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病后登快哉亭阅读及答案

病后登快哉亭阅读及答案

2022-07-24 08:14:1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售票处在伊拉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病后登快哉亭阅读及答案,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病后登快哉亭阅读及答案,欢迎阅读分享。

病后登快哉亭阅读及答案

篇1:《病后登快哉亭》阅读及答案

《病后登快哉亭》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病后登快哉亭①

[北宋]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本诗是诗人被贬职徐州病后所作。②黄华:菊花。

1.写出你对第一句中“得意”一词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析颈联“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歆羡之情:蝉踌躇满志,因为它既得时、又得地。隐含着“人不如蝉”的.意味。

2.诗人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暮霭之中,夕照飞鸦,鸦归古刹,草入荒城,渲染了一片萧瑟、凄冷的意境,寄托了作者落拓不遇的身世之感,抒发了年华易逝、怀乡思归之情。(意对即可)

篇2:病后登快哉亭阅读及答案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彭城(今徐州)东南角的城隅之上,由苏轼命名。本诗是诗人被贬徐州病后所作烈士留言烈士留言。②黄华,菊花。

8.前人评述贺铸在此诗中化用了李贺的“秋风白”一句,并点化成新句,请指出是诗中的哪一句,并赏析此句的妙处。(5分)

#from 鉴赏阅读答案__病后登快哉亭① 经雨清蝉得意鸣来自大学网 end#

9.诗的颔联说“梦后倚楼无限情”,诗人表达的 “无限情”有哪些?并结合全诗谈谈此诗的.抒情特点,

(6分)

答案

8.答案:①秋风发上生(1分)②李贺说秋风白,诗人说秋风发上生,不仅指秋风吹动着白发(或是吹白了鬓发),又指出了秋风萧萧,给人以萧瑟之感(2分)③这一新奇的用语,也暗示着诗人凄冷的情怀。(2分)(第三条的情感必须有,可以是与凄冷类似的词语,评卷老师可酌情处理)

9.答案:① 怀乡思归,多病之愁,迟暮之感,失意之恨(2分,任答对3种即可)②借景抒情,首联两句视听结合,眺望眺望故乡的路,表达了怀乡思归之情。第三联鸦投古刹落日余晖,透漏出诗人的时不我与的迟暮之感(2分)③直抒胸臆,第二联,多病之愁,第四联落寞感伤,失意悲凉。(可答视听结合,用典抒情,评卷老师酌情给分烈士留言清明节。但必须有手法,必须有哪一联或哪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8.解析:抓住关键词“秋风白”进行分析,然后结合注释分析“秋风白”的原因,点出这样写的好处。

9.解析:这首是首发感情的手法多种多样,有借景抒情,“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有直抒胸臆,“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解答时需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篇3:病后登快哉亭阅读理解答案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彭城(今徐州)东南角的城隅之上,由苏轼命名。本诗是诗人被贬徐州病后所作。②黄华,菊花。

8.前人评述贺铸在此诗中化用了李贺的秋风白一句,并点化成新句,请指出是诗中的哪一句,并赏析此句的妙处。(5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关键句含义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①秋风发上生(1分)②李贺说秋风白,诗人说秋风发上生,不仅指秋风吹动着白发(或是吹白了鬓发),又指出了秋风萧萧,给人以萧瑟之感(2分)③这一新奇的用语,也暗示着诗人凄冷的情怀。(2分)(第三条的情感必须有,可以是与凄冷类似的词语,评卷老师可酌情处理)

解析:抓住关键词秋风白进行分析,然后结合注释分析秋风白的原因,点出这样写的好处。

【思路点拨】①解读诗句的内涵。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解读其内涵,结合诗句的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②抓住突出的一点(写法或内容)简析。③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④按题目的要求整合答案,然后细心检查答案。

9.诗的颔联说梦后倚楼无限情,诗人表达的 无限情有哪些?并结合全诗谈谈此诗的抒情特点。(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① 怀乡思归,多病之愁,迟暮之感,失意之恨(2分,任答对3种即可)②借景抒情,首联两句视听结合,眺望眺望故乡的路,表达了怀乡思归之情。第三联鸦投古刹落日余晖,透漏出诗人的时不我与的迟暮之感。(2分)③直抒胸臆,第二联,多病之愁,第四联落寞感伤,失意悲凉。(可答视听结合,用典抒情,评卷老师酌情给分。但必须有手法,必须有哪一联或哪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解析:这首是首发感情的手法多种多样,有借景抒情,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有直抒胸臆,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解答时需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思路点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结构技巧。②理解各类手法的特点。

