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材的英勇生平事迹满分
“甜甜圈想放假”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冯子材的英勇生平事迹满分,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冯子材的英勇生平事迹满分,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冯子材的英勇生平事迹满分
冯子材人物生平英勇事迹
1.加入清军
鸦片战争后,两广地区反清运动风起云涌。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31岁的冯子材与友人外出做生意,在灵山县境内被天地会刘八部劫持,遂与反清队伍结下冤仇。
从刘八军中脱逃后,冯子材投奔团总黄汝谐,充当勇目,协助黄围剿当地农民起义军,从此成为清朝的统治工具。
但是,黄汝谐贪功吞赏,冯子材绝望之余,率众改投廉州(时属广东,治今合浦县廉州镇)知府,在镇压天地会、围攻廉州的战斗中大显身手。
继之,冯子材奉调高州清剿凌十八义军,因作战勇敢,获八品顶戴,为其升迁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镇压太平军
18(嘉庆二十三年)8月17日,冯子材生于广东钦州(今属广西)县城沙尾街的一个小商贩之家。父亲冯文贵、母亲黄氏早早弃世,年纪幼小的冯子材只得独自步入艰难时世,先后做过木工,在钦廉地区护送过牛帮,甚至流落街头,备受欺凌。也正是由于这段经历,形成了他嫉恶如仇,不畏强悍的性格,还练出一身好武艺,为后来的军旅生活打下了基础。
19世纪50年代初,冯子材在广西博白聚众起事。当时两广地区阶级矛盾尖锐,天地会起义此伏彼起。
1851年(咸丰元年)4月,树旗反清的广东天地会领袖刘八率部众万余人进攻博白,冯子材趁机投奔这支队伍。5月,刘八进攻博白失败,冯子材拉出部众千人,投降知县游长龄,并被改编为“常胜”勇营,积极参加镇压粤桂边界的农民起义军,积军功擢升至千总。后随广西提督向荣镇压太平军起义,一路尾追到江南。1853年4月,身为都司的冯子材统带广勇,隶向荣在南京城外孝陵卫建立“江南大营”,不时向城内太平军进攻。1856年6月,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摧毁,冯子材败逃丹阳。
1858年1月,钦差大臣和春复立大营于沧波门、高桥之间,挖掘长濠,坚筑高垒,围困天京太平军。冯子材身负守御之责,屡次击退太平军的冲锋,并攻毁太平军在城北修筑的栅栏营垒。由于冯子材真心替清廷卖命,深得上司的器重,几年之内由都司一步步升为总兵。清军悍将张国梁曾抚其背,称赞说:“子勇,余愧弗如。”
同年9月,太平军主将陈玉成,李秀成分别领军进至滁州(今安徽滁县)乌衣,准备会攻清钦差大臣德兴阿的“江北大营”。和春派冯子材领兵5000渡江相援。27日小店一战,冯部几乎全军覆没,仅剩三四百亲兵逃回江南。
1860年5月,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冯子材随江南大营次帅张国梁逃到丹阳,又被太平军击败,张国梁在丹阳南门外落水溺死,事后,冯子材收聚残军,退往镇江固守。
1862年(同治元年)初,太平军屡次攻打镇江,消灭了冯部的一些军队,但都没有产生很大威胁。2月,负责扬州军务的江宁将军都兴阿与冯子材不和,请求将他外调。后未果,仍留镇江归曾国藩辖制。
以后,冯子材以孤军3000人守御镇江,不时与太平军小部队接仗,但由于太平军没有在镇江一带投入多少兵力,曾国藩也没有重用他的打算,冯子材实际上主要处于观战的地位。1864年7月,天京陷落,清廷大封“功臣”,冯子材也被赏穿黄马褂,封骑都尉世职。
3.三次出关靖边
成为统兵大员后,冯子材率部攻下了太平军占据的重镇丹阳,受到清廷的嘉奖。
太平天国失败后,冯子材于1865年奉命前往广东罗定、信宜剿灭当地反清队伍。两个月后事竣,始赴广西提督本任。
此后18载,冯子材在广西提督任上连连用兵,翦除各地反清武装,并3次率兵赴越南,追剿入越的反清队伍。
