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例的飞机钣金工艺设计
“vvufygv”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基于实例的飞机钣金工艺设计,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基于实例的飞机钣金工艺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基于实例的飞机钣金工艺设计
基于实例的飞机钣金工艺设计
基于实例的钣金工艺设计是一种运用实例推理方法开发钣金工艺辅助设计系统的新思路.实例表达、实例相似性匹配算法是系统实现的.关键.本文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表达飞机钣金工艺实例,采用模糊相似算法进行实例相似性匹配,提出了一种基于实例的飞机钣金工艺设计系统构建方法.
作 者:王俊彪 盛威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西安,710072 刊 名:机械科学与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3(6) 分类号:V26 关键词:实例推理 实例表达 相似匹配 钣金工艺设计篇2:钣金工艺
一般折弯1:(R=0, θ=90°) L=A+B+K1. 当0¢T£0.3时, K’=02. 对于铁材:(如GI,SGCC,SECC,CRS,SPTE, SUS等)a. 当0.3¢T¢1.5时, K’=0.4Tb. 当1.5£T¢2.5时, K’=0.35T c. 当 T/2.5时, K’=0.3T3. SUS T>0.3 K’=0.25T4.对于其它有色金属材料如AL,CU:当 T$0.3时, K’=0.5T
一般折弯1:(R=0, θ=90°) L=A+B+K1. 当0¢T£0.3时, K’=02. 对于铁材:(如GI,SGCC,SECC,CRS,SPTE, SUS等)a. 当0.3¢T¢1.5时, K’=0.4Tb. 当1.5£T¢2.5时, K’=0.35T c. 当 T/2.5时, K’=0.3T3. SUS T>0.3 K’=0.25T4.对于其它有色金属材料如AL,CU:当 T$0.3时, K’=0.5T6.3.2. 折床的加工工艺参数:折床使用的下模V槽通常为5TV,如果使用5T-1V则折弯系数也要相应加大, 如果使用5T+1V则折弯系数也要相应减小.(T表示料厚,具体系数参见折床折弯系数一览表)6.3.3 折弯的加工范围:6.3.3.1折弯线到边缘的距离大于V槽的一半.如 1.0mm的材料使用4V的下模则最小距离为2mm.下表为不同料厚的最小折边: 直边断差 斜边断差 以,钨极氩弧焊一般只适于焊接厚度小于6mm的工件,基本符号是表示焊缝横截面形状的符号。国标GB324-88中规定的13种基本符号见表7-3。焊缝辅助符号是表示焊缝表面形状特征的符号。国标GB324-88中规定的三种辅助符号见表7-4。焊缝辅助符号是为了补充说明焊缝的某些特征而采用的符号。国标GB324-88中规定的补充符号见表7-5。焊缝尺寸符号是表示坡口和焊缝各特征尺寸的符号。国标GB324-88中规定的16个尺寸符号见表 7-6。7.4p焊接符号在图面上的位置7.4.1 基本要求s完整的焊缝表示方法除了上述基本符号o辅助符号o补充符号以外o还包括指引线o一些尺寸符号及数据,
焊缝符号和焊接方法代号必须通过指引线及有关规定才能准确的表示焊缝。指引线一般由带有箭头的指引线(简称箭头线)和两条基准线(一条为实线o另一条为虚线)两部分组成。7.4.2 箭头和接头的关系s
