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论文
“检疫合格小香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论文,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论文
摘要
生态型园林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向。生态型园林是以建筑、植物,山石和水为基本要素,运用生态建设方法和景观设计理念,结合科学技术与生态理论的绿地系统。分析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并对生态型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进行讨论。
篇2: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论文
1.1统一性原则
生态型园林景观在设计时,线条、色彩、比例及质地等都要有一定的变化和差异,呈现出多样性,但又要保持它们之间要有一定的相似性,有一定的统一感,这样才能既和谐统一,又生动活泼。如果赋予太多的变化,整体将变得杂乱无章,太过复杂,则失去了美感;但太平淡,没有任何变化又会显得呆板单调。因此,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力求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实现景观与其他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协调[3]。
1.2美观性原则
美观性原则,是指生态型园林景观应满足大众的审美,可以缓解人们的视觉疲劳,体现出植物群落的美,展现艺术与科学的价值。这就要求在植物配置时,掌握植物的造景功能和观赏特性,整体把握植物群落的配置效果,根据人们的观赏需求和美学原理进行配置;同时,要预见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季节性和动态变化,使植物在生长周期之中,“收四时之烂漫”,丰富景观的美感,提高观赏价值[4]。
1.3因地制宜原则
在生态型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地域文化特点等进行设计。只有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才能打造出被当地群众喜爱的生态型园林景观。
1.4经济性原则
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并非盲目追求奢侈豪华,不能以过度开发环境资源作为营造园林景观的代价,应当以较少的投入达到较好的效果,尽量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对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利用,推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篇3: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论文
2.1观花和观叶植物有效结合
在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搭配色彩反差对比强烈的植物能够获得良好的观赏效果。将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与观花植物组合在一起,能延长观赏期。此外,还可以将这些观叶树种作为主景放在明显位置,也有不错的观赏效果[5]。例如,多变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枫,叶色变黄的银杏等都十分美观;常绿树种通过颜色深浅的搭配也有很好的观赏效果,如淡绿色的柳树、浅绿色的梧桐、暗绿色的云杉和深绿色的香椿等。
2.2层次分明
为了有效地防止生态型园林景观配置出现单调的现象,应该运用绿草、花卉和乔木等不同植物,不同样式,不同颜色,多层次艺术搭配,使层次和色彩更加丰富。如高1m的黄杨球,高3m的红叶李,配置高5m的桧柏和高10m的枫树,从低到高,四层排列,形成绿色、红色和黄色等多层树种,不同花期的分层配置,可以延长观赏期。不同种类植物排列有序、层次分明,使植物得到充分利用,形成具有多种色彩的一道风景线。
2.3配置植物应注意其季节性
在生态型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设计时,不仅需要避免植物的单调性,还要注意一年四季都要有不同的景致。景观在不同的季节,能够展示不同的自然风光,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形成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树成阴,秋天叶色多变,冬天银装素裹的自然景观,让游客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和活力。根据季节的变化可选择的植物有早春开花的迎春花、丁香、桃花和连翘等;晚春盛开的玫瑰、棣棠和蔷薇等;初夏盛开的紫薇、木槿等;秋天观叶的红枫和银杏等;冬天翠绿的龙柏、油松等,使游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2.4巧妙利用草本花卉
在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中,利用木本花卉配置的不足之处,可以用草本花卉巧妙地弥补。木绣球可以搭配美人蕉;樱花树可以搭配万寿菊、堰柏;郁金香可以搭配黄金树;紫花三叶草可以搭配各类果树,能够达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效果。园林植物应在花型、色彩,树冠高度和形状、植物长势和寿命等方面协调配置。同时,要全面考虑裸露在外的地面、草坪、水池之间的关系,考虑到每个配置组合之中植物构成的比例及这种配置与游览的线路之间的关系。
3结语
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不是绿色植物的随意堆积,而是美学原理基础上的科学与艺术的和谐统一,是园林艺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生态型园林景观是我国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方向,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有效利用生态学理论,加强园林艺术研究,为人们营造一个和谐,优美的环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玉.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1):105-107.
[2]廖育红.现代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11(3):77-79.
[3]胡力.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8):152-154.
[4]赫菲.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规划师,(S2):138-140.
[5]马绍元.植物配置在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分析与应用[J].广东建材,(7):339-341.
