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我国的三大平原分别是什么

我国的三大平原分别是什么

2022-10-06 08:43:4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Donco东哥面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我国的三大平原分别是什么,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我国的三大平原分别是什么,欢迎大家分享。

我国的三大平原分别是什么

篇1:我国的三大平原分别是什么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位于我国的东三省境内,是三大平原中面积最大的,达35万平方千米,又分为松嫩平原(在松辽盆地),辽河平原以及三江平原(在三江盆地)三部分。它被誉为黑土地,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产区。

又称松辽平原。位于祖国东北部,介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抵辽东湾.南北长约1000千米,东西最宽达400千米,总面积35万平方千米左右,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它主要是由辽河、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的。大部分海拔在200米以下,长春附近松辽分水岭处地势稍高(200~250米)。松辽分水岭以南称辽河平原,以北的西部称松嫩平原,东部称三江平原。

华北平原

位于黄河下游。西起太行山脉和豫西山地,东到黄海、渤海和山东丘陵,北起燕山山脉,西南到河南的桐柏山和大别山,东南至苏、皖北部,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连。延展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等5省、2直辖市地境域。

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面积约310,000平方千米。华北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南部淮河流域处于向亚热带过渡地区,其气温和降水量都比北部高。平原年均温8~15℃,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大多为两年三熟,南部一年两熟。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之滨,北接桐柏山-大别山-淮河,南至江南丘陵-钱塘江-杭州湾以北,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水陆交通便利。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100~400千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苏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等6块平原组成。一般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年均温14~18℃,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扬子准地台褶皱断拗带内,燕山运动产生一系列断陷盆地,后经长江切通、贯连和冲积后,而形成。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平原边缘白垩系-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纪红土层微微掀升,经流水冲切,成为相对高度20~30米的红土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区则继续下降形成泛滥平原和滨海平原。

篇2:三大平原分别是什么

中国三大平原是哪些

中国三大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跨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

2、东北平原:地跨黑、吉、辽和内蒙古四个省区,地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东北平原四周为山麓洪积冲积平原和台地,海拔200米左右。

3、华北平原: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东临渤海和黄海,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华北平原是华北陆台上的新生代断陷区。

篇3:中国三大平原分别是什么

中国三大平原的'概况

1、东北平原:我国第一大平原,广义上又称松辽平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大部分与内蒙古的一部分,分为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三部分。位于大兴安岭以东,长白山脉以西,小兴安岭以南,辽东湾(属渤海)以北。在三大平原中面积最大,达35万平方千米,被誉为“黑土地”。这里土地肥沃,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交通便利,机械化程度高,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产区与商品粮基地。

2、华北平原 :又称黄淮海平原,地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市。分为海河平原、黄河平原、淮河平原三部分。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冲积而成。华北平原西以太行山脉为界与黄土高原相接,因此近年来经常受沙尘暴的影响。处于我国腹地,经济发达,人囗众多,交通便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

3、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但不是一个整体,各部分彼此有山隔离,以长江相连。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等部分组成。位于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主要由长江冲积而成,经济发达,河网密布,水量充足,交通便利,适合水稻等农作物生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篇4: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教学目的

1.掌握我国三大平原的名称、位置、范围和主要特征;记住我国主要丘陵的名称并了解它们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2.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认识和分析地形特征的能力。

3.在学习我国东部平原和丘陵地理特征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为树立“要珍惜爱护土地资源”的正确思想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我国三大平原的位置和特点,难点是记住我国主要丘陵的名称和分布。

教学方法 谈话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 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三大平原比较表,平原与丘陵的景观图)。

课时 1课时。

讲授提纲

一、三大平原

二、主要丘陵

1.分布

2.丘陵的开发利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讲解与提问] 上节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如果我们从我国西部转向东部(教师指“中国地形挂图”),大家会看到哪些地形类型呢?(学生回答:平原和丘陵)今天就一起研究我国平原和丘陵的特点。

学习新教材

篇5: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一、三大平原[板书]

[提问] 教师指“中国地形图”中的东部平原部分,提出以下问题:

1.我国的平原分布在我国的第几级阶梯上,它们的平均海拔约为多少?(第三级阶梯上,在200米以下)

2.在平原上都有河流经过,这些河流又大多由我国第一、二级阶梯而来,注入大海。从这一特点你能说出平原形成的过程吧?(河流从高而下,到平原区流速减缓,泥沙沉积,逐渐形成了这些冲积平原)

3.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东北、黄河和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

[教师归纳] 我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由众多河流的泥沙沉积而成,所以地势低平。从北向南可分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下面就分别研究这三大平原的特点。

[阅读课文和地图] 教师指导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识读地形图和课文插图。并且回答下列问题:

1.各平原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范围有多大?

