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艺流程基本知识
“李局”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印刷工艺流程基本知识,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印刷工艺流程基本知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不干胶印刷工艺流程
不干胶印刷属于特种印刷,一般情况下其印刷和印后加工是在标签机上一次完成的,即多道加工工序在一台机器的几个工位上完成,
不干胶印刷工艺流程
。由于是联机加工,因此不干胶印刷质量的控制是综合性的印刷、加工问题,要从以材料的选择、设备的配置和调控以从工艺路线的制定等方面综合考虑和实施,并跟踪标签产品在客户处的应用情况,以便进一步提高标签产品的质量。一、不干胶印刷原材料的选择
选择原材料时,一定要选用高质量、各项理化指标均合格的不干胶材料,而不要选用过期或理化指标不稳定的产品。因为后者虽然价格低,但由于这类材料质量不稳定,在各工序消耗大,甚至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加工,在浪费了原材料的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果成品标签的加工成本并不一定低,更为严重的是还有可能遭到客户退货,甚至失去客户。
原材料的选择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不干胶印刷和不干胶印刷加工特性
①不干胶印刷面材的表面光泽和颜色的一致性、密度的均匀性
达些指标决定了不干胶材料吸墨的均匀性,还决定着同批标签印品的色差,面材的涂层强度决定了印刷时是否会产生大量纸粉,也是决定印刷质量的重要指标。
②不干胶印刷底纸、面材厚度的均匀性和强度指示
这些指标不仅关系到印刷性能,还是决定模切均匀性和排废时速度与纸边断裂的重要指标。如果这些指标太低,标签机就无法高速生产。
③不干胶印刷材料的平整度或复卷张力的均匀性
无论是单张印刷还是卷筒印刷,材料的平整度都决定了印刷时是否能正确输纸、运行和套准、收纸。对于卷筒材料,复卷张力会对卷筒材料端面的平整度、是否出现渗胶、能否正确套准起重要的作用。
④不干胶印刷粘合剂、硅油涂布的均匀性和正确的涂布量
这些指标直按影响标签同底纸间的剥离力(离型力),而剥离力的大小又直接影响模切排废和机器的速度,剥离力还决定了标签的出标状况,即应用情况。此外,涂胶量的大小还会影响材料端面的渗胶状况。所以,购买不干胶材料时要认真检验,选择那些涂胶量和涂硅量合适的材料。
篇2:书刊印刷的工艺流程
平版书刊的印刷工艺流程是:
拼版――晒版――显影――擦版――烘版――装版――印刷
平版印刷主要是胶版印刷,
书刊印刷的工艺流程
。现以胶版印刷为例,就书刊印刷的工艺流程和印前、印中、印后加工作以介绍。一、印前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纸张的调湿处理、油墨的调制、润湿液的配制、印版的检查、印刷压力的调试等。
纸张调湿处理主要是防止环境气候造成纸张的含水量不均匀而引起纸张变形以及产生静电现象,这种现象在印刷中是绝对禁止出现的。
二、装版试印
印前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可装纸、装版、开机调试。开机运行中,要对输纸机构、收纸机构、输墨装置、输水装置、印刷压力等方面对行调节,以保证走纸顺畅,供水量、给墨量适中,以印刷压力适宜,印出高质量的印品。上述工作准备好后,将机器开一会儿,使给墨量、供水量适中且均匀,之后在给纸台上加一些过版纸进行试印。如果是多色印刷或是套色印刷,还需要进行套准调节工作,确定版面位置是否合适,图文是否歪斜,天头、地脚、左右大小及方向是否套准(一般以规矩线进行套准调节)。套准作业完成后,开始试印,印出几张样品,进行质量检查。
