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父母教育孩子远离意外伤害

父母教育孩子远离意外伤害

2022-10-27 12:38: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夏鸣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父母教育孩子远离意外伤害,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父母教育孩子远离意外伤害,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父母教育孩子远离意外伤害

篇1:父母教育孩子远离意外伤害

父母教育孩子远离意外伤害

※避免让儿童独处一室※ 儿童大都天生好动,如果家长在身边可能还好些,但如果家长不在身边,孩子会无所顾忌,这里动一下,那里动一下,很多时候,摔伤、碰伤、划伤、拉伤简直成了家常便饭。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而对于一些诸如电线、煤气等危险物品,由于他们年幼无知,不可能明白其危险性,父母在身边时还能控制自己不去碰,一旦自己独处,很可能会觉得好奇,进而前去操作,导致危险发生。目前,我国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都有自己的一份工作,不可能一天24小时都在孩子身边,要避免这一问题,最好是请家人帮忙照看孩子,如果请保姆,一定要找一个责任心强的保姆照顾小孩,千万不可粗心大意。

※警惕身边的意外伤害※ 是不是有人看小孩就不会发生意外了呢?是不是让孩子远离危险物品就不会发生意外了呢?至少不完全是。以前,我们就治疗过一例玻璃弹球塞入鼻孔,进而进入气道的病例。玻璃弹球并不是什么危险物品,但一旦进入呼吸道便变得十分危险,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一定要教育孩子玩耍时不要将物体放入体内和口、鼻、耳等器官,也不要用一些带尖的物体如牙签、削好的铅笔、筷子等玩闹。另外,吃饭、喝水时也不要打闹,防止出现意外伤害。

※鼓励孩子冷静处理各种意外情况※ 谁都不希望出现意外,但是一旦出现意外,一定要鼓励孩子冷静处理。平时,要多给孩子讲一些安全常识,如远离不安全的物品、注意交通安全、不与不认识的.人交谈等,以保证一旦出现危险情况,孩子能够冷静处理,把危险降到最低限度。如果家长在身边,家长自己首先要冷静,不能孩子还没有急,自己倒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要通过参加医院举办的急救知识培训,掌握一些急救的基本知识,如异物进入体内不可自行拔除,煤气中毒后应先将伤员搬运到通风处,烧伤后先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口等。与此同时,要鼓励孩子和自己一起战胜伤痛。

篇2:学会自我保护远离意外伤害

学会自我保护远离意外伤害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份专项调查显示,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儿童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由意外伤害引起的死亡率高达26.1%。可以说,意外伤害已经成了威胁孩子安全的“第一杀手”。

孩子会长大,他不可能永远躲在我们的怀里,想要保护他,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学会自我保护。

我们为你列出的条条框框是我们的幼儿园老师在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也是3~7岁的孩子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而且每一项都经得起考验。

――编者

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尽可能避免意外伤害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也不是定时定点的课程,它的学习和养成都需要你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发现危险可能存在的角落,然后在第一时间告诉孩子它的“藏身地”,教会他如何避之、远之甚至消灭之。

生活中的“自我保护学习室”

PLACE 1:超市

如今超市越来越多,它成了我们带孩子购物的又一重要场所,如果你懂得利用的话,那么它就是一个巨大的“食品安全教室”。你可以在购物过程中教孩子看食品的保质期、生产日期,让孩子懂得过期商品对身体有害,不能买,更不能吃。

在琳琅满目的货架前,你也可以教孩子辨别各种不同的食物容器和食物性质,让他知道哪些瓶瓶罐罐是容易碎裂弄伤人的,那些是硬的会砸伤人的,哪些食物是会堵住喉咙的,哪些食物是孩子不能吃的……

PLACE 2:马路

马路是天然的课堂,也是最重要的“自我保护教室”,在那里你需要做的是告诉孩子一些最简单实用的交通规则,如过马路要走横道线、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的作用等等。同时,你也可以就地取材,带孩子认识各种交通标志以及它们的用途,并告诉他如果看到这些标志,应该怎么做。

