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有关父亲的美文欣赏:绿到天河是清明

有关父亲的美文欣赏:绿到天河是清明

2023-02-18 08:00:0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不凡”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有关父亲的美文欣赏:绿到天河是清明,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有关父亲的美文欣赏:绿到天河是清明,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父亲的美文欣赏:绿到天河是清明

篇1:有关父亲的美文欣赏:绿到天河是清明

临近清明,淅淅沥沥的小雨逐渐多起来了,天河两岸的绿色在雨水的滋润下由浅转深,再由深转浓,现在正转为邮电绿。我之所以不说国防绿,是因为那是父亲生命特有的绿色,是一种绿到浓处,水流不开、风吹不散,深入肌理的色彩。

是的,父亲是一名邮递员,所谓邮递就是送信、送邮件,送电报,送东西、就是走。当他身穿邮电绿、头戴邮电帽、推着自行车,穿着解放鞋迈开职业生涯第一步的时候,没想到一走就是一辈子。

从农村走进城市,从毛头小伙子走到头发花白;他走过山山水水,走进大街小巷,走入千家万户。开始是徒步,几十斤的邮件肩上一扛,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走得平实厚重;接着是推着自行车,沿着山间羊肠小道,顶着风霜雪雨,路滑坡险,当清脆的 “叮铃铃”响起的时候,他走得轻快灵动。多年以后,他身穿邮电绿的背影,成了我心中永恒的风景。

父亲说他是干大事的。那些年谁没事写信呀,邮票八分钱一张,能买好几个鸡蛋呢!大凡书信来往的,都是有重要的事,电报是更重要的事,信可以迟半天送达收信人的手里,但是电报决不能耽误。

我清楚的记得那场瓢泼大雨里父亲说的话:“我现在有一份电报必须尽快送到人家手里,我传递的是人家的大事,还有其他重要的信件,收信人都等着我,我不能耽误!”然后就冲进了暴风雨。当他回来的时候,摔了一身伤口,冻得直打哆嗦。但是第二天,我一早醒来上学的时候,就不见了父亲的踪影,母亲告诉我说父亲一早就去单位了,因为他每天必须准时出发。

自行车上驮着沉重的信件和物品,背包也装得满满的,那是我第一次发现父亲硬朗的后背竟然有点儿佝偻。这让我想起偶然看到的十堰道德模范陈伦顺的颁奖词:“跋山涉水,心系三万多户人家;披风戴雨,情满一百多个村落;一百八十多公里的邮路折射出天地山水间一名信使朴实无华的真、善、美……”我感觉这词不仅是颁给陈伦顺的,更是颁给他的前辈与九泉之下父亲的。所以我不后悔懵懂时追着邮电绿的人叫“爸爸”,不怨恨暴风雨的黑夜里,父亲丢下我一个人……

这就是父亲,传说中的大雁、行走中的天使。但只有我们知道,他走得又何其沉重!那些年里,嗷嗷待哺的四个孩子的父亲需要怎样的行走,才能背负起一个幸福的家啊?

有什么样的悲痛,痛得过转瞬间阴阳相隔?“爸爸”“爸爸”我们一声声凄厉的喊,再也喊不回我们最亲最爱的父亲。二零零一年四月二十五日下午三点十五分,父亲与世长辞了,就这样撇下他的儿女和在他面前永远也长不大的老伴,卸下了他在人间所演的各种角色,独自一人去了另一个世界,眼泪瞬间模糊了我的双眼。在他生命的最后,父亲仍然穿着那一身神圣的邮电绿——我此生永远无法忘怀的绿色。

父亲走了十几年了,可感觉他从未走远。每当我坐在窗明几净的家里,想起这栋房子是父亲亲手建好,自己没有享受几天,却把安顿之所留给我们,内心里的痛就更加沉重起来。河道上陪老人一起散步,那个背影高高的,广场上陪大妈跳舞,那动作怪怪的,看起来很像父亲,细看,更像,再细看,我泪眼模糊了。

绿到汉江是清明,此时,柳枝又抽芽了,桃花又开到了荼蘼,清明雨正纷纷落下,望着墓碑上他的笑容依旧,我相信他还活着,还活在我们的世界里,从不曾走远。只要春天会来,绿色不减,他就走不出我的思念。

