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又到绵绵秋雨时散文

又到绵绵秋雨时散文

2022-08-03 08:12:5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第二件半价”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又到绵绵秋雨时散文,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又到绵绵秋雨时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又到绵绵秋雨时散文

篇1:又到绵绵秋雨时散文

又到绵绵秋雨时散文

身处喧嚣的闹市,能亲近一场秋雨,也是一种不错的心灵感受。行走在淅沥的雨中,任雨滴慢慢打湿发端、衣领,点点滴滴融入心灵的颤动此时,我的心是静的。思绪追逐着往事在雨中飞扬在这季节的缠绵中我被俘虏了,连同平日里那些山深市浅的俗念被洗劫一空。

一悟寂为乐能从秋雨中悟得一刻心灵的静怡也是人生不小的收获。我喜欢在秋雨带给我的这涤心涤性的极致的静中放飞思绪的感觉。

自古文人多悲秋。他们喜欢将自己内心的凄凉、忧愁,人生的坎坷用苦涩地感叹寄思于萧瑟的秋天。于我,温情里带着些韧劲的秋雨,犹如人生的种种磨砺,绵绵的雨丝从深谙世事的眼中飘散而出轻轻的,淡淡的带着岁月的味道、时光的味道、季节的味道:春雨般浪漫的年少时光中那漫无边际的遐想;夏日雷雨般躁动的青春年华里热烈地追求,都在流转的时光中凝落成丝丝秋雨,带着一种专属于岁月的淡定,在轻描淡写中把生命的风采舞动,将生命的.价值展现。

人生如四季。其景其情,虽各有其美,然而,秋雨是最美的,给我的感受也是最深的。春雨的朦胧、浪漫,夏日的雷雨的狂暴、猛烈,都无法与秋雨相媲美。缠绵的秋雨是那么丰满、那么成熟,它温情里含着执着的平静,平静中透着岁月的淡定,淡定中又透着一股生命的睿智。她这特有的成熟风韵注定了秋雨才是这个季节的主宰,世间万物都会在她的抚爱中完成各自生命的乐章、完美地蜕变,就连我对故乡的回忆也在秋雨中得到升华。

我喜欢在秋雨中回忆。

回忆是一首歌。当身处异乡的自己离故乡越来越远的时候,秋雨却把故乡串成思念挂在心间,离我越来越近了。不论是故乡的风景,还是故乡那些隐藏在生活褶皱里的人情伦理都在心灵记忆中渐渐清晰起来。故乡的田野也在回忆中充满金黄的诗意:乡亲们用手中的镰刀挥动起迫不及待的心情,将春天的希望收割在秋天的马车上,用炸响在车辕前的鞭花唱起他们心中喜悦的歌。

当儿时的天真、调皮,年少的任性、轻狂都随时光变换成为苍茫岁月中一帘秋雨时,记忆深处那故乡的炊烟、老屋、河滩、槐树林便时常浮现在脑海中,透过雨滴变成一幅幅清新隽永的水墨丹青。其间的诗意也只有身在异乡的游子于无眠之夜用苦涩的心去细细解读。

秋雨带着我对故乡的眷恋,一点一滴地滋润着心灵每一寸土地。故乡是淳朴的,淳朴的乡亲们不会像文人墨客们似的对着一片飘零的秋叶去表达自己湿漉漉的心情,也不会用生动的词语去描绘被秋雨渲染过的花黄叶红。他们只会在意秋雨到来之时,玉米的颗粒是否饱满、大豆的豆荚还能挺过几场秋风,计算着小麦开犁的时日,能赶在寒露前看到满地整齐的麦苗顶起来年的希望。我就是眷恋这种淳朴,也许这才是我对故乡念念不忘的真正缘由吧!那飘过山、飘过海的思念透过尘世的喧嚣依旧属于故乡这种淳朴。