要求的焊接内容o包括焊接的位置o采取焊接的方法o是否需要打磨及其它特殊要求。了解客户的意图非常重要o这决定了我们后段所要采取的工艺流程。7.6.2焊接方法的确定s一般情况下o客户图面已经明确地标识出焊接的方法及要求s是用烧焊还是采用点焊? 焊缝多长? 截面尺寸? 但有可能在某些情况下o例如我们会觉得将烧焊改为点焊更好时o可以向客户确认更改焊接方式。7.6.3点焊的工艺要求:7.6.3.1点焊的总厚度不得超过8mm,焊点的大小一般为2T+3(2T表示两焊件的料厚),由于上电极是中空并通过冷却水来冷却.因此电极不能无限制的减小,最小直径一般为3~4mm.7.6.3.2点焊的工件必须在其中相互接触的某一面冲排焊点,以增加焊接强度,通常排焊点大小为Φ1.5~2.5mm高度为0.3mm左右.7.6.3.3两焊点的距离:焊件越厚两焊点的中心距也越大,偏小则过热使工件容易变形, 偏大则强度不够使两工件间出现裂缝.通常两焊点的距离不超过35mm(针对2mm以下的材料).7.6.3.4焊件的间隙:在点焊之前两工件的间隙一般不超过0.8mm,当工件通过折弯后再点焊时,此时排焊点的位置及高度非常重要,如果不当,点焊容易错位或变形,导致误差较大.7.6.3.5点焊的缺陷:(1)破损工件的表面, 焊点处极易形成毛刺须作抛光及防锈处理.(2)点焊的定位必须依赖于定位治具来完成, 如果用定位点来定位其稳定性不佳.7.6.3.6 点焊的干涉加工范围: 以下是焊机点焊的示意图, 图中的数据为加工范围.7.6.4氩弧焊:用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的电弧焊7.6.4.1氩焊产生的热量特别大,对工件有很大影响,使工件很容易变形,而薄材则更容易烧坏.7.6.4.2铝材的焊接: 铝及铝合金的溶点低,高温时强度和塑形低,焊接不慎会烧穿且在焊缝面会出现焊瘤.如果两铝材平面焊接,通常在其中一面冲塞焊孔,以增强焊接强度. 如果是长缝焊,一般进行分段点固焊, 点焊的长度为30mm左右(金属厚度2mm~5mm).7.6.4.3铁材的焊接:两工件垂直焊接时,可考虑在这两个工件上分别开工艺定位孔及定位口使其自身就能定位.且端口不能超出另一工件的料厚,也可以冲定位点,使工件定位且需用夹具将被焊处夹紧,以免使工件受热影响而导致尺寸不准.7.6.4.4氩弧缺陷:氩弧焊容易将工件烧坏,导致产生缺口.焊后的工件需要在焊接处进行打磨及抛光.当工件展开发生干涉或工件太大,可考虑(与客户协商)将该工件分成若干部分然后通过氩弧焊来克服,使其被焊成一体.7.6.5 CO2保护焊7.6.5.1一般适用于大于2mm厚的钢材焊接, 象低熔点金属如:铝、锡、锌等不能使用7.6.5.2 CO2保护焊的常见缺陷有:裂纹、未熔合、气孔、未焊透、夹渣、飞溅、熔透过大等。
7.6.6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与CO2保护焊优缺点比较篇3:钣金加工工艺
摘要:在钣金加工作业过程中,选择正确、科学的钣金加工工艺能够很好的保证产品加工质量,此外也可有效的规范和指导钣金加工工作。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钣金加工过程中,应对加工工艺进行有效的、深入的研究,确保所使用的钣金加工工艺能够满足钣金加工的需要。本文就结合钣金加工的不同方式,对钣金加工工艺进行简单介绍与讨论。
所谓电子机械钣金加工主要是指对于一些电子设备中的钣金件比如机柜、控制台以及插件还有面板、导轨等器件的加工作业。这些器件作为电子、电气模块中的载体,对于电子设备的整体性能有着较大影响。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应切实做好钣金件加工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1.冲压件加工工艺
