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9x“致命异常错误”的解决方案Windows系统
“派大星水星记”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Windows 9x“致命异常错误”的解决方案Windows系统,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Windows 9x“致命异常错误”的解决方案Windows系统,供大家参考。
篇1:Windows 9x“致命异常错误”的解决方案Windows系统
相信大家的Windows 9x都曾遇到“莫名其妙”的“蓝屏”,并提示“致命的异常错误0E发生在……”,使其它正在运行的软件被迫中断,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失和麻烦,而自己又不知是何原因、如何排除,因此非常烦恼,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并尽量找出适
相信大家的Windows 9x都曾遇到“莫名其妙”的“蓝屏”,并提示“致命的异常错误0E发生在……”,使其它正在运行的软件被迫中断,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失和麻烦,而自己又不知是何原因、如何排除,因此非常烦恼。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并尽量找出适当的对策。
要弄清楚出错原因,得从Windows 9x对内存的管理和使用谈起。我们知道,Windows 9x是32位操作系统,对内存具有32位寻址能力,可以发挥80386以上CPU所具有的保护模式功能,为每个应用程序提供独立的4GB地址空间,但事实上,这远远超过了目前大部分PC机的内存容量,这就造成了有4GB地址空间,而无真正物理内存与之对应的问题。于是,Windows 9x便利用CPU的虚拟内存能力,把硬盘的一部分当作内存(硬盘交换文件)来使用,即通常所说的虚拟内存(见图)。现在很多用户配置的硬盘容量一般都较大,这下似乎有了用不完的内存,不会发生内存不够的情况了。其实不然,首先,能作虚拟内存的必须是硬盘上的空余空间,而且这些被分若干块的空间连续长度必须是512K的整数倍,才能被用作虚拟内存;第二,CPU在RAM存取数据的速度远远快于RAM与硬盘交换数据的速度。这样,有时就会发生应用程序存取当前不在RAM中而在交换文件中数据的情况,这时,CPU就会产生异常错误0E(也称为页面异常),但此时屏幕上不会有任何提示,Windows 9x尝试继续运行,只有当应用程序存取数据的地址或者将要跳转到的地址根本就没有分配RAM或虚拟内存时(即出现页面无效),Windows 9x才显示“异常错误发生……”,这下它真不行了,提示用户中止程序运行。
引起该错误的原因很多,相应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1.CPU超频。这是最近很多人电脑发生上述故障的一个重要原因。超频提高了CPU的工作频率,同时也使其性能变得不稳定,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这个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究其原因,CPU在RAM存取数据的速度本来就快于RAM与硬盘交换数据的速度,超频使这种矛盾更加突出,同时由于气温升高,构成CPU等电子元器件材料的指标参数也发生微妙变化,加剧了在RAM或虚拟内存中找不到需要数据的情况,这样就会出现“异常错误”。解决办法:降低频率,使CPU工作在规定的正常频率,同时使用“降温”软件,清扫CPU风扇等。
2.硬盘剩余空间太少或碎片太多。前面已经谈到,硬盘上能作虚拟内存的必须是自由空间,而且空间连续长度必须是512K的整数倍。如果你的硬盘还只有几百MB,出现“异常错误”与此很可能有关,当然,就算硬盘容量再大,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碎片整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3.Windows启动的程序过多。系统资源消耗殆尽,使个别程序需要的数据在内存或虚拟内存中找不到,也会出现异常错误。解决办法:不要同时启动过多的程序,一个简单的监测方法是,随时打开Windows各窗口上“帮助”→“关于…”,看系统资源还剩多少,低于60%就应该小心了,不要再启动新的程序、打开新的窗口了。万一因此发生“异常错误”,只需重新启动系统就正常了。顺便说一句,有的朋友喜欢“Shift + 重新启动计算机”,虽然重新启动的速度较快,但系统资源并不能完全释放,所以本人建议大家还是以正常方式重新启动计算机。
4.系统冲突。经常遇到的是由于声卡或显卡的设置冲突,引起异常错误。此外,其它设备的中断、DMA或端口出现冲突的话,可能导致少数驱动程序产生异常,甚至无法正常启动Windows 9x,
解决办法:以“安全模式”启动,在“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中进行适当调整,一般可以解决。对于在驱动程序中产生异常错误的情况,可以修改注册表。选择“开始/运行”,键入“Regedit”,进入注册表编辑器,通过菜单下的“查找”功能,找到并删除与驱动程序前缀字符串相关的所有“主键”和“键值”,重新启动。
5.程序设计问题。部分程序在编制时内存分配不合理(Windows的Bug都不少),完成后又未经过严格测试,在特殊的运行条件下就会因找不到内存分配地址而频频出错。还有,编制时考虑不周,程序只适用于特殊型号、种类的硬件,如果遇到其它硬件时也会出错。顺便说一句,一些盗版软件因解密过程中破坏、丢失了部分源代码,也常常导致“异常错误”的发生。因此,还是用正版软件的好,以免前功尽弃。
6.版本冲突。多数应用程序都要调用特定版本的动态链接库DLL或者OLE组件,如果在安装某个软件时,旧版本的DLL覆盖了新版本的DLL,或者删除应用程序时,误删了有用的DLL文件,就可能使上述调用失败,从而引起“异常错误”。遇到这种情况,解决的办法,自然就是找到新版文件。“找”的方法较多,可以直接从光盘上某个软件中、游戏中拷贝,或者用Windows 9x(包括OSR2版)光盘中的Extract这个小工具,直接从CAB压缩文档找到并解压出所需文件。
7.注册表错误。注册表是Windows 9x的“命根子”,其中保存有Windows 9x及应用程序的重要数据,即使是哪个细小地方出了问题,都很可能引发“致命异常错误”的发生,甚至可能引起系统崩溃。因此,在你估计到操作可能引起它的变动以前(如安装一个新软件),先对其进行备份是很有必要的,一旦发生错误,可以恢复注册表,否则,要么请专业人士修复注册表,要么重新安装Windows 9x及你的其它程序,那麻烦就真的有点大了。
