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讲占卜、八卦的吗
“法海法罗群岛水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易经》是讲占卜、八卦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易经》是讲占卜、八卦的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易经》是讲占卜、八卦的吗
《易经》是讲占卜、八卦的吗
惟贤法师答:《易经》是中国古代的哲学,道家哲学和儒家哲学都发源于《易经》。现在提倡和谐社会,实际上这个和谐的内容在《易经》里面相当丰富:天、地、人三才,事事运转叫和谐,讲生生之道叫和谐,但是这个和,这个天地之和,要以人为主,人是三才中最重要的因素,人是顶天立地的,天地的变化是以人心为转移的。
这是什么心呢?仁爱之心。仁爱之心与天地生长万物的心是相应的,仁爱之心发展,天地的.阴阳才能调和,就可以风调雨顺、消灭灾难。反之,人的仁爱心变化,变得凶残、贪欲重,由于这种人为的关系,就可影响自然界、破坏自然界,天地阴阳失调,灾难就多。
中国古代这个《易经》讲仁爱是讲得相当好的,不要把它看做是专门占卜的东西,虽然八卦占卜有它的道理在里头,但指挥这些占卜技术的是三才中的人。人呢就是以人心为主,人心就是仁爱,仁爱才有德。在佛家来讲,慈悲才有德,没有慈悲就失掉德的根本。儒家讲,没有人心就失去了道德的根本、仁爱的根本,那就要乱,家庭要乱、社会要乱、国家要乱,你把这个道理拿来衡量过去和现在,就可以证明。这就有深刻的哲理在里面。
很多人不懂《易经》,认为占卜、八卦就叫《易经》,实际不是那回事,那只是片面的。《易经》很有哲理,讲的是做人的道理、治家治国的道理、与人相处的道理。《易经》中讲“与时谐行”,与时,就是说气象、时间要前进,日新又日新,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现在你看国外都在研究《易经》,外国人都很重视《易经》,就是因为它有道理在里面。
但在佛教来讲,它是世间法,讲的是变法。这个变化随着人心的变化使得气象环境都变化,以人心为主,而不变的方面它就没讲到,所以说还是属于有为法。
解卦小词典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奼女。
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专,为大途,为宗子,为决躁,为苍筤竹,为萑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颡。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輮,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为通,为月,为盗。其于木也,为坚多心。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蓏,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兑为泽,为奼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为刚卤。为妾,为羊。
就是这个《说卦传》解易小词典,往往被某些所说易学义理派教授们呵斥为“古时侯人为占筮迷信活动而掺加的穿凿附会之词”。庄子曰:“道在屎溺”,信哉!除了把握以上《说卦传》卦象词典外,解读易经还需要把握爻象规律,爻象规律比卦象更简单:阴爻为柔,阳爻为刚,然后是中、正、应、乘。这个大家在解读中与大家分享。
在解读易经的正文部分,我与大家一块解经。在解读易经过程中,你会感觉非常快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是越学越多,越学越生,所以称“学生”,学习知识是枯燥乏味的;而解易是为道,越解负担就越减轻,所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篇2:易经八卦
易经八卦
《易经》有深厚的内涵,富有哲理,古贤们常玩易明理,占卜吉凶悔咎。
易经八卦与九型人格
乾卦(金)---8号踊跃进取,擅长指挥别人,对工作请求领有本人的见解,不善让步,错了也不听。
兑卦(duì)(金)---7号对义务部署通过交换,会许可实现但实际上操作总有不足之处,工作常常呈现小的破绽,一经发明会很快补充。
