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虞张翥,虞的意思,虞赏析
“听八卦的小耳朵”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虞,虞张翥,虞的意思,虞赏析,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虞,虞张翥,虞的意思,虞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虞,虞张翥,虞的意思,虞赏析
虞,虞张翥,虞的意思,虞赏析 -诗词大全
虞作者:张翥 朝代:元 体裁:词 千林白雪花间谱。价重黄金缕。尊前自听断肠词。正是江南风景落花时。红楼翠舫西湖路。好写新声去。为凭宫羽教歌儿。不道峰居才子鬓如
篇2:虞山
我们家国庆去虞山和沙家浜玩了。同去的还有六个家庭,都是爸爸妈妈的大学同学。 我们小朋友的年龄也差不多大,所以玩起来可有意思了。
隆重推荐!常熟有一个宝岩生态公园挺好的,空气非常新鲜, 竹林里还有人在弹奏古筝,琵琶等,很有气氛的。 那里的农家乐饭店的菜也特别好吃。我还玩了水上气球, 这可真是锻炼我们的体力和平衡能力呀!我们七个小朋友就没有人能站起来。
虞山的风景也很美, 山虽然不算高,但竟然也有索道。山上种的都是茶树 ,有好多人在山上品茶,聊天 。 尚湖风景区的风景也很仪人,坐在手摇船上, 微风吹过很是惬意。
沙家浜是我们去的最后一个景点。 这里是非常具有革命意义的一个地方。 我们坐在小船上在芦苇荡里迂回的时侯, 摇橹的老奶奶还会跟我们讲以前在这里发生的故事。
篇3:虞山
虞山公园是我们常熟的一颗美丽的明珠了。
一来到虞山公园,就可以看见那碧绿碧绿的小草,就像给大地披上了一件绿色的衣服,美丽极了。顺着石子小路往前面走,就可以看见一个硕大的湖了,风平浪静时,水面十分得平静,仿佛一面银镜,映着那高高的虞山。一阵微风吹来,水面泛起了一层层水花,阳光射在湖面上,金光灿灿的,真是美极了!这儿的水可清了,一眼可以看到水中的鱼儿,它们有的在嬉戏,有的在和小伙伴们捉迷藏,还有的快乐地吐着水泡……
晚上,泉中央的音乐喷泉全都开了。有时溅水花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音乐声中舞动着身子;有时像一根柱子,立在天地之间;有时又像一块水幕,忽然向游人扑来,洒在身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虞山公园的景色真美啊!真是让我留连忘返啊!
篇4:虞山
今天上午,爸爸和我去了虞山玩。我选择的是清凉寺那条路。
我们顺着林间小路走,看到一棵棵高大挺拔的大树,一直守卫再山路的两边。这是,我听见远处传来“叮叮咚咚”的声音,我和爸爸便顺着声音往前走。
啊!原来是小溪的溪水从石头缝中经过时发出来的声音。我很惊奇,因为以前从未发现过,也许和昨天的雨有关吧!
我又顺着小溪往前走,发现小溪流淌时的姿态有很多。有的溪水是从石头缝的中间流过去,有的溪水是从石头的左边流过去,有的溪水是从石头的右边流过去,它们高高低低,弯弯曲曲,但是最后还是在狭窄的地方汇在一起,然后继续往下流,发出“咕咕咕”的声音。它们如果碰到大的低洼的地方,就会形成一个大水池,它们如果碰到大石头,那就会很快的铺下去、原来小小的溪水,形态也是有那么多的。欣赏完小溪水,我就去爬山了。
今天,我的心情也像流淌的小溪水一样欢快。
篇5:虞山
离世博开始的时间已经很短了,许多外国友人也会来我们常熟游玩,来我们的虞山游玩。
为了迎接外来游客,我们应该要更加注重仪表整洁,言语文明。我们每天都应该要做到“步从容,立端正”,让别人看见你的仪表感觉很舒服清爽。遇到熟人时,要有礼貌地打招呼,特别是遇到外国人时,要大大方方地和他们问好。
我们还要保护环境,不乱扔果皮、零食包装袋等。这样既不影响城市文明,还给路人和清洁工人带来了方便。而且不要把垃圾倒进河里,不要在河里洗拖把,工厂不要排放污水……以山清水秀的面貌迎接国际友人。
我们更要保护绿化,不乱砍伐树木,多植树。让千年裸露的山岩结束烈日的煎熬,让寂寞多年的荒山枝繁叶茂。让小鸟来这里搭窝筑巢,快活得叽叽直叫,让小兔不怕天上的老雕,让小猴开心得又蹦又跳……让人看了这幅和谐美丽的画面,心旷神怡,使常熟虞山给外国友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为了迎接世博,迎接外来游客,我们加油,努力干吧!美丽的虞山,文明的虞山,一定会走向世界,享誉全球!
