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席慕容散文鉴赏《我的抗议》

席慕容散文鉴赏《我的抗议》

2022-05-28 15:21:1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些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席慕容散文鉴赏《我的抗议》,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席慕容散文鉴赏《我的抗议》,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席慕容散文鉴赏《我的抗议》

篇1:席慕容散文鉴赏《我的抗议》

席慕容散文鉴赏《我的抗议》

《 我的抗议》

在唱片行买了一卷录音带(注),回家以后很兴奋地叫孩子都来听,因为里面有一首是蒙古的牧歌,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听一声他们母亲故乡的声音。

这首牧歌原来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调子,当起首那悠长的高音从极弱的感觉慢慢增强的时候,我和孩子们都凝神屏息,仿佛真的置身在大漠的边缘上,听着一个古老的旋律从极远极远的地方在向我们召唤。可是,这样的感觉不过只持续了几个小节而已,然后,音乐一变,各式各样的乐器就都加了进来。有钢琴、小提琴,还有种种我根本分辨不出声音也叫不出名字来的乐器,曲调也变得非常复杂,仔细去听,原来那个主要的旋律还在反复出现,可是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的故乡,我那极单纯极美丽的大漠里的声音整个被淹没了。

孩子一起叫了起来:

“妈妈,他们怎么可以这样?”

我无词以对。

其实,仔细听下去,编曲的人真是用尽了心机,利用了各种乐器的特性来表现边塞的风光,极尽曲折婉转的能事。演奏的人也使出浑身解数,每一个音符后面都有几十年的功力吧,他们好象想合力塑造出一种比原来的曲绸还要包涵着更丰富层次的艺术品来。

可是,他们所努力要得到的东西其实是一种最基本的错误!

乐评家可以用丰富、华丽、华美、雄伟、多彩或者任何种类好听的形容词来形容这一首经过改编后的蒙古牧歌。

可是,我不承认,我不要,我要的是我原来那一首简单的歌。

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一个人孤独地赶着羊群的时候,他要唱的那一首歌。

那样的一个旋律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那样的一首歌是从旷野上世代牧着羊的人心里生长出来的,一代传给一代,就像一棵树的种子一样,是有着渊源有着来处的。

所有最美最好的艺术品都是从人的心里自自然然生长出来的,没有任何人可以去改编去塑造的。

请那些要塑造艺术品的专家们去塑造交响乐或者协奏曲吧,所有有音乐修养的学者们吗!如果你们真要创作,我恳求你们去想一些新的调子,去听听你们自己心里的声音,去寻找一种真正的从心里生长出来的艺术品,那才是你们该负的责任,该走的路。

请你们不要碰我的牧歌,不要轻易毁损了一个民族那么多年所传下来的声音。

请让一首蒙古的牧歌留在那一望无际,空旷和单纯的草原上。

请把那样的艺术品还给我。

注:录音带是日本货,上面夹杂的.是日文和英文,所有歌曲的来处都语焉不详,心更悲切。

【拓展】:

作品评价

读者评价:

席慕蓉是抒情的,而作品中所运用的技巧更是表达出此一讯息,重覆的句型、问句的使用,文中充满跳跃感,在不经意中仍有奇句,文体虽是散文,但诗的意味浓厚,这也是席慕蓉散文之作异于其它散文作家的[11] 。

台湾著名诗人痖弦评价:

“现代人对爱情开始怀疑了,席慕容的爱情观似乎在给现代人重新建立起信仰。”[12]

中国文化报记者评价:

席慕蓉是一个以百转千回的爱情诗、写实写意的行走诗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的著名诗者。

席慕容的写作“折叠”着自己对原乡、生活的爱。“诗歌一直都在。诗歌是无所求的,读诗也是无所求,写诗也应该无所求,那个诗才活得起来。”也是这种“无用论”的读诗心态和写诗心态,使得席慕容的诗歌总能让人寻找到共鸣。特别是她对原乡的向往,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当下,更让移居其他城市的年轻人有了心灵的共鸣。