首次赴越时在1869年,目的是追击吴亚忠率领的反清农民军。攻下吴部占领的地盘及吴战死后,于当年班师回国。途中吴部将梁天锡降而复叛,冯回师继续追剿,事平后于翌年回国。
1871年,因越南边境战乱,藩属国越南无法向宗主国清朝进贡,冯子材再次奉命带兵出关,平定战乱,疏通贡道后于当年入关。
1878年,冯子材旧部副将李扬才因官场失意,便以恢复越南李氏祖业为由,率军入越颠覆越南阮氏王朝的江山。冯子材第三次奉命入越讨李,次年生擒李扬才,并全歼李军之后率师回国。
冯子材就任广西提督期间,弹劾过贪官污吏,伸张过正义。但官场风云险恶,当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弄得冯子材晕头转向时,他只好告病还乡,暂时结束了长达20多年的提督生涯。
4.镇南关大捷
1883年12月,法国侵略军悍然向驻扎在北圻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法战争正式开始。1884年3月,北宁失守,前线指挥官、广西提督黄桂兰畏罪自杀。清政府手忙脚乱,匆匆调兵遣将之余,才想起这位熟悉边情的老将。最初李鸿章认为他年老血衰,不是法军对手,只给了他一个督办高、雷,廉,琼4府25州县团练的名义。冯子材在一无实权,二无饷源的情况下,几个月间,成立了9个州县的团练,其中他亲自挑选和训练的500名钦州练勇成为日后“萃军”的骨干。
对法国正式宣战后,清廷考虑到敌我的实力对比,制定了“海上防守、陆路进攻”的战略计划,正当法国舰队进攻台湾、骚扰镇海的时候,清军也开始着手在越南北圻向法军发起反击。当时越南的陆战战场主要分为西线和东线:在西线战场上,主要由滇军和黑旗军联合进攻,夺取被法军占领的宣光城;在东线战场上,则是由桂军负责进攻谅江和太原,随后与西线清军会师,联手会攻北宁和河内的法军。
同年5月,张之洞署理两广总督。冯子材主动上书,要求统率1.5万军队,从钦州进入越南东北的广安,海阳,开辟陆路第三战场。张之洞很欣赏这个建议,同意他编成18营军队,准备开赴越南作战。
冯子材整装出发之际,抗法前线的形势陡然恶化。1885年1月底,法军主力7000余人在船头一带向广西边境大举进军。2月13日,法军占领战略要地谅山。23日,守卫文渊的清军将领杨玉科中炮牺牲,部下溃散。法军乘势侵占镇南关,前锋深入我国境内10公里。25日,法军由于兵力不足,补给困难,炸毁镇南关城墙及附近工事,退回文渊,还在关址废墟上立一木牌,上书:“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
就在这个时候,冯子材率军赶到前线,毅然担负起保卫祖国西南边疆的重任。行前,他祭别祖先,嘱托家人:万一军有不利,百粤就非我所有,要带家眷、奉香火驰归江南祖籍,永为中国民,免得受外人奴役。他还把两个儿子带在身边,准备万一战死沙场,好料理后事。当时前线清军的状况也确实不容乐观。法军攻占镇南关的当天,前敌总指挥潘鼎新一口气逃到距镇南关百里之遥的海村,放弃了指挥责任,其他各路将领又龃龉频生,不服调度,散兵游勇四处劫掠,老幼难民蔽江而下,关内震动。冯子材以七旬高龄,素孚众望,召集各路将领开会,劝告大家消除派系成见,以国事为重,同心协力保卫国家。在会上他被众将公推担任前敌主帅。
1883年2月25日,冯军进驻凭祥,预备与法军决一胜负。尽管法国侵略军势焰正张,但不难看出他们面临许多困难:远离后方补给基地,失去了游弋于江河中的炮艇火力的支援,兵力也很薄弱,能战之兵只有四五千人。而清军这时已集结了包括大批生力军在、内的部队2万余人,背靠后方补给基地——龙州,士气日渐高昂。冯子材分析了敌我双方情况,又亲临前线,遍勘从板山到幕府的各处山隘,最后确定以镇南关北8里的关前隘作为预设战场。关前隘是一个两面有高山屏障,地势、地形由北向南倾斜、收缩的山谷。冯子材命令部队在东西两岭之间构筑一道3里多长的土石长墙,高约7尺,宽约4尺,墙外挖掘4尺宽的深堑,并在东西岭上修筑堡垒多座,构成一个较完整的山地防御体系。在兵力配置上,冯子材把士气高、战斗力强的“萃军”和“勤军”放在主阵地上,又在左、右两翼派了较强的兵力防止法军迂回龙州,最后以强大的预备队驻幕府、凭祥,随时准备投入反攻。