8.软硬件不兼容。常遇到的是,BIOS或驱动程序太旧,以致不能很好支持硬件,导致“异常错误”的发生。如果你的主板支持BIOS升级,尽量升级到最新版本,同样,尽量找到与你设备配套的最新的设备驱动程序,也可以减少错误的发生。
9.BIOS设置。众所周知,是否正确设置BIOS,是电脑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其中硬盘及内存等的参数设置尤为重要,弄不好,就有可能出现程序存取数据失败,而导致“异常错误”的发生。其实,现在多数主板BIOS有“硬盘实用程序”一项,它可以检测并存储硬盘的各项参数,通常使用这些检测值是安全的。但对于较老的硬盘,有必要对一些较新的设置进行屏蔽(如硬盘的32位模式等)。至于内存,要注意一、二级缓存以及影子内存的设置。实在有困难,对于BIOS的设置,可以请行家帮忙,这样,不仅正确,而且可能更加优化。
10.硬件老化或存在故障。如现在有人还在用的540M硬盘,其转速仅为3600转/分钟左右,假如用在PⅢ、PC133 SDRAM、133外频主板这样的配置上,快马拉破车,出现“异常错误”的可能性自然较大。此外,少数不法商人在给顾客组装兼容机时,使用质量低劣的板卡、内存,有的甚至出售冒牌主板和Remark过的CPU、内存,这样的机器在运行Windows 9x时很不稳定,发生“异常致命错误”在所难免。因此,用户购机时应擦亮自己的眼睛,最好带个内行参谋,并用一些较新的工具软件(如Hwinfo、Norton等)测试电脑,长时间连续烤机(如72小时),以及争取尽量长的保修时间等。
从上面可以看出,Windows 9x发生异常错误的原因的确是多种多样的,上面不一定已经列举完了,各自的解决办法也有所不同。实际当中,有时候,如果真要弄清此类故障的“来龙去脉”,其实是比较困难的,遇到这种情况,除了上面谈到的各种相关解决方法外,可以试试重装软件,甚至重装系统,如果仍然时常发生“异常错误”,可能你应该与软件设计者,或者硬件经销商联系了。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2:Windows 8 潜在致命的错误
Windows 8 的新触控 UI 在今天早些时候的 D9 会议展出,看著很不错,很显然它来自与 Windows Phone 7 同样的灵感,并显示出一些非常有创意的用户界面。“图标瓷砖”的想法比传统的图标更丰富,而且更适合使用在比手机大的屏幕上。“吸附窗口”的概念是一种有趣的方式,能在大屏幕上同时显示两个应用程序,在 iOS 上是不可能同时显示两个应用程序的,至少在“窗口式 UI”之后,没有人解决了这个问题。
贾森斯内尔今天在 D9 发 说:Elop,Sinofsky,Apotheker 今天都表现出被苹果“洗心革面”的态度(苹果一度被认为是被忽略的怪物)。 这是诺基亚公司总裁 Elop,惠普首席执行官利奥 Apotheker,和 Sinofsky,微软 Windows 和 Windows Live总裁,他们都是今天 D9 会议的嘉宾。毫无疑问,这三家曾经的科技巨头,现在都在跟随著苹果在移动计算领域的脚步。如果不是因为 iOS 的存在和成功,诺基亚就不会有麻烦(因此,Elop 都不会被选为 CEO),惠普就不会买下 Palm(Palm 也不会推出webOS),Windows 8 的创新将不会围绕在平板设备上。
但我认为微软的想法,“建立他们下一代操作系统和界面,基于现有的 Windows 上”,是一个根本的缺陷。微软想要把新东西和旧东西平行使用,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微软要这样做。微软显然是想学习苹果,但他们显然不明白,为什么在 iPad 运行 iOS,而不是 Mac OS X。
微软在今天的演示录像中展示了 Excel,Windows 版完整的 Excel,跟其他触控程序同时运行。即使微软可以把程序按钮放大,更能让它适合触摸屏,但是这种做法永远不会让完整 Windows 版本的 Excel 在触摸屏上完美发挥,
就用 Mac 和 iPad 版的 iWork 举例,iPad 版本不是“触摸友好”的 Mac 版,它是从头重写,完全为触摸屏设计,完全使用 iOS 界面和 API,没有文件系统,可以随时关闭,不会在后台消耗任何处理能力的。
如果 iPad 能够运行完整版的 Mac OS X 程序,并能够访问文件系统,外设的话,这并不是好事。 iPad 的成功,是因为它完全消除了传统电脑的复杂性,并不是因为它提供一个可以掩盖复杂性的“触控式 Mac 空壳”。 iOS 对所有现有 Mac 程序的”不兼容性“意味著所有的 iOS 第三方程序都是为它特别设计的。
对复杂性和兼容性的割舍是有代价的,这也是为什么 iPad 在功能性上面比不上 Mac。这也是为什么苹果在同时开发 iOS 和 Mac OS X,让这两个系统能够互补。Mac 的发展和存在让 iOS 能“轻松”一点。iPad 的位置,就是一个比普通电脑功能少一些的移动终端。因为它能做的更少,它能把这些小事做得更好,更简单优雅,更能被用户接受。如果有一天 Mac 能做的事情 iOS 都能做,那就是苹果舍弃 Mac 的时候了。是 Mac 的强大才能使 iOS 简化。
现在,iOS 的包袱都是 Mac 在扛的。也许十年以后一切都会不一样,但是现在 Mac OS X 的作用就是给需求较高,较为复杂的应用,而 iOS 则能胜任是轻便,日常的工作。
iPad 的与众不同说明了一件事:“将同一个系统运用在 PC 和平板上是完全不可能的”。Windows 8 试著这样做,但是我觉得它会失败。你不可能把一个轻便的 UI 加在一个沉重的,25 年没变的 Windows 上。
篇3:虚拟服务器解决方案Windows系统
Linux Virtual Server,简称LVS,是由中国一个Linux 程序员 发起的 开发 项目计划,其实现目标是创建一个具有良好的扩展性、高 可靠性 、高 性能 和高可用性的,基于 Linux系统 的服务器集群。 1.LVS系统结构与特点 使用LVS架设的服务器集群系统从体系结构上
Linux Virtual Server,简称LVS。是由中国一个Linux程序员发起的开发项目计划,其实现目标是创建一个具有良好的扩展性、高可靠性、高性能和高可用性的,基于Linux系统的服务器集群。
1.LVS系统结构与特点
使用LVS架设的服务器集群系统从体系结构上看是透明的,最终用户只感觉到一个虚拟服务器.物理服务器之间可以通过高速的LAN或分布在各地的WAN相连。最前端是负载均衡器,它负责将各种服务请求分发给后面的物理服务器,让整个集群表现得象一个服务于同一IP地址的虚拟服务器。
LVS集群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
可扩展性是指,LVS集群建立后,可以很容易地根据实际的需要增加或减少物理服务器。而高可用性是指当检测到服务器节点或服务进程出错、失效时,集群系统能够自动进行适当的重新调整系统。