篇2:席慕容散文《我的抗议》

席慕容散文《我的抗议》

在唱片行买了一卷录音带(注),回家以后很兴奋地叫孩子都来听,因为里面有一首是蒙古的牧歌,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听一声他们母亲故乡的声音。

这首牧歌原来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调子,当起首那悠长的高音从极弱的感觉慢慢增强的时候,我和孩子们都凝神屏息,仿佛真的置身在大漠的边缘上,听着一个古老的旋律从极远极远的地方在向我们召唤。可是,这样的感觉不过只持续了几个小节而已,然后,音乐一变,各式各样的乐器就都加了进来。有钢琴、小提琴,还有种种我根本分辨不出声音也叫不出名字来的乐器,曲调也变得非常复杂,仔细去听,原来那个主要的旋律还在反复出现,可是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的故乡,我那极单纯极美丽的大漠里的声音整个被淹没了。

孩子一起叫了起来:

“妈妈,他们怎么可以这样?”

我无词以对。

其实,仔细听下去,编曲的人真是用尽了心机,利用了各种乐器的特性来表现边塞的风光,极尽曲折婉转的能事。演奏的人也使出浑身解数,每一个音符后面都有几十年的功力吧,他们好象想合力塑造出一种比原来的曲绸还要包涵着更丰富层次的艺术品来。

可是,他们所努力要得到的东西其实是一种最基本的错误!

乐评家可以用丰富、华丽、华美、雄伟、多彩或者任何种类好听的形容词来形容这一首经过改编后的蒙古牧歌。

可是,我不承认,我不要,我要的是我原来那一首简单的歌。

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一个人孤独地赶着羊群的时候,他要唱的那一首歌。

那样的一个旋律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那样的一首歌是从旷野上世代牧着羊的人心里生长出来的,一代传给一代,就像一棵树的种子一样,是有着渊源有着来处的。

所有最美最好的艺术品都是从人的心里自自然然生长出来的,没有任何人可以去改编去塑造的。

请那些要塑造艺术品的专家们去塑造交响乐或者协奏曲吧,所有有音乐修养的'学者们吗!如果你们真要创作,我恳求你们去想一些新的调子,去听听你们自己心里的声音,去寻找一种真正的从心里生长出来的艺术品,那才是你们该负的责任,该走的路。

请你们不要碰我的牧歌,不要轻易毁损了一个民族那么多年所传下来的声音。

请让一首蒙古的牧歌留在那一望无际,空旷和单纯的草原上。

请把那样的艺术品还给我。

注:录音带是日本货,上面夹杂的是日文和英文,所有歌曲的来处都语焉不详,心更悲切。

篇3:席慕容散文鉴赏《此 刻》

席慕容散文鉴赏《此 刻》

《此 刻》

我是在海边的岩石上忽然想起来的。

印度新德里的市郊,有一座佛寺,寺庙内的墙上画满了佛祖一生的事迹。

据说是位日本艺术家画的,他把佛祖的一生分别用好几个不同的“刹那”联结起来。

在墙边一个角落里,画着年轻的王子深夜起来,悄悄走出他的宫殿,站在门口回头再望一眼时的情景。

深垂的帐幔里,熟睡中的妻儿面容美丽而又安详,只有站在门边的王子是悲伤的,深黑的双眸之中充满了不舍与依恋。

我想,我也许能够明白佛祖在这一刹那间的心情。

我是在海边的'岩石上忽然想起来的,安安静静地坐在三芝海边的岩岸上看落日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佛祖当年的那份不舍与依恋。

海边的落日在开始落得很慢,云霞在天空里不停地变幻出各种不同的颜色和面貌,我甚至会很乐观地觉得“来日方长”。

但是,当太阳真正要坠入大海的前一刻,当波浪变得透明并且镶嵌上细细的金边,当青白色的水鸟掠过红日的正前方,当那轮炽热的斜阳紧贴在水面上的那一段时间里,所谓韶光正以来不及计算的速度飞驰而过!