油墨调制工作包括专用油墨的配制、对常规油墨添加一些助剂等。如油墨黏度不合适,应添加提高或降低黏度的调墨油;油墨干澡性不好,可添加干澡剂。添加各种助剂必须根据工艺、设备、纸张及环境温度等情况,用量要适当。
印版的检查包括:印版类别、色别的检查,印版的厚度的检测,印版叨口大小的检查,规矩线的检查,印版深浅的检查,以及版面图文质量,有无污损、划伤等方面的检查。
印刷压力的调试:根据印版厚度、纸张规格,橡皮布的厚度、包衬材料厚度、印刷工艺的要求等诸多因素,选择合适的滚筒包衬,使得印刷压力符合印品工艺与质量要求,
三、正式印刷
正式印刷前,再加一些过版纸,过版纸印完后使计数器归零。印刷中要经常进行抽样检查,注意水上水的变化、油墨的变化、印版耐印力、橡皮布的清洁情况,以及印刷机供油、供气状况和运转是否正常等。
四、印后处理
每天印刷结束后,或每一批印件完成时,都要进行印刷后的处理操作,其内容包括:墨斗、墨辊、水辊、橡皮布、压印滚筒的清洁,印版、印张的处理和印刷机的保养等。
五、封面及彩页特种印刷工艺
1、覆膜
覆膜工艺是一种将印刷品和塑料薄膜经加热、加压后黏合在一起的工艺。
经覆膜后的纸印刷品表面更加平滑光亮,而且提高了印刷品的光泽度和耐磨度。
2、压纹
压纹工艺是一种使用凹凸模具,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使用印刷品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对印刷品表面进行艺术加工的工艺。经压纹后的印刷品表面呈现出深浅不同的图案和纹理,具有明显的浮雕立体感,增强了印刷品的艺术感染力。
3、模切
模切工艺就是根据印刷品的设计要求制作专门的模切刀,然后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印刷品或其他承印物轧切成所需形装或切痕的成型工艺。
4、UV上光
UV上光即紫外线上光。它是以UV专用的特殊涂剂精密、均匀地涂于印刷品的表现或局部区域后,经紫外线照射,在极快的速度下干澡硬化而成。
5、烫印
烫印是以金、银箔为材料,借助于一定的压力与温度,使印刷品与烫印箔在短时间内相互受压,将金属箔或颜料箔按烫印模版上的区域转印到印刷品表面的加工工艺。印刷品经烫印后的区域会呈现强烈的金属质感或其他质感。
篇3:书刊印刷工艺流程及印后整饰技术
书刊的印刷工艺和流程对于提高书刊质量、扩大市场销售等方面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无论是设计人员、出版单位、印刷企业还是客户,都根据具体书刊印刷的质量,选择和确定自身所需要的印刷工艺,并对印刷工艺提出了严格的质量要求。
平版书刊的印刷工艺流程是:
拼版——晒版——显影——擦版——烘版——装版——印刷
平版印刷主要是胶版印刷。现以胶版印刷为例,就书刊印刷的工艺流程和印前、印中、印后加工作以介绍。
一、印前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纸张的调湿处理、油墨的调制、润湿液的配制、印版的检查、印刷压力的调试等。
纸张调湿处理主要是防止环境气候造成纸张的含水量不均匀而引起纸张变形以及产生静电现象,这种现象在印刷中是绝对禁止出现的。
二、装版试印
印前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可装纸、装版、开机调试。开机运行中,要对输纸机构、收纸机构、输墨装置、输水装置、印刷压力等方面对行调节,以保证走纸顺畅,供水量、给墨量适中,以印刷压力适宜,印出高质量的印品。上述工作准备好后,将机器开一会儿,使给墨量、供水量适中且均匀,之后在给纸台上加一些过版纸进行试印。如果是多色印刷或是套色印刷,还需要进行套准调节工作,确定版面位置是否合适,图文是否歪斜,天头、地脚、左右大小及方向是否套准(一般以规矩线进行套准调节)。套准作业完成后,开始试印,印出几张样品,进行质量检查。
