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的通信礼仪的要求
“八百八十八只蟹”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电子邮件的通信礼仪的要求,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电子邮件的通信礼仪的要求,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电子邮件的通信礼仪的要求
电子邮件的通信礼仪的要求
电子邮件,又称电子函件或电子信函,它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所组成的互联网络,不仅安全保密、节省时间,又不受篇幅的限制,清晰度极高,而且还可以大大地降低通讯费用。但电子邮件的通信礼仪有哪些要求,你们又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主题】
主题要提纲挈领,添加邮件主题是电子邮件和信笺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主题栏里用短短的几个字概括出整个邮件的内容,便于收件人权衡邮件的轻重缓急,分别处理。
1.一定不要空白标题,这是最失礼的。
2.标题要简短,不宜冗长,不要让outlook用…才能显示完你的标题。
3.. 最好写上来自**公司的邮件,以便对方一目了然又便于留存,时间可以不用注明,因为一般的邮箱会自动生成,写了反而累赘。
4. 标题要能真反映文章的内容和重要性,切忌使用含义不清的标题,如 “王先生收”。也不要用胡乱无实际内容的主题,例如:“嘿!”或是“收着!”
5.一封信尽可能只针对一个主题,不在一封信内谈及多件事情,以便于日后整理
6.可适当用使用大写字母或特殊字符(如“* !”等)来突出标题,引起收件人注意,但应适度,特别是不要随便就用“紧急”之类的字眼。
7.回复对方邮件时,应当根据回复内容需要更改标题,不要RE RE一大串。
8、最最重要的一点,主题千万不可出现错别字和不通顺之处,切莫只顾检查正文却在发出前忘记检查主题。主题是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一定要慎之又慎。
【关于称呼与问候】
1. 恰当地称呼收件者,拿捏尺度
邮件的开头要称呼收件人。这既显得礼貌,也明确提醒某收件人,此邮件是面向他的,要求其给出必要的回应;在多个收件人的情况下可以称呼大家、ALL。
如果对方有职务,应按职务尊称对方,如“x经理”;如果不清楚职务,则应按通常的“x先生”、“x小姐”称呼,但要把性别先搞清楚。
不熟悉的人不宜直接称呼英文名,对级别高于自己的人也不宜称呼英文名。称呼全名也是不礼貌的,不要逮谁都用个“Dear xxx”,显得很熟络。
【关于格式,称呼是第一行顶格写】
2. Email开头结尾最好要有问候语
最简单的开头写一个“HI”,中文的写个”你好”或者“您好”,开头问候语是称呼换行空两格写。
结尾常见的写个Best Regards,中文的写个”祝您顺利”之类的也就可以了,若是尊长应使用“此致敬礼”。注意,在非常正式的场合应完全使用信件标准格式,“祝”和“此致”为紧接上一行结尾或换行开头空两格,而“顺利”和“敬礼”为再换行顶格写。
俗话说得好,“礼多人不怪”,礼貌一些,总是好的,即便邮件中有些地方不妥,对方也能平静的看待
【正文】
1. Email正文要简明扼要,行文通顺
若对方不认识你,第一件应当说明的就是自己的身份,姓名或你代表的企业名是必须通报的以示对对方的尊重,点名身份应当简洁扼要,最好是和本邮件以及对方有关,主要功能是为了收件人能够顺利地理解邮件来意。不可没头没脑就是正事,别人不知道你是谁还得拉到最后看。但也不可过多,有些联系方式之类与正文无关的信息应在签名档中表明。
Email正文应简明扼要的说清楚事情;如果具体内容确实很多,正文应只作摘要介绍,然后单独写个文件作为附件进行详细描述。
正文行文应通顺,多用简单词汇和短句,准确清晰的表达,不要出现让人晦涩难懂的语句。最好不要让人家拉滚动条才能看完你的邮件,千万不要学唐僧。
2. 注意Email的论述语气
根据收件人与自己的熟络程度、等级关系;邮件是对内还是对外性质的不同,选择恰当的语气进行论述,以免引起对方不适。
尊重对方,请、谢谢之类的语句要经常出现。电子邮件可轻易地转给他人,因此对别人意见的评论必须谨慎而客观。 “邮件门”就是深刻的教训!
3. Email正文多用1234之类的列表,以清晰明确。
如果事情复杂,最好1、2、3、4的列几个段落进行清晰明确的说明。保持你的每个段落简短不冗长,没人有时间仔细看你没分段的.长篇大论。
4. 一次邮件交待完整信息
最好在一次邮件中把相关信息全部说清楚,说准确。不要过两分钟之后再发一封什么“补充”或者“更正”之类的邮件,这会让人很反感。
5. 尽可能避免拼写错误和错别字,注意使用拼写检查
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自己态度的体现。如果是英文Email,最好把拼写检查功能打开; 如果是中文Email,注意拼音输入法带给你的同音别字。在邮件发送之前,务必自己仔细阅读一遍,检查行文是否通顺,拼写是否有错误。
6. 合理提示重要信息
不要动不动就用大写字母、粗体斜体、颜色字体、加大字号等手段对一些信息进行提示。合理的提示是必要的,但过多的提示则会让人抓不住重点,影响阅度。
7. 合理利用图片,表格等形式来辅助阐述
对于很多带有技术介绍或讨论性质的邮件,单纯以文字形式很难描述清楚。如果配合图表加以阐述,收件人一定会表扬你的体贴。
8. 不要动不动使用 :) 之类的笑脸字符,在商务信函里面这样显得比较轻佻
Business Email 不是你的情书,所以:)之类的最好慎用。只用在某些你确实需要强调出一定的轻松气氛的场合,比如现在-:)
【 附件】
1. 如果邮件带有附件,应在正文里面提示收件人查看附件
2. 附件文件应按有意义的名字命名,最好能够概括附件的内容,方便收件人下载后管理
3. 正文中应对附件内容做简要说明,特别是带有多个附件时
4. 附件数目不宜超过4个,数目较多时应打包压缩成一个文件
5. 如果附件是特殊格式文件,因在正文中说明打开方式,以免影响使用
6. 如果附件过大(不宜超过2MB),应分割成几个小文件分别发送,
【语言的选择和汉字编码】
1. 只在必要的时候才使用英文邮件
英文邮件只是交流的工具,而不是用来炫耀和锻炼英文水平的。如果收件人中有外籍人士,应该使用英文邮件交流;如果收件人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也应采用英文交流,由于存在中文编码的问题,你的中文邮件在其他地区可能显示成为乱码天书。
2. 尊重对方的习惯,不主动发起英文邮件
