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下册答案
“很厉害的”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现代汉语下册答案,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现代汉语下册答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现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方言中属于非官话区方言的是( )
A.南京话 B.兰州话 C.南昌话 D.昆明话
2.属于舌面音的声母是( )
A.d t n l B.z c s C.b d g D.j q x
3.声韵相同调不同的一组字是( )
A.悔—诲 B.包—褒 C.绩—寂 D.袭—媳
4.下列各项中,“处”都读作“chù”的是( )
A.处分、设身处地 B.处方、泰然处之
C.处所、绝处逢生 D.处理、养尊处优
5.下列汉字中,由四个音素组成的音节是( )
A.端 B.有 C.扬 D.远
6.汉语拼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诗人sī rén 私人sì rén B.主力zhǔ lì 阻力zhǔ lì
C.商业shāngyè 桑叶sāng yè D.女客nǔ kè 旅客lǚ kè
7.从形音义的关系上看,“朝”这个字属于( )
A.一形多音一义 B.一形多音多义
C.多形一音义 D.多形一音多义
8.“姨”字的笔画共有( )
A.8画 B.9画 C.10画 D.11画
9.下列各组中,每个成员都带有定位语素的是( )
A.舌头、对头、想头 B.老鼠、老爷、老家
C.变化、西化、简化 D.健儿、孩子、女儿
10.下列各组中,每个成员都与合成词“理事”的结构方式相同的是( )
A.革新、平反、凝目 B.伤心、防范、走路
C.革命、突破、齐心 D.埋头、起草、隔行
11.下列各组中,属于同音词的一组是( )
A.仪表(他的仪表端庄)—仪表(机器的仪表坏了)
B.工作(他找到工作了)—工作(他正在工作)
C.关节(腕关节)—关节(找人打通关节)
D.问题(老师提出问题)—问题(设计遇到了问题)
12.下列各组成语中,加点的词读音相同的是( )
A.秦晋之好、好为人师 B.自怨自艾、方兴未艾
C.度德量力、度日如年 D.一知半解、庖丁解牛
13.下列各组动词中,不能带宾语的是( )
A.游行、结婚、示威 B.害怕、明白、喜欢
C.知道、觉得、感到 D.进来、出去、离开
14.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副词的是( )
A.从前、过去、经常 B.突然、常常、永久
C.忽然、时常、刚刚 D.刚才、平常、经常
15.“有饭吃就行了”和“有人吃就行了”中的加点的短语分别是( )
A.述宾短语、述宾短语 B.连动短语、兼语短语
C.述宾短语、兼语短语 D.兼语短语、连动短语
16.下列短语都属于偏正短语的是( )
A.厂长王祥、三名博士、前途光明
B.方向明确、仔细研究、修理电视
C.回想起来、马上参加、明确任务
D.伟大祖国、彻底解决、一碗豆腐
17.“你今年十几啦?”和“自行车被小偷偷走了。”从句型上说分别是( )
A.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 B.名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C.形容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 D.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18.疑问句可以分成许多类型,下面哪两句属于同一类型( )
(1)你喜欢汉语吗? (2)你喜欢汉语还是喜欢日语?
(3)你喜欢不喜欢汉语?(4)谁买了汉语课本?
(5)你什么时候去上汉语课呢?
A.(1)、(2) B.(2)、(4) C.(3)、(5) D.(4)、(5)
19.下列各句中,属于复句的是( )
A.不管雄鸡叫不叫,天总会亮的。
B.就是世界上最快的马,也会落在背后。
C.即使在西藏高原上,也打出油来了。
D.无论什么情况,我都要干下去。
20.“茅台尚未沾唇,人先醉了三分。”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 )
A.借代、夸张 B.夸张、比喻 C.借代、对比 D.比喻、拟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普通话音节中不能缺少的是( )
A.声母 B.韵头 C.韵腹
D.韵尾 E.声调
22.下列双音节单纯词中,属于叠韵词的是( )
A.徘徊 B.垃圾 C.蝴蝶
D.芭蕾 E.烂漫
23.下列词语中都属于区别词的有( )
A.突然、偶然、必然、刚才 B.继续、努力、经常、伟大
C.长远、平常、高级、低级 D.初级、中级、家用、小型
E.美式、国产、特等、简装
24.下列句子中属于主谓谓语句的是( )
A.同学们心早就飞到球场了。 B.在花园里那些花儿真漂亮。
C.这部小说艺术水平很高。 D.这个办法我觉得是不好的。
E.他一点儿书也不读。
25.下列句子中含有比喻的.是( )
A.他低着头不作声,好像在想着什么。
B.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好像一副千斤重担。
C.用大兵团进剿等于高射炮打蚊子。
D.老张看上去是个粗人,其实倒是个好脾气。
E.叶子出水很高,好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判断说明题(每题1分,共5分)
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用说明理由;错误的在括号内打“╳”,并说明理由,不说明理由的不给分
26.音素是按语音的物理性质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是从生理性质和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
27.“笔直”、“清凉”、“轻视”三个合成词的构造方式相同。( )
28.我们可以说“很舒服”,因为“舒服”是形容词,不可以说“很出发”,因为“出发”是动词。所以,程度副词“很”不能修饰所有的动词。( )
29.“他这个人太没意思了!”和“太没意思了,他这个人!”属于同一句型。( )
30.语体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体风格上,在用词上没有什么差异。( )
四、术语解释(每题3分,共6分)
31.四呼
32.双宾语
五、分析操作题(每题4分,共32分)
33.列表分析下列声母、韵母及声调的配合关系,在相应的栏目中划上“+”或“-”
D m zh l ɡ j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uo o uan u e ian
34.按下表提示分析下列各组音节的结构成分。
例
子 音
节 声母 韵 母 韵母类别 四呼类 别 声
调
韵头 韵腹 韵尾 单韵母 复韵母 鼻韵母
黄
有
宗
饿
35.按照笔顺规则,“办”起笔的笔画是什么?“为”起笔的笔画是什么?“必”起笔的笔画是什么,第四笔的笔画是什么?
36.辨析同义词“化妆”和“化装”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
37.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是多义的分别分析:
A.看不看《李自成》这本书
B.一个华侨投资的养鸡场
C.浓郁的充满乡土味的生活气息
38.指出表中句子的句型和句式:
把烟熄了!
他总是躺着聊天。
你看,地上坐着许多人。
我说,必须请老师来管你们了!
39.用划线加注法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只有充分地利用我国的人力物力资源,尽快缩短我国生产技术水平和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才能最迅速地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加速四个现代化进程。
40.具体指出下列语句中含有的修辞格:
这是一个壮观的劳动场面:一条高大整齐的“山岭”把两个山头联在一起,一条条巨蟒似的卷扬机趴在大坝上,砂土、石头像长了腿,自动地流到坝顶上。坝上、坝下到处是人,汽车、推土机匆忙地奔跑着。
六、改错题(每题2分,共12分)
41.辨别下列音节在音韵配合、拼写规则、标调位置等方面有无错误,如有错误请改正,并说明原因:
A.丰硕fōng shuò
B.旅客lǔ kè
C.均匀jūn ǘn
D.问题wùn tí
42.用波浪线标示句子中的错别字,加以改正并说明原因。
成天加班加点,忙得废寝忘食,根本无瑕顾及家里的大事小事。
43.用波浪线标示下面句子中使用不当的词语,加以改正并说明原因。
10月30日《广州日报》刊登一则深圳电视台的招聘广告,末尾一句是“合则约见,拒绝上访”。
44.修改病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
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生产,虽则是受到兄弟单位的启发,但在全厂却得到了推广。
45.修改病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
如果你们把这些材料不能在两天内整理出来,就会影响整个计划。
46.修改病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
外宾对我国的民间艺术,特别是工艺美术的成就,高度给予评价。
七、论述题(每题5分,共15分)
47.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有哪些主要特点?
