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黑黑的小手散文
“茉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一只黑黑的小手散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一只黑黑的小手散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 一只黑黑的小手散文
一只黑黑的小手散文
春季开学不久,教务处陈主任来电话说,有一位内地来的插班新生要安排到我班里。理由很简单,因为在四年级六个班中,只有我们班人数是奇数。
那天下午,小女孩来了,身后跟着一位大人。当我第一眼看到这小女孩时心头一惊:她的皮肤黝黑,额头上有一道毫无掩饰的小疤痕,头顶扎着两条羊角辫,手被冻得皲裂了,两只眼睛总是瞅着地面,整个人非常羞涩紧张。问了她几句话,回答的全是一些听不清楚的土话。在鹏城教书已近十年,我的学生个个都是地道的城里娃,还是第一次碰到一位来自乡村的学生。
在与家长的交谈中,我得知他是小女孩的父亲,蜀西人,和妻子一直在南方打工,小孩原来留守在家中,这两年他开了个废品收购点,生意不错,经济宽裕了,于是把女儿带到城里来上学。
帮这位叫晓花的女孩办理完入校手续后,我把她带去教室。刚进教室,便听到同学们一阵嬉笑。我知道是他们见到了“与众不同”的晓花时发出的一种好奇声。晓花怯生生地站在讲台上,低着头。当我说完“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新来的晓花同学”时,她才慢慢抬起了头,怯怯地扫视了一下坐在下面的同学。我让她自我介绍,她沉默不语,目光没有离开过地面。这时,不知哪位同学说了声:这黑妹害羞了呀。顿时教室里又是一阵嘻嘻哈哈的笑声。接下来,任我怎么启发她,她就是一声不出,不理不睬。面对这种学生,我有点失望,也许以后是我班的一个“包袱”也说不定。
果真不出我所料,一周下来,晓花成了班里同学课前课后的笑料,外号就给她取了一大堆:疤头妹、黑丫头、核桃手、黑妹牙膏等等。但无论同学怎么取笑,她就是一言不发,不怒不躁,课后她要么独自坐在教室,要么一个人去操场边儿上玩。我也开始不喜欢这个异样、缄默的学生。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每当提问时,我从不找她发言,怕她满口的四川土话惹来同学的讥笑,尽管她每次都把黑黑的小手举得高高的。
转眼间,第一单元的课文讲完了,在本单元的作文训练中,我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我喜爱的动物”作文辅导课,并要求他们自命题目,写一篇与动物有关的作文。
作文交上来了,与以往一样,我总是先批改那几位平时写作能力好的学生的,其他的依次批改。当看到晓花的作文本时,我想都没想就搁在一边,直到其他同学的批改完了,才打开她的作文来看看。
当我从头到尾看完晓花写的那篇《想念那头老黄牛》时,我激动地站了起来,没想到小花把那头老黄牛写得如此出色,有情有景,生动感人。她的文笔瞬间改变了我对她“是我班一个‘包袱’”的看法,我觉得她是一个很用心学习的学生。
在第二天的作文讲评课上,我特意把晓花的作文当作范文与同学们分享,但在我朗读前没有告诉全班同学这是谁写的。只说了一句:“请同学们认真听听这篇作文写得好不好,听完后大家发言。”
“离开家乡时,春天正好来了,路边的小草发青了,我想这是老牛最喜欢的季节……
每天放学回家,我便去放牛。每次我打开牛圈,那头老黄牛就站在圈口,抬着头,像是在等我把小木栓穿过它的鼻孔。在老黄牛的眼中,只有绳子的牵引,才能找到快乐的草地……
它在田埂边啃草,我和小伙伴在小溪边摸鱼虾,突然一只乌鸦从空中飞下来,站在老黄牛的背上……”
当我读到这里时,班上的机灵鬼林诺突然发话了:“老师,这是谁抄来的,放牛?呵呵,谁放过牛呀?”
从未在同学面前发过言的晓花突然站了起来:“我放过牛!”她用蜀西方言声明,话音刚落,招来一阵哄笑。
“老师,牛鼻孔里怎么可以穿小木栓呢?”“是呀,老师,我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牛,都没见过穿小木栓的呀。”“小溪里哪有鱼虾呀?”“是呀,我们小区前的小河水都是黑乎乎的,蚊子很多,就没见到小鱼小虾。”又有几位学生在“挑刺”。
这时,晓花涨红着脸再次站了起来,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见此情景,我笑了笑说:“晓花同学你坐下,老师帮你来回答。”
我没直接回答那几位“挑剔”同学的'问题,只是向大家提问:“见过牛的请举手!”
“刷刷”,四十八只小手全都举过头顶,个个都见过牛。
我又问:“牵过牛的请举手!”