离卦(lí)(火)---3号热忱待人,主意较多,对事物的描写因为自己的懂得,会发生夸张的景象,做事为自己考虑较多。
震卦(zhèn)(木)---1号、4号心坎高傲,进取心强,工作中善于思考,不愿服从别人的意见,对自我要求较高,具备较强实行力,属于思考过不听。
巽卦(xùn)(木)---2号遵从上级引导的支配,英杂技演员不慎将自己催眠,善于沟通处置共事关联,易于让别人接收自己的看法,斟酌问题周密。
坎卦(kǎn)(水)---1号、5号对上级惟命是从,对下级苟刻要求,存在较强的忍受力,工作义务心强,名义随跟,艾瑞克森催眠??讽刺剧的主角,活跃型,实际执拗,能刻苦,怀疑强,虔诚度高,善于剖析,具备凝集力
艮卦(gěn)(土)---6号对任何人都有防范心理,不随便发表自己主意,做事保持自己的看法,工作依照自己的进度推动。
坤卦(kūn)(土)---9号工作踏实,但效力极低,被动性强,夫妻真爱如何才能到永远,待人宽容,轻易接受别人的倡议,善于完成流程化的工作
MBTI和九型人格的殊路同归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种迫选型、自我讲演式的性格评估工具,用以权衡和描写人们在获守信息、作出决议、看待生涯等方面的心理运动法则和性格类型。它以瑞士心理学家Carl Jung的性格实践为基本,是当今世界上利用最普遍的性格测试工具,第四型的外在表现。
九型人格(Enneagram),又名性情型态学、九种性格,它是一门既古老又年青的学识。说它古老,它来自公元9世纪的神秘信奉苏菲教;说它年轻,它成为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的引导力课程才三十多年。它不仅是一种性格剖析工具,更是为个人涵养跟自我晋升供给了深刻的洞察力。
比拟起来,MBTI更着重感性分析,更讲求施测师的艺术,确保被试者展示自我的原来面目,确保正确切施每一个施测步骤,确保被试者懂得MBTI的测试成果、断定自己的性格类型。九型人格更偏重居心去领会,更讲究自发断定,由于它揭示了人们心坎最深层的价值观和留神力焦点,并且不受名义的外在行动变更影响。
正因为如斯,和平型,MBTI的学习能够通过自我研读、参加正规培训;九型人格的学习却必需加入九型人格研习会,通过与真人分享,导师领导,经由深入摸索才干发明。看书不是学习九型人格的好方式,因为书本描述更多的是外在的行为。然而有一点是共通的,光知情理论是没用的,学习过后必需要操练半年到一年能力真正控制。
在MBTI的自测的进程中,我对本人毕竟是S(Sensing),还是N(Feeling);究竟是T(Thinking),仍是F(Feeling)发生的怀疑。施测师的'再次图片评测和说明使我明白了自己的原生性格是S、T,NLP与鬼谷子,N、T是后天培育的,九型人格中七号的人际关系与生活风格,也是我的最弱项。这正好和我的工作阅历相吻合,最近学习九型人格更是无意识地增强了N、T。
MBTI和九型人格哪个更有价值呢?两者殊路同归,彼此印证,然而实用范畴不同,适合的人群也不同。只有合适你,那就会是最好的。
情感组型人的性格形态
“情感组型”的人,爱好人及感触上的运作,对人不是认同就是敌意,我如何知道自己是属于哪项性格类型?,容易活在当初,和平型。
第 2 “助人者”是最轻易过火表现情感的,这一型情绪弥漫、适度友爱,第五类型的工作型态,只对别人达正面的情感、并压制自己的已知的需要或暗藏的念头、
第3“动机者”是情感组型中的基础型。第3型最阔别自己的情感,他们会替换的对别人投射出一种情感跟立场的印象。
第 4“艺术型人物”在辩证上是第2型的相反,存在苦楚的强烈自发意识,很少表示自己的感情,而是以不同情势的艺术或发明来揭穿本人。
他们的共通特色在于表白(或不抒发)他们真正的情感。
共通点:爱受人留神,关于坚持。他们具备友善,自动的特质,反映情感化,本性拥有社交,组织人群的才能,重视形像及人际关联。 他们器重自我的形像,通常很快就能感到到别人须要什么
篇3:在线易经占卜
在线易经占卜
《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因为流行在周朝,所以叫《周易》,并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从其编排体例及文字内容看,是占卜用书。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偷偷将《易经》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