48.举例说明单纯词、合成词和单音词、多音词的关系。
49.“我让他明天来这儿。”和“我知道他明天来这儿。”两个句子的结构是不是相同?如何进行区分。
篇2:现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D 3.A 4.C 5.A
6.C 7.B 8.B 9.A 10.D
11.A 12.D 13.A 14.C 15.B
16.D 17.A 18.D 19.A 20.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C E 22.A E 23.D E 24.A C D E 25.B C E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26.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划分的根据是语音的物理性质;音位是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
27. ╳。“笔直”、“轻视”是偏正式;“清凉”是并列式。
28. ╳。说明:“很”可以用来区别出大多数动词和形容词,但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助动词是可以受“很”修饰。
29. √
30. ╳。说明:不同的语体在用词方面也有比较大的差异,如“月,月亮”是通用词,而“月球”则带有科技语体色彩;“爸爸”是口语词,“父亲”则带有书面语色彩。可见,不同语体常使用带有一定语体色彩的词。
四、术语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31.(1)四呼是我国传统音韵学上按有无韵头及韵头的不同对韵母所作的分类,
(2)即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
32.(1)述宾短语中,有时动词后有两个宾语,(2)它们同时和前面的动词发生联系,这样的宾语叫双宾语。
五、分析操作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33.
d m zh l g j
阴平+ + + - + +
阳平+ + - + + -
上声 + + + + + +
去声 + + + + + +
uo o uan u e ian
34.
例
子 音
节 声母 韵 母 韵母类别 四呼类 别 声
调
韵头 韵腹 韵尾 单韵母 复韵母 鼻韵母
黄 huáng h u a ng √ 合口呼 阳平
有 yǒu I o u √ 齐齿呼 上声
宗 zōng z o ng √ 开口呼 阴平
饿 è e √ 开口呼 去声
35.按起笔的笔画,“办”起笔的笔画是“┐”,“为”起笔的笔画是“丶”,“必”起笔的笔画是“丶”,第四笔是“丿”。
36.两个词都有修饰容貌的意思。在意义上,“化妆”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如“女大学生也喜欢化妆了”,“化装”则侧重在改换装扮,如“化装成卖报纸的”。在用法上,“化妆”一般不带宾语,“化装”可以带宾语。
38.
句 子 句 型 句 式
把烟熄了! 动词句 “把”字句
他总是躺着聊天。 动词谓语句 连动句
你看,地上坐着许多人。 动词谓语句 存现句
我说,必须请老师来管你们了! 动词谓语句 兼语句
39.① ‖ ② | ③ ‖ ④
并列 假设条件 并列
40.“一条条巨大蟒似的卷扬机”、“砂土、石头像长了腿”是比喻;“卷扬机趴在大坝上”、“汽车、推土机匆忙地奔跑着”是比拟。
六、改错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41.A.丰fōng改为fēng;ong不能跟唇音声母相拼。
B.旅lǔ改为lǚ;ü行单韵母跟声母n、l相拼时,ü上两点不能省略。
C.匀ǘn改为yún;ü行韵母自成音节时,一律在ü前加y,并省去ü上两点。
D.问wùn改为wèn;u行韵母自成音节时,若u后还有别的元音,就把u换成w,“问”是零声母字,不跟辅音声母相拼,不存在省写问题。
42.无瑕顾及。应为“无暇顾及”,“暇”有“日”字旁,表示时间;“瑕”是“玉”字旁,表示玉石的污点。
43.拒绝上访。应改为“拒绝来访”。“上访”是人民群众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要求解决。不能用于电视台对于应聘者。
44.几个分句之间没有明显转折关系,“虽则、却”都应该删去,整句可改为“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生产是受到兄弟单位启发的,这种方法已经在全厂得到了推广。”
45.“把”字句中否定成分位置不当,可改为“如果你们不可能把这些材料在两天内整理出来,就会影响整个计划。”
46.语序不当,“高度”应放在“给予”后面。
七、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7.(1)现代汉语普遍话的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声调3个部分构成,韵母还可以再分为韵头(介音)、韵腹、韵尾3个部分,有些音节可以没有韵头、韵尾,甚至声母,但每个音节必须有韵腹和声调;(2)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4个音素,包括元音和辅音,最少要有一个音素,但这个音素一般必须是元音音素;(3)汉语音节中必须有声调贯穿始终。
48.(1)单纯词和合成词是就词的内部构成来说的,是由构成词的语素的多少决定的。
(2)单音词和多音词是就词的音节多少来说的。
(3)单音词。除“盖儿、头儿”等儿化词以外,只能是单纯词,多音词可能是合成词,也可能是单纯词;单纯词可能是单音词,也可能是多音词,合成词除儿化词以外,只能是多音词。
49.不同。“我让他明天来这儿。”是兼语句,“我知道他明天来这儿。”是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这两类句子首先第一个动词不同,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多是具有使令意义的动词,而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的第一个动词没有使令意义,如“知道、同意、相信”等。其次两种句子的语音停顿位置和插入状语的位置不同,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后不能停顿,只能在第二个动词后停顿和插入状语,如“我让他明天来这儿”;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在第一个动词和第二个动词后都可以停顿和插入状语,如“我知道明天他来这儿”、“我知道他明天来这儿”。
篇3:现代汉语上册(课后答案)
现代汉语上册(课后答案)
现代汉语的含义:①狭义:只指共同语(普通话)
②广义: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现代汉语方言。
汉语特点:⑴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⑵功能上:①人与人的关系。
②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③人与文化的关系。
现代汉语的形式:①口语(特点):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 ②书面语: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普通话的含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P216(思练一)
三、用“替代法”证明“驼绒”是两个语素,“骆驼”是一个语素。 “驼绒”中的“驼”跟“绒”都可为已知语素所代替,也可跟已知合,如:
(1)驼绒平绒 呢绒 鸭绒
(2)驼绒 驼毛 驼峰 驼铃
(1)组说明“驼”被“平、呢、鸭”替换,“绒”可跟上述语素组合,(2)组说明可以被“毛、峰、铃”替换;所以“驼”、“绒”是两个语素。“驼绒中”的“驼”不能被替换,也就是说“骆”不能跟任何其他语素组合,它不具备语素的资格。由于语言中同一层次的单位才能组合,语素不能跟非语素组合,所以在这里“驼”也不是语素,“骆驼”只能算一个语素。
四、分别指出下列字中的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和不能单独作语素的字(○)。 成词语素:狗 羊 学 闪平狼
不成词语素:绩 柿 素 眉 鸭习虎
不能单独作语素的字:蜻 鹃 五、划分出下文中的词(在词下划一横线,成语不划,单纯词不分析),是成词就注明它的构成方式。
(联合) (附加) (偏正) (联)(偏) (偏) (联) (联) 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 真理。”我国 人民历来是勇于探索 ,
(附)(联) (动宾) (中补) (联) (偏) (联)(联) 勇于 创造,勇于革命的。我们一定要打破常规,披荆斩棘,开拓我国科学 发展的道 (附加) (联) (动) (联)(偏) 路。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 长河中去探索 无穷的 真理吧。
(联)(动) (偏)
七、指出下列复合式合成词的类型。
联合:人民、解剖、开关、领袖、美好、丝毫、伟大、动静、衣服、功用。
动宾:革命、碰壁、司令、无论、用功、立春。 偏正:痛快、石林、雪白、工人、烧饼、粉饰、联想、奶牛、牛奶、民生、大寒。 主谓:体验、霜降、民主。
中补:房间、照明 、戳穿。
篇4:现代汉语训练试题及答案
现代汉语训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四个要素。
2、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部分。
3、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____________充当的。
4、根据发音特征描述,写出下列元音: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是____________,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是____________,舌面后半低圆唇元音是____________,舌面前高圆唇元音是____________。
5、辅音的发音特点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决定的。
6、描写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b]是,[p]是,[ts]是,[g]是,[m]是____________。
7、指出下列各组辅音的区别特征:[p‘]-[p]是,[p]-[b]是____________, [ts]-[ts‘]是____________,[f]-[v]是____________,[t‘]-[k‘]是____________。
