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鸣沙山和月牙泉的散文

鸣沙山和月牙泉的散文

2022-06-17 08:07:1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crystal”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鸣沙山和月牙泉的散文,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后的鸣沙山和月牙泉的散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鸣沙山和月牙泉的散文

篇1:鸣沙山和月牙泉的散文

鸣沙山和月牙泉的散文

因为莫高窟游客管制,需要预订,我们的团被排到了下午二点,所以原定下午去鸣沙山和月牙泉改成了上午。这一改有两个好处一个缺点,好处一是可以首先体验向往已久的沙漠,好处二是可以避开下午高温,缺点是看不到黄昏鸣沙山的美。其实任何事都有利弊,我们不可能占全了好处,不沾一点坏处,如果那么贪,必定不会快乐,旅途中这样的错,我犯了不少。

停车场边有不少小摊贩,买的是防晒的衣帽,太阳这么烈,我们不约而同买了帽子,至于其它的旅游纪念品,没有引起我们的兴趣。步行到大门口,拍照留念。进入大门,一声惊叹,好美哇,只见眼前蓝天在上,沙山延绵,驼队在沙地里弯弯曲曲地缓行,整个就是一幅完美的画。

穿上桔红色的防沙靴,一群人在沙地里跑动,兴奋得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摆出各出POSE,我都不知道应该先拍谁。租了双峰驼,来到驼队驻地,黑压压一群骆驼等待着客人来到。五头骆驼一个驼队,第一头由村民牵着,后头的骆驼由前面的骆驼带着,联系它们的是一根穿过鼻孔的小木棍,木棍上系着绳子,这细节让人心疼。

第一次骑骆驼,非常好奇,骆驼细细长长的腿,怎么上去呢?村民把骆驼牵来,一声吆喝,骆驼跪下前腿,然后跪下后腿,那下跪的动作,吓了我一跳,久久不忍骑上去,村民催得紧,只好扶着驼峰坐在双峰间的毛毯上。又一声吆喝,骆驼麻利地站起来,人在上面摇晃了几下就坐稳了,等五个人全部骑上,驼队就在一大群骆驼间出发了。

骑在骆驼上的高度可以看到更美的风景,虽然抖动厉害,我选择了运动模式来拍摄,骆驼走得很慢,固定的节奏固定的速度,稳稳当当地前行。最喜欢的是沙山背景下蜿蜒的驼队,那是一种神定气闲的美,漫漫长路,骆驼一步步地走,不急不躁,伴着叮铛的驼铃,行走天涯。同事在我后头,一直兴奋着,我也仅能拍到后边一位,所以记录下了一个个生动的表情和动作,起初担心骑骆驼上会抖掉,后来在电脑看到,那真的是一串特别生动的照片。

到了半山腰的拆返点,驼队停下,骆驼又一次跪下,我们小心地下来,然后爬上沙山去滑沙。鸣沙山的沙特别细,而且均匀,呈灰白色,爬上沙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虽然有木梯,但到了上端特别陡的地方,只好手脚并用,气喘吁吁。为了拍摄大家滑沙的镜头,我只好第一个滑下来,说实话刚开始面对陡陡的沙坡,心里有点紧张。所以一滑下来,就用手插在沙里控制速度,沙子很烫,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可是一会儿坐着的木板就不动了,反而需要用手划沙才能让板滑下去,这时候感觉沙子更烫手了,到了下面我还以为会撞到别人,其实根本不用担心,板子不划是不会动的。我的心得是滑沙时从头开始不必控制速度,冲到不动时再用手划,穿上防晒的衣物,特别是要戴手套。至于鸣沙的声响,在滑沙的时候,只要你注意,就可以听到,只是不很强烈。

回到驼队拆返点再骑上骆驼,下山时,这次我骑在第一个,可以拍拍两个孩子,但骆驼走了更陡的路,很难平衡,兴奋点也有点过了,所以基本上没有拍到好照片。驼队到了终点,我们步行去月牙泉。