如果对方与你的邮件往来是采用中文,请不要自作聪明的发送英文邮件给他;如果对方发英文邮件给你,也不要老土的用中文回复。
3. 对于一些信息量丰富或重要的邮件,建议使用中文。你很难保证你的英文表达水平或收件人中某人的英文理解水平存在问题,而影响邮件所涉及问题的解决。
4. 选择便于阅度的字号和字体
中文老实点用宋体或新宋体,英文就用Verdana 或 Arial 字型,字号用五号或10号字即可。这是经研究证明最适合在线阅度的字号和字体。
不要用稀奇古怪的字体或斜体,最好不用背景信纸,特别对公务邮件。
不要为突出内容而将字号设置过大,拉滚动条是很麻烦的事情;也不要过小,费神又伤眼睛。
【结尾签名】
每封邮件在结尾都应签名,这样对方可以清楚的知道发件人信息。虽然你的朋友可能从发件人中认出你,但不要为你的朋友设计这样的工作。
1. 签名信息不宜过多
电子邮件消息末尾加上签名档是必要的。签名档可包括姓名、职务、公司、电话、传真、地址等信息,但信息不宜行数过多,一般不超过4行。你只需将一些必要信息放在上面,对方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自然会与你联系。引用一个短语作为你的签名的一部分是可行的,比如你的座右铭,或公司的宣传口号。但是要分清收件人对象与场合,切记一定要得体。
2. 不要只用一个签名档
对内、对私、对熟悉的客户等群体的邮件往来,签名档应该进行简化。过于正式的签名档会让与对方显得疏远。你可以在OUTLOOK中设置多个签名档,灵活调用。
3. 签名档文字应选择与正文文字匹配,简体、繁体或英文,以免成出现乱码。字号一般应选择比正文字体小一些。
【回复技巧】
1. 及时回复Email
收到他人的重要电子邮件后,即刻回复对方一下,往往还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他人的尊重,理想的回复时间是2小时内,特别是对一些紧急重要的邮件。
对每一份邮件都立即处理是很占用时间的,对于一些优先级低的邮件可集中在一特定时间处理,但一般不要超过24小时。
如果事情复杂,你无法及时确切回复,那至少应该及时的回复说”收到了,我们正在处理,一旦有结果就会及时回复,云云”。
不要让对方苦苦等待,记住:及时作出响应,哪怕只是确认一下收到了。
如果你正在出差或休假,应该设定自动回复功能,提示发件人,以免影响工作。
2. 进行针对性回复
当回件答复问题的时候,最好把相关的问题抄到回件中,然后附上答案。不要用简单的,那样太生硬了,应该进行必要的阐述,让对方一次性理解,避免再反复交流,浪费资源。
3. 回复不得少于10个字
对方给你发来一大段邮件,你确只回复“是的”、“对”、“谢谢”、“已知道”等字眼,这是非常不礼貌的。怎么着也要凑够10个字,显示出你的尊重。
4. 不要就同一问题多次回复讨论,不要盖高楼
如果收发双方就同一问题的交流回复超过3次,这只能说明交流不畅,说不清楚。此时应采用电话沟通等其他方式进行交流后再做判断。电子邮件有时并不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多个收件人频繁回复,发表看法,把邮件越RE越高,这将导致邮件过于冗长笨拙而不可阅读。此时应即是对之前讨论的结果进行小结,删减瘦身,突出有用信息。
5.要区分Reply和Reply All(区分单独回复和回复全体)
如果只需要单独一个人知道的事,单独回复给他一个人就行了
如果你对发件人提出的要求作出结论响应,应该replay all,让大家都知道;不要让对方帮你完成这件事情 。
如果你对发件人的提出的问题不清楚,或有不同的意见,应该与发件人单独沟通,不要当着所有人的面,不停的RE来RE去,与发件人讨论。你们讨论好了再告诉大家。不要向上司频繁发送没有确定结果的邮件。
点击“回复全部”前,要三思而行!
6. 主动控制邮件的来往
为避免无谓的回复,浪费资源,可在文中指定部分收件人给出回复,或在文末添上以下语句:“全部办妥”、“无需行动”、“仅供参考,无需回复”。
【正确使用发送,抄送,密送】
要区分To和CC还有BCC(区分收件人、抄送人、秘送人)
1、To的人是要受理这封邮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的,理应对邮件予以回复响应。
2、而CC的人则只是需要知道这回事,CC的人没有义务对邮件予以响应,当然如果CC的人有建议,当然可以回Email。
3、而BCC是秘送,即收信人是不知道你发给了BCC的人了的。这个可能用在非常规场合。
4、TO,CC中的各收件人的排列应遵循一定的规则。比如按部门排列;按职位等级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都可以。适当的规则有助于提升你的形象!
5、只给需要信息的人发送邮件,不要占用他人的资源
6、转发邮件要突出信息
在你转发消息之前,首先确保所有收件人需要此消息。除此之外,转发敏感或者机密信息要小心谨慎,不要把内部消息转发给外部人员或者未经授权的接收人。
如果有需要 还应对转发邮件的内容进行修改和整理,以突出信息。不要将RE了几十层的邮件发给他人,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发送垃圾邮件或者附加特殊链接。
篇2:职场电子邮件礼仪
邮件
一、关于主题主题是接收者了解邮件的第一信息,因此要提纲挈领,使用有意义的主题行,这样可以让收件人迅速了解邮件内容并判断其重要性。 1、一定不要空白标题,这是最失礼的; 2、标题要简短,不宜冗长,不要让Outlook用“…”才能显示完你的标题; 3、标题要能真反映文章的内容和重要性,切忌使用含义不清的标题,如“王先生收”; 4、一封信尽可能只针对一个主题,不在一封信内谈及多件事情,以便于日后整理; 5、可适当用使用大写字母或特殊字符(如“!”等)来突出标题,引起收件人注意,但应适度,特别是不要随便就用“紧急”之类的字眼; 6、回复对方邮件时,可以根据回复内容需要更改标题,不要“RERE”一大串。 二、关于称呼与问候1、恰当地称呼收件者,拿捏尺度。邮件的开头要称呼收件人。这既显得礼貌,也明确提醒某收件人,此邮件是面向他的,要求其给出必要的回应;在多个收件人的情况下可以称呼大家、ALL。 如果对方有职务,应按职务尊称对方,如“x经理”;如果不清楚职务,则应按通常的“x先生”、“x小姐”称呼,但要把性别先搞清楚。 不熟悉的人不宜直接称呼英文名,对级别高于自己的人也不宜称呼英文名。称呼全名也是不礼貌的,不要逮谁都用个“Dear x”,显得很熟络。 2、E-mail开头结尾最好要有问候语。最简单的开头写一个“HI”,中文的写个“你好”;结尾常见的写个BestRegards,中文的写个“祝您顺利”之类的也就可以了。 俗话说得好,“礼多人不怪”,礼貌一些,总是好的,即便邮件中有些地方不妥,对方也能平静的看待。三、关于正文1、E-mail正文要简明扼要,行文通顺。E-mail正文应简明扼要的说清楚事情;如果具体内容确实很多,正文应只作摘要介绍,然后单独写个文件作为附件进行详细描述。 正文行文应通顺,多用简单词汇和短句,准确清晰的表达,不要出现让人晦涩难懂的语句。最好不要让人家拉滚动条才能看完你的邮件,千万不要学唐僧。2、注意E-mail的论述语气。根据收件人与自己的熟络程度、等级关系;邮件是对内还是对外性质的不同,选择恰当的语气进行论述,以免引起对方不适。 尊重对方,“请、谢谢”之类的语句要经常出现。
