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蒙古包的范文250字

蒙古包的范文250字

2022-11-23 08:15:3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若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蒙古包的范文250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蒙古包的范文25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蒙古包的范文250字

篇1: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庐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庐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普通蒙古包,顶高10-15尺,围墙高约50尺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个、6个、8个、10个和12个哈那。12个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见的,面积可达600多平方米,远看如同一座城堡。过去几十个如此大的蒙古包聚在一起,十分壮观。

蒙古包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6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运输。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这就是那有特点的蒙古包!

广海中心小学六年级:纯真de童颜

篇2:蒙古包特点

我们常见的蒙古包,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1、蒙古包的最大优点是易拆易装,便于搬迁,符合游牧经济生活。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搭盖起来。再就是可以就地取材,就地制造,民间手工艺人就能制作。还有,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和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很适合于经常移场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

2、蒙古包是东南向而设的'。这与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崇尚太阳,有朝日之俗有关。但这种东南向习惯不仅是一种信仰,更多的是为抵御严寒和风雪,包含着草原人民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和创造,因为他们居住在高寒地带,冬季又多西北风。

3、蒙古包通常通体呈现白色,或者米白色,特殊蒙古包,装饰有其他颜色或花纹。

4、蒙古包是完全生态和环保的居室,对环境没有一点污染和永久性破坏。

篇3:蒙古包作文

在各个民族的特色民居中,我最喜欢也最熟悉的就是蒙古族的蒙古包了。

蒙古包有四大结构,分别是:哈那、天窗、椽子和门。蒙古包是以哈那的多少来区分大小的,最大的有十二个哈那,最小的只有四个,十二个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上也是十分罕见的,有六百多平方米,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堡垒一般,过去几十个大蒙古包在一起,非常壮观。

别看蒙古包外表看上去非常的小,但是内部使用空间面积还是非常大的,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的民族居住和使用。

蒙古包自从匈奴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其造型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外观呈现圆形,顶上是圆锥形,围墙是圆柱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一百六十厘米左右,是用条木编围砌盖的。

蒙古包是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是游牧民族为了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改装,而且便于游牧,只需要四十头骆驼就可以运走,装起来的时间也是惊人地短,只需要二十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搭出来一个坚固的蒙古包,供人居住。

蒙古包外面还雕刻上了美丽的花纹作为装饰,这些花纹都是蒙古人认为的吉祥的图案,白色的蒙古包用蓝色的花纹点饰着,用辽阔的草原和广袤的天空作为背景,看上去美极了。

美丽草原上的蒙古包,是蒙古文化的缩影,我们爱惜蒙古包就是爱惜蒙古文化。

篇4:蒙古包作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蒙古族的那达慕、藏族的雪顿节、苗族的服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要介绍的是蒙古包。

蒙古人在公元七世纪前住的房都是把猎获的野兽皮做的皮棚,到公元八世纪以后,蒙古人脱离皮棚,住进了毡包。《蒙古秘史》中称“斡鲁格台儿”,所说的意思都是指蒙古包。蒙古包从此以后就是蒙古民族传统的住房,至今蒙古人住蒙古包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然小了那么些。但包内面积却非常大,而且包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也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

蒙古包是圆形的,由条木缘子,网状编壁(即哈那)圆形天窗和门的构成,外面盖上毡子,再用毛绳或皮绳加固而成。夏天掀开围毡通风,冬天放下围毡保暖。

搭盖蒙古包有着严格的次序:首先铺好地盘,再竖立包门、支撑哈那、系内围带、支撑木圆顶、安插缘子,铺盖炔阏薄⑽Ч那毡、包顶衬毡、覆盖包顶套毡、系外围腰带、围好哈那底部围毡,最后用绳索围紧加固,就是一顶浑然一体的蒙古包了。

蒙古包是东南向而设的,是为了抵御严寒和风雪,包含着草原人民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和创造。

蒙古包是草原上一道独特的民族风景线啊!