转过一个弯,月牙泉便出现在我们眼前,四周沙山环绕,灰黄中一抹鲜绿,一汪清泉,着实吸引人的`眼球。泉水碧绿,如翡翠般镶嵌在金子似的沙丘上。我们在沙地上一步步走近月牙泉,心跳加剧,千百年来,沙漠清泉似一个传说走进我们的眼睛里,泉边芦苇茂密,微风起处,碧波荡漾,水映沙山,蔚为奇观。我们绕着清泉逆时针方向走了一圈,走几步看一阵,再走几步再看一阵,人类与生俱来对水的亲近感,在这沙漠清泉面前被放大了。这清泉是那样的清澈、美丽如多情的眼睛,这清泉是那样的神秘、诱人好似温柔的嘴唇,这清泉是那样碧绿、晶莹好像一弯新月。泉南池边,白杨亭亭,垂柳飘飘,芦苇摇曳;台地上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古朴动人。抚摸着古树开裂的表皮,遥想清泉千年不涸的神奇,试想,如果这是一份感情,便是天老地荒、海枯石烂,在记忆深处,温暖居住,那月牙泉就不只是一处美景了。

离开月牙泉,干渴难忍,一杯酸酸甜甜的冰冻杏皮茶一口气就喝完了。鸣沙山的炎炎烈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个小时把皮肤晒得通红,但是我们感受到的美丽与快乐一样永生难忘。

篇2: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在漫长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名流荟萃之地。由于彼此之间的取精用宏,相互交融,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为人类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瑰宝。

它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文物宝库――莫高窟,还有“大漠孤烟、边墙障,古道驼铃,清泉绿洲”等多姿多采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其中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就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姣姣者。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它和鸣沙山东的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三大奇迹”,

资料

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鸣沙山位距城南五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山为流沙积成,沙分红、黄、绿、白、黑五色。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山东西绵亘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余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沙垄相衔,盘桓回环。沙随足落,经宿复初,此种景观实属世界所罕风。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面积13.2亩,平均水深4.2米。水质甘冽,澄清如镜。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

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游人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骋怀神往。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篇3:鸣沙山・月牙泉

情意深处,念君切切。千里同觞,共醉梦里。

我带上江南最柔软的一阙绸,一路向西。

我最伟大的情人,他在寂寞的沙漠中等我。

八月的沙州,拽着我的目光,拽着我的痴情,我唱着一首他熟悉的歌谣,向西。

一场生命中盛大的约会在等我。

骤起的狂风,漫天的黄沙,它们汇成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我步履维艰,靠近。我已听到他呼吸的声音。

风夹着沙,吹过我脸,有生生的疼,再吹入我的眼里、嘴里。我不能放歌了,眼泪止不住地流。

不是因为沙入眼,我是真的哭了,为了那西北不死的沧桑,我最伟大的情人,他就在我的眼前!那沙漠里最深情的眼!

投向他的怀抱,在他的臂弯里,在灵与肉的边缘,在那强悍的生命力中,这个怀抱足足等了我两千多年!

天,突然就亮了,风止沙柔,一轮夕阳挂在鸣沙山的西头。

天,是眷顾我了,为了这场盛大的约会,为了让我能更清楚地看到他是如何以深沉、静穆的姿态在狂风凶沙中守候千年。

我,失语了。

在他千年的目光里,想了许久许久,才对他诉说出我对他的爱有多痛有多沉,诉说着日夜的想念与煎熬。

当天边的夕阳燃烧了整个沙漠,万物寂静无声。我和衣躺在他身边,在千变万幻的晚霞中抱紧时光和他流淌的血液,在他深情的凝眸中,酣然睡去。

一百年,一千年,沉湎于我睡梦中最伟大的情人!

绚丽的晚霞。

细柔的沙流。

两颗互念的心,在绵绵细沙的见证下,完成了一次最深情的表达。我想要的,都在这里,再无别的企求。

可我还是要离去,我最伟大的情人啊!

把所有的欲望、悲伤深深地埋进沙底,还有那一阙从江南带来的最柔软的绸。

采下最后一抹晚霜,捧一把细沙,用我最温柔的唇,亲吻他额上那历经千年的皱纹。他贴着我耳鬓轻语:“情意深处,念君切切。千里同觞,共醉梦里。”

在没有选择的选择下,我带上一壶青稞酒,含泪而去。

我没告诉他,我的魂已留在那化成了一粒最细小的沙子。

沙州夜色,凉了我,冷了他――我最伟大的情人!