在电子机械钣金件加工过程中,冲压加工通常是指依据某种压力设备,利用专业模具对相应的板材进行加压和拉力作业,确保板材塑性成型的加工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讲,模具是钣金加工作业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道“工序”,因此研究钣金加工工艺的本质实际是如何研究模具的使用。
1.1模具走刀方向以及加工次序
在进行钣金加工作业过程中,多选择先小后大、先圆后方以及先里后外的加工次序。如果在作业过程中,没有成型的专业模具,那么可将切边作为最后一道工序。这样就可以确保在钣金件加工过程中,合理的安排模具排列顺序,方便日后的安装与使用。另外如果有成型的专业模具,像导向槽或者是桥形等,就须要“先切边,后模具”的方式,以便板材在加工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最小。
1.2选择模具
在对钣金件加工作业过程中,选择合适模具十分重要。而选择的内容包括上下模间隙、模具工位以及模具类型等。应该说,选择合适的加工模具能够很好的降低和缩短模具设置时间以及设备运行时间,并能有效提高板材利用效率,实现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相应的加工成本。
(1)选择模具类型。有些设备上的钣金件零件,可以利用专业模具实现一次冲载成形。比如某些设备上的φ10mm圈可以通过专业的φ10mm模具一次成形。但大部分零件都需要通过多次冲裁或者是步冲才能成形,这就会涉及到怎样选择加工方式或者加工模具。
(2)选择模具上下模间隙。所谓模具上下模间隙是指模具上模直径与下模直径之间的实际差值。比如,上模直径为10mm,而下模直径为10.3mm,那么其间隙则为0.3mm。
在对模具上下模间隙进行选择时,应依据板材实际材质以及厚度。如果选择了不合理的.间隙那么就会使得加工的钣金件产生较多的毛刺,并极大缩短模具的实际使用寿命。
(3)选择模具工位。这方面主要指两方面内容:一是零件加工时具体工位选择;另一种是选择相应冲裁力。
在进行钣金件加工作业时,就需要将模具所选择的工位确定好,以减少作业人员的模具更换使用时间。另外如果在加工作业过程中,选择了上冲程模具,那么禁止在该模具周围放置任何冲裁模具,以免造成零件报废或者模具损坏。
另外加工钣金件所需要的冲裁力需要依据其切边长度以及材料厚度还有材质进行最终确定,公式如下:
P=Atr/1000
在该项公式中,P表示冲裁力,而A表示切边长度,t代表着材料厚度,而r代表着材料系数。
2.翻边孔加工
在电子机械钣金件加工过程中,翻边孔加工是指沿着内孔周边将钣金件依据一定标准翻成侧立凸缘的加工活动。现阶段常用的翻孔冲压加工方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无预孔翻空,而另一种是有预孔翻孔。
(1)有预孔的翻孔
事先先冲好预孔,然后再利用抛物线中的翻孔凸模进行翻孔,由于这类凸模具备一定的光滑圆弧过渡,所以翻孔质量相对较好。但对于存有预孔的翻边孔,则先需冲孔,然后再进行翻孔。这样不仅增加了一道工序,同时也会对生产效率造成一定影响,不符合当前的减员增效要求。
(2)无预孔的翻孔
这种翻孔加工通常包括穿刺翻孔形式以及冲孔翻孔形式。穿刺翻孔形式,其凸模端部大都选择60度锥形结构,且相应的冲制翻边孔边缘不够齐整,因此容易割伤手,无法满足客户的全部要求。
冲孔翻孔形式,其凸模选择使用阶梯形式,且后段翻孔、前段冲孔,可一性全部完成,不需要额外增加工序,不仅确保了冲制孔边缘的齐整,同时也满足了大部分客户要求。
(3)变薄翻孔
钣金件螺钉在进行连接时,为了确保连接牢固,要尽量使得螺钉孔翻孔的实际凸缘高度超过2mm,而当板料厚度相对较小,且常规性翻孔凸缘无法满足既定要度要求时,只能使用变薄翻孔形式。