篇4: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论文
人们对城市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生态型园林成为现代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生态型园林的内涵有2个方面:一是观赏性和艺术性,生态型园林可以美化环境、营造一个优美宜人的自然景观,为人们提供休闲、观光的场所,使城市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1];二是改善生态环境,在生态型园林中,草本、藤本、灌木和乔木等各种植物通过光合、吸收、蒸腾作用,发挥防尘挡风、降低噪声、净化空气、调节地区小气候、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的作用。生态型园林成为了人们娱乐和休闲的好地方,改善了城市的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
篇5: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分析论文
2.1将观花与观叶植物结合起来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期间,合理搭配色彩反差较为强烈的植物,能够得到较好的植物观赏效果。例如将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以及观花植物结合起来,便能够延长植物观赏期限。
2.2层次分明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中,为了避免出现景观配置单调的`情况,需要运用相应的绿草、花卉以及乔木等不同的植物、不同颜色进行搭配,做到多层次艺术搭配,从而使得层次以及色彩更加丰富鲜明。
2.3注重季节性生态型园林景观配置设计过程中,不仅要避免园林植物配置的单调性[3],同时还需要注意景观的季节性。不同季节的景观能够显示出不同的自然风光,引导人类充分的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
3 总结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分析了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坚持的原则,另一方面探究了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方式。通过分析明确,在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中,为了能够满足城市需求以及城市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相关设计人员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例如统一性原则、美观性原则等,同时还需要选择正确的生态型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生态型园林设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美化城市环境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彭静,郭勇君.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J].南方农业,(9)
2.谢红霞.关于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注意问题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3)
3.张周武.浅析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5)
篇6: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分析论文
1.1统一性原则
在设计生态型园林景观过程中,线条、色彩以及比例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变化与差异,并且一般都以多样性特点呈现。尽管如此,在设计中设计人员还需要确保彼此之间拥有一定的相似性,给人以相应的统一感,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和谐统一,同时也能够使得生态型园林建设更加活泼。如果在园林型生态设计中赋予过多的变化,那么园林的整体将会过于复杂,给人以凌乱感,导致园林失去了美感,同时也无法发挥出其美化城市的作用[1]。可是设计过程中,如果过于平淡便会导致园林景观过于呆板,同样无法满足人们对美的要求。为此,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中坚持统一性原则极为重要,在统一的基础上寻求变化,最终实现景观和其他方面相协调的目标。
1.2美观性原则
美观性原则主要指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能够与大众审美要求相符合,缓解人们视觉疲惫感,充分体现出植物群落美,同时艺术和科学的价值也能够充分体现出来。这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植物群落配置工程中,充分体现出植物造景功能以及观赏特性。配置的过程中,需要将人们的观赏需求以及美学原理作为基础,并且要掌握植物群落的季节性与动态变化,使得植物的生长期被延长,达到丰富景观美感、提升其观赏价值的目标。
1.3因地制宜原则[2]
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期间,设计人员需要将城市自然条件、地域文化特点等作为基础进行设计。因此,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够满足人们对生态型园林美的要求,这样打造出的园林景观才能够容易被大众接受。
1.4经济性原则
设计生态型园林景观的目的在于:能够为人们营造一个更加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并不是盲目地追求奢侈豪华设计。在此过程中,不能将营造园林景观作为目的去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等,要以较少的投入达到最好的设计目标。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坚持经济型原则,应用绿色环保材料进行设计,合理利用相应的资源,实现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篇7: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论文