关于其作者,《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由于成书很早,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
有人认为,占卜之书的性质并不能掩盖《易经》作为一部伟大著作的价值。占卜起源于人类解释世界的渴望,哲学的萌芽从原始宗教中生发出来,《易经》为此提供了很好的例证。中国哲学中阴阳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的基础理论,便是根植于《易经》。后人从《易经》中发展出了复杂的哲学系统,儒家和道教的学说均明显受到《易经》的影响。今人更是从《易经》中解读出哲学、政治、历史、军事、民俗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根据《周礼》的记载,占卜有“三易之法”,《易经》只是其中之一,另两部《连山》、《归藏》均已失传。
《易》被其后的诸多研究者所推崇,许多易学研究者都是当时公认的渊博学者。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为两个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注重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占卜。前者如东汉王弼、北宋程颐,后者如西汉京房、北宋邵雍。像广为人知的河图洛书、太极图(含阴阳鱼的圆形图案)等,都是《易经》原著中所无、后人根据对《易经》的理解添加进去的。
易经成书过程
周易的成书时间历来颇多争论。就《易经》与《易传》分别而论,《易经》的成书年代古老,从其文字的生僻程度看,至少比春秋要早,具体年代已不易考证,有说西周初的,有说西周末的。《易经》六十四卦体例完整和谐不可分割,文字风格前后一致,当属一气呵成,而非几个时代的断续之作。只是其中的卦画(即八卦和六十四卦的画法,不含文字),有可能是更早时流传下来的。
与《易经》相比,《易传》的文字则明显好懂得多,有古文基础的现代人就可通读。同时《易传》的不同篇目,甚至同一篇目中不同章节运用文字的风格及内容观点也明显多变,可能不是一时一人所写。关于《易传》的作者,《史记》载为孔子,今人有认为其成书于战国时期或秦汉的,也有认为是后人在孔子原《易传》的基础上添加修改而成的,各种观点不一而足。不过无可否认的是,《易传》中多有儒家观点出现,并且努力寻找《易经》的道德伦理价值。有时读起来会感觉《易传》并不是那么“忠实于原著”的,不过总的来说还是要感谢《易传》的,假如没有它的解释,《易经》就真成了一部彻头彻尾的天书了。
易经内容
现在流传下来的《周易》有两部分组成:
《易经》:共六十四卦,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画、卦词、爻题、爻辞。形象地说,六十四卦如同著作的六十四章;卦画如同每章的序号;卦辞如同每章的题目和主旨;每卦六爻如同六个小节,爻题如同每节的序号;爻辞如同每节的内容。六十四卦共384爻,但为首的两卦乾和坤各多一爻,所以共386条爻辞。
《易传》:有十篇,又称“十翼”,是对《易经》的注释。《十翼》包括:一、彖上传(《周易》每卦有“象辞”,《彖传》就是解释“彖辞”的话),二、彖下传,三、象上传(又称“大象”),四、象下传(又称“小象”),五、系辞上传,六、系辞下传,七、文言传(文言是解释二卦经文的言语),八、序卦传,九、说卦传,十、杂卦传。
在唐朝之前,《十翼》一般都认为是孔子作的。到了宋朝,欧阳修首先提出疑问,朱熹则深信不疑,现在已证明非孔子所作。吕绍纲先生说道:“《易传》已经是《周易》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离开《易传》研究《周易》,像汉人那样另搞一套,是一条绝路,没办法走通。”
《易经》包含一套独特的符号系统,用阳爻“—”(一个长横)和阴爻“--”(两个短横)三个一组相叠构成八卦,六个一组相叠构成六十四卦。八卦分别象征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以及这八种事物内涵的特质,并借由以上特质可以取类比像万事万物。
《易经》六十四卦的顺序绝非随意排列,而是象征了事物的发展过程,每卦的卦画也富有深意。首两卦乾和坤各象征天地,又不仅止于天地,抽象出了世界初始状态中纯阳和纯阴的性质。接着阴阳相荡,化生万物,接下来的一卦便是“屯”,描述了世界初生时混沌的状态......