“刹那”的意思正是如此。

前一秒钟我们还有就在眼前的令人无法置信的美景,刹那之后,就什么证据也提不出来了。

“此刻”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

但是,“此刻”又好象从来没有离开过。

依恋与不舍的关键就在这里。

因为,如果美景消逝之后,所有的感觉也都会跟着消逝的话,那也就没什么关系了。

问题是,在夕阳落下之后,我的心里还会永远留着刹那之前的景象,并且,在我的一生里,那景象会象海浪一样反复前来。

我想,佛祖是知道的,在抛弃了王子的身分与生活、抛弃了妻子与孩儿之后,他却永远没办法抛弃那一份生命里的记忆。他知道,在往后的日子里,尽管巳经把从前的那颗心完全荒芜空置了,可是那夜的记忆,在毫不知情中熟睡的妻儿那安祥美丽的面容将会反复前来,一如海潮反复扑上那荒无一人的沙岸。

而他会想起他们来。

我想,这也许就是佛祖为什么会那样悲伤的原因了吧。

【拓展】:

人物轶事

回忆童年

1943年,席慕蓉生于四川,之后她住过上海、香港,而后到台湾。本来,身为蒙古人的席慕蓉并不觉得自己与周遭的同学们有何不同,但在初中一次上地理课的时候,老师说了一些伤害蒙古人的言辞,霎时所有同学的眼光都集中在她身上。下课后同学们似乎都忘了刚刚发生的事情,又和她嘻嘻哈哈玩在一起,但从那时开始,席慕蓉便再也不愿和那位老师说一句话。

事隔多年,席慕蓉说,如果再遇到这位老师,她真想和他说声抱歉,或许他当时并非有意,而只是想以玩笑的语气让学生打起精神上课而已。也是要经过这些年后,席慕蓉才慢慢理解了一些事情,她觉得,一个汉人可以和你成为一辈子的朋友,但当他一旦退入自己的族群,用自己族群的眼光发言评论其他族群的文化、信仰乃至一切时,偏见就非常严重了。至少在那堂课上,老师所形容的蒙古,就与父母亲所告诉她的天差地远 。

篇4:席慕容散文《写给生命》鉴赏

席慕容散文《写给生命》鉴赏

《写给生命》

1

我站在月亮底下画铅笔速写。

月亮好亮,我就站在田野的中间用黑色和褐色的铅笔交替地描绘着。

最先要画下的是远处那一排参差的树影,用极重极深的黑来画出它们浓密的枝叶。

在树下是慢慢绵延过来的阡陌,田里种的是蕃薯,在月光下有着一种浅淡而又细致的光泽。整个天空没有一片云,只有月色和星斗。我能认出来的是猎人星座,就在我的前方,在月亮下面闪耀着,天空的颜色透明又洁净,一如这夜里整个田野的气息。

月亮好亮,在我的速写本上反映出一层柔白的光辉来,所有精略和精密的线条都因此能看得更加清楚,我站在田里,慢慢地一笔一笔地画着,心里很安定也很安静。

家就在十几二十步之外,孩子们都已经做完了功课上床睡觉了,丈夫正在他的灯下写他永远写不完的功课,而我呢?我决定我今天晚上的功课要在月亮底下做。

邻家的狗过来看一看,知道是我之后也就释然了,在周围巡视了几圈之后,干脆就在我的脚旁睡了下来。我家的小狗反倒很不安,不明白我为什么不肯回家,所以它就一会儿跑回去一会儿又跑过来的,在蕃薯的茎叶间不停地拔弄出细细碎碎的声音。乡间的夜出奇的安静,邻居们都习惯早睡,偶尔有夜归的行人也只是从田野旁边那条小路远远经过,有时候会咳嗽一声,声音从月色里传过来也变得比较轻柔。