PLACE 3:商场

有时对孩子来说商场是个可怕的地方,到处是人、商品、楼梯和亮晶晶的玻璃,同时,它也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地。所以,带孩子去商场购物时,请不要忘了给孩子上一堂“自我保护课”。比如,在带孩子乘电梯、自动扶梯或者购物时,你可以告诉他哪些动作是不能做的,否则会带来什么后果;告诉孩子如果与你分散了,该找谁或者该到哪里去寻求帮助,并带他去认一认这些人,看一看这些地方;你甚至还可以让孩子留心看看商场里的一些标志,如“紧急出口”、“小心碰头”等,并告诉他这些标志的用途。

PLACE 4:浴室

浴室是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身体的好地方。当你在给孩子洗澡时,可以先打打水仗,然后一边搓洗身体,一边给孩子讲讲身体的奥秘,让他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名称和功能,懂得每个器官都很重要,都要保护好。你也可以告诉孩子一些可能伤害到身体的事、物和动作,以及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你还要提醒孩子,如果他感到身体不舒服的话,应该马上告诉大人。

PLACE 5:厨房

厨房基本上是孩子的禁地,因为这里常有意外发生,如打破碗啦、打翻牛奶啦、闻到煤气味啦……不过你别忘记了,这通常也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最佳时机。你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意外?该怎么处理或应变?最重要的,是怎么防止这种意外的发生。这么一来,孩子就知道在厨房里该怎么保护自己了。

不过,意外毕竟是少的,但我们总不能因为没发生意外就不告诉孩子这些事吧!所以,在厨房空闲的时候,你可以带孩子进去,告诉他各种器具的用途以及危险所在,告诉他为什么有些东西大人才能用,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学学拿放碗筷瓶罐的正确方法。

先写上这几个简单的例子,希望能给你启发,如果你想出更好的点子,别忘了告诉我们哦!

自我保护游戏1、2、3

一些有趣的亲子游戏,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保护的知识与技能哦!玩玩说说中孩子就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和锻炼,而它所需要的.仅仅是你的爱心和一点点时间。

FOR 3~4岁

GAME 1危险的拼图

目标:让孩子认识一些常见的危险物品,知道这些东西不能碰。

准备工作:收集或画一些危险物品的图片,如:药瓶、热水瓶、电源插座、刀等。

游戏开始:

请你把每一张危险物品的图片都剪成6~8块,然后打乱,让孩子来拼。孩子拼完后,你可以和孩子一起说说这些物品为什么不能碰,它会带来哪些危险。

GAME 2寻找“电老虎”

目标:让孩子懂得电源插座是很危险的,不能碰。

准备:做一些日常通用的警示标志,胶水。

游戏开始:

先让孩子来认识一下警示标志,然后告诉孩子家里许多地方有“电老虎”(电源插座),需要贴上警示标志,请他去把它们找出来并把警示标志贴在旁边。找到一个记一分。

这个游戏还可以全家比赛哦!只要多做几个警示标志就可以了。全家一起找,看谁找得快,找得多。

FOR 4~5岁

GAME 1猜猜盒

目标:提高孩子的分辨能力。

准备:找一些像抽屉一样小盒子,或者整理出一个空抽屉,然后做几个常见的标志卡片,大小以可放入盒子或抽屉为宜。

游戏开始:

把一张标志卡片放入盒子(抽屉)中,然后拉出一半,让孩子通过部分画面猜一猜卡片上画的是什么标志,看到它应该怎么做。然后再拉开盒子(抽屉)验证一下。如果孩子猜对了,你可以给他记上一分。

游戏完了,你可别忘了给孩子算一算总分哦!孩子的分数当然是越高越好,不过就算孩子没得几分,你也不要忘了给他鼓励,然后再和他多玩玩这个游戏,相信孩子会有进步的。

在刚开始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猜一些特殊的、明显的标志,如高压电标志、警告标志、有毒标志等等,以后再逐渐增多。

GAME 2自我保护棋

目标:让孩子了解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

准备:设计一个棋盘(可以用游戏棋盘改写一下内容后代替),找一个骰子,再找几粒纽扣当棋子。

游戏开始:

你可以在棋盘上不规则地每隔若干格就写上孩子经常有的一些行为,安全的行为可以“进”,危险的行为则要“退”。

如“过马路走横道线”进至8,“从楼梯上跳下退至起点”,“不把小手枪对着别人的眼睛进至24”,“鞋带散了不系好退至8”,“遇到危险会求救进至终点”等等。至于什么样的形式,就看你的创意了!

最后,就轮到你和孩子一起下下这盘“自我保护棋”了!