在节约型社会下,节约型生态园林被提了出来,这一概念和节约型社会分不开。总的来看,节约型生态园林,包含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能源的节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是说,在节约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利用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从这一点上看,两者的思想应穿插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这样经济意义充分体现出来,让我们展开深入的分析,对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进行分析。节约型园林建设也成为人们重视的一方面。关于园林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逐渐建立了一些生态景观,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1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
1.1生态园林设计中的物种多样性
增强植物品种意识,加强区域生态区域特色与城市建设类型的多样性,构建城市个性绿地景观。在设计生态园林景观中,强化对植物的物种意识,注重植物生态多样性的选择和驯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景观。同时,引进国外特色品种时应谨慎,加以控制,重点利用本国原产地的改良植物种类。对植物进行合理科学配置,在引进植物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品种,然而种群规模不大,呈现逐渐消失的趋势。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绿化植物要求太高,片面追求完美。在同一时间,仔细和合理引用国外特色品种,产于我国,需经过改良。城市引入的植物非常多,然而植物群规模非常小,严重时,面临灭亡,主要原因是要求过高的绿化植物,追求完美,片面否定,如片面看重“常绿”,形成了较强的`适应性,没有重视季相多样和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受功利思想的影响,使得一些慢性植物缺乏大型苗木,有一些缺点的绿化植物也容易被否定。例如,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追求四季常青,要求景观成型周期短,使得一些加强适应性植物容易被忽视。植物本身,无论好还是坏,植物的四季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和景观,主要在于植物的配置是否合理、科学和艺术。植物的枯荣是自然景观中的正常现象,要注意科学合理地配置,以实现绿色适应物种和种群的多样性。生态系统中自然群落多样,由于不同天气和生态环境造成,在漫长的群落发展过程中,不同群落、结构、层次、外貌不同。自然群落具有较高的维持能力和修复能力。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借鉴性使用合适的自然群落类型,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降低养护成本。所以,我们应该加大绿地的适应性和扩大品种种类,如在植物设计时,限制和调整好品种比例。
1.2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因地制宜
生态景观设计,适应当地条件,以确保城市环境具有多种特点,该系统十分薄弱,城市生态环境的设计要根据当地环境、土壤和其他因素,使植物环境符合城市环境的需要,不断提高立地条件,改善种植土壤(基于人工培养基),保持较高的绿色维持机制。此外,要注意植物和城市建设的协调,充分利用植物的改造功能,使城市建设和绿地景观有机整合。将基调树种种植在植物造景中,同时还要运用一些观赏花木和草坪,呈现多样的植物空间。结合植物的生长规律,维持季相植物的存在,不盲目地引入植物,因为可能因为天气的原因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也不随意使用其他国家的植物景观设计模式,否则无法保障植物景观功能,要引起特别重视。
2节约型城市生态景观的植物配置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主要功能是塑造和维护城市的风貌和特色。因此,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将自然生态条件和区域指标纳入城市绿地。城市园林的绿化还要融入多种因素,如历史、宗教和文化等因素,构建城市地域特色,凸显城市绿地的特殊性和可识别性,有效发挥城市绿地功能,满足市民的需要。
2.1植物配置应合理
基于生态节约型视域,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要注意色彩季相的组合,把山石、水体巧妙地组合在一起。首先,要增强对本地区条件和植物特性的了解,遵循植物适中原则,选择适当的植物,改造植物生活的场地。其次,根据植物特性进行选择,合理配置植物,植物自身有许多特性,有些植物用作观赏,如月季花、广玉兰和夹竹桃等,有些植物具有奇特的性质,如飘带兰和旅人蕉等,有些植物在观赏时,不仅赏花,也用闻气味,如梅花和月季花,不同颜色的花可以组成颜色多样的图案,在植物配置时,这点非常重要。具体园林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花卉组成不同的园圃,一些植物具有自身特性,如有些植物的叶子硕大,如巴西棕和鱼尾葵等。亚马逊的玉兰漂浮在水面上时,犹如一个巨大的圆盘,可以让儿童在上面游玩。一些植物的果实可用作观赏,如紫珠普通,果实颜色非常鲜艳,观赏价值极高,如眼睛豆腊肠树果实奇特。在园林设计时,一些植物如梅花的暗香和茉莉的清香都能为游客带来美的感受。园林设计要考虑高度的搭配,选择合适的色调,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园林景观的功能。
2.2大量乡土植物应用园林,创造了城市景观的地域特色
构成园林局部的中心景物形成特殊景观,表现形体美或色彩美,如臭椿、香樟、桂花等。湖南乡土树种多样,可利用资源多,为园林景观的设计提供了便利。种在花园里可以用作景观树,景观局部中心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景观,表现了自然美和色彩美,如枫树、香樟、臭椿等。大冠,绿荫浓密,姿态优美的乡土树种在庭院种植中必不可少,如鹅掌楸、枫杨、桂花等。多数交通道路两侧均使用了乡土树种,如道路上常见的玉兰路、香樟等。无花果树在花园里用作色彩的点缀,为园林增添一点生气,吸引蜜蜂和蝴蝶飞,不时引来了小鸟驻足。乡土树种有石榴、南天竹和杨梅等。乡土树种还用作空间的分割,遮挡视线,陪衬景物,起到防范的功能,这些乡土树种,如棘篱、果篱等。湖南乡土树种中使用较多的有红槛木、枸橘、小蜡等。在特色园林建设中,本土植物是基本的手段。使用藤木、灌木和其他材料,运用艺术手法,对植物的形式,体现色感、线条等自然美,创造自然的植物群落景观,营造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的地域特色应与当地文化充分融合,充分发挥乡土树种的功能。
3结束语