多好的月色啊!满月的光辉湿润着整块土地,土地上一切的生命都有了一种在白昼时从来也想象不出的颜色。这样美丽的世界就在我的眼前,既不虚幻也非梦境,只是让人无法置信。

所以,我想,等我把这些速写的稿子整理好,在画布上画出了这种月色之后,恐怕也有一些人会认为我所描绘的是一种虚无的美吧。

我一面画一面禁不住微笑了起来。风从田野那头吹过,在竹林间来回穿梭,月是更高更圆了,整个夜空澄沏无比。

生命里也应该有这样一种澄沏的时刻吧?可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希望,只是一笔一笔慢慢地描摹,在月亮底下,安静地做我自己该做的功课。

2

对着一班十九、二十岁,刚开始上油画课的学生,我喜欢告诉他们一个故事。

这是我大学同班同学的故事。我这个同学有很好的绘画基础,人又认真,进了大学以后发愿要沿着西方美术史一路画下来,对每一个画派的观念与技法都了解并且实验了之后,再来开创他自己的风格。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画出真正扎实的作品来。

一年级的时侯,他的风景都是塞尚的,二年级的时候,喜孜孜地向我宣布:

“我巳经画到野兽派了!”

然后三年级、四年级,然后教书,然后出国,很多年都不通音讯,最后得到的消息是他终于得到了博士学位,成为一个美术史与美术理论方面的专家了。

我每次想到这件事,都不知道是悲是喜。原来要成为一个创作的艺术家,除了要知道吸收许多知识之外,也要懂得排拒许多知识才行的啊!创作本身原来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排他性。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就是在某一方面的表现能够达到极致的人,而因为要走向极致,所以就不可能完全跟着别人的.脚步去走,更不可能在自己的一生里走完所有别人曾经走过的路。在艺术的领域里,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极致,就需要先明白自己的极限,需要先明白自己和别人不尽相同的那一点。

因为不尽相同,所以艺术品才会有这样多不同的面貌。象布朗库西能够把他的“空间之鸟”打磨得那样光滑,让青铜的雕像几乎变成了一种跃动的光与速度。而麦约却要把流动的“河流”停住,在铅质的女体雕像里显示出一种厚重的量感来。毕沙洛的光影世界永远安祥平和,而一样的光影在孟克的笔触里却总是充满了战慄和不安。

【拓展】:

作品风格

写作情感

席慕容的诗歌多写爱情、乡愁、时光和生命,爱的抒发已成为席慕容诗歌的第一主题。而在这些爱的情感中,有甜蜜,也有忧愁。席慕容以一个女性特有的细腻的视角,来体验着生命中的温存。

写作技巧

席慕蓉的诗作一直颇受瞩目,其中亦有异于诗作的特色,评论其诗作的文章颇多,散文作品较特殊之处,如‘花’在席作之中所占地位十分重要,另外,兼论席慕蓉的写作技巧,如颜色的搭配、问句的运用、重覆句型的使用。

特色——花的描述及色彩的使用

席慕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两大方面,一为对花卉的描述,二为颜色的词汇使用。在于“花”的描述上,各式各样的花都能入文,其中又以荷花与她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席慕蓉本身具有是画家的身份,在颜色的运用上,自然比较于其他作家贴切,形成她的一种特色。

特色——重覆的句型及问句的使用

席慕蓉的写作笔法擅长运用重覆的句型,使她的文章呈现舒缓的音乐风格而充满了田园式的牧歌情调,在句法的经营上,除了着重整体的效果外,也追求词藻的华美。她的文章都以人物作中心,在浅白的诉说里,很容易看出她的真诚,具有冲澹型散文的特点。

在席慕蓉的作品中‘问句的使用’是一大特色,无论是在文中或文末出现,事实上,她想要表达出的可能是一种模糊、不确定的心态,她不仅在自问同时也在向读者发问。尤其,当席慕蓉在使用问句时,通常不会只使用一次,常常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覆运用,连接而下,营造出一股沉重的气氛将全文笼罩。

篇5:席慕容经典诗集鉴赏

席慕容经典诗集鉴赏

假如爱情可以解释、誓言可以修改

假如你我的相遇,可以重新安排

那么,生活就会比较容易

假如,有一天

我终于能将你忘记

然而,这不是随便传说的故事

也不是明天才要上演的戏剧

我无法找出原稿然后将你将你一笔抹去

——席慕容《错误》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暮与朝

——席慕容《古乐府》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

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

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

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

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

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

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

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席慕容《无怨的青春》

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

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的。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还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