篇4:鸣沙山・月牙泉

景区介绍:

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自古以来便以其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名流荟萃之地。由于彼此之间的取精用宏,相互交融,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为人类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瑰宝。

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游人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骋怀神往,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近年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当地政府地对风景区采取了各种建设和保护措施,使其面貌大为改观,同时还开展了沙疗、涌滑沙、滑翔跳伞,骑驼遨游等沙漠娱乐项目,使游人趣味盎然,络绎不绝。

旅游攻略:

玩滑沙时,记得套上鞋套,防止沙子进入鞋中,快到谷底时要闭上眼睛嘴巴,以免沙子飞入。

门票价格:

鸣沙山月牙泉门票:旺季120元/人,淡季80元/人,平季100元/人;

滑沙:10元/人次;

敦煌民俗博物馆:20元/人。

开放时间:

8:00至17:00,随季节有所改变

最佳游览时间:

5~10月

到达方式:

从敦煌市区有中巴直达景区,也可打车前往(约需15元左右),体力好的人不妨自已租自行车前往。

篇5:鸣沙山与月牙泉游记散文

鸣沙山与月牙泉游记散文

初见时,我是失望的。鸣沙山与月牙泉,这里已完完全全只是一个商业化的旅游景点了。鸣沙山失了古拙豪气,月牙泉失了纯澈天然,这里还剩下些什么吗?

也许是鸣沙山与月牙泉相依千年的那个美丽的爱情传说。也许是爱情,像沈三白与芸娘在坦途中夫唱妇随,歌尽岁月静好;也能在险滩上相依相扶,跋涉世事艰辛。可为什么不能是亲情呢,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年幼时牵着父母的手蹒跚学步,长大后牵着父母的手陪他们慢慢变老;又 或许是友情,人生得遇一知己足矣,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一音一弦之间,君子之交洋洋乎若流水、魏巍乎若泰山……

然而,连传说也终究只是传说。沈复六记浮生,记闺房之乐也记浪游之侠;有情人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之誓言犹在耳,亦歌“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就算父母子女一场,终抵不过时间的洪流,各自目送背影渐行渐远,空见悲伤的回眸而无法去追。既为知音,命运捉弄中只能仰天叹高山流水终成绝响。

还记得小时候读童话书,结局总是王子和公主永远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了一起,那时天真的以为“永远”就真的是天长地久海枯石烂,长大后才明白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道理。曾经从《红楼梦》中只见满眼玉粒金莼华园广厦,长大重览才看懂风刀霜剑后不过一片白茫茫大地。于是我怀疑过迷茫过感伤过,直到眼前鸣沙山和月牙泉真真切切的在那里。

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

就算鸣沙山和月牙泉什么都失去了,也还有一个“天长地久”在,只要他们还在那里,那么存在就是意义。何必成为悲观的怀疑主义者,一切都还是美好的,天长地久的,值得用尽一生来追寻。

就像鸣沙山和月牙泉历经千年风沙依然在那里一样,我们依然记得芸娘这个“最可爱的女人”;即便杨绛已逝,但是“我们仨”的'故事在世间千千万万个父母子女间依旧上演;又有多少后世人,因为“高山流水”的经典而勇敢将所有真心付与知音。至纯至美之物,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超越了一人一事的限制。又有谁能说,这不是更高意义上的天长地久呢。

鸣沙山的沙捧着我的脚趾,每一粒沙在显微镜下都千疮百孔,但它们干燥而温暖,哪怕被伤害到遍体鳞伤依旧对周遭一切温柔以待。月牙泉的水轻轻摇漾,纵使千年身处千里沙漠,心中依然不改郁郁葱葱一篇树,清清净净一泓泉。

来到鸣沙山与月牙泉时,我已经十九岁了,随着父母,没有人向我谈起过爱情,也没有遇见过一生的知己。可是我相信天长地久的传说,我祈愿自己能够如同这山,这泉。

篇6:多情鸣沙山,柔情月牙泉优美散文

多情鸣沙山,柔情月牙泉优美散文

茫茫大漠,绵绵沙丘,沙峰叠嶂,游刃千里,风吹飒飒,沙鸣铮铮,风起沙舞,婆娑的沙影,沿着沙丘,迤逦而上,远远望去,仿若飞天仙子,飘飘的轻纱广袖,飘逸在沙丘之上。这是鸣沙山的奇妙现象,风吹沙舞,沙粒不因风吹而滑落,而是逆沙丘卷上。

我骑在驼背上,跟着驼队,跋涉在鸣沙山沙丘之中。蓝天丝云,太阳倾情,热情的沙漠、迭宕的驼背,起舞的风沙,让我恍如隔世。恍然间,又觉得那些迷离的沙影,如同一缕缕的幽魂,飘飘忽忽,跋涉在沙丘之上。是那流年深处,曾经的游子,商旅人士、或是边戍官兵,命绝于前路茫茫,来路绝尘的荒漠之中,千百年来,还在苦苦寻觅着,回家的路,久久不肯散去的幽魂吧?