至第六十三卦为既济,其卦画是阴爻与阳爻均匀分布,并且阳爻居于奇数位(阳位),阴爻居于偶数位(阴位),意思是阴阳已发展至完全调和的平衡态,似乎世界归于静止了。但《易经》令人叹服的是以“未济”作为第六十四卦来结尾,在看似平衡的静止之后,体现出世界本质上是运动不息的。
如同六十四卦的顺序一样,每卦中六爻的顺序也反映事物在某细节发展阶段的规律,这种规律因该爻所处的卦的主旨、该爻的具体位置(从下至上六个位置中的哪一个),以及该爻的性质(阴还是阳)等因素综合而决定。
易经六十四卦, 以自古流传的“上下经卦名次序歌”来简述为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篇4:易经占卜方法
摇卦的具体方法
首先准备三枚铜钱(或硬币)。无字的一面叫做“背面”,有汉字的一面叫做“正面”。摇卦时,只需记下每次摇卦出现几个“背面”,共摇6次成卦。
具体操作步骤:
1、三枚铜钱放于手心,双手合扣,意念集中于所测之事,默念片刻。
2、然后,双手摇动手中的铜钱数次,抛落地下,注意查看三枚铜钱出现几个“背面”-------不外乎出现以下四种情况:
一个背面,记作“、”
两个背面,记作“、、”
三个背面,记作“O”
没有背面,记作“X”
如此反复操作,连续6次。
3、摇卦顺序有着严格的规定,从下向上排列:
第六次摇出的铜钱信息(几个“背”),放在第一位,叫上爻;
第五次摇出的铜钱信息(几个“背”),放在第一位,叫五爻;
第四次摇出的铜钱信息(几个“背”),放在第一位,叫四爻;
第三次摇出的铜钱信息(几个“背”),放在第一位,叫三爻;
第二次摇出的铜钱信息(几个“背”),放在第一位,叫二爻;
第一次摇出的铜钱信息(几个“背”),放在第一位,叫初爻;
因为人世间的一切事物的规律均是“从小到大”,所以,必须遵循“从小到大”的原则来排列。
怎样从摇出的铜钱信息认爻:单数个背面记阴,用隔断线表示;单数个正面记阳,用连续实线表示。一背两正是少阴,变卦中阴变阳,三个全背是老阴,不变卦;正面同理。将六次结果相叠就相当于周易中的一挂。
篇5:易经占卜方法
1、六爻皆不变者,则占本卦卦辞;
2、一爻变者,则以本卦变爻之辞占;
3、二爻变者,则以本卦二变爻之辞占,而以上爻之辞为主;
4、三爻变者,则占本卦及之卦的卦辞,而以本卦为主;
5、四爻变者,则以之卦中二不变之爻辞占;
6、五爻变者,则以之卦中不变爻的爻辞占;
7、六爻皆变者,则以乾坤二用之辞占,并参考其之卦卦辞。
读懂了以上文字之后,您就可以给自己算卦了。
算卦本来是很神圣的东西,而且经历了先人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准确度是很高的。所以我们占卜的时候得有一颗虔诚的心,这不是封建迷信,这个你慢慢会体会到它的神奇之处。还有算卦不能乱算,也不能天天算,占卜前,自己先想好要问的事情,占卜得出的结果就是你要问的事情的结果。
什么是占卜
占卜的原理在于古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的理念。这种理念不是文字的推理,而是古人的切身体验,远古之人不需要文字,但能沟通天地,大概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清虚、灵魂纯净、身体通透,其生存境界高,自然能与天地交流,而如今之人,却因物欲缠身、灵魂污浊,自然难有这种功能和体验。所谓“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也是说人的一切与天地息息相关,天地中有的,人身全悉皆备,人体本身就器官功能而言,用现代科学去分析是精微之极的,人的精神、灵魂也具备与天地沟通的功能,而这种沟通最重要的形式或是说最通常的形式就是占卜,由此而言,占卜与其说是向天地所求,还不如说是向人自身所求,故亚圣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求,蓍莫大焉”。孟子所云的“蓍莫大焉”的“蓍”就是占卜,而“反身所求”,就是我们在向天地所求之时,先要问问自身的条件是否具备天地的要求。
占卜的形式并不复杂,重要的在于诚信,诚信是做人的基础品质,是占卜形式的灵魂所在,是沟通天地“神灵”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占卜者缺少诚信是难得到占卜效应的。诚信自然会有所崇拜,这种崇拜是对天地的崇拜和“神灵”的崇拜。所谓“天地”可以是自然的“天地”,也可以是精神的“天地”;所谓“神灵”,其实就是我们人类的佼佼者,既人类的道德先师,比如广泛流传于名山大川、道观寺院中的观音签、吕祖签、诸葛签、关帝签、黄大仙签等,都属于神灵崇拜,这些“神灵”都是我们人类的智者。他们的智慧,体现着天地的意志,人们有了问题,自然要向他们请教。故占卜也是一种请教。
