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从心的人生感悟

从心的人生感悟

2023-03-23 08:31:3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两千瓦探照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从心的人生感悟,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从心的人生感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从心的人生感悟

篇1:从棋道感悟人生

从棋道感悟人生

象棋技艺之深邃堪称博大精深,同时它也是国粹。中国人中,十之六七,识得棋理,懂得下棋。于是,无论城乡,不管贫富,只要得闲,就捉对厮杀。然而,棋力酒量,吹不过去。但在中国人中,往往于这两件事上最不谦虚,下棋唯我独尊,喝酒老子天下第一。输了的不服,赢了的更不服,于是那棋就下得没完没了,没黑没明。

单位老苏就是这样一位棋迷。自诩“钢炮”,号称天下无敌。下起棋来,从早到晚,可以不吃不喝,不睡不眠,直到月上中天,无人作陪才罢。他虽棋艺平平,但对棋道领悟颇深。世事如棋,棋如人生,据说是他半生下棋悟得的体会。

一天晚上,皓月当空,月色如水。闲来无事,便踱至苏家。庭院无人,唯残茶半杯,残棋一局。我坐至棋前,默然相望。这是一盘输赢已定、胜负已分的棋局。棋盘之上,一些棋子已被定格在命运的结局之中,至今还隐隐地透露着曾经勾心斗角时的较量。棋盘之外,一些棋子已被闲置在月光之中,似在回忆它们曾经厮杀于楚河汉界、鏖兵于鸿沟西东时的往事。但此时,它们都已脱下征袍,淡出江湖。没有人再去注意那些或生动或平庸的细节了,世人只关注最终的结果。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所有游戏都必须遵循的规则。

我顺手拿起一枚棋子,置于掌心,在月光下仔细一看,为一卒子。棋子中最普通、最卑微的一枚。但是此刻,它与那些显赫的将士象、车马炮一样的寂寞、一样的孤独,又一样的洒脱、一样的旷达。只有当它们被布入局中时,才会有不同的结局和相异的变数。于是,自古及今,弈者无数,棋局无数,但无一盘棋局相同,三十二枚棋子,天天下,日日新。虽胜负明了,但过程常新,乐趣无穷,恰如人生。一盘棋,输赢乃兵家常事,赢了不必露张狂之色,输了也无需诉消沉之音。因为纵然你横空出世、飞黄腾达,也会有低沉落寞之日;纵然你衰败颓废、山河破碎,也会有风华再起之时,于是便有了“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闲适,也有了“常人只消一盘棋”的洒脱。棋中不同角色各有千秋,有如世间不同人物各有姻缘,你扮演的角色固然需要你的功底、你的机缘,你却无法走出命运纹路的规定,就像棋子无法挣脱那方棋盘的束缚。有时你是别人手中的棋子,任人摆布,有时别人是你手中的棋子,也摆布别人。不论多高的棋手都无法控制棋局的最终结果,犹如无论多高深的智者都预知不了人生的最后结局。

参悟了棋子的寂寞、棋子的旷达,又是否悟得了人生的寂寞、人生的旷达?圆的棋,方的局,在月光下静默着,沉思着。仰望迷茫的月光,我忽然懂得了象棋的博大精深与渊深海阔,它暗示了人生的大智慧,寓示了生命的大自在,它在博弈的胜与败、输与赢之外,还巧妙地设计了一种独特的结局:和局,这才是象棋文化的精髓与真谛啊!常人所谓的胜利,只是对时态的暂时征服,所谓的幸福,也只是欲念的.暂时搁歇,而最彻底的胜利,是赢得永久的和平,最终极的赢家,也是对自我的战胜。只有抛开小我的私心杂念,才能步入开阔坦荡的大境界,才会拥有“大局观”,才能获得“大自在”。如果你不明和局的象棋之道,则不知对弈的不败之法,如果你不明处世的和谐之道,则不知人生的乐趣所在。那么就让我们和和气气地下棋,和和美美地做人,和和谐谐地做事,下一盘人生的和棋吧。想至此,我的心头如月光一样明澈,灵魂如清风一样自由,便起身离去。