这时我看到四十多只小手放了下去,只有一只黑黑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此刻,其他同学的目光全都聚集在这只小手上。
“同学们,你们看,全班只有晓花同学牵过牛,只有牵过牛的人才知道,牛鼻孔里能不能穿小木栓。我知道大家见过牛,你们是在哪见的?”
“在电视上见过”,“我是在动物园”......
“哦,老师明白,那一只鸟儿站在牛背上,你们过见吗?”
大家都在摇着头,慢慢地说着:“没见过!”
“去小溪里捉过小鱼、摸过田螺的请举手。”
我看到的还是那只黑黑的小手在举着。
我继续说着:“我们班里很多同学天天生活在爸爸妈妈身边,只去过动物园里看动物,去游乐园里坐过山车、开碰碰车,但不知道哪些地方的小溪里有鱼,田螺长在什么地方,有些同学只知道吃麦当劳、肯德基,可能还没见过鸡、鸭、鹅啥模样。刚才这篇作文是晓花同学写的,她来我们学校之前就放过牛,喂过猪,捉过鱼虾,所以她写的作文很真实。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在写小动物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下笔,写来写去只知写家里的哈巴狗、咖啡猫,有的同学更是凭空想象,写出来的作文‘牛头不对马嘴’,内容空洞虚假。所以要写好作文,必须走进生活,深入实际去了解、去体验,不是沉浸于漫画城里,不能天天呆在电视机前,大家说对不对呀?”
“对!”教室里一片认可声。
这时,我看着晓花,她脸上起初的红晕渐渐消退了,我鼓励她:“晓花同学,你把你在农村做过的一些农活儿说给大家听听,你还会什么?”
这时,晓花不再害羞了,她告诉大家,她会种菜、割麦子、用辘轳打井水;她还摘过茶叶、采过蘑菇、摘过金银花;她拉过小车运送柴火,会编草绳、织草鞋……
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瞪大眼睛看着晓花,在他们的心中,此刻的晓花成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农家事导师。
下课铃响了,我向教室门口走去。在我回头一瞬间,我看到晓花周围围满了男女同学,问这问那,气氛很温馨,没有人再叫她的外号了。他们不再嘲笑她,反而把她当作是一位懂得很多事情的小老师,总想把他们在城里从没见过的东西、没听过的故事从晓花那里全部弄明白……
从此以后,我看到晓花不再独自进出教室了,她总是和其他同学走在一起,话语也多了,脸上总能看到因为开心而泛起的笑容。
两个多月后,晓花的皮肤也渐渐变白了,小手上的皲痕不见了。在每天的课堂提问时,我再也辨别不出那只高举着的黑黑小手,晓花的手与其他四十七只高举的小手成了同一种肤色。
一学期下来,晓花的普通话讲得和城里的小孩一样标准。在舞蹈兴趣小组里,她的表现让老师和同学都刮目相看,这个山里娃跳的那曲《小背篓》,很有生活气息,活灵活现。期末考试,晓花所有科目的成绩都名列前茅。
在学校组织的期末汇演中,舞蹈兴趣小组的同学表演了一个《天鹅舞》,晓花也是其中演员之一。舞台上,她翩跹的舞姿让我忘记了她曾有一只黑黑的小手,那个曾经的黑丫头已变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天鹅……
篇2:那个黑黑的夜散文
那个黑黑的夜散文
窗内是明亮的,窗外是漆黑的。
看了几个本子,心里是一团浓浓的怒气。那潦草的字,那不知所云的句子,那一处一处的墨团,就像憋闷的空气,牢牢地笼着我;就像那讨厌的知了的叫声,就像农村那锄头刮锅底发出的尖利声,我不安,我烦躁。我把一个一个陌生的本子丢到一边,总想从中找到那昔日熟悉的名字,他们的本子是那么爽心悦目,和看那优美的散文,诵读那节奏婉转的诗歌没有两样。可他们走了,我教了两年的班被分了,那些优秀的学生被学校拉进了那一个优等生聚集的班里,他们将成为别人的果实,成为别人的骄傲,我为别人做了嫁衣。他们走了,带走了我一个年轻教师饱满的激情,带走了我曾经的满腔希望。我就像一个打工仔,辛辛苦苦两年的拼搏,好不容易有了一笔收入,可被小偷给偷了个精光;就像自己辛辛苦苦写出的文章,却被剽窃者洋洋得意地拿去领奖,还拿着奖状在我们前面晃:“你看我多有本事!你看我多么荣耀!”我欲哭不能,只能关着门,在自己的笼子里,拉上窗帘,流泪,让怒火尽情地冒着。走出屋子,还得笑脸迎接那偷走了我东西的人,表现我丢了东西的无所谓;还得笑脸奉承那剽窃者……
以前,那课堂是笑声不断,是读着、讲着、听着都清晰的声音,都清澈的目光,围着我的是欢悦的小脸,可现在……是越讲越糊涂越讲越困惑的无可奈何的面容。长长的火车要飞速,得有火车头;羊倌把一大群羊吆喝得那么可爱,是因为有了优秀的领头羊;我呢?我什么都没有,没有了火车头,没有了领头羊,就是那些熟悉的面孔也给赶到了别班,把一群陌生而调皮的娃子推倒我面前。他们基础差,习惯差,美其名曰“专业班”,就是一个“双差生”聚会的团体,凭什么要我来受这个罪?是因为以前我带的班差吗?那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差。领导的话很动听:“你人年轻,有亲和力,责任心强,耐心好,只有你才能把这群野猪给驯化……”驯养野猪的危险有多大?为什么领导或者领导的爱人不来当驯养员?为什么没听领导说自己或者爱人的能力差,责任心不强?遇上好处的时候,能力强的都是他们,遇上难事的时候,能力强的都是我们?我有了遇上一个美丽骗子的感觉,她就是用这美丽的谎言实现“骗”的目的。我觉得领导就像在夸一匹马,而那真正得到荣耀的不是马,而是骑马的人。我明白了,那是因为我年轻,带毕业班的能力还不能让领导信服;如果我是领导的亲戚又将怎样?和我一起参加工作的,不就是领导的学生吗?他不就在他的老师们的带领下组合进了那快班吗?