公众号:红罗山书院

篇2:厚重清明-美文欣赏

厚重清明-美文欣赏

的清明节是四月四日。在之前的清明,纸钱是烧给祖辈的。而这个清明之后,父辈也列入其中。怀念父亲的这种情感。在襟怀的拓展中,一点点的放大。是对生死的认知有了变化?是对生命的理解有了升华?现在还真不确定。生与死,看似一道鸿沟。其实,是一种传承,或者是一种依托。其中包含了太多对生命本身的觉悟和确认,人生走到哪个阶段,理解和确认,总会更新。

已经离我而去却时常入梦而来的父亲,于满是际问的心头慢慢的系成一个结。温暖、柔软,但还有许多坚强和陌生。之所以选择“陌生”这个词素。实在是源于那种敬爱而想知道更多细节,却实在不容易明晰的惶惑。俗话说:知子莫如父。如是有人反过来说,知父莫如子。会让人难以肯定是确切的。父亲的言谈举止,性格习惯。耳熟能详。而父亲的内心世界和铸造他内心世界的那段时光,我们作为儿女的,究竟知道多少呢?时间从何时成为历史,我应该怎么样去定义?

父母亲偶尔兴起的回忆,过去的老相片,以及从父亲同龄人支离零碎的讲述中,儿女们能不能,或者说愿意不愿意,用这些碎片和点滴,相对完整确切的拼出父亲立体鲜活的真实原貌。

农耕渔牧,是人类社会和存在的本质生态。让人始料不及的是,无论是现在、还是百年之前,或者更早时期,农耕子弟的最大愿望,就是脱离这个生态,去寻找不同的天地。燥动和喧嚣,注定会比平静更富引力,尤其是青春活力四溢的小伙儿。在那个数千年封闭、经久压抑的时代,一个新颖而隐约的政治主张,一个简约而有几分道理的说教,甚至于一个动荡的契机,便可以形成极大的诱惑。方刚的血气激越着朴素的理想。于是,众多热血男儿,从田野,群山,河岸,从养育他们的柴棚茅屋中,迈开脚步,朝向朦胧却充满新鲜气息的世界奔赴。他们饱含希冀的相信,世界一定会改变满身乡土气息的自己,那时的他们或许全然没有想到:正是他们的奔赴,确确实实的改变了这个世界。

从求学到从军,看起来好像是父亲的青春轨迹。然而,当你进一步深入的知晓一点近代史,尤其是民国史和抗战史,就不难发现:这绝对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如父亲一样的个体轨迹。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群体的相同轨迹。有资料表明: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财政极其困难,但仍然将巨款投向了教育,对大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费,甚至提供食宿,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仅次于军费,居政府财政支出的第二位。加之,四方强梁自立自主,轮番施展自己见解和主张。办学!极其符合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和当时社会的利益目标,民意所向,多重认可。尽管有着兴学内涵的不尽一致。各种力量都对办学堂,招学生。看重而认真,不仅有“战时教育需作平时看”理念引导。而且有“生源即兵源”的客观现实要求。

如今,择校难,学费昂贵的泱泱学子,以及不堪重负的家长们,或许不敢想,或许想不到。上个世纪,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曾经是:不仅不收学费,还得攀比对学生的免费伙食质量,更有甚者,会给学生发点微薄的零花钱。父亲恰恰是在那种无意的取舍中,进入了“抗大”的淮宝分校。再从学生济身军旅。加入了新四军四师,担任卫生员。师长就是大名鼎鼎的彭雪枫。

1944年9月的一个夜晚,部队所有的卫生员,被集合在一起,连夜急行军,去执行一个重要任务,行至泗洪的半城,突然宣布任务取消。尽管一切秘而不宣,然而将星殒落。依然会让士兵心头阴影笼罩。

从新四军的.江淮北上,到东北四野的大军南下,从抵御外族侵略,到国人内部纷争。动荡起伏的大回转,也使父亲的脚步,从陆地迈向海洋。打开的不仅是局面,一定还有眼界和胸襟。