Linux Virtual Server的主要是在负载均衡器上实现的,负载均衡器是一台加了LVS Patch的2.2.x版内核的Linux系统。LVS Patch可以通过重新编译内核的方法加入内核,也可以当作一个动态的模块插入现在的内核中。
负载均衡器可以运行在以下三种模式下中的一种或几种: 1)Virtual Server via NAT(VS-NAT):用地址翻译实现虚拟服务器;2)Virtual Server via IP Tunneling (VS-TUN):用IP隧道技术实现虚拟服务器;3)Virtual Server via Direct Routing(VS-DR):用直接路由技术实现虚拟服务器。
另外,还需要根据LVS应用对物理服务器进行恰当的配置。
以下将分别讲述一下三种模式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2.1.Virtual server via NAT(VS-NAT)
Virtual Server via NAT方法的最大优点是集群中的物理服务器可以使用任何支持TCP/IP操作系统,物理服务器可以分配Internet的保留私有地址,只有负载均衡器需要一个合法的IP地址。
这种实现方法的最大的缺点是扩展性有限。当服务器节点(普通PC服务器)数据增长到20个或更多时,负载均衡器将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因为所有的请求包和应答包都需要经过负载均衡器再生。假使TCP包的平均长度是536字节的话,平均包再生延迟时间大约为60us(在Pentium处理器上计算的,采用更快的处理器将使得这个延迟时间变短),负载均衡器的最大容许能力为8.93M/s,假定每台物理服务器的平台容许能力为400K/s来计算,负责均衡器能为22台物理服务器计算。
Virtual Server via NAT能够满足许多服务器的服务性能需求。即使是是负载均衡器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如果是这样也有两种方法来解决它。一种是混合处理,另一种是采用Virtual Server via IP tunneling或Virtual Server via direct routing。如果采用混合处理的方法,将需要许多同属单一的RR DNS域。你采用Virtual Server via IP tunneling或Virtual Server via direct routing以获得更好的可扩展性。也可以嵌套使用负载均衡器,在最前端的是VS-Tunneling或VS-Drouting的负载均衡器,然后后面采用VS-NAT的负载均衡器。
2.2.Virtual server via IP tunneling(VS-TUN)
采用VS-NAT方式,请求与应答包都需要经过负载均衡器,那么当服务器节点增长到20个或更多时,这个负载均衡器就可能成为新的瓶颈。我们发现,许多Internet服务(例如WEB服务器)的请求包很短小,而应答包通常很大。
而使用VS-TUN方式的话,负载均衡器只负责将请求包分发给物理服务器,而物理服务器将应答包直接发给用户。所以,负载均衡器能处理很巨大的请求量,这种方式,一台负载均衡能为超过100台的物理服务器服务,负载均衡器不再是系统的瓶颈。使用VS-TUN方式,如果你的负载均衡器拥有100M的全双工网卡的话,就能使得整个Virtual Server能达到1G的吞吐量。
IP tunneling(IP隧道)能够用于架构一个高性能的virtual server,非常适合构建virtual proxy server,因为当代理服务器收到了请求,能够让最终用户直接与服务器联系。
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所有的服务器支持“IP Tunneling”(IP Encapsulation)协议,我仅在Linux系统上实现了这个,如果你能让其它操作系统支持,还在探索之中。
2.3.Virtual Server via Direct Routing(VS-DR)
就象VS-TUN一下,在VS-DR方式下,负载均衡器也只是分发请求,应答包通过单独的路由方法返回给客户端。这种方式能够大大提高Virtual Server的可扩展性。与VS-TUN相比,VS-DR这种实现方式不需要隧道结构,但它要求负载均衡器的网卡必须与物理网卡在一个物理段上。
而且VS-DR模式,可以使用大多数操作系统做为物理服务器,其中包括:Linux 2.0.36、2.2.9、2.2.10、2.2.12;Solaris 2.5.1、2.6、2.7;FreeBSD 3.1、3.2、3.3;NT4.0无需打补丁;IRIX 6.5;HPUX11等
3.安装配置LVS
LVS的安装配置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三个步骤:
1) 下载LVS软件;
2) 安装、配置负载均衡器;
3) 安装、配置物理服务器;
3.1. 安装前的准备
1).下载LVS软件:
大家可以到LVS的主页(www.linuxvirtualserver.org),选择“Software”链接,选取最新版的补丁包(tar包)下载。这个包里包含了内核补丁和源程序。
2).安装的指导思想
如果你选用了VS-NAT模式的话,则可以使用所有支持TCP/IP协议的操作系统构建的机器作物理服务器,并且无须做任何修改。
如果你选用了VS-TUN模式的话,则选择Linux作物理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并根据后面的介绍做相应的设置。
如果你选用了VS-DR模式的话,则可以选择大多数操作系统(如上节所述)作物理服务器,并根据后面的介绍做相应的设置。
3).各种操作系统作物理服务器的要点详解
a)Linux 2.0.36
这种操作系统无需做任何修改,就可以运行在VS-NAT、VS-Tun、VS-DR三种模式下。
b)Linux 2.2.x
无需任何修改就可运行VS-NAT模式。而使用VS-DR和VS-Tun两种模式可能会引起ARP问题。这种情况
就必须:¨ 为2.2.x内核打补丁
・ Stephen WillIams的补丁包:
你可以在www.linuxvirtualserver.org/sdw_fullarpfix.patch获取,它的原理十分简单:让物理服务器不响应对虚拟IP的ARP请求。
・ Julian Anastasov的补丁包:
你可以在www.linuxvirtualserver.org/arp_invisible-2213-2.diff处获取,然后用以下方法使其生效:
echo 1 >/proc/sys/net/ipv4/conf/
¨ 新添一块网卡承载虚拟IP地址:
你可以选择一块ISA网卡或廉价的PCI网卡来用于这个功能。你可以将这个接口的ARP功能关闭。
¨ 将物理服务器放置于与虚拟IP地址不同的网络上,并且确认客户端无法直接路由到物理服务器所在网段。这种方法需要在负载均衡器上有两块网卡象防火墙一样工作。