油墨调制工作包括专用油墨的配制、对常规油墨添加一些助剂等。如油墨黏度不合适,应添加提高或降低黏度的调墨油;油墨干澡性不好,可添加干澡剂。添加各种助剂必须根据工艺、设备、纸张及环境温度等情况,用量要适当。
印版的检查包括:印版类别、色别的检查,印版的厚度的检测,印版叨口大小的检查,规矩线的检查,印版深浅的检查,以及版面图文质量,有无污损、划伤等方面的检查,
印刷压力的调试:根据印版厚度、纸张规格,橡皮布的厚度、包衬材料厚度、印刷工艺的要求等诸多因素,选择合适的滚筒包衬,使得印刷压力符合印品工艺与质量要求。
三、正式印刷
正式印刷前,再加一些过版纸,过版纸印完后使计数器归零。印刷中要经常进行抽样检查,注意水上水的变化、油墨的变化、印版耐印力、橡皮布的清洁情况,以及印刷机供油、供气状况和运转是否正常等。
四、印后处理
每天印刷结束后,或每一批印件完成时,都要进行印刷后的处理操作,其内容包括:墨斗、墨辊、水辊、橡皮布、压印滚筒的清洁,印版、印张的处理和印刷机的保养等。
五、封面及彩页特种印刷工艺
1、覆膜
覆膜工艺是一种将印刷品和塑料薄膜经加热、加压后黏合在一起的工艺。
经覆膜后的纸印刷品表面更加平滑光亮,而且提高了印刷品的光泽度和耐磨度。
2、压纹
压纹工艺是一种使用凹凸模具,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使用印刷品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对印刷品表面进行艺术加工的工艺。经压纹后的印刷品表面呈现出深浅不同的图案和纹理,具有明显的浮雕立体感,增强了印刷品的艺术感染力。
3、模切
模切工艺就是根据印刷品的设计要求制作专门的模切刀,然后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印刷品或其他承印物轧切成所需形装或切痕的成型工艺。
4、UV上光
UV上光即紫外线上光。它是以UV专用的特殊涂剂精密、均匀地涂于印刷品的表现或局部区域后,经紫外线照射,在极快的速度下干澡硬化而成。
5、烫印
烫印是以金、银箔为材料,借助于一定的压力与温度,使印刷品与烫印箔在短时间内相互受压,将金属箔或颜料箔按烫印模版上的区域转印到印刷品表面的加工工艺。印刷品经烫印后的区域会呈现强烈的金属质感或其他质感。
篇4:达克罗工艺流程
基材→脱脂→除锈→涂覆→预热→固化→冷却
1.脱脂:带有油脂的工件表面必须进行脱脂,方法一般有三种:有机溶剂脱脂、水基脱脂剂脱脂、高温炭化脱脂。脱脂是否彻底有效,将直接影响涂层的附着力及耐腐 蚀性。
2.除锈:凡是有锈或有毛刺的工件严禁直接涂覆,必须通过除锈除毛刺工序,
此工序最好用机械方法,避免酸洗,以防氢脆,且酸洗除锈影响达克罗涂层的耐蚀性。
3.涂覆:经过除油除锈的清洁工件必须尽快通过浸涂、喷涂、刷涂的方式进行表面涂覆。工件涂覆加工时,涂液的比重、ph、粘度、cr6+含量、涂液的温度及流动状况等将直接影响工件的涂覆效果,影响涂层的各项性能。所以涂覆过程中要调整好温度、溶液指标以及浸涂中离心机转速三者之间的关系。
4.预烘:达克罗湿膜的工件必须尽快在120±20℃的温度下,预烘10-15分钟(根据工件吸热量定),使涂液水份蒸发,流平均匀。
5.烧结:预烘后的工件必须在300℃左右的高温下烧结,烧结时间20-40分钟(根据工件的吸热量定),也可适当提高温度来缩短烧结时间。
6.冷却:工件烧结后,必须经过冷却系统充分冷却后进行后继处理或成品检验。
达克罗的优点
达克罗是一种新型的表面处理技术,与传统的电镀工艺相比,达克罗是一种“绿色电镀”。其优势有以下几点:
1.超强的耐蚀性能:达克罗膜层的厚度仅为4-8μm,但其防锈效果却是传统电镀锌、热镀锌或涂料涂覆法的'7-10倍以上。采用达克罗工艺处理的标准件、管接件经耐盐雾试验1200h以上未出现红锈。
2.无氢脆性:达克罗的处理工艺决定了达克罗没有氢脆现象,所以达克罗非常适合受力件的涂覆。
3.高耐热性:达克罗可以耐高温腐蚀,耐热温度可达300℃以上。而传统的镀锌工艺,温度达到100℃时就已经起皮报废了。