8、音位变体可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9、以音素为材料进行分析的音位是____________,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这类音位叫做____________。
10、语的音节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其中又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11、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例如汉语的“豆腐”,实际音质是[toufu],但人们说话时常说成[touf],这种现象是____________。
12、语拼音方案中的音素p、zh、x、h、ü,国际音标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二、判断正误
1.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节。( )
2.男子声音和女子声音的差别主要是发音时音重不同。( )
3.儿童的声音和成人的声音差别是音长不同。( )
4.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气流是否强,都能形成不同的音素。( )
5.音素[x]的发音特点是舌面后清檫音。( )
6.肺是人类发音的动力站,声带是发音体。( )
7.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上齿。( )
8.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强。( )
9.元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辅音发音时,声带一定要振动。( )
10.元音[y]和[u]是舌位前后不同,其它方面的特点是一样的。( )
11.音素[a]和的发音特点其实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只是写法不同。( )
12.所谓送气、不送气,实际上是指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 )
13.[p‘]和[p]这两个音素,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对立关系,在英语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互补关系。( )
14.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发音时音素可以任意变化。( )
15.[t]、[p]、[k]三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
16.汉语的“不”是去声,在去声音节前,一般要念阳平,这种变化就是同化。( )
17.一个具体的音位,总是以变体的形式出现的。( )
18.由音高变化形成的音位就是非音质音位,其余的是音质音位。( )
19.元音音色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音位[u]和[o]就是舌位高低不同。( )
20.音素[p]和[p’]在汉语和英语中的作用各不相同,所以就构成了对立。( )
三、问答题
什么是音素?什么是音位?二者有怎样的关系?
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2、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咽腔、鼻腔和口腔
3、元音、辅音、辅音
4、O,a,,y
5、发音方法、发音部位
6、[b] 双唇、塞、浊、不送气
[p] 双唇、塞、清、不送气
[ts] 舌尖前、塞擦、清、不送气
[g] 舌后、塞、塞、不送气
[m] 双唇、鼻音、浊
7、送气与不送气 清浊 送气与不送气 清浊 舌尖中音和舌面后音(发音部位)
8、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
9、音质音位 非音质音位
10、声母、韵母、声调
韵头、韵腹、韵尾
11、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12、P‘ t x y
二、判断正误
1.×2.×3.×4.√5.√6.√7.×8.√
9.×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问答题
什么是音素?什么是音位?二者有怎样的关系?
【答案】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形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和音素都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但二者不是一回事,它们既不相同,但又有联系。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说,是从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只要是音色上有差别,就是不同的音素,而不管它是否区别意义。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只有具有社会性特点,具有区别词形和区别词义作用的语音单位才是音位。
音素和音位的联系是,音位的划分必须以音素为基础,离开了具体的音素,就谈不上音位的归纳了。任何一个音位,都要通过具体的音素形式体现出来。音位是对音素的概括,音素是音位的具体体现,是音位存在的具体形式。
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答案】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是有声调语言,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中的声调就是由音高变化形成的,一个音节,声韵母不变,如果声调发生变化,表示的意义就不一样。例如shu,标上不同的声调,可以表示“书”、“薯”、“树”等不同的意义。
篇5:现代汉语小常识
现代汉语小常识
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2、汉字是记录汉语言的符号,它大约起源于6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汉字是从事社会生产劳动的人们创造的。
3、汉字包括三要素:形、音、义。
4、六书之说,是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学者分析归纳出来的六种字形结构的规律,许慎《说文解字》对六书部首定义,并举实例,对后世影响最大。
5、“六书”的名称和顺序是:一、象形;二、指事;三、会意;四、形声;五、转注;六、假借。前四种是造字的方法,后两种是用字的方法。
6、汉字的字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增加,汉字中形声字最多。
7、清朝的《康熙字典》共收字47000多个。
8、汉字的结构形式可分为两种:独体和合体。象形、指事字多是独体字;会意、形声字多是合体字。如:日、月、上、下是独体字,景、岩、江、河是合体字。
9、汉字从古到今,先后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等字体。楷书是现在通行的手写体和印刷体。
10、反切是中国古时候最常用的注音方法,主要特点是以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拼合成一个字的音。
11、古代汉字字音有四声,这四声是:平、上、去、入。它们和现代汉语的四种声调不尽相同。
12、古代中国人写诗歌都要求押韵。“韵”包括一个字音的主要元音和韵尾。凡是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的,就是同韵的字。把同韵的字放在一定的位置就叫押韵。
13、古代诗歌押韵的依据是韵书。最重要的韵书有《切韵》、《广韵》和《中原音韵》。《佩文韵府》是清朝康熙年代编辑的分韵编排的辞书,我们现在写作诗词还可利用它查寻典故,修饰词藻。
14、中国最早的字典是《尔雅》。《尔雅》的字是按意义分类的,全书共十九章。
15、中国按字的形体及偏旁编排的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研究中国文字学的主要参考书。后代研究此书的人很多,最著名有清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
16、《方言》是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书,作者是西汉的杨雄。全书将汉字分为540个部首,共分析了九千多个汉字。
17、中国语源学的第一部书是刘熙写的《释名》,《释名>>试 图找出每个汉字最初命名的原因。
18、中国的方言一般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南方言等七大方言。
19、汉字由繁变简的四个主要途径:“代”、“换”、“省”、“承”。
20、汉语的书面形式,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之分,19“五四” 运动以后,白话文取得了正式书面语资格。
21、现代中华民族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2、中国的共同语,在中国大陆称“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在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称“华语”。三种称说,名称不同,实质相同。
23、1958年2月11日《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公布,它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个部分。
24、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为推广普通话提供了法律依据。
25、普通话有辅音22个,其中n既能作声母又能作韵母,ng则只能作韵母,不能作声母。
26、普通话里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
27、音节是听觉中最容易分辩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一般说来,汉语的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如“飘piāo”是一个音节,“皮袄pi'āo”是两个音节。