看着这些糟糕的作业本,上当受骗,被偷被盗,被捉弄的感觉很强烈。我愤愤地把笔拍在桌上,牙齿咬得嘎嘎响。我起身爬在窗台上。
还有一点亮光,灯光射着的窗外那一绺夜空,忽明忽暗,像很远又像很近,昏晕昏晕的。光的两边是漆黑的;光的前方好像无底,又隐隐约约的好像有厚厚的东西在那里堵着,让光无法通行;那昏晕昏晕的地方像有着几双窥探的眼睛,像藏着一张张血盆大口,就要跳到我的头上,我脸上,就要咬断我的脖颈,我不觉一颤。
左方的夜幕中传来了蛐蛐的鸣声,鸣声是凄凉的,一声比一声高,一声比一声更撕人心肺,它们也在抗拒这厚重的夜色?它们也怕黑夜?它们也希望一个敞亮敞亮的世界?鸣叫的蛐蛐是不少的,也许是累了,也许是失望了,也许是知道怎么呼叫都没用,刚才一阵撕心裂肺的叫声没有了。这阵叫声的后面,又传来了声音,总有不甘心者。叫声透过门,透过房顶传来,这是击破了重重阻拦,经历了曲曲的缝路才传入我耳里的,听来是那样的遥远,那样的微弱,却又是那样的有力。这样没命的号叫,它们希望着什么呢?我仿佛看到了白天那活泼可爱的到处腾跃的身子,正被夜幕中的力量拉扯着小腿,那停止了鸣声的蛐蛐该不是已经被……我仿佛又觉得那灯光里像眼睛的东西闪着的是泪光,愣愣地盯着我,希望着什么。
“老师……”我突然觉得有人在叫我,然而回身一看,只有那亮亮的六七步的空间,空间里是陋陋的床,还有那水壶那水桶和那被扔乱的本子。我扭转身子,蹲下身,捡起本子,叹着气回到座位上,翻开了一个作业本。
作文刚写满一页,我以为没有写完,随手往另一页翻去,却是这样的文字:“李老师,你回家走得晚,早晨又来得那样匆忙,把教室的钥匙给我管行吗?”我是偶尔在学校住,多数时候要回老家。
这个学生我认识,分班时他怕分到另一个班,一次又一次地找我,我仿佛又看到了分班时他渴求的`脸,有缘吧,那老师竟然爽快地答应这娃子到我班上。他这东倒西歪的字,是在告诉我什么?是责怪我,还是在关心他们的老师?“老师,要不要打饭,我到公社伙食团去给你打。”中午,我改作业去伙食团晚了,未打上饭,蔫耷耷回寝室,途中有个学生曾这样对我说。她的脸红红的,显然问话时曾心跳有胆怯,那双眼睛好像还闪着泪光。扫地用了我桶中的水,还桶时忘记了把水给我提上楼的男孩,也曾红着脸,瞧着我的眼睛里是抱歉和胆怯,也像闪着泪光。那匆匆跑来,站在我寝室的门口,想说什么嘴唇动着又离去的闪着泪光的眼,那来请我讲题的希望的眼,那听不懂而自责自愧的眼……这些被抛弃到我这个不值得信任的年轻小子怀里的“双差生”的眼睛,在窗外盯着我,只是我看不到他们,他们却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我。这是可爱、胆怯、自卑而又渴求的眼睛。
我感觉到,这些眼睛就在这小小的亮光的外边,在昏晕昏晕的光线的尽处,闪着泪光,和蛐蛐一起撕心裂肺地鸣叫,是那么地明,是那么地亮,那么地强,那么地响,然而我又觉得是那么地弱,仿佛是在渐渐地消失,就要消失于那黑黑的尽处。“别去!别去!”我神经质似地叫起来,伸手抓住的是厚厚的墙壁。
是的,别去,别去,千万别去!我别去,别暴弃下去;学生别去,别离开学校,别放弃下去。我们都还年轻,我们都是“慢班”,我们要耕耘起我们的精神,总有一天,只要我们“都别离去”,我们就能耕耘出一片生机盎然的天地。钱被偷了有什么,再挣就是了;文章被剽窃了算什么,又写就是了。生活中,劳动成果被莫名其妙地剥夺,不是一人两人,真正的强者是在被剥夺中立起,而真正的弱者就会在被剥夺中平庸而懒惰放弃;只有让自己成为了强者,自己的劳动成果才会真正被拥有。自甘堕落,就永远没有自己的果实。
夜很深了,我把这些作业本叠得整整齐齐。躺在床上,夜静静的,我的心也静静的。窗内是亮的,窗外虽然是黑的,而黎明就在我身边。我相信,我一觉醒来,看到的窗内是明的,那窗外同样是明的,内外的明亮也是一样的。
篇3:一只蟋蟀散文