篇6:虞山
我们从山脚下开始往上爬。还没爬多久,我就累得气喘吁吁了。休息了一会,继续爬山。就这样,我们走走停停,终于到了半山腰。忽然,闻到了阵阵花香,原来是桂花的香味,是从桂花园里飘出来的。被香味吸引着,我们买了票,进了桂花园,一口气爬到了祖师山顶。
站在悬崖边,我放眼远眺,只见远处的河流像银色的绸带,湖面像一面银镜,还有一只气艇飘浮在空中呢!我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赶忙拿出相机拍起照来。
下山的时候,我们坐了索道。刚坐下去,感觉被吊在半空中,十分害怕。妈妈说没有危险的,慢慢的我就不怕了,敢看外面的风景了。只见有人在索道下的小路登山。我问妈妈:“这里怎么会有路的?”妈妈说:“这是架索道的工人走出来的小路,走的人多了,慢慢地就变成真正的路。”妈妈说得真有道理,我要把这句话记牢。
到了山脚下,我们吃了素面,就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虞山实在太美啦!下次我一定还要到虞山来玩。
指导教师:蒋红英
简评:小作者虽然刚刚学习写作,但由于写的是亲眼所见、亲身体验,所以也能做到语言流畅,内容生动。善于思考的他从妈妈关于路的话语中体会到的道理,同样会给我们一个启迪。
篇7:虞山
今年十月一日是我们伟大祖国成立六十四周年纪念日,在这举国欢庆的大喜日子里,我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人文荟萃、风景如画的江南古城----常熟市。我们此行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参加堂叔的结婚典礼,二是游览美丽的常熟城,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十月一日这一天,风和日丽,艳阳高照。吃过早饭,我和爷爷、爸爸、妈妈一起徒步来到常熟最美的旅游景点----虞山公园。今天公园大门装点的十分华丽,拱形门楼上悬挂着“庆祝国庆”四个大红灯笼,给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进入大门,我们随着人流沿着用鹅卵石铺成的曲径向前走去,到处可见五颜六色的花,枝繁叶茂的树,形态各异的亭台楼阁。最后,我们来到山脚下的一条小溪边,小溪蜿蜒曲折,溪水潺潺流淌,座座拱桥横跨之上,溪中游艇飘荡。在我的请求下,爸爸、妈妈也租了一条游船,我们三个人跳上小船,手持划桨,一边划着船,一边不时地欣赏着两岸的景色,,那种意境真如歌中所唱:“小船儿悠悠,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是啊,艳阳高照的天气,风景如画的公园,其乐融融的家庭,都是祖**亲赐予的。
我为祖国今天的繁荣富强而骄傲,我祝福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篇8:虞丞相挽词其一
杨万里
负荷便宜重,经纶别有源。
雪山②真将相,赤壁再乾坤。
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
世无生仲达③,好来未须论。
【注释】
①虞丞相,名允文,南宋抗金名臣。虞允文曾率军赢得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市)大捷,在南宋朝野获得极高声誉鉴赏阅读答案__杨万里《虞丞相①挽词三首(其一)》鉴赏阅读答案__杨万里《虞丞相①挽词三首(其一)》。乾道八年秋,赴四川综理军政事 务,后病逝。谥号惠肃。
②杜甫在《八哀诗》中赞严武平定吐蕃叛乱: “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幽轻。”
③仲达,司马懿的字鉴赏阅读答案__杨万里《虞丞相①挽词三首(其一)》文章鉴赏阅读答案__杨万里《虞丞相①挽词三首(其一)》三国时有谚日:死诸葛能走生仲迭。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乾道,知奉新县,擢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权吏部右侍郎官,将作少监。淳熙间,历知常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迁广东提点刑狱。十一年(1184),召为吏部员外郎。历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右、左司郎中,秘书少监。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代表作品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过安仁》等。
篇9:虞美草
什么兄弟情义,什么白壁佳玉,不就是那狼子野心的卑鄙伎俩。
青丝懒,音容笑,苦涩伊人情奈何。这巨鹿城里泪水欢颜交替上演。虞姬啊!这红尘的战场你必将出局。看那云朵混合,海啸挽歌,试问容颜情几堪?虞姬,这疲倦下掩藏的憔悴,是你抉择的无助吗?冬寒萋萋花鬓团,遥遥望心寒。
芭蕉惹骤雨,冉冉擅香晕开了结局。皓齿明眸,红裳羽衣。虞姬啊!这是你的选择么?“霸王......”你轻唤。看到那沾满尘灰的失落轮廓和那饮着苦酒的声声涂叹。你蹙眉,心痛了吧!虞姬,你已决定?双眸相视,无尽话语凝咽喉。霸王仰天高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你听完,沧然拔剑。那眸中的不舍,是否是离别的伏笔?你浅笑,盈盈转身。剑花轻挑,媚态娇;剑舞红袖,清音起。“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剑气锵锵,利刃轻拂,红花白颈。浮蝶坠落是你美丽的续演......