¨ 在客户端或路由器将虚拟IP地址与负载均衡器的物理MAC地址绑定。
¨ 使用IPCHINA重写每一个进入的包,将其从lo接口送入。
c)其它操作系统
如果是VS-NAT的话,无需修改。如果是VS-DR的话,需要采取一些相应的配置方法设置物理服务器的IP地址,使其拥有LVS的虚拟IP地址。用其它操作系统的话不能使用VS-Tun方法。
4).准备硬件环境
构建服务器集群系统,至少需要3台机器,1台用于负载均衡器,2台用于物理服务器。少于这个数字的话就没有意义了。
负载均衡器:运行在打了补丁的2.2.x核心Linux系统。
物理服务器:
VS-NAT:任何机器、任何操作系统,运行Internet网络服务,如 HTTP、FTP、Telnet、SMTP、NNTP、DNS等。
VS-TUN:任何机器、支持IP隧道的操作系统(迄今为止仅有Linux)
VS-DR:任何机器、大多操作系统。
3.2. 理解LVS的相关术语
1).ipvsadm
ipvsadm是LVS的一个用户界面。在负载均衡器上编译、安装ipvsadm:
ipvsadm sets
2).调度算法
LVS的负载均衡器有以下几种调度规则:
Round-robin,简称rr,weighted Round-robin,简称wrr,每个新的连接被轮流指派到每个物理服务器。
Least-connected,简称lc,weighted Least-connected,简称wlc,每个新的连接被分配到负担最小的服务器。
Persistent client connection,简称pclearcase/“ target=”_blank“ >cc,(持续的客户端连接,内核2.2.10版以后才支持)。所有来自同一个IP的客户端将一直连接到同一个物理服务器。超时时间被设置为360秒。Pcc是为https和cookie服务设置的。在这处调度规则下,第一次连接后,所有以后来自相同客户端的连接(包括来自其它端口)将会发送到相同的物理服务器。但这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大约有25%的Internet可能具有相同的IP地址(AOL的
客户是通过位于美国弗吉尼亚洲的一台服务器连入Internet的),这种情况下只要有一个AOL的客户连接到一个物理服务器上,那么所有来自AOL的客户连接将都被连到这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这将多么可怕呀!
3).Persistent port connection调度算法
在内核2.2.12版以后,pcc功能已从一个调度算法(你可以选择不同的调度算法:rr、wrr、lc、wlc、pcc)演变成为了一个开关选项(你可以让rr、wrr、lc、wlc具备pcc的属性)。在设置时,如果你没有选择调度算法时,ipvsadm将默认为wlc算法。
在Persistent port connection(ppc)算法下,连接的指派是基于端口的,例如,来自相同终端的80端口与443端口的请求,将被分配到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上。
不幸的是,如果你需要在的网站上采用cookies时将出问题,因为http是使用80端口,然而cookies需要使用443端口,这种方法下,很可能会出现cookies不正常的情况。
3.3. 配置实例
1).例一:https only
a)在lvs_dr.conf 文件写入:
SERVICE=t https ppc 192.168.1.1
b)Ipvsadm设置:
IP Virtual Server version 0.9.4 (size=4096)
Prot LocalAddress:Port Scheduler Flags
->RemoteAddress:Port Forward Weight ActiveConn InActConn
TCP ssl.mack.net:https wlc persistent 360
->di.mack.net:https Route 1 0 0
2).例二:All ports sticky,超时为30分,wrr调度算法
a)在lvs_dr.conf 文件写入:
SERVICE=t 0 wrr ppc -t 1800 192.168.1.1
#ppc persistent connection, timeout 1800 sec
/sbin/ipvsadm -A -t 192.168.1.110:0 -s wrr -p 1800
echo ”adding service 0 to realserver 192.168.1.1 using connection
(接上行) type dr weight 1“
/sbin/ipvsadm -a -t 192.168.1.110:0 -R 192.168.1.1 -g -w 1
b)Ipvsadm设置:
# ipvsadm
IP Virtual Server version 0.9.4 (size=4096)
Prot LocalAddress:Port Scheduler Flags
->RemoteAddress:Port Forward Weight ActiveConn InActConn
TCP ssl.mack.net:https wrr persistent 1800
->di.mack.net:https Route 1 0 0
3.4. 配置方法
1).准备
用配置脚本*.conf作为输入产生rc.lvs脚本,然后放置在/etc/init.d或/etc/rc.d目录下,
早期版本的配置脚本可以运行在任何机器上。然而现在的配置脚本,针对不同的内核版本是有些不同的。你必须在负载均衡器上运行、检测内核版本。将在负载均衡器上的配置文件和目录,通过nfs输出这个
目录到物理服务器上以供配置需要。 必须先在负载均衡器上运行脚本rc.lvs,然后在物理服务器上运行。
根据你选择的LVS工作模式(VS-NAT、VS-Tun、VS-DR)选择适当的conf文件模板(lvs_nat.conf、
lvs_tun.conf、lvs_dr.conf),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修改IP地址与服务。在缺省状态下只配置了telnet服务。
telnet服务能够很方便地用于测试:当客户机telnet登录时,根据提示符就可以知道登录到的是哪一台物理
服务器。
你可以编辑conf配置文件来增加其它的服务。在配置文件中提供了集群内部的IP地址建议值
(192.168.1.x/24、10.1.1.x/24)。
在配置文件中,你可以使用名称(如telnet)或端口(如23)来标识服务。使用名称时要注意,须与
/etc/services中匹配。/etc/services文件内容如下所示:
ssh 22/tcp
domain 53/tcp nameserver dns #the string ”dns“ needs to be added here
