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职场新人,赢在“站位”

职场新人,赢在“站位”

2022-08-17 08:33: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新垣春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职场新人,赢在“站位”,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职场新人,赢在“站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职场新人,赢在“站位”

篇1:职场新人,赢在“站位”

很多职场新人刚进一个新单位时,大部分每天都在茫然中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领回自己的薪水,高兴或抱怨一番之后,仍旧茫然上班,下班,等待下一个月薪水的到来。每天只是被动地应付,机械地完成任务,很少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智慧。并经常听到很多这样那样的的抱怨,资源太少,待遇不公,付出太多,收获太少,领导不好等等,看不到阳光与希望。当危机到来的时候,抱怨说:“为什么倒霉的事总发生在我身上?”然而当机会在这些人眼前时却看不到于是在抱怨或悔恨中擦肩而过。

当自己在抱怨时,实质是在向别人索取,试换位思考一下,自己要凭什么向别人去索取。个人能力决定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通过薪酬和职位体现出来。在我们想要抱怨之前,先想一下:自己站好职场的位了吗?自己又付出了多少?

案例一:新人的优越感不要被“误读”

小任大学毕业后不久,学机械工程专业的他比较顺利的进入一家制造企业。由于自身条件还不错,企业经理也很看好小任,把他当成企业后备管理力量培养,打算让小任在一年内熟悉所有岗位操作,并安排在车间内一个生产班工作。本来企业经理让小任所在的班长安排小任每两个月轮值一个岗位,以熟悉工作,然而班长却以岗位人员已经安排好了为由,尽让小任干一些琐碎的事情,也没安排小任轮岗。对此,小任很是反感,但又不想向经理申诉,毕竟班长还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两人关系闹僵对小任今后开展工作也不利,小任为此常常左右为难,不知所措。

原因分析:

一个职场新人刚入新单位,就得到领导重视,这很有可能会令新人优越感陡然增强,但这往往会令老员工心有不满,想着法子要灭新人锐利与傲气,从而出现了在新人看来的“刁难”事件。

应对策略:

避其锐气学会宽容:要明白,在校期间作为一名学生和在企业里作为一名员工的身份是完全不同的。所接触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倾向于不宽容,新人在面对职场困境时,要学会心胸宽广有容人的雅量,切忌情绪失控大吵大闹;最聪明的做法是避开锐气,然后再从中查找原因。此所谓吃小亏占大便宜,退一步往往海阔天空,反而显示了你宽和的胸襟与气度。

虚心请教多干多练:同事相处,怎么样让别人对自己有个较好的印象?案例中,小任“少年得志”,很可能在工作中不自觉地表现了出来。像小任这样的职场新人,其实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工作,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心态浮躁。在工作中应放低身段,多向老员工虚心请教,不能妄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多学习、多干活是件好事,因为这对积累经验是必需的。

自我保护直抒胸意:进入企业后,多数人认为只要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平步青云只是时间的问题。其实并不完全这样,而在适当时机要直抒意,敢于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必须懂得自我保护。在学习和工作的同时,尽可能不暴露了自己很多的弱点和问题,不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和背后攻击的对象。

树立信心着眼全局:职场新人既然选择了一个单位,就要善于看到其优秀的方面,不要总着眼于一些负面的地方。树立一颗忠实为企业服务的心就是一种职场信仰,有利于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同样,对身边的同事、领导,也要放大他人的优点,发现他们身上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闪光点。

案例二:初入职场不把自己当“新贵”

小刚半年前到一家企业实习,任销售代表一职。刚大学毕业的小刚满腹经纶,谈论起来更是滔滔不绝。在走访市场及销售业务中,小刚对市场的操作及销售管理都有自己的独特认识,但给上级的建议中从未被采纳,领导认为小刚历练少。以他的建议不切实际,难以操作为由拒绝了。这让小刚很恼火,明明自己的想法对企业好,为什么企业不采纳呢。他便以为领导是故意为难他。终于,在一次销售会议上,上级领导以月销量下滑表示不满,要求大家做检讨。小刚立即表态,说明如果按照他的方法去实施根本不会这样,责任在于领导。就这样,领导很难堪,又不好发作,所以销售会议不欢而散。