篇2:从书中感悟人生

从书中感悟人生

这几本书被封存了近一年,书页有些湿润了。但还是没有失去崭新的封面,也没有一点翻动的痕迹。

在这个新年,偶翻出这套书来,共四本,看看有点多,也没想能看完。不知不觉翻动中,却就这样看完了。我想主要原因就是这书值得一看。

第一本是心智成熟的旅程。看着里面的内容,我被吸引了,工作了近一年,心理难免有些趋向,而这书,直指心灵深处,剖析人性。人生苦难无边,而我们应该去承受这些痛苦,逃避痛苦,逃避问题,都将是心理曲化,只有面对痛苦,面对问题,才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正确旅程。然而,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没有面对,导致这是一个少有人走的路。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生本是痛苦的旅程,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构成的人生,才能正视,才能解决,才能享受。文中讲的规矩,并不是简单的条条框框,而是一种人生尺度。先苦后甜,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是心理真谛。

第二本勇敢的面对谎言。从案例告知我们面对心理最深的脆弱,直击内心的谎言,我们能否勇敢面对。到这,必经的前提,那是一条爱之路,一条所有心灵末端的真实感知。在第一本后部分探究的就是爱。它让我们深刻领会内心的心智旅程,而不是简单的嘴角语言。谁不说谎?谁能拆穿自己的谎言?读过这本,你将明白怎样去面对自己的谎言,而不是一个又一个的不停编制,成就谎言的一生,导致心理阴影,影响自己,家人,孩子。

进入与心灵对话,讲述的各个我们所害怕的一些性格,愤怒,害怕,责备一系列多数人明明不停表现却还毅然否决的心境。在这第三本书,让我们畅享心灵的不愿意。

很快书的完结本是一幅心灵地图,就像你所见的地图那样,有农村的乏味平淡,落后,贫瘠,同样有城市的繁华美丽,先进,富有。高低不平的山脉,就是那时强时弱的心脉,一望无垠的水帘,就是那心灵开阔的视界。只要认真面对心灵,认知这复杂错综的人生,哪里都一样美丽。

看完这套书,我曾一度萎靡的心灵,找到了出口,流淌着勇气,梦想,拼搏的力量。感谢这位外国心理学家的.奉献,感谢这个心智成熟的旅程,尽管在书中我是已经认真走完,而真正的,才刚刚开始。

最后,我总结了这本书的精髓,就两个字,面对。你狠狠的面对,就是给人生苦痛的致命一击,而你收获的将是心灵的真正成长。也许这是所有心理学的前提,其源泉是爱。

关上这书,想起这是大三那年买的,至今才看,难免有些许遗憾,而至今能看到,又顿生一种慰藉。好书难得,好的人生,就是勇敢面对一切苦痛,问题。得到的并不是失败或成功,而是心智的成长,与放弃绝缘。

篇3:从天气感悟人生作文

自从过了处暑,上虞的天气就开始不太正常了,一天中有时阴,有时晴,有时雨,变化多端[注: 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的天气也会把人折磨得够呛。本来外面小学生作文大全

只好将刚收进的衣服再一次挂出来晒,本想刚下过雨总不会再下吧。可好时光没享受多久,雨再一次的又光临地球了--- ---

“六月的天,孩儿脸”,天气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它像风娃娃那样一样淘气。它们认为自己做出的一点贡献,使人类得到了欢悦,可它们不知道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麻烦和伤害,因为它们在忽视自己的行为。曾经有个传说,说普罗米修斯造人,给每个人挂上两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恶行,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有别人恶行的口袋挂在前面,把另一只挂在后面。因此人们总看见别人的恶行,自己的却瞧不见。虽然只是个传说,是人们虚构出来的,但在说明现在社会中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只会往下看,去揭露别人的短处,而不会去发现自己的短处,拼博向上。

通过变化多端的

[1] [2] 下一页

篇4:从生活中感悟人生

从生活中感悟人生

人生不如意常十之八九,亲人离世,爱人背叛,疾病缠身,突如其来的变故,等等。生活本身既不是祸,也不是福,它是盛放福祸的容器,关键是你自己把它变成什么。

同样是水,有的人用金杯来盛它,有的人用银杯来盛它,有的人用瓷杯、玻璃杯来盛它。水是同样的,所不同的是人们用什么杯子来盛放它。

这就是人与人的差别。

生活并不是一条人工开凿的大运河,可以让河水在我们规定好的河道内流淌。

生活本身就像一个五花八门的矛盾集合——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有想象的,也有现实的。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日复一日,从早到晚,一个接一个地,宛如一条由无数形形色色的贝壳,连成的接连不断的珠链。

生活总是用自己的不成文法支配着人类,在生活的舞台上,任何人都不是旁观者,每个人都是一个绝好的演员。世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戏剧,就有多少条生活的道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基督教徒的家庭聚会,他们每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共同点都是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重大的不幸,内心充满了忧虑与绝望,他们来到圣主耶酥面前,虔诚的祈祷,希望圣父赐予力量。

