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膨胀石墨的形貌结构与表面功能基团的XPS研究

膨胀石墨的形貌结构与表面功能基团的XPS研究

2022-11-27 08:26: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澹台蔚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膨胀石墨的形貌结构与表面功能基团的XPS研究,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膨胀石墨的形貌结构与表面功能基团的XPS研究,希望大家喜欢!

膨胀石墨的形貌结构与表面功能基团的XPS研究

篇1:膨胀石墨的形貌结构与表面功能基团的XPS研究

膨胀石墨的形貌结构与表面功能基团的XPS研究

膨胀石墨的孔结构和表面化学组成对其物化性能有着很大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550~920℃制备的膨胀石墨形态结构和表面功能基团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蠕虫状的.膨胀石墨粒子表面和内部存在大量的网状孔洞,这些网络状孔洞是由10~50nm厚的石墨片叠合而成的平行塌陷片层构成;膨胀石墨表面化学组成以C、O元素为主,其它元素含量较低,其表面存在有-C=O、-C-O和-O-O-(过氧基团)等功能基团.

作 者:杨建国 吴承佩 YANG Jian-guo WU Cheng-pei  作者单位:杨建国,YANG Jian-guo(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2)

吴承佩,WU Cheng-pei(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安徽,合肥,230026)

刊 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年,卷(期): 25(2) 分类号:O613.71 关键词:膨胀石墨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扫描电镜(SEM)  

篇2:高定向热解石墨表面超大结构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

高定向热解石墨表面超大结构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高定向热解石墨(HOPG)表面的超大结构进行了研究,观察到的超大结构是2.4~5.7 nm,峰与峰之间的'距离为1.0~3.8 (A),相对于HOPG表面的原子结构转动30°角.推测这种超大结构是由于电解质和溶剂小分子嵌入HOPG表面层所引起层间相互作用改变引起的表面电子态变化.

作 者:宋永海 汪莉 姚勇 催康 谌创业 SONG Yong-hai WANG Li YAO Yong CUI Kang CHEN Chuang-ye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刊 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7 31(6) 分类号:O647 关键词:高定向热解石墨   扫描隧道显微镜   超大结构  

篇3:老龄化结构表面裂纹间相关性分析与研究

老龄化结构表面裂纹间相关性分析与研究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表面含有两个不同大小半椭圆裂纹的有限厚矩形板在拉伸载荷作用下进行参数化求解,得到两裂纹取不同尺寸和位置坐标时附属裂纹(尺寸较小裂纹)对主导裂纹(尺寸较大裂纹)前沿参考点(θ=0,π/2,π)处的`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系数β,然后结合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相邻裂纹尺寸和位置参数到街鞯剂盐魄把氐愦Ζ碌亩啾淞糠窍咝杂成涔叵?

作 者:任克亮 吕国志 REN Keliang L(U) Guozhi  作者单位:任克亮,REN Keliang(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西安,710072;宁夏大学物理与电气信息学院,银川,750021)

吕国志,L(U) Guozhi(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西安,710072)

刊 名:力学与实践  ISTIC PKU英文刊名:MECHANICS IN ENGINEERING 年,卷(期): 29(4) 分类号:O3 关键词:老龄化结构   多裂纹   有限元方法   应力强度因子   神经网络  

篇4:纳米石墨薄片及聚合物/石墨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功能特征研究

纳米石墨薄片及聚合物/石墨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功能特征研究

摘要:分析与总结了聚合物/石墨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还根据制备纳米功能复合材料所需的纳米微观结构和功能特征介绍了石墨和膨胀石墨微观结构、膨胀石墨的物化性能,并对纳米石墨薄片制备和修饰进行研究,最后提出聚合物/石墨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发展方向. 作者: 黄仁和  王力 Author: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山东,济南,250031 期 刊: 功能材料   ISTICEIPKU Journal: JOURNAL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CONTENTS 年,卷(期): , 36(1) 分类号: B150.4530 F430.50 关键词: 聚合物    石墨    纳米石墨薄片    纳米功能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机标分类号: TB3 TQ1 机标关键词: 纳米石墨薄片    聚合物    复合材料制备    纳米功能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膨胀石墨    制备方法    物化性能    功能特征    材料发展    材料所 基金项目: 纳米石墨薄片及聚合物/石墨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功能特征研究[期刊论文]  功能材料 --2005, 36(1)黄仁和  王力分析与总结了聚合物/石墨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还根据制备纳米功能复合材料所需的.纳米微观结构和功能特征介绍了石墨和膨胀石墨微观结构、膨胀石墨的物化性能,并对纳米石墨薄片制备和修饰进行研究,最后提出聚合物/石...

