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百战奇略·第九卷·离战原文附译文

百战奇略·第九卷·离战原文附译文

2022-06-30 08:14: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圆圆的媛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百战奇略·第九卷·离战原文附译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百战奇略·第九卷·离战原文附译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百战奇略·第九卷·离战原文附译文

篇1:百战奇略·第九卷·离战原文附译文

百战奇略·第九卷·离战原文附译文

第九卷·离战

作者:刘基

凡与敌战,可密候邻国君臣交接有隙,乃遣谍者以间之。彼若猜贰,我以精兵乘之,必得所欲。法曰:「亲而离之。」

战国,周赧王三十一年,燕上将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师伐齐,破之,泯王出奔于莒。燕军闻齐王在莒,合兵攻之。楚将淖齿将兵救齐。因为齐相,欲与燕将分齐地,乃执王数其罪而诛之。复坚守莒城、即墨以拒燕兵,数月不下。乐毅并围之,即墨大夫战死,城中推田单为将军。顷之,〔燕〕昭王薨,惠王立,为太子时与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新王有隙,畏诛,欲连兵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乃使骑劫代毅。毅遂奔赵,燕将士由是不和。单乃诈以卒为神师而祀之,列火牛阵,大破燕军;复齐七十余城,迎襄王自莒入临淄。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应当密切注视和利用敌国君臣关系中的矛盾,适时派遣间谍去离间他们。倘若敌国君臣之间相互猜忌不协,我便乘隙以精锐部队进攻它,必定能够实现战胜敌人的目的。诚如兵法所说:“对内部亲密团结的.敌人,要用离间计去破坏他们。”战国时期,在周赧王三十一年,燕国大将乐毅率领燕军及秦、魏、韩、赵等多国军队进攻齐国,攻破齐都临淄,齐湣王被迫逃往莒城。燕军获悉齐泯王在莒城后,立即调集兵力合围莒城。此时,楚国将领淖齿率军援救齐国,因此而被齐湣王任为国相。淖齿打算与燕将乐毅平分齐国土地,于是抓住齐湣王在历数其罪状后便把他杀掉了。但齐国将士仍然坚守莒城和即墨,以抵抗燕军进攻,致使燕军几年没能攻克二城。燕将乐毅只好率军继续围城。这时由于即墨守城将领战死,该城军民共同推举田单为将军。不久,燕昭王病死,其子惠王即位,他在作太子时曾与乐毅发生过矛盾。田单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派人到燕国施以离间之计,扬言说:“乐毅因与燕国新王有矛盾,害怕被惠王杀头而想联合各国军队称王于齐国,只是齐国人心尚未归附,所以他便暂缓进攻即墨以等待齐人归顺。现在,齐国人唯一担心的,是怕燕国派遣其他将领来代替乐毅,那时即墨将会变成一座残破城邑了。”燕惠王听到这个谣言后竟信以为真,于是便派遣骑劫取代了乐毅。乐毅无奈便逃往赵国,燕国将士从此产生不和。其后,田单找来一个士卒诈称是神师出世佐助他作战,并采用“火牛阵法”,大败燕军,收复齐国失地七十多座城邑,又去莒城迎接齐襄王回到都城临淄。

篇2:百战奇略·第九卷·声战原文附译文

百战奇略·第九卷·声战原文附译文

第九卷·声战

作者:刘基

凡战,所谓声者,张虚声也。声东而击西,声彼而击此,使敌人不知其所备,则我所攻者,乃敌人所不守也。法曰:「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

后汉建武五年,耿弇与张步相拒,步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诸郡太守合万余人守临淄,相去四十余里。弇进兵画中,居二城之间。视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淄虽大而易攻,乃敕诸将会后五日攻西安。蓝闻之,日夜为备。至期夜半,弇敕诸将皆蓐食,会明,至临淄。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弇曰:「〔不然。〕西安闻吾欲攻之,日夜备守;临淄出其不意,至必惊扰,攻之,则一日可拔。拔临淄则西安孤,张蓝与步阻绝,必自亡去,所谓击一而得二者也。若攻西安,不卒下,顿兵坚城,死伤必多。纵能拔之,蓝帅兵奔还临淄,并兵合势,观人虚实。吾深入敌地,后无转输,旬日之间,不战而困。诸君之言,未见其宜。」遂攻临淄,半日拔之,入据其城。张蓝闻之,果将兵亡去。

