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简子出畋》文言文原译文注释及习题
“Dazzli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赵简子出畋》文言文原译文注释及习题,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赵简子出畋》文言文原译文注释及习题,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赵简子出畋》文言文原译文注释及习题
《赵简子出畋》文言文原译文注释及习题
原文
赵简子出畋,命郑龙射野人:“使毋惊吾鸟!”龙曰:“吾先君晋文公伐卫,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选自金楼子)
注释
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正卿野人:农夫晋文公:即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卫:春秋时的卫国
译文
赵简子外出打猎,命令郑龙射杀一名农夫,以免让农夫惊动他将打猎的鸟。郑龙说:“我们的先帝晋文公讨伐卫国的时候,不曾轻杀一个人,而您却在打猎的时候就想射杀一个普通百姓,简直如同虎狼一般。”赵简子(感慨地)说:“别人打猎得到猎物,而我打猎却得到贤士。”所以说,爬树爬得越高的.越感觉到害怕,人的官职越高的越感到危机。能不谨慎吗?
习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5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5)故缘木愈高者愈惧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人爵愈贵者愈危
3.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4分)
4.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
答案
1.(1)长,身高(2)确实(3)受蒙蔽而不明(4)打猎(5)攀援爬(树)
2.(1)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是因为偏爱我啊(2)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3)人的爵位(地位)越高就越危险
3.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齐王4.邹忌用的是曲谏委婉规劝;郑龙用的是直谏尖锐批评。
篇2:赵简子出畋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
赵简子出畋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
(一)
赵简子出畋①,命郑龙射野人:使毋惊吾鸟。
龙曰:吾先君晋文公伐卫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
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②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二)
有诈伪者事泄,戴胄据法断流③,以奏之。帝曰:朕下敕不首者④死,今断从流,是示天下以不信。卿欲卖狱⑤乎?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有司,臣不敢亏⑥法。帝曰:卿自守法,而令我失信耶?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于法⑦,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若顺忿违信,臣窃为陛下惜之。帝曰: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注释】①畋(tián):打猎。②爵:爵位。君主封贵族的等级。③流:流放。④不首者:不自首的人。⑤卖狱:用断案做交易。⑥亏:损害。⑦置之于法:交执法部门办理。
1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畋得兽,我畋得士(士兵) B.人爵愈贵者愈危(高)
C.是示天下以不信(相信) D.法有所失,公能正(纠正)之
2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戴胄据法断流,以奏之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当时喜怒之所发耳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臣窃为陛下惜之 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⑴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
⑵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
22.郑龙和戴胄都是谏臣,但他们谏诤的`目的和所体现的精神有所区别,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9.D(3分)【士意为有才能的人,危意为危险,信意为诚实守信用。】
20.A C(4分)【两个以均意为把,两个乃均意为是。第一个之是助词,无义,第二之意为到了;第一个为意为替,第二为意为因为。】
21.⑴现在您打一次猎,却想要杀害善良的百姓,这是虎狼的行为。
【2分,畋、而、是、虎狼为关键词】
⑵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百姓公布大的信用。
【2分所以、布、信、于为关键词】
22.郑龙正面直谏赵简子杀害善良百姓的行为如同虎狼,目的是劝阻赵简子不要伤害百姓,体现了他正直勇敢、关爱百姓的精神(2分);戴胄抗言直谏,主张法大于权,没有按照皇帝的旨意而是依照法律规定处理,目的是劝阻皇帝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体现了他不惧权贵、勇于维护法律尊严的精神。(2分)
篇3:《赵简子立储》阅读答案及注释译文
《赵简子立储》阅读答案及注释译文
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
注释:
①〔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
②〔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
③〔置后〕选立继承人。
④(书)写
⑤〔二简〕两片竹简。
⑥(以)来
⑦〔识(zhl)〕记住。
⑧(举)列举,说出
⑨(甚习)很熟。
⑩(诸)相当于“之于”
【11】(奏)上呈
【12】(为)认为
【13】〔果昌赵〕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
1.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 于舅家见之
B.以授二子 以彰其咎
C.问其简 其真无马邪
D.出诸袖中而奏之 人不知而不愠
2.文意理解。(4分)
(1)赵简子通过观察无恤“ ”、“ ”这两个细节,认为他贤能,最后选定他做了继承人。(用原文作答)(2分)
(2)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
【答案】
1.A(2分)
2.(1)诵其词甚习出诸袖中而奏之(2分)
(2)示例:①细节决定成败。②要选贤任能。(2分.从小事、细节、教诲、机遇、品格、选人等任一角度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翻译:
赵简子的儿子,年长的叫伯鲁,年幼的'叫无恤。将要选出继承人,不知道该立谁好。于是写了训诫在两片竹简上,来给两个儿子,说“要慎重地记住。”三年后问他们,伯鲁已经不能说出上面的话了,问他的竹简哪里去了,已经丢失了。问无恤,他背诵训诫已经很熟练了,问他的竹简在哪里,从袖子中把竹简上呈给赵简子。因此赵简子认为无恤是贤能的,立他为继承人,这就是赵襄子,他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
启示
①细节决定成败。
②作为领导要选贤任能。
赵简子(赵鞅)
赵鞅(?—前475年):嬴姓,赵氏,原名名鞅,后名志父,谥号简。时人尊称其赵孟,史书中多称之赵简子,亦称赵简主,其全称名讳当为赵鞅、赵志父(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没有嬴鞅一说)。春秋后期晋国卿大夫,六卿之一,赵氏大宗宗主。赵武之孙,赵成嫡长子,出生世卿大族,至晋定公时执政晋国十七年之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改革家。战国时代赵国基业的开创者,郡县制社会改革的积极推动者,先秦法家思想的实践者,与其子赵无恤(即赵襄子)并称“简襄之烈”。
【《赵简子出畋》文言文原译文注释及习题】相关文章:
7.陋室铭译文及注释
10.文言文千里之马的原译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