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有梦书当枕经典散文
“Koer”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三更有梦书当枕经典散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三更有梦书当枕经典散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三更有梦,书当枕散文
三更有梦,书当枕散文
一木一浮生,一叶一菩提,一砂一极乐,一草一天堂。
一本书,亦然。在漠漠的夜色中,只要翻开,便是一个世界;为我构造,让我沉醉。不知读了多久,便会沉睡。
而弥漫在身旁的,则是浓浓书香。
浮华的尘世埋没了世人的心。而书恰似一泓清泉,为其洗涤;就像《与朱元思书》中一般,“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将心灵寄予书中,内心的`喧嚣便会被平定,所剩下的,只是祥和。
有时对着深夜我会问自己,只有像那一本本厚厚的、印满了字的才算是书吗?
良久后,不禁自言:呵,当然不是啊。
有时,一个故事就成了一本书
大观园中的春夏秋冬、十二金钗终凋成红楼一梦,吴敬梓笔下的一件件拼起来便组成了一个自私可笑的人世间。
有时,一个人就成了一本书
仰慕着李太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万丈豪情,却仍欲拟林徽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光艳与轻灵。
有时,几首诗词就成了一本书。
先悲于纳兰容若的“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却又忽地因为稼轩“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而感慨不已。
甚至于,几句言语便成了本书。
庄周的“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让心灵与其一样透彻,也因海子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对那份惬意充满向往。
不必在意高尔基说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不必理会颜清臣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我读书只是为了惬意,把这当做一种乐趣。
如此,甚好。
只要快乐就好,不求有所感悟,只愿心满意足。
只要浅尝辄止就好,不求醉于其下,只愿闲游其中。
有人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
求索?求索;就一路求索下去吧,就算跌跌撞撞的也好,不留足迹。
世间万物皆黄土,唯有书韵久流香。但愿在在深夜的梦中,我能与其相逢。
三更有梦书当枕。不知何时,我会从睡梦中惊醒;醒来时,天更蓝,海更阔,而我的世界,一片明朗。
篇2:三更有梦书当枕经典散文
三更有梦书当枕经典散文
一直很喜欢作家琦君的一句话:三更有梦书当枕。是它让我想起那些与书相伴的清淡而苦涩的岁月,那些遗落在山岗上的牧歌日子,那些有着蛐蛐欢快吟唱和月落乌啼的夜晚。也一直认为,人生其实就是一条亘古流动的河流,而书就是那在日夜流淌中静静沉思的河床,或者是那岸边随风摇曳的无名野花,散发出弥久不散的淡淡幽香。
一
自小生长在农村,那时家里穷得象被拔光了毛的鸭子瘦骨嶙峋,对于书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奢侈品。而刚念了三、四年级的我,却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这件奢侈品。也许,那时便已注定了我此后必定是一路坎坎坷坷、跌跌撞撞。
喜欢读书,就得去找。但村子里能有几本书的同伴很少,最多的便是阿辉和阿峰。阿辉的书大多是被我们称为“公仔书”的图书,其中有《三国演义》系列、《渡江侦察记》等,都是他出嫁的姐姐和姐夫帮他买的。为了能够看“公仔书”,我就很不争气地去巴结阿辉,有时阿辉被我哄得心花怒放,就让我挑选他的图书来看,以至我也常常看得心花怒放、畅快淋漓。