琴声断,女儿依相伴.....
(虞姬和歌之后)姬遂自刎,姬葬处,生草能舞,人呼为虞美人草。
――补记篇10:虞诩简介
虞诩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今河南柘城南)人,东汉名将。安帝时,始为朝歌(今河南汤阴西南)长,后任武都太守。顺帝时,官至尚书仆射。
虞诩祖父虞经,长期担任郡县狱吏,执法断案,公正平允,且心存宽恕。每到冬月上报案卷,他往往哭泣流泪。他曾对人说:“东海于公高为里门,而其子定国卒至丞相。吾决狱六十年矣,虽不及于公,其庶几乎!子孙何必不为九卿邪”(《后汉书·虞诩列传》)?于是便让虞诩以“升卿”为字。
虞诩十二岁便能通习尚书。他早年丧父,孝养祖母。县里推荐他为顺孙。陈国国相见到他后,也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想任他为官。虞诩推辞说:“祖母九十,非诩不养”(《后汉书·虞诩列传》),国相这才作罢。后虞诩祖母去世,虞诩服孝期满,被征召到太尉李修府中任郎中。
汉安帝永初四年(1),羌人起兵,攻掠并凉,大将军邓骘认为军费太多,无法兼顾,想丢弃凉州,集中力量保守北边。于是便召集公卿商议。邓骘说:“譬若衣败,坏一以相补,犹有所完。若不如此,将两无所保”(《后汉书·虞诩列传》)。与会的人也同意他的看法。
虞诩闻后,对李修说:“窃闻公卿定策当弃凉州,求之愚心,未见其便。先帝开拓土字,劬劳后定,而今惮小费,举而弃之。凉州既弃,即以三辅为塞;三辅为塞,则园陵单外。此不可之甚者也。喭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观其习兵壮勇,实过余州。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为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其土人所以推锋执锐,无反顾之心者,为臣属于汉故也。若弃其境域,徙其人庶,安土重迁,必生异志。如使豪雄相聚,席卷而东,虽贲、育为卒,太公为将,犹恐不足当御。议者喻以补衣犹有所完,诩恐其疽食侵淫而无限极。弃之非计。”
李修认为他言之有理,说:“吾意不及此。微子之言,几败国事。然则计当安出?”