篇5:蒙古包蚊帐

A. 不绣钢支架:驳口牢固,硬度大,光泽亮,不弯曲,不会变形,平衡性好,可伸缩,中间可以悬挂风扇,不生锈,安装方便,较耐用。

B. 轻质碳纤维支架:牢固坚韧,可折叠, 折叠处接口圈表面为镀铬处理,永不生锈,携带与收藏都很方便。

篇6:蒙古包蚊帐

取出蚊帐在地上摊平,再把折叠帐杆连成二长条

将两条管子依次交叉插入蚊帐上端布套内

蚊帐撑开后,将二条撑杆的头插入孔内即可组装十分简单,可以免除钉装挂钩坏装璜,非常实用的蚊帐

篇7:蒙古包蚊帐

首先用清水浸泡2~3分钟,洗去表面灰尘,再用洗衣粉2~3汤匙,放入盛有冷水的盆中,溶解后放入蚊帐,浸泡15~20分钟,用手轻轻搓揉。不可用热水烫,否则会变形,用清水漂净后,挂在通风处晾干。洗净的蚊帐,要用塑料袋或布将其叠整齐后包好,单独存放,不要放卫生球 。如果和其他衣物混存,卫生球应用白纸包好,放在箱柜四角,不要和合成纤维蚊帐接触,否则会降低强度,出现斑渍。

夏天到了,大家还在为可恶的蚊子发愁吗,特别是家里有孩子,就不敢点蚊香,害怕对孩子的身体不好,那就买一款现在很流行的蒙古包蚊帐吧,这样的蚊帐放在家里一定会让你的房间更漂亮,现在大家是不是都想赶紧选择一款洋气的蚊帐呢。

篇8:九年级蒙古包说明文

中国有很多民族,如满族、回族、蒙古族还有我们汉族等56个民族。各民族风俗习惯都不相同,比如说:江南水乡、土楼、吊脚楼、蒙古包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蒙古包了。

蒙古包是蒙古人住的地方,它和我们说的房子用途一样,只不过它比我们的房子多一个用处,就是方便迁徙,想什么时候拆就什么时候拆,想在哪里建就在哪里建。我们知道蒙古人是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住址,他们靠放牧为生,哪里有草他们就在那儿安家。

蒙古包可通风、采光,即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非常适合游牧民族居住。蒙古包的外形像一个巨大的蘑菇一样,又如来自天上的飞碟一样,圆锥形的屋顶浮在烟雾中。尤其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事,偌大一个高大建筑,不用一根钢筋,全以一块块布缝在一起的,所以蒙古包就是牧民的家。人坐其中饮酒唱歌,真是花香袭人,奶油飘香,不啻仙宫帝阙。

蒙古包有一个馒头大小是橙黄色的一共有二层第一层上用蓝色的线围成的一个花边。这个蒙古包的'门是用一条粉色的像毛毯一样的东西上有绿色和黄色围成的。

第2层是用白色的花边围成,第二层有2个大拇指的大小,顶层是红色的,贴满了银色会发光的小片片,中间还用了金色的丝带围成了一圈

有一次,爸爸带我去大草原玩,内蒙古人民热情接待了我们,他们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马。我也试着骑上马,发现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我渐渐学会了骑马,发现骑马真的好简单。走进蒙古包一看,仿佛就是我们的家,陈设简单,席地而坐。屋内冬暖夏凉,地上铺满毯子真是太舒服了。

啊!真是令人难忘,草原上的蒙古包,真是太美了!

篇9:九年级蒙古包说明文

辽阔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帐篷们蒙古包

蒙古包蒙古族牧民居住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随着畜牧业经济发展和牧民生活改善穹庐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

蒙古游牧人民族传统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已出现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60毫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游牧区多游动式游动式又分拆卸和拆卸两种前者牲畜驮运者牛车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普通蒙古包顶高10-15尺围墙高约50尺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四大结构:哈(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蒙古包哈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4、6、8、10和12哈12哈蒙古包草原罕见面积达600多平方米远看同座城堡过去几十此大蒙古包聚起十分壮观

蒙古包许多蒙古人日常居住地大多数蒙古人终年赶着们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牧场蒙古包打点成行装由几只骆驼运落脚点再起帐篷现开始搭了蒙古包架设简单般搭建水草适宜地方根据蒙古包大小先画画圈便开始按照圈大小搭建蒙古包搭好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地毯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篇10:九年级蒙古包说明文