电子邮件可轻易地转给他人,因此对别人意见的评论必须谨慎而客观。“邮件门”就是深刻的教训!3、E-mail正文多用1234之类的列表,以清晰明确。如果事情复杂,最好1、2、3、4的列几个段落进行清晰明确的说明。保持你的每个段落简短不冗长,没人有时间仔细看你没分段的长篇大论。 4、一次邮件交待完整信息。最好在一次邮件中把相关信息全部说清楚,说准确。不要过两分钟之后再发一封什么“补充”或者“更正”之类的邮件,这会让人很反感。 5、尽可能避免拼写错误和错别字,注意使用拼写检查。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自己态度的体现。如果是英文E-mail,最好把拼写检查功能打开;如果是中文E-mail,注意拼音输入法带给你的弱智同音别字。 在邮件发送之前,务必自己仔细阅读一遍,检查行文是否通顺,拼写是否有错误。 6、合理提示重要信息。不要动不动就用大写字母、粗体斜体、颜色字体、加大字号等手段对一些信息进行提示。合理的提示是必要的,但过多的提示则会让人抓不住重点,影响阅度。 7、合理利用图片,表格等形式来辅助阐述。对于很多带有技术介绍或讨论性质的邮件,单纯以文字形式很难描述清楚。如果配合图表加以阐述,收件人一定会表扬你的体贴。 8、不要动不动使用“:)”之类的笑脸字符,在商务信函里面这样显得比较轻佻。Business E-mail不是你的情书,所以“:)”之类的最好慎用。只用在某些你确实需要强调出一定的轻松气氛的场合。
四、关于附件1、如果邮件带有附件,应在正文里面提示收件人查看附件; 2、附件文件应按有意义的名字命名,不可用外星人才看懂的文件名; 3、正文中应对附件内容做简要说明,特别是带有多个附件时; 4、附件数目不宜超过4个,数目较多时应打包压缩成一个文件; 5、如果附件是特殊格式文件,因在正文中说明打开方式,以免影响使用; 6、如果附件过大(不宜超过2MB),应分割成几个小文件分别发送
邮件礼仪
一、标题要提纲挈领,切忌用词含糊不清
添加邮件主题是电子邮件和信笺的不同之处,在主题栏里用短短的几个字概况出这跟个邮件的内容,便于收件人衡量邮件的轻重缓急,分别处理。
尤其是回复的信件,要注意添加,或者更换邮件的主题,最好写上来自X公司,年,月,日等方便对方一目了然和便于储存。
二、忌不写称呼
许多人写邮件一上来就直接说事情,给人的感觉是你应该知道我是谁;有时至多用个你好这些都是不礼貌的做法。
正确的做法是:如果对方有职位要称呼职位(姓氏+职位);如果不清楚职位,可用姓氏+先生/小姐。当然十分熟悉的情况下,可以用双方都习惯的称呼方式,而这种情况仅限于非正式邮件。值得注意的是,通常用您好比用你好更有礼貌,除非确定自己是上级或长者。
三、忌乱用称呼
比较忌讳的是有些人管所有人都叫经理。普通员工当然高兴了。但是会冒犯比经理职位高的人。
通常称呼他人可省去副字,但尽量不要跳级,更不可给人降级,例如对方是副经理,可以称呼姓氏+经理;但不要称呼姓氏+总;而如果对方是副总裁,则不可称呼对方为经理或总经理。
四、忌全文使用英文大写字母
这样写邮件太强势,甚至暗示寄件人懒得使用标准的文法,这还是种文字沟通方式,遵守尺度的文书规范是一种职业礼貌。
五、理清回复的内容
比如有位女士收到过这样一封邮件,其中包括了辗转收送的十二个人之姓名,他其实没有必要知道这些讯息。
留意回答题目的技巧,当回件答复题目的时候,最好只把相关的题目抄到回件,然后附上谜底。也不要仅仅以“是的”二字回复,那样太生硬了。而且让读的人摸不着头脑。
六、忌人名不排序
收件人(包括抄送人)若为一个以上,不论在邮件地址位置,正文位置,还是附件内,均需要排序。
最讲礼仪的方式是按照职务高低排序,同样职位按姓氏字母顺序排,不了解职位时可以按照字母顺序排,但重要邮件不建议这样做,尤其是重要客户。
七、忌不分段
有的人整篇邮件从头至尾写成一大片,象小说一样,给人眉目不清晰的感觉,不想看下去,从而自然影响处理的效率。
推荐的方式是,尽量在一个显示页面完成全文,一段一个核心意思,然后空行写第二段;如果说的事项较多,建议加上序号,但一次最好不超过三项,否则不容易记住。
当然,如果能根据收件人的具体情况调整字号大小、字体样式等,则为最佳。例如对方均是五十多岁的领导,可以适当调大字号,以便对方阅读,从而也提高了回复效率。
养成良好传送习惯
1、注明送信者及其身分
除非是熟识的人,否则收信人一般无法从账号解读出发信人到底是谁,因此标明发信人的身分是电子邮件沟通的基本礼节。有许多人将自己的身分设计成一个附着档案,每当发信出去时,此档案也将自动地贴附该讯息后面。我们希望针对“身分设计”强调两点注意事项:(1):“身分设计”应充分代表发信者自己,无论是引用文学名作词句或以图绘表示,都必须真实且充分地反映自己。有些人的身分设计为:&%^$&(^)@C.Y>Liang,读来不免让人感觉他或许是一个“精神错乱”的人;(2):切勿过度装饰自己的“身分设计”,例如引用名作太多或图绘太华丽等等均会妨碍电子邮件的正常沟通效益。
2、遵守一般法律规定
进行网际沟通时,一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亦须遵守。因透过计算机系统,要撷取、复制或篡改他人作品是相当容易的,因此在网际空间中对于智慧财产权的尊重是非常重要的。凡是引用或改编他人文字或图绘作品时,须要对原作者与原作品的出处详加注明,以示尊重。
3、勿任意或无心地浪费频宽
传送冗长文字与大型图绘均会占用大量的频宽,造成网络塞车。为避免浪费网际空间使用者的宝贵时间,应谨慎考虑传送讯息容量的大小。
4、小心附件功能的使用
在若干电子邮件系统中,由于「附件」功能的缺乏或不成熟,会造成使用者无法顺利阅读文件。使用者经常会因不便而直接去除来函,以致丧失沟通功能。如果附件内容不长时,请直接撰写于信件中。若一定要使用附件功能,也须注明附件的撰写软件,例如:“本信附件内容撰写软件为Word 6.0 for Windows”。
5、勿重复传送同一讯息
勿一再传送相同的讯息给相同的对象,这不仅会使网络超载而降低传输速率,同时占用他人的信箱容积。此外,传送电子信件时也须注意,不要分别发送相同的讯息给多个组群(group),因为有不少网络使用者同时隶属于几个不同的电子邮件组群,如此一传送,这些使用者势必会重复收到相同的讯息。若要传送邮件给多个组群,请一次传送完毕。
6、定期检查计算机系统的时间与日期之自动标示
电子邮件传送时会以所用计算机的设定日期与时刻来标示信发送的时间,为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或窘态发生,使用者须定期检查计算机系统时间与日期之设定是否正确。