domain 53/tcp nameserver dns #and here
https 443/tcp
https 443/udp
在多种情况下,一台机器常需要多个IP地址,你可以使用IP别名(内核支持的可选项,一般情况下已含在内核中)来为一块网卡指定多个IP地址。
2).运行配置脚本
$ ./configure.pl lvs_nat.conf
这将产生一个rc.lvs_xxx脚本(例如:rc.lvs_nat、rc.lvs_tun、rc.lvs_dr)以及mon_xxx.cf脚本。(稍后将rc.lvs_xxx放到/etc/rc.d或/etc/init.d中去,将mon_xxx.cf放在/etc/mon目录下)。
3).rc.lvs脚本选项
a). 为负载均衡器与物理服务器增加以太网设备和路由器;
b).使用fping检查连接;
c).运行ipchains(VS-NAT方式);
d).激活ipforward;
e).关闭ICMP重定向功能(VS-DR和VS-Tun方式);
f).增加ipvsadm服务。
4).继续
在物理服务器上运行:
$ . ./rc.lvs_nat 或
$sh rc.lvs_nat
rc.lvs脚本能够自动判断是运行在负载均衡器(tests ?x /sbin/ipvsadm)还是物理服务器上(检查ifconfig)。
检查ipvsadm、ifconfig ?a和netstat ?rn的输出,检查服务/IP地址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的话,请重
新编辑然后再运行一次。
3.5.测试LVS
检查每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运行的服务,看它们的IP是不是LVS的虚拟IP―VIP(使用netstat ?an)。如果运行rc.lvs_xxx脚本没有出错的话,你从客户端telnet到VIP(在本文中是192.168.1.110),你将会登录到其中的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并看到这台物理服务器的登录提示。
在负载均衡器上查看ipvsadm的输出,你会在23端口上看到一个与物理服务器的连接。而在物理服务器上执行:$ netstat -an | grep 23命令查看到相关信息。客户端logout退出后,再次登录虚拟IP时,你将会看到另一台物理服务器的登录提示符。
4 VS-NAT模式
VS-NAT是基于CISCO的负载均衡器:LocalDirector实现的。
4.1.安装VS-NAT
根据下表设置客户端、负载均衡器、物理服务器的IP地址:
表21-2.客户端、负载均衡器、物理服务器的IP地址
机 器 IP地址
客户端 192.168.1.254
负载均衡器的虚拟IP 192.168.1.110(LVS表现的IP)
负载均衡器内部网卡 10.1.1.1
物理服务器1 10.1.1.2
物理服务器2 10.1.1.3
物理服务器3 10.1.1.4
…… ……
物理服务器n 10.1.1.n+1
物理服务器的默认
网关 10.1.1.1
对于VS-NAT方法来说,物理服务器必须位于与客户机、LVS的虚拟IP地址不同的网段上,也就是说在物理服务器上不能直接PING通客户机。
由于负载均衡器有两个IP地址,一个是LVS的虚拟IP地址,另一个IP地址是内部地址--所有物理服务器默认网关。当数据包从物理服务器发送到负载均衡器时,负载均衡器根据地址翻译(NAT)规则将包转发到客户端。(由于负载均衡器是一个地址翻译器,所以ICMP的重定向功能失效,PING无法应用)。可以采用IP别名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双网卡方法来实现这个。
配置脚本将会配置IP伪装。以下是在configure.pl脚本中的程序段:
echo ”turning on masquerading “
#setup masquerading
echo ”1“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echo ”installing ipchain rules“
/sbin/ipchains -A forward -j MASQ -s 10.1.1.0/24 -d 0.0.0.0/0
echo ”ipchain rules "
/sbin/ipchains ?L
所有与NAT有关的规则设置都在rc.lvs_nat文件中表现。
4.2.配置VS-NAT
在负载均衡器以及每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分别执行rc.lvs_xxx脚本程序,使用lvs_nat.conf这个模板来生成rc.lvs_nat配置文件。
VS-NAT将会对端口重新映射,一个来自于80端口的请求,负载均衡器会将其发给物理服务器的8000端口。由于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已经被重写,所以无需对重新端口增加额外的开销。很低的重写数据包速度(60us/包)限制了VS-NAT的最大处理能力,而且VS-NAT的最大处理能力不是与增加的物理服务器成正比的。
VS-NAT实现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物理服务器可以是任何一种操作系统,无需为了完成LVS而作任何修改,而且可以实现一些在Linux上不存在服务。
4.33.VS-NAT与Linux核心支持的NAT
当然可以使用ipchains或ipfw构建基于Linux内核的NAT防火墙。而使用了基于2.0.36版内核的LVS补丁包后,常规的内核模块(如ip_masq_ftp等)不再工作(而且不再需要装载)。
5.VS-DR模式
5.1.总论
VS-DR是基于IBM的NetDispathcer实现的。NetDispatcher位于WEB服务器的前端,对于客户端来说就象一台WEB服务器。NetDispatcher曾服务于奥运会、卡斯帕罗夫与深蓝电脑的国际象棋比赛。
这里有一个VS-DR的IP地址设置的实例。注意:物理服务器与VIP位于同一个网络上。
VS-DR模式在以下几方面受到了限制
1) 物理服务器和负载均衡器必须在同一个网段上(它们之间必须能使用arp协议),它们之间在数据链路层上传递数据包;
2) 客户端必须通过负载均衡器的VIP访问集群;
3) 物理服务器必须有到客户端的路由(即使客户端没有到物理服务器的路由)。因为从物理服务器返回到客户商的包,将直接发送,无须通过负载均衡器转发。
VS-DR模式下,客户端通常与负载均衡器和物理服务器位于不同的网络中,而且每一个物理服务器拥有自己对外的路由表。在下面这个简单的例子中,所有的机器都在192.168.1.0这个网络,物理服务器不需要设置默认路。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IP分配如下表所示:
表21-3 .IP分配
机 器 IP 地 址
客户端 本机IP:CIP 192.168.1.254
负载均衡器 本机IP:DIP 192.168.1.1
虚拟IP:VIP 192.168.1.110(ARP与客户端使用)
物理服务器1 本机IP:RIP 192.168.1.2
虚拟IP:VIP 192.168.1.110(不ARP)
物理服务器2 本机IP:RIP 192.168.1.3
虚拟IP:VIP 192.168.1.110(不ARP)
物理服务器3 本机IP:RIP 192.168.1.4
虚拟IP:VIP 192.168.1.110(不ARP)
5.2.VS-DR良好的扩展性
VS-NAT方法受限于经过负载均衡器的每一包都必须重写,用这种方法最大的数据吞吐量受限于负载均衡器的环境。(如一台Pentium机器,快速以太网,最大的数据吞吐量为80M/秒)而且增加物理服务器的数量并不能增加这个最大数据吞吐量。而使用VS-DR模式,速度限制则在每个物理服务器与Internet连接的包处理能力,而对负载均衡器的要求不大,因为其只需处理简单的包。在VS-DR的模式下,能够增加更多物理服务器以提高系统能力。
6 VS-TUN模式
6.1.总论
VS-Tun是LVS独创的的,它是基于VS-DR发展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服务吞吐量。
使用VS-Tun方式的话,必须采Linux作为物理服务器,而负载均衡器将IP请求重新包装成IPIP包后发给
物理服务器。所以物理服务器必须能够解IPIP包装才能,现在只有Linux操作系统能处理IPIP包(IP隧道技
术)。
不同于VS-DR,VS-Tun方案允许物理服务器与负载均衡器在不同的网络上,甚至允许所有的机器都在
单独的网络上,那怕物理服务器位于不同的国家(例如:做一个项目的FTP站点镜像)。在这种情况下物理
服务器将产生源地址=虚拟IP地址,目标地址=客户机IP地址的IP包。
如果物理服务器与负载均衡器位于相同的网络上,那么VS-DR和VS-Tun是等价的。VS-DR更具有灵活
性,因为大多数操作系统都可以用来构建物理服务器。
6.2. VS-Tun实例
以下是一个VS-Tun的IP配置实例。VS-Tun提供的最大方便性就是不需要服务器与客户端位于同一个网络上,仅需要客户端能寻径(有路由)到负载均衡器,物理服务器能寻径(有路由)到客户机。(返回的包直接从物理服务器到客户端,无须再经过负载均衡器)
通常使用VS-Tun模式时,客户端是与负载均衡器、物理服务器位于不同网络上的,而且每一台服务器
有一个通往外界的路由。
IP分配如下表所示:
表21-4.IP分配
机 器 IP 地 址
客户端 本机IP:CIP 192.168.1.254
负载均衡器 本机IP:DIP 192.168.1.1
虚拟IP:VIP 192.168.1.110(ARP与客户端使用)
物理服务器1 本机IP:RIP 192.168.1.2
虚拟IP:VIP 192.168.1.110(隧道技术,不ARP)
物理服务器2 本机IP:RIP 192.168.1.3
虚拟IP:VIP 192.168.1.110(隧道技术,不ARP)
物理服务器3 本机IP:RIP 192.168.1.4
虚拟IP:VIP 192.168.1.110(隧道技术,不ARP)
…… …… ……
物理服务器n 本机IP:RIP 192.168.1.n+1
虚拟IP:VIP 192.168.1.110(隧道技术,不ARP)
6.3.配置VS-Tun
1)编辑配置文件模板lvs_tun.conf后,进行配置:
$ ./configure_lvs.pl lvs_nat.conf
2)在物理服务器上运行:
$ . ./etc/rc.d/rc.lvs_tun
3)将配置文件放到/etc/rc.d或/etc/init.d目录下。
4)检查ipvsadm、ifconfig ?a和netstat ?rn的输出,检查服务/IP地址是否正确,如果有误,请修改后重新运行脚本。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4:异常系统文件userinit.exe全面解决方案
关于userinit.exe
文件名: userinit.exe
发行者: Microsoft Corporation
数字签名方: Microsoft Windows Verification PCA
启动类型: 注册表
路径:%system%\userinit.exe
位置: HKLM\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winlogon\userinit
描述:
Userinit.exe是Windows操作系统一个关键进程,用于管理不同的启动顺序,例如在建立网络链接和Windows壳的启动。 Userinit.exe也有可能是 伪装的木马程序。正常Userinit.exe程序在系统启动完成后就会自动消失。如果开机后很长时间都没有消失就有可能是木马程序,当userinit.exe被病毒破坏或userinit.exe的注册表键值被病毒修改,可能出现windows系统不能正常登录 或输入登录用户名、口令后系统立即注销,再次尝试登录,又会再次注销。
异常的userinit
当userinit.exe被病毒替换,或注册表的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Winlogon键下userinit的正常值C:\WINDOWS\system32\UserInit.exe 被修改,系统就可能出现登录异常。表现为:win登录时,反复注销,或者无法启动到windows桌面,按ctrl+alt+del,调出任务管理器,通 过任务管理器启动explorer.exe,反而可以启动到桌面。
此时,使用金山清理专家就会检出异常的userinit。这通常不是孤立的现象,很可能与木马下载器、机器狗等有关,使用金山清理专家或金山毒霸会检测到更多病毒或木马。
解决方案:
金山清理专家可以修复异常的userinit破坏的注册表键,但不能修复被病毒破坏的userinit.exe文件。因为,金山清理专家不可以复制传播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异常的userinit”来说,指微软公司)授权的程序。
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几种方法来修复被破坏的userinit.exe。如果你发现此文,你一定不需要重装系统。
修复异常的userinit,首先应该使用金山毒霸和金山清理专家把其它恶意软件清除干净,最后再修复userinit.exe。
方法1从其它正常的电脑把%system%\userinit.exe复制到U盘,再恢复到故障电脑,
使用该方法的前提是windows可以启动,只是不太容易登录,比如你也可以通过任务管理器启动explorer.exe,从而显示桌面后再操作。