古道驼铃,鞍笼驼背,锦绣斑斓,壮志凌云的男儿,绵亘的驼队,承载着未来,承载着希望,蜿蜒在沙漠之中,一脚深一脚浅,一步一步迈向疆域的边缘,拓展着人生的宽度,拓宽了历史的舞台。戍守边关的男儿,骑着奔腾的骏马,手挥金戈,气吞万里如虎。湛蓝的天空下,苍茫的大漠上,闪着刀光剑影,誓死捍卫着国家。感染了大漠上每一颗的沙粒,无畏无惧的拼杀声,引起了大漠风沙的共鸣,响彻云霄,划过历史的长空。不管是保家卫国、还是追寻丝路而来,迢迢的征途上,男儿本色、雄心壮志,不容悔恨,只是那游子、征人身上衣,慈母、贤妻手中线,牵动了长相思,摧心肝、断人肠。汩汩的思念,时如泉涌,在偃旗息鼓,夜深人静,星罗棋布的苍穹下,化为斑斑点点的相思泪,洒落在大漠上,渗入了层层叠叠的沙粒之中……山灵故沙鸣,如泣如诉,似那征途上的相思曲,一唱三叹,阳光三叠;又似那沙场上的喊杀声,战马的嘶鸣声。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千年百年的岁月,仿佛也只是须臾之间,大漠风沙虽淹埋了这些历史的痕迹,却沉淀了历史的厚重。我追寻着历史的足迹,来到了充满神秘气息的敦煌,来到了“流动无定,俄然深谷为陵,高岩为谷,峰危似削,孤烟如画,夕疑无地。”的鸣沙山之中,聆听着风生细响,沙语喁喁,似那丝竹管弦之音,如歌如颂。顶礼膜拜在驼背之上,虔诚地追悼那些深入大漠之中,曾经的探险者、开拓者、保家卫国者。

结束了驼背之旅,我伫立在鸣沙山的山脚下,瞻仰着鸣沙山。鸣沙山以纯沙聚起,峰峦叠嶂,在此气势磅礴,绵亘了三千余年,如今依然,一脊北亘,如索如削,周围沙垄,盘桓回环,相连相衔,有峭如刀刃,气势凛凛;有脊如虬龙,蜿蜒而卧;有势如黄涛翻滚,萦绕洄旋不止;有状如金字塔,高高突起,有棱有角;有形如月牙弯,弯弯相连;有依驼峰造型,峰峰相接;有俊如野马飞奔,驰向远方,有柔滑如绸缎,飘向天边……千姿百态的沙岭,在阳光照耀下,明暗相间,阴阳交割,层次分明,也可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都说鸣沙山,沙粒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可惜的是,我并未细观沙色,在炎炎的烈日下,灿灿的黄沙闪着金光,迷惑了我的视觉,只觉得它是一味的金黄色。赤足走在沙丘上,滚烫的沙粒按摩着我的脚底,唦唦作响,我沉醉天地奇响,自然妙音之中,漫无边际地暇想着。

沙丘下一畦的芦苇荡,迎风而歌而舞,芦苇荡的边上,有一弯碧水深潭,清亮明丽,灿若星子,静若处子,形同新月,被如同绿丝带般,茵茵的青草环绕着。泉弯之边,拾级而上,有亭台楼阁,白墙黄瓦,回廊环绕,在这“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的沙漠之中,恍若海市蜃楼,让人恍惚,让人疑惑!隔离的围栏,使我无法靠近那一弯的碧月,只能远观,那静如琉璃的幽潭。

这是真实的吗?摸一摸摇曳的芦苇,是真实的存在,是沙漠里的绿洲,不是海市蜃楼。这便是传说中神秘的“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的月牙泉了,它依偎在鸣沙山的山脚边,被沙丘环抱,如同遗落在大漠中的一块绿宝石,闪着莹莹的碧光。在绿树的掩映下,又恍如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含羞似嗔,清丽温婉、身着绿罗裙的绝代佳人。那坐落在月牙泉边上的亭台楼阁叫鸣月阁,是九十年代的仿汉唐建筑,楼阁层出,错落有致,其中最高的一座是月泉阁。我并没有走入阁中,而是久久地驻足在鸣月阁的庭台上,遥望着碧如翡翠的月牙泉。