FOR 6~7岁

GAME 1猜电话

目标:让孩子熟悉求救电话号码、家里及父母的电话号码。

准备:准备6个小纸条,在上面写上各种电话号码,如110、119、120以及家里的电话号码、你的手机号码和办公室号码等。

游戏开始:

把这些写着电话号码纸条折起来,在桌子上打乱,让孩子任意抽取一张,然后说出上面写的是什么号码,有什么用。当然你也可以和孩子比赛,看谁的准确率高。

所有的号码在孩子记熟了以后就可以更换。

GAME 2交通标志大猜谜

目标:让孩子熟悉巩固已经知道的交通标志。

准备:从旧杂志上剪一些交通标志图片。

游戏开始:

把所有的交通标志图片都反向放在桌子上,你和孩子轮流选一张,然后说说自己选的那张上画的是个什么标志,看到它应该怎么做。最后把图片扶正,看看是不是都说对了。如果说对了就记一分,说错了不记分。

当然,不管孩子得了几分,你都不要忘了给他一点鼓励哦!

贴心提醒:

这些游戏并不能穷尽自我保护的所有方面,我们希望你能从这些游戏中得到启发,然后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游戏。

●上海南泉新村幼儿园朱莉芹

篇3:暑期里教孩子远离意外伤害

暑期里教孩子远离意外伤害

意外伤害是在预料之外的情况下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它包括外伤、中毒、心理创伤、季节性疾病等多种伤害。暑期中,孩子常会发生哪些意外伤害呢?

■加热不透食物不洁

在暑期众多意外伤害中,最常见的是夏季疾病,如肠道感染。由于家长平日工作繁忙和孩子假期喜欢睡懒觉的缘故,暑假期间的早、午饭常由孩子自行料理。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父母往往会为孩子购买许多方便食品,放在冰箱中或留有零用钱供孩子自行购买食物。而很多孩子往往不能正确加工从冰箱内取出的方便食品。孩子通常会犯的错误是:1.从冰箱内取出的食品用微波炉加热不彻底。2.冰箱内存放的水果等食用前没有再次清洗。3.市场购买的水果、蔬菜清洗不净。4.不能判断街头巷尾出售的熟食制品。要知道,这些存于食物中的细菌,对孩子相当狠毒,易造成肠道感染甚至患上痢疾。

■空调大开门窗紧闭

现在的家庭空调很普及,孩子在家时容易将室内温度调得过低,造成室内外温差很大,同时,由于门窗的关闭过严,造成房间空气不流通,空气污浊,再加上平日的'过滤器清洗不够,积存细菌,均可使孩子增加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危险。

■游戏无度规律打乱

孩子独自在家,如果长时间沉迷于游戏机会导致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眼部及大脑疲劳的表现。长此以往可造成视力减退,记忆力下降。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另外,学无准点,饭无定时,打乱了生活规律,也会造成一定的机体紊乱。若沉迷于电子游戏的挑战式情节,会使孩子对他的学习活动失去兴趣,对新学期的学习生活相当不利。

■渴望探险忽略安全

暑期外出游玩是孩子们向往已久的事情。但由于孩子喜欢探险,却缺少安全教育,往往易造成意外的伤害。轻者表现为皮外伤、骨折,重者出现脑震荡、复合挤压伤等。除了喜欢探险外,孩子还喜欢采食甜、酸的野果,如果误食了曼陀罗、蓖麻子等有毒的果子,就会造成急性植物中毒,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外出旅游期间被蚊虫叮咬,若处理不及时也可发生皮肤继发性感染。

■考试负荷父母压力

暑假前的考试往往是比较重要的。有些家长对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小孩子大发雷霆,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致使孩子心理压力过大,甚至做出一些自残的傻事。

了解了这些“意外”发生的规律和可能性,就可以把它们当做可预料之事加以防范。

■暑假生活提示

1.帮助孩子保持规律的起居生活,定一个比平时宽松的暑期作息表。

2.教会孩子用微波炉加热食物,告诉他们不同饭菜加热的具体时间。

3.不要让孩子到市场上自行购买熟食制品,特别是肉类或豆制品等易变质的食品。

4.告诉孩子彻底清洗水果、蔬菜的方式,冰箱内拿出的水果也要再次清洗。

5.外出游玩时不要探险,特别是不要一人探险,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游玩地点和游伴。