到这时,冯子材才放心地说,“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3月9日,法军一部企图绕过镇南关,经扣波进占艽封,牧马,威胁龙州。冯子材根据越南民众提供的情报,派“萃军”5营前往扣波,派苏元春和魏纲部前往牧马,阻住法军通道。1883年3月21日,冯子材为了打乱正在集结的法军部队进攻部署,决定诱敌入瓮,率王孝祺部出关夜袭法军前哨据点文渊,一度冲入街心,毙伤不少敌人,击毁炮台两座。清军的主动出击,使法军指挥官尼格里感到丢脸,为了捞回面子,尼格里不待援军到齐,仓促决定提前发起攻击。
冯子材周密布防后,为了打乱法军的部署,便决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先发制人。在冯子材的指挥下,萃军于3月21日夜主动出击,突袭了盘踞在文渊的法军,以提高清军的作战士气,并引诱法军来攻关前隘。
法军受损之后,指挥官尼格里果然按捺不住,于23日凌晨指挥法军两千多人和三个炮兵连,兵分三路,气势汹汹地进犯清军长墙主阵地和东岭炮台。西路法军从文渊出发,经镇南关西面沿偏道入龙门关,上西岭风尾山攻打王孝棋勤军阵地;中路法军闯过镇南关,沿关道进抵关前隘长墙外;东路法军从谅山上马鞍山后沿山脉直扑小青山的清军阵地。
随后两军展开激战,争夺东岭炮台的战斗尤为激烈,“炮声闻百里,山谷皆鸣,枪弹积阵前寸许厚”,最开始的时候,双方争夺激烈,势均力敌,死伤也相当。在枪林弹雨中,清军将士个个奋勇杀敌,抗住了法军一波又一波的攻击。
24日清晨,镇南关的关里关外,几十里大雾弥漫,能见度不超过十步。在清晨飘忽的雾气里,弥漫着一种不安的气氛。守卫长墙和高地的清军将士个个睁大眼睛,时刻警惕地看着前方。果然,法军利用天降大雾的有利时机,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兵分三路,再次发动猛攻。在双方的喊杀声中,关前隘里硝烟和浓雾交缠在一起,弥漫四野,双方在相互冲击的过程中,甚至难辨对方旗帜。
当日午时,在法军逼近长墙主阵地并开始攀爬长墙的危急时刻,年近七十的老将冯子材大吼一声,首先打开栅门,大呼杀出,身先士卒地冲向敌阵!
冯老将军手持长矛,长须飘飘,奋勇冲出,清军官兵见此情状,人人感奋,纷纷拿起武器勇猛地冲向法军阵地。
清军和法军捉对厮杀,在枪林弹雨中,不断有人倒下去,又不断有人爬起来,却没有一个人退缩。肉搏战中,清军将士人人以死报国,奋勇拼杀。在冯老将军英勇精神的感召下,爱国官兵们个个杀红了眼,有力地打退了法军一波又一波的猖狂进攻。
与此同时,王德榜率油隘清军出击了法军运送军火的驮马队,切断了法军的粮械供应。在关前隘里展开激战的时候,东岭炮台也形成了拉锯战,清军争先攀登,三面围攻,夺回了已被法军占领的小青山,重新控制了两面高山,并将夺取的炮口对准山腰的法军,法兵见势大恐,纷纷从山上飞奔逃命。
攻下周围炮台后,清军的后援部队源源赶到,而法军的增援部队和弹药给养被清军截击,法国人因得不到及时补充而陷入困境,士气低落,镇南关的局势瞬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冯子材见机不可失,便立刻指挥清军发起了声势浩大、排山倒海般的反攻。
事先埋伏好的大刀队在近身肉搏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攻入关前隘的法军在清军的冲击下,撤离长墙,随后被清军截为四股,压到田丘里且战且退,狼狈逃窜。清军将士乘胜追击,王孝祺部将潘瀛更是杀得性起,脱去上衣,光着膀子率队持刀冲进敌阵。法军弹尽粮绝,终于支撑不住,指挥官尼格里见大势已去,急忙率领残部狼狈溃逃。冯子材率军乘胜追击,追出关外二十余里,直至深夜才暂且收兵。
这是法国兵的噩梦。经过这两天的激战,法军全线崩溃,狼狈逃出镇南关,退到文渊。镇南关一役,清军取得大胜,共击毙法军精锐上千人,缴获枪支弹药不计其数。法国人在战后也不得不承认,自他们入侵中国以来,“从未受此大创”。
为扩大战果,冯子材决定率军出关,乘胜追击,不给法军以喘息的机会。