这里所说的变薄翻孔是指利用让孔壁变薄来提高翻孔凸缘高度的一种新型翻孔方式,随着其日益成熟,被广泛的应用到钣金件连接作业中的螺钉孔冲压工序。综合质量、效率以及安全等方面的原因,在对电子机械钣金件螺钉连接作业中的翻边孔应选择使用冲孔翻孔的形式进行加工,最好是变薄翻孔。
3.弯曲件加工
在电子机械钣金件加工过程中,所谓弯曲是指在作业过程中将板料依据某种形式完成一定形状或者角度的加工活动,这种加工方式在电子机械钣金件加工作业时经常用到。需要注意的是,在对钣金件进行弯曲作业时,最好不要使用较高性能的弹性材料,尽可能的选择使用拥有较高弹性模量、塑性较强以及屈服点较低的材料。与此同时,在加工作业过程中还应对折弯半径以及折弯尺寸进行正确确定。
(1)选择最小弯曲半径
在进行弯曲加工过程中,弯曲半径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加工参数,如果弯曲半径过大则很容易受回弹影响,不易确保弯曲件半径;如果想对过小时,则很容使得钣金件产生裂纹。因此,折弯机上所指的折弯通常是间隙折弯,而其弯曲内半径则主要由下模开口宽度所决定。如果下模体开口宽度发生改变,那么其内弯曲角半径也会随之发生一定变化。弯曲内半径同模具开口矩公式如下:
R=0.516M
其中,公式里的R代表着下模开口宽度时所能够最终确定的实际弯曲内半径,而M则是指下模体v形槽开口宽度。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间隙折弯作业时,对于超过12.7mm厚度的板料,其模具开口宽度大约是板料厚度的7倍左右。
4.总结
本文主要结合钣金件的加工类型,对电子机械中的钣金件加工工艺进行探讨与研究,为未来进行做好钣金件加工工作以及完善钣金件加工工艺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篇4:钣金焊接工艺守则
1.适用范围:
本工艺守则规定了手工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电容储能焊设备、材料、焊接准备、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操作工艺流程,
适用于本企业生产柜体及其附件的焊接工序。
2.焊接设备、材料、工具
2.1焊接设备
1.BX系列交流弧焊机
2. CO2气体保护焊机
3.电容储能焊机
2.2焊接材料
1.
E4303交流焊条
2.H08MnSiA
CO2气体保护焊丝
3.镀铜碳钢焊接螺柱
4. CO2气体
2.3焊接辅助工具
劳动保护用品
敲渣工具
砂带机
磨光机
3.焊接技术标准
3.1材料的焊接特性
材料的焊接特性是材料对焊接工艺的适用性,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基础。
3.1.1钢材的可焊性
低碳钢,如A3、10#、20#、25#以及1Cr18Ni9不锈钢等可焊性良好,焊接牢固、变形小、易保证焊接后的尺寸精度;中碳钢以及1Cr13不锈钢的冷裂倾向和变形大,只有在合适的工艺规范下,才能保证焊接的进行。
3.1.2有色金属的可焊性
有色金属中的黄铜(H62)的可焊性良好,铜(T2)铝镁合金(LF2
LF5)及铝锰合金(LF12)一般,铝铜镁合金(LY12)较差。
3.1.3异种金属的可焊性
异种金属的焊接,在产品中也有应用,例如在碳钢上焊接不锈钢和铜螺钉。一般情况下,碳钢、黄铜和不锈钢之间可焊性良好,铜与碳钢、黄铜和不锈钢可焊性尚可,铝与碳钢、黄铜和不锈钢不可焊,铝与铜之间可焊性尚可。
3.1.4储能焊螺柱的可焊性
A3、1Cr18Ni9不锈钢、黄铜材质的储能焊螺柱与以上材质的板材之间可焊性良好,在铝材质板材上只能用铝储能焊螺柱。
3.2焊缝坡口的基本尺寸
合理的焊缝的坡口,可以保证尺寸精度、减少焊接变形。