篇3:电子邮件礼仪介绍
电子邮件礼仪介绍
职场人士都应该讲究关于电子邮件的礼仪,别让电子邮件出笑话,电子邮件是职业信件的一种,而职业信件中是没有不严厉的内容的,公司都崇尚信誉,把握时机及合作分工,信仰顾客至上,着重与顾客的沟通,已达成促销、增产与盈利的目的。但我们常忽视了有关电子邮件的礼仪,一些邋遢懒散的习惯,不仅会引起员工的窃笑,更容易在顾客面前闹笑话。
基于多年在职场的经验,总结了受欢迎邮件的写法,供大家参考。
一、标题要提纲挈领,切忌用词含糊不清
添加邮件主题是电子邮件和信笺的不同之处,在主题栏里用短短的几个字概况出这跟个邮件的内容,便于收件人衡量邮件的轻重缓急,分别处理。
尤其是回复的'信件,要注意添加,或者更换邮件的主题,最好写上来自XX公司,年,月,日等方便对方一目了然和便于储存。
二、忌不写称呼
许多人写邮件一上来就直接说事情,给人的感觉是你应该知道我是谁;有时至多用个你好这些都是不礼貌的做法。
正确的做法是:如果对方有职位要称呼职位(姓氏+职位);如果不清楚职位,可用姓氏+先生/小姐。当然十分熟悉的情况下,可以用双方都习惯的称呼方式,而这种情况仅限于非正式邮件。值得注意的是,通常用您好比用你好更有礼貌,除非确定自己是上级或长着。
三、忌乱用称呼
比较忌讳的是有些人管所有人都叫经理。普通员工当然高兴了。但是会冒犯比经理职位高的人。
通常称呼他人可省去副字,但尽量不要跳级,更不可给人降级,例如对方是副经理,可以称呼姓氏+经理;但不要称呼姓氏+总;而如果对方是副总裁,则不可称呼对方为经理或总经理。
四、忌全文使用英文大写字母
这样写邮件太强势,甚至暗示寄件人懒得使用标准的文法,这还是种文字沟通方式,遵守尺度的文书规范是一种职业礼貌。
五、理清回复的内容
比如有位女士收到过这样一封邮件,其中包括了辗转收送的十二个人之姓名,他其实没有必要知道这些讯息。
留意回答题目的技巧,当回件答复题目的时候,最好只把相关的题目抄到回件,然后附上谜底。也不要仅仅以是的二字回复,那样太生硬了。而且让读的人摸不着头脑。
六、忌人名不排序
收件人(包括抄送人)若为一个以上,不论在邮件地址位置,正文位置,还是附件内,均需要排序。
最讲礼仪的方式是按照职务高低排序,同样职位按姓氏字母顺序排,不了解职位时可以按照字母顺序排,但重要邮件不建议这样做,尤其是重要客户。
七、忌不分段
有的人整篇邮件从头至尾写成一大片,象小说一样,给人眉目不清晰的感觉,不想看下去,从而自然影响处理的效率。
推荐的方式是,尽量在一个显示页面完成全文,一段一个核心意思,然后空行写第二段;如果说的事项较多,建议加上序号,但一次最好不超过三项,否则不容易记住。
当然,如果能根据收件人的具体情况调整字号大小、字体样式等,则为最佳。例如对方均是五十多岁的领导,可以适当调大字号,以便对方阅读,从而也提高了回复效率。
八、忌不感谢
有些人没有感谢的习惯,而这往往是邮件回复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不论是寻求合作、请教问题、请人帮助,还是只是告知,都可以感谢对方的善意或配合。即便是领导命令对方与自己合作,说句感谢只能表明自己有修养;更何况自己请对方帮忙呢。
九、忌不署名
不署名,言外之意,对方应该能从邮件地址判断出自己是谁,或者不用那么客气,而这样做会给对方造成很多不便,也较影响办事效率,想打电话沟通具体事宜时,还需要再查找。
发件人切忌以自我为中心,自认为了解对方的圈子,其实不然,有时真的不知道是谁发来的邮件(更不用说现在有那么多酷极了的网名),耽误了事情。
署名是尊重对方也是尊重自己、宣传自己的方式。而且最好事先设置好签名档,附上自己所有方便的联络方式,一劳永逸。
互联网的时代,发邮件将会越来越频繁,所以把握邮件礼仪是职场新式礼节的必修课。加入不懂使用礼节,会让人反感和讨厌,使自己的形象收到损害,层次下降。
篇4:职场电子礼仪 电子邮件礼仪
职场电子礼仪
1.要小心写在E-mail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因为现在法律规定E-mail也可以作为法律证据,是
2.邮件讯息不要太冗长。这样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别人也没有兴趣看下去。
3.不要在邮件末端列出对方的地址。因为对方知道自己的地址,不用写,写上感觉不太好。
4.发送附加文件要考虑对方能否阅读该文件。给人细心、体贴的感觉,而且让人意识到这个文件的重要性。
职场电话礼仪
接电话礼仪
1 “铃声不过三”的原则
在电话铃声响起后,如果立即拿起,会让对方觉得唐突;但若在响铃超过三声以后再接听,是缺乏效率的表现,同时也会让对方不耐烦,变得焦急。
2 规范的问候语
在工作场合,接听电话时,首先应问候,然后自报家门。对外接待应报出单位名称,若接内线电话应报出部门名称。
3 要找的人不在或不能接听电话时的处理 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询问对方姓名前,先告知他要找的人不在。
4 学会记录并引用对方的名字 如果用合适的称谓问好:“您好,王经理。”这样会给对方留下特别受到重视的感觉,增强对方对你的好感。
5 接到错误的电话也应该礼貌应对 并非错打的电话都必定与自己没有关系,有时,对方也恰恰是与自己有重要关系的人。因此,接听电话时,最好每一个电话都讲究礼貌,保持良好的接听态度。
6 应在对方挂电话后再挂电话
当对方向你说“再见”时,别忘了你也应该说“再见”,尤其不能在对方一讲完话,还没来得及说“再见”就把电话挂了。注意挂电话时应小心轻放。
篇5:商务信件及电子邮件礼仪
商业信件分类
所有客户往来的商业信件要在对方的名字前面加上其职务称谓,如“王博士”、“李经理”等。信件的结尾包括自己的联系方式和日期。公司内部的其他书面文档也要保持简洁扼要、通俗易读。每个公司对内部的信件交流格式有自己的一套规范,但我在这里不是要讨论“办公室备忘录”的,虽然它是员工之间最常见的书面沟通方式。我们这里要关注的是公司与外部书面沟通的方式和内容,不包括法律文件和合同。
商业信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介绍信、推荐信、称赞信、投诉信、解决商业纠纷的信函、要求信和拒绝信等。
1.称赞信
如果你满意对方的产品或服务,写一封称赞信。虽然很多人不会这么做,但这是和对方建立良性关系的开端。如果你很满意餐厅经理的服务,那么写一封称赞信给他的上司,一方面你对他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和他建立好关系,今后能继续接受他的优质服务。所以这类利己利人的信件,大家应该愿意写,常常写,因为这能带来双赢。
篇6:商务信件及电子邮件礼仪
2.推荐信
