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分析
“coolgirl小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我国近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我国近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分析,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我国近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近20年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产物,中国改革开放经过了二十几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逐渐完善.脱离计划经济体制,用更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市场经济,通货膨胀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已经并且会继续影响着我国的发展和普通人民的生活.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有很多,找出这些影响因素可以使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好地避免恶性的通货膨胀.
作 者:鲜宇星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级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611130 刊 名:现代经济信息 英文刊名:MODERN ECONOMIC INFORM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 关键词:通货膨胀 货币供给 固定资产投资篇2:我国CO2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CO2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构成严重的威胁,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文章对我国碳排放进行分析后得出,经济的高速增长会引起CO2排放量的增长,而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改善以及源效率水平的提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由经济增长带来的碳排放.作 者:王凌黎 邬恋 马前涛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期 刊: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Journal:CHINA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 年,卷(期):, “”(5) 分类号:X511 关键词:经济增长 能源强度 CO2排放 能源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篇3:我国海洋统计数据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海洋统计数据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海洋统计数据状况进行了说明,并对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海洋统计工作已步入全新阶段,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反映的情况也涉及到海洋工作各领域.但影响海洋统计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因素还存在,数据适用性不强、资料搜集渠道不畅通、数据衔接性等有待改进.
作 者:郭越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市,300171 刊 名:海洋信息 英文刊名:MARINE INFORMAT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P7 关键词:海洋统计 数据质量 影响因素篇4: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
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
摘 要:本文基于1986年至的年度数据, 利用 Eviews 6.0建立向量自回归(VAR) 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考察和分析通货膨胀与其各影响因素间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 关键词:通货膨胀;实证分析;宏观经济 一、实证分 析 (一) 变量说明与数据选择 1.变量说明。 本文练合考虑引起通胀的货币因素、成本因素、需求因素和外部输入因素,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数据口径的一致性,从各因素中分别选取以下代表指标进行实 证分析。( 1 ) 广义货币M2 。M2能够反映货币的总体变化情况,因此用其作为货币的代表性指标,并用其发展速度衡量货币的发展。( 2 )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工业品出厂价格处于产业链前端,对成本增长具有传递作用,因此用 PPI的变化反映成本变动。( 3 ) 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FAI。考虑到投资拉动的通胀,本文以FAI作为需求代表指标,用其发展速度代表需求的增长。( 4 ) 国际原油价格 OIL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引发我国进口成本增加,进而引发国内原油和其他能源价格的增长,造成国内物价指数的变化,因此用OIL代表外部输入因素的变动。本文选取迪拜原油价格指数作为国际原油价格的代表,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作为通货膨胀的代表。 2.数据选择与处理。 考虑到数据的可比性,本文所有指标数据均是以1986年各月为基期的发展速度。本文的CPI、PPI、FAI和M2的原始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OIL原始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为使模型的设定更合理并减少或消除潜在的异方差问题,对以上序列分别取自然对数。 (二) 实证分析 1.ADF单位根检验。由于上述变量的数据均为时间序列数据,为防止由于时间序列数据的非平稳性而导致的伪同归现象,应首先对各单变量进行ADF平稳性检验。分别对LnCPI、lnPPI、LnFAI、LnM2和LnOIL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滞后阶数南滞后 l 0阶内的SIC准则确认。