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害怕孤独,人总要学会独处杂文随笔
“啊咿呀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别害怕孤独,人总要学会独处杂文随笔,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别害怕孤独,人总要学会独处杂文随笔,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别害怕孤独,人总要学会独处杂文随笔
别害怕孤独,人总要学会独处杂文随笔
最近在看刘若英的《我敢在你怀里孤独》,深深意识到学会独处的重要性。虽然我从未在读书期间像有些女孩子那样,上个厕所都要好朋友陪着,但我的确是个害怕孤独的人。
前一阵子去见一个朋友,还特意跟他提到这个问题:一个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我实在无法想象。他听了我的问题,二话不说,就一直站在窗前发呆。我以为窗前有什么特别的风景,就也凑过去看。
这时,他说话了:一个人生活没什么特别的。如果是白天,我会经常这样站着看外面。我说:外面有什么好看的?不过是几个行人而已。他又说:并不是为了看什么。我只是保持站着的状态,然后冥想。
哦,是这样啊。我回答:看来,一个人的日子不好过,太孤单太无聊。他笑了:其实,这种站在窗前冥想的机会不多。因为白天一直上班,晚上回来看看新闻、用用电脑就该洗洗睡了。并没觉得不好过。
原来如此!估计因为工作忙,他没时间想太多。我又感叹:我觉得人衰老得好快,想想真是可怕。他看了我一眼,说:我们不是衰老,是长大。人不能一直幼稚下去。我觉得你会对独居生活和变老产生不好的想象和恐惧,就是没长大的.表现。
回来后,我一直在想他的话,的确是这么回事。作为一个30+的人,我的很多想法始终很幼稚。所以,当看到刘若英写道,她从很小的时候就自己住一个房间,并且把自己关在房间的衣柜里面,自顾自地玩游戏,甚至一人分饰多角,编织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时,我感到很惊讶。
刘若英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父母陪伴(他们早就离婚了),也没有同龄人相伴(跟她共同居住的祖父母平均年龄比她大60岁)。虽然学校里有同学可以相处,但毕竟时间短,而且大家都认为“父母离婚的小孩很可怜”。但刘若英从小习惯了自嘲,并不觉得自己可怜,反而发自内心地说“我比其他人幸福”。
之所以觉得“比其他人幸福”,是因为她认为“别的同学经常抱怨父母吵架,或者动手揍他们”,而刘若英则洒脱地写道:他们(她的父母)几乎不会同时出现在我的面前,所以我不可能因为他们彼此间的恶言相向而感到紧张和苦恼。至于被打就更不可能。父母不在身边,祖父母特别疼她,所以她觉得“很幸运”。
刘若英说,需要应对苦恼时,她从不跟别人说,而是跟自己对话,试着自己找答案。特别是当感到寂寞,或必须忍耐某些嘲讽时。因为她觉得: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周遭的环境怎么样,她都得找到一种让自己舒服的方式,开心地生活下去。
我想,这种智慧只有善于独处的人才能掌握吧。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整天呼朋引伴的,心中一有什么不平之事,肯定会向朋友们诉说,然后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意见、出主意,也不管有没有道理,最后不把我们的脑子给搞糊涂才怪。
所以,刘若英这种习惯孤独、乐于自己寻求答案的生活方式,很值得学习。一个人住、没人聊天怕什么呀?我们可以自问自答。一个人吃饭怕什么?我们可以有更多自由和选择。冬天一个人怕冷,有电热毯、暖宝宝;夏天怕热,有电风扇和空调。写到这里,不禁要跟着刘若英欢呼了:我们多么地幸运,有选择的权利。
刘若英还说:就算待在家里,我的心也能天南地北到处遨游。因为我的心思始终都只跟自己一起。多么通透的活法呀,这又让人想起了张德芬的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所以,别再流连外面的花花世界啦,练习独处的能力才是正道呀。
篇2:人总要自己长大杂文随笔
人总要自己长大杂文随笔
今天是7月18号,是我们来到梁屋小学的第十一天。距离我们这群小老师离开还有五天。转眼间,离别已在眼前。
就在昨天,我们队伍的一位小老师因为家庭原因提前离开了,看着小朋友们依依不舍地送别她的眼神,我仿佛已能想象到我们离开的场景。两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也足够给我们彼此留下一段弥足珍贵的回忆。
初次到来时,学生们对于我们还有一定的抗拒和敌意,而经过了这十来天的相处,上课时的口传心授,下课时一起玩耍,但时刻没有忘记的是给他们传授教人的'道理。在课堂上,我们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教学:讲解英语音标,纠正他们以往错误的英语发音,使其规范化。同时我们还进行课程创新,将枯燥的学习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授,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授课过程中,我试图打开学生的视野,让他们通过学习英语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学会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来看待生活、看待人生、看待自己生活的环境。学生在课堂上由畏惧到自信,从厌恶英语到喜爱英语。课外,我跟学生一起玩耍,我们无话不谈。当问及他们的理想时,村里的孩子和外边的孩子没有任何区别:当医生救死扶伤,当科学家、教师、运动员奉献社会、建设家乡他们不仅让我重新体会到了孩子的纯洁真诚,也让我在放松之时鼓舞了自己敬业的士气。
如今离别在即,但我想起一些学生,还是很难放心。有的学生只是与老师玩而不愿意与其他同学玩,我们迟早是要离开的,我们应该在剩下的日子里教会他们与同学和睦相处,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茁壮成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会他们自己长大,他们才能更好地茁壮成长。
篇3:人的一生可以有多孤独杂文随笔
人的一生可以有多孤独杂文随笔
我想他这一生一定是孤独的。
我的大爷爷,我们是有一家人,同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吃的饭,配的菜都是从同一个锅里盛出来的。但是我们很陌生,陌生到平日见面我只是习惯性地叫他一声大大,他也不怎么理会我。
很小的时候就听闻我的大大从前是个有学识的有魄力的人,曾经是镇上的保长,极其受人尊重。只是我看到的大大同别人口中听说到的一点也不一样。
我印象中的大大不爱说话,受了委屈也不说,甚至有点战战兢兢,特别是面对我奶奶的时候;饭不敢多吃,菜不敢多夹,吃饭速度十分快,永远都是第一个吃完饭离桌的人,从来不过碗,也不知道吃饱了没有。
小的时候,也没有在意过,后来长大点会给大大盛饭了,给他多盛些,他基本都能吃得很干净,所以我很怀疑他骨瘦如柴的'样子,是不是因为经常吃不饱也不敢说。
从前能为全镇人民负责的人,如今却连饭都不敢多吃,为什么如此害怕奶奶,他眼里常含泪水,是不是有什么样的心事?