现代城市园林不断发展,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将成为未来园林设计的趋势。[2]总之,基于“节约型社会”构建园林,建设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为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条件,高度重视生态型园林景观的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节约型园林建设,空喊口号不现实,围绕战略全局发展,变化旧的传统观念,从现在开始,高度重视节约型园林建设的迫切性,切实落实工作,将节约型园林纳入法制建设中,为了后代子孙更好地生存,实现城市未来更好地发展。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还有许多方面要做。
篇8: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研究论文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品质以及精神需求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设计城市园林景观的时候,需要设计师在切实了解人们真实需求之后,提出科学合理的园林造景方案,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让人们置身其中时可以得到心情的舒缓和视觉的满足。本文分析了关于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以及造景方案,希望可以为相关园林部门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植物配置;层次结合;规划
1植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作用
在园林设计当中植物景观是整个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园林主体风采展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对于整个园林的基本情况做出了解分析,进而对于布置和造景做好构思,可以在园林内部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景观效果,这种方式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园林内部的生态环境质量[1]。2)愉悦身心。身处于优美的景观环境中,可以达到愉悦观赏者身心的目的。而且可以为其营造一个休闲娱乐的空间,让人们在观赏景观的同时,可以放松身心,亲密接触大自然。3)警示作用。对于人们的环保意识起到了一个警示作用,宣传效果明显。让人们感受生态环境的好坏给人们的生活品质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可以让人身心愉悦舒畅,进而促使大家关注环境保护问题,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4)视觉享受。供人欣赏作为其最基本的作用,带给人以视觉享受[2]。各种观叶植物以及观花植物的色彩搭配,通过不一样的景观类型进行展现,给人们多重的感官体验。给远离郊区身居城市的居民带来对于美好景观的享受,并可以放松疲惫心情,缓解压力,轻松工作。
篇9: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研究论文
2.1突出地域特色
由于地区存在差异,环境、水文等基础特性也不尽相同,故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之前应充分考虑地域差异问题,充分了解当地自然资源情况,并结合当地文化风俗特点,来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园林。在设计中,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其一,需要最大程度的保留园林中原有植物;其二,选择植物的时候尽可能的多选择一些适应力强成活率较高的当地植物,当然,种类的选择是以进行科学合理评估后的结果为标准[3]。如此才能突出地方特色性。
2.2空间的合理搭配
通常在园林设计中空间的区分多是运用植物来实现。园林中的植物种类繁多,要充分利用当前有的植物资源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品种进行引进。通过对本地区的植物物种群落特性的学习与规律的了解,进行山林景观设计时,可以通过以客观环境作为凭证,进行合理的改进。
2.3植物的叶子和颜色结合
大多数情况下有两种植物多运用于园林种植中,一是观叶植物,二是观花植物。观花植物多具备不同的色彩性,在不同的时节给城市展现出不一样的色彩,虽然部分观花植物不具备随着季节变化改变色彩的能力,但是可以通过与多彩的观叶植物的相互结合,进行不通类型的搭配,也可以达到一个完美的展现观赏效果,并且观叶植物大多观赏期长,对人们的观赏期还可以有延长的作用[4]。
2.4植物之间的层次结合
虽然大部分的植物的叶子和花色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在高度上也会有一些差距。很多城市做设计时,会融合多种植物的花色、高度进行搭配,可以给人比较立体的视觉感受。并且还可以凸显色彩层次特性。在进行景观植物搭配时,通过不同植物的自由搭配,就可以通过时节的变换而展现出不同的色彩,从而展现出不同的层次感。
2.5植物季相变化
设计师在进行植物搭配的时候,要杜绝单调和雷同,营造一种繁花似锦、花团紧凑视觉效果。不同季节的景观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可以清晰的看到四季的变化。根据季节不同,选择不同的树种进行植物配置,每个季节都要有应季的观叶植物或观花植物可以达到观赏效果,整个园林效果可以包含各个季节,营造一种全方面的景观体验。
2.6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对于人们精神需求的满足以及心理压力的释放,植物景观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区域设计,会有不同的效果实现。比如在公园中,其设计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了重要场地,舒适、优雅是园内的植物配置原则。结合艺术需求来进行植物配置是建设特色园林景观的基本要求,特色园林可以更好的展示本地文化和城市风貌。
2.7突出植物造景的意境
动态性、活力性等元素设计师是在进行设计中需要突出植物的部分。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对于设计来说是其基本准则。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将自然与园林完美结合的设计。
3结束语
时代创新能力是当代园林设计人员需要具备的一种技能,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艺术创新能力,在以植物配置原则为基础要求下进行植物造景质量的提升,将园林美学最大化充分满足人们对于生态的需求。科学合理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对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慧男.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作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23):72-73.