【诗词鉴赏】

首联以鸣蝉起兴,点明乡愁的主旨。李商隐有闻蝉而发薄宦梗(木偶)犹泛,故园芜已平之感慨,贺铸与之发生了共鸣,同时还以蝉之得意反衬自己的失意。

颔联写诗人梦后倚楼,望故乡邈邈,归思难收,不禁吟起柳永《八声甘州》:争(怎)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颈联是这首诗的精华,富有情韵。上句综合了陶渊明飞鸟相与还,温庭筠向陵乱鸦夕阳中,王昌龄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的意境和写法。下句则用了白居易晴翠接荒城和李煜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更生的意境。

尾联即景抒情。辜负了故乡亲友赏菊之约虽然令人伤怀,但让秋风吹白了霜鬓岂不更令人顿生白发生头未得归惆怅?秋风发上生写得很有情趣,因为贺铸使秋风人格化,心灵化,富有感情色彩,委婉而深沉地表现出诗人心中之愁。

篇4:《黄州快哉亭记》阅读以及答案

《黄州快哉亭记》阅读以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有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披襟当之(当: 同“挡”,挡住)

B.玉之言,盖有讽焉(讽:讽刺)

C.将何往而非病(病:生病)

D.不以物伤性(性:本性)

7.下列对句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风飒然至者(定语后置)

B.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判断句)

C.快哉,此风!(省略句)

D.将何适而非快?(宾语前置)

参考答案:

6. 选D.(A当,迎着、对着;B讽,讽喻;C病,忧愁、不快乐 )

7. 选C.(C句为主谓倒装)

篇5:《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答案

《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答案

苏  辙

盖①亭之所见②,南北百里,东西一舍③。涛澜汹涌,风云开合。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④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⑤,不可久视。今乃⑥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父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⑦。

注:①盖:大概。有提示缘由的作用。②亭之所见:在亭上能看到的。③一舍:三十里。④鱼龙:泛指水中动物。⑤动心骇目:使心振动,使视觉惊奇。⑥乃:竟然。⑦称快世俗:使世间普通人称为快事。

15.比较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

16.把文中描写快哉亭下江中景物变化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17.用简短的'语句概括文中写快哉亭命名的两方面缘由。

参考答案:

15.①三十里为一舍  房舍  ②抬  全

16.涛澜汹涌,风云开合。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17.在此亭上可以欣赏远近、昼夜变化倏忽的景物;可以凭吊往古流风遗迹。

篇6:黄州快哉亭记阅读训练及答案

苏 辙

盖①亭之所见②,南北百里,东西一舍③。涛澜汹涌,风云开合。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④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⑤,不可久视。今乃⑥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父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⑦。

注:①盖:大概。有提示缘由的作用。②亭之所见:在亭上能看到的。③一舍:三十里。④鱼龙:泛指水中动物。⑤动心骇目:使心振动,使视觉惊奇。⑥乃:竟然。⑦称快世俗:使世间普通人称为快事。

15.比较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

16.把文中描写“快哉亭”下江中景物变化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17.用简短的语句概括文中写“快哉亭”命名的两方面缘由。

参考答案:

15.①三十里为“一舍” 房舍 ②抬 全

16.涛澜汹涌,风云开合。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17.在此亭上可以欣赏远近、昼夜变化倏忽的景物;可以凭吊往古流风遗迹。

篇7:《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答案及译文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穷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势益张 益:更加

B. 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舍:房舍,房屋

C. 即其庐之西南为亭 即:就,就着

D. 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 披:敞开

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阿母为汝求

B.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其孰能讥之乎

C.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D.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6.下列关于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描述“快哉亭”可以观赏江流胜景,并说明“快哉亭”得名的缘起,描写和议论有机结合。

B. 第二段描述亭上所见之景物,真足以畅快人心,再叙凭吊附近往古历史之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C. 第三段 借宋玉与楚襄王对“风”之不同的看法,作为下段抒发议论之过渡。

D. 第四段盛赞张梦得能不以物伤性,虽在贬谪中,亦能从其中领悟出“快哉”来。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

②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③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答案:

4.B(舍,三十里)

5.D(A.是/替;B.代词/难道;C.放句中表停顿/放形容词之后,译为……的样子;D.介词,在)

6.A(第一段没有议论。)

7.略

【参考译文】

长江从西陵峡流出,开始进入平旷的`原野,于是江流奔放浩大。在南面汇合了沅水与湘水,在北面汇合了汉水与沔水,水势更加盛大。江水流到赤壁之下,浸润灌注着大片土地,犹如汪洋无极。清河张梦得君贬官后居住在齐安,就着他住宅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览观江水浩瀚的胜景。我的长兄子瞻为亭子起名为“快哉亭”。