当然,占卜也绝不是只凭诚信就可以进行的。从古至今,任何形式的占卜,在操作形式上,都是十分严谨的,而这种形式又多是千古不变,其严谨甚至是显得过于古板,以至今人看去似乎不可思议,多以为是一种愚昧。占卜对地点、时间、占卜用具等都有严格要求。比如,灵签占卜必须在名山古刹中进行,否则难以灵验。另外,占卜之人也必须是有德之人,在功夫上必须是苦修之人,特定形式的占卜还必须是“通灵”之人。占卜分析是需要智慧的,思维有则、逻辑严谨,绝非信口开河;占卜对求占者要求也十分严格,任何不道德的占卜都不会得到效应。
篇6:易经的八卦
易经的八卦
《易经》是一部成书于中国殷周时代的,用阴阳符号系统来表示哲学内容的占筮著作。她是一部利用八卦及六十四卦以占筮解辞的方式来阐述世界观的“奇书”典藉。具体的讲,《易经》就是对六十四卦配以卦辞、给三百八十四爻配以爻辞的占筮汇编。
对于《易经》,现代人所能见到的并非原本,更多的是《周易》。
《周易》是《易经》与《易传》的合并本。
《易传》产生于殷周以后的战国末年,距《易经》成书的年代约七、八百年。《易传》是在《易经》占筮的基础上,从天文、地理、国家、社会、人事等诸多方面,对《易经》进行全面系统的解释和论述,尤其对《易经》的生成原理和构成规律,做了深入地分析和概括。
所以,《易传》也是一部哲学著作。
《易传》由《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七文十篇构成(也称“十翼”)。
《易传》中的文章,开始是附在《易经》后面的,后来人们为了方便,便将两书合二为一,又由于《易经》为殷周时期的典藉,也为了与更为古老的《连山》、《归藏》相区别(此两本书已失传),便取名为《周易》。
《易经》与《易传》,既有内容上区别,又有形式上的联系;既不能完全等同,又不能完全割裂。
《易经》是《易传》的基础,《易传》是《易经》的补充和解释。后人对《易经》的认识和理解,大多是来自《易传》的观点。
《易传》中的《系辞》有“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说。
“太极”是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在未出现以前时的`一种状态。
“两仪”是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在出现时就具有的阴阳两种属性。
“四象”是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在出现以后存在的四种基本运动形态。
“八卦”是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在出现以后最终存在的八种形式。
六十四卦则是由八卦两两重叠的结果,它反映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运动的状态。
三百六十四爻则是六十四卦中(每卦中有六个爻)爻的总数,它蕴藏着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运动的原因和方向。
六十四卦就是(按《易经》中的顺序排):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易传》中的《序卦》对此有一明确有解释。首先,她把《易经》的六十四卦分成“上经”和“下经”。
“上经”始于乾坤终于坎离,象征天道的发展运动;
“下经”始于咸恒终于既济末济,象征人类社会和人伦的变化规律。
其次,进一步解释卦序的生成原由。“上经”共三十卦;“下经”共三十四卦。
“上经”说:
《乾》象天,《坤》象地,有天地,然后才能生万事万物;
此时唯有万事万物充满天地之间,故受之以《屯》,屯乃万事万物创始之意;
万事万物虽生,但仍处于蒙昧的状态,故受之以《蒙》,蒙乃蒙昧、幼稚之意;
万事万物幼稚,就不能不养,故受之以《需》,需乃给予饮食供养之意;
为获取饮食必发生争斗,故受之《讼》,讼乃争讼、争斗之意;
有了争斗就必然涉及许多人,故受之以《师》,师乃众多众动之意;
人多必然有亲近的,故受之以《比》,比乃亲近、亲抚之意;
亲近互助必然有蓄,故受之以《小畜》,小畜乃积蓄不多之意;
当积蓄达到一定的程度,就要有礼仪节制,故受之以《履》,履乃礼之意;
有了礼仪,就会安泰,故受之以《泰》,泰乃通畅之意;
但万事万物不能始终通畅,故受之以《否》,否乃阻塞之意;
然而万事万物也不可能始终阻塞,故受之以《同人》,同人乃同心同德之意;
能够与人同心同德,和谐相处,万事万物必然归顺,故受之以《大有》,大有乃富于天下及国家、尽我所有之意;
有大事业的人不可以自满,故受之以《谦》,谦乃谦卑自损之意;