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PPI和LnOIL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它们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但是各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所以LnCPI、lnPPI、LnFAI、LnM2和LnOIL均是I(1)过程,所以应采用协整方法研究。 式(1)表明,LnCPI和lnPPI、LnFAI、LnM2 、LnOIL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协整方程来看,各因素的增加均对通胀产生正影响,与经济意义一致。其中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对通胀的影响最大,PPI每增加一个单位,引起 CPI半均增加0.4569个单位;OIL、M2和FAI对通胀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每增加一个单位,分别引起CPI半均增加0.0743 、0.064和0.5727个单位。由此可知,从长期来看,成本因素对通胀的解释能力最大,是导致通胀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外部输入因素,货币发行量和投资需求对通胀的影响程度不大。 回归结果中各变量的系数均显著,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3861,拟合效果较好。系数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CPI在短期具有向长期均衡水平调整的动态调节机制。模型中 ECMt-1为误差修正项,表示t-1时CPI对均衡水平的偏离,其系数为负,符合误差修正的反馈机制; 系数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C P I在短期具有向长期均衡水平调整的动态调节机制。 4.通货膨胀影响因素随机波动的动态过程分析。 ( 1 ) 脉冲响应(IFR) 。为反映各变量受到冲击时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本文建立了脉冲响应函数,分析PPI、FAI、M2和OIL分别产生一个标准差大小的新息冲击对CPI当期值和未来值的影响。CPI对自身冲击产生正响应;给OIL一个标准差冲击时,对CPI的影响在第2期后为负,并且逐渐增大。给FAI一个标准差冲击,对CPI产生负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固定资产从投资到收益存在滞后的原因。当对 M2一个新息冲击时,对CPI产生正影响,且越来越大。( 2 ) 方差分解。为进一步考察各影响因素对通货膨胀影响程度的贡献率 , 本文运用方差分解法分析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货币供应量和国际石油价格对通货膨胀冲击的大小。 通货膨胀率在滞后10阶之内受自身的影响最大,虽然影响随着滞后阶数的增长而逐渐减少,但在滞后 1 0阶时通货膨胀本身的影响仍占99.68%,说明通货膨胀具有持久性。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其对通胀短期波动的解释程度在5%左右,除通胀自身的`影响因素外,其对通胀的解释能力最大,因此成本因素是导致我国通胀短期波动的主要因素。国外石油价格对通胀的贡献率在滞后8期时达到 2.9%以上,对通胀的短期波动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新增固定资产和货币发行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小。 二、结论与建议 本文根据1986年至20的年度数据, 利用Eviews 6.0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货币因素、需求因素、成本因素和输入性因素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法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从中找出引发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实证结果及建议如下。 1.成本因素和外部输入因素的共同作用, 导致了此轮的通货膨胀。通过对通货膨胀短期波动过程的分析,发现外部因素和成本因素均对通胀的冲击较大,其中成本因素更大。从协整方程来看,对通货膨胀解释程度最大的前两种因素为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国际石油价格 ,但PPI变化一单位引起CPI 的变化幅度大于 OIL引起的变化。 2.未来通胀水平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成本因素和外部输入因素是引起此轮通胀的主要原因, 现阶段居高不下的原材料和能源等初级产品价格以及国外的通胀压力表明,未来的通胀水平并没有大幅下降的空间。 3.为控制成本上涨引发的通胀,政府需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功能,适度实行价格监管, 控制原材料及初级产品的价格,如对农产品实行价格补贴政策 、加大居民的收入转移力度以及控制土地成本等。同时调整优化能源结构,降低我国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增强我国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
篇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影响因素比较论文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影响因素比较论文
内容摘要: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率、利率和国际收支等诸多因素存在密切联系,然而,这些影响因素在发展程度不同的经济体中,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也有所区别。本文对10个发达国家与10个发展中国家1993-通货膨胀及其影响因素的10个变量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经济因素进行考察,以期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通货膨胀 面板数据 FGLS
通货膨胀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一直是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然而,大多数研究只讨论通货膨胀和某单一经济因素的相关关系,或者只是泛泛地对通货膨胀的成因做定性分析,实证研究也只是采用简单的比较分析方法,而关于发展程度对于通货膨胀影响的研究却鲜有涉及。事实上,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发展程度不同,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程度,即关于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也因国而异。本文以历年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经济增长率、利率、货币供应量等影响因素分别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通货膨胀的贡献程度,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经济因素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说明他们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从而为避免严重的通货膨胀,确保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变量及数据说明