往往是推荐一个人申请学校或工作,里面的内容要包括你和对方的关系,你认识对方的时间长短,用例子来说明他的特征,例如你要说这个人勤奋,那么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点。离职前,我总习惯请老板或与我共事的同事写一份推荐信。个人的推荐信或者提名信是赢得下次工作的有力工具。
3.投诉信
首先,投诉信要写给这个组织的最高的领导。其次,避免用情绪化的词语,要对事不对人。在投诉信的第一段,先将事由作客观的总结,让对方明白写信的目的。之后讲一些具体的事实,例如发票号码、事情发生时间和地点。投诉信也要尽量保持对对方的鼓励性的态度,例如“我知道贵餐厅的服务很有名,我也常常是因为餐厅的服务而前来用餐,我想这个服务员的服务并不能代表整个餐厅的服务水平”等文字。投诉信最难写,可如果写的是“服务水平”,对方会比较心平气和地处理这个投诉。最后的一段是你对解决问题的建议,不要很离谱很贪心,要合理。如果对方卖给你的货,在使用一周后坏了,可以提议退货、换新的,或在规定时间内修好。最后一句话应该是鼓励性的,例如“我相信贵公司的服务是高水平的,也希望这件事情能够合理解决,今后我们还可以继续合作”
4.解决业纠纷的信函
因为各种原因,在我们购买完某商品后,我们常常需要和对方讨个减价,或要求赔偿、退货。在商业纠纷信中应附有购买商品的收据复印件,让对方可以在自己的文件中追溯。商业纠纷信的内容要简单明了。
5.要求信
要求信的内容包括要求对方开机票,或将某份文件寄给你等,
这类信主要包括对方需要的`最基本信息即可,不需其他太多文字。
6.拒绝信
商务往来中的拒绝信是一个建立自己品牌、宣传自己的机会。要强调的重点不是对方不适合你,而是双方互相不适合。还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表示我们仍有兴趣与你合作,如果今后有机会,可以继续探讨合作的可能及合作方式。
书面沟通优点
1.一目了然:白纸黑字能使所有参与方对于所讨论的论题、事实根据和结论,以及达成的共识一目了然,并保持跟进直至工作完成。当讨论的结果被记录下来、经详细商讨并最终写在纸上时,投机取巧的人就没有施展拳脚的空间了。
2.书面跟进:能准确及时地记录事项进程、讨论内容以及行动细则,并充当了作为每个工作项目历史档案的功能。例如:我要协调团队完成一项销售任务,时间非常有限,离规定的完成日期不远,此时准备一份书面备忘录给我的队员、主管以及合作伙伴,将使我更加清楚采取什么步骤,如何对每个人进行跟进。它促使每个人共同关注一件事、说同一种语言,以及清楚哪些已经做完,还有哪些需要做。最后,书面跟进能保证论功行赏。能确保分辨出哪些人履行了承诺,哪些人因及时完成了工作而得到肯定。
3.充当意见不和、起争端时的证明:没有人是完美的。毫无疑问,每一个工作项目都面临特殊的挑战,不管这种挑战是运筹上的还是人际关系上的。书面记录能帮人关注于事实而不是感受,或其他个性和工作风格上的差异,并以合理的方式解决意见不和以及争端。
应酬书信具体书写原则
应酬书信是商业领域使用频率较高的书信。因为在整个商务流通领域,很讲究情感的联络和交往,以此来增进友谊,促进贸易。这类书信与一般书信的礼仪要领和格式基本相同。应酬书信一般由笺文和封文两部分组成。写信是借助文字向受信人说话。要使对方感到亲切、自然、文明有礼并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写信就要符合书写格式和书信语言的礼仪规范。否则,就会闹出笑话,影响交际效果乃至误事。
一、称谓要得体。
称谓即称呼,要符合寄信人同受信人的特定关系。一般来说,平时对对方称呼什么,信的开头就写什么。在格式上,称呼要在信笺第一行起首的位置书写,单独成行,以示尊重,它有很强的礼仪作用。写给非亲属关系的长辈,一般在姓氏后面加职务,如李经理、张校长,或以某老相称;写给自己敬佩的长者可在称呼前加上“尊敬的”三字,尽量避免指名道姓;对平辈或小辈则可直呼其名,或称兄道弟,或称“小王” 、“小李” ,也可以“同志”相称。
称呼之后一般还要加提称语,即用来提高称谓的词语,如对尊长用“尊鉴” 、“赐鉴” 、“钧鉴” 、“崇鉴” ;对平辈用“台鉴” 、“大鉴” 、“惠鉴” ;对晚辈用“青鉴” 、“收览” ;对女士用“芳鉴” 、“淑鉴” 、“懿鉴”(对年高者) ;对夫妇用“俪鉴” 、“同鉴” 、“均鉴”等。书信中的这种敬语使用时要注意与称谓相配合。
篇7:使用电子邮件的礼仪
使用电子邮件的礼仪
现代社交中,电子邮件、传真、QQ等网络已经成为商务交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网络沟通工具。这些工具在使用中同样要讲究社交礼仪,这样才能体现个人及企业的形象,彰显公司的水平和实力。
电子邮件是一种利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通过电子邮件用户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一非常快速的方式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网络用户联系。因此,电子邮件在传送过程中也要讲究礼仪,尤其是在商务往来中,电子邮件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彰显公司的水平和实力。
电子邮件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一下礼仪:
不能发送空白标题的邮件,标题要简短并反映邮件的内容和重要性。回复对方邮件时,可根据需要更改标题,不要RERE一大串。恰当称呼收件者并拿捏尺度。可以以职务相称,不熟识的情况下可用“X先生”、“X小姐”。要分清对方性别。邮件开头与结尾要有问候语。邮件正文要简明扼要,行文通顺,注意邮件的论述语气。合理提示重要信息并搭配合理的图片辅助阐述。如果有附件,应在正文提示收件人查看附件。数目较多时应打包压缩成一个文件。结尾的签名信息不宜过多切不要只用一个签名档,文字要与正文相匹配。要及时回复邮件,不就同一问题多次回复讨论。要区分replay 和reply all。正确使用发送、抄送、密送。
目前,在商务交往中,经常需要将某些重要的`文件、资料、图表即刻送达身在异地的交往对象手中。传统的邮寄书信的联络方式,已难于满足这一方面的要求。在此背景之下,传真便应运而生,并且迅速走红于商界。
使用的先后问题。当你有一份很长的传真需要发出去时,而轮候在你之后的同事只需传真一两页时,应让他先用。在公司里一般不要发私人传真稿件。如果遇到传真纸用完时,应及时更换新传真纸。如果遇到传真机出故障,应及时找出原因,先处理好再离开,如不懂修理,就请别人帮忙。不要把问题留给下一个同事。使用完毕后,不要忘记将你的原件拿走,否则容易丢失原稿,或走漏信息,给你自己带来不便。使用QQ礼仪
现在很多人的工作都在QQ上完成,那在QQ上有哪些值得我们注意的礼仪呢?