28、汉语普通话的音节一般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要素。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四个音素,最少一个。如zhuāng(庄);ā(阿)。
29、从韵头情况看,韵母可为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四类,通常合称四呼。
30、“他喜欢唱歌?”这句话,音调逐渐上升。“他喜欢唱歌。”这句话,语调逐渐下降。句子里这种用来表达意思和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调子,叫做语调,也叫做句调。
31、汉字是世界通行的文字中历史悠久而又体制特殊的一种文字,它不是用字 母把语言的音素或音节显示出来的表音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32、现代汉字笔形主要可分为横、竖(ㄧ)、撇(丿) 、点(、)捺(ㄟ)、挑、钩、折八种,书法上用“永”字作为代表概括这八种主要笔形,因此有“永字八法”之说。
33、现代汉字中,除了几百个独体字外,成千上万的合体字都是由几百个部件按不同的方位关系逐层组合而成的。
34、1981年,中国政府公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这是计算机汉字处理的一项重要标准。集内收字分为两级,一级字3755个,二级字3008个。这6763个字可以看作目前现代通用汉字的数量。
35、联合国大会于1973年12月18日全体会议一致通过,把汉语列为大会和安理会的6种工作语言之一。
36、汉字的表意性,具体表现在象、指事、会意、形声等构字方法上。如:“日”“月”是象形字,“上”“下”是指事字,“江”“河”是形声字,“武”“信”是会意字。
37、象形是描述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月、牛”等。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方法,例如“上、下、本”等。
38、用两个或几个偏旁合成一个字,使这些偏旁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例如“休、从”等。
39、由表示字义类属的偏旁和表示字音的偏旁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如“洋(yáng)”字,从水(氵)羊声,说明“洋”字跟水有关系,发音是从“羊”字来的,因此“洋”的形旁是“氵”,声旁是“羊”。
40、现代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但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等原因,多数形声字的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例如,“约(yǖe)”和“钓diào”,声旁同为“勺(sháo)”,但发音各不相同。
41、笔顺是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律是:先横后竖(如“十”),先撇后捺(如“人”),从上到下(如“花”),从左到右(如“林”),从外到内(如“同”),先进后封(如“回”),先中间后两边(如“小”)。
42、1956年,中国政府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涉及的汉字称为“简化字”,这些字的旧有形式或其他异体字便被称为“繁体字”。
43、错字是指不成字的字,别字是把甲字当作乙字来写,把“成绩”写成“成积”,“积”就是别字。
44、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如构成“亿”的有“亻”和“乙”两个。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典中的各部的首字,如“亿”字中的“亻”(立人旁)。
45、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46、短语是词和词的语法组合。
47、词都是由语素构成的。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加在词根后面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叫词缀。如“桌子”里的“桌”是根,“子”是词缀。
48、词包含语音和意义两个部分,词的意义部分即词义。只有一个意义的词叫单义词。
49、有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往往有联系。
50、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没有联系的词叫同音词。
51、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同义词。
52、反义词是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如:生—死 动—静 有—无 分散—集中 通俗—高雅 节约—浪费。
53、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如“幽默”、“浪漫”、“模特儿”等。
54、有些词汇只在某几个或某个方言词使用,这样的词汇叫方言词,如闽南话、客家话使用的词汇。
55、成语是一种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意义具有稳定性,结构具有凝固性。大多数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如:废寝忘食、愚公移山、亡羊补牢、一干二净。
56、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惯用语的主要特征是 简明生动、通俗有趣。如:走后门、天晓得、巴不得、三七二十一。
57、歇后语是一种口头用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象谜面,后一部分象谜底,后一部分常常不说出来,让人猜想它的含义。如:大海里捞针----无处寻,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58、谚语是人们总结生活经验的句子,表示丰富的含义,谚语的结构整齐,常用对比组成句式,如: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冬天雪盖三床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59、表示人、地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如:孔子、老师、中国、乡村、飞机、桌子、小麦、西瓜等。
60、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如:说、发生、爱、走、读、考虑、耕种、支援等。
61、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如:大、聪明、干净、红的等。
62、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叫数词。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如“一、二、三、四”;序数词表示次序前后,通常由基数加“第”构成,如“第二、第三”。
63、量词又叫单位词,表示计算单位;物量词,表示人与事物的单位,如个、只、双、副等;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趟、遍、顿等。
64、数词和量词常常连用,构成数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前边,如“一本书、一双鞋、一副眼镜”;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动词后边,如“走一趟、来一下、吃一顿、去一次”。
65、有指示、代替作用的'词叫代词。可以分为以下三小类:
①代替人或物名称的词叫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单数用“我”,复数用“我们”;第二人称单数用“你”,敬称用“您”,复数用“你们”;第三人称单数用“他”、“她”或“它”,复数用“他们”。
②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词,如“谁”、“哪”。
③指人或事物的叫指示代词,如“这个”、“那个”、“此处”、“彼处”等。
66、副词常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常用的副词有:很、非常、都、已经、忽然、到底、简直等。
67、象声词是摹拟自然界声音的词,如: 河水 哗哗地流着;蜜蜂 嗡嗡地叫着。
68、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唉、啊、哎呀、哼”等。
69、连词是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的词,如“和、而且、不但、或者”。
70、结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的、地”表示两个部分的修饰、限定关系,“得”表示补充关系,如:灿烂 的阳光;慢慢地说;高兴 得跳了起来。
71、动态助词主要有“着”、“了”、“过”,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 进行中,“了”表示动作行为的实现,“过”表示曾经发生过。如:他走着(正在走);他走了(已经离开这里);他来过(表示曾经来过这里)。
72、语气助词主要有“的、了、吗、吧、呢、啊、呀”,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都用在句子末尾。如:他会的(表示陈述);多美呀(表示感叹)
73、句子的用途主要有四种:
①告诉别人一件事,这类句子叫陈述句;
②询问别人一件事,这类句子叫疑问句;
③要求别人一件事,这类句子叫祈使句;
④表达自己的某种强烈感情,这类句子叫感叹句。
74、陈述句句末用句号。肯定一件事,用“是”字句;否定一件事,用“不”、“没”、“没有”等。例如:他是个聪明的小孩;他没有告诉我。
75、疑问句句末用问号。根据表示疑问的情况,可以分成四类: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
76、是非问:这种问句常用语气词“吗”,回答时可以用点头、摇头的方式,或用肯定、否定作回答。如:这事你知道吗?
77、特指问:用疑问代词“谁、什么、哪、怎样”等提问,要求对这些疑问代词作回答,如:谁叫他来的?
78、选择问:提出两种(或几种)看法,希望选择一种回答,常用“是”和“还是”相呼应,也可以用语气词“呢”。如:咱们打篮球,还是打排球?你想学中医呢,还是想学西医?