现在,正是,

最美丽的时刻,

重门却已深锁,

在芬芳的笑靥之后,

谁人知道我莲的心事。

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就是,

太迟……

——席慕容《莲的心事》

在那样古老的岁月里

也曾有过同样的故事

那弹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岁吗

还是说今夜的我

就是那个女子

就是几千年来弹着箜篌等待着的

那一个温柔谦卑的灵魂

就是在莺花烂漫时蹉跎着哭泣的

那同一个人

那么就算我流泪了也别笑我软弱

多少个朝代的女子唱着同样的歌

在开满了玉兰的树下曾有过

多少次的别离

而在这温暖的`春夜里啊

有多少美丽的声音曾唱过古相思曲

——席慕容《古相思曲》

假如我来世上一遭

只为与你相聚一次

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

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和悲凄

那么就让一切该发生的

都在瞬间出现

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

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

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诗

然后再缓缓地老去

——席慕容《抉择》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

我将流浪抹在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

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

漠然地不再相识

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

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装师

——席慕容《邂逅》

一直在盼望着一段美丽的爱

所以我毫不犹疑地将你舍弃

流浪的途中我不断寻觅

却没料到回首之时

年轻的你从未稍离

从未稍离的你在我心中

春天来时便反复地吟唱

那滨江路上的灰沙炎曰

那丽水街前的一地月光

那清晨园中为谁摘下的茉莉

那渡船头上风里翻飞的裙裳

在风里翻飞然后纷纷坠落

岁月深埋在土中便成琥珀

在灰色的黎明前我怅然回顾

亲爱的朋友啊

难道鸟必要自焚才能成为凤凰

难道青春必要愚昧

爱必得忧伤

——席慕容《回首》

总希望

二十岁的那个月夜

能再回来

再重新活那么一次

然而

商时风

唐时雨

多少枝花

多少个闲情的少女

想她们在玉阶上转回以后

也只能枉然地剪下玫瑰

插入瓶中

——席慕容《千年的愿望》

那女子涉江采下芙蓉

也不过是昨曰的事

而江上千载的白云

也不过只留下了

几首佚名的诗

那么我今天的经历

又有些什么不同

曾让我那样流泪的爱情

在回首时也不过

恍如一梦

——席慕容《悟》

我喜欢将暮未暮的原野

在这时候

所有的颜色都已沉静

而黑暗尚未来临

在山冈上那丛郁绿里

还有着最后一笔的激情

我也喜欢将暮未暮的人生

在这时候

所有的故事都已成型

而结局尚未来临

我微笑地再作一次回首

寻我那颗曾彷徨凄楚的心

——席慕容《暮歌》

我知道凡是美丽的总不肯,也不会为谁停留。

所以,我把我的爱情和忧伤挂在墙上展览,

并且出售

——席慕容《画展》

我为什么还要爱你呢

海已经漫上来了

漫过我生命的沙滩

而又退得那样急

把青春一卷而去

把青春一卷而去

洒下满天的星斗

山依旧树依旧

我脚下已不是昨曰的水流

风清云淡

野百合散开在黄昏的山巅

有谁在月光下变成桂树

可以逃过夜夜的思念

——席慕容《月桂树的愿望》

只翟烩雾散尽 其实也没有什么

好担心的

我答应你雾散尽之后

我就启程

穿过种满了新茶与相思的

山径之后我知道

前路将经由芒草萋萋的坡壁

直向峰顶就像我知道

生命必须由丰美走向凋零

所以如果我在这多雾的转角

稍稍迟疑或者偶尔写些

有关爱恋的诗句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生命中有些邀约不容忘记

我已经答应了你只等你

的邀约

——席慕容《生命的邀约》

篇6:乡愁席慕容鉴赏

席慕容乡愁诗歌的特殊性 ,在于诗人心中特有的来自原始初民的民族深层心理积淀 ,她把乡愁放到了内蒙古草原 ,她的真正的故乡。下面为大家分享乡愁席慕容的赏析,欢迎欣赏!