有一个QQ使用的礼仪给大家分享下:
公司新来的女同事在几家餐馆订餐,发现不好吃,于是在公司群里告知大家,以后都不要到这家餐馆订餐。这本来也是件好事,但是有一位男同事不统一她的观点,于是在群里反驳了一句。这下可好,两个人在QQ群里展开一场激烈的口水战。
时间持续了又十几分钟,群里没有了动静。但是,随后与这位女同事同一办公区的同事告知,两个人私开聊天窗口又接着对骂了一个上午。最后以两个部门的领导出面劝阻才熄灭这场战争。
这显然是不对的。工作时间不能因为个人的恩怨而打扰到别人的工作,而且也不应在上班时间聊私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公司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每一位职场人士都应该遵守的法则。可见,QQ也是要讲礼仪的。
QQ礼仪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办公时间不聊私事;不群聊不必要的内容,不发较大的图片;跟人家QQ沟通的时候,不能太多的寒暄,要直接,明了为好;不能直接发离线文件,这样不太礼貌;不能不经人家允许就发很大的视频或者文件;不能发一些不太健康的图像以表示娱乐,因为这反映你的品味;不明确人家在不在的情况下,就截图发过去;QQ语言绝对反映你的言行,所以不要认为不重要;一定要懂得回复人家的留言。
礼仪就在细节中体现你是否尊重别人!在日常办公活动中,一定不要忽略现代网络沟通交流工具的使用礼仪。
篇8:现代电子邮件礼仪英语
现代电子邮件礼仪英语
1. Include a clear, direct subject line.
Examples of a good subject line include “Meeting date changed,” “Quick question about your presentation,” or “Suggestions for the proposal.”
“People often decide whether to open an email based on the subject line,” Pachter says. “Choose one that lets readers know you are addressing their concerns or business issues.”
2. Use a professional email address.
If you work for a company, you should use your company email address. But if you use a personal email account -- whether you are self-employed or just like using it occasionally for work-related correspondences -- you should be careful when choosing that address, Pachter says.
You should always have an email address that conveys your name so that the recipient1 knows exactly who is sending the email. Never use email addresses (perhaps remnants of your grade-school days) that are not appropriate for use in the workplace, such as “babygirl@...” or “beerlover@...” -- no matter how much you love a cold brew2.
3. Think twice before hitting 'reply all.'
No one wants to read emails from 20 people that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them. Ignoring the emails can be difficult, with many people getting notifications of new messages on their smartphones or distracting pop-up messages on their computer screens. Refrain from hitting “reply all” unless you really think everyone on the list needs to receive the email, Pachter says.
4. Use professional salutations.
Don't use laid-back, colloquial3 expressions like, “Hey you guys,” “Yo,” or “Hi folks.”
“The relaxed nature of our writings should not affect the salutation in an email,” she says. “Hey is a very informal salutation and generally it should not be used in the workplace. And Yo is not okay either. Use Hi or Hello instead.”
She also advises against shortening anyone's name. Say “Hi Michael,” unless you're certain he prefers to be called “Mike.”
5. Reply to your emails -- even if the email wasn't intended for you.
It's difficult to reply to every email message ever sent to you, but you should try to, Pachter says. This includes when the email was accidentally sent to you, especially if the sender is expecting a reply. A reply isn't necessary but serves as good email etiquette4, especially if this person works in the same company or industry as you.
Here's an example reply: “I know you're very busy, but I don't think you meant to send this email to me. And I wanted to let you know so you can send it to the correct person.”
6. Proofread1 every message.
Your mistakes won't go unnoticed by the recipients3 of your email. “And, depending upon the recipient2, you may be judged for making them,” Pachter says.
Don't rely on spell-checkers. Read and re-read your email a few times, preferably aloud, before sending it off.
“One supervisor4 intended to write 'Sorry for the inconvenience,'” Pachter says. “But he relied on his spell-check and ended up writing 'Sorry for the incontinence.'”
7. Add the email address last.
“You don't want to send an email accidentally before you have finished writing and proofing the message,” Pachter says. “Even when you are replying to a message, it's a good precaution to delete the recipient's address and insert it only when you are sure the message is ready to be sent.”
8. Double-check that you've selected the correct recipient.
Pachter says to pay careful attention when typing a name from your address book on the email's “To” line. “It's easy to select the wrong name, which can be embarrassing to you and to the person who receives the email by mistake.”
9. Keep your fonts classic.
Purple Comic Sans has a time and a place (maybe?), but for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keep your fonts, colors, and sizes classic.
The cardinal5 rule: Your emails should be easy for other people to read.
“Generally, it is best to use 10- or 12- point type and an easy-to-read font such as Arial, Calibri, or Times New Roman,” Pachter advises. As for color, black is the safest choice.
10. Nothing is confidential6 -- so write accordingly.
Always remember what former CIA chief General David Petraeus apparently7 forgot, warns Pachter: Every electronic message leaves a trail.
“A basic guideline is to assume that others will see what you write,” she says, “so don't write anything you wouldn't want everyone to see.” A more liberal interpretation8: Don't write anything that would be ruinous to you or hurtful to others. After all, email is dangerously easy to forward, and it's better to be safe than sorry.