窗外,雨,依然下着,没有一点儿要停下来的意思,我的思念也在淅沥沥的雨中继续这是当年自己离开家乡时的那场雨吗?那时,淅沥的秋雨刚刚染黄了河滩两岸的稻田,秋风,便弯下腰去从庄稼地里把我那颗驿动的心捧起异乡的山、异乡的水、异乡的一切对于我都充满着诱惑。然而,当自己的双脚正真踏上异乡的土地时,我才真正领会到月是故乡明的含义。今夜的秋雨能遮住天空的明月,可遮挡不住我对故乡的思念。异乡的路越是艰辛,越是坎坷思乡之情越甚。每次在街道上听到一句乡音从耳边掠过,我都会顿感亲切,同时也会隐隐感到一阵心酸。今夜故乡也下着雨吗?就让那静静的青龙河水带走我的忧伤吧!留下我快乐的童年静坐在河边听岁月的风雨在河滩上弄弦;弹一曲童谣,重温快乐时光;牵一缕回忆,填满思念的小院。老屋前的葡萄架下,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依旧传唱;满天星斗中隆起的鹊桥依旧牵动着羡慕的目光;那条弯曲的乡路也依旧一头挑着我的向往,一头挑着我对故乡的思念。

对于身处异乡的游子来说,自己算是幸运的。自己付出了艰辛,也有了结果:一份不错的工作、一所宽敞的楼房,最重要的是我遇到了一位知我疼我的爱人。可生活的满足并不能代替我对故乡的眷恋。秋雨在染黄秋叶之时,也染红了我对故乡的思念。那记忆中整日整夜不停地拍打机杼的母亲的身影,会穿过秋雨展现在我眼前,于是,我便温暖地依偎在老屋飘出的炊烟里,置身寄托我无数儿时梦想的槐树林,重温着岁月的体香。一些原以为早已化作风轻云淡的记忆,也在秋雨的涤荡中将昔年的平仄用沉寂的墨色留在心间,谱成一曲生命的诗歌。

秋雨是乡情的纯朴,秋雨是游子的心,秋雨是思乡的情。二十年过去了,我已经习惯了在秋雨中回味这种幸福。

篇2: 绵绵秋雨话春霖散文

绵绵秋雨话春霖散文

寒露时节,天气骤然间凉意袭人。

清晨,梦中醒来,窗外已是烟雨迷离。望着满眼的茫茫秋雨,我的心情愈发沉重起来。飞溅的雨花把我的思绪带进昨夜的梦境之中。

在广袤的洞庭湖上,飘荡着一条乌篷小船。船头上,静静地站着一个中年人,洞庭湖两岸的诱人景色,也没能挽留住他的目光,他神色冰冷面无表情。好像在思索着什么?这个人就是蒋春霖。他想到自己一生坎坷的困苦遭遇,昂起头来,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高声吟道:

“四月忧飞雪,遍洒柳丛中。

惜春何处去,两鬓添银踪。

不识伯乐马,行云亦轻松。

风华如丝絮,隐泣圣泉宫。”

矗立在船头的蒋春霖,黯然流下两行热泪。

在江南通往京城的官道上,匆匆忙忙地行走着赴京赶考的举子们,蒋春霖就在其中。少年时的蒋春霖,跟随父亲蒋尊典在荆门读书。父亲是荆门知事,在父亲的熏陶下,春霖能诗善画。但赴京赶考却屡试不中。今年恰逢大考之年,又接到家中书信,父亲已经离世。蒋春霖暗暗地打算,这次不管考得怎么样,都要回家侍奉母亲了。父亲去世以后,蒋府失去了往日的热闹景象。

数日后,京城开榜了。满怀希望的蒋春霖,兴冲冲地挤到了皇榜跟前。找了半晌也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眼前一黑,晕倒在皇榜脚下。第二天便回到了寄籍的大兴住所,到家以后才知道,母亲因为忧郁成疾已驾鹤西去了。春霖整天在家闭门不出,潜心创作诗词。咸丰二年,得皇上恩赐任两淮盐使。在蒋春霖任两淮盐使期间,六安知县与盐帮私通,大肆贩卖私盐。蒋春霖接到线报,赶到正阳关堵截时,不料,官府人员早就泄漏了消息,码头上一粒私盐也没查到。正当他垂头丧气赶回自己的'住所时,淮南御史带着官兵,却从蒋春霖的后堂,搜出了几麻袋私盐。朝廷下旨,革去他的盐官之职,蒋氏家产全部充公。春霖百口难辩,愤然辞官。