虞诩说:“今凉土扰动,人情不安,窃忧卒然有非常之变。诚宜令四府九卿,各辟彼州数人,其牧守令长子弟皆除为冗官,外以劝厉,答其功勤,内以拘致;防其邪计”(《后汉书·虞诩列传》)。
李修依议,召集四府会商后,布置安排,任命西州豪强为掾吏,任命长吏子弟为郎,以示安抚。
但虞诩的这一建议却得罪了邓骘兄弟,邓骘兄弟想要中伤虞诩。正好朝歌(今淇县)宁戚等数千人杀死官长,屯聚连年,州郡无法平定。于是,邓骘兄弟便推荐奏准虞诩任朝歌长。虞诩故旧纷纷赶来慰问,他们都说:“得朝歌何衰!”虞诩笑著回答:“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后汉书·虞诩列传》)? 虞诩一到任,就去拜谒河内太守马棱。马棱同情他:“君儒者,当谋谟庙堂,反在朝歌邪?”虞诩回答“初除之日,士大夫皆见吊勉。以诩诪之,知其无能为也。朝歌者,韩、魏之郊,背太行,临黄河,去敖仓百里(古代国家粮仓之一,在今河南郑州北广武山),而青、冀之人流亡万数。贼不知开仓招觿,劫库兵,守城嚱,断天下右臂,此不足忧也。今其觿新盛,难与争锋。兵不猒权,愿宽假辔策,勿令有所拘阂而已”(《后汉书·虞诩列传》)。 等上任之后,虞诩便设立三个等级招募壮士:能够征战劫夺的为第一等,干过伤人偷窃行为的为第二等,游手好闲、不事家业的为第三等。他命令手—下吏员举荐这样的人,不得隐匿。才几天,就招了百余人。虞诩设宴招待他们,宣布赦免他们过去的罪过,派他们混入叛乱者的队伍中,蛊惑引诱叛乱者来抢掠劫夺,而虞诩则预先设下埋伏等待击杀,利用这种办法,杀死了几百名叛乱者。 虞诩还派会缝纫的贫苦百姓去叛乱者队伍中做佣工,在给他们缝制衣服时,悄悄在衣襟上缝上彩线作暗记,这样一来,叛乱者一进入街市,差役们就可以根据暗记逮捕他们。叛乱者不明底里,以为虞诩有神明相助,纷纷败散,朝歌县境清平。虞诩也改任怀县令。 东汉元初二年(1),西羌攻武都(治所在今甘肃成县西)。这时正是邓太后临朝,代十三岁的汉安帝处理国家大事。眼看羌族军队要攻陷武都,而且仍有南下之势,邓太后闻虞诩有将略,令其为武都太守。并在嘉德殿接见了他,给予很厚的赏赐。 虞诩率三千兵马往武都。羌军早就知道虞诩很厉害,听说汉朝派他前来征讨,感到很紧张,羌人首领便率领几千人马,在陈仓(今陕西省宝鸡东)道上崤山山谷(大散关)凭险设防,想在这里堵住 虞诩军队的进攻。虞诩立即命令随行人马停止前进,并且宣称已上奏朝廷请兵增援,要等援军到来再一起进发。羌人闻知这一消息,为其所惑,就分头到邻近的县城去抢掠。留在崤谷的少数羌军,也觉得虞诩一时不会进攻,放松了警惕。虞诩趁机日夜兼行,日夜兼行百余里。并且命令将士们每人挖两个灶坑。以后每人每天再增挖两个。羌人见灶坑天天增加,以为汉军有了援军,便不敢逼近他们。 有人不解其意,问虞诩:“孙膑减醦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戒不虞,而今日且二百里。何也?”虞诩回答:“虏觿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虏见吾醦日增,必谓郡兵来迎。觿多行速,必惮追我。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埶有不同故也”(《后汉书·虞诩列传》)。周围入听了虞诩这番话,连连点头称是,佩服虞诩用兵有方。 虞诩到武都郡,兵不满三千,被羌众数万围于赤亭(今甘肃成县西南)数十日。虞诩命令将士顽强固守,一直坚持了十天,打退了羌军的多次进攻,大大挫伤了羌军的锐气。 到了第十天,羌军又开始进攻了。虞诩站在城墙上晾望,发现羌军士兵畏缩不前,好像是怕被虞军的强弓利箭射著。