译文

大凡作战中所说的“声战”,就是用虚张声势的'佯动战法来迷惑敌人。声言攻其东而实际击其西,声言攻其彼而实际击其此。这样,便可迫使敌人不知道究竟从哪里进行防守;而我军真正所要进攻的,恰是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诚如兵法所说:“善于实施进攻作战的军队,能使敌人不知道怎样防守。”东汉建武五年,大将耿弇率军同割据势力张步相对抗。时据守剧县(今山东昌乐西北)的张步,派遣其弟张蓝率领精锐部队二万人进驻西安,并令其所辖诸郡太守集中兵力万余人驻守临淄,两城相距四十余里。耿弇率军进至画中,此地位于西安与临淄二城之间。耿弇侦察知道西安城小而坚固,且有张蓝精锐部队防守;临淄城虽大却容易攻取。于是,耿弇责令诸将集会一处,宣布说五天后进攻西安。张蓝获此消息后,昼夜严加戒备。到了第五天,耿弇命令全军将士提前于半夜起床吃饱饭,天亮时候进至临淄城下。这时,护军荀梁等人在攻打临淄的问题上同耿弇发生了争执,他们认为应当迅速攻打西安。耿弇分析指出说:“不能先打西安。因为西安的守敌听说我军要进攻他们,已经昼夜加紧守备;我们现在进攻临淄乃是出其不意,必使该城守敌惊慌失措,猛攻一天就可破城。攻克临淄,西安就陷入孤立境地,张蓝因与张步之间交通断绝而成孤立无援之敌,因此必定又将弃城逃跑。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箭双雕的战法。如果先攻西安,不能很快攻克,顿兵于坚城之下,必会给我军造成更多伤亡。纵然能够攻克西安,张蓝率兵逃往临淄,与该城守军合兵协力,便可寻机向我发动进攻。我军深入敌境作战,没有后方供应,十天之内,不经交战便将陷入困境。诸位所谈意见,看不到有何恰当可取之处。”于是,耿弇挥军进攻临淄,半天即攻克,进占了该城。张蓝听到这个消息后,果然率兵逃跑了,汉军不战而得西安。

篇3:百战奇略·第九卷·和战原文和翻译

第九卷·和战

作者:刘基

凡与敌战,必先遣使约和。敌虽许诺,言语不一。因其懈怠,选锐卒以击之,其军可败。法曰:「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秦末,天下兵起。沛公西入武关,欲以二万人击秦峣下军,张良曰:「秦兵尚强,未可轻。闻其将多屠、贾子,易以利动。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且日益张旗帜为疑兵,而使郦生持宝啖秦将。」秦将果叛,欲连和。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懈击之。」沛公乃引兵出击秦军,大破之。

译文

作者:佚名

大凡对敌作战,必须战前先派使者伪与敌人议和;敌人虽然口头答应讲和,但其内部意见并不一致。这样,我可乘敌松懈麻痹之隙,选派精锐部队进攻它,敌军就可以被打败。诚如兵法所说:“敌人尚未受挫屈困而主动来讲和的,必定是另有图谋。”秦朝末年,全国各地都纷纷起兵反秦。沛公刘邦率军西向进入武关后,准备用二万兵力进击嶢关的`秦军。谋士张良劝告他说:“秦朝的军队现在还强大,不可以轻视它。我听说那里的守将多是屠夫、商人子弟,这些人是容易以财物利诱所买动的。我希望您暂且留下坚守壁垒,派人先行一步,筹备五万人的粮食,并在嶢关附近的山上多多张挂旗帜,作为迷惑敌人的疑兵;同时,派遣郦食其携带贵重宝物前往嶢关收买秦将。”秦军将领在郦食其的重利诱惑下,果然叛秦而要与刘邦军联合一起西向袭取秦都咸阳,刘邦打算听从秦将的意见。但张良及时提醒刘邦说:“这仅仅是秦军将领想要反叛罢了,恐怕他们的士兵不会服从。士兵一旦不服从,必将给我们带来危险。因此,不如乘秦将麻痹松懈之隙而出兵袭击他们。”刘邦于是亲率大军袭击嶢关,把秦军打得大败。

篇4:百战奇略·第四卷·后战原文附译文

百战奇略·第四卷·后战原文附译文

第四卷·后战

作者:刘基

凡战,若敌人行阵整而且锐,未可与战,宜坚壁待之;候其阵久气衰,起而击之,无有不胜。法曰:「后于人以待其衰。」

唐,武德中,太宗围王世充于东都,窦建德率众来救。太宗守武牢以拒之。建德阵汜水东,弥亘数里,诸将皆有惧色。太宗将数骑登高以望之,谓诸将曰:「贼起山东,未见大敌。今渡险而嚣,是军无政令;逼城而阵者,有轻我之心也。我按兵不动,待彼气衰,阵久卒饥,必将自退,退而击之,何往不克!」建德列阵,自卯至午时,卒饥倦列坐,又争饮水。太宗令宇文士及率三百骑,经贼阵之西,驰而南,诫曰:「贼若不动,止,宜退归;如觉其动,宜率东出。」士及才过,贼众果动。太宗曰:「可击矣。」士及命骑将建旗列阵,自武牢乘高入南山,循谷而东,以掩贼背。建德遽率其师却,止东原,未及整列,太宗轻骑击之,所向披靡。程咬金等众骑缠幡而入,直突出贼阵后,齐张旗帜,表里俱备,贼众大溃,生擒建德。