百无聊赖的蒋春霖游荡在东淘之地。秀才杜小舫怜爱他的才能,时常周济于他。小舫写的诗歌,多数都由春霖定稿。闲暇时春霖便缠眠于歌楼酒馆之中,就在那时,认识了歌妓黄小婉,并且给黄小婉写了一首诗歌:“烟雨如丝燕归来,东家阿娇对妆台。红颜蹙眉空自叹,问君何许解春怀。”两人产生了爱恋之情。蒋春霖与黄小婉移居泰州城内。没过多久,因为蒋春霖贫穷的原因,黄小婉无法忍受寂寞清苦的生活。常常出去和一些富家公子嬉戏玩耍。春霖大怒与黄小婉决裂,把自己毕生创作的诗稿,全部投入火炉。随即乘船经长江入洞庭,返回江阴老家守护父母亡灵去了。深夜,小船行至洞庭湖中央。看看天空冷冷的月亮,看看身边冷冷的湖水。想想昔日无情的女人,想想早已离世的父母。自己孤苦一生。这世上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想到这里,蒋春霖闭上了眼睛,纵身跳进滚滚洞庭湖内。

洞庭湖咆哮着,愤怒的卷起一片片浪花,而且浪很大很大……

篇3:散文:又到杀猪时

散文:又到杀猪时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优美的电话铃声响起,我急忙去接电话,姐夫,明天杀猪,和姐来吃猪肉,一定啊,好的,谢谢!。放下电话才想起又到了杀猪的季节,这是一个接近年关的季节,是一个亲人和朋友聚会的季节,是一个幸福温暖的季节。

在东北,每到入冬的农闲季节,当气温转到零下,雪花飘舞、天寒地冻的日子,就是农村人杀猪的时候。特意上网查了一下这一东北杀年猪的习俗:杀猪菜,起源于东北的农村,每年秋收农忙之后,人们为了庆祝丰收,或过年前把家中的.肥猪宰杀,制成各种菜肴,招待乡邻。这就是原始的东北地方杀猪菜。杀年猪,一般多在腊八之后杀,故又有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的民谚。过去乡下一到腊八,过年的大幕就徐徐拉开了:杀年猪、做豆腐、蒸豆包、办年货......十里八村、家家户户,就连清冷的空气中,也洋溢着一股浓浓的喜庆气息。由于现在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杀猪也不受时间的限制,过年、过节、办喜事等也都杀猪。

当厨房准备好两锅滚开的水后,正式的杀猪就开始了。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把猪抓住,绑上四蹄、缠上猪嘴,放上案板,一杀手将一锋利的长刀顺着猪的脖颈捅入,直至捅入心口,才能放出猪血来,另一人端起一个大盆一边接血一边搅动,防止猪血凝结。当猪死后,为了易于褪毛,还要在猪腿上割一个口,用嘴吹或用气管子打进一些气,使猪膨胀起来,然后就将热水浇到猪身上,开始褪猪毛,十几分钟后,一个或黑色或白色或花色的猪就变成了一个白白胖胖的猪了。处理干净后,有一杀手运用庖丁解牛的本事,将猪分解开来,形成头、蹄、尾、肉、油、排骨、肠等。然后,就将洗净的大块猪肉、猪肝、猪尾等放入大锅中煮熟,并加入大料、盐等。将煮熟的肉捞出后,再舀出一些肉汤兑猪血,灌成血肠或面肠。再将切好的酸菜汇入烀肉的老汤中煮熟,将血肠、面肠也在锅中煮熟,杀猪菜就完全做好了。

