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留一片云彩
“f6682237”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留一片云彩,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留一片云彩,欢迎大家分享。
篇1: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留一片云彩
【优秀范文】
留一片云彩
夏天雨后,整座城市清新得像少女的脸庞,干净得像溪水冲刷过的鹅卵石。
有两个女孩儿,自街的对面走来。她们双肩背着包,要通过这条马路的人行道。
还没来得及跨上这座桥,走在前面留马尾巴的女孩儿停了下来。停得突然,后面的女孩儿勉强刹住了脚。她们要做什么?在街对面,我静观。
只见前面的女孩儿举起手机,“嚓嚓嚓”地对着天空,不停地拍着。即便在闹市,那声音,在我听来,比乡下空谷的鸟鸣也清脆。雨后,一切澄明如洗,天空湛蓝可爱。后面的女孩儿驻足,凑上前,下颔儿触着她的肩,安静地等候着。
大街上行人匆匆,都在为事奔忙。谁也没留意一个拍白云的女孩儿。我不禁再次放慢脚步,顺着她的`手机抬头看天。多久了,我忘记了头顶的天空,忘记了仰望。此刻的天空深邃瓦蓝,飘着朵朵白云。白云如丝棉、柳絮,像家乡的桃花鱼,如孩子嘴中的棉花糖。
留马尾巴的女孩儿停留了两分钟,拍了大概十多张照片吧。轻轻地,她耸耸肩,收起手机,用手挽起等她女孩儿的胳膊,跨过斑马线,消失在高楼大厦间。
忙碌的青春可以为一朵白云放慢脚步。我抬头,下意识地第二次看了看天。放开脚步,继续加入到行色匆匆的人流中。
篇2:留一片云彩
夏天雨后,整座城市清新得像少女的脸庞,干静得像溪水冲刷过的鹅卵石。
有两个女孩儿,自街的对面走来。她们双肩背着包,要通过这条马路的人行道。
还没来得及跨上这座桥,走在前面留马尾巴的女孩儿停了下来。停得突然,后面的女孩儿勉强刹住了脚。她们要做什么?在街对面,我静观。
只见前面的女孩儿举起手机,“嚓嚓嚓”地对着天空,不停地拍着。即便在闹市,那声音,在我听来,比乡下空谷的鸟鸣也清脆。雨后,一切澄明如洗,天空湛蓝可爱。后面的女孩儿驻足,凑上前,下颔儿触着她的肩,安静地等候着。
大街上行人匆匆,都在为事奔忙。谁也没留意一个拍白云的女孩儿。我不禁再次放慢脚步,顺着她的手机抬头看天。多久了,我忘记了头顶的天空,忘记了仰望。此刻的天空深邃瓦蓝,飘着朵朵白云。白云如丝棉、柳絮,像家乡的桃花鱼,如孩子嘴中的棉花糖。
留马尾巴的女孩儿停留了两分钟,拍了大概十多张照片吧。轻轻地,她耸耸肩,收起手机,用手挽起等她女孩儿的胳膊,跨过斑马线,消失在高楼大厦间。
忙碌的青春可以为一朵白云放慢脚步。我抬头,下意识地第二次看了看天。放开脚步,继续加入到行色匆匆的人流中。
初二:路小瞳
篇3: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三总分
1~1011~1819222324
得 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式 其中二次根式的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可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4,5,6 B、2,3,4 C、11,12,13 D、8,15,17
3.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AB∥CD,AD=BC B、AB=AD,CB=CD C、AB=CD,AD=BC D、∠B=∠C,∠A=∠D
4.若 为二次根式, 则m的取值为( )
A、m≤3 B、m<3 C、m≥3 D、m>3
5.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① ; ② ;
③ ; ④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一次函数y=-5x+3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 )
A、一、二、三 B、二、三、四 C、一、二、四 D、一、三、四
7. 在Rt△ABC中,AB=3,AC=4,则BC的长为( ).
A、5 B、C、5或 D、无法确定
8.数据10,10, ,8的众数与平均数相同,那么这组数的中位数是( )
A、10 B、8 C、12 D、4
9.如 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和6,那么连接该三角形三边中点所得三角形的周长
可能是( )
A、6 B、8 C、10 D、12
10.函数y=ax+b与y=bx+a的图象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题,每小题3分, 共24分)
11.计算: =_______。
12.若 是正比例函数,则m=_______。
13.在□ABCD 中,若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 _,则四边形ABCD是矩形。
14.已知一组数据10,8,9,a,5众数是8,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________________。
15.△ABC是等边三角形,AB=4cm,则BC边上的高AD=______ _。
16.下列函数① 是一次函数的是_______。(填序号)
17.菱形的对角线分别为6cm和8cm,则它的面积为______。
18.已知a,b,c是△ABC的三边,且满足 则△AB C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 题(本大题共6题 共46分)
19.(本题6分)计算:
20.(本题7分)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
21.(本题7分)如图,小红用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进行折纸,已知该纸片宽AB为8cm,长BC为10cm.当小红折叠时,顶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AE).想一想,此时EC有多长?