2.三大平原的海拔大约各是多少?它们的面积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3.三个平原各有何突出特点?

[教师小结]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指导学生将所答内容填入下表(或投影片)中。

[展示投影片] 展示有关三大平原景观的投影片(或彩色图片),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辨认这些图片是哪个平原的景观,并且说明理由。

[提问] 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找出并回答,除三大平原外,我国还有哪些平原?(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正像同学们回答的那样,我国除三大平原外,还有一些面积较小的平原。例如: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台西平原等等。这些平原面积虽小,但它们都是经济发达地区,也很重要。

总起来看,我国平原面积较小,约占全国总面积多少?(学生答:12%)同时平原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哪里?(学生答:在我国东部。)而且这里是我国人口、城镇最集中的地方,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和爱护这里的土地。

[过渡] 在我国东部地区除平原以外,还有哪种主要地形类型呢?(丘陵)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我国的丘陵。

[读图] 教师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和两广丘陵。并且让学生解译这些丘陵名称是怎样确定的。

[展示景观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各种丘陵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包括丘陵上的梯田、茶园和果园,泰山和黄山的自然风景等等)

[提问]请大家根据地形图和景观图回答问题:

1.我国丘陵地区一般平均海拔约多少米?

2.人们应该怎样开发利用丘陵地区呢?

[朗读古诗] 由于东部丘陵中有很多挺拔屹立的山峰,成为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自古被诗人所赞颂,留下了不朽的诗句。同学们可以在欣赏这些诗句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下边就请同学朗颂和欣赏“泰山”和“庐山”两首诗歌。

复习巩固

1.让学生指图说出我国三大平原的'位置,并且回答课本22页“想一想”中的3个问题。

2.指图说出我国主要丘陵的名称,举例说出在这些丘陵地区中的著名旅游区。

3.继续完成课本95页的填图练习。

教案分析

“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三节课的教材内容有共同的特点,即概念众多、内容繁杂,学生不易掌握。但是,本书中的这几节教案却能较好地处理各节的知识内容,并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优点值得学习。下面只说其中的几点,供读者思考。

1.根据不同知识的性质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有关山脉的知识,是由地名及地理分布所组成,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主要靠记忆,因此,在教案中就设计了读图,填图等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而高原、平原等等教材,除有关高原、平原等等的名称外,主要包括各地形单元的形态特征,掌握这些知识是建立地理表象,即学习感性知识的过程,所以教案中安排了读图、观察景观图、这诗等有利于学生形成地形表象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在教案中教师设计的方法有近十种之多,如讲授、提问、读图、观察图片、讨论问题、朗读课文欣赏诗歌、填图、填表等。这些方法的安排十分自然、有序,是紧密与教材内容、学生学习活动结合在一起的。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学习。从整体看,各教案都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活动,但是在同时却又感到教师无时无刻都在他们的周围。因为教案设计出教师直接或间接指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例如,读图前教师要指明看什么图、如何读、读后要达到什么目的;在欣赏诗歌时,则要说明为什么欣赏诗歌等等。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从而真正达到“活而不乱”的地步。

篇6:三大石窟分别是什么

1、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2009年,龙门石窟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中国之最。

3、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我国的三大平原分别是什么】相关文章:

1.分别赠言

2.在大地在平原(组诗)

3.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应实现三大创新

4.这不是分别作文

5.朋友分别祝福语

6.高三分别留言

7.分别时作文

8.小学生作文:分别

9.日语分别祝福语

10.毕业分别主持词

下载word文档
《我国的三大平原分别是什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