最热闹的还是大宴群贤的时候。当主人拨一通电话后,陆续的群贤毕至,村里的知交好友、亲友尊长、七姑八姨、三叔二大爷,装的是满满一屋,炕上地下,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斟满浓烈的乡土散白酒,道一声恭贺年年杀大猪,推杯换盏,热情洋溢,唠的是一年里的辛勤劳作,赞的是村里的家长里短,想的是来年的春季播种。真的是肉香、酒香、菜香,沁人心脾;亲情、友情、人情,情暖人心。过去杀猪菜,不过是猪肝、烩菜、猪肉、血肠四道,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又加了四道,肉炒青椒、肉炒芹菜、凉菜、面肠。

纯正的杀猪菜,醇厚的乡土情,飘香的东北风!

篇4:又到秋天,阴雨绵绵

又到秋天,阴雨绵绵

这两天不知怎么的,心情出奇的烦,再加上这个星期二生了点小病,有点头晕,就变得昏昏沉沉了起来。浑身无力,像瘫软的面条一样,笔,连碰都不想碰,整天在面前摆一本课外书或杂志,呆呆地看,不想动。初三本来就挺紧张的,看着课本辅导书在桌子上摞的那么高,不禁有些心生畏惧,又恨自己不能一下把它们全学完。这时天又下起了雨,我出去了一趟,被雨淋的感觉已不想当初那么惬意,真是“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季节。我想我本不是那么娇气的,可这样“休闲”的日子,一直拖到了今天,这个星期算是完了,被我活生生的给糟蹋了。

今天星期五吧,到这个周末,瑞瑞就有两个星期没来了,也不知道,她刚进初中的日子怎么样,习不习惯,还有被无数人谈过的像魔鬼般的军训,是不是也像我奶奶所预测的给练哭了。一切无从知晓。自从她上初中,我倒是很不习惯,虽然以前瑞瑞上小学也是两个星期回来一次,但总觉得这次不一样,就是空空的感受。

小飞可能是我第一次提及到的名字,他是我叔叔家的孩子,也和我们住在一起。他也是今年的毕业生,和瑞瑞一起考的初中,不同的是,他要住宿,半个月回来一次,这样,我的生活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平常我看书写文的时候总是嫌他们烦,和小涛(他弟弟)一起,又是打又是闹,又是喊又是叫,因此我爷爷总说我们家开个幼儿园比较合适。在家长不在时,就更是翻了天,很少的情况下,我和他们一块称霸天下,煞有不把房顶掀起来誓不罢休的样子。

但是,我面前的三个孩子,一下锐减到一个,好不习惯。我奶奶经常念叨小飞,小涛则是想哥哥想得吃不下饭去,从前的蹦蹦跳跳毫无了踪影,我爷爷开玩笑说,你从五年级一下跳到初一吧,好找你哥哥去,他只是嘿嘿笑,却笑得毫无生气。我是从来不发表任何见解,是想还是不想,是关心还是不关心,幸亏我有文字这种工具,可以把任何称之为感情的东西毫无顾忌地酣畅淋漓,在这里尽情挥洒。我好不快活!

外面还下着雨,不大,很像我爷爷在地里喷农药的'那种喷雾器所喷出来的不快不慢而又均匀极致的药剂,但不同于前者的是雨水没有味道,透明而冰凉。我在屋里看《萌芽》,因为没有时间,都有两期没有看了,好不容易遇到了今天这样的日子,好好补救一下吧。

对于《萌芽》,真是颇多感慨,又喜欢看,又不愿看,每次读后都是无尽的感叹,又是无尽的感伤,说不定,今天的这种情绪就是被她感染的。总之是乱七八糟的,不想再谈及此事。

刚才我奶奶听别人说,小飞今天下午就回来了,有点小兴奋,但我终究没问什么,继续我的事情,但心里还是起了些小波澜。五点多,他果真回来了,背着一个很大的书包迈进屋里,我甚至感觉,他长大了些,这在那个大大的书包前更是特别的明显。