1883年3月26日,清军追击到文渊。1883年3月29日,清军克谅山,并在战斗中重伤了法军指挥官尼格里。慌乱当中,法军甚至将38门大炮和大量银元弃入淇江,狼狈南逃。
1883年3月30日,清军克谷松,次日清军再克北黎,并收复了观音桥。此时的法军,犹如惊弓之鸟,一口气逃到郎甲、船头一带。在整个东线陆路战场上,中方出现了空前的大好形势。
1883年3月23日到24日,也就是在镇南关大捷的几乎同时,西线战场上也取得了重大胜利,当时法军将近六千人前来攻打临洮城,守城的黑旗军依托工事,布下地雷阵顽强抵抗,最后和来援的清军内外夹击,在临洮大败法军,杀敌上千,取得临洮大捷。紧接着,清军和黑旗军又乘胜收复了广威府、黄冈屯、老社等十几个州县。
至此,越南北部战场的敌我形势已经全然改观,胜利的天平开始倒向了清军一边。在这大好形势下,冯子材决定亲率东线全军进攻北宁、河内,将法国侵略军彻底赶出越南北部地区。但就在这时,清廷突然下诏停战撤兵,前线将士一片愕然,乘胜追击的作战计划也只能作罢。
尼格里为了等待援军,挽回败局,决定固守谅山。他以主力扼守驱驴北面的高地,以确保驱驴,屏蔽谅山,另以一部兵力配置在淇江(今奇穷河)南岸,分守通向谷松,屯梅的交通要道,留下老弱残兵驻守谅山城垣堡垒。冯子材深知清军攻击能力不强,待法军布置妥当,谅山便很难攻取,便与苏元春、王孝祺密商,定下“正兵明攻驱驴,奇兵暗取谅山”之计。1883年3月27日,他派杨瑞山部间道夜行,散伏于谅山城外。28日,冯子材率各部分3路逼攻驱驴。下午,尼格里在激战中胸部负重伤,副手爱尔明加下令全军退往淇江南岸,清军乘势冲进驱驴。谅山守敌在慌乱中砍断浮桥,一部分法军不得不泅水逃命,溺死很多,大批装备物资也委弃不顾。29日拂晓,杨瑞山部乘乱冲入谅山,法军残部狼狈逃窜。清军乘胜追击,至31日,尽复船头、郎甲以北的许多城镇。
失败的消息加剧了法国人民对茹费理内阁的不满,巴黎人民纷纷走上街头,高呼打倒茹费理的口号,要求茹费理立刻下台,“几使巴黎闹成革命”。法国的反对党也乘机猛烈抨击茹费理“是国家的蟊贼”,让茹费理赶紧收拾铺盖滚蛋。1883年3月31日晚,在一片责骂声中,茹费理内阁惶惶然如丧家之犬,轰然倒台。
镇南关——谅山大捷是中法战争中的最后一次战役。年近七旬的老将冯子材,依靠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广大爱国将士,民众的支持,粉碎了法军击溃清军主力,向龙州佯动的阴谋。
5.高龄扶病远征
冯子材从越南撤兵回国后,“奉旨”督办钦廉一带防务,并会办广西一带防务,重点对付法国对西南边疆的侵略。1886年,他率军赴海南岛,镇压黎族人民起义。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他又率军北援,驻节镇江,以备调遣。冯子材在中法战争中的赫赫战功,受到朝野各派的瞩目。18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曾建议光绪皇帝调他入京统带京营。次年,冯子材赴云南提督任,统领全省防营。义和团运动爆发后,他一度上书,请率数营入京勤王。但当时中国政治变化迅速,无论是“帝党”还是“后党”,都没有借用上这支力量。
19,冯子材已是86岁的老人了。为了镇压广西人民风起云涌的起义,经两广总督岑春煊奏准,清廷命他会办广西军务。冯子材为报答“三朝知遇之恩”,扶病强起,兼程赴桂。夏间行军,途中中暑,牵引旧伤,于9月18日在南宁行辕辞世。
6.慈禧贺寿
清光绪四年是身任贵州提督冯子材的六十大寿。慈禧为了笼络这位武将,亲笔写了一个寿字,向子材贺寿,这寿字一笔写成,就像她写满文一样,中间没有断笔、续笔、补笔。写成以后,又亲自设计,命玉工用好玉刻成浮雕。玉壁式样:长三尺,宽三尺,意思是三二得六,寓六旬大寿;花边一寸宽,约一平方寸刻一个圆形的小寿字,含义是延寿一百岁。
7.悲壮的晚年
中法战争结束后,冯子材奉旨督办广东钦廉(今属广西)防务。旋获太子少保衔,三等轻车都尉世职。
之后,冯子材奉命到海南岛镇压黎民起事,同时为当地经济、文化开发事业做了不少好事,被补授云南提督,旋赏兵部尚书衔,继续留办粤防。
