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亲爱的小孩,能少碰壁就少碰壁散文

亲爱的小孩,能少碰壁就少碰壁散文

2022-10-22 08:36: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止战之殇”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亲爱的小孩,能少碰壁就少碰壁散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亲爱的小孩,能少碰壁就少碰壁散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亲爱的小孩,能少碰壁就少碰壁散文

篇1:亲爱的小孩,能少碰壁就少碰壁散文

四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我就对女儿的学习几乎完全放开了手,不再对她进行管理,只是偶尔给她提些建议。

那个学期看学习效果还行,我就以为上了五年级以后,孩子大些了会更加自律,毕竟一些好习惯已经养成,像上课好好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之类的事情,一般不用再叮咛。

之前我曾写了些亲子教育的文章在纸质刊物上发表,都是依据现实生活中教育女儿的实践经验写成。

自女儿上了四年级后,因为女儿那里没有大的问题需要我努力,以至于这方面的文章我也很少写了。我曾半开玩笑半当真地对女儿说,你没什么问题的话我的亲子文章也写不出什么了,看来妈妈的写作得转型。

好像要跟我证明一下作为妈妈一点不为孩子操心是不可能的事情,最近女儿的班里进行了语数外三科测试,成绩一出来,显然是在意料之外。

女儿边给我汇报成绩,边告诉我本来成绩也不错的谁谁分数也不高。

我心想,嘻嘻,咱不是不跟别人比成绩吗?怎能用别人的成绩下降来证明自己的分数降低合乎情理?就算是班里的整体考试成绩都不高,也不能成为自己非得丢分多的理由啊!

知道女儿日常貌似性情平和,实则自尊心很强,我只是说出我的意见,并不想教训她,更不想因成绩与她产生争执。

以前学校还让老师公布期中和期末考试分数的时候,我都会把成绩记在小本子上。后来女儿看了篇作文,小作者写自己的妈妈弄个本子记录成绩给自己很大压力。女儿就借此反对我记录她的成绩。

我不以为然,告诉女儿不要让别人的感受成为自己的感受,那小作者家的情况和咱家不一样。我继续记录着,一直到学校禁止公布成绩为止。这几年,我从没拿这个成绩本说过事儿。

我记录女儿成绩的主要目的是留作她的成长纪念之一,其次是看看她总体上有没有大的成绩波动。应该说,自一年级以来,女儿的成绩基本稳定,偶有波动。这让我对她的学习能力充满了信心。

女儿在班里是学习委员,也被同学视为学霸,所幸她有自知之明,经常对我赞美其他学习好的同学,并不为此骄傲。

人贵有自知之明,但自知之明不仅仅要体现在谦虚上面,而且要在知道自己不足之处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做得更好,让自己做到自己的最好。因此,我坚决反对女儿用其他同学丢分多来衬托自己成绩降低是正常情况的逻辑。

女儿近来辩论能力增强,和我一旦产生争执就会以压倒我为乐。孩子拿自己的妈妈练习口才,这也不错。我慢慢地不再为此生气,而是坦然接受她的厉害。可是,这辩论能力用在了找借口上,可就不妙了啊!

语文为什么丢了八分?女儿说因为这次题目太多;英语为什么也丢好几分?女儿说听力失分多,是因为今年得过中耳炎最近我又没给她买滴耳液。

亲爱的小孩,假如你学习扎实没有眼高手低,一向酷爱读书的你怎么会因题多题少而影响语文成绩?假如你日常主动做些听力训练,英语听力怎么会成了难题?

这纯粹是找借口啊!找了借口来说明自己就该丢分多,丢分多完全正确,岂不可笑无比?!

女儿冲我嚷“反正我自己没有错”,换成以前我非怒发冲冠不可,现在我可是修炼得心平气和多了。小孩要面子,嘴上不认错,心里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行啊!

我只是淡淡地对女儿说:“妈妈现在总是爱反思自己,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亲爱的小孩,这一点,你是不是该向妈妈学习呢?

到了汇报数学成绩的时候,女儿也没作任何自我批评,但找到了一个实际原因,那就是缺少睡眠,论据是错的数学应用题不是不会,而是迷迷糊糊地少算一步。

于是,我拿出家里订的报纸,指给女儿看,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上明确要求保证小学生每天有10小时睡眠。然后再指着那篇文章里列举的家长给孩子报班多逼着孩子苦学导致的小学生缺觉案例给女儿看,问她自己家的家长有过类似行为吗?