于是虞诩命令将士不要发射强弩,只用小弩射击。羌人见汉军箭力很弱,射不到自己,以为没有危险,便集中兵力加紧攻城。当羌兵冲到城下时,虞诩命令二十副强弩同时射一个羌人,发无不中。羌人大震,连忙退却。虞诩见敌退兵,纵兵追击,多所杀伤。 此仗,羌军虽然败北,死饬不少人马,但发现虞军反攻时只出动两千多人,故以为虞诩兵力不多,准备再次进攻赤亭。 虞诩总结上次战斗的情况,也感到暴露了实力,估计羌军可能会再来进攻。为了迷惑羌军,他决定再次给羌军一种假象,造成敌人的错觉。次日,在羌军败退回营后,虞诩让所有的官兵排长队,耀武扬威地从东边城门出去,转一圈,再从北边城门进城。进城后更换衣服,又从这个城门出发,那个城门进来,并不断更换衣服以迷惑羌人。每天都这样反覆出入多次。羌人见汉军服饰不同,源源不绝地出入城门,猜不透有多少人马,愈发惊惧,军心动摇。虞诩估计羌人要退兵,就在敌人撤退的必经道上,以500余人设伏于城外河流浅水处。羌人果然逃走,汉军伏兵突起,截击掩杀,大获全胜。羌人溃败,逃窜到益州去了。虞诩察看地形,构建营垒180多所,把流亡到外地的民众招回,救助贫民。武都郡逐渐安定下来。 虞诩到武都郡之前,该地运输道路艰险,舟车不通,用驴负马驮,租赁人畜的费用五倍于所运物资。鉴于此种情况,虞诩亲自带领将士视察武都山谷河流,自沮至下辩数十里中砍伐树木,凿烧石头,开通了一条从沮水到下辩几十里长的船路。然后,用原来租赁人畜的钱雇佣船运人员。于是,水运通达便利,一年省费用四千多万。 虞诩刚到武都郡时,郡中才满一万户。但由于他采取了一系列安集荒余、招还溃散的措施,不到二三年时间,就猛增到四万多户。一时武都郡盐米丰贱,十倍于前。后来,因为虞诩犯了小过失,被免了职。 汉顺帝永建元年(126年),虞诩接替陈禅任司隶校尉。司隶校尉位高权重,职责之一是督察百官。虞诩上任几个月,连续奏免太傅冯石,太尉刘熹,劾奏中常侍程璜、陈秉、孟生、李闰等人,百官悚动,纷纷侧目,认为他过于苛刻。三公上表,劾奏虞诩盛夏时节,不顺天地长物之性,拘捕关押大量无辜之人,为害官吏百姓。虞诩上表白辩,他说:“法禁者俗之堤防,刑罚者人之衔辔。今州曰任郡,郡曰任县,更相委远,百姓怨穷,以苟容为贤,尽节为愚。臣所发举,臧罪非一,二府恐为臣所奏,遂加诬罪。臣将从史鱼死,即以尸谏耳”(《后汉书·虞诩列传》)。顺帝知他忠贞,没有加罪于他,为这件事,后来又免去了司空陶敦的职务。 时中常侍张防弄权玩法,经常受人请托,收受贿赂,而屡寝不报。虞诩查办其案件,但屡次上书,都被上司押下,不予批复。虞诩不胜愤怒,命人把自己捆起来,自投廷尉狱中。并且上书说:“昔孝安皇帝任用樊丰,遂交乱嫡统,几亡社稷。今者张防复弄威柄,国家之祸将重至矣。臣不忍与防同朝,谨自系以闻,无令臣袭杨震之迹”(《后汉书·虞诩列传》)。虞诩表章奏上后,张防在皇帝面前流著眼泪解释诉说,虞诩因此被免官为徒,输作左校。 张防不肯罢休,要加害虞诩,二天之内,派人连审虞诩四次,必欲将他害死而后快。狱吏劝虞诩自杀,以免凌虐。虞诩不肯,他说:“宁伏欧刀以示远近”(《后汉书·虞诩列传》)。 浮阳侯孙程、祝阿侯张贤是宦官,当年顺帝为太子时,被废掉,是他们二人扶立为君的。如今,二人知虞诩忠诚获罪,便相继上奏,面见皇帝,孙程说:“陛下始与臣等造事之时,常疾奸臣,知其倾国。今者即位而复自为,何以非先帝乎?司隶校尉虞诩为陛下尽忠,而更被拘系;常侍张防臧罪明正,反构忠良。今客星守羽林,其占宫中有奸臣。宜急收防送狱,以塞天变。下诏出诩,还假印绶”(《后汉书·虞诩列传》)。当时,张防正站在皇帝身后,孙程厉声叱责:“奸臣张防,何不下殿!”