乡愁

篇7:乡愁席慕容鉴赏

故乡的歌是一支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後

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鉴赏: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乡愁》《狂风沙》……22日晚的香港光华新闻文化中心里,诗人席慕容一首首诵读自己关于故乡的作品,时而哽咽。

这场以“诗歌中的乡愁”为名的“文人沙龙”,是她参加本届香港书展以来,第二次当众朗诵诗歌。对于诗歌写作,她认为,诗是有生命的,有时靠外貌,有时靠内心,有时则靠着笨拙的渴望。

作为席慕容多年诗歌创作的核心意象,“乡愁”更被频频提起。1943年出生于重庆的席慕容祖籍内蒙古,父母皆为蒙古族,草原文化对其写作和精神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沙龙现场,她展示着自己拍摄的一张张照片,从草原上的牧羊人和湿地,到草原沙漠中的湖泊,席慕容说,草原是我的故乡。

“我父亲不舍得回来,而我没有对草原的记忆。”席慕容回忆说,“所以我就回来帮父亲看。”46岁之前,她从未到过蒙古高原,而现在,她希望自己可以冬天时在台湾,夏天时回到故乡。

谈到儿女是否能明白自己的乡愁时,席慕容记得,此前完全不理解她情绪的女儿,在留学时听到蒙古音乐的唱片,会突然懂得妈妈为什么会流泪,“歌里的孤独和寂寞她明白了”。

“生命在成长,有一个时间,故乡会来找他。”席慕容说。

篇8:席慕容散文《悠长的等待》鉴赏

席慕容散文《悠长的等待》鉴赏

《悠长的等待》

一个女性艺术工作者的领悟

我今天才能明白。真的,要到今天,我才能知道,很多事情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只有等时间来证明,很多很多事情只有在回头看的时候才能够得到澄清。所以。在事情发生的当时,要生气或者要争辩似乎都没有什么用处,家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应该就只是安静地等待,等待时光和岁月把所有的证据拿出来。

可是,在二十年前,在我的大学毕业美展上,我却不知道要怎样来回答阿雄说的话。

阿雄和我们同届,他虽然不是艺术系的,但却因为和艺术系男生同一个寝室的缘故,和我们这一班男女同学走得很近,我们系上的活动他也常来参加。

那天,他来看我们的毕业美展,站在走廊接待签名的桌前,用一种很奇怪的语气对我们这些女生说:

“其实,你们这些女主根本就是来捣乱的。占了人家男生入学的名额、上课的名额、到今天,又来拼死拼活占了人家得奖的名额;实在没道理!”

我们三四个女孩子坐在桌子的'后面,原来是微笑着招呼他签名,可是他根本不理会我们递过去的笔,仍然大声地对我们说:

“我问你们!你们知不知道?这些第一名第二名的资历对将来要继续干这行的男生有多大用处?你们是来捣什么乱?你们这些女生现在拼成这样到底是要干什么?到最后一个个一出校门就嫁人生孩子去了,这些奖要捧回去当嫁妆吗?有什么用?”

我开始生气了,把笔一摔,站起来回答他:

“为什么没有用?假如我们以后一直画下去的话当然就有用!你们男生将来还不是会结婚会有家累也会有入改行?”

阿雄面对着我,竟然哈哈大笑起来,他用更大的声音对着旁边的同学说:

“好笑啊好笑!整个美术史上就没出过几个象样的女画家,她还不明白吗?她还能这样天真吗?”