4.结合力及再涂性能好:达克罗涂层与金属基体有良好的结合力,而且与其他附加涂层有强烈的粘着性,处理后的零件易于喷涂着色,与有机涂层的结合力甚至超过了磷化膜。 5.良好的渗透性:由于静电屏蔽效应,工件的深孔、狭缝,管件的内壁等部位难以电镀上锌,因此工件的上述部位无法采用电镀的方法进行保护。达克罗则可以进入工件的这些部位形成达克罗涂层。
6.无污染和公害:达克罗在生产加工及工件涂覆的整个过程中,不会产生对环境有污染的废水废气,不用三废治理,降低了处理成本。
缺点 :
达克罗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
1.达克罗中含有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铬离子,尤其是六价铬离子具有致癌作用。
2.达克罗的烧结温度较高、时间较长,能耗大。
3.达克罗的表面硬度不高、耐磨性不好,而且达克罗涂层的制品不适合与铜、镁、镍和不锈钢的零部件接触与连接,因为它们会产生接触性腐蚀,影响制品表面质量及防腐性能。
4.达克罗涂层的表面颜色单一,只有银白色和银灰色,不适合汽车发展个性化的需要。不过,可以通过后处理或复合涂层获得不同的颜色,以提高载重汽车零部件的装饰性和匹配性。
5.达克罗涂层的导电性能不是太好,因此不宜用于导电连接的零件,如电器的接地螺栓等。
热镀锌原理及工艺说明
1 引言 热镀锌也称热浸镀锌,是钢铁构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获得金属覆盖层的一种方法。近年来随高压输电、交通、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对钢铁件防护要求越来越高,热镀锌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2 热镀锌层防护性能
通常电镀锌层厚度5~15μm,而热镀锌层一般在35μm以上,甚至高达200μm。热镀锌覆盖能力好,镀层致密,无有机物夹杂。众所周知,锌的抗大气腐蚀的机理有机械保护及电化学保护,在大气腐蚀条件下锌层表面有ZnO、Zn(OH)2及碱式碳酸锌保护膜,一定程度上减缓锌的腐蚀,这层保护膜(也称白锈)受到破坏又会形成新的膜层。当锌层破坏严重,危及到铁基体时,锌对基体产生电化学保护,锌的标准电位-0.76V,铁的标准电位-0.44V,锌与铁形成微电池时锌作为阳极被溶解,铁作为阴极受到保护。显然热镀锌对基体金属铁的抗大气腐蚀能力优于电镀锌。
3 热镀锌层形成过程
热镀锌层形成过程是铁基体与最外面的纯锌层之间形成铁-锌合金的过程,工件表面在热浸镀时形成铁-锌合金层,才使得铁与纯锌层之间很好结合,其过程可简单地叙述为:当铁工件浸入熔融的锌液时,首先在界面上形成锌与α铁(体心)固熔体。这是基体金属铁在固体状态下溶有锌原子所形成一种晶体,两种金属原子之间是融合,原子之间引力比较小。因此,当锌在固熔体中达到饱和后,锌铁两种元素原子相互扩散,扩散到(或叫渗入)铁基体中的锌原子在基体晶格中迁移,逐渐与铁形成合金,而扩散到熔融的锌液中的铁就与锌形成金属间化合物FeZn13,沉入热镀锌锅底,即为锌渣。当工件从浸锌液中移出时表面形成纯锌层,为六方晶体。其含铁量不大于0.003%。
4 热镀锌工艺过程及有关说明 4.1 工艺过程
工件→脱脂→水洗→酸洗→水洗→浸助镀溶剂→烘干预热→热镀锌→整理→冷却→钝化→漂洗→干燥→检验
4.2 有关工艺过程说明
脱脂
可采用化学去油或水基金属脱脂清洗剂去油,达到工件完全被水浸润为止。
(2)酸洗
可采用H2SO4 15%,硫脲0.1%,40~6
第一文库网0℃或用HCl 25%,乌洛托品3~5g/L,20~40℃进行酸洗。加入缓蚀剂可防止基体过腐蚀及减少铁基体吸氢量,同时加入抑雾剂抑制酸雾逸出。脱脂及酸洗处理不好都会造成镀层附着力不好,镀不上锌或锌层脱落。(3)浸助镀剂
也称溶剂,可保持在浸镀前工件具有一定活性避免二次氧化,以增强镀层与基体结合。NH4Cl 100-150g/L,ZnCl2 150-180g/L,70~85℃,1~2min。并加入一定量的表活剂.