那盈盈的碧水,只望那么一眼,仿佛便能洗去眼中的阴翳,让眼眸清亮无比。或许它便是沙漠的.眼,那眼中的泪泉,荡漾着无情沙漠一丝丝的柔情,这丝丝的柔情给了沙漠中迷失方向的生灵,多少生的希望。也许,恰恰是这份的柔情,让道是无情却多情的鸣沙山心生爱慕,但它又明白,沙泉不能共存,于是乎,望而止步,永远地停留在一步之遥,守望着月牙泉。它伸展着柔软的沙臂,轻拥着月牙泉,似一个伟岸俊朗的男儿,怀抱着一位心仪已久的女子,而月牙泉,则楚楚动人地依偎在鸣沙山的脚边,清亮的眸子,亦闪着对鸣沙山,无比的信任、爱慕和敬仰之情。

都说“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可以带给人不一样的享受!我想这是因了鸣沙山多情的呵护,月牙泉柔情蜜意的相伴,才有了如此动人的韵味和风姿!

山不在高,有水则灵,是月牙泉赋予鸣沙山的灵性吧!沙山虽峭,而沙粒从不滑落到月牙泉中,即使有风吹过,那些沙粒似乎长了翅似的,只往沙丘上飞卷而去,即使被人踩落,不日它们便恢复如旧,沙坡依然势如刀削,光滑如绸缎。也许是受到三千年的悠悠岁月的洗礼,这些纯粹的沙粒比谁都明白这弯月牙泉存在的意义!

有水的地方,便有了人迹。月牙泉边上渐渐就有了人烟、亭台楼榭,古刹宙宇也临水而建。鸣沙山,有月牙泉的相伴也不再冷漠与孤独,如刃的风骨中也多了几许的柔情。斗转星移,鸣沙山和月牙泉,沙漠与清泉共存,不知沧海桑田几度,这大漠中的神话,大自然神奇的造化,天地间无言之大美,深深震撼了赤县神州!从汉代始,自张骞打通了丝绸之路后,月牙泉便已是名驰神州的游览胜地了,只是那时,它叫沙井,又叫药泉,曾一度还被讹传为洼池,清代才正名为月牙泉。由于月牙泉位于敦煌西南方向的不远处,鸣沙山北麓,而敦煌又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自然是人来人往,三教九流,云集之地。来到敦煌的人,便没有人不想去看看,那静卧在荒漠中,披着神秘面纱,千年不涸的神奇绿洲。如今,我也慕名而来。

望着清洌的泉水,无风的水面,如镜,映着蓝天白云沙丘,水中的白云悠悠地变幻着身影,如飞马,如游龙,如苍狗,如千百载来,悠悠岁月的幻影呈现。我仿佛看到了千年前的船舸游人、古刹殿宇、香火缭绕在月牙泉边上;风流倜傥的骚客文人、徘徊在回廊亭台间,吟诗作赋;粗犷豪迈的侠客武夫、手中兵刃寒光闪闪,穿梭其间;商贾云集,马车驼铃,叮当作响;胡琴琵琶,羌笛声声,脚踝银铃响,红衣面纱飘,风情万种的西域女子,清亮的嗓音、柔软的舞姿、让鸣沙山的每一粒沙子都为之动容,让月牙泉的寸寸清波为她们而荡漾!如今,我来,为鸣沙山,“山以灵故鸣”而动容;为月牙泉“水以神益秀”而动心!

鸣沙山,月牙泉,沙不涉泉,沙泉共生,相依相偎了千百载的悠悠岁月,不管世间历经了几度的沧海桑田,而它们依然不离不弃,相敬如宾,相爱如初,永远璀璨在历史的长河中。原以为,它们会永远如此。然而,就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由于受到种种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鸣沙山竟渐渐变了心,步步逼近月牙泉,大漠亦挥舞着风沙,不停地吞噬着月牙泉。曾经,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丰茂的月牙泉,变成了两滴的清泪,落在大漠之中,伤心欲绝。后来,经过敦煌政府的大力抢救,月牙泉才得以复活。政府又牵手修好了鸣沙山和月牙泉之间的关系。固而今曰,站在二十一世纪的天空下,我依然可以看到鸣沙山、月牙泉,相拥相依,琴瑟和鸣端坐在大漠之中,依然可以看到鸣沙山“四面风沙飞野马”的壮阔和月牙泉“一潭之影幻游龙”清澈。

倚靠在鸣月阁的栏杆上,我凝望着清澈见底的月牙泉,映着鸣沙山,大气磅礴的身影,真心地祝愿它们能够破镜重圆,和好如初!