很快村子里有限的藏书被我读了几遍,就再也不能满足我的读书欲望了。于是我把目光转向学校的同学身上,想方设法借来看。因为家离学校远,有七、八公里山路,一个来回就要两三个钟。为了节省时间读书,有时我干脆连中午都不回去吃饭,就躲在教室的角落里津津有味地看借来的书。此后多年,我还会偶然想起在那间乡村小学教室的某个角落里,有那么一个瘦小的身影,他那专注的神情还会让我感动,以至到了后来有了想在心里为他流点泪的感觉。渐渐的,由于长时间营养不良,我瘦得如秋后晒谷场上一支被风干的禾杆,干瘪瘪的。
在学校里未看完,晚上就带回家里继续挑灯夜战。然而带回家里看是有点“风险”的,那时年迈的奶奶看得我很紧,是绝不允许我看那些与课本无关的书籍的。她把毕生朴素的愿望寄托在我的身上了。好在奶奶不识字,看到我坐在桌子前看书,根本分不清我是在看课本,还是看“闲书”。所以我在做完作业时,公然在她眼皮底下看借来的书。而可怜的奶奶看到我枕头底下塞满各种书,每晚看到深夜,还经常手不离书本,就连放牛也带本书去,而不象村里其他伙伴那样只顾疯玩,她常常沾沾自喜地对别人说:“看我益儿读书多勤奋,将来一定会考个秀才。”
二
及至上了中学,离开了家也离开了奶奶,在学校寄宿,有了点自己自由的空间,我更一发不可收拾。学校里有间图书馆,那是我每天课后必去的地方,一来二往,图书馆的阿姨也和我混得很熟,每次我想借什么书都特别照顾,有时还让我进去挑选。但大多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但还是由着性子读下去。
最初我喜欢读一些战争类的故事书,包括古代的和现代的,比如《水浒传》、《三国演义》、《兴唐传》以及《铁道游击队》、《三大战役》等,而其中最喜欢的还是《西游记》,我看了不下十遍都不觉得厌倦。后来我又跟着看起了言情小说,看得最多的是琼瑶的书,从《窗外》开始到《彩霞满天》到《月满西楼》等,可以说琼瑶的书我几乎看个精光,也许那时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吧,脑子里常常浮想联翩。再后来,我又跟着看起了金庸、古龙等人武侠小说,看得很入迷,常常坐也看、走也看,甚至躺着也在看。但不知怎的,我却不喜欢读《红楼梦》和外国小说,说来汗颜,《红楼梦》至今我还未读完。
而真正算得上读书的,却还是在奋兴中学读高二时一位语文指导下读的`书。他叫何子健老师,何老师是一位学究式的老师,钻研学问和读书都很用功,古文功底深厚,常常在《语文月刊》等杂志上发表一些研究论文,当时被我奉为偶像。何老师家里有很多藏书,知道我喜欢看书就把自己珍藏的书借给我看。在何老师那里,我读到了不少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等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精华的书,也学会了如何有选择地读书。不料,一年后何老师却因病而去世了,我也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
三
说来有些惭愧,小时候我最大的理想是当一名书店售货员或一名图书馆管理员。因为每当我到书店时,看到一个个售货员阿姨坐在窗明几净的柜台后,悠闲地一本本翻着刚刚送达的新书和杂志;而图书馆管理员则象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书海丛中来回穿梭着,看得我眼睛发直。
为着这个朴素的理想,我一直努力地奋斗。而其实一直在支撑着我、给我无穷动力的却是那一本本散发着诱人光泽的书籍。记得有一次到舅舅家玩,无意中在墙角找到一本破旧的《春秋战国》,我欢喜得如获至宝,就偷偷地带回来,那是自己拥有的第一本书啊。我把它放在床头,一有空就拿来看,每页几乎让我翻破了。实在不行了,我就把它包好藏在抽屉里,不料却让蚂蚁啃个精光,为这事我一直心疼了许久。
毕业后出了社会,我以为可以把自己的梦想付之实践了。但每月微薄的工资除去吃饭、生活费用,给点家里,到最后能给自己自由支配的少之又少;后来又成了家,每月柴、米、油、盐占去工资的一截,还要想办法筹钱供房,经济更是显得捉襟见肘。每每流连于街头摊档小店,见到一本喜爱的好书,还总会耳热心跳,可摸摸羞涩的口袋,想着这个月的房贷未交,想着家里煤气快用完了,想着要为女儿买台点读机,只好依依不舍地放下来,就象那位“和羞走,倚回首,暗把清梅嗅”的淡脂素衣的小姑娘。
纵使如此,我还是挤着劲去买书,加上朋友送的,十多年下来我也拥有了满满的四书柜书,也有了一个小小的书房,也拥有了一方梦寐以求的独立的读书天地。但此时我却没有了最初那份心境,外面灯红酒绿,单位百事缠身,家里稚儿绕膝,再也无法静下心去读书了。
四
春日迟迟中,我静静坐在凌乱的书房里,凌凌乱乱地追忆着读书的往事,凌凌乱乱地写着,竟再也无法理出一个头绪来。无书时想读书,有书时无法读,而正是这些矛盾构成了真实而复杂的人生。长此以往,也许连仅有的遗憾也会随着岁月慢慢老去,空留下丝丝惆怅,那才是真正的悲哀啊。
