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郑谷《竹》郑燮《题画》阅读答案

郑谷《竹》郑燮《题画》阅读答案

2023-01-22 07:58:3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dogwang2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郑谷《竹》郑燮《题画》阅读答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郑谷《竹》郑燮《题画》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郑谷《竹》郑燮《题画》阅读答案

篇1:郑谷《竹》郑燮《题画》阅读答案

郑谷《竹》郑燮《题画》阅读答案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题画

【清】郑燮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竹》诗首联勾勒竹子近水、荫蔽村舍、松竹间杂且烟雨迷蒙等特点。

B、《题画》诗首句传神地写出画中竹子似被大风吹卷而枝叶向上的姿态。

C、《竹》诗通篇不着一“竹”字,而又处处紧扣“竹”的特点写竹咏竹。

D、《题画》诗三个“扫”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轻视普通劳动者的态度。

15、简要概括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6分)

14、D(3分)

15、同:都表达了对竹的喜爱和赞美。

异:《竹》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逍遥山水的隐逸之情;《题画》表达了诗人不甘庸常,自信傲睨,有大展鸿图,匡时济世的凌云之志。

篇2:郑燮《题画》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题画

郑燮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1.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竹子身处的恶劣环境。

B.第二句表现了竹子在逆境中的顽强和不屈。

C.“扫云扫雾”表现了竹子的.崇高精神追求。

D.本诗委婉含蓄地批评竹子好高骛远的缺点。

2.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表达技巧是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D(“好高骛远”错误,“委婉含蓄”错误,后两句是直抒胸臆)

2.本诗主要用了托物言志(象征)手法,作者借狂风云雾中摇摆动荡的竹子表达了自己的伟大志向。(答题正确即可,表现手法1分,联系内容2分,主旨1分)(对比也给分)

篇3:郑燮《题画》阅读答案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题画

【清】郑燮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竹》诗首联勾勒竹子近水、荫蔽村舍、松竹间杂且烟雨迷蒙等特点。

B.《题画》诗首句传神地写出画中竹子似被大风吹卷而枝叶向上的姿态。

C.《竹》诗通篇不着一“竹”字,而又处处紧扣“竹”的特点写竹咏竹。

D.《题画》诗三个“扫”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轻视普通劳动者的态度。

15.简要概括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6分)

14、D(3分)

15、同:都表达了对竹的喜爱和赞美。

异:《竹》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逍遥山水的隐逸之情;《题画》表达了诗人不甘庸常,自信傲睨,有大展鸿图,匡时济世的凌云之志。

篇4:竹石古诗_竹石郑燮

竹石古诗_竹石郑燮

《竹石》

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注释:

1、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人是着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2、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3、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4、立根:扎根,生根。

5、原:本来,原本。

6、破岩:破裂的岩石。

7、磨:折磨,挫折。

8、击:打击。

9、坚劲:坚韧、刚劲。

10、任:任凭。

11、尔:你。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题画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

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篇5:绍兴郑燮古诗阅读答案

绍兴郑燮古诗阅读答案

山中雪后

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请对“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作简要赏析。(3分)

3.“一种清孤不等闲”中的“不等闲”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情感。(1分)

4.请具体说说诗歌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描写梅花的。(2分)

参考答案:

1.清晨,雨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天气寒冷的景色。 (2分,意思符合即可)

2.通过“檐流未滴”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从而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3分。

3.(1分)赞叹(欣赏、赞赏)

4.(2分)运用反衬的手法( 1分),通过天气的严寒反衬出梅花不畏风雪、迎寒开放(1分)。

山中雪后鉴赏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描图景);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点氛围)的画面。“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明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绘图景),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析情感)。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

郑燮介绍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篇6:郑燮《渔家》原文阅读及答案

郑燮《渔家》原文阅读及答案

渔家

郑燮

卖得鲜鱼二百钱,米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作者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xiè ),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1)从这两首诗中看,作者是怎样一个人物?对“渔家“有怎样的情感?