女儿说没有,睡眠不足完全是自己的原因。我乐了,哈哈,亲爱的小孩,你能通过这次考试认识到睡眠的重要性,从此好好睡觉也算是一大收获。成绩下滑还可以赶上去,睡眠一直不足可是危及一辈子的健康哩。

说到女儿缺觉,可真是心累。自打她出生起,就觉少。有人说剖腹产的孩子容易好动和睡眠失调,不知概率有多高,反正我闺女都占了。

好动没问题,就是日常很活泼,年幼的孩子动来动去在我家被视为正常情况。等长大些,爱读书的女儿自然而然就收敛了。这一方面没用操心过。

可这睡眠么,除了刚出生时的晨昏颠倒之外,一岁后的女儿白天就不愿睡觉,晚上也不能安稳地睡下去。好不容易在三岁左右能做到了正常在晚上睡觉,她偏总惦记着跟上班的我一块早起,要亲眼看着妈妈出门才行,以至于睡眠整体上还少。

六岁的时候,女儿竟然为自己晚上一躺下就睡着的事而大动心思,无师自通地练习怎样自我控制睡眠,做到了躺在那里即使再困也可以不会睡去。上了小学还跟我炫耀说这一招可以确保自己在课堂上困了也不会睡着。

亲爱的小孩,你真是让我大开眼界,陪着你成长的路上我总觉得智商和情商都不够用。我小的时候,不,我从小至今,都没有想过要修炼这样的功夫啊!

二年级的时候,女儿坚持要在大年三十熬夜迎新年,或许是看了民间传统文化中有子女守岁是为父母祈福的说法要尽孝道。熬就熬吧,反正一年就这一回。本以为女儿会撑不住,结果她第一次熬夜就熬到了凌晨一点多,令我顿生刮目相看的感觉。

女儿刚上三年级的时候,有个周末一家人想看电影,我老公选了著名的《侏罗纪世界》来看,没想到这部电影颠覆了女儿对恐龙的热爱不说,还带给她深深的恐惧,这恐惧一部分来自影片中恐龙的凶残,一部分来自里面的孩子谈及了父母离婚的事情。

我当时没意识到这一点,不久后又和她一起看了部涉及恐龙害人的电影,加深了女儿的恐惧心理。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女儿晚上在惊恐中失眠,常常是午夜十二点后还睡不着觉。无论我怎么努力让她早睡,都不见效。

这是我们做父母的犯下的错误,是个深刻的教训。

从此再也不敢随意看电影,儿童的'心理还是要高度重视。再看某部电影前,要么我有时间先看一看,要么通过介绍了解一下内容再说。

终于,电影的阴影慢慢散去,女儿却总是舍不得多花时间睡觉,别说一天10小时睡眠,有时连8小时都保证不了。尤其是随着她日渐长大,不自觉改变的话,谁也没办法让她为爱惜自己而好好睡觉。

这次考试后女儿能认识到缺少睡眠会影响学习,真是太好了,比考了满分还让我高兴呢。

女儿学校的英语教材为三年级起点,适应英语课后的她在英语上一点都不费力气,毕竟,三四年级的考试要求只是会认单词和能听懂简单的字句就行。

一开始我也没过问,但在女儿上了四年级之后就提醒她要主动把英语学得扎实些,希望她主动写单词背单词练听力。

结果女儿毫不为意,只是应付给我看。每当她考了满分时,我总说“这英语学得太浮漂,像纸老虎经不住考验”,女儿不信。

到了五年级,不仅听力题加深了,而且以前的连线题变成了要把单词默写出来。这一下子可把女儿打蒙了,但她不作反思,总以全班成绩降低来作为自己考不好的论据。

这次,我引用了民间老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来说她,她总算认可了。亲爱的小孩,一个人要有个性,要坚持自我,可是也要听从建议,过来人的经验可并非全都会过时呀!

见妈妈没有因为她丢分多而发火,女儿高兴地说起一件事,那就是在别人不知道“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句时,自己却知道。我也笑着说,那你的意思是感谢妈妈让你从二年级起就在课余背点诗了做法了?听听老人言也不错吧?