篇3:三更有梦书当枕散文
三更有梦书当枕散文
现在家里有了电脑,但我还是习惯捧着一本书,找个清静的地方,然后一个人细细品读。若是自己的书,也就可以在书上写写划划;写一些不着边际的自我感觉,划一些莫名其妙的心灵符号。
藏书,是我的一大爱好,虽算不上第一(第一是集邮),但也迷得神经兮兮的。每当我从外面抱着一堆书,走进家门来;在亲人的眼光中,我似是精神病患者。
纵然如此,却也坦然受之,依旧是我行我素。因为淘书的乐趣实在诱人,无论是夜灯闪烁的书摊,还是典雅或破旧的'古旧书店;那份寻寻觅觅的浪漫,实在让人受用不已。借用郑振铎先生的话说来,便是:有的人就不该逛逛书摊么?夕阳将下,微风吹衣,访得久觅方得之书,挟之而至,是人生一乐也!我想,有这样癖好的人应该有一些,而我就是其中一员。
时至今日,我的藏书已有二三千册,虽然没有什么版本上的值得炫耀的名籍秘典;但也不乏少见有趣的一些书。更重要的,是要自己喜欢,是要细细的将其都看过,是要把别人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前面的两条我做到了,最后的我还要努力,即便要用一生的时间,我也会全力以赴。
曾经无数次想写一本书话体散文集,却又无数次搁浅。我不能“打鱼摸虾,误了庄稼”。因为我想写的小说、诗歌,实在太多了。唉,时间真是当之无愧的吝啬鬼,溜得太快太快,总是不给我充足的时间来写作。但是,这样的时间,我定要尽快挤出来,也终会完成这部书稿的。
三更有梦书当枕,在这忙忙碌碌的红尘中,这也实在是无上的享受。
三更有梦书当枕,我愿此生伴书眠。
篇4:三更有梦书当枕作文
辗转反侧,依旧无法入眠。
此时已是深夜,随手在书架上摸下一本书。那书碰到手时,微微有一种皱缬之感。将灯打开,耀眼的白光将书的封面照亮,原来是一本《季羡林散文》。书已买了多年,至今尚未细细的品位过。如今翻开书的扉页,一种与旧知相遇的感慨便油然而生。
顺手一翻,一篇《清塘荷韵》映入眼帘。在这静静的夏夜,闻着虫鸣,品一篇这样好不批过了。
依旧是宁静的夏夜 但我读到书的第一个字,仿佛到了那半亩方塘。眼前是一片盛开的荷花池,一股诱人的清香闯入鼻中,沁人心脾。微风中,荷叶悄悄的'舒展着硕大的叶片。荷花故作娇儿之态。池中的荷花千姿百态,有盛开的,有含苞待放的,有半含半露的。但它们都是那么迷人,使人陶醉其中无法忘却。
月光静静的洒落在墙上,无言,缓缓的流躺,那面墙却照的银白。不知不觉中已经入睡。
那幅荷花图再次浮现在了眼前。月光似银绸一般,一泻千里,无声的洒落在湖面上,将这荷塘安详的笼罩在了这银色的世界中,沉醉不知归路。放眼望去,似乎误入了李轻照梦中的藕花深处,只是并未“争渡”,而是悄悄的泛舟池中,品味着月色之幽,品味着荷塘之魅,
品味着荷花之甘……
清晨的鸟鸣将我惊起,那本《季羡林文集》悠然的躺在耳边,依旧是无言。但它却使我明白了写作并非只是凭借自我的感觉,而是能使读之者能够如临其境。惟有将自己写入文中,与景相通,与情相汇,才能真正的算上一篇美文。通过《季羡林散文》也使我明白了成功必须靠努力的拼搏,失败之后成功也会如期而至,这正如《清塘荷韵》中的最后一句话: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思绪万千,鸟依旧在鸣,风依旧在暗暗的吹着,只是梦中的荷花香在淡淡的隐去……
篇5:三更有梦书当枕作文
读书是寂寞的,飞雪作陪,清风为伴。不及玩耍那般快乐,不似出行那般快活。书中鲜活的内容却带给了我们无穷的乐趣。
“一梦回唐朝,几朝到古今。”烟雨朦胧,最宜读史。听风听雨,听这离合悲欢。古有大唐盛世,今有书中繁华。在历史的长河里溯游。大唐盛世、战国春秋,朱雀桥边的回眸,乌衣巷口的转身……一帧帧一幕幕恰似触手可及,却又忽然消逝。这是一出戏,一出没有结局的戏,每个结局都是新的开始……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皓月当空,最宜传奇。看星看月,看这破釜沉舟。历史长河川流不息,多少人仅仅是昙花一现,唯有英雄风姿流传千古。单刀赴会关二爷,赤胆忠心赵子龙。无一不是在历史长河上闪耀着的星星,因为他们,我明白了什么叫“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月白风清,最宜诗词。品酒品茶,品这浮云朝露。纵横千古,畅游诗词。豪迈唐诗,太白之诗,宝剑相伴,美酒入肠,便也驱尽了忧愁,换来了传得几世的豪迈;豁达宋词,东坡之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忧愁,但终会豁达。
“人生何必常相伴,遥似相思寄东风。”万籁俱静,最宜古典。赏花赏月,赏这明月清风。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经人间百味,写千古诗文。