方法2使用Winpe光盘(比如常见的深山红叶工具光盘、ERD急救光盘等)急救
首先按delete键进入BIOS,确认当前的启动方式是否为光盘启动。按“+”“―”修改第一启动为光驱,并且按F10键保存后退出并且重启。
重启后WinPE的启动时间比较长,请耐心等待
进入WinPE虚拟出的系统后找到里面的注册表编辑工具定位到注册表项:【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 \ Windows NT\CurrentVersion\Image File Execution Options】下找到userinit.exe项,将其删除。(从截图可以看到病毒将userinit.exe劫持到不存在的文件上面会导致XP系统反 复注销)
此步操作可能没有找到病毒劫持的 userinit.exe项目,接下来定位到注册表项【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Winlogon】下,找到里面的Userinit键值,将其数据修改为系统默认的值『C:\WINDOWS\ system32\UserInit.exe,』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WinPE盘里面的 userinit.exe文件替换系统目录下的文件,以便确保不是病毒修改替换过的文件。方法是浏览光驱找到I386目 录下system32目录,右键单击userinit.exe文件后选择『复制到』,将默认路径X:\windows\system32输入对话框中(X 为系统盘符,通常为C盘)
如果在系统目录下存在userinit.exe文件的话。建议点击“是”以避免之前文件被病毒修改。
当注册表修改和文件替换均完成后重启计算机,反复注销的现象即可解决。(注意取出WinPE光盘,以避免之后反复进入WinPE系统)
方法3使用Windows安装光盘,引导系统到故障恢复控制台,再从安装盘中恢复userinit.exe
windows安装光盘引导至
按R,选择启动到故障恢复控制台
如果是双系统,会显示两个windows的路径,选一个正确的就可以了。需要输入管理员口令,这个口令安装这个系统的人应该是清楚的,如果不知道,尝试下直接回车,估计不少人是空口令。
执行expand D:\i386\USERINIT.EX_ C:\windows\sytem32\USERINIT.EXE(这里假设D为光驱盘符,你的系统安装在c盘windows目录。)
最后提供两个附件,分别是winxp和win的userinit.exe,如果你找不到现成的正常文件替换,直接下载一个解压到故障电脑的windows\system32目录覆盖受损文件。
篇5:开机错误提示及解决办法Windows系统
*错误信息:CH-2 TIME ERROR 这是主板时钟TIME #2发生错误时的出现的提示信息,通常须更换主板, *错误信息:CMOS BATTERY STATE LOW 系统中有一个用于存放CMOS参数的电池,该提示的意思是该电池已用完须更换。 *错误信息:CMOS CHECKSUM FAILURE CMOS参数被
*错误信息:CH-2 TIME ERROR 这是主板时钟TIME #2发生错误时的出现的提示信息,通常须更换主板。 *错误信息:CMOS BATTERY STATE LOW 系统中有一个用于存放CMOS参数的电池,该提示的意思是该电池已用完须更换。 *错误信息:CMOS CHECKSUM FAILURE CMOS参数被保存后,会产生一个代码和,该值是供错误检查时使用的。若读出 的值和该值不相等,则会出现此错误信息,改正此错误须运行BIOS设置程序。 *错误信息:CMOS SYSTEM OPTIONS NOT SET 存放在CMOS中的参数不存在或被破坏。运行BIOS设置程序可改正此错误。 *错误信息:CMOS DISPIAY TYPEMISMATCH 存储在CMOS中的显示类型与BIOS检查出的显示类型不一致。运行BIOS设置程序 可改正这个错误。 *错误信息:DISPIAY SWITCH NOT PROPER 用户的设置与实际情况不符时出现所物提示。改正许先关机,在重先设置主板 上显示类型的跳线。 *错误信息:KEYBOARD ERROR 键盘与CMOS中设置的键盘检测程序不兼容或POST自测时用户按住键时会出现此 错误。检查微机中是否安装了该CMOS中的键盘接口,也可将BIOS设置程序中K- EYBOARD设置项设为“NOT INSTALLED”,那BIOS设置程序将略过键盘的POSTL 例程。 *错误信息:KB/INTERFACE ERROR BIOS 检查程序发现主板上的键盘接口出现了错误。请接上键盘。 *错误信息:CMOS MEMORY SIZE MISMATCH 若BIOS发现主板上的内存大小与CMOS中村存放的数值不同,则产生错误信息, 可运行BIOS设置程序改正,
*错误信息:FDD CONTROLLER FAILURE BIOS不能与软盘适配器进行通讯。关机检查所有连接处。 *错误信息:FDD CONTROLLER FAILURE BIOS不能与硬盘适配器进行通讯。关机检查所有连接处。 *错误信息:C:DRIVE ERROR BIOS未收到硬盘C上的任何信息,要运行HARD DISK UTILITY(硬盘实用程序) 。还需检查标准CMOS设置中硬盘类型是否已选择正确。 *错误信息:CMOS TIME & DATA NOT SET CMOS的时间和日期为设置,运行BIOS设置程序,为CMOS设置日期和时间。 *错误信息:CACHE MEMORY BAD,DO NOT ENABLE CACHE! BIOS发现主板上的高速缓冲内存已破坏。 *错误信息:8042 GATE A20 ERROR 键盘控制器(8042)的GATA A20 部分不能正确工作,应换一个8043芯片。 *错误信息:ADDRESS LINE SHORT 地址线太短。一般是主板的译码电路地址出现问题。须更换主机。 *错误信息:DMA ERROR 主板上的DMA控制器出现错误。须更换主机。 *错误信息:DISKETTE BOOT FAILTURE 软盘A中的启动盘已被破坏,按屏幕提示另换一张启动盘。 *错误信息:INVALID BOOT DISKETTE BIOS能读A盘,但不能从该盘启动系统,请换张启动盘按屏幕提示操作。 *错误信息:ON BOARD PARITY ERROR BIOS发现主板某些内存奇偶校验错误,可能出现: ON BOARD PARITY ERROR ADD(HEX)=(XXXX) 上面的“(XXXX)”是出现错误的地址(用16位进制表示)。ON BOARD 是指插在主板上的内存。 *错误信息:PARITY ERROR ???? 系统中的某些内存出现奇偶校验错误,但BIOS无法确定错误的地址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6:windows警告致命错误C0000034 正在更新操作怎么办?