甲午战争爆发后,冯子材请缨北上抗日,获准赴江南办防。途中闻《马关条约》签署,中国赔款失地,悲愤中电请北上决战,未果。18,中英片马争界交涉事起,冯子材奉命赴云南提督任,争回片马,稳定了云南局势。19,冯子材遭人暗算,被调离云南,改任贵州提督,他愤而告假,随之开缺。
1903年,钦廉一带会党蜂起,两广总督岑春煊又想到了冯子材。年已86岁的冯子材又起身田间,会办广西军务兼顾广东钦廉防务。夏间行军,途中中暑,牵引旧伤,在南宁行辕辞世。
对冯子材的人物评价
中国·钟山信息网:著名抗法英雄,指挥并取得了赫赫有名的镇南关--谅山大捷。
蒋金晖:冯子材自1870年察觉到法国觊觎中越的野心,一直到19的30年间,无论是在镇南关战场上的与法军兵戎相见,抑或是在中法划界、海南岛平乱、督办钦廉防务,乃至甲午战争、庚子事变等各种军事行动中,他心中的抗法情结一天都没有释怀,显示了一个处处以国家社稷为重、寸土不让祖国河山的民族英雄的本色。
毛健予:冯子材(1818.7.29~1903.9.18)晚清抗法名将。字南干,号萃亭。生于广西钦州。
清史稿·王孝祺传:在镇南关决战前夕,因主帅潘鼎新不在前敌,众将推举冯子材为主帅。其实这是讹传,潘鼎新自始至终参与了镇南关战役,冯子材当时只是副帅。但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冯子材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才干,说服主帅,动员全军集中兵力对敌,从而取得了名震中外的镇南关大捷。看待一个人的爱国主义需要就事论事,这种爱情主义情绪是一定历史条件的升华和凝练。
冯子材的后世纪念
故居
故居又名宫保第,在钦州市钦州镇白水塘村,是冯子材退居时住所。
冯子材故居 故居建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占地面积64350平方米,是冯子材重组萃军开赴抗法前线的总部。
墓址
冯子材之墓,位于钦州市钦南区往合浦旧公路13公里沙埠镇泥桥村东北100米的小山丘上。叙冯子材片平及南关大捷事,今无存。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1年公布该墓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修复。
篇2:冯子材简介
镇南关之战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3月,在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军取得重大胜利的著名战役。
是年2月中旬,法国再次增兵越南,在法军统帅波里也指挥下,集中两个旅团约万余人的兵力向谅山清军发动进攻,越南北圻战场东线的清军,广西巡抚 潘鼎新不战而退。2月13日,法军未经战斗,即占领战略要地谅山。2月23日,法军进犯 文渊州,守将杨玉科力战牺牲,清军纷纷后撤,法军乘势侵占广西门户镇南关,炸毁关门,直逼中国边界。法军还在关前废墟中插上一块木牌,得意地用汉字写著「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广西军民则在法军退走后在关前插上木桩,写上“我们将用法国人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 户!”作为对侵略者的回答。由于潘鼎新的战败,清政府革去他广西巡抚职务,清廷电令年近7旬的原广西提督冯子材帮办广西关外军务。领导镇南关前线的抗法斗争。冯子材决心“保关克谅”,并相机出击收复北圻各城。冯子材赶到镇南关后,根据前线清军各部之间多存派系门户之见的情况,首先召集 前敌诸将晓以大义,使各将领在抗击侵略者的斗争中团结起来。各将领共推冯子材为前 敌主帅,统一指挥协调各军的行动,这就为挽回败局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当时,法军由于兵力不足,补给困难,已从镇南关退至文渊(关外15公里处)、谅山,准备组织新的 进攻。冯子材亲自爬山涉水勘察地形,根据当前敌情和镇南关周围的地形条件,决定在关前隘地区依托有利地形,构筑坚固防御阵地。