三更有梦书做枕,一身墨香常相伴。
篇6:三更有梦书当枕抒情散文
三更有梦书当枕抒情散文
夜长梦短,最怕一个人在梦的河流中撑着一支长篙在寥落的星辉中没有航向的前行。没有月只有淡淡的星,一个人漫无边际的漂泊。四顾茫然,找不到一个可以停泊的渡口。于是,就宁愿夜再长些,梦再短些,孤独最好再少一些。
总是在三更的时候,人还是不能眠。满脑子就像是塞进了缭乱纷飞的柳絮,想一些不想想又剪不断、理还乱的那些所谓的爱恨情愁。
想马上入眠,紧紧的闭上了眼,却总是进不了梦。即使进梦,梦里那些前尘旧事也会呼啸而来,让你辗转不能安稳。
人真的渴望给自己的心安一个开关,让自己能掌控自己的情感。可这个世界每个人都一样,也许你会管住自己的身,却永远也管不住自己的心。
心的舞台上,下一个是谁会粉墨登场?是谁会让你心乱如麻?这一切,我想也许只有梦才会知道。
我宁愿承受梦的折磨,让我暂时的忘却黑夜的落寞。在梦中细数那些零落的繁花,听一听是谁又在梦里唱起了《葬花吟》。可我却总是在三更的时候,还不能入梦。
心把暗夜敲得一颤一颤的,于是只能重燃灯火,百无聊赖的在枕边拾起一本本书来。随意的翻开某一页,也许这个残夜,就伴着书的墨香,让我的心从烦躁走进宁静。
这世界越来越多的诱惑,越来越多的陷阱,也有越来越多的所谓的朋友。有时寂寞了,打开厚厚的`一本电话簿,可竟不知打给谁?这真是,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断有谁听?
心戴上了面具,连笑容都被粉饰过了,自己都觉得自己假。于是孤独伴着寂寞,就像海浪一样汹涌而来,夜就成了被海浪拍打得无处可逃,也只能选择承受那广袤的沙滩。
我想逃离这沙滩,求得片刻的宁静,别让时间给寂寞留下空白,于是我就选择了读书。就斜倚在床上,就着孤独的灯,慵懒的读着。读着、读着、不知不觉中自己就会和书中的描述合二为一。缭乱的思绪就会淡淡地化于书外,我就会走入书中的境界,人就和着夜色融进了墨香中的世界。
月华如练,星河鹭起,心就如一环白璧,人就如一泓碧水。悠然间竟觉得墨香是这么的浓烈,让尘世间的一切烦忧都会暂时停歇。我为那些侠义拔剑起舞,我为那些殇情高唱离歌,我为那些坚贞拍案击节,我为那些甜蜜心如甘饴……
于是自己就为自己找到了精神的栖居地,那就是我枕边的一本本泛着墨香的书籍。我也在这墨香里找寻那些久违的感动,关于友情、关于高义、关于纯真,关于那些湮没在红尘里一切的美好,和那些已经不可复制的传奇……
我就愿变成一个精神上的麦田守望者,让那一行行散发着墨香的文字,熨平我情感上的那些皱褶。那些情感已被书中的文字记载了几千年,可哪一种感情没有被时间消磨得只见故事,不再见当初的旖旎哀怨。发黄发脆的古卷,也经不起时间的翻阅,渐渐的散碎了,就把那些故事飘散在风中,慢慢的那些故事就飘零不见。
岁月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江河,而那些泛着永恒的墨香的文字就是这河流里熠熠闪光的珠贝,即使岁月的河流只留下干涸的河床,但什么能淡化那珠贝的光芒!三更,有梦的夜,我就是那个拾贝的人,在文字的沧海桑田中品味墨香,享受墨香。
不必诅咒生命太短,不必感伤相见恨晚。当三更的夜,那一篇篇活色生香的文字一下自己俘获了你,你会感到原来能活在文字中是多么的幸福!不能眠的的夜就这样让自己穿越时空,让自己的情感驰骋文字的原野中,闻着稻麦的香,静静地感怀着西风凋碧树的荒芜。有了墨香,生命就会无极限的丰富、伸展、延长。那一部部书,让你在别人的故事里感怀自己的人生,不一样的丰富会让你觉得你之外的世界原来有千千万万种的不同,千千万万种的波澜起伏。
人只有一种人生,走过来的路对自己来说就已经变成了历史。前方的路,也不会有什么峰回路转,也不会有什么意外的惊喜出现。人越活就会越觉得人生真真的就是一种平淡。夜晚千万条路,到了白天又只能循规蹈矩的重复日复一日的奔波。
可那些书,却会带给你一个个无限瑰丽的梦幻。在那里你可以和书中的人一起去哭,一起去笑,一起去谈一次旷世的恋爱,一起去奔赴一场荡气回肠的舍生取义。
快意恩仇也好,伤怀离别也罢,也许这一切就在暗夜里让你重新燃起生命的激情,体会墨香带给人们的美好。也许在故事中眼皮会越来越沉,字迹也会在灯光中渐渐的模糊起来。于是就在还没有看完的故事里进入了梦乡,在梦乡中也许还为那些故事牵肠挂肚。
也可以和那些书中的人喝一壶千年的老酒,悬崖畔流传着谁的传说?一壶用月光酿成的酒,喝下,天地醉倒,绝了时空。也可以和书中那些自己钟情已久的人谈一场旷世的爱恋,梦浓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离别时泣血成红豆。梦醒处,也许红豆依然在手。