篇9:商务电子邮件礼仪细节
商务电子邮件礼仪细节
近年来,在诸种电子通讯手段中跑出来一匹“黑马”,它就是电子邮件。自打诞生以来,它的发展可谓突发飞进,日新月异。令人刮目相看。当前,它已经在商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电子邮件,又称电子函件或电子信函。它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所组成的互联网络,向交往对象所发出的一种电子信件。使用电子邮件进行对外联络,不仅安全保密,节省时间,不受篇幅的限制,清晰度极高,而且还可以大大地降低通讯费用。
商界人士在使用电子邮件对外进行联络时,应当遵守的礼仪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电子邮件应当认真撰写。向他人发送的电子邮件,一定要精心构思,认真撰写。若是随想随写,是既不尊重对方,也不尊重自己的。在撰写电子邮件时,下更三点尤其必须注意。
一是主题要明确。一个电子邮件,大都只有一个主题,并且往往需要在前注明。若是将其归纳得当,收件人见到它便对整个电子邮件一目了然了。
二是语言要流畅。电子邮件要便于阅读,就要以语言流畅为要。尽量别写生僻字、异体字。引用数据、资料时,则最好标明出处,以便收件人核对。
三是内容要简洁。网上的时间极为宝贵,所以电子邮件的内容应当简明扼要,愈短愈好。
第二,电子邮件应当避免滥用。在信息社会中,任何人的时间都是无比珍贵的。对商界人士来讲,这一点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所以有人才会说:“在商务交往中要尊重一个人,首先就要懂得替他节省时间。”
有鉴于此,若无必要,轻易不要向他人乱发电子邮件。尤其是不要以之与他人谈天说地,或是只为了检验一下自己的电子邮件能否成功地发出,更不宜随意以这种方式在网上“征友”。
目前,有不少网民时常会因为自己的电子信箱中堆满了无数的无聊的电子邮件,甚至是陌生人的电子邮件而烦心不堪。对其进行处理,不仅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有可能会耽搁自己的正事。
不过一般而言,收到他人的重要电子邮件后,即刻回复对方一下,往往还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电子邮件应当注意编码。编码的问题是,是每一位电子邮件的使用者均应予以注意的大事。由于中文文字自身的特点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我国的内地、台湾省、港澳地区,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里的华人,目前使用着互不相同的中文编码系统。因此,当一位商界人士使用中国内地的`编码系统向生活在除中国内地之外的其他一切国家和地区里的中国人发出电子邮件时,由于双方所采用的中文编码系统有所不同,对方便很有可能只会收到一封由乱字符所组成的天书。
因此,商界人士在使用中文向除了中国内地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发出电子邮件时,必须同时用英文注明自己所使用的中文编码系统,以保证对方可以收到自己的邮件。
第四,电子邮件应当慎选功能。现在市场上所提供的先进的电子邮件软件,可有多种字体备用,甚至还有各种信纸可供使用者选择。这固然可以强化电子邮件的个人特色,但是此类功能商界人士是必须慎用的。
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对电子邮件修饰过多,难免会使其容量增大,收发时间增长,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而且往往会给人以华而不实之感。另外一方面,电子邮件的收件人所拥有的软件不一定能够支持上述功能。这样一来,他所收到的那个电子邮件就很有可能会大大地背离了发件人的初衷,因而使之前功尽弃。
篇10:工作通信礼仪
第一,在商务交往中,电子邮件也是一种商务文本,应当认真撰写。
向他人发送的电子邮件,一定要精心构思,认真撰写。
在撰写电子邮件时,尤其要注意下面三点。
1.邮件的主题要明确。
一个电子邮件,大都只有一个主题,并且往往需要在前注明。
若是将其归纳得当,收件人见到它便对整个电子邮件一目了然了。
2.邮件的语言要流畅。
电子邮件要便于阅读,就要以语言流畅为要。
尽量别写生僻字、异体字。
引用数据、资料时,则最好标明出处,以便收件人核对。
3.邮件的内容要简洁。
网上的时间极为宝贵,所以电子邮件的内容应当简明扼要,愈短愈好。
第二,电子邮件应当避免滥用,不发无意义的邮件。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任何人的时间都是无比珍贵的。
对商界人士来讲,这一点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所以有人才会说:“在商务交往中要尊重一个人,首先就要懂得替他节省时间。
有鉴于此,若无必要,轻易不要向他人乱发电子邮件。
尤其是不要以之与他人谈天说地,或是只为了检验一下自己的电子邮件能否成功地发出。
不过一般而言,收到他人的重要电子邮件后,即刻回复对方一下,往往还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电子邮件应当注意编码问题。
编码的问题是由于中文文字自身的特点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我国的内地、台湾省、港澳地区,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里的华人,目前使用着互不相同的中文编码系统。
因此,当一位商界人士使用中国内地的编码系统向生活在除中国内地之外的其他一切国家和地区里的中国人发出电子邮件时,由于双方所采用的中文编码系统有所不同,对方便很有可能只会收到一封由乱字符所组成的天书。
因此,商界人士在使用中文向除了中国内地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发出电子邮件时,必须同时用英文注明自己所使用的中文编码系统,以保证对方可以收到自己的邮件。
第四,电子邮件应当慎选花哨功能。
现在市场上所提供的先进的电子邮件软件,可有多种字体备用,甚至还有各种信纸可供使用者选择。
这固然可以强化电子邮件的个人特色,但是此类功能商界人士是必须慎用的。
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对电子邮件修饰过多,难免会使其容量增大,收发时间增长,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而且往往会给人以华而不实之感。
另外一方面,电子邮件的收件人所拥有的软件不一定能够支持上述功能。
这样一来,他所收到的那个电子邮件就很有可能会大大地背离了发件人的初衷,因而使之前功尽弃。
商务邮件的修辞
修辞是撰写商务电子邮件最困难的部分。
如果用平常说话的语气,很容易被视为无礼,这是因为眼见为凭,文字用看的往往比用听更容易被放大检验。
因此,撰写商务电邮前,不妨想到此时是面对着对方,而不是面对键盘与屏幕,这样可以让语气温暖一点。
但要记得,书写时要比口语对话再稍微正式一点。
设想对方看了你的信之后可能有的观点,也就是要在别人的思考里思考。
了解对方和你一样都是大忙人,讲重点即可。
多一点体贴,想办法让你的电邮,看起来简短扼要,有亲和力但不失礼。
邮件主题:
如果一次要和对方讨论的事情是不同的主题,建议分开不同的电邮传送,也就是说,每封信的主题最好只有一个,这样对方会比较好针对单纯的主题加以回信。
邮件结构:第一段与最后一段是重点
电子邮件的撰写,应该掌握由上而下的重点,也就是说,重点在最前面的第一段。
如果信件很长,最好在结尾的部分,再度强调第一段的重点。
要求:主动说出你期待对方做的事情
当你想要收件者采取行动时,如果电邮的内容长,在信件的一开始,就说明你的要求。
如果内容很短,不超过一个屏幕可以读完的范围,就直接在信件内容的结尾提出要求即可。
日期:邮件的日期与时间要明确
在电邮中提到的日期与时间,一定要具体,你说的下个月或是下周三到底是什么时候?因此最好改成「下周三(如3月7日)」「下个月(如8月)」,时间也要明确,是上午还是下午?是以自己或对方的时区为准?以免双方认知不同而产生误会。
回复邮件:
如果你回复对方的来信时,使用对方的主旨回复,让对方知道这是来自于你的回复。
此外,如果想要在主旨点出回复的重点,可以在邮件本文内容里写上「回复主旨:XXXXXX」让对方知道这是回复哪一封信。
风格:
检查自己写的电邮时,试试看读出声音,对话式的写作风格轻松但不失礼,而且也比较自然顺畅。
语感:
1.采用主动的语气。
让收信者知道,是谁应该来做这件事情。
例如:
A.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想法?
B.有谁可以提供意见给我?
看得出来吗?A比B来得主动而明确。
2.动词比名词更有力量。
让我们念念看以下两句话:
C.让我们做个计划吧!