[2]陈其夫,白静.简述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工程技术(引文版),(2):227.
[3]邓金.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6):60.
[4]《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J].中国园林,(6):81.
作者:杨彩华 单位:福建尚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篇10:园林景观设计对植物配置的应用论文
DOI:10.14051/j.cnki.xdyy..24.075
1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遵循的原则
1.1生态性原则
1.1.1因地制宜。园林设计时,要尽可能地使用乡土原生树种,并选择生长比较茂盛的植物。对于工业厂房等,要尽量避免种植一些贵重、娇气的植物,应当多种植广玉兰、夹竹桃等,因为它们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并且能够起到净化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害气体的作用。1.1.2植物的生态影响。园林植物配置时,不可以因为美观,而随意采用外国种类的植物,这样有可能造成其他生物的入侵,从而对本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同时由于我国的土地非常广阔,并且南方和北方的土地差异比较大,不适宜所有的植物生长,所以一定要选择适合的植物,例如:茶花、杜鹃等植物比较适合酸性土壤,但是不适合北方的盐碱地地区。
1.2经济性原则
在对绿地或企业绿地进行管理时,可以在城市绿化中种植果树,但是有一部分公共绿地的可行性比较低,所以应该遵循经济性原则,以节水型绿化为主要的建设目标,例如:多使用一些耐旱节水的草坪和地被植物:沙地柏。
1.3艺术性原则
在园林中,植物的配置不是将各种类型的植物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是要根据植物的不同特征和生命周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和配置,并且还要从审美的角度上,进行艺术配置。同时,植物配置时,还要严格遵循统一、均衡的原则,将植物自身的特征与审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这样就能体现出植物的艺术色彩、芳香等,从而就能够大大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
篇11:园林景观设计对植物配置的应用论文
2.1合理的配置
园林景观设计时,要严格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惯、生长特点等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并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植物进行栽培和美化。同时在对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乡土植物,这样今后也能够更好的对其进行管理和养护,也能够很大程度地减少因为运输、迁移等导致成活率比较低的问题。同时要选择适合的土地进行植物的种植,促使植物能够尽快的适应生长环境,也能够确保植物的成活率达到规定的要求,从而起到美化的效果。
2.2保证多样化的植物种类
在园林景观绿化时,植物的多样化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景观,主要是因为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有自身的形态和习性,这样就造成园林景观具有立体、多层次等特征,从而就创建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生活空间。同时由于园林中的植物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可吸引鸟和昆虫等,使得其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也促使生态环境更好合理和有秩序。
2.3要注重乡土植物与常规园林植物搭配
乡土植物就是当地产出的一种植物,这种植物由于常年生长在当地,其生理、遗传以及形态等都与当地的自然相适应,就比外地来的植物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选择一定数量的'乡土植物,这样不仅增强了植物的整体能力,还增强了植物的生态稳定性和适应性。
2.4根据季节变化选择合理的植物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植物的生长高峰期都是春天和夏天,并且在秋天很多植物都会出现凋谢和枯萎的情况,但是生态环境的建设又没有季节的划分,所以,要想有效地满足城市秋天和冬天的绿化,作为园林绿化部门,在进行植物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情况,选择不同的绿化植物。例如:在气温比较低的冬天,一定要注意阔叶树与针叶树之间的搭配比例,从而就能够促进植物全年都能够发挥高效的生态效益。
2.5注意层次
园林景观拼花时,一定要注重花草树木的层次、也要注重色彩之间的搭配,倘若能够搭配好花草树木的层次和色彩,就会让人们出现眼前一亮的景象。同时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时,不相同植物的叶色和花色也要注重搭配,从而就能够更好地凸显出层次感觉。
3结语
在园林景观中,绿化的效果对建筑居住的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而绿化的重点又是植物的配置上,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在适合的地方种树,并且还要注重远近结合和季节变化等,与此同时植物的配置要与自然、社会科学有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博,邹志荣.城市住宅区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13(6)
2马莉娜,何伟强.点睛之笔———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园艺,2013(20)
3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论文】相关文章:
1.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