篇7:天下奇观——鸣沙山-月牙泉

“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听着这首优美的歌曲,总会引起人无限的遐想,那你知道歌中唱的月牙泉在哪里吗?它就在我的家乡——敦煌。敦煌是一个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这里不仅有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还有许多风景名胜区。其中,鸣沙山-月牙泉是这些自然景观中的佼佼者,自古以来就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

鸣沙山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敦煌城南五公里处。它东起莫高窟,西至党河水库,绵延四十多公里。山体是由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的流沙堆积而成。远远望去,鸣沙山高低起伏,层层叠叠,很是壮观。当风吹起沙子或有人从山上滑下时,沙子就会发出轰鸣声,所以叫鸣沙山。登上山顶,山下的景色尽收眼底。亭台楼阁,清泉树木,为鸣沙山增添了无限生机。鸣沙山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不管有多少人爬山,经过一晚上的时间,山上的沙子都会恢复到以前的样子,这种景象真是罕见啊!这也是鸣沙山奇特的原因之一。

月牙泉就像一位害羞的少女,静静地依偎在鸣沙山的怀抱之中。它因外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泉水清澈见底,犹如一面镜子。月牙泉有“三宝”,铁背鱼、七星草、五色沙。传说铁背鱼和七星草一起吃还可以长生不老呢!鸣沙山-月牙泉的“三宝”让这个旅游胜地更增添了神秘色彩,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这里观光游玩。自古以来,水火不能相容,沙泉难以共存。但在这里,鸣沙山的雄伟和月牙泉的恬静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就是鸣沙山-月牙泉的“奇”之所在。

夕阳西下,在落日的余辉中,鸣沙山-月牙泉显得更加妩媚。这不禁又让我想起了那首歌,“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

篇8:鸣沙山月牙泉写景作文

鸣沙山位于我国甘肃省敦煌市西南边。鸣沙山与月牙泉,沙山与泉水共处,成为了“沙漠奇观”。

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一个是:人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发出“呜呜”响声。在鸣沙山一侧的山坡上,可以体验“极速滑沙”,再顺便体验沙子在耳边“呜呜”作响的感受。不过你在这时可千万别张嘴,不然沙子会飞得你满嘴沙子。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白天人民爬沙山时,留下的脚印,第二天会不见了。就像被施乐法术一样,不过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并不是什么法术,而是风娃娃把沙子给像擀面团一样给擀平了,这可真神奇呀!

鸣沙山有一个水灵灵的小娃娃,而小娃娃的名字叫月牙泉,被环抱在鸣沙山中,是沙漠与清泉相伴为邻的奇景。月牙泉宛如一轮新月,被称为“沙漠第一家”。但你想想,为什么多年来月牙泉没被沙漠覆盖呢?原来,只有你仔细观察这里的地形。月牙泉北西南三面皆山,只有东面是风口。当风从东面吹来时,受到沙山的阻挡,气流只能在山中旋转上升,把山下的细沙带到了山顶,并与山外吹来的风平衡,失去了流沙的条件。所以,月牙泉能历经几千年未被沙埋没,形成了沙与泉共存的奇观。

鸣沙山月牙泉景观奇特,是一个神奇的旅游胜地。

篇9:游鸣沙山月牙泉作文

身为一个成都人,到沙漠去是我憧憬了好久的`愿望。今年暑假,我终于如愿来到了鸣沙山,领略了沙漠的奇观。

导游告诉我们,到鸣沙山可以自己徒步上山,一步步感受沙漠的美妙。也可以骑上骆驼,欣赏沿途的风景。我当然选择骑骆驼啦!因为骑在高高的骆驼上欣赏沙漠是不一样的,不仅看得更远些,而且大大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到了鸣沙山后,沙漠奇观——月牙泉便尽收眼底。