关前隘在镇南关内约4公里处,系镇南关通往内地之要冲,东西山岭对峙,中间有一条长2公里多、宽1公里多的盆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冯子材亲督士卒用土石筑起一道长1.5公里、高7尺、宽4尺的土石长墙,横跨于东西山岭之间,墙外挖成深4尺的壕堑,并在东西山岭修建堡垒多座,形成一个完备的山地防御阵地体系。在兵力部署上,是时,广西前线清军共有90余营4万余人,分驻于镇南关至龙州一线。广西巡抚潘鼎新畏葸怯敌,远离前线;冯子材亲率所部萃军9营扼守长墙及两侧山岭险要,充作第一梯队,担任关前隘主阵地正面防御。总兵王孝祺部8营屯冯军之后为第2梯队;湘军统领王德榜部10营 屯关外东南的油隘,保障左翼安全并威胁敌之后路;冯子材另以所部5营屯扣波,保障 右翼安全;广西提督苏元春部18营,屯关前隘之后2.5公里的幕府为后队;另有12营屯 凭祥机动。总计前线兵力约60余营,3万余人,一切准备就绪。3月中旬,冯子材得悉法军将经扣波袭艽封、攻牧马,绕出镇南关之北,急调兵力前往扣波和艽封,挫败了法军迂回的企图。19日,有人密报法军将入关攻打龙州,为了打乱法军的进犯计划,冯子材决定先发制人。于21日夜率王孝祺部出关夜袭法军占据的出击文渊(今越南同登),击毁敌炮台两座、毙伤法军多人取得较大 胜利。清军的主动进击,打乱了法军的作战部署,迫使法军东京军区副司令尼格里上校决定不等援军到齐即向清军坚固防御阵地发起进攻。23日晨,法军第2旅千余人趁浓雾偷偷进入镇南关,另以千余兵力屯于关外作预备队。上午9时30分,大雾开始消散,法军兵分两路组织进攻:第一四三团第1营和外籍军团第2营等沿东岭向大小青山方向实施主攻;第一一一团第1营沿关内谷地前进,向长墙进攻,企图在主攻部队得手后两路夹击,攻占关前隘清军防御主阵地。法军主力在炮火掩护下,攻占东岭三座堡垒。并猛攻长墙。冯子材指挥所部顽强抵抗,一面商请驻于幕府的苏元 春部前来接应,并通知王德榜部从侧后截击敌人。在丢失三座堡垒的危急关头,冯子材 大声疾呼:“法再入关,有何面目见粤民?何以生为?”守卫清军在冯子材的爱国热情 鼓舞下,英勇抗击,誓与长墙共存亡,阻止了敌人的前进。下午4时许,苏元春率部赶 到东岭参战,王德榜部也自油隘袭击法军,并一度切断了敌人运送军火、粮食的交通线,牵制了法军预备队的增援,有力地配合了东岭的战斗,战斗呈胶著状态,入夜,清军进一步调整部署,由 苏元春部协助冯子材守长墙,王孝祺部夺西岭,陈嘉部守东岭。冯子材还另调驻扣波的5营冯军前来抄袭法军左翼。次日晨,尼格里指挥法军在炮火掩护下,分三路再次发起攻击,沿东岭、西岭和中路谷地进攻关前隘阵地。冯子材传令各部将领:“有退者,无论何将遇何军,皆诛之”。经激战,法军接近长墙,冯子材持刀大呼,率先率领两个儿子跃出长墙,冲向法军。全军感奋,一齐出击,与其进行白刃格斗,战斗异常惨烈。战至中午,终将中路法军击退。与此同时,陈嘉部、蒋宗汉 部在东岭与法军展开了激烈争夺战,傍晚时分,王德榜在击溃敌之增援部队及消灭其运 输队后,从关外夹击法军右侧后,配合东岭守军夺回被占堡垒。这时,王孝祺也已击退沿西岭进攻之敌,并由西岭包抄敌后,使其腹背受敌。法军三面被围,法军死伤数百人,后援断绝,弹药将尽,被迫败退,尼格里只得下令撤退,狼狈逃回文渊、谅山。冯子材抓紧有利战机,率部乘胜追击,于26日攻克文渊,29日攻克谅山,毙法军近千名,重伤尼格里,后又将法军残部逐至郎甲以南。取得重大胜利。
点评:镇南关之战,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战果显赫的战役之一,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并显示出高超的用兵艺术。他采取坚固防御阵地待敌,尔后转入反攻的作战方针,激励官兵奋勇杀敌,并采用主动出击、阵前伏击、近战歼敌、夜袭、包抄迂回、连续追击等灵活有效的战术,始终掌握战场主动权,毙伤敌军精锐近千人,缴获了大量枪炮和干粮,取得 了中法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越两国军民的斗志,沉重打击了法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从根本上改变了中法战争的形势。消息传至巴黎,导致茹费理内阁倒台。