当我们能够用客观从容的心态,去感受父辈们的青春时代的生活背景,在纵横交错的线索脉络中,努力的确认那星星点点真实信息。不由地会生出太多感叹!父亲的生命轨迹,与那个烽火动荡时代紧紧的连在一起。寻找父亲的足迹,踏上寻根的路程,面前展开的是硕大无朋的历史场景。演绎着壮烈、激越、还有残酷、铁血。父亲和他们那一代人所经历的烽火硝烟,剧烈变革,注定了他们的背影的不凡和伟大,无论他们那一代人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以及过了许多年之后的结局与宿命。他们的人生,实在是可歌可泣,无法湮灭的。传导给我们的不仅是震撼和敬畏,还有更多的思考和感叹。

一代人对上一代人的理解,真的需要时间的磨砺和校正。父辈们的人生经历,形成了他们对世界,对生活,以及种种境遇的态度,或者淡然、或者无视,或者粗放,有时候甚至近于木讷,和愚朽。让自诩精明的后辈们,难以理解。其实,激情经过搅拌封酿之后,慢慢地沉淀。对世界本色的深切认识,对生命本质的通透知晓,呈于父辈们的神态,绝不可能是那种狡黠的媚笑和做作的夸张。宁可缄口不语,也不言不由衷。宁可承受误解,也不落井下石。比如,对那些明摆着有借无还的钱物借用,父亲依然会借出,路边菜农卖不出去的落脚菜,他依然会买回。我们只看到父亲一次次的“上当”,何时真正读懂了他内心深处的那份饱含着生命质感的怜悯与慈悲?

是啊!经历过枪林弹雨,面对过死亡考验;权术上的那点伎俩,算得了什么?仕途上的那点坎坷,算得了什么?人情世态的那点炎凉,算得了什么?钱财上的那些散失,更算得了什么?

什么才是热爱?什么才是真爱?什么才是大爱?决不是那种震耳欲聋的口号,决不是那些衣冠楚楚的演说,而是脚踏实地的作为,而是默默无闻的付出。能够给贫贱予尊重,给落寞予信心,给平凡予宽宏,给弱小予不屈。这才是爱之体现的真实所在。对比于我们的父亲,倒是我们这些后来人,显得卑微可怜。可怜的不仅是碌碌无为,贪图安逸。还有目光如豆,主见贻失,更可悲的是爱心渐泯,良知渐无。

清明时分,春光透过暖洋洋的大气,于天地问回旋。在父亲厚重的墓碑面前,柱香轻点,纸钱幻化,清风徐徐而来,季节的生机,畅然勃发。而我依然淡淡的觉得:愧对祖先。

篇3:父亲的美文欣赏

有关父亲的美文欣赏

五一期间和太大长途旅行,晚间住进旅馆收拾停当后,照例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

是父亲接的电话,我寥寥几句,说一路无事,不必挂念.没有理会太大在旁边“告诉父亲我们现在在哪里”的耳语,短短几秒钟就挂断了电话。

太太埋怨我:怎么不告诉父亲我们现在在哪里呢?

我说:告诉他有什么用!他又没出过门知道哪儿是哪儿呀!

太太说:你告诉父亲我们走到哪里了,父亲会在家里看地图,在地图上找到我们的落脚点,然后会在电视上看当地的天气预报呢!

当时是晚上九点,离家千里之外一个镇郊简易旅馆,一楼杂货店的电话机旁。倦怠的店员;忙着收取我们的电话费,四周静悄悄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三个人知道我和大大的对话,也没人知道,一个慈父对远游儿女们深切的挂念。

父亲怎么不问问我们现在在什么地方呢?

或许,就像奇异的珍宝埋藏在深山一样,父亲对我们的爱,从来不会从他木讷憨厚的唇间露出——这样的夜晚,有多少个这样的.慈父慈母挂念和爱护着他们的子女,有多少这样的爱默默无闻,一如我和太太的对话般无人知晓,淹没于这人世间!