有大事业且又谦逊的人必然会过于不及,故受之以《豫》,豫乃安乐之意;
能够使人民安乐,就会有许多人来追随,故受之以《随》,随乃跟随之意;
以喜悦追随他人,就会不劳而获沉缅于安乐之中而发生事端,故受之以《蛊》,蛊乃腐败、发生事端之意;
因平定事端而要创大事业,故受之以《临》,临乃君临、以大统小、为大之意;
成功的事业就会被关注引来观摩的人,故受之以《观》,观乃察视之意;
取得经验的人就会受到启发和影响,作出相同或类似的行为,故受之以《噬嗑》,噬嗑乃恩威并用之意;
但万事万物没有相同的,追求相同必然有形同而质异的地方,故受之《贲》,贲乃饰之意;
过分文饰就会失去真实而产生弊端,亨通就到了尽头,故受之以《剥》,剥乃剥落、烂坏之意;
然而万事万物不能始终剥落、烂坏,还可以由坏到好、由上回到下,故受之以《复》;
复乃反复、反归之意;重新回到原来亨通真实,就不会再虚伪,故受之以《无妄》,无妄乃无虚伪而真实之意;
有了真实万事万物又可以得到积蓄,故受之以《大畜》,大畜乃积聚较多之意;
有了较多的积聚后就可以养育,故受之以《颐》,颐乃养之意;
不养育就不可行动,故受之以《大过》,大过乃过度之意;
万事万物不能始终过度,故受之以《坎》,
坎乃陷入险中之意;
物陷落必然要有攀附,故受之以《离》,离乃丽、附丽、攀附之意。
“下经”说:
有了天地然后才有万事万物;
有了万事万物然后有了男女。
有了男女然后才有夫妻,有了夫妻然后才有父子;
有了父子然后才有君臣;
有了君臣才有上下等级,有了上下等级然后才能建立并实施礼仪。(故受之以《咸》,咸乃感应之意);
夫妇的关系不可以不长久,故受之以《恒》,恒乃长久之意;
但万事万物不可能长久保持原状和发生变化,故受之以《遯》,遯乃远退之意;
然而万事万物不能始终退让,故受之以《大壮》,大壮乃止退转进处于暂时静止状态之意;
事物不可能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故受之以《晋》,晋乃前进之意;
但前进时必然会遇到阻力和伤害,故受之以《明夷》,明夷乃创伤之意;
在外面受到创伤必然要返回家中,故受之以《家人》,家人乃反本、反归正理之意;
当走到穷途末路时,行为必然会发生乖违,故受之以《睽》,睽乃乖逆之意;
乖违的结果必然发生灾难,故受之以《蹇》,蹇乃灾难之意;
万事万物不能始终有灾难,故受之以《解》,解乃解除、缓和之意;
而缓和必然有损失,故受之以《损》,损乃减损之意;
减损到一定程度必有增益,故受之以《益》,益乃增之意;
不停地增益必然会引起决溃,故受之以《夬》,《夬》乃决别之意;
决别之后必有相遇,故受之以《姤》,姤乃遇合之意;
万事万物相遇后就会聚集,故受之以《萃》,萃乃聚之意;
聚集一起位于上面的叫升,故受之以《升》,升乃腾高之意;
不停地上升会遇到进退不得的境地,故受之以《困》,困乃穷之意;
当困在上面不得前进时就会返回下面,故受之以《井》,井乃通和养之意;
然而井在使用中不能不经常清淤,故受之以《革》,革乃改变、革新之意;
改变万事万物的结局无非是去旧取新,故受之以《鼎》,鼎乃纳新、取新、建新和立新之意;
继承事业之人无非长子,故受之以《震》,震乃动之意;
可是万事万物不可以始终在动,要有静止的时候,故受之《艮》,艮乃止之意;
静止是相对和暂时的接下来仍要前进,故受之以《渐》,渐乃渐渐前进之意;
前进必然有归宿,故受之以《归妹》,归妹乃结果之意;
有了结果必然强大,故受之以《丰》,丰乃盛大之意;
盛大到极点必然不安于原来的状态,故受之以《旅》,旅乃寄退之意;
旅行找不到容身的地方,故受之以《巽》,巽乃进入之意;
进入以后就会喜悦,故受之以《兑》,兑乃喜悦之意;
因喜悦而结合就会有散离,故受之以《涣》,涣乃离散之意;
万事万物不可以始终离散,故受之以《节》,节乃节制、节度和中界线之意;
有了节制就会使人相信,故受之以《中孚》,中孚乃信守之意;
有信守之人必然有过中之行为,故受之以《小过》,小过乃矫枉必正之意;
有小过使物矫枉必然成功,故受之以《既济》,既济乃终成之意;
然而万事万物没有终结,故受之以《未济》,未济乃初始、开始之意。
篇7:易经八卦 易经八卦入门
易经八卦 易经八卦入门
学习易经如何入门,易经八卦具体是什么?
八卦符号
现在大成之道国学研究院张成院长,易经八卦入门班主讲导师。就帮助各位从传统易经八卦入门的角度出发,总结整理出来了,易经八卦入门,请大家耐心的阅读本文吧。
八卦: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二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