原因分析:

小刚的失误在于不能正确处理与上级的关系,倚仗小聪明把自己当成了职场“新贵”,无异于给上级这样的印象,一是哗众取宠,爱表现自己,二是对领导不满,不尊重领导。无论是哪一种,领导都是不会喜欢这样的员工的,人都是爱面子的,更何况是领导呢。

应对策略:

摆正心态做实基础:许多职场新人往往觉得在学校学了那么多的专业知识到企业却只是做一些最基础最简单的事情,觉得企业是在大才小用。这种眼高手低很大程度是心态作祟,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无论是做什么工作,都必须要从基本的工作开始锻炼,不要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这山望着那山高。只有从基层一路的体验过来,才会对整个企业和行业的运行有一个真正而全面的了解。

锻炼情商摆正关系:在职场生涯里,如何正确地处理好与领导和老板这样的上下级关系,是你在职场是否能够得到快速升迁的关键点所在。因为没有一个上级真正喜欢天天和自己唱反调的员工,而正确地揣摩到上级的心思,了解其最需要的是什么,从而去分忧解难,就很有机会得到赏识了。

自我安慰扩张耐受:在遭受挫折后,要冷静地看一下周围的人,就会发现其实还有很多人受挫更大、困难更多、处境更差。通过挫折程度比较,将自己的失控情绪逐步转化为平心静气。找出自己的优势点,强化优势感,从而扩张挫折承受力。挫折同样蕴含力量,处理得好,也可以激发自己的潜力。

团队精神欣赏别人:不少职场新人可能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上司欣赏,但其他同事被嘉奖了,这时不要为自己而难过或妒忌,尽量在上司的听力范围内夸夸同事。在明争暗斗的职场,善于欣赏别人,会让上司认为你善良,有团队精神,从而给你更多的信任。

案例三:工作平淡颓靡没激情

小夏在某企业任销售员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但工作业绩始终很一般,对销售这个行业也缺乏热情。原来,小夏上大学时的工作志愿并非销售员,可是毕业时为了不被别人说在家靠父母养活,就阴差阳错地找了这份工作。

小夏自己也知道这样做下去并不理想,找到其他合适的工作又很难,但面对这份工作就是提不起精神来。渐渐地,对工作的不感兴趣使他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现在的小夏,在企业里整天浑浑噩噩,工作萎靡不振,感觉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更没有激情可言。

原因分析:

无兴趣自然无激情。可能有很多人都对自己的工作行业不甚欢喜,但迫于生计或其他原因而不得不继续干下去。小夏因就业时没有给自己定好位,选择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行业,导致了工作中的处处没劲既然要做下去,那就要学会适应这个行业,不管喜欢与否,如果你不适应就会感到痛苦。

应对策略:

工作有目标职业有规划:无论你是否喜欢这份工作,你都要明白在工作中自己需要什么,并给自己制定目标,以此来激发自己的工作潜力,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有奋斗的目标。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职场人,特别是新人的意义非凡。具体来说,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准确定位职业方向;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从而发现新的职业机遇,增强职业竞争力,这也成为新人求职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接受坚守不断充电:在新工作新环境面前总是不能一步适应的,在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时,往往需要卧薪尝胆的韧劲。这个时候,要分析没兴趣的原因,结合自己最近的职业规划,再重新衡量自己到底需不需要坚守;然后要给自己找好退路,不要盲目辞职,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确定好下一个进攻的目标。同时,要制定好充电计划,如果发现自己的能力不适合这份工作,冷静下来想想自己是否欠缺某方面的能力,如果充电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不妨利用工作之余多学习一些知识。

心无旁骛拒绝牢骚:职场里最忌说三道四、牢骚满腹。正因如此,若你能做到守口如瓶、心无旁骛,才更锻炼你的能力,磨练你的意志。有时候得不到大众公正的评价是难免的,但发牢骚指挥让人以为你承受能力差,而且可能会因为言辞间的冲动大意而授人以柄。所以,如你有苦水要倒,记住,地点决不应该是工作地或办公室。因为,每个人都更在乎他们自身所受的待遇,而不是你的。