衡量通货膨胀程度主要指标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及价格指数(其中最常用的是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本文选取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反映通货膨胀变动程度的指标,即选取被解释变量为CPI(Y)。
根据通货膨胀的特征,要研究通货膨胀就必须对变量进行广泛的筛选、并且要进行长期观察,以便反映价格水平持续的长期变化过程。本文采用年度数据,并根据通货膨胀的持续性和文献综述中所介绍的理论和相关研究,拟出准备选取的解释变量如下:经济增长率(x1)、实际利率(x2)、官方汇率(x3)、资本形成总额年均增长率(x4)、居民人均最终消费年增长率(x5)、军费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x6)、经常性收支差额占GDP的比例(x7)、货物和服务进口年增长率(x8)、海外直接投资净流入占GDP的比例(x9)。
基于上述指标,本文选择两组共20个国家1993─20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数据主要根据中宏数据库的世界经济数据统计库进行整理汇编),其中发达国家10个(美国、日本、英国等),发展中国家10个(中国,印度,白俄罗斯等)。所选择的国家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区分标准,主要参考了世界银行的相关统计资料以及其它网上搜取的相关资料。
模型构建
完成了变量及数据选取,现在对本文进行模型选定。设定模型的一般形式为:Yit=αi+Xitβ+uit。其中,Xit=(X1it,X2it,……,XKit),β=(β1i,β2i,……,βKi),K为解释变量的个数,误差项uit均值为0,方差为σit。在李子奈、叶阿忠的文献中将panel-data模型分为模型1、模型2和模型3三种类型。采用panel-data建模时,首先要对模型进行F检验来判断选择那类模型。当我们经过检验需要采用变截距模型,也就是模型2的形式建模时,需要进一步确定截距的变化是固定影响还是随机影响。
从理论上来说,当截面单位是总体所有的单位时,固定影响panel-data模型是一个合理的模型;如果截面单位是随机抽取自一个大的总体,把所抽样本的个体差异认为服从随机分布可能更合适。从实证上来说,我们可以用Hausman检验,来判断这种影响是固定影响还是随机影响。经过分析与比较,本文最终选择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
通过模型设定和具体分析,可最终建立如下分析模型:Yit=αi+βk∑i=1Xkit+uit(k=1,2,3,…,9)。其中,Y为消费价格指数年变化率,即被解释变量为CPI,各个X变量的含义同文中第二部分,i表示各国,t为时期。
实证分析
经过变量数据选取和模型构建,本文利用Eviews5.0,采用SUR估计法(可行广义最小二乘回归(FGLS)对数据分析,采用SUR法的目的是同时对截面数据的异方差性和同期相关性进行修正,减少二者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对于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变量进行逐个筛选,最终发现GDP年增长率、实际利率、官方汇率、居民消费人均年增长率和军费开支占国民支出的比重一起作为解释变量时,该模型的拟合优度最好。从软件输出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调整后的判定系数值为0.9991,说明解释变量解释了被解变量平均值变化的99.91%,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各系数t检验的P值均为0,也就是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所选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F检验的P值的0,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拟合的方程是显著的; DW=2.088,此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各项检验值也在合理范围内,因此将模型确认为最终使用模型。
发展中国家整体的公共截距项为-232.95。从Fixed effects (个体不同截距项)中可以看出:国家之间的个体差异比较大(输出值从-433至589,而且距离零值均比较远)。其中俄罗斯常数项的值(最小值)达到-434,巴西(最大值)为589,系数项结果为:GDP增长率项-19.83、实际利率项-5.88、官方汇率项-0.01,这表明经济增长率、实际利率、官方汇率与物价水平负相关,其中经济增长率、利率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影响很大,会对物价水平上升起阻碍作用,而汇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居民人均消费年增长率项6.15、军费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项205.52,表明它们与物价水平成正相关关系,两者的系数都很大,军费开支占国民支出的比重项的系数更是达到206.5,发展中国家物价水平的波动受军费开支的影响很大,居民人均消费年增长率上升也会给物价水平带来上升的压力。
采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对发达国家进行分析。最终选择GDP年增长率、实际利率、官方汇率、居民消费人均年增长率和进口贸易年增长率一起作为解释变量时,发现该模型的拟合优度量好。从软件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调整后的判定系数值为0.9275,说明解释变量解释了被解变量的92.75%,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各系数t检验的P值均为小于0.05,也就是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所选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F检验的P值的0,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拟合的方程是显著的; DW=2.127,此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各项检验值也在合理范围内,因此将模型确认为最终使用模型。