他们的心是平静的,目光是和平的。他们用眼观察生活,用心唱着赞美诗,用智慧理解着圣父的教诲,箴言。

我不懂得宗教,但对生活却有着自己的感悟。

生活中谁能在内心里真正地知足长乐,谁就能获得幸福。因为幸福对每个人都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它只不过是长久的自我满足而已。

使人幸福的,是人们所感到的东西,而不是人们所得到的东西。

一直以来,我以为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女人,我真心地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爱,而对方却感受不到那份爱。在我的心里一直重复着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爱的人伤我最深”。

朋友给我讲了一个这样发人深省的故事:有个厨师做了一桌好菜给客人吃。其中一道菜是他觉得最拿手和最好吃的烤鸭。当客人们用餐时,他偷偷地躲在门后看,见只有一位客人吃过烤鸭,其他人均未动过。他越来越生气,终于他忍不住,拿起一把菜刀,怒气冲冲地大骂客人为啥不吃烤鸭。

厨师的做法未免可笑,但生活中却每天都在重复着这样的故事。

我们的拼命付出,却得不到对方的满意和认可;我们越是想努力维系这个家庭,这个爱的小屋越有风雨飘摇之感;我们越是想打破现在的僵局,我们的关系越变得不堪一击……

决定是不是爱的,不是付出的人,而是接受的人,这就是生活的.必然法则,就像决定烤鸭是不是最好吃的,不是厨师,而是客人一样。

事实上,很多时候,人们是在回忆中感受曾经有的幸福,或是在憧憬和希望中获得未来的幸福,实际上人们并不知道,此刻自己就生活在幸福中。

假如有这样一种境界:心灵无需要瞻前顾后,就能找到依托。时间对它来说已不起作用,现在这一刻可以永远持续下去,心中既无匮乏之感又无享受之感;既不感觉到苦也不觉得乐;既无所求也无所惧,只感觉自己的存在,这种感觉足可以充实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心灵不会留下空虚之感。这种境界,就好比在波涛汹涌的湖畔或潺潺的溪流边,遐想时所处的境界一样。那是一种真正的“无我”境地,也正是“无我”才达到“有我”,“只有我”。

这种感觉只有经历了大的风浪的人,才会具有风平浪静的平和心态,就像圣父拣选的那些基督徒一样。

生活,其实就是在过一种感觉,你有富翁的幸福,我有穷人的快乐,你可以尽享金屋的富有和豪华,我也可以享受草屋的淳朴和温馨。每个人都在过着自己的生活,无须攀比,无须参照。

篇5: 从书法感悟人生的

我看到以前的字是歪歪斜斜,没有一点精气神,他们像是一个个老人,毫无生气的躺着,一度让妈妈和老师头疼。后来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暑假书法辅导班。从入笔开始练习书法,一笔一划学习写字。书法老师说过:“书法是个奇妙的东西,当你专注结果,急于求成时,它便离你越来越远;当你专注于过程和细节时,它变紧紧跟随你迅速成长。”我按照老师的要求,一笔一划的练习。一个月过去了,我写的字越来越漂亮了。

学习书法是认识自我和提高自我的过程。学习就是先学知识后练习,比如人生: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一定是先学习做人的道理,然后才能把事情做好,最后才能成功。任何事情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逐步走向成熟的。想要写好字,最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刻苦练,而且要多练,俗话常说:“熟能生巧”,多练才能更加掌握,更加灵活运用,如果不刻苦,那么再多的练也都是无用功。我们所遇到的事不可能件件都完美,件件都顺心,好事多磨,也需要经常实践。事和字是一样的,想要写一手好字,就需得多练;想要遇到一件好事,就得多刻苦,才能成功。我参加了书法班,认真练习了书法后,每次考试因为我的试卷卷面整洁、字迹清楚而增加了不少的卷面分,我还参加了学校的书法比赛,获得了奖状,成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也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通过学习书法,我明白了,书法之如人生,必须一笔一划从零开始,不能夸夸其谈,急于求成。无论我们学习什么科目,都要脚踏实地,认真仔细的听好每一节课,透彻理解每一个细节,最终才会有好的成绩。学习就像垒长城,需要一砖一瓦的垒砌,不可像空中楼阁。 我以后还要向练习书法一样,认真踏实的学好每一个科目,做好每一件事,也希望天下学书法之人都有所得,所有追求美好人生的人们都获得成功和快乐。

