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泛黄的老照片的散文

泛黄的老照片的散文

2022-05-28 06:57:0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比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泛黄的老照片的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泛黄的老照片的散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泛黄的老照片的散文

篇1:泛黄的老照片的散文

泛黄的老照片的散文

如梦尘烟,若隐若现。站在五月记忆的门槛,轻轻掀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回忆扯痛了谁的心,泪水打湿了谁的脸……

父亲着一袭蓝色的长衫,露一抹淡定从容的笑颜。母亲温柔慈祥的目光,包含了多少深爱,定格在昔日的秋天。他们的内心,隐藏了多少爱如潮水的想象,花儿为谁绽放,真情为谁奉献。

岁月斑驳的墙外,将满地美好的思念一一铺展。当落红满地,风卷走了尘埃。只留下那经历风霜的眉眼,凝视这天地人间,默默无言。

沉寂在一个人的黄昏,体会不被打扰的宁静与心酸。细细回味和感受,曾经相守的家庭幸福与快乐气息。

我的慈爱的父亲母亲,给过我们多少关爱与关怀。看鸿雁低飞,天空盘旋,似乎想把我带进了一个难以忘怀的童年。

那灰色的木门,长长的庭院;密实的篱笆,土坯墙的猪圈。母亲在打扫庭院,母亲在厨房做饭;母亲在给梧桐树浇水;母亲在灯下纺线线。

每每到了星期天,童年的我,总是和母亲四姐站在门前路边。期待父亲高大的身影,微笑的面庞,矫健的步伐,向我们大步走来。门前那条弯弯的小路,承载了儿时多少美好的盼望,是童年最幸福美好的天堂。

父亲用他那布满老茧的双手,在裁剪,在缝纫,在种地,在拉车,为我们撑起了一方蓝天。母亲瘦弱的肩膀在扭动,她在缝着钮扣,在除草,用力拉着绳子,让我们走在后边。她给我们依靠,帮我们学习,是给我们挡风遮雨的.大伞。

照片里的大姐,貌若桃花,笑的好灿烂。她是为考上一流大学高兴,还是为有了漂亮的女儿欣喜。那美丽的小院,似乎一直回荡着大姐好听的声音:“小妹,你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嘿!我的可爱的女儿,长得真好看。”大姐说话永远是那么轻柔细语,让人心里感觉很甜很暖。能给人鼓励,正能量,让你不会沉迷驻足,只想一心奔向前。

二姐的一双丹凤眼,此刻充满了款款深情。大姐上了大学,为了扶持家里,给父母减轻负担。二姐初中一毕业,就早早的工作上班。风里雨里,在拖拉机厂修电机忙活。有空还会带着我和四姐出去游玩,帮我们梳头洗脸。虽然有时也有点脾气威严,但二姐很是利索能干。家的里里外外,一直都是她在打扫,闲时就帮母亲洗洗涮涮。

三姐从小一只眼睛不好,有点近视,却是倔强不肯认输。游泳体育,个个是强项。初中一毕业,就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只有她自己的心最懂。眼睛做手术那年,别人疼的都哇哇大叫,可三姐硬是一声没吭,忍受下来。后来,三姐的眼睛,渐渐恢复了视力,她更加努力了。工作后,又靠顽强拼搏的精神,考上了医学院,成为一名当之无愧的医生。

哥哥人长的很是阳光,小帅哥一个。虽说家里对他有点娇惯,却心肠最软,见不得别人有点困难。一副侠义心肠,喜欢助人为乐。天生爱笑,是个乐天派。在我们下放农村的日子,经常回村给生产队帮忙,得到了村里人的好评。

四姐,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肤。人送外号“大眼睛”。要是那天惹我们生气了,我们就会高唱起:“大眼睛大眼睛,黑天睡觉不点灯。”气的四姐哭笑不得。

四姐和我年龄最接近,所以我们俩在一起的时光最多。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一起睡觉,也没少吵架。四姐胆子大,我胆子小,我们互补,在遭遇下放那段难忘的日子里,每当我受到别人欺负,全仗四姐为我撑腰打气,保护着我。