79、正反问:用肯定否定并列的方式提问,要求用肯定或否定来回答。如:你是不是北京人?
80、祈使句的句末可以有“吧”、“呀”等语气词。祈使句也常用感叹号(!),有“命令、请求、劝阻、禁止”等不同语气。如:快把烟扔掉!
81、感叹句句末用感叹号(!),表达某种感情的句子。如:真美呀!
82、以动词“是”作谓语的句子,叫“是”字句。基本格式是:主语+“是”+宾语。如: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否定的“是”字句的格式是:主语+“不是”+宾语。如:她不是大夫。
83、以动词“有”作谓语的句子,叫“有”字句。基本格式是:主语+“有”+宾语。如:她有一 辆汽车。“有”字句的否定格式是:主语+“没有”+宾语。如:她没有汽车。
84、“把”字句,表示对某人、某事物施加某种动作并强调使某人、某事物产生某种结果或影响。如:你把你的意见说一说。
85、“被”字句,说明某人、某事物受到某动作的影响而产生某种结果,口语里也可以用“叫” 或“让”表示。如:刘先生的画被买走了;我的自行车让小方借走了。否定句式是在“被”字前用“没(有)”,如:画没有被买走。
86、表示两个人或两种事物在性状或程度上的差别的句子叫比较句。汉语里表示比较的方法很多,用介词“比”、“跟”,用动词“像”、“不如”等。如:他比我高;我没有他高。
87、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构成的,有完整意义和一定语调的句子叫复句,它所包含的单句叫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语序和关联词)来表示的。如: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改变咱们的计划。
88、按照分句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型。联合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地连接起来的,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分不出主次。如:他一边喝茶,一边看电视。偏正复句是由偏句和正句构成的,正句是全句的主要意义所在,偏句从种种关系上去说明、限制正句。如:风太大,所以比赛改期了。
89、在联合复句中,分句与分句之间有各种不同的关系,常见的有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四种。如:
阿里汉字不仅写得快,而且写得很工整。(递进关系)
这是卧室,那是书房。(并列关系)
您明天动身,还是后天动身?(选择关系)
一下课,我就去你那儿。(承接关系)
90、偏正复句中,偏句与正句之间也有各种不同的关系,常见的有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让步关系等四种。如:
虽然他最近很忙,但是每天都按时锻炼。(转折关系)
由于天气不好,飞机晚点了。(因果关系)
即使你不愿意参加,也没关系。(让步关系)
不管你来不来,我们也要讨论。(条件关系)
91、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里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读者正确地了解文意。陈述语气用句号“。”,疑问语气用问号“?”,感叹语气用感叹号“!”,祈使语气可以根据语气强弱分别用感叹号或句号。
92、破折号“——”可以用来表示 说话中断或口气的突然转换,如:今天我本来打算去一趟,可是——;还可以表示声音的延长,如: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破折号还可以表示注释,如:今天是中国人的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
93、在运用语言时,把一些动物、植物或没有生命的事物写得跟人一样,叫“拟人”。如:月亮笑弯了腰。
94、比喻就是平常说的“打比方”,它包含三个成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95、比喻词有“象、如、若、仿佛”等的比喻是明喻,如:老师象园丁。
96、不用比喻词,而用“是、当作、变成、成了”等联接本体和喻体的是暗喻,也叫隐喻,如:老师是园丁。
97、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的句子叫借喻,如:我们热爱园丁。
98、对联,也叫对子,是指悬挂或雕刻在门边等处的联语,分上、下两联,竖写,右为上联,左为下联,上下两联字数必须相等,大体上对偶。
99、词典和字典是经常必备的解释疑惑、提供知识资料的工具书。
100、《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是到目前为止收汉字最多的字典,按部首排检。
101、《新华字典》,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出版以来,成为流传最广的一部小型字典。
102、《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词汇为主的中型词典,供中等以上程度的读者使用。
103、《辞源》是阅读古书用的工具书,收词较广,除古今词语之外,还收有百科名词术语。
104、《辞海》是一部能满足多方需要的,兼收语文词语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名词术语的综合性百科词典,词条按部首排列。
篇6:现代汉语期末考试
现代汉语期末考试
现代汉语
一、填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二、选择:单选多选
三、判断:易混淆的概念
四、填表:音节分析词的结构分析
五、注音:拼音方案国际音标
六、改错:拼写错误错别字正词法(正理由)
词根词缀分析(写理由)
七大题:义素分析{共同义区别义};术语解释;简述题。
考试重点:
1. 普通话的元音音位辅音音位声调音位及其变体
2. 汉字形体的演变历史
3. 错字:写得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到的字;别字,把甲字写成乙字,也包括把字音念错。P184 P191 P188
4. 词汇系统(结构系统)
5. 词根:表示词义的主要部分的语素:伟大,化学;词缀:表示意义的附属部分的语素:桌子,老鼠
6. 词缀的附加意义:内化意义:盖―盖儿酸性绿化;情感色彩:土豆儿;作双音化构词的陪衬。耳---耳朵师---老师。
7. 合成词:
A附加
术语解释:
单元音: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
音素:从语音的物理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的最小单位。从理论上来说音素是无限的。 辅音:气流经过口腔或咽腔受到阻碍形成的因素。
元音:气流震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或咽腔不受阻碍而形成的因素。 音位:从语音的社会角度划分出来的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字音:也称为音节,语流中能自然感觉到的最小语言单位,是有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 声母:音节中开头的辅音。
韵母: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声调:音节依附在音韵结构上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调值: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
开口呼 :韵母不是i、u、ü或不以i、u、ü起头的韵母 齐齿呼 合口呼 撮口呼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歇后语:是由近乎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1. 音素和音位的区别。
音素:从语音的物理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的最小单位
音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能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参看笔记。
2. 归纳音位的标准
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语音的辨义功能、互补分布和音感差异。
1.如果某种语言的语音差异可以造成意义的不同,这样的语音差异就有音位的对立,构成这种差异的语音特征就叫做“区别特征”。例如:[ta55]和[t‘a55]的声母就存在着音位的对立。可以用“:”表示,标写为/t/:/t‘/。
2.“互补分布”说的是音位变体的分布情况。音位的不同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决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们的分布状况是相互补充的,这就叫做“互补分布”。 A音位
3.音感差异:处于互补分布中的音素,如果听感中音感差异很大,应划分为不同的音位。“音感差异”是对“互补分布”标准的补充,如….
答案二:来源于课后习题答案
音位是以语音的辨义功能、互补分布和音感差异为标准归纳出来的,而辨义功能是最重要的标准。把一些不同的音素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来替换比较看它们是否能区别意义,凡是能够区别意义的音,就分别归纳成不同的音位,否则就是同一个音位了。例如,在普通话里 (爸)和 (怕)韵母和声调都完全相同,但意思不同,这是因为这两个音节的声母不同,两个声母不能互相替换,也就是说b和p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能区别意义,应归纳为两个音位。
互补分布指的.是音位不同条件的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绝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它们的分布状况是互相补充的。所谓音感特征指的是当地人对某些音在听感上的差异。就这两个归纳音位的标准来看,一般地说互补分布是更重要的,音感特征可作为参考,当然,也应尽可能地照顾。
五、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的区别何在?