译文

大凡作战中,如果遇到敌人阵容严整且士气锐盛时,不可贸然与其决战,应当坚守壁垒以待有利时机;等到敌人列阵过久而士气衰落之时,再出兵攻击它,就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后发制人是为了等待敌人士气衰落时再攻击它。”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五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围攻洛阳的王世充,窦建德应王世充之请而率领全部兵马自河北而来援救。李世民率军东进扼守虎牢以阻截窦建德军。窦建德于汜水以东布阵,绵延横贯数里,唐军将领望见此情都面生惧色。李世民亲率数名骑兵登上高冈观察敌阵,回头对将领们说:“窦建德自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地区)起兵至今,尚未遇到过强大对手。如今他们越过险要地带而喧闹不止,这说明其军队没有严格的`号令;迫近我们城前而布列营阵,这说明其有轻视我军的心理。对此,我们要按兵不与其交战,以等待其士气衰落之时;他们列阵过久而士卒饥疲,必将自行退走,乘其后退而出兵追击,哪有不胜之理!我与诸位约定,一定要在中午刚过之时打败它。”窦建德军从清晨摆开阵势,直到中午时分(也不见唐军出战),士卒们饥疲不堪,个个都无精打彩地坐在队列里,以至又有互相争夺饮水的。李世民(见此情景)便命令宇文士及率领三百骑兵,经敌阵之西向南急驰,并告戒他说:“如果此举仍不见敌军有后退行动,你应引兵退回;如果发觉敌军行动了,就应率兵向东出击。”宇文士及刚过敌阵,敌军果然行动了。李世民这时对部将说:“现在可以出击了。”于是,命令骑兵将领树旗列阵,从虎牢关上以高屋建瓴之势直插南山,沿着山谷向东,袭击敌军背后。窦建德急忙率领其军向后撤退,刚刚退到东山坡处,还未来得及整顿好队伍,李世民已率领轻骑兵冲杀过来。唐军所向之处,敌军无不瓦解溃散。唐军大将程咬金等所率骑兵卷起军旗冲进敌阵,径直突击敌军阵后,齐张旗帜,内外奋击,大败敌军,活捉了窦建德。

篇5:百战奇略·第九卷·难战原文和翻译

百战奇略·第九卷·难战原文和翻译

凡为将之道,要在甘苦共众。如遇危险之地,不可舍众而自全,不可临难而苟免,护卫周旋,同其生死。如此,则三军之士岂忘己哉?法曰:「见危难,无忘其众。」

魏,曹操征孙权还,〔使〕张辽、乐进、李典将七千余人屯合肥。操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书,题其函曰:「敌至乃发。」俄而,权帅众围合肥,乃发此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护军勿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敌至此,破我必矣,是以指教。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胜负之机,在此一举,诸君何疑?」李典意与辽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享士,明日大战。平旦,辽披甲出战,先登陷阵,杀贼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阵至权麾下。权大惊,众未知所以,走登高。权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兵围辽数重,辽左右突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呼号曰:「将军弃舍我耶?」辽复入围,拔出余众,权军无敢当者。自旦至日中,吴人夺气。辽〔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悦服。权守合肥旬日,城不得拔,乃退。辽率诸将追击,几获权。

译文

作者:佚名

大凡作战中,如果敌人未战而来投降,一定要查明其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要向远处派员探明敌情,日以继夜地加强戒备,不可有丝毫松懈麻痹;要严令副将整饬队伍,严阵以待,(以防敌人诈降阴谋)。这样,就能取得胜利,否则,就要遭到失败。诚如兵法所说:“接收前来投降的敌人,要像迎战前来进攻的敌人那样警觉谨慎。”东汉献帝建安二年,曹操率军进攻据守宛城的'张绣,而收降了他。张绣降后又翻悔而再次举兵反叛。他率军突然袭击曹操军,杀了曹操长子曹昂及其弟子曹安民等,曹操本人也为流矢射伤,被迫率师退到舞阴。张绣率领骑兵前往袭击,曹操挥军迎战而破之。张绣兵败逃往穰城,与刘表所部合为一处。战后曹操对将领们说:“我收降张绣这件事,失误在于当时没有取其人质相挟制,以致造成此种被动局面。我知道自己所以受挫的原因就在于此。请诸位看吧,从今往后再也不会遭到这种失败了。”

文言文翻译汉书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终制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归心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省事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勉学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后娶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杂艺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养生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涉务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慕贤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兄弟篇原文及翻译

【百战奇略·第九卷·离战原文附译文】相关文章:

1.百战奇略·第六卷·饱战原文附译文

2.百战奇略·第十卷·畏战原文和翻译

3.百战奇略雪战原文及翻译

4.百战奇略·第五卷·轻战的原文及翻译

5.百战奇略第四卷争战的原文及翻译

6.悬梁刺股原文附译文

7.反经·还师原文附译文

8.兰亭集序原文译文

9.《旅次朔方》 赏析附译文

10.容斋随笔·卷五·圣人污原文附译文

下载word文档
《百战奇略·第九卷·离战原文附译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