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家乡的马莲》美文欣赏

《家乡的马莲》美文欣赏

2022-06-25 08:19:1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鹹魚”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家乡的马莲》美文欣赏,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后的《家乡的马莲》美文欣赏,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家乡的马莲》美文欣赏

篇1:家乡的马莲散文

家乡的马莲散文1100字

老家的东草甸子,是一块严重的盐碱地,基本不怎么长草,可一墩儿墩儿的马莲却连成了片。就像老百姓的日子,无论生存环境是优,还是劣,都生生不息。

那些年村子里流行养兔子,父亲也养了几只。刚开春儿时,母兔子纷纷产下了小兔崽儿。一个月后,小兔断奶了,家里没有合适的饲料喂养,父亲有些发愁。好在那年春风来得早,马莲又迫不及待,可谓解了燃眉之急。

那时我在读小学,每天下午放学后,都得拿着小镐子,提上柳条筐,和小伙伴们一起到东草甸子上刨马莲芽儿。

小孩子干活,总是忘不了劳娱结合,一边刨,一边挑一棵相对粗壮的马莲,用衣襟擦一擦泥土,掰去多余的叶子,只留下两片叶芯,再将其轻轻地向相反方向拉一拉,然后捏住稍大的那片叶子,把白白的叶柄儿放到嘴里,用力吮吸着,在品尝马莲清香微苦的同时,鸟鸣般的哨声也相伴左右。

马莲生长迅速,用不了多少天,便长到一尺多高,一枝枝、一簌簌的马莲花儿纷纷绽放,叶黛花蓝,优雅协调,惹人喜爱。凡是这个季节,我都会薅回来一捧马莲花儿,插在灌满清水的罐头瓶儿里,妆点一下沉闷一个冬天的茅舍。顺便抽一把长长的马莲叶子,跑到伯父家,请伯父为我编织青蛙,教我编马莲垛。

可父亲割马莲,却与日子息息相关。

立秋以后,父亲捡些稍高一点儿的马莲割回家几大捆,放在房山头上的背阴处阴干,待马莲困去多余的水分,就抓住叶稍用力往地上摔打,原本成棵的马莲叶子就都散花儿了,稍长一点的留作明年绑豆角架,短的搓成绳,用来凉烟叶儿。父亲不会吸烟,可每年都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几垄蛤蟆烟,卖了烟叶儿,换些零钱贴补家用。每到烟叶长到厚厚的且凸凹不平时,父亲就把干透的马莲绳泡在水里,因为只有用水浸湿的马莲绳才最有韧性,不易断。然后,把马莲绳一道一道的绑在事先立好的两根柱子之间,再把收获的烟叶头朝下,柄朝上,夹在烟绳上。烟叶都上绳了,生活的希望也就摆在面前了。

有一年秋天,供销社收购马莲根子,用作制刷材料,父亲绝不能错过机会,他扛着铁锹,我拿一把剪刀,到东甸子挖马莲根儿,父亲把挖出来的马莲墩子,连泥带土的扔到就近的水坑里,待挖得足够多了,再回过头来涮洗马莲根部的泥土,我能做的,就是把那些像抻直了又回弹的弹簧似的'马莲根须剪下来,捋顺并困扎起来。

几天后,马莲根子晾干了,父亲就赶紧把墩得齐齐、困得紧紧的马莲根儿拿到八里地以外的供销社卖掉。收购数量有限,去晚了就卖不掉了。

一场秋霜过后,马莲的地上部分便全部枯死,马莲棒纷纷炸开,把种子洒向大地,让生命得以延续。而那些干枯的马莲叶子,也成了牲畜越冬的美食。仿佛那些干马莲叶子,被牲畜啃食得越彻底,到了春天,马莲的芽儿就越纯粹,这就是马莲特有的性格。

多少年过去了,东甸子上的马莲人丁不那么兴望了。或许是现代文明的今天,马莲在乡亲们生活中的地位不那么重要了,倍受冷落。可小皮球,拿脚踢,马莲开花二十一,这首儿歌,有一点儿年纪的人,又有谁会忘得掉呢?