一只蟋蟀散文
两年前的一个深秋之夜,工作之余,我独自到大操场上去散步。
稀稀疏疏的一场秋雨过后,晚晴的天气让人明显地感到冬令徐至、寒意渐生。不过,此时此刻,也有一番别样的诗情画意:空气清新、淡烟迷离、月色朦胧、树影绰约,沿荷塘的一围垂柳下,已经有一些凌乱的枯叶了。伫立静听时,还能不时地听到扑扑簌簌的落叶声。
是啊,整日劳形于案牍,几乎无暇留意物换星移,不知不觉间,又是红藕香残、秋意阑珊了。
走过操场围栏旁边的时候,我听到草丛里传来断断续续的虫鸣。在如此菊香盈庭的季节,在这般静谧平和的夜晚,草间虫唱,是再也平凡不过的事了。可是,我隐隐感觉到这个晚上有些特别,侧身细听,其中一只蟋蟀的叫声格外清亮、不同凡响。我心头微微一震,立马意识到:这不是一只寻常的蟋蟀。
夏秋之夜,我很喜欢聆听东篱蛩声。由于校园里绿地、草坪、竹园、树丛不少,又加之傍河临水,故而蟋蟀特别多。暮色四合、华灯初上时分,路面上就已经有蟋蟀们开始呼朋唤友地活动了。我每天晚上上下班都要途经的两道绿篱之中,就藏有不少蟋蟀,那叫声,真可谓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所以说,我差不多能通过蟋蟀的叫声来识辨其种类。
当时,我心中顿生一丝闲情逸致,想捉一只蟋蟀置于案头,便于窗间停砚之时品赏把玩。由于夜色暗淡、缺少灯照,因此未敢驻足惊扰,只是蹑手蹑脚走了过去,而把发出声响的方位,记得详详细细、真真切切,暗想:如果有缘,明天一早,你就成为我的红袖了,我秉烛夜读的时候,劳驾你为我添香吧。
兵贵神速,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急急忙忙故地重游并按图索骥地展开拉网式排查。一番辛苦没有白费,我终于找到了这只蟋蟀。可能是酣梦未醒,也可能是不耐惊吓,抑或是雍容有加、临危不乱,但见它一动不动地匍匐在草叶下面,面对突如其来的围剿,显得漠然视之、无心回避。我小心翼翼地分开草丛,稳稳当当地将它捉住。不出所料,我先前的判断得到确凿地证实。
这只蟋蟀通体黝黑,身长寸许,头部浑圆而硕大,触角柔韧而修长,大腿粗壮而有力;腹部丰满,牙齿刚健;双翅收拢,尾巴直挺。的确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帝裔贵胄!我心中喜不自胜,随即给它命名,曰:玄衣王子。
随之,我找到一个透光度很好的且带有盖子的塑料水杯,在周围和底部钻了几排透气孔,然后在杯子的底部铺了一层松软的泥土,上面又撒了一层薄薄的细沙。我觉得我是既科学又谨慎地设计了王子的下榻之处,与它平素的生活环境很是接近。为了防止沙土过分干燥,每隔一段时间,我还要更换其中的一部分,让它感到隐身的沙土既熟悉,又新鲜。
根据蟋蟀的饮食习性,我每日都要精心挑选一些白菜心,分开叶片,洗净晾干;把鲜嫩的红萝卜切成碎片;有时也从外面挖回来一些草芽草根,然后摆放在杯子内壁的四周,以便让它既能很容易地觅食,同时又能感到自己的生存环境十分幽静与安全。当然,保洁工作也是每天必有的任务。
开初的一、两周里,王子还能蹦蹦跳跳,正常进食,兴高采烈时,还能舞弄一阵子花拳绣腿,不时地发出激昂而短促的蛐蛐声,夜间更见其活跃。屋内墙角也隐藏着夜游的蟋蟀们,它们不知何时偷偷溜进来的。当室内安静下来的'时候,王子也与外来的蟋蟀们且歌且舞、遥相呼应。这种纯朴而酣畅的情致,也常常浸染着我的心绪,与我飘扬的灵感,产生奇妙的谐鸣。
我于书韵墨香之中,营造了一种寒蛩如织的闲散而古雅的氛围。那段日子里,我时常出现的疲惫和忧郁的心情,也开始舒缓起来。
可惜好景不长。大概过了一个来月,王子渐渐地沉默了。整天看上去懒洋洋的,无精打采;神情呆滞,兴致衰减;进餐量也日见其少。我动了恻隐之心,是该把王子送回故里的时候了。梁园虽好,终非久留之地啊。或许,它想家了吧。