在墨香中时空交错,在文字中体味什么叫做“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的千年孤独。当情与文字水乳交融,觉得能活在文字的世界里真好,此情此景,已经分不清哪些是我哪些是故事里的事,当我和故事里的事共鸣,三更的梦里会有多少墨香暗暗飘送!
三更有梦书当枕,枕一枕的墨香,隔着一生看夜长梦短,隔着一世看爱恨纠缠。梦里梦外,前世今生,也许有这墨香伴我就足够了,这样,我就可以撑一支长篙,悠闲地在我的梦里梦外徜徉……
篇7:三更有梦书当枕作文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我喜欢用这两句话来描绘一种读书的境界。
读书需要一种意境。安然的心绪以及宁谧的氛围,都可以将你带入那种既恍惚空灵,又旖旎美妙的境界中去。在一种如诗的意境中读书,心灵会像热水里的新茶一般丝丝缕缕地舒展开来,抑或,你会感到那个温暖的杯底从你的心房间熨过,熨开你心上的每一条褶皱。意境有了,剩下的是选书了,每个人都有适合他的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的种类不必细究,《三国演义》《水浒传》固然是好,散文随笔又何尝不可?《封神演义》堪称中国《神曲》;唐诗宋词更是博大精深;《红楼梦》背景重重,内涵幽远;《巴黎圣母院》包含美丑哲学;《双城记》故事曲折,扣人心弦。
在书中,你可以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可以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在书中,你可以参与重大决策的谋划,可以目击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在书中,你甚至可以参悟佛学禅机,感受人生哲学;在书中,你会兴奋、会怨恨、会愤怒、会畅想。书的内涵,绝非薄厚不一的几页或几十页纸张所能包含。
书看得多了,其营养也会滋润你的“野心”,所有的书都幻化成了一只只从自然、从社会伸出的召唤之手。于是你渴望成长,渴望回归自然,走向社会,在自然社会中解读人生这部书。
你盼望有一天能踏上流浪之路。去山清水秀的江南,去白山黑土的兴安岭,去百草丰茂牛羊成群的呼伦贝尔,去巍峨高耸的喀喇昆仑山……你盼望有一天能踏上通往异国的征程,去罗马的喷泉扔一枚镍币,许一个心愿,在古老的竞技场上感慨人与兽的决斗搏击;去法国巴黎揭开圣母院的面纱,在圣爱米里安小镇啜吸葡萄酒香;去美国的麦迪逊大桥上来回走一趟,在尼亚加拉大瀑布前聆听水石相搏;再到埃及,破解悬而未解的金字塔之谜,顺路走趟撒哈拉沙漠,领略三毛那冒险的刺激……
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一本好书会让你渊博;一本好书,会让你思想腾飞;读书,你会知道天地之广博,万物之灵气;读书,你会体味古人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读书,你会领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滋味与意境。
在你的生命航程中,书是浩瀚的大海,你是海上的一叶小舟。尽管你整日在大海的怀抱中遨游,却读不完大海的博大与深沉。由此你会明白:世界无终极,知识无止境,读书才是挺立潮头的明智选择。书,它伴随我们成长,为我们插上理想的翅膀。
篇8:三更有梦书当枕作文
三更有梦书当枕,千里怀人月在峰
---题记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卢,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我国伟大的毛主席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但书不可一日不读。”可见阅书的重要性。国家正在进步,要想国更强,则少年必须强,少年如何强,该以读书为最甚。
书之韵。
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说明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伟大的思想家鲁迅提过“倘能生存,我当然要学习。”从中可见鲁迅对知识的渴求。读书不益狼吞虎咽,理解书中所表达的涵义更为重要,朱自清的《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在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给我们很好的阐述了时光的`匆匆流逝,自己却无法挽留的无奈和惋惜。若不仔细分析文本,而是囫囵吞枣的一阅而过,并不能更好的得知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而读书若是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读懂书的韵味,更能给人经验,使人充实。