月牙泉是美丽的。

远远望去,月牙般的模样,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清清的水在湖中泛起一层层波纹,犹如一朵朵绽放的菊花,真是妙不可言!不知是什么原因,月牙泉旁边的沙子是彩色的,有红的、黄的、蓝的,把月牙泉衬得如童话里的公主。来到月牙泉的人们,特别是小孩子们,可喜爱彩沙啦!你瞧,调皮的小男孩把彩沙做成沙球打起了沙仗;爱美的小姑娘把彩沙抹在脸上、衣服上、头发上……玩起了自拍。

月牙泉是伟大的。

“曾经有无数人经过这片沙漠,也有无数人在这里——月牙泉边绝处逢生啊!”妈妈的一句感叹让我想起了一段历史故事:十队人马为了将丝绸之路打通的消息告诉皇上,徒步去长安,但因为路途遥远又极为艰险,许多人都在路上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最后只留下了一位和尚(具体叫什么记不清楚了),在他经过这片沙漠的时候,身上的干粮和水已经全部用完,就在绝望之时看到了山后边的月牙泉,终于化险为夷,成功地到了长安。

月牙泉,美丽之泉!月牙泉,希望之泉。

篇10: 鸣沙山月牙泉之旅作文

鸣沙山月牙泉之旅作文

今天,我们来到了鸣沙山,走进高高的售票门楼,哇哈!原来是一片大沙漠。

远远的看去,沙漠好象一片金色的海洋,一阵风吹过,细沙迷雾在空中,就象下起了一场沙雨。沙漠里还移动着小船――骆驼,它们被称为“沙漠之舟”,排着长长的队伍,悠闲地向浩瀚的大沙漠深处走去。沙漠里的太阳也很毒辣,晒得我皮肤生疼。

我对身边的妈妈说:“我们去滑沙吧。”于是,我们坐上冲锋车,向滑沙地点开去。路上一个个沙丘好象一座座小山,每当下坡的.时候,车上每个人都会大叫起来,感觉像海盗船一样刺激!

到了滑沙地点,我们不约而同地向高处走去,但是沙子太滑了,我走了半天还在老地方,我就干脆爬了,爬了老半天才算爬到沙丘的顶部。拿来滑板,我坐上,“一、二、三,放”,哇呼!我顺风而下,太爽了。

忽然,我发现了一汪清泉,走近一看,原来,这就是有名的“月牙泉”了!月牙泉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就象一轮弯弯的月亮躺在茫茫的沙漠里。我想,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还有一道清泉,真是罕见呀!

我还在沙漠里采了五彩沙,送给外公外婆。

来一次沙漠,真是太有意思了!

篇11: 鸣沙山月牙泉作文400字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甘肃,重走了千年之前的“丝绸之路”,但最令我难忘的,要数敦煌市边的鸣沙山月牙泉奇景了。

一入景区,鸣沙山就矗立在眼前,在烈日的照耀下金光灿灿,连绵不绝,犹如金色大海里汹涌起伏的波浪,一望无际,气势磅礴。据说,如果人从沙山顶滑下,脚下的沙子就会发出“呜呜”的声响,好像吹笛子一样,这也是“鸣沙山”的'由来。我们骑着骆驼,一路盘沙山而上,眼前黄沙漫漫,耳边驼铃叮当,真是心旷神怡!

绕过连绵的沙山,月牙泉便张开弯弯的双臂迎接着我们。远远望去,泉水就像一轮弯月,静静地躺在鸣沙山的怀抱中,不论多大的风沙,它从来没有被埋没过。走近一看,泉水清澈晶莹,小鱼依稀可见,泉边绿树成荫,给鸣沙山增添了柔美而秀丽的景致。正可谓“鸣沙山上山沙鸣,月牙泉里古泉清”,沙山和清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美不胜收!

当我们重新骑上骆驼时,天色已渐渐黑了,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沙山变得柔美而神秘。在悠扬的驼铃声中,我们告别了鸣沙山月牙泉,期待着下次能再与你见面!

【鸣沙山和月牙泉的散文】相关文章:

1.鸣沙山观日落作文

2.敦煌鸣沙山之旅作文600字

3.鸣沙山看日出的作文

4.三年级写月牙泉景色的作文300字

5.和月光牵手散文

6.蜜蜂和蝴蝶散文

7.面包和爱情散文

8.歧途和误区散文

9.鱼和熊掌散文

10.我和文字散文

下载word文档
《鸣沙山和月牙泉的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