(4)烘干预热
为了防止工件在浸镀时由于温度急剧升高而变形,并除去残余水分,防止产生爆锌,造成锌液爆溅,预热一般为80~140℃。不过现在一般都加防爆剂,辽阳浩岩热镀锌添加剂有限责任公司的防爆剂不错。
(5)热镀锌
要控制好锌液温度、浸镀时间及工件从锌液中引出的速度。引出速度一般为1.5米/min 温度过低,锌液流动性差,镀层厚且不均匀,易产生流挂,外观质量差;温度高,锌液流动性好,锌液易脱离工件,减少流挂及皱皮现象发生,附着力强,镀层薄,外观好,生产效率高;但温度过高,工件及锌锅铁损严重,产生大量锌渣,影响浸锌层质量并且容易造成色差使表面颜色难看,锌耗高。
锌层厚度取决于锌液温度,浸锌时间,钢材材质和锌液成份。另外,镀锌合金也很重要,浩岩热镀锌专用多元合金在全国绿色批量热镀锌论坛上被多位专家评为当前市场上最佳合金! 助镀剂添加剂获国家专利 《专利产品(专利号10139349.3)》。
一般厂家为了防止工件高温变形及减少由于铁损造成锌渣,都采用450~470℃,0.5~1.5min。有些工厂对大工件及铸铁件采用较高温度,但要避开铁损高峰的温度范围。但我们建议在锌液中添加有除铁功能和降低共晶温度的合金并且把镀锌温度降低至435-445℃。
(6)整理
镀后对工件整理主要是去除表面余锌及锌瘤,用采用热镀锌专用震动器来完成。
(7)钝化
目的是提高工件表面抗大气腐蚀性能,减少或延长白锈出现时间,保持镀层具有良好的外观。都用铬酸盐钝化,如Na2Cr2O7 80~100g/L,硫酸3~4ml/L,但这种钝化液严重影响环境,最好采用无铬钝化。
(8)冷却
一般用水冷,但温度不可过低也不可过高,一般不低于30℃不高于70℃, 、
(9)检验
镀层外观光亮、细致、无流挂、皱皮现象。厚度检验可采用涂层测厚仪,方法比较简便。也可通过锌附着量进行换算得到镀层厚度。结合强度可采用弯曲压力机,将样件作90~180°弯曲,应无裂纹及镀层脱落。也可用重锤敲击检验,并且分批的做盐雾试验和硫酸铜浸蚀试验。
5 锌灰、锌渣的形成及控制
5.1 锌灰、锌渣的形成
锌灰锌渣不仅严重影响到浸锌层质量,造成镀层粗糙,产生锌瘤。而且使热镀锌成本大大升高。通常每镀1t工件耗锌40~100kg,如果锌灰锌渣严重,其耗锌量会高达140~200kg。控制锌渣主要是控制好温度,减少锌液表面氧化而产生的浮渣,所以更要采用有除铁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合金并且用热传导率小、熔点高、比重小、与锌液不发生反应,既可减少热量失散又可防止氧化的陶瓷珠或玻璃球覆盖,这种球状物易被工件推开,又对工件无粘附作用。
对于锌液中锌渣的形成主要是溶解在锌液中的铁含量超过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时所形成的流动性极差的锌铁合金,锌渣中锌含量可高达94%,这是热镀锌成本高的关键所在。
从铁在锌液中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不同的温度及不同的保温时间,其溶铁量即铁损量是不一样的。在500℃附近时,铁损量随着加温及保温时间急剧增加,几乎成直线关系。低于或高于480~510℃范围,随时间延长铁损提高缓慢。因此,人们将480~510℃称为恶性溶解区。在此温度范围内锌液对工件及锌锅浸蚀最为严重,超过560℃铁损又明显增加,达到660℃以上锌对铁基体是破坏性浸蚀,锌渣会急剧增加,施镀无法进行。因此,施镀目前多在430~450℃域内进行。
5.2 锌渣量的控制
要减少锌渣就要减少锌液中铁的含量,就是要从减少铁溶解的诸因素着手: ⑴施镀及保温要避开铁的溶解高峰区,即不要在480~510℃时进行作业。
⑵锌锅材料尽可能选用含碳、含硅量低的钢板焊接。含碳量高,锌液对铁锅浸蚀会加快,硅含量高也能促使锌液对铁的腐蚀。目前多采用08F/XG08/WKS优质钢板。,并含有能抑制铁被浸蚀的元素镍、铬等。不可用普通碳素钢,否则耗锌量大,锌锅寿命短。也有人提出用碳化硅制作熔锌槽,虽然可解决铁损量,但造型工艺是一个难题,目前工业陶瓷所制作的锌锅仅能做成圆柱型且体积很小,虽然可以满足小件镀锌的要求但无法保证大型工件的镀锌。 ⑶要经常捞渣。先将温度升高至工艺温度上限以便锌渣与锌液分离,使锌渣沉于槽底后用
捞锌勺或专用捞渣机捞取。落入锌液中镀件更要及时打捞。