是啊,自由之于生命,正如水土之于花草,一旦失去,灵性,就会慢慢地衰败,乃至最终凋谢。何况不少时候,孤独和寂寞,也是生命最危险的杀手。
立冬没多久的一天早晨,当我像往常一样打开水杯的盖子,前去探视王子时,我惊讶地发现:它仰面朝天,直挺挺地躺在那里。它竟然死了,而且就死在我决定让它离开牢笼的时候。
正是由于担心寒冷的冬天对它不利,我才迟迟没有做出让它回归自然的举动。是我的优柔寡断和多余的慈悲心理,令它招致灭顶之灾!我,追悔莫及。
在这里,幽禁于方寸之间,也许缺少阳光的和暖、空气的纯净、泥土的温润、雨水的甘美、草根的香甜;也许更缺少野居的散逸、心神的悠闲、群体的亲情、朋伴的爱抚、歌吟的自在。生命的内涵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依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生命的鲜活,离不开滋养万物的沃壤和心与心沟通的族群。万般生灵如此,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诚然,天然之美,可以引发爱慕之情,然而世间的一切美丽,只能或近或远地守望,不能随意地亲抚、依偎和拥吻;更不能肆意地攫取和占有。生活中,有一种致命的伤害,其实正是来源于深沉而自私的爱。从某种意义上讲,爱它,就应该松开你那一双紧握它的手。
生命之花啊,只有顺应天理、无拘无束地展萼吐蕊,才能绽放出一瞬间的绝美!
每至蛩声迢递的夏与秋,我总是忆起那只超凡脱俗却又不能安享天伦、颐养天年的蟋蟀来。
篇4:一只荷包蛋散文
一只荷包蛋散文
一只荷包蛋本来不足为奇,但因为这只特殊的荷包蛋,我亲历的一次奇异之事,却是一生都无法解开的谜。
那年,我六岁。
本来一直我都是和妈睡一头,有一天临睡时妈说,以后你就睡在床那头吧。见我要抗议,妈妈又说,过几天给你一个荷包蛋吃。荷包蛋!那个时代对于一个穷孩子,应该是挺有诱惑的,我默许了。
不知道睡在妈哈哈脚头第几天,忽一日早晨醒来,“霍”地从被窝坐起。见妈妈靠在床头,头上包着毛巾,身上披着夹袄,正端碗吃着东西。妈妈抬眼看看我,顿了一下,又低头吃几口,然后伸手把碗递给我。
碗里是一个荷包蛋,躺在浅浅的红糖水里。
那糖水真甜,那鸡蛋又滑又软又香,我几口就吞下肚去!
吃完了荷包蛋,就铁板钉钉,我再也没理由要和妈妈睡一头了。那时候,我根本没意识到因为妈妈生了妹妹,才把我“贬”到床那头,也似乎全然不知妈妈一年到头吃不饱饭,这仅有的几只鸡蛋,是妈妈生宝宝最奢侈的.营养品。我安心睡到了另一头的被窝里,也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直到有一天晚上——
那天几点睡下的不记得了。只清楚夜里我要小便,妈妈披衣下床,抱着我小解。便盆就斜支在房里另一张小床的腿上,完了以后,妈妈把我放回被窝里,掖好被子就睡下了。
床是靠一面墙放的,妈妈那头顶着一面墙,我的床头则是空着的一个巷子,平时堆些杂物。躺下不多久,妈妈就睡着了。突然,我清楚地听到床头空巷里,一个女人沙哑的声音,嗓子压得很低说:“都别吱声!”当时我头脑特别清醒,一点迷糊都不存在。我甚至能意会到她说话时手的摆动,感觉到床头站着的不止一个人。紧接着一双大手贴在了我的身上,一只在右腋下,一只在左腰窝,似乎想要抱起。那手好凉好凉,我“哇”地一声,大哭起来,那哭声很响亮很惨烈,能把夜的黑幕都撕裂,在夜半一定传得很远很远。因为第二天前后邻居都过来问妈妈,你家孩子昨夜怎么哭得那么厉害。不知道是我的哭声太厉害,还是别的原因,那冰凉的手抱住我,却又没有把我抱离床铺,就那么定格在那里。我始终没敢睁开眼睛看,只拼命地闭眼哭。哭了好一会,妈妈才惊醒,霍然翻身而起,把怀抱里才生出几天的妹妹甩在床沿,大声呼叫:“怎么了,怎么了!”