进屋后,他伸手递了我一袋干脆面,以前很爱吃的那种。但是,我确实很诧异,他还能带来零食给我吃,得知他的零花钱除了买干脆面外都没花后,更是感动了好久。原来,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心已离得很近了,只是我们彼此都没察觉。

六点多的时候——也就是我正写这篇文的时候,电话响了,是瑞瑞要回来,我妈妈送她来。真是双重惊喜。放下电话后我爷爷好像讽刺似的对我说,这回高兴了吧,你妹妹要来了。我笑笑,极力平静了心态,继续打这些文字。他若有若无的讽刺是有原因的,因为他的脾气不太好,动不动就训我们,我就说瑞瑞是被你吓跑的,你看都不来了吧。然后他的脾气就减半了。

因为下了雨,路很难走,我爷爷就去接她了,还带着雨鞋。或许十分钟后,瑞瑞就到了吧,真的,马上就到了。

篇5:绵绵秋雨是情流淌散文

是夜梦醒,细雨轻轻敲打我的窗,雨滴沿窗慢慢滑落,道道轨迹汇成串串文字,镌刻出心底里纷乱的浓浓思绪。情,一滴一滴地入侵;念,一丝一丝地浮起。

一层秋雨一层凉,在这细雨纷飞的日子,有你,这秋绵长不冷,时光深处的馨香依旧婉约如初;你在,时光深处的暖,自唇边柔柔滑过,婉约成涓涓柔情绽放于心间,香暖四溢。

时光随着细雨淡淡流走,回眸,在清浅的时光里相遇,携纯洁的心一路相伴,心田里开出绚丽的花摇曳芳菲,醉了蜂蝶,美了桑田。依偎着宁静的夜,轻轻融入你的温馨的空间里,静静地聆听,聆听你那湾或喜或忧的心语,用心体会,用情安暖,用爱慰籍。

采一缕秋雨为墨,画一幅水墨长卷:夏的莲亭亭玉立,秋的燕结伴南飞,冬的梅傲骨冰雪。

绵绵秋雨,是谁的一抹清愁泛滥了感伤中的清幽呀,就让这一抹清愁嫣然在秋的念里,将细碎的心语,凝结成旖旎的篇章,沾满淡淡的莲香,让语燕悄悄带去,洒满有你的'城池。你在,便是美丽馥郁。

淅淅沥沥的细雨,于窗外缠缠绵绵地飘落,浓浓的情丝在心湖涟漪般荡开,携着桂香,挽着落红,细数生命中的过往,多少缘来缘去从熟悉变为陌生,一个转身便杳无音讯;多少秘密埋藏心中说不出口,成为一生难以割舍的痛;多少思念成河潺潺流淌,终抵不过岁月流逝无痕!

寂寥的雨日,总是令人思绪泛滥,那些记忆深处的美好与温暖,沿着长长的心路,在朦胧烟雨里弥漫,湿润了心灵深处的感动,总是禁不住潸然泪下。一幕幕一幅幅温馨的片段在脑海重演,甜蜜嫣然,温馨了内心深处绵绵的不舍。此时,惟愿相依相偎,静听雨的呢喃,雨的爱恋。

篇6:又到槐花飘香时散文

又到槐花飘香时散文

每天在校园里重复着单调的生活,甚至有些寂寞乏味,校园四处都有人工花圃,也有各样的花草树木,却很难找到能为之心动的。

那些花木在人工的精心培植呵护下都长势很好,郁郁葱葱,姹紫嫣红,数不尽的风情。但在我看来,都是那样的千篇 一律与单调,那常年开不断的花,红不断的红,落不断的落,甚至让人有点厌倦的感觉,觉得那花开得近乎有点假,有些造作。要么是浓烈的香气刺鼻,昭示它的存在,要么是毫无香气。只用颜色标明它与叶的差别,只是那样大红大紫的炫耀着色彩罢了。由于太过泛滥了,也不置引起太多的注意与怜惜。