篇2:散文:家乡的马莲

散文:家乡的马莲

老家的东草甸子,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盐碱地,基本不怎么长杂草,惟有马莲连成了片。如同老百姓的日子,无论生存环境优劣,都生生不息。

那些年村子里流行养兔子,父亲也养了几只。打春儿时,母兔子纷纷产下了小兔崽儿。一个月后,几十只小兔断奶了,家里没有太多的饲料喂养,父亲有些发愁。好在那年春风来得早,马莲又迫不及待,才解了燃眉之急。

那时我读小学,到东草甸子刨马莲芽儿,成了放学后必做的“功课”。

小孩子干活,总是劳娱结合。刨累了,就停下来,从柳条筐里挑出相对粗大的马莲芽儿,在衣襟儿上擦去泥土,做成口弦。在品尝马莲清香微苦的同时,鸟鸣般的快乐也相伴左右。

马莲生长迅速,用不了几天,叶子便长到一尺多长,一簌簌优雅的'马莲花儿便铺天盖地。凡是这个季节,我都会薅回来一捧马莲花儿,插在灌满清水的罐头瓶儿里,妆点一下沉闷一个冬天的茅舍。顺便再抽一把长长的马莲叶子,编马莲垛,学着拧蝈蝈笼儿。

可父亲割马莲,却与日子息息相关。

每年到了立秋之后,父亲都要割回家几大捆马莲,放到房山头上的背阴处阴干,困去多余的水分后,就抓住叶稍用力往地上摔打,原本成棵的马莲叶子就都散花儿了,稍长一点的留作明年绑豆角架,短的搓成绳儿,用来凉烟叶儿。父亲不吸烟。可每年都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几垄蛤蟆烟,卖了烟叶儿,换些零钱贴补家用。每到烟叶长到厚厚的且凸凹不平时,父亲就把干透的马莲绳儿泡在水里,提高其韧性。然后,把马莲绳儿一道一道的绑在事先立好的两根柱子之间,再把收获的烟叶头朝下,柄朝上,夹在烟绳儿上。烟叶都上绳了,生活的希望也就摆在面前了。

有一年秋天,供销社收购马莲根儿,用作制刷材料,父亲绝不能错过机会。他扛着铁锹,我拿把剪刀,到东草甸子挖马莲根儿。父亲把挖出来的马莲墩子,连泥带土的扔到就近的水坑里,待挖得足够多时,再回过头来涮洗马莲根部的泥土,我能做的,就是把那些像抻直了又回弹的弹簧似的马莲根须剪下来,捋顺并困扎起来。

几天后,马莲根子晾干了,父亲就赶紧把墩捆得齐齐紧紧的马莲根儿,拿到八里地以外的供销社卖掉。收购数量有限,去晚了就卖不掉了。

一场秋霜过后,马莲的地上部分便全部枯死,马莲棒纷纷炸开,把种子洒向大地,让生命得以延续。而那些干枯的马莲叶子,也成了牲畜越冬的美食。仿佛被牲畜啃食得越彻底,到了春天,马莲的芽儿就越纯粹,这就是马莲特有的性格。

多少年过去了,东甸子上的马莲人丁不那么兴望了。或许是现代文明的今天,马莲在乡亲们生活中的地位不那么重要了,倍受冷落。可“小皮球,拿脚踢,马莲开花二十一,......。”这首儿歌,有一点儿年纪的人,又有谁会忘得掉呢?

篇3:关于乡愁的美文欣赏800字:梦回马莲滩

老家是浩门河南岸一个叫麻莲的小村庄,上麻莲,中麻莲和下麻莲三个自然村落如同珍珠镶嵌在大坂山系中的卧牛山,林棵山和浩门河造设的一方小平川上。麻莲乡依山傍水,民风淳朴,其间,山林树木,沟岔草地应有尽有,安祥而美丽。

早先,不论是外乡人还是本乡人叫唤家乡名称时后面都带上“沟”字,据说过去的卧牛山和林棵山两山的沟岔里生长着铺天盖地的马莲,麻莲沟的叫法由此演变而来,当然那些沟岔在很早很早以前就被人们所占居,打起庄廓,盖上房子,种植着一片连一片的庄稼地,成为繁衍生息,安居乐业的家园,往日的马莲沟也改名换姓成为李家沟,牛群沟,羊圈湾,康家坡等等。