6.不要采摘、品尝野果,特别是不认识的果实。

7.不要将室内温度设置过低,保持室内温度不低于25℃,并经常开门窗流通空气。

篇4:孩子意外伤害就在一瞬间

孩子意外伤害就在一瞬间

父母的责任是预见危险性,并想出办法来避免。而不是通过束缚孩子的方式来避免意外伤害。

我所见到的儿童意外伤害:

身在医院儿科急救室,每天我都会接触到10几起儿童意外伤害事件。在很多父母眼里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在我们这里每天都在上演。

夏天因为玩滑梯、滑板,外伤较多。冬天烫伤比较多。小婴儿坠床、学走路的孩子跌倒磕破嘴皮、6个月到2岁的孩子吞食异物、误食药品、骑车摔倒、被汽车、自行车撞倒造成骨折或头颅和大脑伤害的事件很寻常。当然,还有一些孩子也会遇到来自他人的蓄意伤害。震惊全国的幼儿园儿童被砍事件中,有一个3岁孩子,颈动脉被砍断,送到急诊室时已经没有血压了。孩子的父亲就是一名外科医生,但面对此情此景也束手无策。

我常遇到学走路的孩子被爱他的父母拉伤的情况。那天,那个刚刚会走的小男孩哭着被妈妈抱进了急诊室,让他拿什么他都不肯,受伤的胳膊本能地一定不懂,另一只手使劲地抱着妈妈。这是典型的关节脱位的表现。原因就是父母在他学走路时,拉着他的小手或胳膊走,小孩的关节特别松,抻胳膊很容易拉伤。如果反复脱位,就需要做手术固定了。所以,父母在孩子学走路的时候,尽量让他抓着你,或者干脆让他自己去学。

对于孩子来说,烫伤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孩子年龄越小,烫伤的全身反应越重。严重的还可能造成脱水、败血症等。有一个烫伤事件让我非常难过。那是一个只有1岁2个月的女孩,妈妈在给她准备洗澡水时,洗澡盆里先放上了大量开水,还不懂事的小姑娘一下子坐进了热水盆里,烫伤面积达40%,属于浅二度到深二度烫伤。每隔两天,孩子就要换一次药,在新鲜的创面上清洗消毒,因为烫伤涉及到会阴部位,直接关联到尿道,恢复起来更加缓慢,而且特别容易造成感染。烫伤斑痕使小女孩的肛门狭窄,对功能也产生了影响。而这一切就缘自母亲的一时疏忽。

气管进异物有时候是致命的。一个2岁的孩子在和妈妈玩的时候,误把花生豆吸进了气管,从他们玩的.地方到医院只有四五百米的路程,但是,当妈妈抱着孩子跑到医院时,孩子已经停止了呼吸。

很多意外伤害看起来好像很难发生在你的身边,但有时候,它就发生在一瞬间,却带来无尽的伤害。

我眼透视:

我眼里的意外伤害真是触目惊心,很多伤害都给孩子和父母的身体、心灵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很多孩子因为疼痛不能进食、不能走动,在输液、处理伤口时很多孩子产生恐惧。特别是进手术室的时候,孩子恐惧的眼神、大哭的样子总是让人很揪心。他们总是带着恐惧的心理走进陌生的、还不够温馨的手术室,面对陌生的、穿着手术服的医生和护士。我们常常建议母亲把孩子哄睡之后进入手术室。

但是,术后的伤害还是难以避免。特别是孩子都在发育和成长期,很多手术因为他们的骨骼在不断变化而不能一次性完成,比如,假肢要随着年龄的增大不断更换,假眼球要随着眼眶的生长不断变换。很多手术要延续很长时间,对孩子无疑是更大的伤害。

我来提醒你:

1、婴儿坠床后,因为孩子头部比较软,造成外部创伤的几率不是特别大。但是,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果发生呕吐、嗜睡、哭闹不止等情况,要立即送医院。如果头上有血肿,可以用冰袋、凉毛巾冷敷,慢慢消肿。如果破皮,最好要去医院。