一般焊缝坡口的工件厚度、坡口形式、焊缝形式、坡口尺寸,见下面要求:
1.工件厚度为1-3mm时,两件同一平面对缝焊接,一般采用一面焊接,缝间距为0-1.5mm.。
2.工件厚度为3-6mm时,两件同一平面对缝焊接,一般采用两面焊接,缝间距为0-2.5mm.。
3.工件厚度为1-3mm时,两件L型对缝焊接,一般采用一面焊接,缝间距为0-2mm.。
4.工件厚度为3-6mm时,两件L型对缝焊接,一般采用两面焊接,缝间距为0-2mm.。
5.工件厚度为1-6mm时,两件T型对缝焊接,一般采用两面焊接,缝间距为0-2mm.。
3.3焊接结构
焊接时,不允许长焊缝连续焊接,应采用交替断续焊接,以免热变形剧烈,影响产品质量;焊接时,应保证焊条能进入焊接区,一般手工电弧焊间距为20mm,气体保护焊应保证间距为35mm,并且保证焊条能保证倾斜45°。
4.焊接准备
4.1准备好各种焊接劳动保护用品。
4.2检查焊接设备、焊条、螺柱和辅助设备、气体储量是否齐全,合乎标准。
4.3清除焊件上的铁锈、油脂和水分。
4.4焊条如果潮湿,防在250℃-450℃烘炉中烘烤2小时。
5.操作工艺规范
5.1手工电弧焊
5.1.1工艺参数选择:
工艺参数主要包括: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速度。
1.焊条直径的选择:焊条直径的选择取决于焊件厚度、焊接接头和焊缝位置。焊条直径粗,生产效率高但是容易生成未焊透和成型不良。
一般情况下:焊件厚度2mm焊条直径为2mm,焊接电流为55-60A,焊件厚度2.5-3.5mm焊条直径为3.2-4mm,焊接电流为90-120A,焊件厚度4-5mm焊条直径为4mm焊接电流160-200A。
2.焊接电流的选择:根据选择的焊条直径,参照焊机操作说明调节焊机电流。电流小,电弧不稳定并且易形成未焊透、生产效率低;电流大,易产生烧穿。
3.电弧电压的选择:电弧电压与电弧长度成正比。焊接时,一般用短电弧,弧长不超过焊条直径。
4.焊接速度的选择: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采用大直径焊条和大焊接电流的快速焊接。
5.2 CO2气体保护焊
CO2气体保护焊的工艺规范一般有焊丝直径、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速度、气体流量等。
CO2气体保护焊的工艺规范见下表:
焊接形式
气体流量
板厚
(mm)
焊丝直径
(mm)
电流
(A)
电压
(V)
速度
(cm/min)
焊嘴与母材的距离(mm)
I型对接
10-20
L/min
1
0.8
50-60
16-17
40-50
8
1.2
0.8
60-70
17-18
40-50
8
1.6
0.8
80-100
18-20
40-50
8
2..3
1
100-120
20-21
40-50
10
3.2
1
130-150
20-23
30-40
10
4.5
1.2
150-180
21-23
30-40
10-15
角对接
10-15
L/min
1.2
0.8
55-60
16-17
40-45
8
1.6
1
65-75
16-18
40-45
8
2.3
1
80-100
19-20
40-45
10
3.2
1.2
130\150
20-22
33-40
10-15
1.适用范围:
本工艺守则规定了手工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电容储能焊设备、材料、焊接准备、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操作工艺流程。
适用于本企业生产柜体及其附件的焊接工序。
2.焊接设备、材料、工具
2.1焊接设备
1.BX系列交流弧焊机
2. CO2气体保护焊机
3.电容储能焊机
2.2焊接材料
1.