随着妈哈哈惊起,那冰凉的手感消失了。
不管大人怎么问,我一直哭,一直不说,心里特别害怕。后来过了很久以后,大人们还在追问那天晚上的事,他们感觉我哭得蹊跷,哭得撕心裂肺,从没有听过正常孩子那么样的哭声。那时,我才肯断断续续说出了那天晚上我所经历的事。
人们全然不信。
屋子里是不可能有人的。那晚妈妈醒来以后,查看了门窗,完全没有异常。他们就说,你一定是做梦了。可我知道,那绝对不是做梦,我那时状态完全清醒。正是因为心里非常明白,才一直没敢睁开眼睛,我知道恐怖,知道那不正常,我听到的说话声,感觉到的搂抱真真切切,因为惊吓过度,所以记忆极为深刻,直到现在能把声音仿佛不远,那冰凉的手感还能体会。
后来妈妈和姐姐的解释是:因为妈妈睡觉时候把刚出生的妹妹放在床内侧用胳膊护着,小鬼无法抱走他,只能声东击西,抱我是幌子。妈妈被我哭声惊起的时候,妹妹被甩出被窝,小鬼趁机掠走了妹妹的魂。理由是:之后不久,我那妹妹就死了。
几十年过去了,幼儿时的那一段经历,始终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篇5:一只蚊子经典散文
一只蚊子经典散文
我的蚊帐中溜进了一只蚊子。
像是警笛的声响,悠远绵长,久久不绝于耳。像是在昭告天下“我要来处置你了”,那样义正言辞,胸有成竹。仿佛我正是无所遁形的逃犯,即将成为待宰的羔羊。我的手指痒了起来,然后是脚趾,脚踝。我能想象,那上面一定有一个个红点在慢慢膨胀。我忍着,不想动,我实在太困太疲倦,哪里有闲心同一只蚊子计较。
它却是不肯放过我的,我能感觉到,腿上痒了起来,肩膀也一定被袭击了。我开始用手抓挠那些发痒的部位。我懒得睁眼――睁眼也看不见,现在是黑夜,正是好眠的时候。
“嗡嗡嗡”烦人的喧闹始终不肯停歇。它似乎兴致很好,正为它的收获而志得意满呢,也不怕扰了别人的好梦。我只是困,哪里管得了那么多,索性缩进被子里,准备全神贯注进入梦乡。
“嗡嗡嗡”,它也太肆无忌惮,竟然凑到我的`耳旁来叫嚣。它在我的头顶盘旋,大概在找对它胃口的地方。它准是打量着我看不见它,拿它肯定没有办法,才这样胡搅蛮缠。我也的确能力有限。只是,它都进餐了许久,吃了那么多鲜嫩多汁的食物,怎么就不知道满足呢?它那样小的身体,哪里容得下它吃那么多呢?
我渐渐烦躁起来,这只蚊子也太不知好歹,我这样退让,既没同它争吵,也没抢占它的地方,更没剥夺它进食的权力,它却得寸进尺。
我侧过脑袋,让它在我的耳朵上方叫嚷,然后聚精会神地听着,搜寻它的准确方位,接着举起手来,准备一击即中。近了,近了,我拍了下去,打在我的耳朵上,响声戛然而止。
篇6:一只花篮散文
一只花篮散文
墙壁上悬挂着一只小花篮,那是朋友送给我的礼物。
花篮是乳白色的,里边装了许多黑色的沙子,提起来很沉的样子。七色的花瓣在花篮里鲜艳地绽放着。红色玫瑰好像黎明时分山野里熊熊燃烧的生篝火,把个暗蓝的天空照了个通亮;一朵荷花开放着,像雨中美丽的少女撑着小花伞,在夏日的河畔独自伫立;三五朵黄的、粉红色的菊花在凉爽的秋风中摇曳着,一群群花蝴蝶在菊丛中翩翩起舞;最是那不知名的小白花儿了,它们开在纤柔蔓长的绿藤上,又从乳黄色的花篮中间钻出来,爬过篮沿,长长地垂吊下来,小白花只不过如天上的星星那么大,不,有钉在蓝色墙纸上的大头针那么大,一串串、一瓣瓣,清新鲜嫩,好像清晨从竹林中飘出的笛声。
下雨天我总爱把小花篮掂出去,放在青石板上,让细细的雨丝洒在花篮的提手上,也洒在圆圆的绿叶上、细长的绿藤上、鲜艳的花瓣上,不一会儿,雨中的花篮更好看了,是呀,雨中的花篮更清新更美丽啦!邻人看到了,说:“嗬,这一篮花儿真美!喂,我说你干脆就把它放在外面,不管它的,省得天天拿出来浇水,放回屋子又见不着阳光。”又一邻人说:“喂,你这篮鲜花真美!小小的`花篮里一年四季什么花儿都有,它们怎么就一同开放了呢?你常常出了远门,谁替你给它们浇水?”