虽然没见过沟岔里成片的马莲,但马莲丛还是随处可见,马路旁,田埂边,树林中,草地上,灌木间 ,河沟沿,到处都有丛繁叶茂的马莲,尤其是村落南部的一处叫马莲滩地方,每逢大地回春,一丛接一丛的马莲根盘上挤满了如同韭菜一样细长的细长叶片,远远望去一抹青绿,在阳光下犹如一潭清澈的碧水,微风吹来,条条长叶随着风的节奏尽情舞动,绿浪滚滚。一会儿风平浪静,静的如同绿毯,绿毯中一条小河蜿蜒曲折,清澈见底,贯流而下,麻雀百灵飞来飞往,叽叽喳喳,马莲滩犹如一处清幽的圣地。

高原的五月,故乡的春天姗姗来迟,这时节,在冰冻的土层里第一个探出头来的,就是麻莲的新芽,一丛丛坚硬的残茬间探出密密麻麻新芽,把春的动静第一时间带到人间,新芽儿刚刚长到两三寸高,芽儿间鼓起尖尖的花芽,饱受漫长寒冬的马莲就迫不及待将孕育了大半年的花苞挂在花枝上,不过几天就进入盛花期,一簇簇花朵竞相绽放,空气中弥漫着一阵阵淡雅的幽香,会使沁人肺腑。

马莲花的花色以淡蓝色为主,也有极其罕见的深蓝色和纯白色,花朵奇特繁茂,形态风韵优雅,折上一朵,仔细一瞧,花蕊中紧挨着的是三片窄而肥厚,向外盛开的深蓝色小花瓣,而第二层的三片淡蓝色花瓣,形似柳叶,却直立向上,上面布满了叶脉状的深蓝色条纹,而最外层的三片花瓣顶部完全外翻下垂,在淡黄与洁白色块间用宝蓝色勾纳着边缘清晰如同脉络的优美线条,它留给人的是一种自然天成的美妙和神秘莫测的美感。但最让我迷惑的是它那三形九瓣的花朵造化,仿佛诠释着三的鼎力稳健,九的至尊高大。

马莲滩是村里的一方宝地。夏季马莲滩是乡亲们放养小牛犊的场地,马莲丛下茂密鲜嫩的青青小草足以让那些憨态可爱小家伙们吃的撑起,吃饱了的小牛们,有的像顽皮的孩童尽情地蹦跳撒欢,有的乖巧温顺卧在马莲丛上地悠悠地反刍,嘴巴动个不停,这时的马莲滩成为小犊牛们成长的乐园。

马莲叶子在青嫩时候几乎任何食草动物都不去碰它,只有到了秋冬季叶子变得干枯时才会被马牛羊们偶尔所采食,尤其遇到大雪天,它那干枯的叶子总能显露在凸起的雪包上,这时候牲畜们再也不会忌讳,反而吃的津津有味,从这点看,马莲叶好像成为了食草动物越冬应急的专门用草料,或许它们平日里不轻易吃是预防着天有不测风云。

马莲滩还是我小时候和伙伴们经常玩耍的地方,记得我们在马莲丛中相互追打跑跳,玩捉迷藏,在茂密松软的叶子上面翻跟头,打车轮,打滚儿,玩渴了就喝几口小河水,那清凉的感觉不知怎么说才好。大人们还会拔上一些宽而长的马莲叶,编成扁平的马、骆驼、毛驴,立体的空肚马,磨轮,宝塔等等玩意儿让娃娃们玩耍,玩着玩着娃娃们自己也学会了编艺,马莲叶编的玩意也就一代传给一代了。

马莲的叶子挺拔硬朗,富有韧性,过去不仅是传统土榨油房里常用的油包垫料,也常被人们用来捆扎蔬菜,菜苗等等类类。马莲真正的用途不在于此,有人撰文介绍“它细长而有韧性的叶子是造纸好原料外,种子是一种药材;马莲根系发达,适应性强,耐贫瘠,耐盐碱,在城市绿化、河流护堤、防沙治沙、公路铁路固堤、水土保持以及湿地保护、荒漠化治理方面用途广泛”。