篇5:真菌免疫调节蛋白(FIP)结构与功能研究

真菌免疫调节蛋白(FIP)结构与功能研究

高等真菌作为免疫调节药物在中医中的`应用已有 年之久,对其药学功能的研究也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真菌免疫调节蛋白 (FIP) 是20世纪90年代从灵芝中发现的一类蛋白质,其不仅具有与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相似的结构,而且具有抑制过敏反应、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加速代谢的功能,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就 FIP 家族蛋白质的发现、结构与功能方面的研究加以论述.

作 者:林忠平白杰英 李彦舫 LIN Zhong-ping BAI Jie-ying LI Yan-fang  作者单位:林忠平,LIN Zhong-ping(北京大学,蛋白质工程与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白杰英,BAI Jie-ying(北京大学,蛋白质工程与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2)

李彦舫,LI Yan-fang(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2)

刊 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9(1) 分类号:Q949.33 R392.12 关键词:可食性真菌   灵芝   免疫调节蛋白  

篇6:隐喻的结构类型与认知功能研究

隐喻的结构类型与认知功能研究

英语是比喻语言非常丰富的语言之一,隐喻居其之首.隐喻研究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化密不可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统一性.

作 者:李诗平 作者单位:常德师范学院外语系,湖南常德,415000 刊 名:外语与外语教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年,卷(期): “”(1) 分类号:H030 关键词:隐喻研究   结构类型   认知功能   系统性   一致性  

篇7:英语存现构造的认知解释-英语存现结构的认知与功能研究(之二)

英语存现构造的认知解释-英语存现结构的认知与功能研究(之二)

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这在语言表达中的体现形式之一就是存现构造.按照认知语言学的图形一背景关系理论,英语中的存现构造可抽象概括为TtFG构造,并可区分为存在性TtFG构造和呈现性TtFG构造两大类.这两类TtFG构造体现的都是一种认知时空框架.但是,存在性TtFG构造体现的是一种静态时空框架,表达方位关系,说明某一实体(图形)静态地存在于某一时空范围(背景)之中;而呈现性TtFG构造体现的.则是一种动态时空框架,表达移动关系,说明某一实体(图形)动态地从某一(隐含的)时空范围移入另一时空范围(背景)之中,或者以某种姿势处于某一时空范围(背景)之中,或者从某一时空范围中(背景)移出,并消逝于某一(隐含的)时空之中.

作 者:张克定 ZHANG Ke-ding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1 刊 名: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年,卷(期): 22(6) 分类号:H030 关键词:存现构造   TtFG构造   图形一背景关系   认知  

篇8:虚拟旅游的功能结构盈利模式与运营策略研究论文

关于虚拟旅游的功能结构盈利模式与运营策略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虚拟旅游虚拟现实技术盈利模式

论文摘要:虚拟现实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旅游由现实空间发展到虚拟空间,也使虚拟旅游成为可能。本文首先阐述了虚拟旅游的涵义与特征,然后在分析虚拟旅游功能结构的基础上对其盈利模式和运营策略进行了探讨。

虚拟现实技术从兴起至今已经二十多年,发展迅猛,渗透至各个行业。1995年,Williams和Hobson首次指出,虚拟现实技术必然对旅游业产生影响,旅游业将步入一个新的信息时代,也可称之为虚拟旅游时代。美国民众与互联网研究机构PewIntemetAmericanlife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当前美国所有的互联网用户当中,45%的成年美国网民曾有过虚拟旅游的经历;而据西班牙旅游局统计,西班牙70%的人的出行决策是通过Intemet获取的。可见,旅游信息网络化已成趋势,虚拟旅游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虽然目前虚拟旅游仅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潜力却极其巨大。

虚拟旅游是现实旅游的补充和完善,对现实旅游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有突破。虚拟旅游这一研究主题的提出使得旅游学由现实空间发展到虚拟空间和网络空间,涵盖范围更广,学科体系更加完整。对于虚拟旅游的研究,虽然有现实旅游的相关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可以借鉴,但它毕竟属于旅游的全新领域,其功能结构、盈利模式和运营策略等问题仍需探讨。