其中发达国家整体的公共截距项为2.41。从Fixed Effects(个体不同截距项)中可以看出:国家间的个体差异比较小(-2.17到1.40之间,距离零值比较近)。其中,日本的数值为-2.17(最小值),西班牙的数值为1.40(最大值)。系数项结果为:实际利率项0.04、官方汇率项0.0007,表明这段时期内发达国家整体的实际利率、官方汇率与物价水平成正相关关系,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物价上升带来影响;GDP增长率项为-0.09、居民人均消费年增长率项为-0.05、进口货物与劳务增长率表明经济增长率项为-0.05、表明经济增长率、居民人均消费年增长率、进口货物与劳务增长率与这段时期发达国家物价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物价水平上升。 结论
对本文模型拟合优度最好的变量进行比较会发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自变量中都有经济增长率、实际利率、官方汇率、居民消费人均年增长率,另外发展中国家的军费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项和发达国家的进口贸易年增长率项表明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导致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不同。
相同因素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下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情况也有所不同:发展中国家GDP增长率项为-19.83,发达国家GDP增长率项为-0.09;发展中国家实际利率项为-5.88,实际利率项为0.04;发展中国家官方汇率项为-0.01,发达国家官方汇率项为0.0007;发展中国家居民人均消费年增长率项为6.15,发达国家居民人均消费年增长率项为-0.05。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相同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情况不但存在差异,而且有的差别还很大。这些变量的值存在着正和负的区别,不过这只是在说明关系的方向,而我们更加关注这种关系的程度,因此,单从绝对值来进行比较。比较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变量系数比发达国家大很多:GDP增长率项为200倍,实际利率项为146倍,官方汇率项为14倍,居民人均消费年增长率项为121倍。这表明这些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的变化引起通货膨胀变化的幅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从模型截距项的对比可以看出以下区别:公共截距项差别很大。发展中国家为-232.95,发达国家整体的公共截距项为2.41(从绝对值来比较相差约100倍);经济程度不同的Fixed Effects间个体的差别很大。发展中国家的区间为-433到-28和16到589,发达国家为-2到2;经济程度相同的Fixed Effects间个体的差别很大。发展中国家的跨度约为1000,发达国家为4。综合来看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常数项值很大、而且差距很大,发达国家的值很小、而且很集中。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导致通货膨胀影响因素会有不同,拟合结果中军费开支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解释得比发达国家明显,而进口贸易在发达国家的影响解释比发展中国家明显;相同因素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下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情况差距很大,就是相同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的变化引起通货膨胀变化的幅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这说明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的波动情况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容易变得很剧烈、比较不容易控制,不过这表明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在发展中国家引起调节作用非常明显,虽然同时又有很高的风险;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会导致通货膨胀受本文拟合变量以外因素影响情况差异很大,发展中国家的常数项值很大、而且差距很大,发达国家的值很小、而且很集中,这说明发展中国家物价水平具有很大的弹性,容易出现大幅度波动,而发达国家则相对缓和得多。
参考文献:
1.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通货膨胀的趋势分析-《通货膨胀趋势研究》课题系列,
3.郑雨,李新波.我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J].金融管理,(1)
4.陆云航.中国货币存量、价格水平和GDP关系的经验研究;1952—[J].经济科学,2005(2)
5.王少平.宏观计量的若干前沿理论与应用[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6.李晓西.现代通货膨胀理论比较研究[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7.Cheng Hsiao. Analysis of Panel Dat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篇6:环境保护影响因素分析
1环境保护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1.1环境保护的基本内容
环境保护的基本内容有很多,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自然环境、地球生物、人类环境等都是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从根本上说,环境保护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理念。环境保护方式包括: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民间自发环保组织等等,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自然环境同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共同平衡可持续发展,扩大有用资源的再生产,保证社会的发展。
1.2环境保护的意义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一项巨大的挑战,它不仅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还关系到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否,同时也是人类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大背景下,实现环境保护不仅仅是国家政策的要求,同时也是坚持人本主义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篇7:环境保护影响因素分析