第二天再打电话的时候,我将住宿的地点告诉了父亲。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心想,父亲或许正在灯下,带着那副破旧的老花镜,翻看地图,寻找我们电话告知的地点。他的目光,一定在把我们遥遥而望。

当我的孩子长大后,我会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有一双最奇妙最珍贵的眼睛,那就是父亲的眼睛,母亲的眼睛.那双眼睛,蕴涵着一个人对子女毕生的爱;那双眼睛,即使变得迟钝昏花,看不清旧时的街巷,熟悉的家门;看不清身边的老伴儿,床上的被褥,却依旧能够望见远在天涯的子女。

篇4:清明节前忆父亲美文

清明节前忆父亲美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即将来临,在这个思念的日子里,父亲那和蔼可亲的形象自然地进入了我记忆的脑海中。回想起,在父亲离开我的近六个年头里,一个一个的清明节已离我远去,但在已离去的一个又一个特殊的思念的时光中,我都未留下对父亲感怀的只字片言,心里不免总有一种愧疚与不安的感觉。

前天,时序刚已进入四月份,心里与精神上卸下了从2月中旬直至3月底这段工作最紧张的时期所带来的劳累束缚,心情的放松,夜里平静安睡,梦中再次与父亲相见,似乎没有感觉出他早已不在人世,醒来,原来是南柯一梦。

在安静的夜里,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到来之前,正是在这种氛围与怀念的心情之下,驱使我坐在电脑前,敲下这些清明感怀的文字,以诉说自己此刻的心情,并通过时空飞越千山万水在父亲安眠的墓地前化着清风细雨以示看望与问候!

我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普普通通的农民,他虽然没有给我全家留下什么可观的物质遗产,但是在精神上却给我无穷的力量。他的一生,虽然朴实无华,但是凝聚一生的许许多多的琐事,却时常让我想起。

在他去世后近三年的时候,也是我5月进驻好心情网不到一个月的日子里,我曾写过一篇散文《永远的记忆》。

我在文章中写道:我的父亲有兄妹8个,可以想象在那岁月里,日子是多么的艰难。就在我幼小的时候,我的母亲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记得在一个深秋的月夜,她犯病离家出走,父亲闻讯后带着年幼的我及弟弟,顺着乡村的大道追了几公里才把母亲找回家。就在我8岁那年,我唯一的妹妹与几个小伙伴在池塘边玩耍,不幸掉进了水里。小伙伴们吓得过了很长时间才让村子里的人知道,等我父亲去抢救时,由于溺水时间太长,而无法救治。我父亲那时常常对我们说,有几次每到夜晚,就听见我妹妹说,我回来了!我现在才知道,那是父亲在思念自己的女儿而产生出的一种幻觉。那时痛失女儿之后在他心中是多么的痛苦!

就是在这种贫困的环境与内心折磨的痛苦中,父亲依然承载着沉重的家庭之舟,教给我生活的能力与勇气。

在我12岁那年,父亲为了生计,长途重担负荷,终因劳累过度,无钱医治体内的伤痛,给后来带来了英年早逝无法更改的现实。

家庭的贫困环境,父亲并未因此而中断我的求学之路。从我读小学开始,只要他一到县城,总是不会忘记给我买回来一些小人书——连环画,故事书。我现在清楚地记得那些即使岁月久远也无法磨灭的书名《春秋故事》,《战国故事》,《三国演义》,《西游记》,《岳飞传》等等。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对我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影响,爱好文学的萌芽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出现的。

在求学的道路上,父亲培养我念完了高中,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我的说服下,最终而没有复读去挤拚万人同过共争的那座“独木桥”。从我内心来讲,作为家中长子,就是想减轻父亲肩上那副过重的生活担子。

在我从事教育事业工作的那些岁月里,是父亲最引以为自豪的时光,但好景不长。

11月底,我因被迫下岗的原因,收割完了家里的稻子,与妻子准备外出打工,那时我的两个弟弟都在东莞打工。此时的父亲已骨瘦如柴,已重病在身,随时都会有病情恶化的可能。但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在我们起程分别之际,他再三叮嘱我们不要牵挂家里,会照顾好三个孙儿的。

从此,我再也没有在父亲最后生命的余光里,好好地尽一个长子的孝心,只能与他在电话中联系,每次在电话中父亲总是笑着对我们讲,现在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由于近几年粮食价格上涨,在家里还种了十多亩田。终于有一次,我在与我读初中的女儿打电话时得知,父亲的身体是每况愈下,身体越来越消瘦,每个月女儿放假回家父亲都托她带一些暂缓病情的药品。