windows警告致命错误C0000034 正在更新操作怎么办? 电脑在开机时出现:“致命错误C0000034 正在更新操作174,共102964个0000000000000000.cdf-ms ”时该怎么办呢?解决办法很简单,下面分享解决办法,很简单
当您的电脑在开机时出现:“致命错误C0000034 正在更新操作174,共102964个0000000000000000.cdf-ms ”时,这都是由于您电脑在更新时,中途因为某种原因而中断了,再次开机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不用担心,小编前几天电脑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可以通过电脑还原系统或者删除0000000000000000.cdf-ms来修复好。不过系统还原,需要您先必须有备份系统。第二种就是在电脑通过命令删除代码来修复电脑,不需要光盘。下面小编来教您第二种如何操作:
1、重启电脑,一直按F8,选择选项 “启动修复”,(小编电脑就是这个方法修好的,有些图片操作图片没办法提供,还请见谅)
2、修复启动框》取消》“不发送”
3、点“查看高级修复和支持选项” 会要写密码,就写开机密码就好。会跳出一个窗口,在新窗口中点击命令Notepad.exe(记事本程序的意思)
4、记事本菜单栏》文件》打开.
5、文件类型改为“所有文件”
6、查找系统盘里的C:\Windows\winsxs\pending.xml文件,然后先备份,免后面操作失误,无法挽回,打开该文件,它运行很慢,等一会就好了,
7、用ctrl+F查找0000000000000000.cdf-ms,找到该句的语句,(其中很多情况下都是在这三个标签里< checkpoint>, < deletefile>, < movefile>里含有0000000000000000.cdf-ms,把最近的这三个标签都删除就好。).有的可能你的不是0000000000000000.cdf-ms,您可以查找“checkpoint”,还是删除这三个标签就行了。
8、确认全部删除,保存,重启。OK完成!
注意事项:这个方法,很简单,你可以尝试一下,如果还不行,建议您拿到电脑城请专家看看。
相关推荐:
windows系统中的hosts文件被劫持该怎么办?
windows系统怎么取消关机时强制关闭程序提示窗口?
将Windows的两套或多套主题的照片合二为一的教程
电脑提示:windows系统无法识别您当前的时区的解决办法
篇7:Windows 7系统蓝屏处理方法和解决方案
一、Windows 7蓝屏的含义
1、故障检查信息
***STOP 0x0000001E(0xC0000005,0xFDE38AF9,0x0000001,0x7E8B0EB4) KMODE_EXCEPTION_NOT_HANDLED ***
上面一行解释:
第一部分是停机码(Stop Code)也就是STOP 0x0000001E,用于识别已发生错误的类型错误。
第二部分是被括号括起来的四个数字集, 表示随机的开发人员定义的参数(这个参数对于普通用户根本无法理解,只有驱动程序编写者或者微软操作系统的开发人员才懂),
第三部分是错误名。信息第一行通常用来识别生产错误的驱动程序或者设备。这种信息多数很简洁,但停机码可以作搜索项在微软知识库和其他技术资料中使用。
2、推荐操作
蓝屏第二部分是推荐用户进行的操作信息。有时,推荐的操作仅仅是一般性的建议;有时也就是显示一条与当前问题相关的提示。一般来说,惟一的建议就是重启。
3、调试端口告诉用户内存转储映像是否写到磁盘上了,使用内存转储映像可以确定发生问题的性质,还会告诉用户调试信息是否被传到另一台电脑商,以及使用了什么端口完成这次通讯。不过,这里的信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没有什么意义。有时保卫科可以顺利的查到是哪个生产小组的问题,会在第一部分明确报告是哪个文件犯的错,但常常它也只能查个大概范围,而无法明确指明问题所在。由于工厂全面被迫停止,只有重新整顿开工,有时,那个生产小组会意识到错误 ,不再重犯。但有时仍然会试图哄抢零件,于是厂领导不得不重复停工决定(不能启动并显示蓝屏信息,或在进行相同操作时再次出现蓝屏)。
篇8:Windows R2系统中的翻译错误
这2天继续玩Hyper-V 2.0,结果发现几个错误,拿出来提一下,希望微软的朋友注意到并修改之,
Windows 2008 R2系统中的翻译错误
。我装的是英文企业版,然后加载了简体中文语言包。不知道直接安装中文版是不是有同样的错误,这个有待其他朋友验证。
不多说了,直接上图。
1)Turn off 和Shut down都翻译成了关闭,导致歧义。
这2项点选以后,出来的提示信息也完全相同。并没有进一步的解释。
其实Shut down是告诉操作系统软关机(逐步关闭各个应用和服务的正常关机),而Turn off则有直接切断电源硬关机的意思,是有很大区别的。
而Hyper-V管理器中的翻译就用了关机和关闭不同的词来表达。并且在提示信息中表示的非常清楚。
2)光存储的Image文件翻译成了图像文件。
【Windows 9x“致命异常错误”的解决方案Windows系统】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