇,遇到。 或:有人。

谴:谴责。 任:负责。 活:救活。

岂:怎么 其:他,指代郑板桥 去:离开

余:空闲 为:作为,当 食:吃

篇5:《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

1.B

2.(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3.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篇6:《郑板桥开仓济民》原文以及翻译

《郑板桥开仓济民》原文以及翻译

原文: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

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翻译:

郑燮,号是板桥先生,清朝乾隆元年科举得中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当时的人们称他为扬州八怪之一。曾经在范县作县令,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其实可以直接说爱民如子)。为官清廉,不受贿赂,兢兢业业,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文人们经常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的吃人。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力承担。”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百姓对其的爱戴可见如此。

篇7:《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及答案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咯,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小题1】

选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

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

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

【小题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小题3】

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相关材料】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答案

【小题1】

B

【小题2】

(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小题3】

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篇8:《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及答案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文)。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郑板桥开仓济民( ) ②曾任范县令( )

③值岁荒( ) ④上有谴 ( )

【小题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或阻之A.观之正浓B.故时有物外之趣C.是吾剑之所从坠D.至之市

【小题3】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

此 何 时 若 辗 转 申 报 民 岂 得 活 乎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

【小题5】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

【小题1】①救济②担任③年、年成④责怪

【小题2】A

【小题3】 此 何 时∕ 若 辗 转 申 报 ∕民 岂 得 活 乎

【小题4】(1)(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2)像这样找剑,不是也很糊涂吗?

【小题5】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1)“济”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意思。(2)“任”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意思。(3)岁,古义,年成;今义,年龄。(4)谴,谴责、责怪。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字词的理解的理解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2】

试题分析:A、代词,代二虫斗。B、结构助词,的。C、助词,无意义。D、动词,到----去。例句“之”的意思为“代词,代郑板桥。故,选A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

点评:“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题。同学们不妨通过卡片的形式,识记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小题3】

试题分析:“此 何 时 若 辗 转 申 报 民 岂 得 活 乎”这句话的意思为“现在是什么时候,如果辗转申报朝廷,老百姓哪里还能活啊?”根据意思句子的节奏为“此 何 时∕ 若 辗 转 申 报 ∕民 岂 得 活 乎”。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的节奏。

点评: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小题4】

试题分析:翻译(1)时,注意“去是离任的意思,之是的意思”,还要补充出省略的主语“郑板桥”。翻译(2)时,注意“若是像的意思,惑是迷惑、糊涂的意思”,还要注意“不亦----乎”这一句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5】

试题分析:“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分析出郑板桥是“有才”的人;“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文)”分析出郑板桥是“清廉、勤政”的人;“燮开仓赈济”分析出郑板桥是“爱民”的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点评:分析文章的人呢物形象,需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根据文章围绕这个人写的那几件事来分析这个人物的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除了直接对该人物进行描写,还可以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这个人物形象,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这样的人物形象才会丰满。

【《郑板桥开仓济民》注释及译文参考】相关文章:

1.郑板桥开仓济民翻译

2.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3.桃花源记译文及注释

4.《塞翁失马》译文及注释

5.陋室铭译文及注释

6.文言文《陈情表》译文及注释

7.《蝶恋花·春景》译文及注释

8.《月赋》译文及注释

9.尚书全文注释及译文

10.七言绝句原文、译文及注释译文

下载word文档
《《郑板桥开仓济民》注释及译文参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