篇6:从书中感悟人生大智慧

从书中感悟人生大智慧

喜欢上一本书,有时不是主动的选择,而是有某种机缘巧合。在绘本《狐狸爸爸鸭儿子》教学活动中,听到一个5岁的孩子说出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再坏的人也有善良的时候。”正是这句充满辩证的语言,让我重新走进绘本,开始尝试把自己变成不识字的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到对图画的体验上,而不再仅仅通过文字了解故事情节。

再次欣赏绘本,这本充满爱与感恩的书,孩子读到的是“好与坏”“是与非”的辩证思考,而我读到了对生活的感悟。

学会放弃

在书的引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吃鸭蛋,还是吃肥嘟嘟的小鸭子?”人生往往面临很多这样的选择,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弃眼前的美味意味着接下来要面对的是隐忍和坚持。因为狐狸毕竟不是母鸭,要付出比母鸭更多的精力和心血,并且这种付出之后的结果还可能是一无所获。学会“舍”,需要一定的胸襟与气度。让我们来看看,狐狸舍弃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先看看蝴蝶页上“狐狸的孵蛋记录表”。

狐狸为了梦想中的大餐,每天忍饥挨饿地孵蛋,可鸭蛋一点儿动静都没有。他越记越不耐烦,刚开始字还是工工整整的,到后来不仅字变少了,有几天的记录还变成了“鬼画符”……这个过程整整持续了21天,多么难熬啊!为了梦想,狐狸舍弃了眼前的美味,舍弃了悠闲轻松的生活。

我们每一个人,梦想中都会有一只“肥嘟嘟的小鸭子”,这只小鸭子可能对每个人的含义是不同的。但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能坐享其成,都要经历困难与挫折。为了梦想,我们就要学会狐狸的“舍”,才会迎来“得”。

当我们选择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时,就意味着像狐狸一样,舍弃了悠闲轻松的生活,于繁琐忙碌的工作中见证孩子成长,就是我们最大的“得”。学会为了梦想勇敢去舍弃,用积极的心态体验我们所得到的。如此,回首我们走过的每一段时光,都会是精彩纷呈。

积极面对

走进书的内文,这个难熬的过程就被表现得趣味盎然。狐狸每天妙招奇出,想尽办法来孵蛋,最后还发明了用舌头玩蛋的游戏。

在此过程中,狐狸的情绪可谓干变万化:每一页上,他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的组合都不一样,揭示出他憧憬、狼狈、恼火、无奈、错愕、惊喜等种种心理活动。而这些情绪的变化,只有从精美的画面中才能体验到,仅仅从文字中是很难读到的。

为了安全、成功地孵出鸭子,狐狸尝试了各种方法,就像我们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始终都在寻求更科学的沟通交流手段。当狐狸将蛋小心翼翼地绑在身上时,就在自己的身上捆绑了一份责任,不管走到哪里,这份责任始终无法抛弃;为了这份责任,它付出了更加艰辛的努力。

我们每个走进幼教的人,正如同这只将蛋绑在身上的狐狸,责任与压力同在,每天都在担心怀中的蛋出现意外,所以我们很多老师提到自己的工作时用了“战战兢兢”一词;然而我们的心里也同狐狸一样,期待明天那只肥嘟嘟的小鸭子能够破壳而出。看看狐狸的表情,紧张中带着憧憬与快乐,不正是我们自己的写照吗?

敢于担当

当毛茸茸的小鸭子破壳而出,用稚嫩的声音喊出“爸爸”时,狐狸曾经的幻想就此破灭。看它惊讶的表情,就知道此刻它内心充斥的狂风暴雨。

它失去了曾经无限向往的美食,迎来了一只对它充满依赖的“鸭儿子”。不仅吃不到美味的大餐,还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理想与现实就是这样大的差距。当我们面对这样巨大的落差时,是乐观面对即将承担的更重的责任,还是悲观放弃?再次看到狐狸的选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父爱”的伟大,还有面对意外出现时那份宽容与担当。我想这对我们每个人的启示是意义非凡的。那么选择了担当,是否就意味着选择了痛苦和艰辛呢?

看书的最后一幅画,不会游泳的狐狸用绳子绑着自己,手拿树叶,陪小鸭子游泳;他们还张嘴大笑,真是开心极了。狐狸快乐、宠溺的表情,何尝不是在享受这份付出——失去了一顿大餐,收获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

舍得某种物质,就有可能得到某种精神。有所舍弃,才能有所追求与收获。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反而会失去最珍贵的东西。懂得放弃,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充实、饱满、旺盛!