诗词为魂,再造丹青。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孔子的《论语》,屈原的《离骚》等都包含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独白,有欢乐,有忧愁,更拥有一腔热血的爱国情怀。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饱含了他对人民生活的关心;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了自己的远大抱负;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诉说了自己深深的思念;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抒出了自己的忧愁之感。看似平淡无奇的句子,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了最真实的情感。读书就要取之精华,读诗词也一样,善于了解作品的背景,更能更好的了解作者写诗的目的。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读书须有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须有陆游的“纸上得来躬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的精神;须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学,不怕千万卷。读书不怕吃苦,收获的益果就越多。
大文学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类的朋友,更是我们的导师,它充实着我们的生活,指导了我们前进的方向。读书吧!它是教我们做人、引领我们前进的灯塔。
夜者,日之余,冬者,岁之余,阴雨者,时时余,皆为闲暇无事时也,读书正是修行时 --- 后记
篇9:三更有梦书当枕作文
我常常在想,一个人若是手头、桌上、枕边都放着一本好书,那么这个人必能够使满屋充满书香之气。所谓一本好书在手,胜似千金在握。闲聊时,信口道来,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晓。更有梦醒时分,泪沾湿了枕头,回想起书中的只言片语。只道是,今夜正好眠。
我相信,有一种永恒叫经典。何谓“经典”?这倒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引经据典。我姑且自圆其说一番。成语的意思是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那我便要问,这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有人说,这是从更早的经典里提炼成的。如此一来,便像在晒谷场里筛谷子,留下的全是粒粒饱满,在阳光的映衬下愈发显得金光闪闪。或许这便是经典的力量吧,如此经久不衰。
个人认为,我们看书不在于数量,而要关注的是质量。许多人经常能够高谈阔论,说自己如何看过各种诗词曲赋、经典书籍云云,然而问及书的内容时,却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个大概,可谓是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我倒喜欢时不时地捧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中华文字向来是我们国人引以为傲的,将每个独特的方块字追溯其本原的话,恐怕一时半会儿是说不完的。见过两个有趣的文字——“彳亍”,把一个“行”字拆开,还能走得快吗?自然是走走停停,行动迟缓,而这便是它的意思。可见方寸之间亦有无穷的乐趣。有时候,文字的魅力不仅在于她自身蕴含的一种品味,她更是一种习惯,是人类与“第三世界”之间的纽带。