环保问题是一项社会问题,影响环境保护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社会成员的参与度与环保意识、政治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否、科技手段是否先进等。
2.1环保意识与社会成员的参与度
环境是每个社会成员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环境问题与每一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社会成员都有责任去保护环境。社会成员的环保意识强弱及参与程度直接影响了环境保护的质量,同时也决定了国家环境政策是有效地执行下去。
2.2政治、经济、法律因素
由于环境保护问题是个社会问题,它受到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比如在政治方面,环境问题受到政策可接受性及相关政策的制约。从经济角度来说,市场竞争力、管理的可行性也影响了环境保护的进度和质量。从法律的角度上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同样成为了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环境保护的内容包括保护自然环境和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两个方面。必须首先寻求法律体系的支持,赋予政策合法地位。这种法律保障除了确认该政策的合法性之外,还要授权主管部门制定政策的实施细节和管理规定。
2.3科技手段
环境保护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两个方面,对后者而言,科技手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环境保护的进步和力度。在环境污染的治理上,科技手段非常重要,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治理污染的问题,从而保证自然环境得以有效的整治,促进自然和谐发展,从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
3实现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方法
3.1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要想实现有效的环境保护,首先要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提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通过媒体、报纸、一系列的社会活动来进行环保宣传,通过电视新闻、电视广告等形式来进行,在社会上形成舆论效应和正能量,同时对社会成员提出倡议,提倡以身作则进行环境保护;此外,对于社会成员来说,应该提升个人的环境保护自觉性,从身边的小事一点点做起,不断地通过自己的言行来践行环境保护。
3.2实现政治、经济、法律等手段的结合
环境保护受到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通过这些因素来实现对于环境的保护。重申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度,坚持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并将环境问题定为国家的基本国策,走政治制度路线;在经济方面,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注重两者的制约关系;另外,还应该颁布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通过法律的制约来实现有效的环境保护。总之,只有实现政治、经济、法律的结合,才能够让环境保护问题受到足够的重视。
3.3通过科技的进步来实现环境保护
科技对于环境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应该重点鼓励科技创新,为有科技创新的人才提供专利及更好的服务,实现用科技来带动环境保护;同时国家应该给予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一定的资金,提升相关的专家和人才的创新能力。另外,国家应该给企业拨款,在企业对污染的治理上使用最先进的科技设备,进而来实现有效的环境保护。只有通过科技来实现对于环境的保护,才能够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保证社会正常运行。
4结语
环境保护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环境保护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法律因素等。要想实现有效的环境保护,首先要提升环境保护的意识,其次要通过政治、经济和法律等手段的结合来实现管理和约束,最后还需要结合最先进的科技来实现环境保护。环保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只有不断地完善环保措施,才能够实现社会的稳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者:曾广裕 单位:江西省吉安县环境监测站
篇8:通货膨胀预期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通货膨胀预期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通胀预期,利弊,通胀预期管理
通胀预期是指人们已经估计到通货膨胀要来,预先打算做好准备要避免通胀给自己造成损害,然而防范通胀的措施本身就会造成资产价格的上升,即对通胀的预期本身就会加快通胀的到来。免费论文参考网。
2009年二季度以来,经济界有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越来越强,给现实经济生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对2010年能否出现通货膨胀这个预期要给予更多的理性思考,既不可麻痹大意,也不可跟风爆炒,要用辩证的思维和理性的心态来分析通货膨胀的预期问题,并对通胀预期加强管理,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1.可能诱发通货膨胀预期的三个因素
2009年二季度以来,由于房价的暴涨,由于资源性产品的不断涨价,由于股市楼市的大幅度上扬,许多专家和民众预感到2010年要出现通货膨胀预期的局面。现在已经出现了通货膨胀的苗头,2010年能否出现通货膨胀预期的风险,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予以分析:
1.1刺激经济复苏中投资过旺,银行大量放贷,刺激了物价上涨。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中国经济复苏,2008年中央财政拿出4万亿元的投资,各地方政府拿出18万亿元与之相配套,加大投入,拉动消费,以项目求发展,应该说目前经济企稳回升,主要是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投资,刺激增长带来的正面效应,应该说对全年GDP增长“保八”功不可没。