E4303交流焊条
2.H08MnSiA
CO2气体保护焊丝
3.镀铜碳钢焊接螺柱
4. CO2气体
2.3焊接辅助工具
劳动保护用品
敲渣工具
砂带机
磨光机
3.焊接技术标准
3.1材料的焊接特性
材料的焊接特性是材料对焊接工艺的适用性,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基础。
3.1.1钢材的可焊性
低碳钢,如A3、10#、20#、25#以及1Cr18Ni9不锈钢等可焊性良好,焊接牢固、变形小、易保证焊接后的尺寸精度;中碳钢以及1Cr13不锈钢的冷裂倾向和变形大,只有在合适的工艺规范下,才能保证焊接的进行。
3.1.2有色金属的可焊性
有色金属中的黄铜(H62)的可焊性良好,铜(T2)铝镁合金(LF2
LF5)及铝锰合金(LF12)一般,铝铜镁合金(LY12)较差。
3.1.3异种金属的可焊性
异种金属的焊接,在产品中也有应用,例如在碳钢上焊接不锈钢和铜螺钉,
一般情况下,碳钢、黄铜和不锈钢之间可焊性良好,铜与碳钢、黄铜和不锈钢可焊性尚可,铝与碳钢、黄铜和不锈钢不可焊,铝与铜之间可焊性尚可。
3.1.4储能焊螺柱的可焊性
A3、1Cr18Ni9不锈钢、黄铜材质的储能焊螺柱与以上材质的板材之间可焊性良好,在铝材质板材上只能用铝储能焊螺柱。
3.2焊缝坡口的基本尺寸
合理的焊缝的坡口,可以保证尺寸精度、减少焊接变形。
一般焊缝坡口的工件厚度、坡口形式、焊缝形式、坡口尺寸,见下面要求:
1.工件厚度为1-3mm时,两件同一平面对缝焊接,一般采用一面焊接,缝间距为0-1.5mm.。
2.工件厚度为3-6mm时,两件同一平面对缝焊接,一般采用两面焊接,缝间距为0-2.5mm.。
3.工件厚度为1-3mm时,两件L型对缝焊接,一般采用一面焊接,缝间距为0-2mm.。
4.工件厚度为3-6mm时,两件L型对缝焊接,一般采用两面焊接,缝间距为0-2mm.。
5.工件厚度为1-6mm时,两件T型对缝焊接,一般采用两面焊接,缝间距为0-2mm.。
3.3焊接结构
焊接时,不允许长焊缝连续焊接,应采用交替断续焊接,以免热变形剧烈,影响产品质量;焊接时,应保证焊条能进入焊接区,一般手工电弧焊间距为20mm,气体保护焊应保证间距为35mm,并且保证焊条能保证倾斜45°。
4.焊接准备
4.1准备好各种焊接劳动保护用品。
4.2检查焊接设备、焊条、螺柱和辅助设备、气体储量是否齐全,合乎标准。
4.3清除焊件上的铁锈、油脂和水分。
4.4焊条如果潮湿,防在250℃-450℃烘炉中烘烤2小时。
5.操作工艺规范
5.1手工电弧焊
5.1.1工艺参数选择:
工艺参数主要包括: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速度。
1.焊条直径的选择:焊条直径的选择取决于焊件厚度、焊接接头和焊缝位置。焊条直径粗,生产效率高但是容易生成未焊透和成型不良。
一般情况下:焊件厚度2mm焊条直径为2mm,焊接电流为55-60A,焊件厚度2.5-3.5mm焊条直径为3.2-4mm,焊接电流为90-120A,焊件厚度4-5mm焊条直径为4mm焊接电流160-200A。
2.焊接电流的选择:根据选择的焊条直径,参照焊机操作说明调节焊机电流。电流小,电弧不稳定并且易形成未焊透、生产效率低;电流大,易产生烧穿。
3.电弧电压的选择:电弧电压与电弧长度成正比。焊接时,一般用短电弧,弧长不超过焊条直径。
4.焊接速度的选择: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采用大直径焊条和大焊接电流的快速焊接。
5.2 CO2气体保护焊
CO2气体保护焊的工艺规范一般有焊丝直径、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速度、气体流量等。
CO2气体保护焊的工艺规范见下表:
焊接形式
气体流量
板厚
(mm)
焊丝直径
(mm)
电流
(A)
电压
(V)
速度
(cm/min)
焊嘴与母材的距离(mm)
I型对接
10-20
L/min
1
0.8
50-60
16-17
40-50
8
1.2
0.8
60-70
17-18
40-50
8
1.6
0.8
80-100
18-20
40-50
8
2..3
1
100-120
20-21
40-50
10
3.2
1
130-150
20-23
30-40
10
4.5
1.2
150-180
21-23
30-40
10-15
角对接
10-15
L/min
1.2
0.8
55-60
16-17
40-45
8
1.6
1
65-75
16-18
40-45
8
2.3
1
80-100
19-20
40-45
10
3.2
1.2
130\150
20-22
33-40
10-15
5.3 电容储能螺柱焊
工艺规范包括:充电电压、螺柱夹持长度、导电嘴直径和电极压力等参数。
1.