凡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就叫作“条件变体”,凡是无条件的,即不受环境的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叫作“自由变体”。例如普通话里的[a][A] [a]是/o/的条件变体,因为它们的出现是有条件的。在零声母合口呼的音节中,可以把开头的音自由地念成[w]或[?]而不影响意义,所以[w]和[v]是/w/的两个自由变体。 3. 语素、字、词之间的关系答案一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语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词是具有适度词长和相对完整意义的最小的
综合起来分析:1、词是造句的单位;2、语素是构词的单位; 3、字则是记录词和语素的书写单位。前两者属于语言符号系统,后者则属于书写符号系统。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下面分别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语素和字: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现代汉语中的语素一般是单音节的。
A.单音节汉字与单音节语素形成对应关系,即一个语素由一个汉字来记录。如“山”“大”“等;
B单音节汉字与多音节语素不能形成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语素由几个音节表示。例如“彷徨”“的士”“白兰地”“等等。
因为存在多音多义字,所以,单音节语素与汉字之间,也存在不对应的情况。如1)汉字“行”:在下列两组词中分别对应不同的语素: xíng:“行走”“自行车”“行李”等; háng:“银行”“行业”“行距”等。
(二)语素和词
语素和词都是语音和语义。
的结合体。两者区别的关键就在于功能上的差异
1、语素是用于构词的,而词是用于造句的,二者不是同一个层级的关系。
2、语素分成词语素和非词语素。 A成词语素:可以单独构成词的语素。如:单音节语素:
“草”“啊”B多音节语素:“饽饽”“徘徊”。C非词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和别的语素结合起来构成词的语素如:“学习”“作者”“习”“者”都属于非词语素。
(三)字和词
字和词的关系与字和语素的关系有一致性,但相比较而言,字和词的关系更为复杂一些,也可以说不完全对应的情形更多一些,因为汉语的词是以双音节为主要音节结构形式的。 具体分析:
1、有一个字表示一个词的,如:“凤”“高”等。
2、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表示一个词的,如: “电脑”“洗衣机”等。
3、还有一个字表示不同的词的或一个词用不同字来表示的。
前者如“白颜色”的“白”和“白跑一趟”的“白”,后者如“笔画”和“笔划”.
4.词与语素、词与词组之间的关系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是具有适度词长和相对完整意义的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比如现代汉语中的“蔬菜”可以作为一个单位自由地挪来挪去,组成“蔬菜很新鲜”、“去买蔬菜”符合独立运用的条件,而且“蔬”和“菜”之间不能插进任何成分,因此“蔬菜”是词.但是“蔬菜”里面的“蔬”不能独立运用,就不符合这个条件,它是语素。
词组是指两个以上词的语法和语义的组合;
“新鲜蔬菜”也能独立运用,组成“买了许多新鲜蔬菜”、“新鲜蔬菜很贵”“新鲜蔬菜的价格”等等.但是“新鲜蔬菜”不是最小的单位,我们可以在“新鲜”和“蔬菜”中间插进一个成分去,比方说“的”,变成“新鲜的蔬菜”,而且“新鲜的蔬菜”和“新鲜蔬菜”意义上有联系,这说明“新鲜蔬菜”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单位,是词组,不是词.而“白菜”如果扩展为“白的菜”,前后意义差别太大,说明“白菜”是词,不是词组。
篇7:现代汉语论文
随着社会体制的改革,综合型应用型人才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要需求对象,而缺乏实际应用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逐渐开始没落,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缺乏市场竞争力,单纯的文化素养无法满足社会的职能要求。
【1】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问题思考分析
【提要】
对此,本文简要的探讨了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并对具体的实施对策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综合型人才;汉语言
文学专业是由中文学专业演变过来,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能够塑造学生高尚的精神品质与人文情怀,从而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团队协作意识和调节能力。
其次,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和鉴赏以及写作运用,让学生拥有了良好的问题分析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这些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都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奠定了基础。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悠久
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从成立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
当前,在我国各所著名高校、师范学院以及文科类学校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主要课程包括现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论、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美学、写作等。
通过近百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和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课程基本已经趋于成熟和稳定,是高校所有专业中最具有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的专业之一,也是我国民族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魅力,充分挖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潜藏价值,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经济、文化以及科研的发展和创新。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为主要目标无论是现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以前的中文学专业,都是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为主要目标,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诗人、作家以及文学爱好者。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需求导向,许多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又开设了文秘学和传播学等相关专业,文秘学包括经贸文秘、医学文秘等,传播学也分为广播影视文艺学、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等,
这些课程的开设都是将汉语言与其他应用性学科互相交叉、互相融合,既加强应用性学科的文化素养,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应用价值,培养能力与文化兼备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比较薄弱
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加注重文学知识的积累,以及情感体验分析和运用,其主要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口语以及书面表达能力,发掘学生的真、善、美,继承和发扬民族的精神品质和崇高追求。
所以,相对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性比较薄弱,而且更多的是运用在文学写作上,这些思维层面上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没有与实践相结合,就显得“假、大、空”,更是被人们贬之为“无病呻吟”,其主要原因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应用性较差,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们综合能力的要求。
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教学体制
首先,在各高校中要加强汉语言文化专业应用性的理念建设,让学生和教师都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完善自身综合能力,在培养文化素养的同时提高汉语言文化的实用性;其次,要加强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师资力量,
虽然我国汉语言文化专业经过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拥有丰厚的师资力量,可是社会始终在进步,教师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完善中,所以汉语言文化专业还要融入新鲜的血液,为该专业带来蓬勃发展的朝气,为该专业的实用性价值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最后,在汉语言文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也要进行合理安排,要文化修养和实际应用并重,大力的拓展应用性语言课程,例如商务文化、国际文化、职场文化等。
(二)改善教学方式
汉语言文化专业教学不能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更应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更加丰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电子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变学生评价体系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评价体系一般都是由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以及期末检测组成,主要是由卷面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学习优劣和综合素质,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因此,学生的评价体系,除了书面成绩,还要结合行为方式、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灵活运用能力等综合进行评判,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应用性。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全球文化一体化发展,促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提高,要将汉语言文学充分的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将文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调整状态的能力,利用得体的语言表达、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来确保应用性活动的顺利完成.