八卦的八组符号代表着万物不同的性质,据《说卦》的解释:“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xùn),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gèn),止也;兑(duì),悦也。”
这八种性质又可以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特征来表示。
即: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
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从圭从卜, 圭, 指土圭。 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卜, 测度之意.。立八圭测日影,即从四正四隅上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记录,这就形成八卦的图象。
八卦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爻(yáo),多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 爻有阴阳两类, 阳爻表示阳光,,阴爻表示月光。每卦又有三爻, 代表天地人三才。
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横叫初爻,中间一横叫二爻,上面一横叫三爻。
八卦有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
(一)张成易经八卦入门八卦歌诀
先天八卦:“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后天八卦:“一数坎来二数坤,三震四巽是中分,五数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二)张成易经八卦入门八卦代数
先天八卦: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后天八卦:乾六,坎一,艮八,震三,巽四,离九,坤二,兑七,五为中宫。
(三)八卦方位
先天八卦: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
后天八卦:震东,兑西,离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巽东南 。
(四)易经八卦入门八卦所属
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
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六)八卦旺衰
乾、兑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
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离旺于夏,衰于四季;
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个季节的后一个月)。
(七)张成八卦所对应的五行:
金—乾、兑, 乾为天,兑为泽。
木—震、巽,震为雷,巽为风。
土—坤、艮,坤为地,艮为山。
水—坎, 坎为水。
火—离 离为火。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八)张成易经八卦入门八卦分割
(九) 八卦分阴阳
乾、坎、艮、震四卦,属阳卦, 其中 艮为少男, 坎为中男 ,震为长男。
(震、坎、艮中阴多阳少,表示阴从阳,故为阳卦)
坤、兑、离、巽四卦,属阴卦 其中:兑为少女, 离为中女 ,巽为长女。
(兑、离、巽中阳多阴少,表示阳从阴,故为阴卦)
后天八卦九宫排列:
坤二、离九、巽四。
兑七、宫五、震三;
乾六、坎一、艮八;
中国古代就有关于填写九宫格的口诀:
九宫之义,法以灵龟,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七右三,戴九履一,五居中央。以上后天八卦九宫排列数,横竖相加、对角相加之和,均等于15。
即:
6+1+8=15;7+5+3=15;2+9+4=15。
6+7+2=15;1+5+9=15;8+3+4=15。
6+5+4=15;2+5+8=15。
【《易经》是讲占卜、八卦的吗】相关文章:
1.易经名言
2.感悟《易经》
3.解读易经
7.规矩是褒义词吗
10.外强中干是褒义词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