今天,雨过天晴,在校园的一个角落(还未开发的地方),我意外发现了几株不甚高大的洋槐树,开满了一串串白色的小花,如铃铛一样,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恍惚清泉滴落的声音。走近,还有点点的雨珠未晞,垂挂在树叶和花瓣上,亮闪闪,如夏夜天空的星星,如清纯净亮的`少女的眸子,如一粒粒新产的珍珠。闭上眼,深深呼吸,那洋槐花淡淡的幽香如笛声般悠扬,直沁入心脾。那花香淡远幽香,在空气中有一丝丝甜润的气息,俨然香暖。那槐花开得正好,既不是羞怯的青涩未开,也不是将近零落,而是恰到好处。

那槐花的馥郁馨香,把我的思绪带得很远。从小就对槐树很熟悉。记得上小学时,小小的村校简陋至极,毫无人工花圃可言。有的,只是土操场的农田及操场周围几棵老槐树,树下几张土制的乒乓台。在记忆中,每到春天,周围农田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漫山遍野弥漫开来,槐花也在这时尽吐芬芳,由此招来络绎的蜜蜂蝴蝶。

在儿时的记忆中,想起那校园里的野蔷薇,油菜花,槐花,以及擦了无数次的教室的玻璃,上课下课的铃声,和操场上像烟火一样升到空中的一阵阵明亮的欢笑,单纯,自由,愉悦的笑声伴着槐花的香气随风飘得很远很远……

记得那时,我家屋后也有几株槐树,也不甚高大,却每到春天也热热闹闹地开了满树的花。每当这时,母亲蒸“清明花粑粑”。鲜嫩的清明花尖带露珠掐下和上细白的糯米面。揭开盖子,刚出笼的清明花粑,草木的清新,糯米的香味迎面扑来。一种诱人的味道,散在空气中,萦绕不去。母亲也做“槐花糕”,“槐花饼”。热乎乎的槐花糕,白嫩,清香,甜润,细腻;金黄的煎槐花饼,还带着滋,滋的煎炸声,酥脆,爽口。这对年幼而又馋的我们兄妹三人来说无疑具有莫大的诱惑,每到这时我们都会催着母亲做。现在感悟,那槐花糕里面包含的更是母亲的浓浓爱意,那是年幼的我们心灵的渴望,满足,依赖,温暖。

给家里打电话,传来母亲柔和的声音。彼此问了一些日常的生活琐事后,一向少言的母亲就催我挂电话(母亲那是心疼我的电话费)。我依旧恋恋不肯,告诉母亲我想吃她做的槐花糕,煎的槐花饼。电话那头沉默了,半晌,母亲才哽咽地说明了原委。原来,前不久,母亲为外出务工的二哥二嫂精心准备了香肠,皮蛋等,而二嫂却嫌弃不要。这让母亲很失望,伤心。母亲觉得我们兄妹都长大成人了,都离开父母寻求自己的生活,心也离父母越来越远,不再依恋父母,似乎不再那么爱父母了。母亲破例说了很多很久,我一直静静用心听着。末了,我感慨地说道:“妈妈,不管我身在何方,我的心依旧留在你的身旁,正如我任然喜欢你做的槐花糕那样”。

人一淡忘那些纯真,质朴,温暖的记忆,就如失根的兰花,逐浪地浮萍,因风四散的秋蓬。

到过好几所学校,都不再有槐树的影子。也许是有人嫌它一年只开一次花,而槐花也不见得特别,因此都不愿种。花圃种尽是些常开不败,或有些不常见的花草。长期待在校园,竟有好几年不曾领略槐花的风姿,呼吸它的幽香。

今天能欣赏到,触动了新最柔软的部分,激起心中最纯真美好的记忆。

篇7:经典散文:又到一年立冬时

这两天风很大,窗外那棵桂花树的落叶伴着阵风翩翩飘飞着,恍似急舞旋转的女孩拖着飘曳长裙的身影华丽地掠过。午夜时分,独自走在那条通往观测场的小路,天空中没有一丝云,难得见到许多久违的星星闪烁地挂在深邃的夜幕里。静谧的夜,清凉如水,冬天的脚步已渐渐加快,秋是不得不离开了吧?