答:作者是一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县官。作者对渔家的艰难生活有着深切的'同情。

(2)第二首是题画诗,诗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加以赏析。

答:示例一:托物言志。诗人借画中之竹抒情,把萧萧的竹声与民间疾苦声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做好民众父母官的心声;又由于这幅画是送给上司大中丞的,所以又有几分劝勉之意蕴涵其中。示例二:虚实结合。画中之竹是实,萧萧的竹声与民间疾苦声是虚;画上的一枝一叶是实,而它所关联的百姓情感是虚。以眼前实的画面,点示出应该关注的民间疾苦,巧妙自然且意味深长。(从其他方面.言之成理亦可。如把竹之“萧萧”声比喻为百姓的“疾苦声”;用“一枝一叶”比喻百姓生活中的琐细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暗含着一个“当官应为民着想”的关心民生的问题。再如丰富的联想、婉转的讽喻等。

篇7:郑谷文言文阅读答案

郑谷文言文阅读答案

郑谷

郑谷,字守愚,袁州宜春①人。父史,开成中为永州刺史。谷幼颖悟绝伦,七岁能诗。司空侍郎图②与史同院,见而奇之,问曰:“予诗有病否。”曰:“大夫《曲江晚望》云:‘村南斜日闲回首,一对鸳鸯落渡头。’此意深矣。”图拊③谷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也。”……谷诗清婉明白,不俚而切,为薛能、李频所赏……谷多结契山僧,曰:“蜀茶似僧,未必皆美,不能舍之。”齐已④携诗卷来袁谒谷,《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已不觉投拜,曰:“我一字师也。”

【注释】

①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

②司空侍郎图:晚唐诗人、诗论家司空图。

③拊:抚摸。

④齐已:晚唐诗人。

阅读题目

1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当 为 一 代 风 骚 主 也

A. 当 / 为一代风骚主也

B. 当为一代 / 风骚主也

C . 当为 / 一代风骚主也

D. 当为一代风骚 / 主也

2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 为:( ) (2) 奇:( )

3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主要通过哪两件事来表现郑谷的才华?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5 、“一字师”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参考答案:

1 、C

2 、( 1 )担任 ( 2 )以……为奇,感到不同寻常。

3 、蜀地的茶叶就像僧人,不一定都美,但却离不开。

4 、巧妙回答司空图的提问;精当点评齐已的诗作。

5、示例 1 :能够给别人纠错,要才华和智慧;能接受别人纠错,要虚心和谦逊。

示例 2 :只有深入细致的观察客观事物,才能使描写的情景更符合生活的真实。

篇8:郑燮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郑燮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10分)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公 之 余 辄 与 文 士 畅 饮 咏 诗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1)值( ) (2)或( ) (3)去( )

3、说说文中画线句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的意思。(2分)

4、在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的情况下,郑燮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效果?(2分)

5、你认为郑燮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和下列链接材料来说明。(2分)

[相关材料]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参考答案:

1、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划对一处即可)

2、(1)遇到 (2)有的人 (3)离开

3、这是什么时候了,如果经过多处地方多人之手层层申报(荒情),老百姓哪里还能活下去?

4、不经请示皇上,先开仓赈济灾民,愿意为此承担责任。此举使万余百姓活了下来。

5、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篇9:《题画竹》阅读答案

(郑燮)

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遒。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问:诗中的“龙孙”指什么?请分析本诗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揭示哲理的。

答:初长的幼竹(竹笋的别称)。2分

用“山”的固定不动与“竹”的生枝拔节作对比(2分)揭示了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哲理。或“应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新生事物这一哲理。(2分)”

作者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xiè 音:“谢”),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一生画竹、写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篇10:竹,竹郑谷,竹的意思,竹赏析

竹,竹郑谷,竹的意思,竹赏析 -诗词大全

作者:郑谷  朝代:唐  体裁:七律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

洗来疏净见前峰。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郑谷《竹》郑燮《题画》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端居,端居郑谷,端居的意思,端居赏析

2.题郑防画夹其一阅读答案

3.郑玄对应劭的阅读答案

4.《郑侠》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5.《郑亨,合肥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6.郑玄字康成阅读答案

7.浯溪,浯溪郑谷,浯溪的意思,浯溪赏析

8.春阴,春阴郑谷,春阴的意思,春阴赏析

9.回銮,回銮郑谷,回銮的意思,回銮赏析

10.折得梅,折得梅郑谷,折得梅的意思,折得梅赏析

下载word文档
《郑谷《竹》郑燮《题画》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