篇3:参观冯子材故居600字作文
参观冯子材故居600字作文
冯子材故居,又名宫保第,位于钦州市白水塘社区。放假的时候,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了冯子材故居。
我们先来到故居的前面,青砖、白灰砌成的围墙格外美观,两头威风凛凛的石狮子,那凶恶的眼神,好像要永远守护在这里,不要让外人拿走这里的东西。居所坐南向北,总占地面1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左右。大门顶上有一块匾,上面写着“冯子材故居”这五个字,这些字字迹清秀、笔式劲遒。整个居所古意盎然、别具一格。
穿过大门,看到屋分三进,每进三栋,每栋三式,构成了富有古风特色的“三排九”的建筑模式。房前青砖铺成的宽敞的练兵场,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冯大将军在操练勇武干练的勇士们的场景。在房的正前方,有着头戴官帽、身穿清朝官服的冯子材头像。左边是祭旗台,台边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陈旧的兵器。四周仿佛是一片“树海”,一行行的大树郁郁葱葱、高大挺拔。走进故居房屋内,迈过几个台阶,就进入了冯子材抗法图片的展厅,图片记载了当年冯子材大将军率兵抗法的场景。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军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满地找牙。当时冯子材为了鼓励将士们的毅力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让法寇入关,我等有何脸面目见两广父老!”穿过展厅,就来到了后花园。那里种有很多花,那时的花开的最旺盛,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那儿还有许多伟人的雕像,比如说:刘翔、雷锋、李小龙等。
冯子材就这样过去了,他为之奋战的皇朝也过去了。
篇4:寻找中学历史课本中的记忆:在冯子材故乡
最初知道冯子材,是在中学的历史课本上。历史课本中有一节讲到中法战争时,介绍了钦州老将冯子材率军到镇南关前线抗击法军,终于打败法军,收复谅山等地,迫使法国内阁茹费里倒台的故事。后来接触冯子材,是在一本《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中。该文学史中的一册在讲到清末诗人黄遵宪时,介绍了他写冯子材的一首诗,题目叫作《冯将军歌》。具体内容不记得了,只记得这么几句:“冯将军,英名天下闻。……..将军气涌高于山,看我长驱出玉关;平生蓄养敢死士,不斩楼兰今不还!……….将军一叱人马惊,从而往者五千人。五千人马排墙进,绵绵延延相击应。………十荡十决无当前,一日横驰三百里。”诗中的冯将军形象可谓顶天立地,战场捷报也大快人心。从此,民族英雄冯子材将军就在我脑海中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我心里计划着今后如有机会一定要到冯子材将军的家乡钦州去看看。可是多年来,我却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
今年八月初,我去防城港会见一个同学,回南宁时经过钦州,于是顺便去参观了一下冯子材故居,了却一桩多年的心愿。
冯子材故居座落在城东白水塘社区的宫保街,由三排三进的十多间青砖瓦房组成,周围是一长溜用青砖砌成的围墙。我在故居门口做了登记后就径直走入院内。院内有一块宽大的地坪,地坪前面种着一排高大的椰子树,地坪后面就是一溜依次排开的三排三进青砖瓦房,瓦房正中的大门前面矗立着一尊头戴清朝官帽的冯子才半身塑像。从外形来看,这是一处典型的清末大户人家的住所。来这里参观的游客不多,只有稀稀疏疏的几个人。我顺着导游牌的指示,走进中间的那排房子。这栋房子的大门用的是清代常见的那种木大门,木门上有一个凸起的雕着狮子头像的铜制拉环,木门两边各有一张四方形的木制窗户,木门左边的一侧写着“冯子材爱国业绩展览”九个大字。