2、烫伤后,除了用大量冷水清洗以外,不要做任何处置,必须马上去医院急救。避免感染,确保医生正确判断病情。

3、孩子学走路时,不要牵拉手提,容易因为你的用力不当容易造成孩子拉伤。

4、孩子能够的着的地方要避免放置小物体和尖锐的物体,以免孩子误食或者受到伤害。

5、在给孩子准备洗澡水时,一定要先放凉水,后放热水。

6、热水杯、汤碗等一定要放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

7、注意家里的电源插座,尽量不要用露在外面的插座。

8、身为父母,无论是在闹市区还是在小区里,你都要注意哪些地方会有孩子出现,开车一定要减速慢行。

延伸阅读: 意外伤害:儿童健康成长的头号“杀手”

当人们把关注儿童的目光聚焦在学习、饮食和心理等“重要领域”的时候,却未必知道这样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权威论断:意外伤害已经超过其他疾病,成为儿童健康的头号“杀手”。

我国学者长达两年的研究结果显示:从建国初期至今,肺炎、传染病和营养失调已经得到有效控制,而意外伤害却成为影响儿童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我国1 4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而且死亡率高、发生率高、增长速度快。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国务院参事闪淳昌指出,儿童意外伤害造成了大量的永久性残疾和早死,不仅给孩子及其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而且削弱了国民生产力,给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和损失。一项最新的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因意外伤害造成的儿童死亡占儿童死亡总量的26.1%,即每100名死亡儿童中就有26人死于意外伤害。

在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中,失去孩子给家庭成员带来极大的心理打击,直接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也影响着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贯彻实施。

在每年数以万计天真可爱的“祖国花朵”凋零的同时,非致命意外伤害乃至终身致残正折磨着更多的儿童及其家庭。根据我国疾病检测和伤害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测算:估计全国每年约4000万中小学生遭受各种意外伤害,其中有1360万人需要门诊或急诊治疗,335万人需要住院;正常功能受损的有120万人,致残达40万人。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数十亿元。

从上世纪末至今,我国儿科学界在组织多学科研究,加强预防儿童期意外伤害的宣传教育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仍未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

北京儿科研究所儿童健康与环境研究室主任丁宗一说:“儿童意外伤害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它的预防需要全社会的配合。由于我国在经济、文化和传统习俗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水平处于奇高状态,如不加以控制,还可能呈继续增长的趋势。”

篇5:安全“十诫”助孩子远离伤害

安全“十诫”助孩子远离伤害

一些安全专家提醒人们,除了要尽好看护之责外,还要教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习惯,这和教会孩子生存自立一样重要。专家在分析了家庭里常见的各种儿童安全事故后,对家长提出了安全“十诫”,以督促孩子学会远离各种伤害。

・要让孩子尽可能早记住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父母的全名及工作单位,

・告诉孩子在遇到危险时,怎样拨打紧急呼救电话。

・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时,如有陌生人来访,不要私自开门。

・不要用湿手去摸电器的开关、插头,更不可将手指、别针、回形针等放进插座,以免触电。

・在家中不要攀爬登高,更不要在阳台、窗边及楼梯口嬉戏,避免发生坠楼和滚下楼梯的事情。

・清洁用品或杀虫剂不可拿来玩,捉迷藏时不要躲在柜子、箱子里。

・告诫孩子不可开启煤气开关,更不能用手去摸明火;教会孩子一旦发生火灾如何自救,如何迅速逃离或等待大人施救。

・大人不在家时,不要独自进浴室玩水,更不要在浴室里推、拉、打、跳,随意开启热水龙头。

・不要用塑料袋或棉被蒙头,不要用绳子绕在脖子上,也不可把花生、钮扣、弹珠等小东西放进鼻孔或嘴里,以免不小心吸入气管。

・告诉孩子吃任何东西前,一定要先征得大人同意,地上或桌上的东西不可随便捡来吃。还要注意吃东西时不要边吃边跑,否则食物易吸到气管里。

・让孩子学会爱惜玩具和如何同小朋友分享彼此的玩具,以免因抢夺玩具受伤或受到破损玩具的伤害。

篇6:秋季,让孩子远离疾病伤害

秋季,让孩子远离疾病伤害

秋天来了,气候的变化让不少孩子很不适应,诸如:感冒、腹泻等都是这个时节的好发疾病,而专家们纷纷表示:季节转换时,父母们最要当心孩子的健康,秋季要做好五种疾病的预防工作。

・秋季腹泻

据调查结果显示: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之间是小儿秋季腹泻的高发季节,患儿的年龄大多在2岁以下。