正如文字的隽秀,经典亦是万千璀璨的明星。梭罗的《瓦尔登湖》,那是一种行为艺术,是不羁的'灵魂。也不知怎么的,我倒愿意把老子的《道德经》和它联系在一起,我觉得《瓦尔登湖》就是中国版的《道德经》,如果说老子拥有遁世的哲学思想,那么梭罗便是个天然纯粹的艺术家,一切经过他的手便如同瓦尔登湖之水那般纯净,不含一点杂质。
不光是经典的铸就能带给我无尽的深思,我更青睐一些有趣的词牌名或是诗句。有一句话说得好——“开卷有益”,然而我却想再加一句,叫“掩卷有功”。经典固然多,固然好,若我们只是一个吸取数据的计算机内存卡,那么真正的经典则难求了。李白说过一句:“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单纯的做一个只会收集数据的机器,并不是我们应该做的或者说应该追求的。我们或许可以学学屈原,那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吾生之多艰”的悲恸。一味的“开卷”而不知“掩卷”并不能使我们摧心动容。唯有看那“大江东去”,才能有“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叹息。文学并不是靠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它应该是情感的积蓄,是车轮滚滚后的轻尘飞扬。人生如梦,然而伴着书香的人生又何止是梦呢?
文学,有时的确是一个个段落,是时间拿起钉锤将它定格住。有的时候,一行就如同一个回车键。第一行或许是梭罗先生,第二行就不是了。
取舍时刻,留下遗憾是难免的。
梦醒时刻,流泪伤心亦是难免的。
豁然时刻,却是在取舍梦醒之后得到的。
篇10:三更有梦书当枕作文
人生中最美好的事,大概就是手捧一本好书,细细品味,累了便以书为枕,伴梦初醒。
那时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孩子,流连书店,偶然间觅到了一本小说――《绿野仙踪》。津津有味的阅读,使我不禁羡慕起了多萝西,她勇敢善良,坚强有爱。而我,却是一个胆小自卑,懦弱无比的小孩。我多么希望能同她一般自信开朗,于是书,便促使了我展露笑容,乐观阳光。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那本书,放于枕边,而我却在梦中与多萝茜冒险。
魔法的世界总是吸引刚长大不走的少年们,我便常常与哈利波特为伴,我多想穿越到小说中,化身于哈利·波特,披荆斩棘,不惧艰险。与伏地魔斗智斗勇;和小伙伴玩趣打乐;用魔法扫帚上天入地;帮助小天狼星恢复清白;去寻找剩下的神器,去赢得最终的胜利。我向往那个神奇的世界,我羡慕哈利那些并肩作战的队友,我愿意在那个魔法学院中长大,甚至,那时,梦中都是我使用魔法勇敢无畏的样子。夜,好深沉,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哈利波特》压在枕下,梦乡里的是那座学院永不消失。
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恋上了女子哀怨的目光,她是《边城》中的翠翠,爷爷去了,情郎走了,只剩她孤身一人。那些在河边等待那人唱的歌,是无比的婉转凄凉。她像即将枯萎的花儿,夜夜闪着带泪的月华。她目光中带着惆怅,只能在等待中给予自己心灵的慰籍。我同情她,身边竟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人,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她从年少青葱的笑靥,再到人老珠黄的无奈,她让我的心收获了一种哀婉,使我对一个女子深感同情。夜,好哀伤,月光洒了一地银白,那本《边城》手抱怀中,梦中是翠翠瘦小的身影。
我欣喜的发现,我悟到了――书中有贞烈的爱情,无尽的思念,有爱国的热情及乐观自强的精神,还有很多很多。它是高尔基所说的粮食,它是我内心强大的支柱,它可以带来无尽的光明,它可以使人深感愧疚,它令人反思,使人快乐……但若囫囵吞枣的阅读,那变物得其反,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了。
朗月高挂,书当为枕,梦中正与某位人物相遇,展开的是无尽的未知冒险。
【三更有梦书当枕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4.一枕庭前雪散文
5.三讲三当心得体会
7.美学三书读后感
8.江陵三梦诗词
9.书梦作文500字
10.当校长的梦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