适当跳槽,不成为“跳蚤”:对于职场新人,如果在某个行业或单位实在没有激情与兴趣,适当“跳槽”也未尝不可。之所以说适当跳槽,是对跳槽也有一个目标和计划,而不要做那只职场里面没有准确职场定位的“跳蚤”。如今的职场新,常常是盲目求职、错误就业、再而起跳。跳来跳去,职业积累断层,缺乏连续性,除了跳槽经验,什么职业资本都没有,导致最后连跳的实力都没了。只有把握好准则,薪水才会越跳越高,发展才会越跳越好。

案例四:降职后“面子”不是“问题”

小海在采购岗位上做了快一年,他对工作很上心。因为他的努力、细心,赢得了客户和企业领导的信任,三个月前,他终于升为采购部主管。谁知主管的位置还未坐稳,他就捅了个大篓子。他把企业最大客户的账户信息弄丢了。第二天拿到客户的备份信息后,再次把备份信息弄丢了!这么一来,整个采购部门又要重新整理、审查客户信息,部门所有人都要陪着他加班加点,同事们难免怨声载道,而领导因为这件事情,原来对他的好印象大打折扣,还把他的主管职位暂时撤掉了。

小海现在完全无心工作,领导交代的工作也做得马马虎虎。小海觉得自己越来越心灰意冷,工作没一点意思,不知道该怎么调整自己。

原因分析:

小海被撤职后,感到很没“面子”,“尊严”受损。“死要面子活受罪”是民间对“面子文化”的一种自嘲与讽刺,“面子情结”是人性的弱点。对于职场人士尤其是新人来说,摔倒了怎么办?有相关数据表明,有近30%咨询者跳槽的理由是遇到挫折感觉丢了“面子”只好选择离开。

应对策略:

抛弃面子敢于担当:现在年轻的职场新人最大的弊病在于由于成长经历所限,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因此,应该后天多加修炼。小海要抛弃这种死要“面子”的虚荣心理,认真进行自查自省。事情已然发生,谁都没有回天之力,重要的是要承认事实。认真分析、审视自己受挫的过程,多从自身找原因,克服工作中自身存在的问题。

职场新人在确定已犯了十分明显的错误时,所做的不应该是尽快掩饰或逃避自己的过错,更不是拼命为自找寻一个开脱的理由或借口。而应诚恳的向上司或同事道歉,然后尽自己一切所能来弥补和承担。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由于工作压力、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自身等等原因,可能会造成职场新偶尔的怠工情绪。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对自己的工作都应该精益求精。有些人很优秀但不能达到卓越,常常有些人总是比较容易对自己的工作状况感到满意,之后就会放弃进一步的努力。然而,没有对高品质工作的追求就不可能做出高品质的工作。尤其对于职场新人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应该是一个实现自我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发现并创造价值。

宣泄调节忍辱负重:不管职场新人的挫折处理得怎么样,建议都要调整心态,放松心情,要把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可将心中的苦闷向亲近的人倾诉,向亲近的人倾诉的时候,心中的痛苦也会随着语言的倾吐而扩散出去。无论得失都能坦然面对。其实,失败中深藏着求生的意愿、成功的契机和超然的心绪。只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失败,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能“忍辱负重”的人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表里如一诚实可靠:职场新人要尽快融入新的团体,而不是靠拍马屁等手段来讨取上司和同事的欢心更不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尽心机。所谓八面玲珑的人只能短期内讨巧,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虚伪的作风肯定不会被接纳和认可。所以说,以诚实的品质赢取大家的信任才是正道。

相信无论是刚刚踏入职场的新人还是已在职场打拼多年的职场精英,都会对职场生存法则有着自己的想法,关键是在实施与行动起来的时候,一定要“站好位、布好阵”。每个职场人都属于社会,不遵守在这片汪洋大海中游泳的规则,就无法畅通无阻、游刃有余。

篇2:如何赢在职场?