回到值班室,随手翻了翻日历,果然,几天后的11月7日,立冬节气将如期到来。一时里有些迷惘,怎么?似乎我还未走出深秋的'红叶,就又到一年立冬时了吗?微微地感到意外,不由得叹息起时间车轮飞速旋转的不留情面了。

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立冬意味着冬季的来临,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开始走进冬的舞台,万物收藏,规避寒冷。

眼看着冬天将至,草枯叶落、水瘦山寒、衰草连天、万物肃杀;朝与冷相伴,夜与寒相依,这一切的情景交融,竟莫名地令我那颗敏感的心灵觉得有些难以接受,迫切地想要寻找一处温暖的所在。或许,那份关于温暖的幻想,只有在冬天才会出现。

其实,四季更替、寒来暑往是宇宙间亘古不变的规律,任何事物皆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冬季是一个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季节,我实在没有感到不安的必要。念及此,忽然想起小时候向老爸提过的那个问题:“为什么会有冬天?”老爸告诉我:“冬天是万物冬眠的时刻,也是希望的开始,是对万物的一种考验,冬藏孕育着春天万物生发,所以它们都努力积蓄,做好准备等到来年春天长出新的枝叶。没有冬天,就没有春天的生机勃勃。而春、夏、秋、冬是一个四季交替的过程,少了哪个季节对生灵的生存轮回都是不好的。”是啊,我只需把心态放得平和些就不会感到太冷,甚或我要学着感受冬季,因为这个冷峻的季节会给予我更多的思索,更多的积淀,会让我变得更坚强,更充满斗志。虽然生活中的我时常会遇到一些不如意,但这些应该是人生必经的磨合过程。也许,只有通过亲身经历那些挫折,积累更多的经验,不断地磨练自己,鞭策自己,明天的世界才会欣欣向荣、生机勃勃吧。

走进冬天,走进寒冷,却也走进了希望。严寒不可怕,暴风雪也不可怕,只要我们心中拥有美好的理想,只要我们敢于拼搏,每个人都会走向成功的彼岸。想到这些,一份期待与渴望就会在心海升腾,就会有一股热流涌遍全身,就会感觉这个冬天不太冷,就会在心里对自己说,冬天的后面是春天,原来不管天气多么寒冷,只要心中有希望,冬天也会变成温暖的海洋。雪莱《西风颂》里那句名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时刻鼓舞着每一个身处困境的人。不经几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能够经受寒冬考验的人必能果敢而热烈地迎接美好的春天,踽踽独行于寒冬的凄苦长夜必然向往明媚的艳阳天!

篇8:又到荔枝成熟时散文

荔枝成熟时节,城里城外的商人小贩满街都在摆卖鲜艳而红彤彤的荔枝,显示了夏日南国的风情及水果的特色。

新鲜的荔枝十分清甜诱人,有关吃荔枝的故事很多。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很多人从这两句诗中知道了杨贵妃是一个爱吃荔枝的主儿。《新唐书·玄宗贵妃杨氏传》也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驿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由此看出,杨贵妃在百果之中独爱荔枝,几乎到了不惜血本的疯狂程度。距今千年前北宋的著名诗人苏轼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名诗人对荔枝的赞美如出一辙,令到作为出生在荔乡的我有不少自豪感。

外省籍人对荔枝如此赞美,我的一家何尝不是如此?我的祖籍是广州增城仙村,是著名荔枝“挂绿”的`故乡,那里漫山遍野都长满着荔枝树和橄榄树,那里的荔枝比其他地方都要好,特别是五达岭、蒲岭长出来的荔枝,因其山岭土质好,长出来的荔枝清甜蜜味、沁人心脾,十分可口,远近闻名,因而价格也相对要比其他地方的荔枝要高。