白云朵朵,蓝天有了斑斓;歌声悠悠,不再寂寥;衣襟飘飘,居住神舟一方;点点蒙古包,增添色彩于草原。蒙古族,以游牧为生,以草原为家。

历经长途跋涉,终从那头翻山越岭来到此地。寻找适宜气候,养育一群牛羊。你也许会问,他们有家吗?有人答,是蒙古包。风很紧,吹舞着道道彩旗;光甚强,照射着一方草地。蒙古包简易却坚固,朴素却绚丽。你,是茫茫草原里的一丝波涛;你,是寂寞途中的一个依靠;你,是整个民族文化的一种标志。以你为家,或许不错。

但又有人提议,游牧人总会换着自己居处,蒙古包太孤独,不能为家。在荒芜人烟的草原中,有位牧民拖沓着艰难步履,跟随这一波牛羊,徒步于此。天辽辽,地广广,天地之间,何处为家?牧民把自己的身躯带在途中,把自己的灵魂献于牛羊。季节在变,牧人在游,牛羊在奔。相伴,安详。也许你和蒙古包都可与牛羊相伴,以牛羊为家,不再孤独。

牧民伙伴,是牛羊;牧民之家,也是牛羊吗?细细想来,其实不然。牛羊也终会离他而去,当只有孤身一人之时,是否意味着,只是有处所可去,却无家可归。后来才知,原来草原是牧民永远的家。他在奔走,但不过是在草原咫尺之间,身影永归草原。草原上,如雨的马蹄,如琴的歌谣,如梦的画面。以草原为家,以牛羊为伴,以蒙古包为依靠,牧民恪守本分,奔波一生。他厌过,一生如此反复;但他终热爱草原,热爱自己的家。这个家,把蒙古包、牧人、牛羊永远牵扯在一起,让他们远离孤独。

广袤草原,一人,一歌声,一群牛羊,一个蒙古包而已。说其单调,也不完全是。说起繁华,也不完全是。其实,这样刚刚好。宁静却不孤独。这样,一处居所可以自由穿梭各大草原;这样,一位牧民可以随意行走于神圣土地;这样,一个歌声可以任意飘荡在朗爽空气。

有了草原,有了牛羊。蒙古包,在漂泊,却不孤独。

篇11:九年级蒙古包说明文

在希拉穆仁大漠草原,给我印象最深的不仅仅是骑马,还有住蒙古包。

在我们骑马归来时,由于下雨,蒙古特有的那达穆晚会也取消了,我们个个都已经身疲力竭了,只想好好的睡上一觉。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600多人;小者可以容纳20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蒙古包的大小先画一个圈,然后便可以开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于是我们钻进了蒙古包。

蒙古包里面有一张半圆的大床,大约可以睡十几人,床是顺着蒙古包的毡帐搭砌而成,床上铺着印有蒙古族特色图案,床上放着一张长条小桌,看起来漂亮、整洁极了。谁知里面却暗藏杀机!你只要把桌子抖抖,把被子拍拍就知道了,这时便会有一些小虫子窜出来,那些虫子让人叫不出名子,黑乎乎的,我们的睡意全吓没了。于是,我们连忙采取了'急救措施“,拍桌子、抖被单、我们干的疲惫不堪!可虫子却没见少,这时睡意又像波浪一样席卷而来,我们也不管那么多了,倒床就睡了。

第一次住蒙古包,虽说没有家的温馨、舒适,但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篇12:蒙古包作文500字

蒙古包作文500字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庐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庐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普通蒙古包,顶高10-15尺,围墙高约50尺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个、6个、8个、10个和12个哈那。12个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见的,面积可达600多平方米,远看如同一座城堡。过去几十个如此大的蒙古包聚在一起,十分壮观。

蒙古包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6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运输。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这就是那有特点的蒙古包!