22.(本题8分)直线 与 轴、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A的坐标为(8,0).
(1)求 的值;
(2)若点P 是直线在第一象限内的动点 ,试确定点P的坐标,使
△OAP的面积为12.
23.(本题8分)下表是某校八年级(1)班20名学生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统计表
成绩(分)60708090100
人数(人)15xy2
(1)若这2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数为82分,求x和y的值;
(2)在(1)的条件下,设这20名学生本次测验成绩的众数为 a,中位数为b,求a,b的值.
24.(本题10分)如图,□ABCD中,点O是AC与BD的交点,过点O的直线与BA、DC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F.
(1)求证:△AOE≌△COF;
(2)请连接EC、AF,则EF与A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说明理由.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C 4.A 5.A 6.C 7.C 8.A 9.B 10.C
二、填空题
11. 12. 13.一个角为直角( 或对角线相等) 14 ,8 15.
16.①③ 17. 18.等腰直角三角形
二、解答题
19.计算:(本题6分)
20.先化简,再求值:(本题7分)
21.(本题7分)
解:
22.(本题8分)
24、(本题10分)
(1)证明:在□ ABCD中
AB∥CD,OA=OC
∵AB∥CD∴∠E=∠F
∠AOE=∠COF
∴△AOE≌△COF (5分)
(2)EF=AC
连接EC,AF
由(1)得
AE=CF AE∥CF
得□AECF
∵EF=AC
∴□AECF是矩形 (10分)
[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篇4: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为依据,主要任务是对本学期教材进行全面复习,迎接考试。为使初二年级思想品德的复习有针对性、目的性,做到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真正对学生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使每一位学生在复习中夯实基础,融技巧、方法、思想于一体,获得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确保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1、从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看,学生的优秀率较高,但良好率、合格率等较低,特别是有75班学生基本不学习,低分人数多,且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失学率高。
2、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系统,解题能力偏差。
3、学生对政治分析题适应能力较差,不会用所学知识点来回答。
三、目标:力争通过复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教材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应有的考试技巧和方法,在期末考试中,争取名列全县前五名。
四、复习课时安排
从6月16日开始到207月3日止,共3个周9节课。
1、章节复习,从年6月16日开始到2014年7月3日,用时5节课,复习一到五单元。
2、时政复习,用时2节课。
3、综合练习和考试方法指导,用时2节课。
五、复习措施
1、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在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熟读课本,重现教材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2)、在完善知识结构后,要重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采取课堂老师抽查课后组长检查本组同学、课代表检查组长的.办法进行,事先对学生、组长、课代表提出明确要求,确保记忆效果。
(3)、要重视基础知识中的基本观点和观点的探究,指导学生发现、归纳总结,进行联系实际的运用。
2、梳理体系,讲练结合。
(1)、以章节为单位,注重“双基”。复习中打破教材的课时顺序,以一课内容为单元,整合相关知识,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复习,也便于学生有条理地掌握知识,并在考试答题时使用知识点,有利于学生节省时间。
2.讲练结合。每一课内容的复习,都要准备一定量的练习题,包括单选、材料分析题、实践与探索等题目训练。 对练习要精选,注意练习的基础性、代表性、典型性,以基础题为主,适当综合、适当提高、适当拓展,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发现不足和漏洞,及时调整教学,查漏补缺。
通过讲练,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切入点、方法,规范表达的方法,分析材料的方法及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过这个环节的复习,学生们基本做到熟悉课本知识点,掌握考试方法和技巧。
六、做好学生认真复习的思想工作
在进行以上方法的复习时尤其要注意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要注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尊重学生的人格,生活上关爱学生,真正做到学生的良师益友,让他们“亲其师”,最终变为“信其道”。在期末复习时要注意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让他们觉得思想品德其实很简单,这样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精神迎接期终考试。
篇5:初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
第五单元??? 热爱集体? 融入社会第十课?? 我与集体共发展一、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1.集体的基本特征:同一个集体中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在行动上相互支持,心理上相互依存,情感上荣辱与共,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①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②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3.怎样理解“团结就是力量”?(集体团结的作用)①任何一个集体,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形成合力,达到预期的目的;②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成员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
③集体不论大小团结才有力量。
二、为了集体的发展1、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①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以集体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人利益。
③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2.如何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①我们要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
②在集体生活中,当个人的愿望和要求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③我们反对那些为追求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3.怎样为集体添光彩?