一、虚拟旅游的涵义与特征

(一)虚拟旅游的涵义

所谓虚拟旅游是指以包括虚拟现实在内的多种可视化方式,形成逼真的虚拟现实景区,使旅游者获得有关旅游景点信息、知识和体验的过程。通过互联网和其他载体,虚拟旅游将旅游景观动态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旅游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游览路线、速度及视点,还可以参与发生的事件,或与其他参与者进行交流。

除了虚拟旅游的概念中所包含的直接效用之外,它还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意义:

1.用于旅游规划。由于虚拟旅游用计算机模拟景区,能逼真地展示规划设计方案,可操作性强,并易于修改,可以预见其必将在旅游规划设计中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

2.再现旅游景观。针对那些已经不存在的旅游景观或是即将消逝的旅游景观开发虚拟旅游,是保护、再现和传播自然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可以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3.弥补现实缺陷。虚拟旅游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生存和休闲空间,在其中“人性”得以充分的展示和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代社会在精神文化功能上的缺失。

(二)虚拟旅游的特征

虚拟旅游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1.超时空性。虚拟旅游能将过去世界、现时世界和未来世界拥有的物体和发生的事件单独呈现或进行有机组合,并可随时提供给参与者。

2.交互性。交互指人与计算机之间的沟通,虚拟旅游利用多种传感器与多维信息空间发生交互作用。

3.高技术性。虚拟旅游依托于现代化的虚拟现实技术及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脱离了高新技术,虚拟旅游就不可能产生。

4.经济性。虚拟旅游摆脱了客观条件的限制,降低了费用,避免了多种不可抗力的约束,从而使得“旅游”更加便宜。

5.多感知性。虚拟旅游环境能够给予旅游者景象、声音、接触、经历等多种感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由于时间、空间、经济等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大多数人的旅游需求难以得到充分的满足,这时基于计算机网络具有交互式多维可视化等特点的虚拟旅游就成为灵活便捷的选择。虚拟旅游与现实旅游的差异见表1。

二、虚拟旅游的功能结构与盈利模式

(一)虚拟旅游的功能结构

虚拟旅游网站是一个集成虚拟旅游体验、游客交流、旅游信息和网上预订等服务的智能化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功能模块组成:

1.虚拟景观游览。虚拟景观游览系统将景区的实地情景真实再现于网络中,这是虚拟旅游的核心组件。借助导航模块和电子导游系统,游客可以循着系统预先设定的线路漫游也可以自选线路漫游,不仅能通过显示器观赏这些景区的风光,而且可以通过虚拟人物的手势或口令参与到游戏情节中,以了解景点的人文历史或者进行用餐、购物等消费,从而获得宛如实地旅游的体验。

2.旅游信息规划。虚拟旅游的发展同现实旅游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虚拟旅游往往扮演实地旅游前先期体验的角色。因此,虚拟旅游便成为潜在旅游者获取各种旅游相关信息的一个渠道。更为重要的是,利用智能化的系统工具,虚拟旅游可以全面整合旅游者对目的地“食、宿、行、游、购、娱”这些咨询需求,为其提供一个规划旅游行程的网络应用服务平台。

3.旅游电子商务。虚拟景观游览系统与虚拟旅游社区对广大旅游爱好者来说是具有魅力的“圣地”,同时也吸引了旅游相关机构的聚集,成为重要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供旅游者了解、购买或预订旅游相关商品和服务。比如美国的“第二人生”网站,大约有460万会员在其提供的拥有1000多个景点的虚拟世界中旅游,同时吸引了IBM、喜达屋酒店以及便捷航空等公司,方便了游客进行网上购物与预订。

4.虚拟旅游社区。旅游不仅仅是狭义的景观欣赏,更是一种情感的皈依,人际的互动不论对现实旅游还是虚拟旅游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虚拟旅游社区是人们通过互联网围绕旅游生活而形成的生活空间。围绕旅游话题,社区成员通过文字、声音或视频进行广泛开放的交流,一方面,可以将自己的旅游经历与其他成员共享,从而使旅游体验升华;另一方面,也可以分享其他成员的旅游经历,并获得各种旅游知识,为实地旅游做准备。