在分别的`时光里,只有将那无限惆怅的思绪,寄托在一封封沉甸甸的书信之中。一年后的七月间我回家探亲,当看见眼前的父亲,简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此时的感觉我记录在月20写过的散文《心中的那片阳光》之中,我写道——

眼前的父亲已苍老了许多:全身是瘦骨嶙峋,行走时略显艰难。我在家中停留的几日里,每当我起床时,父亲早已上街买菜去了,新鲜的菜要起床很早才能买到,因为我很喜欢吃那些菜,他是知道的,知子莫过于父!我在外地打工,父亲从来不要求寄生活费,在家也自己种了几亩水稻田。在家逗留的几日里,有一次,我和父亲一起去给水稻田灌溉。因为体力不支,父亲新买了一台电动自吸水泵,我提着水泵慢慢地放入我屋子前面的水沟中,父亲拉着系在水泵上的绳子的一头,再把绳子拴在一棵树上,以免灌溉完之后,再用绳子把水泵拉上来。就在父亲拴绳子的动作中,我分明看到他的手似乎在微微发抖。

几天后,当我踏上重回工作的异地之时,坐在停靠在街道旁即将要出发的客运车厢里,父亲早已等在那里,从车窗外递给我爱吃的点心。当客车缓缓前行时,我从车窗向外望,分明看见父亲还站在路旁。我示意他回去,从他的眼神中我感觉到的是一种难舍似乎还有什么话要交待的样子。

客车在前行,当我的视线透过车后清晰的窗玻璃,看见父亲的身影随着远行的路途拉长而逐渐模湖不见之后,我回身倦缩在车厢里,不安的泪水湿润着我的双眼。

谁知道,就是这一别,竟在我和父亲之间成了生死永别。想起父亲当时那种难舍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话要交待的神情,我就潸然泪下,永远忘不了再次相见遗憾终生的情景:

6月1日,噩耗传来,父亲病危,当我第二天风尘仆仆赶回家时,父亲直仰躺在一张竹床上,双眼未合。我泪如泉涌……

我们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几年中我往家里寄的几十封信,整整齐齐地放在他的床头,还有我们寄的相片。我听母亲说,父亲很多次在深夜的时候因病痛睡不着觉而坐在床上看这些信笺,不知看了多少遍。这分明是他在思念着远在异乡的孩子啊!在我们打开父亲的衣柜时,发现一台我熟悉的袖珍收音机,因为他平时很喜欢收听广播,所以在我决定外出打工的时候,临行前,我特意在镇上的商场里买的而送给父亲的。几年了,完好无损。在他生命弥留之际,精心包好着而放在衣柜里。

心中悲痛的伤口,随着时间的流转渐渐地开始愈合,年7月初,我再次回到已离开了三年的家乡,我先看望了在老屋居住的母亲之后再回到三百多米之远的自家的房子。我打开房屋的后门,映入眼帘的是:原来的用于种水稻的空地上是一排排整齐的差不多已有碗口粗的水杉,尖尖的叶子茂密而青翠;树荫下,邻居家的几只鸡看见我之后迅速地飞奔而去。我看着这一棵一棵的枝叶青绿的树木,仿佛看见了身患重病的父亲,忍着剧烈的咳嗽,正一锹一锹地在地上吃力地挖着土坑,再把树苗插到土坑里,然后用脚在树苗的新土周围踩实踏紧。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面对父亲在重病期间亲手栽下的一排排整齐生长茂密而青翠的水杉树,我有好多心中的话儿要向父亲诉说,这种情怀,终于寄予在3月14日夜我写的另一篇纪念散文《父亲,请您听我说》中。

我向父亲倾诉了他在弥留之际一些放不下心的事情,现在终于可以请他放心了:我的小弟已成家立业,留在家中照看着母亲,并且家中又增添了一名孙儿。在这些孙儿中,有的正在就读高中,有的已快大学毕业,有的已走上了工作岗位。之前贫穷的家境正在逐渐走向富裕,新盖的楼房现已装修完毕。年迈的母亲与最小的儿孙在一起,共同生活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之中。

如果父亲尚健在,半个月之后就是他六十三周岁的生日,但他却因病魔的折磨离开人世已近六年了。

在此今年的清明节到来之际,我虽然远离家乡,但那颗思念之心永远向往着家乡的方向。我们快乐幸福地生活着,是父亲最终的愿望!