轻轻地合上书本,看看书的封底,你看到了什么?

画面是那样的宁静、温馨,正如作者的初衷,这是一个关于感恩与温情的故事,在孩子看来,讲述的是一个坏人被感化为好人的故事,静静地欣赏每一幅画面,我读到的是人生的哲理和对未来的思考。

每一本书,只有静下心慢慢品味,才能感悟到更多;孩子就像一本书,我们每个人都在说“读懂孩子”,可要真的“读懂”他们。需要我们抛弃浮躁与功利,耐心去“读”,用心去“思”。随时告诫自己不妄下结论,静待花开,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是那只“鸭蛋”,终有“破壳而出”的一天,变成一只能够带给我们惊喜与感动的“小鸭子”。

所以,幼儿教师的生活里,少不得读书;读书带给我们深刻的思想,让我们体味到有品位的幸福快乐。

篇7:从唐诗宋词中感悟人生

从唐诗宋词中感悟人生

文学史上有两个专有名词:唐诗和宋词,被合称为“唐诗宋词”,但今天我要变换词序改称“唐宋诗词”,因为对这两种文体都应该兼重唐宋,最好是把唐宋的诗与词放在一起读。

唐宋时代的诗词最久远的有1400年,最近的也有800年,相隔这么久远,为什么还会感动我们呢,关键在于它具有现代价值。

文字背后,是“言志”与“抒情”

诗词,尤其是唐宋诗词,是用汉字码成的文本中审美价值最高的一类作品。它简洁、优美,把汉语汉字所蕴含的审美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了。

在座的年轻人都有一个无法回避的任务,就是写情书。怎样把情书写得更好呢?第一,要简洁,不能啰唆;第二,要优美,不能粗俗。这时我们就可以借鉴唐诗宋词。我们可以把李商隐《无题》诗中的警句摘录下来,镶嵌在情书中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多么感人啊!北宋词人晏几道写得最好的主题就是失恋的痛苦。比如《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假如你在书信中间把这两句镶嵌进去,那位暂时不理睬你的朋友如果也懂欣赏诗词,也许就会回心转意了。

除了审美,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儒家说的“诗言志”。有人认为“言志”偏向严肃、正大的主题,“缘情”则是偏向抒发那些个性化、私人化的情感。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情志一也”,情与志在唐宋人看来是一个东西。比较笼统地解释,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这都是古典诗词所包含的内容。既然如此,那么唐宋诗词的内容就跟现代人没有什么距离了,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肯定和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的英雄行为的赞美。

所以唐宋诗词中的典范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和价值判断就可以毫无阻碍地传递到今天。这些作品仿佛就是现代的才华横溢的诗人为我们而写的,仿佛就是代替我们来抒写内心情思的。

在诗词中感受人生的美好

我们的生活已经达到小康,但有很多朋友没有幸福感,他们不会享受生活,不会品味生活,不会珍惜转瞬即逝的人生片断。而唐宋的诗人词人真会生活,那些作品可以启发现代生活。

今天的人亲朋好友聚餐小酌,进了包厢往往先把窗帘拉上,无视窗外的一轮明月。我们看李白怎样喝酒,有一次他独自饮酒,来到花间月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是多么优美的生活场景,多么积极的生活态度,他与自然的关系多么亲密啊!

韩愈有一首七言绝句:“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韩愈在春天写这首诗时,正在长安做官。春日的`一天,他约了张籍、白居易二人到长安南郊的曲江池去游春,张籍前来赴约,白居易却没有来。于是韩愈写信质问他:你有什么事在忙,怎么不来欣赏如此美丽的春光?以今度古,我想白居易可能会回答自己工作忙,这也是现代人常用来推脱的理由。白居易那一年任中书舍人,正三品。韩愈是吏部侍郎,官居二品。二品官能抽出时间到曲江赏春,三品官反倒没时间?所以关键不在忙不忙,而是能否珍惜这样的春光。

晚唐诗人李昌符有两句诗写得很好:“若待皆无事,应难更有花。”不但自然界的花季很快就过去了,人生的花季也是转瞬即逝。人生就是由一个个片断组成的,如果把每一个有意味的片断都轻易放过去,整个人生就变成毫无意义的一堆碎片。