临亭四望,可看到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江面波涛起伏,时而风起云涌,时而风散云消。白天则有船只在眼前出没,夜间则有鱼龙在身下悲鸣。景色瞬息万变,动人心魄,惊人眼目,令人不能长久的观赏。如今却可以在亭中凭几而坐,尽情赏玩,一抬眼便可看个够了。向西遥望武昌一带的群山,山陵起伏蜿蜒,草木成行成列,当雾霭消散,太阳升起的时候,远处渔人、樵夫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指点。这就是将亭子命名为“快哉”的缘故吧。至于那长长的沙洲沿岸,旧时城郭的废墟,曹操、孙权曾经窥视谋夺,周瑜、陆逊曾经率兵驰骋。缅怀轰轰烈烈的往事,远眺宛然在目的遗迹,也足以使世俗之人称快。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同游兰台宫,有一阵清风飒飒吹来。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道:“痛快啊,这阵风!这是我和百姓共同享受的吧。” 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啊!”宋玉的话大概有着讽谏的意味。风并没有雌雄的区别,而人却有遇时、不遇时的不同。楚王之所以感到快乐,百姓之所以感到忧愁,这是人本身处境的不同,与风有什么关系呢?

士人生活在世间,假如他心中不坦然自乐,那么到哪里不都会感到痛苦和不满吗?假如他达观坦荡,不因外物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性情,那么到哪里不会感到快乐呢?如今,张梦得君不把贬官当作忧患,利用办理公务的余暇,在山水之间纵情游玩,这表明他的心胸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令用蓬草编门,用破甕作窗,他生活其中也不会有什么不快乐的,更何况在长江的清流中洗濯,览观西山的白云,让耳目尽情感受美好的景色,以求得舒心快意呢!如果不是这样,峰峦连绵,沟壑幽绝,森林成片,古木参天,清风回旋其间,明月当空朗照,这些都是使失意的人们悲伤憔悴而感到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它们是令人畅快的呢

篇8:登快哉亭 陈师道翻译赏析

一条蜿蜒曲折的江水,绕着城墙缓缓地流淌;泉水穿过乱石,溅起阵阵水花,发出哗哗的声响。远处,西下的太阳刚刚隐入地平线,层层暮霭就遮住了重重山冈。那空中的鸟儿急忙地飞翔,不知道它要飞向何方;天上飘浮流动的白云,是那么的悠闲,和我的心情一样。我站在快哉亭上游兴正浓,留连忘返;忽然想到家中的小孩子正在等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这迷人的地方。

登快哉亭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1068年―1077年)末年,李邦直持节徐州,在唐人薛能建阳春亭旧址重建一亭,后被苏轼命名为快哉亭。此诗为元符元年(10)陈师道任徐州教授时游览快哉亭之景所作。

篇9:登快哉亭 陈师道翻译赏析

,是江西诗派重要作家,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的一首五言律师,是一首描写景色的诗,从清江流泉、夕阳暮霭到飞鸟奔云,描绘出一副明丽的山野夕照图。

原文:

登快哉亭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登快哉亭字词解释:

(1)快哉亭:故址在今江苏省徐州市,名称为苏轼所取。

(2)“城与”二句:言徐州城建在一湾清澈的江水之畔,泉水由乱石间汨汨流出。与,共。

(3)“夕阳”二句:落日刚刚隐没,云雾在山中升起,形容晚景。初隐地,刚刚沉入地平线下。暮霭,黄昏时山林间升起的雾气。

(4)度鸟:飞鸟。李白诗云:“天涯有度鸟。”何向:飞向哪儿。杜甫诗:“途远欲何向。”

(5)奔云:流云。自闲:指云悠然舒卷。

(6)“登临”二句:意谓家中有稚子候门,只得未尽兴而返。稚子,指家中幼儿。

篇10:登快哉亭 陈师道翻译赏析

前六句写登楼所见,先写水,次写山,再写天,由低到高,层次分明,在写景中别具一格。一道清澈的江水沿着城墙曲折而流,城与清江同曲,这就如同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江村》)的意境,然而陈师道的诗脱胎换骨,面目已与杜诗迥异。“泉流”句虽是直道眼前景物,然也契合登高所见。两句写景中,“江”与“泉”是动的,“城”与“石”是静的,这是动与静的结合,而正是这种结合与对照,将蜿蜒曲折的江水与飞沫四溅的泉水的动态刻画了出来。