父亲啊!我无限的思绪,已托清风细雨寄寓在陪伴于您身旁的一切自然物象之中,让它们传达我此刻的心情。

父亲啊!请您放心!指引我未来生活前行的力量,就是——每当我遇到困难和不顺意之时,就会想起您,想起您从困难走出来的坚强的意志;想起您与命运抗争的从宽不迫的顽强的精神;想起您面临病魔折魔,死神威逼的那种乐观神情。

父亲啊!请您放心!我们后辈们不会让您失望。“德积百年元气厚,书径三代善人多。”这是您告诉过我们的一副对联,“德”与“善”二字是做人立世之根本,我们会铭记在心。

(附记:谨以此文献给我父亲诞辰63周年纪念日)

4月3日

篇5:美文欣赏:清明怀故

美文欣赏:清明怀故

清明,是一个充满怀念的日子,她把对故人的怀念,约定俗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祭祖风俗;清明,又是一个沾染了沉重的日子,她用一注清泪,帮人们去追忆那些生离死别的故事。由是,每到清明节,这种怀念和沉重,总会催动着人们祭祖与怀故的脚步,从天南地北返回故里,从四面八方涌向墓地,为一座座坟头添一抷新土,斟一杯清酒,点一炷新香,献一束鲜花,深情寄托活着的人对故去的人的哀思……

这是一种流着血脉温情的情感,也是一种十分传统而又善良的情感宣泄方式。从古到今,人们一直都在用这种纯朴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也许,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让奔波的心灵找到一个寄托哀思的机会;也许,只有亲手捧一捧黄土,亲自撒到亲人的坟头上,才能让那些远在天堂里的亲人们,过得平安,度得安康。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沐浴在亲人的阳光雨露里。亲人们,用宽厚的胸膛温暖着我们的躯体,让我们茁壮成长;亲人们,用坚强的臂膀,为我们遮风挡雨,让我们无忧无虑。他们坚韧的秉性、坎坷的经历和特有的勤劳,构成他们伟大而又平凡的人生品格。当儿子儿孙们成家立业的时候,他们却悄悄然地离去,只把想念留给了后人。

站立在他们的坟头前,会让我们想起已经过去的点点滴滴,最深沉的去体味那段被生养、被呵护、被教育的悠悠往事;默守在高拱的青冢旁,垂首哀思,会追忆起逝者的音容笑貌,让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感受到人类生存并积蕴起的.人生精华,知道怎样善待生命,无愧生命,珍爱生命,学会感恩。

也许,对故人的怀念,不需要用过多的语言和文字来表述,因为再华丽的词藻和激昂的语言,都无法替代情感的无边孤寂和心底的无限怀念。也许,冷酷无情的时光,会把逝者的轮廓变得越来越模糊。但是,怀故的心绪却会一直留在我们这些活着的人的心田里,永远不会被泯灭……

怀故,是一种情结。我们需要通过清明怀故,重温逝者的无私奉献和拳拳爱心,更好地把握现在,面向未来;需要通过清明怀故,学习先人的无私,铭记生命的意义,坚守做人的准则,把持美好的情感;需要通过清明怀故,深刻对生命的感悟,用一种淡泊名利的心境,珍惜活着的人生。

这是对故人的最好纪念。向先祖致敬!向逝者致哀!

【有关父亲的美文欣赏:绿到天河是清明】相关文章:

1.美文欣赏:父亲的心声

2.我是父亲的美文

3.关于父爱的美文欣赏:父亲的书单

4.感恩父爱的美文欣赏:父亲的言语

5.等你是一种浪漫美文欣赏

6.清明写景美文

7.清明寄美文

8.清明优美诗歌欣赏

9.我的父亲是个盖世英雄美文

10.关于孝的美文欣赏:什么是孝

下载word文档
《有关父亲的美文欣赏:绿到天河是清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