女儿表示认同。我便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女儿却答不上来了。于是我不满地说:“不是早就告诉你了吗,要把诗和作者、朝代一起背,当年我考研究生,以一分之差没能进入南京大学的复试,其中有个价值一分的题……”

女儿接口道:“就是‘葡萄美酒夜光杯’的作者是王翰,你没记住。”

这个梗我在家提过好几次了。但我的目的是告诉女儿别像我以前那样喜欢诗词而不爱记住作者,在考试的时候多得一分能起关键作用。我吃过的亏,不想让女儿再重蹈覆辙。

一次和女儿的同学家长聊天时,身为家长不由一起感叹十岁以后的孩子就不再那么服服帖帖地听父母的话了,总想按自己的心意行事。

例如有的孩子课余沉迷于电子产品中,家长怎么说都不听。这就只有等孩子长大了,甚至做了家长,才能明白当年父母批评自己的话是对的。作为学生,还是要以课业为先,其他都是浮云。可到那时才明白,不就晚了么?

这就是典型的一代代“不听老人言,吃亏在长远”的重复体现。过来人的话,肯定不会全对,但多数都是经验之谈,有可借鉴的现实意义。

亲爱的小孩,假如有人为你提了建议,你若重视就能够减少甚至不会碰壁,那你何必不听呢?只为逆反而逆反的心理常会害了自己。

我们看到过许多赞美苦难的文章,也看到过许多成功者备受磨砺,然而苦难本身并不值得推崇,值得推崇的是成功者的坚韧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假如让我们主动选择,我们宁愿没有任何苦难,也没有任何碰壁。

诚然,人生难免碰壁,适度的碰壁也可以促人成长,但太多的碰壁会让人失去前进的勇气。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亲爱的小孩,咱能不碰壁就不碰壁。

我知道自从步入两位数的年龄,女儿的成长进入了新的阶段,自我意识增强,希望自主自己的事情。这很好啊,可以让我日渐松手,不再劳神费力。

我多么希望,女儿可以学会自我管理,真正做到自我负责!毕竟,成人之后,美好的生活要靠她自己去努力争取。

相对于不怎么管孩子的家长,我管孩子还多一些;相比真正用心管理孩子的家长,我管孩子比人家差许多。

就我的个人人生经验而言,之前的弯路纯属于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导致的恶果,所以我很看重这一点。我对女儿的管和不管,都是为了这一点——让孩子能够做到自我负责!

亲爱的小孩,在学习上,一个人要对自己严格些,好好践行“跳一跳,摘桃子”的教育理论,你才会学有所成,更多收获。

最后还是要嘱咐一句:亲爱的小孩,咱能不碰壁就不碰壁。对于别人的批评,正确的打开方式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别人的建议,正确的打开方式是虚心学习,有所借鉴。

呵呵,看来对于正上五年级的女儿,我还不能够完全撒手不管哩。好吧,亲爱的小孩,让我们共同作出成长的努力!

篇2:经历少就幼稚现代散文

经历少就幼稚现代散文

北京一行,我疲惫不堪,甚至在出发前往上海打工的那天临时退票,选择回家。我不单是走累了,更多的是心累。许是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还不适应,抑或是面试不太顺利,虽游了神往已久的地方,但心里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兴致不高的我,终究是敷衍了过去,但我的分享绝对是认真的。

面试完的第二天一早,我坐公交去故宫。但我走错了,去的是出口,且那天故宫不开放。我在看简介,杀出个叔叔问我为什么不去长城,今天半价。我本就打算一天逛故宫,一天爬长城,听他这么一说就与他多聊了几句。聊了许久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此人动机不纯,他是在捞生意,可怜我以为自己又碰到个大好人!但他说全天100块,包括八达岭长城,明十三陵和鸟巢三个点,有专车接送,包午餐,且时间灵活,随叫随走。我选择了跟他走,他找了一辆小轿车把我带到了一辆大巴前,据说是公司的旅游车,司机把我交给一个姐姐后就走了。那姐姐记了我的手机号码后叫我支付宝转给她一百元后就让我在车上后面找个位置。我问她要票,她说现在都不用纸质票,直接刷身份证即可,还让我不要害怕,待会会有导游带我们;上车后不要告诉别人自己花了多少钱,说是她收了我更少的钱。后来我了解到与车上有些人相比,一百的确算是少的了。等了许久车还不开,车上有了不少抱怨,甚至有人说等了都快半小时了。我越想越不对劲,载我来的司机明明说每个人会有一张票,票上还有联系电话,有事可以随时联系,我当时没多想,以为是通票。仔细想想接头的三个人说辞不一,疑点重重,但我还在犹豫时车就开走了。