山是通过暮色来写的。“夕阳”两句描绘了一幅山间落照图。落日刚刚隐没于地平线下,暮霭便在山间升起了。这两句虽然意思略相重复,然而造语工巧,特别是“隐地”、“依山”,形象而具体,读来如身历其境,“隐”、“依”二字本来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这里用来形容太阳与暮霭,就赋予客观的自然现象以人性,显得异常生动,与柳宗元笔下的“苍然暮色,自远而至”(《始得西山宴游记》),境界相近。

“度鸟”两句写空中景物,然而融情于景,包含了很深的寓意,所以历来受人称赏。山间时有飞鸟掠过,匆匆地不知投向何处。奔腾的云雾舒卷自如,飘曳有姿。鸟飞、云动,本是山间常景,而一旦注入了诗人自己的感情,便产生了耐人寻味的魅力。这两句虽是直道眼前所见,但也隐隐透出诗人心境平静、向往自由的意愿。其中不乏令人咀嚼的深意,那横空而过的'飞鸟,正是人生匆匆的象征。杜甫诗说:“仰看一鸟过,虚负百年身。”其含义为人生倏忽如鸟过,可与此句同参;而那自由自在的白云,尽管奔腾变幻,然而终因无心于争逐,所以永远悠闲自得,正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恬淡寡欲、平静无波。杜甫诗“水流心不竟,云在意俱迟”(《江亭》),把此种感情表现得很为明朗,而陈师道此联则较含蓄蕴藉。按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说法,杜诗是“有我之景”,而陈师道此二句则如同“无我之景”,正有“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意趣,但在客观描写的背后,蕴含哲理和深意。故方回说:“如‘度鸟’、‘奔云’之句,有无穷之味。”纪昀也说:“五六挺拔,此后山神力大处,晚唐人到此,平平拖下矣。”说明了此二句寓意深长,有振起全篇之功。

“登临”两句翻出一层意思作结,撇开写景,而由游兴之不尽反衬出景物之令人流连忘返。然而诗人并不直说自己游兴未尽,却说因家有稚子,故不能流连太久。所以任渊释此二句说:“以稚子侯门之故,不尽兴而返。”

陈师道的诗往往以孤拔遒劲见长,于此首可见一斑。全诗苍劲有力,老气横秋,虽不用奇字僻典,然而意兴无穷,纯以气格胜。这种风格,得力于杜甫,但也与陈师道孤傲的性格有关。方回评价说:“全篇劲健清瘦,尾句尤幽邃,此其所以逼老杜也。”正指出了此诗苍劲老健的风格与杜甫诗相近。

个人资料: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人。元v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相关推荐:

题岳阳楼 白居易

题滁州醉翁亭赏析

篇11:《醉翁亭记》《黄州快哉亭记》比较阅读答案分析

《醉翁亭记》《黄州快哉亭记》比较阅读答案分析

【甲】⑴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⑵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 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而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 乐矣!”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注释】①共:共同(享受)。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杂然而前陈者 ⑵宴酣之乐

⑶有风飒然而至者 ⑷庶人安得共之

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4分)

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玉之言,盖有讽焉。

21.乙选文中楚襄王所谓的“与民同乐”与甲选文中欧阳修的“与民同乐”有何不同?(2分)

(一)文言文(共10分)

19.(1)摆放 (2)尽兴地喝酒 (3)到 (来) (4)怎么 (每个1分,共4分)

20.(1)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的(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2分)

(2)宋玉这话,是含有讽刺意味的。(2分)

21.甲选文的“与民同乐”是指欧阳修(太守)做到的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

而乙选文中的.“与民同乐”只是楚襄王自己心里想象的“与民同 乐”,百姓并未同享,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意思对即可)(2分)

译文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 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使人快乐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百姓怎么能和你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在这儿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

篇12:《登赏心亭》阅读答案

[南宋]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②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③泪已流。

[注释]

①赏心亭:在金陵水西门城楼上。

②瓜步:瓜步山,在南京的六合。

③迁都:南宋主战派一贯主张迁都建康(南京),便于随时出师收复汴京。

【题目】

请结合诗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

运用对比,前文因希望而“兴”,后文因失望而“忧”,表现出诗人奏请迁都而不得的悲凉(炽热的.爱国之情)。或者:借景抒情,五六两句运用景物描写,写诗人登赏心亭所见,渲染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伤感。(表现手法1分,具体分析2分,意思相近即可)

【病后登快哉亭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1.《黄州快哉亭记》原文及翻译

2.登鹳雀楼阅读答案及赏析

3.《登紫金山》阅读答案

4.登飞来峰诗歌阅读题及答案

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阅读答案

6.登快阁黄庭坚

7.话说快与慢阅读题及答案

8.登百丈峰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9.《喜雨亭记节选》阅读答案

10.《登快阁》简析

下载word文档
《病后登快哉亭阅读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