但是事物总是利弊兼备,22万亿巨资投到下面以后,由于结构性调整没有到位,体制性障碍尚存,所以产生了不少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银行1至10月份放贷总量达到8.6万亿元,到年末可以提高到10万亿元以上,这是建国以来发贷量最高的`年份。免费论文参考网。银行的大量资金投入市场,刺激了经济,也加大了市场上的货币投入。从前三季度看,目前的货币政策甚至过于宽松。2009年9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29.31%,增幅比上年末高11.49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29.51%,增幅比上年末高20.45个百分点;M0余额为3.68万亿元,同比增长15.96%。这都是货币投放量过高,资金流动性过剩的一种表现。
1.2当前由于国内外对人民币升值的通货膨胀预期较高,国际上的过剩资金和流动资本纷纷看好人民币升值这个投资增值的通货膨胀预期,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前三季度热钱涌入规模达到219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相当于1.5万亿元左右。这样大规模的热钱涌入中国市场,加重了中国货币的流动性过剩,这些热钱在中国首选进入房市和股市,催生了中国“两市”的大幅度上扬,也积累了两市的泡沫风险。这也是通货膨胀预期的又一个诱因。
1.3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的资源性产品进入了新一轮的涨价期。例如成品油价上涨每吨提高了480元。水价上涨哈尔滨每吨提高了0.6元,价格涨到2.4元/吨,北京每吨水提高了0.9元,现在全国各个省区、各大城市水价纷纷上扬。天然气、煤气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上扬。最近非居民用电每度提高了2.8分,居民用电提出了阶梯型涨价的办法。煤水电气这四大资源性产品,均属于国计民生的必须品,也属于上游产业的产品。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社会生产到人民生活对四种资源性产品的依赖型越来越强。资源性产品涨价推动中游、下游产品涨价,这样就必然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民众的生活成本。所以资源性产品涨价容易催生新一轮的通货膨胀,群众对此多有议论,压力很大。
2.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利弊分析
通货膨胀预期特别是低通货膨胀,对于中国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低这样的基本国情来看,有适度的低通胀是必要的,也是有益处的。
2.1通货膨胀预期正面效应:适度的通胀预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通过拉动物价激活消费和投资,对经济的企稳回升起到了固本强基的作用。适度的通货膨胀还可以减少企业的库存,盘活企业的流动资金,激活市场销售,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使资源型产业增收,农产品涨价会使农民增收,对经济发展和民生的稳定也是有益的。
2.2通货膨胀预期的弊端
一是通货膨胀之后,特别是上游产品的涨价,导致中下游企业成本增高,利润变薄,收益减少,由于企业经营状况不好,也带来了税基萎缩,使财政收入增加了困难。二是通货膨胀之后,增加了民众的生活成本,比如煤水电气这些民众生活必备品的涨价过多,使家庭的生活成本突增,从而影响民众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免费论文参考网。三是通货膨胀容易催生泡沫经济,加大风险,使民众产生恐慌心理,影响社会稳定。特别是楼市、股市的价格飞扬,热钱的涌入,容易制造虚假繁荣,酿就泡沫经济,引发新一轮的经济和金融危机。
3.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必要性
由于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存在密切联系,因此,通货膨胀预期也就成为与经济复苏相伴随的一种现象,而通货膨胀预期也是引发实际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人们普遍存在通货膨胀预期,消费者就愿意用较高的价格购买产品和服务,因为他们担心价格还会继续上涨;劳动者则要求给他们增加工资,因为通货膨胀会导致他们实际收入的减少;厂商当然也会充分利用这一点,以较高的价格出售产品,并且不会拒绝工人提高工资的要求,因为这样做并不会减少他们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潜在产出不会发生变化,但实际物价水平则会上升。通货膨胀预期会引发物价水平上升的实质,是通货膨胀预期刺激了社会总需求,而总需求的膨胀必然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如果实际物价水平由于通货膨胀预期而上升,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增强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由此就会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导致通货膨胀预期的自我强化和自我实现。
如果通货膨胀是在实体经济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由于通货膨胀预期或者由于错误的货币政策造成流动性过剩而引发的,就会导致经济出现“滞涨”。显然,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也是避免通货膨胀的重要内容。
4.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的关键是,及时转换经济政策和掌握好政策的力度,避免经济出现过热。除此之外,适时转换宏观调控的目标,表明政府控制通货膨胀的决心,增强经济政策的透明度,引导公众对经济政策和通货膨胀形势作出合理判断,就可以阻断通货膨胀预期自我强化和自我实现的机制,从而避免由通货膨胀预期引发的实际通货膨胀。
在当前的宏观调控中,我国既不应过分强调货币供应量目标,也不应过分追求低通胀率目标,而应当追求“组合式目标”。只有这样,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才有可能真正发展起来,这也是调节收入分配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有效办法,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周新普.治理当前通货膨胀的思考.上海城市治理学院,2008.
[2]唐毅亭,白静.目前通货膨胀的性质、特点和趋势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7.9.
[3]王文宁.现代通货膨胀的定义.货币理论研究,2005.
[4]朝洛蒙.中共阿拉善盟党校.分析物价上涨与民生前沿,2008. 12.
[5]肖潇.人民币升值对抑制通货膨胀作用有限.领导文萃,2008,11.
【我国近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分析】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