作者:施祥爱 单位: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
【2】汉语言文学角度看中国商文化传播
摘要:中国的铸造历史源远流长,以商代的青铜器铸造为代表,铸造的生活、祭祀用品为我们研究商代的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尤其是铸造礼器,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研究价值。
基于此,本文重点介绍商代文化特征在铸造礼器上的传播形式,以汉语言文学为重要载体,分析铸造礼器的文化传播表达方法。
关键词:铸造礼器;汉语言文学;传播
商代(约公元前1600-约公元前1046年),青铜器的铸造技术逐渐成熟。
铸造礼器的制作工艺水平为当时铸造技术最高,而商代铸造礼器上遗留的文字,成为我们解读商文化的入口。
因此,笔者从汉语言文学传播角度,探索商文化在铸造礼器上的传播和传承。
一、铸造礼器的发展和工艺
礼器的制作在中国古代铸造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和标志。
(一)铸造礼器的起源与发展
礼器是专门为贵族打造的,是其举行祭祀、丧葬、出征、筵席等活动时的重要用品。
中国的铸造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代铸造工艺绝大部分体现了礼器铸造上。
而好的铸造技术、铸造工匠、铸造材料等,大都集中在大城市并且主要为贵族服务。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些时候,铸造的物品主要是生活用品,例如:鼎、斛等,都是为了吃饭、饮酒而准备的。
随着铸造技术的成熟,工艺难度也愈来愈低,铸造的物品也越来越成为礼仪活动的器物,开始从实用物品延伸到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用品。
到了商代,铸造技术更加炉火纯青,达到全盛时期,铸造礼器包括用于祭祀的鼎、炉等,也包括筵席上用到的斛、觥、勺等,以及音乐文艺活动中的编钟等,铸造礼器成为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标志,也是时代文明的象征。
(二)铸造礼器的制作工艺
包括礼器在内,铸造物品的工艺大致一致。
其原理流程为熔炼之后将液体浇注于相应模具中,待溶液冷却固化后便可得到相应形状,再经过精细加工,成为生活用品或者礼器。
铸造礼器的制作工艺大体需要三个环节:首先,是模具的制作。
主要是根据礼器的需要,由砂、陶等特殊材料制作成模具。
模具的好处是可以反复使用,而且制造出来的成品在形状、大小、细节上趋于一致,适用于大量、标准化的礼器的制作和铸造。
其次是溶液的浇注。
将需要铸成礼器的材料加热成液态,在具有充分流动的性能下,浇注进模具中,待冷却后就变成了想要的器皿形状。
在商代,用于铸造的原材料主要是铜元素、铁元素和锡元素等,其优点是在自然界中来源广泛、开采容易、成本低廉,热熔的技术要求比较低。
最后,就是从模具浇注出的作品的加工和打磨处理。
将冷却凝固后的礼器从模具中取出,进行细节的打磨和处理,使其表面光滑、美观。
虽然原理和制作工艺大体一致。
但是具体到商代的铸造礼器上的生产流程的各个技术环节,以及某些技术难度在当时是怎么克服的,至今我们不清楚、不明确,还有许多的步骤和细节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挖掘。
(三)铸造礼器的历史意义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礼器出土,通过对礼器的解读,成为我们了解一段历史的主要载体。
因此,铸造礼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实用意义古代生产技术单一,许多的生产生活资料都非常匮乏。
木材、陶器等相对轻巧,但是不经久耐用,易磨损和结构性破坏。
铸造器皿的出现,使人们在饮酒、吃饭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加精美的器物,同时也增加了用品的使用寿命。
因此,铸造礼器在当时来讲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2.艺术意义无论是铸造礼器的造型,还是礼器上的花纹和图案,都体现了当时的社会主流艺术的取向和审美。
也体现了当时铸造工匠的精湛的艺术造诣,成为古代社会艺术水平的杰出代表。
这为我们审视古人的思想、审美、工艺以及社会文化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文化意义铸造礼器代表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代表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主流意识。
同时,礼器铸造对当时的社会来说,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
也是中华民族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大禹所铸的鼎,即代表了国家的权力。
商代的司母戊鼎,就是华夏文明的杰出代表作。
二、商文化在铸造礼器上的传播
铸造礼器除了本身就有的使用价值和象征意义,还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媒介作用,特别是以商文化传播为典型。
(一)商文化的主要内容
商代起源于商汤,止于商纣王,前后历经大约5个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
作为古代奴隶制社会的代表,商文化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先河作用的重要历史朝代,从目前出土的商代遗址和文物来看,虽然还不能完全解读商代文化,但是对我们了解奴隶制社会的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
1.狭义的商文化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商文化主要包括商代的服装、音乐、艺术、宗教等方面的内容。
服装方面,“上衣下裳”的基本服饰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深远;在音乐方面,由于铸造技术的成熟,有编钟等,丰富了商代的音乐器材;在艺术方面,除了有壁画、岩画等还出现了彩色图案,以及各种样式、色彩的`陶制艺术品;图腾文化方面,继续呈现了敬重鬼神,敬重祖先的现象。
2.广义上的商文化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商代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表现了明显的时代特色。
政治上,由于商代处于古代的奴隶制社会全盛时期,土地、奴隶的归属具有明显的阶级特征,统治阶层之间、统治阶层与奴隶之间均有严格的等级体系;
经济上,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导致富余的劳动产品逐渐出现,贸易也逐步兴起,以致后人对从事贸易的人均称之为“商人”;
军事上,商代不仅有完备的军队体制、征兵体制,而且还有成熟的人马车的战斗编队。
这些都是广义商文化的体现。
(二)商文化在礼器上的传播形式
文化在铸造礼器上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
但商文化在铸造礼器上主要有三种传播形式:形状、图形和铭文。
1.形状的传播铸造礼器的形状可以直接反映其在当时的作用。
例如:鼎的造型呈现槽型,是人们早期吃饭的器皿,后来逐渐成为祭祀以及国家政权的象征。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民以食为天”的特点,象征着国家权力的基础。
当然,也有些鼎、觥、斛器皿是三只脚支撑,所谓的“三足鼎立”表明了商代社会时期,人们已经发现了三角形的结构,并且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
时到今日,已经演化成为一种文化的内涵。
2.图形的传播形式在铸造礼器上,各式各样的图形反映出商文化的包容,尤其是图像被广泛应用。
例如:为了表示对鬼神和祖先的敬重,祭祀的铸造礼器上添加鬼神的形象,这些形象通常都是凶神恶煞,面目狰狞的形象,以起到神秘、严肃的效果;再比如:在铸造礼器表面铸造出动物的形象,描绘出当时农耕社会的特征,反应当时社会对牲畜的重视和驯养文化。
最著名的青铜四羊方尊,代表了古代青铜铸造礼器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当时羊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这些都是商文化通过铸造礼器上的、图案和花纹进行的抽象性表达。
3.铭文的传播形式铭文即铸造礼器上的文字,因为礼器大多是由铜、铁、锡等金属铸造,因此也被称为是“金文”。
在铸造礼器上的铭文主要包括铸造前期的铸字和在礼器制作完成后的刻字。
商代的铭文主要是铸字。
铭文可以直接记叙当时发生的事情,如帝王言语或者国家大事的最直观的文字记录,这也成为反映商代文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表达方式。
篇8:现代汉语汉语拼音方案
现代汉语汉语拼音方案
一、字母表
注:字母的手写体依照拉丁字母的一般书写习惯。
二、声母表
三、韵母表
⑴“知、蚩、诗、日、资、雌、思”等字的.韵母用i,即:知、蚩、诗、日、资、雌、思等字拼作zhi,chi,shi,ri,zi,ci,si。