“我的这些花儿,不用浇水。”我说。
“不用浇水!那为什么长得这么鲜嫩?为什么让它们在这里淋雨?”
“不,我不是让它们淋雨,你看,我只是让雨水洗净叶面上落下的尖埃!”
“哦?原来只是一篮假花儿!”
“是呀,你才发现!你们看,这是塑料的,这是化纤的,这是丝绸的,这是棉布的。”
“哦,难怪,这么美丽!这么鲜艳!四季的花儿同时开放,一起开放!”
“对,我的这篮花儿,永远不会凋谢哩!”
“永远不会凋谢?”
“是呀,假花嘛,假花才不会凋谢嘛!”
“哦……”
“真花儿才会凋谢,假花儿是永远不会凋谢的。”
“哦……”
篇7:一只塑料袋散文
一只塑料袋散文
清晨,八(三)班教室里书声朗朗,站在门口的班主任方老师看到他的学生如此自觉地上着早读课,很是满意地点点头。他走进教室,站到讲台前,正想开口表扬大家一番,可随即,他皱紧了眉头——他看见讲台上有一只黄黄的、油乎乎的、里面还有一点食物碎屑的塑料袋。原本的好心情被愤怒所替代。
“大家安静!”方老师叫同学们停下来,指着这塑料袋,满脸愤怒地问:“谁是劳动委员?”
顿时班上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李明。
身为劳动委员的李明一脸无辜地站起来道:“我不知道这塑料袋是谁放的。今天的劳动组长是许志。”
许志成为全班的焦点。
许志更是无奈地含冤:“我也不知道这塑料袋是谁放的。擦桌子归王伟管。”
唰、唰、唰,王伟在同学们的目光下站起了,“我擦桌子时,没有看见这个塑料袋,我也不知道它怎么会在上面。”
“审问”一时陷入僵局。
“你们真是三足鼎立呀!”方老师脸上气的一阵红,一阵白。
同学们看了看他们三人,正好是一个等边三角形,有人想笑,可笑不出来。但不知道是谁冒出了一句“真是一问三不知!”顿时班上笑开了锅。
方老师忍无可忍,拍着桌子喊道:“到底是谁干的?自己站起来!”
班上又是一片寂静。焦点重新回到了班主任方老师身上。
方老师接着说:“这不仅是一个乱扔东西的问题,更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问题。自己干错了事应勇于承担,回避或撒谎都不是一个文明人应有的品质。上个星期我班才评上‘文明班级’,这个星期就出现了如此不文明的现象,这是多么影响班级荣誉的事情!这是谁干的,自己站起来!”
班上一片骚动,可最终也没人站起来。
方老师重重地叹了口气,道:“哎!我真没想到我带的班竟有这种人。说的.不好听点,这个人肯定家教不好,家长没有教育好,或者父母也是这类人,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如果还想改过自新的话,那就自己站起来,要是被我查到,我肯定要和你家长好好谈谈!”说罢,拿起手中的茶杯喝了口水。
就在他喝水的那一刻,他透过玻璃杯看见一个人站了起来。方老师放下杯子,顿时,他僵住了,班上的同学发出一阵不可思议的嘘嘘声音。站起来的是方瑞——方老师的儿子!就在这时,上课铃响了,第一堂课是方老师的课,方老师愣了一下,随后把那黄黄的、油乎乎的、里面还有一点食物碎屑的塑料袋扔进了脚边的垃圾桶……
篇8:一只鹌鹑散文
一只鹌鹑散文
今天早晨6:15我如往常一样来到单位——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大楼,还没有开门,就在雨搭下面散步,不对,不是散步,是踱步,忽然发现在楼墙的拐角处恍惚有一个小动物,仔细一看,是一个鹌鹑。我看了一小会儿,心里想,它为什么会在这?它能飞么?它受伤了么……我想了一想,蹲下去看着它。可能是鹌鹑受到了惊吓,飞了一飞。我不知道它是否是一只成熟的鸟,看样子比较大,但是,它没有飞起来,只是向上串了串,就落回到原来的地方。我试着扑了几次,未果。我也不敢用力扑,怕它受伤。
我发现它总向上串,心理豁然开朗,知道如何捕获它了。我在它预期要飞到的大致地方截获它。我试了几次,终于抓住了它,没有用力。