(二)虚拟旅游的盈利模式

虚拟世界本就是互联网发展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对于虚拟旅游如何实现收益的问题,国内外仍在进行不断的探索。就目前来看,基于虚拟旅游的基本结构体系,它的盈利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旅游目的地营销。虚拟景观游览系统对旅游目的地起到了实地旅游之前的`有形展示作用,在这种营销模式中,虚拟旅游网站可收取大量的广告费用。这也是目前虚拟旅游网站的主要利润点。虚拟旅游给旅游者提供了一个获取旅游信息的平台,而对那些知名度不高的景区而言,则是一个新的宣传手段。因此,虚拟旅游运营商应该主要瞄准那些有潜力但现在还比较冷清的3A或4A级景区。

2.植入式广告。当虚拟旅游网站具有较高知名度并达到一定会员规模的时候,可以与除旅游目的地的其他企业接洽,将其商业广告内置,以获取广告收入。例如,在虚拟景观游览系统的某些场景中,增设客户品牌的酒店、餐馆、茶社、商场等,或者是企业标识、吉祥物、产品广告牌等等,但要注意广告的投放技巧,避免生硬的植入,最好使其自然地融人虚拟旅游的情节之中。

3.虚拟货币及物品出售。虚拟旅游可以与网络游戏相结合,在游戏环节中通过出售虚拟货币及物品等方式来盈利。借鉴网络游戏买卖武器装备的做法,虚拟旅游也可以让旅游者兑换虚拟货币进行虚拟旅行装备的交易,或者在虚拟旅游目的地营造自己的观景别墅或产权酒店等等。   4.旅游收入分成。虚拟旅游网站通过旅游信息查询与旅行线路规划的功能,一方面可以帮助旅游者设计和实施旅游计划,另一方面可以向景区、酒店、旅行社、航空公司、汽车租赁公司等旅游企业推荐顾客,从而与这些旅游企业对旅游收入进行分成而获得收益。其实,虚拟旅游运营商与这些旅游企业的合作还可以更加紧密。例如,用户通过注册参与虚拟旅游,若达到一定积分或级别即可获得相应的实地旅游价格折扣,就会带来更多的实地旅游消费。

5.网上购物或预订。虚拟旅游与现实旅游是紧密联系的,在旅游电子商务这一功能结构中,一旦游客对于虚拟旅游相对应的现实景观或物品产生兴趣,网上购物或预订便可产生利润。即使用户不会真正来到旅游目的地,带有当地风情的衣帽、饰品、书画、手工艺品、土特产品等旅游纪念品的销售也会为虚拟旅游网站的盈利提供更大的空间。

6.会费征收。在虚拟旅游社区中,人们按照不同的旅游兴趣形成不同的社群,通过人际交往获得高度的社会认同,找到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归属,并且通过自我形象设计和空间环境设计,实现自己的梦想。基于这些需求,虚拟旅游网站可以向长期参与者定期收取会费,并开发出某些只针对会员的高级服务,比如用户将虚拟财富兑换为现实货币的时候,可设定只有会员才能享受这项服务等。

虚拟旅游的功能结构与盈利模式的对应关系见图1它表明了虚拟旅游网站各个功能模块所能产生的利润来源。

三、虚拟旅游的运营策略

虚拟旅游的不良体验会削弱现实旅游的吸引力,甚至会导致潜在顾客群的流失。因此,虚拟旅游网站应该采取有效的运营策略,提高顾客体验价值。

1.完善虚拟旅游功能。虚拟旅游是相对现实旅游的一种旅游方式,与现实旅游的综合性相比,虚拟旅游也不仅仅是虚拟景观游览那么简单,应当结合现实旅游中食、宿、行、游、购、娱的多方面和全过程逐步完善其价值功能体系,从而推进现代旅游体系深入发展。

2.更新虚拟旅游产品。信息爆炸的时代,虚拟旅游网站所提供的冗余信息和过时信息可能会干扰旅游者对有用旅游信息的正确分辨与选择,使其难以确定旅游目的地、旅游内容和旅游进程。因此,虚拟旅游网站应该利用丰富且清晰、及时且准确的旅游信息来吸引旅游者,并面向不同类型的旅游者不断推出新颖的、独具特色的虚拟旅游产品。

3.控制虚拟旅游成本。虚拟旅游从构思、研发到设计生产,要经过结构设计、信息收集、信息数字化、模型构建、建设数据库、程序调试、广告宣传等阶段,往往一个小规模景区的构建也需要几个月乃至几年的时间,特别是调试阶段,需要认真细致地对每个环节作检测,所耗费的时间与人力成本很高。因此,注意控制虚拟旅游开发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才会增加盈利的可能性。