张防不得已,趋走东厢,孙程又说:“陛陛下急收防,无令从阿母求请”(《后汉书·虞诩列传》)。 顺帝征询尚书对此事的看法。尚书贾朗一向和张防友善,力证虞诩有罪。顺帝犹豫不决,对孙程说:“且出,吾方思之”(《后汉书·虞诩列传》)。虞诩的儿子虞顗和门生一百多人,在路上拦住幡侯中常侍高梵的车子,叩头流血,诉陈冤情。高梵入朝奏明,于是,张防被流放边塞,贾朗等六个人有的死了,有的被贬黜。当天,赦免虞诩出狱。孙程又上书陈说虞诩有大功于国,语甚切激。顺帝感悟,便任命他为议郎。数日后,升任尚书仆射。 当时郡县长吏和二千石官员允许犯罪的百姓交钱赎罪,号为“义钱”。名义上是替穷人储备,实际上郡守县令等是用这方法来聚敛民财,以饱私囊。虞诩上书说:“托为贫人储,而守令因以聚敛。诩上疏曰:“元年以来,贫百姓章言长吏受取百万以上者,匈匈不绝,鼟罚吏人至数千万,而三公、刺史少所举奏。寻永平、章和中,州郡以走卒钱给贷贫人,司空劾案,州及郡县皆坐免黜。今宜遵前典,蠲除权制”(《后汉书·虞诩列传》)。皇帝把虞诩的奏章下达州郡,并为诏切责长吏。谪罚输赎的措施从此废止。 起初宁阳主薄到朝廷,控诉县令枉法。可六七年过去了,朝廷始终未予理睬。主薄愤而上书:“臣为陛下子,陛下为臣父。臣章百上,终不见省,臣岂可北诣单于以告怨乎?”顺帝见此奏章,大怒,拿给尚书看。尚书弹劾主薄,说他大逆不道。虞诩驳斥说:“帝主簿所讼,乃君父之怨;百上不达,是有司之过。愚蠢之人,不足多诛”(《后汉书·虞诩列传》)。顺帝听了虞诩的话,只是责打了主薄,未加深责。 虞诩趁此机会,对尚书说:“小人有怨,不远千里,断发刻肌,诣阙告诉,而不为理,岂臣下之义?君与浊长吏何亲,而与怨人何仇乎?”听到的人,都感到惭愧。虞诩又上书说:“台郎显职,仕之通阶。今或一郡七八,或一州无人。宜令均平,以厌天下之望”(《后汉书·虞诩列传》)。此外,虞诩还有一些别的奏章建议,常常被采纳。 虞诩喜欢举劾官吏,讥刺朝政,一点都不回护宽容,屡次忤怒权要贵戚。因此,他一生九次被谴责审治,三次遭到刑罚,然而刚正之性,至老不屈。 永和初年,虞诩升任尚书令。后因公事离职。朝廷知他忠直骨鲠,再次召任,可不巧他去世了。临终,他对儿子虞恭说:“吾事君直道,行己无愧,所悔者为朝歌长时杀贼数百人,其中何能不有冤者。自此二十余年,家门不增一口,斯获罪于天也”(《后汉书·虞诩列传》)。虞恭也有俊才,后官至上党太守。
篇11:虞集简介
虞集
(1272~1348) 元朝文学家。字伯生,号邵庵、道园。
先世为蜀人,生于衡阳。南宋亡,随父汲侨居崇仁,与吴澄及南宋名公遗老交游,以能文章著名。成宗时被荐举为大都路(今北京)儒学教授,自此,先后供职于国子学、翰林院、集贤院、奎章阁等,历仕八朝,秩至从二品。朝廷诏告典册、四方碑文,多出其手。元文宗图帖睦尔时修《经世大典》,先与赵世延同任总裁,后又专领其事,对该书的编成作出了贡献。虞集曾奉文宗之命起草诏书,说明宗和世素来认为妥欢贴睦尔不是他的亲生子。元顺帝妥欢贴睦尔继位后,虞集惧祸告归。晚年乡居,仍颇受尊崇。虞集诗文都享有盛誉,被视为中元以后的文章大家。他曾建议在京畿濒海筑堤围田,募富民经营屯垦。元末置海口万户,便是受该建议的启发。虞集自题其存稿名《道园学古录》,至正元年(1341)由幼子翁归等编定,又有《道园类稿》,均为五十卷,并行传世。
【虞,虞张翥,虞的意思,虞赏析】相关文章:
1.诗经:驺虞
2.虞山作文500字
3.烛影摇红 淮,烛影摇红 淮虞集 ,烛影摇红 淮的意思,烛影摇红 淮赏析
7.闻虞沔州有,闻虞沔州有刘长卿,闻虞沔州有的意思,闻虞沔州有赏析
8.虞允文原文及注释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