它身上温热的,没有颤栗很温顺的样子,似乎在我手里很温暖。我把它轻轻的攥在手里,应该是拿在手里,我也找不到恰当的词汇,就是把它抓在手里,看着它。
它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它是家养的还是野生的?它为什么会在这的地方?我该拿它怎么办?我知道要是拿到单位,它肯定会死了。那不是我的希望所在。要是不把它拿到单位,又要把它交给谁?谁能养活了它?我纠结着。左思右想我想出了一个主意,就是把它放回原处,试着让它飞。我又走回它在的地方,把鸟儿放在地上,轻轻地“轰”它。说是“轰”,但没有声音。它跳了多次,没有飞的太远,但是离开了台阶,飞出去有10多米的样子,来到了“吉林银行”的台阶上。
一个遛狗的老人看到我,我跟他说是鹌鹑,不知什么原因落在这了。老人看着狗,那是一条很大的狗,他怕狗儿咬死了鹌鹑似的。狗儿也歪着头看着鹌鹑,并没有要进一步侵害的样子,只是狗儿很是好奇。我也很好奇。老人是不是也好奇呢?不可得知。徘徊了一会儿,老人走了,他的狗儿也走了,老人又回头看了几眼。我没有注意狗儿是否回头看了鹌鹑。
我回到了大门前,这时,保安向我使了一个“动静”,我知道他要开门了。
我跟他说,有一个鹌鹑,在那块儿,他问在哪。我领着他找到鹌鹑的所在,他用手轻轻抓住它,拿回屋里。我说喂它点儿水吧。他说,只能给它谷子或者小米能养活它。
看来只有这样了。
这要是落在一个吃货的手里,说不上会变成一顿并不很丰盛的美餐呢?
又一想,它只不过是只鹌鹑而已,无他。
我又为我的想法而说不上来是内疚还是懊丧。只是担心它。
我们在吃到烧烤鹌鹑的时候,想过这些么?对鸟儿仁慈过么?因为是家养的就理所应当么?
我想,大概是人们到了草原,知道绵羊和羊羔儿的.可爱而忘记了杀戮;看到了鸟儿欢快的样子是那么轻灵跃动想起了人们常说小鸟依人的缘故,而到烧烤店火锅店的时候,只是闻到烧烤的香味儿涮羊肉的味道忽而又忘记了小鸟儿羊羔儿的美好,比如鹌鹑山羊虽然并不太美好但也很可爱。随时随地的不同导致人们的兴趣爱好意味也不同?大致是。
我知道保安大哥并不一定能养活他,我不禁为鹌鹑的命运担忧起来。
7:25我下楼去政府食堂吃早餐。
我吃饭要比保安大哥要快,在外边等他。他也吃完了,我问他要没要一块馒头,他笑称忘了。赶紧回头,跟服务员要小米,服务员问他要小米干什么,他们说了什么我没听见。等了一会,他出来了。我问他,他说要着了。
回到大厅,到了他的房间,我看到鹌鹑被放在一个小笼子里。小笼子方方正正,像是专门为鹌鹑准备的一般。我想,要是家养的鹌鹑就能养活了。
但愿如此。
我不知道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是怎样的一种感觉了。
后记:
乐趣儿
早晨,我到保安值班室看了看我的朋友——鹌鹑,它是那么的好奇地看着我,仿佛不认识我一样,你是谁啊?来干什么?一边不住地来回歪着头看我,一边不时地走动着。
保安大哥说,它吃的可欢实了,又刨又蹬,我把装食物和水的小盒子固定住了,才没有蹬翻。刚来的时候特蔫吧,可能是又渴又饿又冷的原因。现在有吃有喝有温暖了,可欢实了,笼子要是不关住,就要飞走了。说完就大笑起来。
保安大哥说,它可能吃了,有一天走路看到打谷子的,就要了一大把谷子,看样子得多准备一袋子谷子了。
说完又笑了。笑声在大厅里回荡。
我也开心地笑了。这几天我一直惦记它怎么样了,从此我就可以安心了。
保安大哥他们俩人有了一个可爱的开心玩伴儿,也给他们郁闷寂寞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儿!
其实我只是偶尔才捡到它的,它也只是偶尔在我的脑海里一闪,倏地一下就过去了。
【一只黑黑的小手散文】相关文章:
1.那个黑黑的夜散文
2.“黑黑”作文
3.黑黑四年级作文
4.一只狗的散文
5.一只蚊子经典散文
6.一只猫的散文
7.怀念一只老鸟散文
9.我是一只蟑螂散文
10.最后一只行李箱优美散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