专家介绍,这是因为婴幼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差,致使肠道负担重,而婴儿时期的各项生理系统都没发育成熟,所以很容易发生腹泻。要是宝宝突然发热,体温升到38℃至40℃,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不适时表明,宝宝可能已经被病毒侵袭。

秋季腹泻的'预防

1、把好宝宝的入口关十分重要。比如在喂养宝宝前用水洗烫餐具;让宝宝不吃或少吃生冷食物、避免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

2、父母要注意天气变化,早晚要为孩子增添衣服,小婴儿尤其要注意腹部的保暖;

3、搞好环境卫生,注意室内通风。

如果宝宝不幸患了腹泻,父母们应让孩子吃些稀饭、面条、清蒸鱼肉、豆制品等容易消化的食品,如果宝宝需要喂奶粉,要喂稀释的奶粉,最好选择去乳糖奶粉。因为此时宝宝还没恢复好,糖分不容易消化。

・感冒

每到季节更替时,孩子的呼吸道总最容易中招。虽然现在家家基本上都有空调,但实际上小空间里“人造天气”与外界气候的差异,却让孩子们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专家表示:夏秋交替时,气温不恒定,一天中温差较大,孩子活动量大,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小孩,体温调节中枢和血液循环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非常容易出现早晚受凉、中午受热等情况,从而引发发烧、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如果抵抗力差或者治疗不及时,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气管炎、肺炎。

感冒的预防

1、最好的办法还是增加宝宝的抵抗力,有氧锻炼是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好方法;

2、当秋季来临时,父母先不要急于给孩子添加衣服,实际上,适当的耐寒锻炼对宝宝适应严寒的冬季气候有好处;

3、父母可以让孩子多喝温白开水,这样不但可预防感冒,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胃肠道和肺部有益。

・哮喘

秋天,变幻不定的天气,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秋雨绵绵,潮湿的环境使霉菌加速繁殖……这些都是诱发孩子哮喘的诱发原因。

哮喘的预防

1、宝宝经常停留的房间要求保持通风、干燥。为减少积灰,最好不要铺设地毯,也不宜给宝宝玩毛绒玩具;

2、床上用品应该经常曝晒和拍打,将可能诱发哮喘的尘土、皮屑、螨等拍打出来,床罩以及床上用品应定期用开水烫洗以杀死尘螨;

3、刺激气味等也是引起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切忌在汽车尾气、花粉、扬尘过多时开窗;

4、宝宝在运动后不要过于劳累,注意天气变化,避免着凉而患感冒,让宝宝少吃过冷、过甜和油腻食品以及含防腐剂和色素的食物。容易哮喘的孩子,家里忌养宠物。

・皮肤过敏

秋天,许多小儿会发生皮肤干痒、鼻子痒、打喷嚏,流眼泪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专家表示:这些皮肤症状都是由过敏引起。

夏秋转换季节时,许多过敏性疾病、呼吸道疾病是因为花草、树木的花粉混杂在空气中,从鼻子进入体内后导致的“秋季过敏症”。要做好预防工作,首先应找出孩子对哪些东西过敏。

・过敏性鼻炎

专家表示:秋季天气干燥,各种过敏因素都很容易刺激孩子的鼻黏膜,引发过敏性鼻炎。而且,现在城市中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孩子得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比较多。要是孩子连续打十几个、二十几个喷嚏、鼻塞很厉害、流清鼻涕,并可能伴有头疼等症状,那十有八九是患了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预防

1、得知道是孩子对什么过敏,然后远离过敏原;

2、在日常生活中,温差较大时要注意添衣服,加强保暖;

3、孩子房间内空气要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平时少与花粉、宠物等接触;

4、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篇7:生活中怎么预防孩子意外伤害

日前,某市一个4岁儿童在家中无人的情况下坠楼身亡。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绝对不希望宝宝遭遇到任何意外伤害。然而,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我国因意外伤害造成的儿童死亡占儿童死亡总数的26.1%。在人们的心目中,家庭应该是最安全的地方,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52%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庭。家庭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家长照顾不周,居室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等。