走进木门,我就看到右手边墙上的一块蓝色展板上有一段前言,大意是:近代以来,东西方列强妄图亡我中华,但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粉碎了他们的阴谋。《民族英雄冯子才业绩展》力图通过冯子材一生中主要爱国业绩的展览,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为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穿过此展厅再往里面走,就到了第二进中部的一间展厅。此展厅主要用图片和文字向人们讲述清朝末年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严重局势,法军入侵越南的情况,老将冯子材领兵出征,在镇南关下打败法军,《中法新约》的签订等,详细地介绍了冯子材一生最光辉的事迹-------镇南关大捷的发生和经过,使人们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炮火连天的时代。在这里,我看到了当年法国侵略军攻占越南、大败清军的形势图;看到了时年65岁的老将军冯子材不顾自身安危,率领五千钦州子弟抬棺祭旗出征的感人场面;看到了法军攻占谅山,毁南关,宣称“广西的门户再也不存在”的危急形势;看到了冯子材率军到镇南关后筑长墙,重新部署兵力,鼓励士兵保卫祖国的画面;看到了冯子材深夜严斥广西提督苏元春退守凭祥的建议,身先士卒,提刀率军冲入敌阵,终于大败法军,一举收复谅山,迫使法国茹费里内阁倒台的情景;看到了镇南关大捷后,清廷下诏停战,要求冯子材撤军,后又对法国侵略者妥协退让,与其签订《中法新约》,丧失了许多应得的权益等令人扼腕的事件……..除了文字和图片展示,此展厅还有一些实物,如冯子材当年用过的大刀、印章、《中法新约》条款影印,展厅中部的镇南关战役模拟沙坑等。
看完次展厅再往里面走,就到了第三进中部的一间展厅。这间展厅的东西比较少,只是在正面墙上挂了一幅放大的《大清国地图》。如我们在一些历史书上看到的一样,这幅地图与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是有些差异的。最主要的差异是蒙古当时是清朝的一部分,外兴安岭和乌苏里江以东至库页岛当时也是清朝的组成部分。但后来,由于苏联的武装干涉和霸权主义,这些地方有的独立建国,有的永远地从中国分离出去了。
从中间的第三进展厅出来,我来到右边一排的的第一进展厅。这间展厅介绍了老将冯子材的晚年生活。镇南关大捷以后,冯子材将裁撤下来的八营萃军部署在北部湾沿岸漫长的海岸线上,守卫钦州、防城港等地,防止侵越法军的再次登陆。他多次视察边防,还组织士兵修建了长墙、炮台等防御工事。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他不顾已到古稀之年,率部到江苏镇江等地献计抗倭。他与爱国将领刘永福的交往等。他的爱国精神将永远激励后辈们!
从最后一个展厅出来,已是下午四点多了,太阳渐渐地向西滑去。我站在故居前的地坪里,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我不禁回想起著名戏剧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者田汉来钦州拜竭冯子材墓地时写下的一首诗:
泥桥岭畔古城东,且驻征吊车萃翁。松啸如闻嘶战马,花香端合献英雄。扶妖江左成遗憾,抗法南关有大功。近百年来多痛史,论人应不失刘冯。
本文作者:卢晓霞(微信公众号:草根叙事)
【冯子材的英勇生平事迹满分】相关文章:
2.生平事迹
3.鲁迅生平事迹
4.狄仁杰的生平事迹
10.高士其的生平事迹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