记得十几年前,马莲滩连续几年遭到上游爆发的山洪袭击,凶猛的山洪泥石流不仅将小水沟塞满,还将马莲滩夷为乱石滩,小河水四处乱流,随后人们把乱石滩开垦为耕地种上了青稞油菜,旁边还筑起了一条平坦宽敞乡间水泥道路,道路两旁架是一盏盏样式新颖的太阳能路灯,路灯下彩色水泥砖铺就的人行道整洁时尚,小河的水通过地下管道也引向别处,而那方勾起我许多往事的马莲滩却消失的无影无踪,遥望眼前的画面,我在遐想,假如家乡山间沟岔里还长着大片的马莲,山洪或许敬而远之,春天的马莲滩在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衬托下一定更加郁郁葱葱,那条小河哗哗啦啦的旋律奏的更加动听,马莲滩也成为令人憧憬的好去处啊!

马莲花,庄户人家朴实的思乡情结;马莲花,遥远的回忆里日益稀少的身影,此时此刻的我只能放歌《蓝蓝的马莲花》,“啦啦啦啦,蓝蓝的马莲花,远古播撒的美;蓝蓝的马莲花,童年编织的梦。蓝蓝的马莲花,卑微而坚强;昂首绽放在放牧路上。蓝蓝的马莲花,蓝色的美、蓝色的情”来抒发对此的结情、挚爱和眷恋。

公众号: 门源文艺

篇4:关于家乡的美文欣赏

“啊,终于到啦!”下了车,我伸伸了懒腰,贪婪地呼吸着在城市里不可能有的甜甜空气。我又一次从陕西宝鸡回到了故乡——重庆綦江的一个小山村。

这熟悉的小小山村使我眼前一亮。它远离都市的喧嚣和纷扰,是那样的宁静,那样的鲜亮。这里的山虽没有宝鸡的山雄伟,却比宝鸡的山俊俏;这里的树虽没有宝鸡的树高大,却比宝鸡的树翠绿;这里的水虽没有宝鸡的水湍急,却比宝鸡的水清澈。这里的风也很温情,招招手好像在说 “回来了,丫头!”对!我回来了,又是一年。

门口是前来迎接我的亲人。慈祥的爷爷摸着我的头说:“丫头长高了!”急性子的姑姑拉着我说:“走,旅途劳累了,快进屋里坐!”可爱的弟弟给我一个熊抱,“姐姐,我想死你了。”我感觉我的我的眼眶热热的,眼睛有些湿润。我呆呆地看着大家,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吓到。多亲切的家人啊!

傍晚,我和发小婷婷赤着脚丫一起坐在铺面阳光的河边,欣赏着日落。那金碧辉煌的河面上,一个大火球正在洗澡,洗着洗着就钻到河里去了,只剩下天边的一片红霞扭着身姿在照镜子。

“嘿,我带你去个地方。”婷婷边说边拉着我跑。“哇,好美!”我情不自禁地喊道,“那一闪一闪的是什么?咦,是萤火虫耶!”在城里可是很难见到这些小精灵的踪迹。我欢喜地把手伸出去,有一只落到了我的手上。哈哈!它的光那么亮却并不烫手,我用另一只手轻轻地拿起它,准备捉回去放到瓶子里,发小却阻止了我:“别抓它,萤火虫的生命很短暂,让它在最后的时间里,绽放最美的光芒。”我突然感到我是那么的自私,便急忙把它给放了。它绕着我飞了几圈,好像在说:“谢谢你!”我终于明白了,这里为什么有萤火虫,是因为这里的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把大自然当成好朋友。多美的人啊!心灵美如莲花,热情火如骄阳!

亲爱的故乡、美丽的故乡、还有热情善良的故乡人,你们让我魂牵梦萦,是你们教会了我做人要心地善良,做事要脚踏实地。亲爱的故乡,我是风筝,你是手拽风筝的人,我无论身在何处,你都是我的根儿,我永远爱你!