导游上车,倒也诚实直率,我才知道自己确实被骗了,这无异于跟团旅游。不过我承认导游讲得确实不错,比起一个人玩,我了解了不少历史文化。导游告诉后期每人还要再收一百,当时车开已进了山区我们没有下车的机会了,如果不交一百块,我们可能要花更多钱。因为我身上没现金,而且又是路痴,所以我还是再交了一百。结果不仅游玩时间有限,而且还把我们带去珠宝店与打着祈福请愿旗号卖护身佛的`寺庙;说带我们去尝正宗的北京烤鸭与果脯,每辆车能分一只烤鸭,结果是去一个大型超市试吃,还鼓励我们买东西他可以拿提成;而所谓的明十三陵其实就是去超市的路上经过而已;最恐怖的是导游丢下我们走了,只留下大巴司机。大巴司机负责把我们载到鸟巢,路上堵,甚至想让我们每人再交五块钱走高速,不过车上有一个脾气倔的直性子,与司机理论了一番,最后我们拒绝了。

因为我们拒绝再交钱而没走高速,到达鸟巢已经很晚了。车上游客都有伴,就我是一个人,好在一对来自陕西的好心夫妇送我去乘地铁。虽然他们为自己记错了路多走了好远的路而深感愧疚,但于我而言,他们的陪伴和帮助却减缓了我心中的委屈和害怕。我不敢走夜路,路痴的我若大晚上一个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北京找住所,估计难上加难。所以,我很感激他们,感谢他们给予尚还陌生的我那么多帮助。

经历少就幼稚,初遇这种事,即便知道自己中计,我也无办法应对,只能任人宰割。经历过,不管好坏,大概都会对自己的未来多一分帮助吧。

篇3:能换位思考则怨咎少矣散文

尝读王安石《临川文集》,书中记载王德用与孔道辅一事,颇有所感:

昔者孔道辅曾经以“人言德用威名天下,且状貌奇伟,疑非人臣之相”而在君上面前中伤其“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君上不得已,只好将王德用调出京城担当武宁节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赐手昭慰谴。

在孔道辅死后,有身边亲信幸灾乐祸的告诉德用这个人曾经陷害过你,现在终于死了,真该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按理说王德用贬出京城的确是受孔道辅所害,那么从道理上讲听此消息也应该是很高兴的事情,但是王德用却愀然说“孔中丞岂害某者乎?彼其心所以事君,当如此也,惜乎朝廷无一忠臣。”

相比手下亲信幸灾乐祸之态,王德用却大异其趣,不仅不为孔道辅之死幸灾乐祸,而且还为他悲伤忧愁,认为孔道辅并不是陷害自己的小人,而是忠心侍奉君王的一位忠臣,应该如此,并且感叹可惜朝廷少了一个忠臣了。

王德用之襟怀令人敬仰,其实可贵之处就是他能够替人所想,站在别人的位置思考问题,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换位思考。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其实就是一种难得的高度修养,孔子重视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处理对待与别人的关系时,更重视“反诸求己,不苛责于人,不怨天尤人。”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诋毁中伤则强调要“君子三省吾身”,强调了“怨诟所生,必有所由。”等类的思想。说明孔子不光强调一个人要内省,另外还要一个人要能够站在别人的位置来考虑问题,方才能达到“仁”的'高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会遇到像王德用那样受人中伤的事情,也会遇到工作中令自己很不愉快的事情,其实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只要学学王德用那样的襟怀,学会换位思考,也许有些不快就能涣然冰释,有些事情就能迎刃而解。倘若自己老为曾经的不快而耿耿于怀,愤懑连天,那么无论对于个人的工作还是身心健康来说都是有很大的损害的。倘若我们能学会换位思考,也就不会成天为一些事情斤斤计较,耿耿于怀,而随之心胸也就会豁然开朗,从而在生活中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的工作环境。

篇4:小孩的时候因为成绩不理想而焦虑,长大了因为钱少而焦虑散文

小孩的时候因为成绩不理想而焦虑,长大了因为钱少而焦虑散文

回想自己还是小孩,上学的时候,生活的最大目标就是考试成绩好。至于为什么是这个目标呢?因为大部分的老师、父母及其他长辈都会把“好好读书,考试要拿第一名,这样以后才有前途“这样的观念灌输给小孩。而我们在小孩的时候受生活阅历限制,所以就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毫不怀疑、不假思索地去相信这些观念。