为集体添光彩主要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①首先要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②更应该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③当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害时敢于积极维护;④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是维护集体利益的最高表现。
4.为什么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怎样维护?
①国家荣誉是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体现。国家利益是全国人民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②维护国家的荣誉主要表现为对祖国的关心、热爱和忠诚,对民族的自尊和自信。维护国家利益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大局为重,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决不能为满足个人或局部的私利而丧失国格和人格,丧失民族气节,做出有损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情。
第十一课? 关心社会? 亲近社会一、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1.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原因:①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和政策;②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
2.青少年为什么要参与社会生活?
社会发展对个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只有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才能学到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3.中学生应怎样参与社会生活?
①参与社会生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参加社会公益宣传、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调查活动、参观访问等。
②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地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就要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就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总之,一方面要紧随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抗拒外在的压力和诱惑,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做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
4.怎样认识从众心理?
①从众心理对社会和个人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②一方面从众心理可以使人们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另一方面盲目从众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
③我们只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力,才能克服盲目从众,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1.为什么要谦让?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让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
2、谦让的表现有哪些?
①谦让首先要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不唯我独尊、盛气凌人;②谦让突出地表现为在荣誉、利益面前不争名夺利,能自觉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别人;③谦让还表现在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不妨主动谦让。
3.分享的意义:
①把自己的欢乐与人分享,你会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人分享,你会有新的提高和收获;把自己的生活感悟与人分享,你会得到信任和友情。
②社会是一个合作体系,合作就需要彼此分享各自的经验、智慧和劳动成果。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只有通过分享和交流才能获得进步和成功的条件。
4、怎样助人?首先要真诚,还要注意方式和方法:①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②注意自身安全;③注意维护他人自尊。
5.怎样养成亲社会的行为?(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青少年能做些什么?)(1)要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2)要积极为社会做贡献,表现在: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②关心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事;③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6.中学生可通过为贫困儿童献上一份爱心、宣传环保知识、扶助老弱病残等方式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
7.中学生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①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等途径了解国内外大事。
②关心祖国建设事业,关心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③关心身边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积极献计献策等。
转眼之间一个学期也将过去了,同学们也迎来了期末考试,希望上文为大家提供的初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能帮助到大家。
[初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
篇6:关于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1947年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就已在南海标明了九段线。
B.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C.巴西世界杯足球赛最终谁将夺冠?你是看好美洲队?还是看好欧洲队?
D.亚信峰会成员涵盖不同社会制度、宗教、文化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些活动,使大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B.是否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C.“嫦娥三号”登月成功让我们距离月球资源的利用又近了一步。
D.对于期末考试语文复习,我们要详细落实并制定一个复习计划。
[关于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篇7:关于初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1.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权的理解:反映了某个数据在整个数据中的重要程度。
学会权没有直接给出数量,而是以比的或百分比的形式出现及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的方法。
2.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median);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mode)。
4.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range)。
5. 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就越稳定。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步骤:1.收集数据2.整理数据3.描述数据4.分析数据5.撰写调查报告6.交流
6.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一个优势,中位数的计算很少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关于初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
篇8:关于初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
第五单元热爱集体融入社会第十课我与集体共发展
一、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1.集体的基本特征:同一个集体中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在行动上相互支持,心理上相互依存,情感上荣辱与共,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①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②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3.怎样理解“团结就是力量”?(集体团结的作用)①任何一个集体,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形成合力,达到预期的目的;②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成员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
③集体不论大小团结才有力量。
二、为了集体的发展
1、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①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以集体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人利益。
③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2.如何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①我们要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
②在集体生活中,当个人的愿望和要求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③我们反对那些为追求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3.怎样为集体添光彩?
为集体添光彩主要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①首先要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②更应该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③当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害时敢于积极维护;④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是维护集体利益的最高表现。
4.为什么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怎样维护?
①国家荣誉是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体现。国家利益是全国人民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②维护国家的荣誉主要表现为对祖国的关心、热爱和忠诚,对民族的自尊和自信。维护国家利益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大局为重,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决不能为满足个人或局部的私利而丧失国格和人格,丧失民族气节,做出有损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情。
第十一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一、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1.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原因:①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和政策;②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
2.青少年为什么要参与社会生活?
社会发展对个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只有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才能学到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3.中学生应怎样参与社会生活?
①参与社会生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参加社会公益宣传、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调查活动、参观访问等。
②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地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就要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就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总之,一方面要紧随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抗拒外在的压力和诱惑,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做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
4.怎样认识从众心理?
①从众心理对社会和个人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②一方面从众心理可以使人们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另一方面盲目从众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
③我们只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力,才能克服盲目从众,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
[关于初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
【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留一片云彩】相关文章:
3.初二期末考试作文
10.初二期末考试作文700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