作者:帅玮

公众号:雏鹰展翅高飞翔

篇5:美文欣赏:回家乡

美文欣赏:回家乡

好久没有回家乡了,带着对家乡的无限深情,在新年的第一天,我便踏上了回家的路。同去的还有我的一位朋友,她也想去看看我的家乡。

同无数次回家乡一样,一晚上的兴奋,第二天很早就醒来了,总感觉时间过得太慢,只望着黑夜里还看不清家乡方向发呆。可我又不能早早动身,按这位朋友的话说就是要把觉睡足了才有精神,让我九点来钟过去接她,同去的还有她十岁的儿子和一个不足八岁的其本家的弟弟。

好不容易等到她一起出发,一天的艰难行程便开始了。同许多乡村有些格格格不入的是要走二十多公里凹凸不平的路,加之她稍微坐车远一点就要晕车,所走的每一步路都让我提心吊胆。这路除因正在修建一条高铁路导致这段路破烂不堪,一直未修建外,还有另一段泥土路要走,因我家乡盛产建筑用的石材,也造成这路至今未改造。

我的老家除了二家堂哥住在那儿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亲人。母亲因十多年前一次意外车祸长眠于此,留下健在父亲的一亩多责任地也在七八年前种上了树,破败的老屋在二年前进行了重建,这是父亲的.愿望,叶落归根嘛,一切都能理解。

车子在高低不平的公路上颠簸,为不让朋友晕车,我一路上给她摆我家乡的故事,摆我小时候的故事,两个孩子也很高兴,一路上嘻嘻闹闹,我像一个勇武的骑士,车子好象也不是在烂路上行驶,仿佛是在宽广无边的草原上驰骋,只是在高低不平的公路处慢慢爬行。好不容易接近我的家乡了,家乡的路已在开始修建,泥土路通过压路机一压,显得很平整,就像在地毯上轻快地漫步,也让我看到了一线希望,给了我一些安慰。再过几个月,我再回家乡,就不用走这样让人伤心的路了。

到了家乡,那熟悉的山水、房屋、树木、庄稼,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映入我的眼帘,清新、热情、大方、纯朴、厚重的家乡人是我久违了的亲情,在我心里交织、翻腾,是因我离开家乡太久了,许多时候都让我在梦里触摸家乡,现在他们就在我的眼前,我的家乡就在我的眼前。

去拜访了我本家两位堂哥后,碰到相识的邻里打打招呼,问问好,叙叙旧后,便迫不及待领着朋友二个孩子来到了已修建一新的老屋。两个孩子都很新奇,缠着我们问这问那,玩棍耍棒,到果树上捣果子,同我们争锄头、刀具,还学着我们的样子挖土、除草,好不开心!

因回老家时候太少,在房前屋后的树下长满了茂密的杂树杂草,有些藤萝植物伸上了树干,把树子缠得结结实实,伸展的树干也被压得弯腰驼驼背,我们必须将它清除,并将清除的杂草堆放在一块空地里用火烧掉。

朋友说她很想吃烧红薯,孩子们也欢呼雀跃,嚷着要吃烧红薯,这还不简单吗?去堂哥家拿了几根大红薯,丢进了火里,用烧过了的柴火灰将红薯埋上,我们边除屋前屋后的草,边烧红薯,待一大堆杂草被烧尽后,红薯也烤好了。

一张张花里复稀的脸,一双双被烟子熏得有些腊肉香的手,还有被烟子熏得发红的双眼,眼泪夹杂着汗水,再拍打着烤熟了的红薯,急急放进嘴里,烫得团团打转,烤红薯的香甜便扑鼻而来,别提有多惬意。草除过了,红薯也品尝过了,果树上天然的环保的果子也品尝过了 ,并摘了一大兜水果,挖了些地里的野菜带回城里享用。

中午是在堂哥家吃的红薯干饭,堂哥为我们准备了蒜苗回锅肉、烟熏香肠、腊肉、咸蛋外加青菜滑肉汤,还有我最喜爱吃的花生,都是带着浓浓香味的家乡土特产,再喝上一小杯家乡的老白干,酐畅淋漓,口胃大开。孩子们吃饱了就在院坝里上串下跳,追逐嘻戏,同堂哥家的狗猫鸡混在了一起,仿佛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我们都在一边看着孩子们天真快乐而幸福满满。

孩子们永远也疯不够,玩不够,我们经过一天的劳作,杂草还未锄完,却深感身心疲惫,手足无力。加之天色已晚,为在天黑前赶回城里,我们不得不起身出发,依依不舍地与老屋道别,与亲人道别,与家乡道别。

生我养我的家乡哦,我的魂牵梦萦的家乡哦,寄予了我万千情思,珍藏着我无限深情与厚爱。

我的家乡哦,我还会回来!