至于为什么这个观念是这样?如果深究下去,也很容易会这样想:毕竟长辈的生活经验比我们丰富,懂的东西当然比我多,而且身边的大部分小伙伴看起来也是接受这些观念、结论。大部分的人也是如此接受,并且当时的自己也从未想过和别人探讨(实际上也没有去和别人探讨)生活目标、前途等这些话题。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接受这样的观念太正常了。

现在,我长大了,我已不知道自己是从哪一个时间点开始懂得独立思考,懂得批判性的思维,有些观念与原则喜欢深究——为什么是这样?所以,为什么长辈会把这些观念灌输给我们呢?现在,我想深究一下。

我猜想如果认真的问他们的话,他们也许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回答或者会马上用简单而用强硬的语气说:学习成绩差怎么可能会有好前途,每个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啊!(类似这样的答案,显然焦点没有放在回答问题上)我猜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喜欢抱团,选择接受大众的观念是比较方便和轻松的。(因为不用费劲去思考,至于正确与否当然也不会有这个问题出现啦。)如果他们说完以后,你觉得没听懂,要继续问个究竟,他们很有可能会被激怒的(至少在语气上听起来是生气的)。

到现在长大的我们,也许还有很多人还相信着这些观念,并把这些观念灌输给他们的晚辈、下一代。继续循环下去……

但是,在我自己的.生活经验、心得来看。当时完全不假思索地接受“要好好学习学校的知识,考个好成绩,将来才有前途”类似这样的观念,让我吃了亏、吃了大亏。为什么说吃了大亏呢?作为一个小孩,这句话“要好好学习学校的知识,考个好成绩,将来才有前途”很可能是这样理解的:好好学习学校的知识,考个好成绩,将来才有前途,不然就没有前途。而且好好学习学校的知识,考个好成绩这个是将来有个好前途的唯一条件。

根据原观念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理解。这样的理解有多害人啊!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在学生时代好奇、喜欢玩、喜欢交朋友、喜欢热闹……一下字被”前途”这个枷锁抑制住了。好奇被人说不听话,问题多被人嫌烦,喜欢玩被人说贪玩……

我的整个学生时代大部分时间都被这样的观念影响,这种影响经常会让人容易焦虑,焦虑是最浪费时间的情绪了。以至于我没有思考到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别人追求的人生和我追求的人生有什么异同点?你们说的前途具体是什么?你们所想表达的前途会一定也是我想要的前途吗?在懂得批判性的思考前,很难会有这样的好问题。(在我看来的好问题)

如果在我还是小孩的时候,能有机会让我接触到批判性的思考的训练,我的成长一定会更有收获。可是历史不容假设,但是起码我可以尽我能力,让我能让我能接触到的孩子或者别的其他人知道还可以试试这样思考——批判性思维。

其实,即使我现在知道了批判性思考,但有时候也会忘记批判性的去思考问题。大学毕业出来工作到现在,我发现我有时候也会焦虑,而把部分的焦虑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钱少。至于生活是否过得开心,没有很好的关心关心,甚至会简单地出结论:等有足够多的钱了,就没烦恼了。而如果我批判性的去思考这个问题:有很多钱,就会没有烦恼吗?钱不多,就会很烦恼吗?钱和烦恼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每当我围绕问题再多问题的时候,问题本身也会越来越清晰。当有足够多的钱的时候,很多跟钱有关的烦恼当然会消失了,但是新的烦恼也许会接着过来。如:担心钱的安全,烦怎么让钱更有价值,有钱了会不会要烦着赚更多的钱呢?

如果是钱不多,烦啊。怎么办?显然,关注钱不多本身不是出路,想办法去挣就是了。一边赚钱,一边成长,这样钱不多的烦恼自然慢慢远去。真是简单啊!本来这就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啊!也许是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而很多人根本不把它当回事。这里的很多人当然也包括曾经的我。

所以焦虑也好,烦也吧,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遇到是很正常的。只不过,以前会沉浸在焦虑中不能自拔,而在学习了批判性思维后,我们可以深入焦虑问题的本质(其他问题也一样)。这样的自己,你值得拥有。

【亲爱的小孩,能少碰壁就少碰壁散文】相关文章:

1.少一毛钱作文

2.威少座右铭

3.范文正公少

4.少队工作总结

5.空少自我介绍

6.少队工作计划

7.盛少自我介绍

8.领悟话少奋斗30年散文

9.运动会口号少点字

10.华少念广告词

下载word文档
《亲爱的小孩,能少碰壁就少碰壁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