D.让我们计划这件事情。
在D句里,计划两个字被用在动词的表现,会比C句用在名词有力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当你使用职场的电子邮件对外沟通,就应该谨守商业电子邮件的分寸,不要假公济私,撰写或传送与职场毫无关系的内容,因为在某些你不知情的状况之下,电邮会被保存在企业的公用硬盘或备份档案中。
群发邮件需注意到礼仪【2】
在邮件发送操作中有下面几个概念:
收件人
收件人是您所发送邮件的接收者,您可以直接填写他的邮件地址,或者点击写信页右侧的通讯录中的联系人来添加。
收件人可以并列多个,通常以分号隔开。
抄送地址
点击“添加抄送地址”打开抄送地址输入框,抄送地址也是您所发送邮件的接收者,您可以直接填写对方的邮件地址,或者点击写信页右侧的通讯录中的联系人来添加。
暗送地址
点击“添加暗送地址”打开地址输入框,暗送地址也是您所发送邮件的接收者,您可以直接填写他的邮件地址,或者点击写信页右侧的通讯录中的联系人来添加。
对方收到邮件时,收件人和抄送人的邮箱中不会显示暗送人地址。
群发邮件时,可以采用“并列收件人”、“抄送”和“密送”三种形式。
如果您给某人和其他人一起发邮件时,不介意大家知道你在同时发给其他人,则可以使用“并列收件人”和“抄送”。
信件的所有收件人都能够看到其他收件人、以及您指定为“抄送”的收件人地址,但看不到“密送”中所列的地址。
“密送”代表“不显示的副本”。
这极相似于“抄送”功能,只不过“密送”的收件人名址不会被其他收件人看到,而“收件人”和“抄送”字段中的收件人地址彼此都能看见。
假如您给很多客户一起发邮件,此时就不应当使用“并列收件人”和“抄送”,否则原本不认识的客户之间,可能通过您的邮件,得到了其他不认识的客户的邮件地址。
而泄露客户个人信息的人,就是您了。
此时,使用“密送”更为妥当。
但是,即使是“密送”,也要慎重使用,因为对方的邮箱可能还有超级厉害的“全部回复”的功能。
不同邮箱的“全部回复”功能不同。
我们再来看两个回复操作中的概念:
回复:选择一封邮件,点击“回复”链接,将进入写邮件页,回复邮件给发件人。
此功能是一对一形式,“谁发给我,我就给谁回复”。
全部回复:选择一封邮件,点击“全部回复”链接,将进入写邮件页,有的邮箱的“全部回复”功能,是只回复给“发件人”和“抄送”中的邮件地址。
(在有些邮箱中“全部回复”不回复给并列收件人,所有并列收件人地址在收件人的收信页面中都能看到。
抄送者可以被“全部回复”,并列收件人则不能直接“全部回复”。
这就是某些邮箱“并列收件人”和“抄送”的区别。
注意,有的邮箱的“全部回复”功能超级强大,是回复邮件给所有并列发件人和发件人在发送该封邮件时填写的所有“抄送”和“密送”中的全部邮件地址。
如果对方邮箱具有密送“全部回复”功能,那么无论您是使用“并列收件人”、“抄送”还是“密送”,当对方点击“全部回复”时,您群发的所有邮箱姓名地址都将出现在回复邮件页面的“收件人”输入框中。
也就是说,无论您是否“密送”,都无法真正保密。
这样不但客户名址全部泄露,而且更严重的情况是,如果回复人也是个马大哈,随便点了“全部回复”而没有注意到“收件人”输入框中自动跳出了那么多人的地址,那么他给您一个人回复的邮件,有可能同时发给了一群不相干的人,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
需谨记的事项:
给重要人物的重要邮件一定要一对一单独发送。
群发操作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所采用的操作方式是否妥当。
一旦发出,“覆水难收”。
不重要的通告式非保密邮件,可以在特定地址非保密组群里以三种形式群发,但要根据对方邮箱特性,慎重选择使用“并列收件人”、“抄送”和“暗送(密送)”功能。
回复他人邮件时,一定要再次检查收件人地址是否正确。
使用尊称。
按照中国传统习惯,对尊者勿直呼其名,姓+尊称可以;姓+名+尊称可以;名+尊称亦可,只叫“名”或只叫“姓+名”无尊称,可能就不够得体了。
尤其是直呼且只呼其名(姓和尊称都没有叫出),在关系不够深的时候会让对方感觉不适。
(当然,关于称呼的礼仪,在不同文化下是不同的,此处不做讨论了。
再次强调:记住别人的名字,在适当的时候能够称呼别人的名字。
如果您已经知道对方的名字,那么,当您给对方发邮件时,“尊敬的某经理:……”要比“经理您好:……”收到回信的概率大很多,因为后者这样的称呼容易让对方联想到,您的这封邮件是群发出来的广告邮件,没有必要认真对待。
收发邮件(email)的礼仪汇总【3】
邮件的标题:
标题要提纲挈领,添加邮件标题是电子邮件和信笺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主题栏里用短短的几个字概括出整个邮件的内容,便于收件人权衡邮件的轻重缓急,分别处理。
1.一定不要空白标题,这是最失礼的。
2.标题要简短,不宜冗长,不要让outlook用…才能显示完你的标题。
3..最好写上来自**公司的邮件,以便对方一目了然又便于留存,时间可以不用注明,因为一般的邮箱会自动生成,写了反而累赘。
篇11:保护电子邮件正常通信的措施
一、垃圾邮件
症状:经常收到不明来历的信件骚扰,或常有虚假广告,更有夹带病毒、特洛伊木马程序之类性质比较恶劣的邮件。
预防措施:
1、尽量不要随便公布自己的信箱地址,尤其是ISP信箱,即使要公开,也得做些手脚。比如Bill#163.net,加了“#”这类符号可逃过专业邮件地址分离器的搜索,对方也看得懂。
2、在E-mail客户端软件中设置过滤条件,屏蔽掉那些常见的垃圾邮件。
3、启用专门的防垃圾邮件工具,如Spam Attack Pro、Spam killer,对付垃圾邮件是很有效的。
二、邮件“炸弹”
症状:某人往你的信箱扔大量的信件,以致超出你信箱的最大容量,最终导致信箱瘫痪。
预防措施:
1、不要在公共场合(如聊天室、新闻组)出言不逊与人结怨,这往往是招来报复性“轰炸”的重要原因,
2、对E-mail客户端软件进行相应设置,使所收信件超过一定大小时,就从服务器删除。
3、当发觉自己的信箱已经被炸后,可以用特殊的工具软件进行删除,或者请系统管理员帮忙清除。如果是免费信箱,你也可以放弃,再重新申请一个,只是用户名得改了。
三、邮件乱码
症状:打开邮件后,正文显示乱码字符。
预防措施:
1、从自身做起,对E-mail客户端软件进行合理设置。如将发信编码设置为7位,避免有些邮件服务器截掉第8位。
2、以附件形式发送,在正文处用英文提示收信者查阅附件即可。
3、安装专业的解码软件。如安装南极星之类的多内码转换平台,即可正常查看日文、韩文、BIG5码等。
【电子邮件的通信礼仪的要求】相关文章:
1.翻译人员礼仪要求
3.礼仪小姐的要求
6.会议礼仪人员要求
7.简历的礼仪要求
8.电子邮件范文
10.求职信周到的要求礼仪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