二十年前的我是很天真,所以才会在那天和阿雄吵得面红耳赤。那个时候的我实在并不能明白,原来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单独或者仍然发生的,所有单一的现象后面都有那潜伏着的来龙去脉。

我所处的时代,其实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女性可以完整地发挥她们能力的时代。不管是在东方或者在西方,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女性在受教育的机会上几乎可以说已经和男性完全平等了。

因此,一个女性可以在正常的情况下得到和男性完全相同的求知机会,如果她能够善自把握,那么,她所表现出来的成绩应该可以和她所放进去的努力成正比。

但是,整个的社会却还没有准备好。

这个千年来一直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却还没有准备好,所以才会有人认为是家庭电气化的结果促成了职业妇女的出现,或者因为副刊兴旺才会造成女作家的出头,这单种种似是而非的荒谬说法在近十几二十年中间不断地被传述着,说的人和听的人都似乎暂时满意了,可是,这实在并不是事实的真相。

事实的真相并不是这样的。在我们的上一代以前,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嫁人和去生孩子。好女孩的一切都是为了准备将来的婚姻,而结了婚以后,好妻子和好母亲的传统定义就是——放弃你自己心里一切的好恶,从今以后,只能以你亲人的好恶来决定你一生的方向。

所以,很多妇人就这样交出了她的一生,并且以为这是唯一的道路。

而其实在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很多的可能、很多的发展和很多的自由,我们的命运,是上一代以前的妇女所无法想像得到的命运。

在这条路上,现代女性所要做的,并不是去和男性争夺什么,而是去和男性并肩往前走去,一起去观察、学习、并且努力去改善这个世界。

今天的我,虽然并不是一个特别出色,将来可以走进美术史里的画家。但是,只要女性能够明白自己的命运,也能把握一切的学习机会,能够知道,除了做女儿、做妻子、做母亲之外,我们也可以在几十年的人生岁月里做我们自己另外还想要做的那个角色。那么。我相信,二十年以后,或者再二十年以后,一定会有很多杰出的女性画家可以走进美术史,我相信一定可以的。

当然,我现在说这里话的时候,也没办法拿出任何的证据来。但是,假如二十年前的阿雄今天遇见我,我就可以微笑地向他说:

“你看,阿雄,二十年了,我还一直在画画,所以我并不是要在心和你们男生捣乱的。我虽然有家累,可是也并没有改行。所以你该承认,女生也有权利把画画当作一生的事业的。”

因此,证据的提出需要一种悠长的等待。也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当然,更需要女性本身的自省自觉。

让我再说一句吧,我们并不是要去争夺,也不是要去刻意表现,我们只是想在自己这一段生命里做一次我们自己。我们可以用很多的时间来尽量做好一个女性应该做好的那些角色,就像男性也要做好丈夫与父亲的角色一栏。但是,我们也有权利给自己另外走出一条路来,在这条路上,我们只是一个独立的生命。

我们应该有权利在某些时刻里,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生命。

我们应该是可以有这种权利的。

【拓展】: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

1963年,席慕蓉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多项奖项。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

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1] 。

篇9:席慕容散文

有那么多事逼在眼前,有那么多工作要做的我,却差不多花了整个早上的时间来看一朵荷花。

去年从朋友那里拿来的荷,这几天开出了两朵。一朵比较小的先开了,一朵极大的这一、两天才开,莲叶田田,红荷出水,迎风有香气,小小的院落竟然古意盎然,芬芳有致起来。

涉江采芙蓉的时代,荷叶与荷花应该就是这个模样了吧。荷真是我的乡愁,对一个古远的时代与古远的爱情的乡愁。那样单纯厚实的造形,却给我以那样动心的感受,只觉得它的每一根线条,每一片色彩都是有渊源,有来处的。

不知道是看多了书中的荷,还是在古远的日子里曾多次涉江采芙蓉,总有一个很奇怪的感觉,总觉得荷花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友人,并且,在初识的那一次就是一见倾心,不忍离去,就这样过了几千年。

【席慕容散文鉴赏《我的抗议》】相关文章:

1.席慕容散文《金丝雀》

2.席慕容散文《白鸽》

3.席慕容散文摘抄

4.席慕容的散文

5.席慕容散文写给幸福

6.席慕容优美的散文

7.散文鉴赏

8.抗议范文模板

9.席慕容散文《床边的故事》

10.席慕容散文无怨的青春

下载word文档
《席慕容散文鉴赏《我的抗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