篇13:蒙古包的作文

在辽阔的蒙古草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

蒙古包虽然不像徽派建筑那样有名,也不像苏州园林那样美丽,但它依然保存着自己民族独有的特色。保存着蒙古族的民族传统。

蒙古包是许多蒙古人民的日常居住地,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牧区。一圆形天空,通烟器,包门小。朝南或者朝东南。在古时候,它还有好几个别名,分别是“穹庐、毡帐还有毡房。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最大有蒙古包约可容纳600人,最小的蒙古包大约可以容纳20人。

蒙古包的.架设非常简单。一般是搭建在风水好、水草适宜的地方。先根据蒙古包的大小画一个圈,然后就可以按照这个圈的大小进行搭建。蒙古包搭好后,人们便开始装饰蒙古包的内部。铺上厚厚的地毯,放上一两张既舒适又漂亮的小床,四周再挂上镜框和各种美观的装饰。现在一些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给蒙古包增添了许多色彩。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便内部面积确很大。它不但采光条件好,而且不怕风吹雨打,冬暖夏凉。

蒙古包不像徽派建筑那样有名,不像苏州园林那样美丽,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而保存下来。

篇14:蒙古包的作文

走向蒙古草原,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而在茫茫绿海之中,又点缀着几朵耀眼的花儿,没错,这就是——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600多人;小者可以容纳20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蒙古包的大小先画一个圈,然后便可以开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住和使用。

搭盖新包后,是要举行新包宴会的,在新灶是举火,准备丰盛的食品,请左邻右舍来喝茶。来客将礼品呈上后,将哈达拴在坠绳上,有一位年迈的祝颂人,手捧哈达和盛满鲜奶的银碗,高声吟唱《蒙古包祝词》。毡包的祝词各地不同但十分丰富,既有传统浪漫的部分,也有现实的描述,既有古老历史的遗恨,也有当代新增的部分。有固定的套路,也有即兴发挥,是非常富有艺术性的。

蒙古草原很美,蒙古包很美,而那儿人与人之间的那段距离更美。

篇15:蒙古包的作文

在希拉穆仁大漠草原,给我印象最深的不仅仅是骑马,还有住蒙古包。

在我们骑马归来时,由于下雨,蒙古特有的那达穆晚会也取消了,我们个个都已经身疲力竭了,只想好好的睡上一觉,于是我们钻进了蒙古包。

蒙古包里面有一张半圆的大床,大约可以睡十几人,床是顺着蒙古包的毡帐搭砌而成,床上铺着印有蒙古族特色图案,床上放着一张长条小桌,看起来漂亮、整洁极了。谁知里面却暗藏杀机!你只要把桌子抖抖,把被子拍拍就知道了,这时便会有一些小虫子窜出来,那些虫子让人叫不出名子,黑乎乎的,我们的睡意全吓没了。于是,我们连忙采取了“急救措施”,拍桌子、抖被单、、、、我们干的疲惫不堪!可虫子却没见少,这时睡意又像波浪一样席卷而来,我们也不管那么多了,倒床就睡了。

第一次住蒙古包,虽说没有家的温馨、舒适,但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篇16:有关蒙古包的说明文

蒙古包是蒙古族的居住建筑,外形非常普通,呈圆形尖顶的天穹式住屋,是由木棚,撑杆,包门,项圈,衬毡即皮绳和鬓绳等一些普通东西构成的。

蒙古包虽然不够城市的高楼大厦豪华,可是它易于拆装,随时可以“搬家。”而且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可以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很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光线也很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蒙古包是东南向而设的。这与古代北方草原名族的崇尚太阳,有朝日之俗有关。但这种东南向习惯不仅是一种信仰更多得失未抵御严寒和风雪,包含着草原人民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和创造。因为他们居住在高寒地带,冬季有多西北风。

在我的介绍下,你有没有想去内蒙古旅游啊?有没有想去享受蒙古包带来的生活呢?到了那里,当地人会招待你如国王一样!

篇17:蒙古包旅游村

蒙古包旅游村 -资料

兴安蒙古包旅游村位于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察尔森镇境内,距乌兰浩特市四十公里处,总面积十平方公里,是集避署、度假、旅游为一体的具有蒙古民族风情的'旅游村,

资料

也是了解兴安盟政治经济文化的窗口。

旅游村特设有蒙古民族风情的骑马、射箭、狩猎、钓鱼、划船等娱乐项目。

【蒙古包的范文250字】相关文章:

1.蒙古包作文

2.描写蒙古包的作文

3.草原上的蒙古包作文

4.蒙古包里的小女孩作文800字

5.日记250字

6.读后感250字

7.250字读后感

8.250字作文

9.广播稿250字

10.无题-250字作文

下载word文档
《蒙古包的范文25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