⑵ 韵母ㄦ单独使用时写成er,用做韵尾的时候写成 r。
⑶ i 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i(衣),yɑ(呀),ye(耶),yɑo(腰),you(忧),yɑn(烟),yin(因),yɑnɡ(央),yinɡ(英),yonɡ(雍)。
u 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wu(乌), wɑ(蛙), wo(窝), wɑi(歪),wei(威),wɑn(弯),wen(温),wɑnɡ(汪),wenɡ(翁)。
v 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v(迂),yve(约),yvɑn(冤),yven(晕)。
四、声调符号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轻声不标。 例如:
篇9:怎么学好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学习方法
一、概说
概说部分主要常考的知识点为现代汉语以及涉及到的相关概念、特点。首先我们要记住以下几个概念:现代汉语的概念、现代民族共同语言概念、现代汉语的方言的概念。在这里面经现代汉语特点则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进行记忆。在这部常会出现概念性选择题,尤其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方言的概念,其中的北方话区是分布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汉语方言;云、贵、川方言也属于北方方言区;客家话区是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如果首次接触的同学会觉得有些特点很难懂,不要产生畏难情绪,这里我们主要强调硬性记忆即可,语音方面特点我们后续会详细讲解,词汇方面例如单音节语速占绝对优势这一点,我们可以联想平时的说话用语记忆,经常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山、水、日、月、走、跑);语法方面特点也会在学完语法后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语音
语音需要掌握的重点分别是性质、单位、拼写规则、音变和语调,主要出填空和选择题。性质指的就是语音的物理、生理和社会三方面属性;单位则需要注意区分,例如语音的基本结构是音节,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就是音素,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音位等等。这个地方一定要花时间明确记忆,很容易会弄混。语音单位中有一块重点是声母与韵母,声母需要掌握的之一就是一共有多少个声母,这里一定要记得是22个,不是21个,因为还有一个叫做零声母;韵母中要明确四呼类,考生应该通过发音去判断;韵母的结构中有韵头、韵腹与韵尾,韵腹是一定会有的,韵头与韵尾则不一定,所以考生判断一个拼音韵母结构的话建议先找韵腹,再根据韵腹的位置找有没有韵头与韵尾。拼写规则、音变与语调了解下即可,一般都可以很容易弄懂。
三、汉字
汉字相对而言记忆的考点少一些,需要掌握的是性质、起源及演变、结构、检字法,其中汉字的演变与结构是需要特殊记忆的,容易出选择题。汉字的性质一般不需要记太多,掌握:1.表意文字;2.音节文字;3.平面型文字;4.音形义一体文字这几点即可。汉字的起源有很多,我们主要掌握起源于图画和简单刻画就可以了。汉字形体的演变是需要掌握的重点,首先要记得的就是演变顺序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其中甲骨文是殷商时期的,又叫殷墟文字、卜辞,地位是最古老、成体系的文字;金文也叫钟鼎文,时间是西周时期;篆书分为大篆与小篆,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一般以籀文和石鼓文为代表。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是汉字的第一次规范化;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隶书之前图画性较重,隶书之后则较轻;楷书则是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行书则是三国两晋时期通用的,书写最为流畅。汉字的结构也是重点,最小的结构单位是“笔画”,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折)需要简单记忆,笔顺是同学最容易出错的地方,经常会考一个字第几画是什么,很多习惯的下笔顺序都是错误的,这需要留心记忆。一般规律是先横后竖,先撇后点,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当然还有很多字有特殊的下笔顺序,需要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记忆。
四、词汇
词汇里需要掌握单位与词汇系统。词汇单位有语素、词、固定短语。语素中需要记住它的概念,是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这意味着它本身既有读音也有意义。辨别语素的方法我们常用到两个,一种是定义分析法,例如“劳动”一次,我们可以先分析“劳”字,本身有“劳作”的意思;“动”字本身也有“活动”的意思,两个字都有本身的意思,所以“劳动”一词包含两个语素;另一种是替代法,也就是不改变位置看能否将词里的两个字不改变原意组成新的词汇。例如“蜡烛”一词,“蜡”字可以重新组成“蜡纸”、“蜡像”,“蜡”都是一种材质的意思;“烛”字可以组成“灯烛”、“火烛”等词,“烛”依然是可燃性固体的意思,所以“蜡烛”是两个语素构成的。学到了语素我们就会发现有的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有的词只有一个语素,所以根据此的不同结构,词又分为单纯词与合成词。单纯词是指一个语素一个词,合成词是多个语素一个词,具体如何再细划分,同学们可以找相关材料。总而言之,如何判断一个词是单纯词还是合成词,依然可以用判断语素的方法去判断。
五、语法
语法主要需要掌握的是词类、短语与句子。其中句子中又分单句与复句。看起来同学会觉得很多,其实词、短语、句子结构原则都是一致的,只要其中一种类型的弄懂了,另外两种上手就会快一些,这里先说一下单句里的句型。句型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是是否有明确主谓成分。主要的考点是主谓句,主谓句分为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这里主要说一下动词谓语句与主谓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就是以动词为谓语的主谓句,例如“他毕业了。”“他”是主语,“毕业”是动词,做谓语成分。动词谓语句中有一个很常见的是兼语句,兼语句是指前半句成分中的宾语做后半句成分的主语这样的句子,例如“老师鼓励学生学好功课。”这一句中,“老师鼓励学生”的“老师”是主语,谓语是“鼓励”,“学生”是宾语;“学生学好功课”的“学生”又成了“学好功课”的主语,这就是典型的兼语句。主谓谓语句是指一个主谓句做谓语的句子,“赵薇眼睛很大。”这句话中,“赵薇”是主语,“眼睛很大”里面“眼睛”是主语,“很大”是形容词做了谓语,连在一起就是主谓谓语句;但如果变换一下,“赵薇的眼睛很大。”这句话中,因为加了一个“的”,“赵薇的”就成了修饰“眼睛”的定语,“眼睛”就成了主语,“很大”成了谓语,那么这个句子就成为形容词谓语句,这里同学们一定要区别开。
现代汉语学习时还应注意
1.首先要制订好学习计划。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不能像看小说那样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一直到读完为止,而是要有计划地去看。这包括每天看多少内容,需要多长时间把全书看完,做好计划,每天坚持不懈,绝不能今天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后天,临到考试才突击,这种学习方法是不会有多少收效的。如果你参加了辅导班,有计划地看还包括听课前要预习,把自己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听课时就要特别注意老师对这些问题的讲解,还是不懂,就及时问老师,不要轻易放过,因为前边的内容不明白,可能会影响后边某些内容的理解,这种地方多了,自然会影响到这门课的学习。听完课后还要认真复习,巩固学过的内容,这样经过预习——听课——复习几个阶段,才能算完整地把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完成了。
2.做摘要,做笔记。学习这门课不能只看不动手,要边看边记,养成动笔的习惯。最好准备一个笔记本,如果是听课,要把老师讲的东西记下来,边听边记录,特别是讲的主要问题更不能放过,这节课讲了哪几个大问题,每个大问题又有几个方面,一、二、三、a、b、c地写下来,举的例子能记的也记下来。这有两个好处:一是抓住了重点,因为老师讲得多的讲得细的一般是重点,某个问题有哪几点也一目了然。二是做笔记时就必须认真听,不能走神,这就强迫自己集中精力去听讲,才不至于漏记,这样印象也深刻。
【现代汉语下册答案】相关文章:
1.现代汉语试题
2.现代汉语总结范文
10.七年级下册数学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