生存法则一:自力更生努力自学

社会纷繁复杂,要学的东西太多,社会进步太快,更新的知识也快,所以要适应社会需求、职场需求,努力自学各种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俗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在职场上更加游刃有余。

生存法则二:积极工作生存学

任何公司职场,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工作积极,认真负责。所以平常积极为同事、老板、客户跑前跑后,主动揽下重要但]人愿意分担的工作,这样自然就能显出你不可取代的价值。

生存法则三:积极工作生存学

任何公司职场,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工作积极,认真负责。所以平常积极为同事、老板、客户跑前跑后,主动揽下重要但]人愿意分担的工作,这样自然就能显出你不可取代的价值。

生存法则四:深耕客羯存学

客户是每个公司的上帝,无论你在公司何种职位,努力做好工作,满足客户需求就是作为一个员工必须遵守的理念。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让客户觉得不能没有公司,公司觉得不能没有你,从而体现了自己在公司的价值。

生存法则五:活跃露脸生存学

多出席工作外的公司非正式活动,比如员工旅游、球类比、公益服务等等。有助于增加露脸机会。喜不喜欢是一回事,参不参与,则是另回事。表现活跃的一般更易被上司认识或青睐赏识。在日益竞争激烈的职场生涯中,可以增加自己的职场存活率。

总结:职场环境变化多端,很多外力无法掌控,除了具备各项基本能力外,上述提供的生存法则,往往是保住饭碗的关键。

篇3:职业规划:新人如何赢在职场的“起跑线”上

对于每一个新进入职场的年轻大学生来说,如何能够快速地适应工作节奏,有效地融入职场生活,正确地处理与上级、同事的关系等问题,都是摆在个人职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只只拦路虎。每个人都渴望实现职业成功、人生辉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舶来概念。

其实,“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两方面。

对个人而言,就是要结合自身情况、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计划,为实现目标而制定行动方案;对企业而言,就是要通过帮助员工找到个人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的结合点,优化整体人力资源配置,确保企业的人才优势。笔者认为,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要使企业的发展目标与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相一致,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新入职员工在工作初期,对企业的想象和对工作的期盼往往与现实存在一定差距,例如,他们发现自己从事的往往是一些琐碎细小的日常事务,或是不能正确处理与上级或同事的关系,从而导致很低的工作效率与工作满意度。

因此,在新入职员工早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帮助新入职员工尽快适应工作节奏,树立起职业生涯管理的意识。

首先,实施实际工作预览。消除新入职员工不现实期望的一种方法是,在招聘的过程中尽量提供所聘职位的完整、准确的信息,个人会按照实际工作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职业期望,这会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新员工的现实冲击。

其次,建立职业档案、加强职业指导。商业银行可以坚持为每个新入职员工建立职业档案,职业档案是对员工工作经历的连续性记录,包括个人情况(学历、培训资料、工作奖励、工作成果、自我评估等)、目前的工作情况(岗位职责、年度计划、绩效评价表等)以及未来发展情况(职业目标、目标分解表等)。

建立个人职业档案的重点,在于员工与直接上级一起研究、分析实现职业目标的步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个人应该采取的行动,商业银行能够提供什么帮助等,这是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方法。

再次,实行“直线经理导师制”,提供职业辅导。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非常关注,但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方法,通常是员工早期职业生涯阶段的重要表现。通过建立“直线经理导师制”,直线经理作为员工职业发展的直接责任人和专业导师,可以在专业知识、能力提升、职业发展、绩效反馈等方面对员工进行定期辅导。同时,借助先进的人才测评技术,开展员工自我评价,帮助和引导员工尽快成长。

此外,建立职业导向的绩效反馈。绩效反馈提供了一个将新员工的绩效表现、职业兴趣和发展需求与连贯的职业规划联系起来的良好机会。通过绩效反馈,员工和自己的上级共同讨论优势、需要改进的领域,结合员工的职业目标,制定绩效改进计划、设计培训开发计划等。这些措施能有效防止新入职员工在实现个人职业目标的过程中“跑偏”。

不仅如此,可以实施岗位轮换制度。商业银行可以为新入行员工提供岗位轮换的机会,把新入行员工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同时也帮助新进员工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和发展方向。新职位意味着新的责任和技能要求,员工的潜能可能会得到激发,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也得到了拓展。