更重要的是唐宋诗词中蕴含着美好的人际情感,比如天伦之情,像孟郊的《游子吟》对母爱的歌颂,像杜甫诗中对儿女的款款深情,都是感人至深的真情流露。又如歌颂友谊,这是唐宋诗词中发展得最为充分的一类主题,唐宋诗词里所展现的离别场景,离别行为,用现代的话说,简直就是优美的行为艺术。

我们看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们可以想象,李白先是跟孟浩然在黄鹤楼上喝酒,写诗唱和。然后,孟浩然走下楼,登上船,在长江上渐行渐远。李白一开始是站在江边望,望不到了,再返回楼上,楼上的视野开阔,最后看到孤帆远影碧空尽。船在江面上越走越远,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情意也绵绵不绝有如江水。

唐宋诗词中描写得非常充分的古人生活中的细节、片段,都是非常有意味的。而这些在现代生活中是缺乏的,现代人的生活粗鄙化了。当然,我不是主张回到唐宋去生活,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怎么办?我们可以阅读唐宋诗词,从古人的生活情景中得到一些启发,我们可以把生活的节奏稍微放得缓慢一些,生活得从容一些,尽量细致地品味生活的滋味,感受人生的意义和美感。

李、杜、苏、辛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人坚定地认为,只有人品一流的人,才可能成为一流的作家。唐代的李白、杜甫,宋代的苏东坡、辛稼轩,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不但作品写得好,他们的人格境界也是一流的。在这一重意义上,读诗最后也是读人。

李白诗歌中所展现的是一种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只有李白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的诗中不是没有苦闷、牢骚,而且最后的基调始终都是昂扬奋发的精神。比如《行路难》,具体描写了道路艰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所以他问:“多歧路,今安在?”但此诗的最后两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是诗国中独往独来的一位豪士,他的诗歌热情洋溢,风格豪放,像滔滔黄河般倾泻奔流,创造了超凡脱俗的神奇境界,包蕴着上天入地的探索精神。多读李白,可以使我们在人生境界上追求崇高而拒绝庸俗,在思想上追求自由解放而拒绝作茧自缚。

杜甫是儒家精神在唐代文学中最好的代表。正因为这样,我们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才深受感动。在秋风秋雨的夜晚,秋风把他的茅屋刮破了,秋雨漏下来,床头都潮了,挨不到天亮了,这个时候,诗人居然发下宏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典型的儒士,他服膺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以关爱天下苍生为己任。杜甫生逢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关头,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动荡时代,他用诗笔描绘了兵荒马乱的时代画卷,也倾诉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沉郁情怀。杜甫是穷愁潦倒的一介布衣,却名至实归地跻身于中华文化史上的圣贤之列,是儒家“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个命题的真正实行者。

苏轼一方面深受儒家入世精神的影响,在朝为官时风节凛然,在地方官任上则政绩卓著。另一方面,他从道家和禅宗吸取了离世独立的自由精神,形成了潇洒从容的生活态度。苏轼一生屡经磨难,曾三度流放,直至荒远的海南,但他以坚韧而又旷达的人生态度傲视艰难处境,真正实现了对苦难现实的精神超越。

人生一定会在某个阶段暂时处在逆境,关键不在于我们能不能规避这种境地,关键在于我们处于这种境遇时采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苏轼坚定、潇洒、从容地走过来了,他所写的作品中包含着强烈的人生观的意义,对我们有巨大的启发作用。

辛弃疾是南宋词坛上少见的雄豪英武的侠士。他本是智勇双全的良将,年轻时曾驰骋疆场,斩将搴旗;南渡后曾向朝廷提出全面的抗金方略,雄才大略盖世无双。辛弃疾的词作充满着捐躯报国的壮烈情怀,洋溢着气吞万里的英风豪气。宋词在辛稼轩以前偏于软媚,辛弃疾挟带着北国风霜、沙场烽烟闯进词坛,把英豪之气和尚武精神写入词中,在词坛上开创了雄壮豪放的流派。稼轩词始终都是英雄的词,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堂堂正正的、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我们的人格境界。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所以,我认为唐宋诗词虽然距离我们有千百年的距离,但始终是活在现代读者心头的鲜活文本,这是它最大的现代意义。

【从心的人生感悟】相关文章:

1.从生活中感悟人生

2.心好累人生感悟文章

3.励志人生感悟心语

4.23条人生感悟的心语句子

5.感悟人生作文

6.人生感悟演讲稿

7.90人生感悟

8.人生感悟短信

9.围棋感悟人生

10.人生感悟参考

下载word文档
《从心的人生感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