4.开展虚拟旅游合作。现在80%的旅游网站以发布地方信息或单一旅行社信息为主,服务范围也局限于区域性。另外,旅游企业自己招募人员来完成虚拟旅游的建设,由于人、财、物等原因,质量也不高。旅游企业之间紧密的合作,特别是高科技专业虚拟旅游制作公司的引入将会使虚拟旅游的发展更加迅速。

5.加强虚拟旅游宣传。虚拟旅游网站自身也有一个向用户宣传推介的问题。虚拟旅游企业应采用整合营销传播的方式。比如通过在宣传册、馈赠品上标明网址,在广播或电视广告中展现站点,向顾客发送电子邮件并促进顾客之间的口碑推荐,在热门网站及旅游相关媒体上刊发报道或文章等来提高知名度和访问率。

参考文献:

[1]WiUiamsP.&HobsonJ.S.P..ViuflRea1.ityandTourism:FactorFantasy?[J].TourismManage-ment,1995,16(6):429—435.

[2]于萍.虚拟旅游初探[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2(1):7O一74.

[3]余汝艺.虚拟旅游及其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何晓琳.虚拟旅游的优势分析及其运作策略[J].商场现代化,。(22):82—83.

篇9:反射吸收红外光谱法研究铝表面硅烷试剂膜的结构与性能

反射吸收红外光谱法研究铝表面硅烷试剂膜的结构与性能

采用反射吸收红外光谱法(RA-IR)研究了铝金属表面涂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S)、环氧基三乙氧基硅烷(GS)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APS)溶液成膜后结构及膜与金属表面之间结合状态,比较并探讨了不同处理工艺条件下硅烷溶液在金属铝材上成膜后膜的'特性,以指导硅烷用作金属表面处理新技术的优化和实用化处理过程.

作 者:徐溢 唐守渊 陈立军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400044 刊 名:分析化学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年,卷(期): 30(4) 分类号:O65 关键词:反射吸收红外光谱   硅烷膜   铝  

篇10:甘蓝耐裂球性与叶表面微形态及细胞组织结构的关系研究

甘蓝耐裂球性与叶表面微形态及细胞组织结构的关系研究

从细胞学水平上探讨影响甘蓝裂球的原因,为甘蓝耐裂性材料的选育和新品种的育成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甘蓝耐裂性鉴定指标的制定提供依据.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4份耐裂性不同的甘蓝叶表面微形态及细胞组织结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甘蓝球叶表皮细胞为无规则型,气孔为卵圆形或长椭圆形.材料间下表皮微形态存在较显著的差别:耐裂材料的'垂周壁上有明显的波状嵴,平周壁上有加厚的条纹状角质层纹饰,保卫细胞四周角质层褶皱较多、起伏较大,表皮细胞上覆盖有大量的粉状或颗粒状蜡质.易裂材料的垂周壁呈沟槽状下陷,平周壁上角质层光滑,保卫细胞四周角质层较平坦.耐裂材料的叶肉细胞层数多,排列紧密,间隙小.易裂材料叶肉细胞层数少,排列松散,间隙大.耐裂材料与易裂材料在球叶表面微形态及细胞组织结构上表现显著差异.

作 者:曾爱松 刘玉梅 方智远 杨丽梅 庄木 张扬勇 孙继峰 孙培田 ZENG Ai-song LIU Yu-mei FANG Zhi-yuan YANG Li-mei ZHUANG Mu ZHANG Yang-yong SUN Ji-feng SUN Pei-tian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 刊 名:华北农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SINICA 年,卷(期):2009 24(z2) 分类号:S635.03 关键词:结球甘蓝   裂球   叶表面微形态   细胞组织结构   扫描电镜   Cabbage   Head-splitting   Leaf epidermis   Cell structur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膨胀石墨的形貌结构与表面功能基团的XPS研究】相关文章:

1.技术进步系统结构与功能探析

2.多肽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3.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结构与功能

4.宗教与法律互惠功能的研究

5.汉俄语功能语法对比研究:评述与展望

6.污泥膨胀控制理论在污水处理技术中的研究与应用

7.《生命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细胞1》教学设计

8.结构参数S与氢氧化物溶解度的相关性研究

9.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增强UV-B辐射对PSⅡ蛋白结构的影响

10.从头计算对GanNm团簇的结构与稳定性的研究

下载word文档
《膨胀石墨的形貌结构与表面功能基团的XPS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膨胀石墨的形貌结构与表面功能基团的XPS研究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