故乡的特产相当丰富,除了脍炙人口的挂绿荔枝、五达岭荔枝、蒲岭荔枝外,还有那近些年来名声鹤起的增城丝苗米、高脚白菜(迟菜心)、近年经过改造十分好吃,而我一时记不起不知名称的番著新品种……

每当荔熟时节,满山红绿相间,分外妖娆。那时节的城里人,纷纷邀朋友一起权作旅游,开车下乡采摘。同去的小孩子们在果树下采摘觉得好玩、吃得新鲜。因此,每当荔枝成熟时,城里城外的气氛因而就会热闹许多。在浩瀚的荔枝山林里,就会出现空山不见人,但闻采摘荔枝的欢声笑语声远远传来。

我的父母十分喜爱吃荔枝,父亲说:“他年轻时吃荔枝,吃一年身体健壮一年”。而母亲直到年老时,吃的量也十分多,亲友送的、儿女买来的、加上她自己去市场买的,每年的荔枝季节必吃几十斤。

荔枝很好吃,但也容易上火,许多人是想吃而不敢多吃,我也如此。我曾几次因贪吃荔枝而咽喉发炎,打过几次吊针,一直受到妻子的告诫不能贪嘴。但到荔枝树下采摘的感受却另有一番情趣,而且是大快朵颐,常将妻子的告诫抛之脑后。

长期以来,家乡亲人好客,每逢荔枝成熟时,都会电话邀请我家人到他的荔枝果园摘荔枝,我们时常乐将这个采摘荔枝与旅游探亲一并进行,愉快接受邀请,因此荔枝成熟这个日期也自然成了会亲日。

有时,去的时候,我还往往邀请一些好友或同事一同前往。读中学时我就邀请过同学们前往;参加工作后,也曾多次邀请同事及友人。记得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初,有次我邀请同学和朋友到家乡吃荔枝,从村里徒步上岭地,沿途的山岭荔枝树林喧哗声不断,都是家家户户邀请城里的亲人回来采摘荔枝沸腾的人声。那时港台喜欢流行收录机,人们将收录机罢放在荔枝树头,放上喜欢听的歌曲和音乐,一边采摘一边听歌曲,十分爽意,这个情景令我一生难忘。

荔枝的品种很多,从成熟的时间来讲,大至分别有:三月红、水东、黑叶、妃子笑、白腊、状元红、尚书怀、桂味、糯米慈、怀枝……我们家乡出产的荔枝以桂味、糯米慈、怀枝居多,对其他的荔枝的品种是不屑一顾的。在父亲看来,其实最好吃的是最后成熟且长得好、个头大、品质好的怀枝,其清甜且蜜味重,甚至比桂味、糯米慈还好吃呢。但我的感觉还是各有特色吧。

前两年,表弟承包的荔枝园有四百亩。山坡上,每棵荔枝都果实累累、压满枝头。树高约五六米,但不少下垂的荔枝到膝盖,以至同去的小朋友们伸手都能采摘到。大人们则忙拿出相机,四处捕捉好的摄影镜头,一边不失时机挑好的荔枝入口。表弟雇了几十人采摘荔枝,令到空旷的荔林中,呈现出一派欢乐和丰收的幸福景象。

每逢荔枝成熟时都是天气最炎热之时,大汗淋漓。但在采摘现场,采摘时的欢乐、浓浓的亲情和友情与汗水深深地交织在一起,乐在其中,以至每一次去采摘荔枝过后,都令我成为人生的美好回忆……

【又到绵绵秋雨时散文】相关文章:

1.又到柳絮飘香时-散文

2.秋雨梧桐叶落时散文

3.又到桂花飘香时的散文

4.又到麦浪翻腾时的优美散文

5.又到香椿飘香时的优美散文

6.又到端午粽香时优美散文

7.又到周末时作文

8.秋雨散文

9.又到中秋月圆时说明文

10.又到周末时作文450字

下载word文档
《又到绵绵秋雨时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