充电电压的选择:不同的螺柱,需要不同的充电电压。螺柱直径为3mm、4mm、5mm 、6mm对应的充电电压为55-60V、63-70V、72-80V、90-100V。
2.
螺柱夹持长度的选择:螺柱底部露出导电嘴2-4mm。
3.
导电嘴直径的选择:导电嘴的直径必须与螺柱直径相同。
4.
电极压力的选择:低碳钢螺柱直径为3-8时,选择4.5;不锈钢螺柱直径为3-6时,选择4.5。
6.
焊后处理
焊接后清渣、磨平。注意:在焊点小的情况下,不允许磨开焊点。
7.
检验
7.1外观检验:不允许有气孔、裂纹、咬边、烧穿、夹渣、焊瘤、未熔合等缺陷。
8.
2外形尺寸要求
一般零部件按照图纸标注的尺寸测量,记录。柜体属于规则型工件和尺寸大的情况,按下面要求检验:
1.高、宽、深尺寸要求及检验部位按以下要求:
高:在工件正反面两面四角测量
宽:在工件正反面离边缘10cm处分三处测量
深:在工件两侧边缘10cm处分三处测量
图纸未注公差按以下规定检验
尺寸范围
偏差(mm)
高
深
前宽
后宽
400-1000
±1
±1
-1.5
-2
1000-1500
±1.5
±1.5
-2
-2.5
1500-
±2
±2
-2.5
-3
2000-2500
±2.5
±2.5
-3
-3.5
2.外观垂直度检验
柜体在未注垂直度要求的情况下,垂直度只允许向后倾斜4-5mm
3.柜体对角尺寸偏差要求
尺寸范围
偏差(mm)
400-1000
3
1000-1500
4
1500-2000
4.5
2000-2500
5
8.注意事项
1.
严格按设备的安全操作规
程的有关规定进行操作2.
工作场所通风良好、无易燃易爆物品。
附录:
1.手工电弧焊操作工艺参数记录
2.CO2气体保护焊操作工艺参数记录
3.电容储能焊设备手工电弧焊操作工艺参数记录
篇5:一种具有柔性的飞机钣金零件编码方法
一种具有柔性的飞机钣金零件编码方法
建立了按特征组织的码结构,定义了各个码位;对于零件结构构型特征项,采用结构要素集合上的二元关系来描述,提出了用二元有序对组合来定义该码位;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全面、无多义性地表达零件的特征,具有对变化多样的飞机钣金零件结构特征编码的柔性.结合零件工艺设计建立了该编码方法的`应用方案,运行实例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作 者:刘闯 王俊彪 陆兴海 Liu Chuang Wang Junbiao Lu Xinghai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西安710072 刊 名:机械科学与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6 25(10) 分类号:V391.7 V260.5 关键词:零件编码 柔性编码 飞机钣金零件 特征【基于实例的飞机钣金工艺设计】相关文章:
1.钣金加工工艺
2.钣金班组工作总结
3.钣金实训心得体会
4.关于钣金实习报告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