篇6:《家乡的馄饨》美文欣赏

《家乡的馄饨》美文欣赏

从十多岁离家,每年回家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只为了回家看看年纪一天天见长的父母与爷爷,我不是孝顺的人,但也不是无情无义的人,山一样重的养育之恩,是我这一辈子都无法还报的。只求能报一点是一点,看一眼父母亦少一眼。

每一次回家,都闻镇上三兄妹开的馄饨店生意好的不得了,其实这家馄饨店,离我家只不过几十米之遥,我从末有过冲动,想一品此味道,只到儿子,看到门前停满了远道来的小车,问我:“妈妈,怎么这么多的车停在这呢?”我才意识到,这家馄饨店的生意不是一般的好,我兴致所起拉上儿子的小手直奔那家小店而去、

其实这家小店,就与我家成一直角而已,走过拐角,即能看到袅袅炊烟,长长的队伍已排出几十米开外,老板一个劲在叫,别排了,后面的别排了,今天没有馄饨了。我与儿子只能看看的份了,让儿子见识一下,最原始的火炉,用小木棒烧起来的水,儿子看着锅里漂着的馄饨、

妈妈,这个看着象花一样好看,我笑笑。真的,象花,象朵朵淡黄的花儿在水面上翻腾。这就是家乡闻名已久的清朝馄饨。源于他最质朴的做工,一传十,十传百,现如今每天三百碗,铁打不动,就这样做着他们的'小生意。

馄饨店掌勺的是二哥,喜欢戴着西部牛仔一样的帽子,不知道为什么,似乎这样的形象,曾在我儿时就有。二哥对这种帽子的偏爱,我们不知其因。大哥打下手,劈柴、烧水、搞搞卫生,一日里无几句话。小妹包馄饨,长的也不错,尽管年纪大了,但也挡不住曾经的美。

三兄妹,男大的年逾六十,小妹小的也亦奔五十,兄妹三人男的一生未娶,女的一生未嫁,也成了,我们镇上的传奇。馄饨店,在我们镇上有许多家,可象这家生意到此火热的,绝无第二家。每天三百碗,做完了这三百碗,多一碗,三兄妹就不再动手,哪怕再远而来的客人,也只能看看、想想的份。咽咽口水,第二天再来。

馄饨有三大特点,馄饨皮自制,据说由掌勺的二哥打制,薄而晶莹剔透,馄饨的肉馅选的是上好的精肉,经过二哥的切,剁,拍等几道工序,客人末能吃上馄饨,看到这肉馅就能咽上好几口口水,色泽鲜亮,红的让人心动。

一个字,鲜。三是火喉,馄饨在锅里什么时候起锅,都有个准点,掌勺的二哥每一碗都恰到好处,时间长了,就糊了,时间短了就没有熟透。掌勺师傅对每一碗的馄饨用心,当你身临其境时就能感受的到,在馄饨起锅前,他放调料的认真,能让你想想,这馄饨就是那样的美了。

曾经舌间上的中国,想拍一下三兄妹的馄饨店,被掌勺的二哥拒之门外,事后有人好事,问他为什么不上电视啊,他说,人这一辈子,就这样足了,弄那些虚的名啊什么的何用?外人无法理解的超然,或许三兄妹早已淡然,当年末娶末嫁或有百般因由,如今,他们就经营着自家的三百碗馄饨店,过着自己的日子,坦荡生活。

呵呵,到此也写不出想要表达的,怪自己墨水太少,好的语句无法用上,只能祝三兄妹的馄饨店生意长久不衰,各位如有幸来我的老家,来到浙西小镇—龙游湖镇上,我一定请各位一品这独特的馄饨……

【《家乡的马莲》美文欣赏】相关文章:

1.我的家乡美文欣赏

2.从此以后美文欣赏

3.优秀美文欣赏

4.春雷美文欣赏

5.《阅读》美文欣赏

6.告别美文欣赏

7.美文欣赏:虎子

8.美文欣赏广播稿

9.蝶美文欣赏

10.忘不了美文欣赏

下载word文档
《《家乡的马莲》美文欣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