⑷要防止助镀剂中铁随工件带入锌槽,助镀剂要进行在线再生循环处理,严格控制亚铁含量,不允许高于4g/l,PH值始终保持在4.5-5。
⑹加热、升温要均匀,防止局部过热。
热浸镀锌具有以下的优点:
⑴可获得厚镀层,耐腐蚀性能好。
⑵镀层附着性好,镀后可以进行适当的成型,焊接和涂装等加工处理。
由于紧固件尺寸较小,形状不规则、有的还需要螺纹配合,所以热浸镀锌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
⑴镀后螺纹拧合困难。热浸镀锌后余锌粘留在螺纹中不容易去除干净,而且锌层厚薄不均匀,影响了螺纹件的配合。
⑵热浸镀锌操作温度高,会降低高强度紧固件的机械强度。8.8级螺栓经热浸镀锌后部分螺纹的强度低于标准要求;9.8级以上的螺栓经热浸镀锌后的强度基本上无法达到要求。 ⑶工作环境差,污染严重。紧固件热浸镀锌过程是在高温下进行,溶剂烘干和待镀工件浸锌入池时会析出强烈刺激性的录化氢气体;锌池长时间处于高温下,锌池表面产生锌蒸气,整个工作环境的气氛恶劣。当前,许多私营企业仍采用燃煤的反射加热炉进行热浸镀锌生产,向大气中排放大量含有So2、CO2、CO和粉尘的烟雾,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篇5:螺旋钢管工艺流程介绍
(1)原材料即带钢卷,焊丝,焊剂,在投入前都要经过严格的理化检验。
(2)带钢头尾对接,采用单丝或双丝埋弧焊接,在卷成钢管后采用自动埋弧焊补焊。
(3)成型前,带钢经过矫平、剪边、刨边,表面清理输送和予弯边处理。
(4)采用电接点压力表控制输送机两边压下油缸的压力,确保了带钢的平稳输送。
(5)采用外控或内控辊式成型。
(6)采用焊缝间隙控制装置来保证焊缝间隙满足焊接要求,管径,错边量和焊缝间隙都得到严格的控制。
(7)内焊和外焊均采用美国林肯电焊机进行单丝或双丝埋弧焊接,从而获得稳定的焊接规范。
(8)焊完的焊缝均经过在线连续超声波自动伤仪检查,保证了100%的螺旋焊缝的无损检测覆盖率,若有缺陷,自动报警并喷涂标记,生产工人依此随时调整工艺参数,及时消除缺陷。(9)采用空气等离子切割机将钢管切成单根。
(10)切成单根钢管后,每批钢管头三根要进行严格的首检制度,检查焊缝的力学性能,化学成份,溶合状况,钢管表面质量以及经过无损探伤检验,确保制管工艺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生产。
(11)焊缝上有连续声波探伤标记的部位,经过手动超声波和X射线复查,如确有缺陷,经过修补后,再次经过无损检验,直到确认缺陷已经消除。
(12)带钢对焊焊缝及与螺旋焊缝相交的丁型接头的所在管,全部经过X射线电视或拍片检查。
(13)每根钢管经过静水压试验,压力采用径向密封。试验压力和时间都由钢管水压微机检测装置严格控制。试验参数自动打印记录。
(14)管端机械加工,使端面垂直度,坡口角和钝边得到准确控制。
篇6:脱硫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探讨
脱硫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探讨
摘要:根据某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工程废水处理系统的.设计情况,介绍脱硫废水的来源、水质特点、处理流程,并对设计优化方案进行分析.作 者:朱俊杰 张发有 ZHU Jun-jie ZHANG Fa-you 作者单位: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430081 期 刊:工业安全与环保 PKU Journal: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年,卷(期):2008, 34(4) 分类号:X7 关键词:烟气脱硫 废水处理流程 设计优化【印刷工艺流程基本知识】相关文章:
1.党员基本知识
2.防水施工工艺流程
5.印刷合同范本
6.印刷介绍信
7.印刷合同
9.高考数学基本知识
10.冬至礼仪基本知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