我从来都不知道,我们是家人却鲜少交流。
直到某天,我的姑婆,我大大的唯一女儿去世大约一周后,我回到家,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我的大大也从房间走出来坐在我旁边,脸上微微笑着问我,是不是你的姑婆不在了?
我手足无措,两眼放空得看着他,我看到了他垂老眼睛里隐藏的泪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因为所有的大人都跟我交代不要告诉他,怕他难过。
我忐忑结巴地说没有啊,别过头,不敢继续看他。他轻微搭话着,我都知道了,有人告诉我了。
过了一年我的爷爷也去世了,当时我的大大已经躺在床上无法起身了,那天给他送饭,他轻轻对我说,你爷爷也走了。
这次没有笑,在昏暗的电灯下,眼里全是茫然,从那以后话本来就少的大大,变得更寡言了。
岁月真的喜欢跟大大开玩笑,爷爷刚离开没过多久,我的奶奶也去世,对他很不好,他很害怕的奶奶也走了。
他唯一的媳妇,也许他曾想过那是唯一能给他送终的人,原来也比他走得快,这次他没有说话,他只是看着我,眼角流下泪水。
这是我第一次在沉默爱笑的大大脸上看见眼泪这东西,我以为人老了不会流眼泪,九十多岁的大大,是真的哭了。
活到即将上百,有了曾孙,本来四世同堂,却落下的是孤独一人。
上一辈人最注重的就是养老送终,而他走的时候,唯一的儿子,唯一的女儿,唯一的儿媳妇都走在自己的前头,很多人说他命硬,他就是这个命。
后来的我,回想起来,好像比他刚离去的那天更难过,想必他这一生是多么孤独。年轻时候有多威望,有多地位有什么用。
他离去的那个傍晚,没有一个人在身边,他选择我们都去吃饭的时间悄悄离开。
出殡的那天很多人来送别,镇里上上下下好多人为他吊唁,可是他唯一的命根子,早已不在人世。
离去本就悲伤,孤独的离开更令人心痛。
或许人这一生就是孤独的。一个人来到这世上,最后还是一个人离开这世界。
篇4:人生来孤独,却渴望拥抱相似的灵魂的杂文随笔
就在前不久我和男朋友分手了,究其原因无非是互相心里都没有彼此,唯一支撑我们当初在一起的理由是因为我们彼此是相似的人,拥有相似的灵魂,懂我们彼此心底那点独立不认输的骄傲。
我们两个是经过朋友认识的,但我们两个没有见过面,因为他在部队当兵没有办法出来,我也没有办法进去。只能通过某聊天软件联系,刚开始聊发现我们有很多的共同爱好。例如我喜欢历史对军事、政治等很感兴趣,而且总有一些独特的感想,他也一样跟我非常契合。我们有着同样喜欢的书,同样喜欢看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同样喜欢部队有这兵团的情节等等……
促使我们聊不到一个月,我们就在一起了。刚开始谈恋爱有点喜不自胜,过了几天我渐渐发现不对,他有时拿到手机刷空间听歌都不找我聊天,我们之间打电话几乎没有话说满是尴尬,而且我们之间相处更像是朋友知已,在一起如同一潭死水没有什么波澜,也没有情侣之间那种甜蜜。
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分手虽然觉得自己有点任性,但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喜欢的人在一起,是对他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伤害。我把我的想法同他说了,他说他也一样就这样我们没有悲伤没有留恋的把这段恋情走向终结。
也许当初我们在一起,只是觉得我们在自己人生过去的二十多年纪,从来没有找到如此契合、懂得自己的人。想要抓住彼此不想错过,等真正在一起之后才发现我们拥有的只是相似的灵魂,因为太懂太明白,因为同样骄傲独立,反而成了最后分手的枷锁。
【别害怕孤独,人总要学会独处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1.我害怕杂文随笔
4.人啊人杂文随笔
9.人的一生杂文随笔
10.你是浪子别泊岸杂文随笔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