防止孩子摔伤、跌伤

一岁以下的孩子基本生活在床上,地板上最好铺上泡沫塑料垫,防止孩子从床上掉下来摔伤。小孩子一岁以后就开始攀高,甚至会找个椅子、垫个箱子去够高处的东西,但这时他们的平衡能力又很差,容易摔倒,家长要特别注意。房间的地板不要太滑,浴室要铺上橡胶防滑垫,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呆在浴室。家具要选择椭圆形边的,或者给家具的尖角加上护套,防止孩子摔倒时撞伤。住楼房的家长不要让孩子在窗台上玩,窗户的锁扣不能轻易让孩子打开,阳台上不要堆放杂物,防止孩子从杂物上攀爬翻过栏杆或窗户而坠楼。

管好电器,防止电击伤

孩子好奇心强,特别一岁以后,开始会走路,满房间乱转,到处探险,看见小洞就用小手、铁钉、小棍去捅。儿童把手指或金属棍伸进电器插孔导致电击伤的事故逐年增多,轻者落下终身残疾,重者危及生命。在装修时,电线插座要尽可能安装在比较隐蔽、小孩子摸不到的地方。各种电器用的移动插座,也要放在小孩子不易摸到的地方。现在商场有一种专门用来封堵插座孔的安全绝缘盖,家里暂时没有使用的插孔,都要用安全绝缘盖封好。不要让孩子接近微波炉、电暖气、电风扇等危险电器。

管好火源,防止烧(烫)伤

据解放军304医院烧伤整形科提供的资料显示,在他们每年收治的烧伤病人中,儿童占三分之一,其中多为3岁左右。父母要告诉孩子火的危险和烫伤的疼痛,特别是吸烟的父母,要把火柴、打火机等收好,更不要让宝宝玩这些东西。燃气灶用完后要关好总闸,防止孩子好奇把燃气灶的开关拧开。不要让孩子到厨房里玩,更不要抱着孩子在厨房做饭。热水瓶、热汤、热饭要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有的家长在给宝宝洗澡时,先给澡盆里放热水,然后再去打凉水,转眼之间,孩子跳进澡盆被烫伤,正确的程序应该是先放凉水,然后再对热水。

管好小物品和玩具,防止吞下异物而窒息

许多父母都发现,越是小的东西,小孩子越是注意,哪怕是一片极不起眼的小纸片,小孩子都能捡起来,而且捡起来就往嘴里放。所以,要特别防止3岁以下的小孩子误吞异物而引起窒息。孩子的手边不要有容易造成窒息或危险的东西,如硬币、笔帽、玻璃球、纽扣等。不要给宝宝吃如花生米、豆子等圆的、硬的东西,家有小孩子的家长最好也不要吃瓜子、花生等带皮的食品,如果一定想吃,千万把瓜子、花生皮打扫干净。

家长在给3岁以下的孩子购买玩具时,不要买那些有零部件能够放到嘴里的玩具,也不要买带尖头或有锋利边际的玩具。2001年,美国有25名儿童死于玩具引起的伤害,另有25万多名儿童因玩玩具受伤送医院急救。在这些伤害中,最常见的是孩子吞入玩具小部件引起的窒息。孩子在玩气球一类的玩具时,家长也要格外经心,防止孩子把破碎的气球皮放入嘴里引起气管堵塞。

管好刀具,防止扎伤

家中的刀、剪、针等锐器物品都要放到宝宝拿不到的地方,客厅不要放玻璃茶几和玻璃水杯,防止破碎后玻璃片扎伤宝宝。一岁多的孩子喜欢往桌子底下钻,一定要检查桌子底下有没有露出的钉子尖,防止孩子把头扎伤。要给孩子使用儿童餐具,不要使用刀叉和筷子,特别不要让孩子嘴里叼着筷子到处跑,防止万一摔倒筷子扎伤咽喉。

管好家里的小药箱

许多药品说明书上都写着要把药品放到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主要是防止儿童误食。有的孩子见大人吃药,趁大人不在时,自己也偷着吃,因孩子误食大人的药引起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家里的药不要随处乱放,放药的柜子一定要锁好。妈妈的化妆品不要让孩子玩耍,卫生间、厨房里的清洗剂、消毒液,都要把盖拧紧收好,放到孩子摸不到的地方。

【父母教育孩子远离意外伤害】相关文章:

1.意外伤害保险合同

2.意外伤害调查表范文

3.个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

4.新时代父母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5.怎么教育孩子尊重父母

6.体育课意外伤害的处理方式学科论文

7.教育孩子父母不要以我为主

8.中国父母教育孩子的误区

9.父母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10.父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人选

下载word文档
《父母教育孩子远离意外伤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