最后,加强新入职员工的自身培训。员工培训能够为员工个人提供不断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对新入职员工开展入职培训,主要是让员工了解企业文化、人才发展方向、员工福利待遇、管理制度及各项规定,这样能够使新入职员工较快地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篇4:职场故事:赢在意外

财经大学所在的青山路,其实与青山没有一丝瓜葛,就像我获得会计学学士学位,却没有做一天会计一样。太意外了。

当年,大学毕业后,都是国家分配,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专业与岗位对口,一纸派遣证定终身。而我,偏偏是个并不多见的例外。单位计财处满员,而宣传部却缺人手,领导看我在大学校报上发过几篇“豆腐块”,就让我到宣传部报到去了。意外归意外,但没有什么抱怨,拿着领导签的单子,我乐呵呵地跨进宣传部的门槛。

脑袋里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心里没有什么拘束与畏怯,大有不知者不畏的英雄气概。最初的日子,宣传部长频繁对我训话,詈言指责,不是文风太过飘,就是措辞不够严谨,不是结构懒散,就是行文过于拖沓……一句话,就是一无是处。领导说归说,也就是在我原稿上画几个错别字,删掉一些多余枝节,然后大笔一挥签上一个大大的“发”字。到后来,部长副部长出差,对于草拟的公文,我打电话过去请示,那边只说,你先付印吧,手续等我回来补。再后来,单位一二把手的讲话稿,单位的年度总结,各式各样的先进事迹……都让我来写。我这个“一把铁算盘”的财会好手,生生被单位改造成的“一支笔”。

机关的生态往往难脱“能干的不如能看的,能看的不如捣蛋的”这一遭人诟病的窠臼。我数星星盼月亮,年年升迁有望,却岁岁希望落空。日子久了,就没什么脾气了,自己就像一块尖角石,曾经那般锐利,岁月打磨后,渐成无棱无角的一颗鹅卵石。

恰逢此时,单位要办内部报,主编是部长,实则是我全盘操作。报纸印出来,版权处只是在我的名字前打上“责任编辑”。失意人,总有诉不尽的心事。低落时,我就化名,在自己编的副刊,发心情文章。后来,这些失意文字,也会在当地日报晚报的副刊上刊登。

名字露脸的机会多了,我自然也被很多的读者所熟悉追崇。写的文章晚报社的编辑更是喜欢得不行。所以,报社首次打出招聘广告的时候,我就接到了晚报编辑朋友的电话,约请加盟报社,一起干新闻。也就是一刹那间,我给自己未来数年定下一个基调:做记者去!

我要辞职了!

这个意外消息迅速在单位上炸开了锅,简直有惊雷之效果。亲友领导同事一拨一拨地来劝导:要三思呀,你铁饭碗不要,去端个没编制的泥饭碗?没错,记者是无冕之王,可你只是一个没有编制的记者呀!辞掉正式工作,去做一个不正式的记者,你要后悔的。

我只以一句回敬:“若真会后悔,那就让我后悔去吧。”

我走得很干脆,走得毅然决然,行云流水一般,人生的轨迹,就此悄悄地拐了个弧度优美的弯。

在采访路上,我很快成长为老百姓喜爱的“包青天”――我帮读者维权的经历,已经足够写成一本厚厚的书了。我获得了许多记者可望而不可即的新闻奖项,这连我自己都大感意外。

意外之中,藏着非凡的人生密码。很多时候,我们都处在一种不变的生活轨迹当中,麻木是唯一的修炼,时间长了,麻烦就大了――在庸碌无为之中,许多人就这么没有意外地消耗着大好年华。

篇5:职场前三年,如何赢在职场

职场前三年,如何赢在职场

朋友年前失业,过年期间不断的翻报纸找机会,节后挨个面试,但很少有成功的,总是被问到一些她不会的工作内容,

我问她: “这你应该做过吧,不是你们这行业很普通的工作嘛?” 她总是回答:“这当年是XXX做的,我都没碰过。”或者“这工作内容我一直不喜欢,所以一般老板让我做我也不做,谁知道今天要用啊”。这让我想起了很多别人的和自己的职场故事。

前几天收到一位三十五六岁的前辈的来信,向我聊起她的职场困惑。前辈马上要奔四了,孩子尚且年纪小,老人又到了需要人照顾而哪儿也去不了的时候,职场里身强体壮有干劲儿工资低的年轻人潮水般的涌上来,压力很大。而更要命的是,今天的她在公司里能力属于一般,跟很多年轻人一个职位,虽然家里不缺钱,但在一群小孩子中间混着,心里不舒服有时候还要被别人给脸色;可自己还真不敢辞职回家当太太,担心一点经济独立能力都没有未来会有问题。

我问她有没有想过造成这种状况最开始的原因是什么?她说是在结婚后想着有老公赚钱还算挺多,便想着不用那么努力拼命了,差不多得了,什么都不争不抢能推给别人自己绝不干的心态混迹在职场里,按点上下班照顾家里和老人,没事儿逛街美容的生活真心不错。可那时候的她才二十六七岁,未来的职场还有二三十年,混日子一天两天可以,可三五年差距就太显而易见了。嫁个有点小钱的老公,婚后找个清闲工作朝九晚五是多少女孩希望的梦想生活,可前辈的现在却赤裸裸的告诉我们,生活不是自动为你铺路的,你不是迪拜公主,也不是凯特王妃,躲过去的总有一天要找你来还。

我从21岁的时候开始实习,22岁毕业就开始工作,身在知名大公司,入行又足够早,看着身边好多25、26岁的朋友们比也不过坐一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位置,生活上也比自己宽裕不了太多,总觉得自己的未来足够敞亮,想着这样小年纪,努把力,等自己25、26岁的时候,工作和生活一定会比他们要超前很多呢,

三四年后,真到25、26岁的时候,我的人生并没有到达曾经预想的那些高度,仅仅是比曾经这个年纪的朋友们好一些而已。回想起来,大体是因为总觉得自己起步早,便会洋洋得意于年龄优势,总觉得有的是时间,打打闹闹,也不争分夺秒,结果蹉跎了岁月,用尽了青春。今天的自己虽一点都不敢懈怠,但身体已然无法像刚毕业时候熬夜加班还热血沸腾,生活里也有了很多其他内容让自己无法专一的去做一件事了。

曾经的实习生现在正式工作了,想让我对她说些什么打鸡血的话。结合自这么多看似差不多教训的故事,打鸡血的话没有,但建议倒是有一条。那就是在工作前三年的时候什么都要去做,去努力做,去拼命做,有多余的精力不要太过沉迷自由而尽情泡酒吧夜店KTV。纵然前三年是最辛苦,薪水最低,看起来付出和回报差距过大的三年,但却是人人都愿意毫无保留的`教你给你的三年,更是奠定了未来职场生涯的基础的三年。

别说什么工作是为生活服务的,而不是全部的生活之类的话,前三年还没什么资格说这话。环顾自己和周围朋友的职场磕绊,追根溯源,都与职场前三年的基础有关。那些曾经躲过的辛苦,逃过的困难,自以为幸运没有分配到自己头上的费时费力的事,总有那么一天成为自己职场生涯的软肋,让你懊恼当初为什么不多长个眼睛看一看。

我们总取笑 婚后不工作只伺候老公,特别没有地位,如果说这是日本传统习惯使然的结果,可我们为什么会一边取笑别人没地位,一边自己又期盼过这样看似轻松其实隐患还挺大的日子呢?地位这种事情,从来都是自己给自己的,每天的努力,都是在给明天的生活埋下伏笔。男人的每一面都可以很帅,女人的每个年纪都有自己的美,每次见到那些在生活每个年纪每一面都熠熠生辉的人,总觉得,这,才是自己企盼的人生!

【职场新人,赢在“站位”】相关文章:

1.职场新人测试题

2.非常新人职场

3.职场新人辞职信

4.职场新人心态法则

5.职场新人不爱学习

6.面试技巧新人职场

7.职场新人 生存法则

8.职场新人的礼仪

9.个性职场新人自我介绍

10.职场新人理财方法

下载word文档
《职场新人,赢在“站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