至于最小的我,天生一个小番瓜。圆脸,头顶扎个啾啾。因为最小,睡觉喜欢挤在母亲身旁。有姐姐哥哥的呵护,有爸爸妈妈的关爱,我的人生路布满阳光。是啊,亲情是力量,给了我多少支持,让我拥有了温馨的家园;亲情是海洋,带着我奔向远方,让我前进旅途不孤单。

谁料世事难料,风起云涌。高中那年,母亲因病忽然离我们而去,从此心里埋下了思念的种子。一次次倚门而待,希望母亲不期而至的身影,脚步走近。抬眼望处却是梦幻一场,任我泪水沾衣。

母亲走后一年,想不到挚爱的大姐相继离去,让我们更是痛彻心扉,肝肠寸断。天不遂愿,只有咬紧牙关,把痛苦深埋,不相问……

和父亲生活在一的日子,留下多少欢乐和回忆。父亲给了我无尽的爱和关心,使我备感家庭的温暖。可十年后,父亲又撒手西去,让我又一次心如刀割,泪如泉涌。生活真是有悲有苦有难忘,有血有泪有忧伤。

携一颗零乱远行,落寞的旅程,感受他乡落叶缤纷片片敲击,砸痛了流浪的心。扯落这情感的帷幕,合上那道心门,阻隔世间变幻莫测的烟云曾经。

轻轻合上泛黄的照片,不知何时,眼泪再次打湿了眼眶。往事如云,往事如烟,轻轻飘过心田。看窗外又是一方蓝天,百花盛开,蝶蜂翩翩。

春来听燕声鸟鸣,抬头寻堂前旧燕,展翅不识人间眷恋。只顾修筑新巢,在空中飞翔往返。一年又一年,花开花又谢,送走了东风春天,迎来了萧瑟一片。落日余晖下,谁的泪,悄然滑落于嘴边……

岁月流逝,脚步匆匆。唯一留下的,就是这张黑白泛黄的老相片。她站在深色的背景里,诉说着昔日过去,见证了漫漫红尘里坎坷苦痛,以及那淡然远去的漂浮人生,离合悲欢……

篇2: 泛黄的老照片作文

泛黄的老照片作文

在人生中一定有许多我们印象深刻的回忆,对于那过往的事,我选择以照片来记录。从照片寻找出过去的种种美好回忆,实在令人回味无穷。

某一天,我在整理房间,那时我把书架上的书都搬下来,准备来个大扫除;在搬运的过程中,我看见有张照片从书中掉了出来。我看了看,是我和过世的奶奶拍的,也是我唯一和她的合照,在那之前,我却怎么都找不到。奶奶抱着我在公园里,她用和蔼可亲的笑容迎向我,使我感到很温暖;不幸的是,她在我年幼时就过世了,虽然那时我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但我知道她是最疼我的奶奶。这张照片在别人眼里就像一个垃圾,但是在我心中却是最美好的回忆;想到奶奶每一天不辞辛劳地照顾我,只要我想做的`事,就尽力帮我完成,小时候我体弱多病,因此只要我一生病,奶奶就很担心。

这一张照片把我带进过往的时空,回味我和奶奶的点点滴滴,使我不禁流下眼泪,滴在那早已泛黄的旧照片。

时光流逝得极快,过往的回忆也逐渐被我淡忘了,说不定我的这张照片会泛黄,也可能被氧化;但也因这张照片唤起我过去的回忆,把她和蔼的笑容、布满皱纹的脸孔,深深地刻印在我心中。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对奶奶的爱逐渐的增加,我知道不管过了多久,奶奶心中一定还记得我,我也记得那疼我的奶奶。

篇3:泛黄的老照片叙事作文

泛黄的老照片叙事作文

月朗风清,微风吹拂,皎洁的月光射进屋内,月色朦胧,清风吹动窗帘,也撩动我的心。我走入书房,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泛黄的相册,轻拂去一层薄薄的灰尘,翻起那久远的回忆……

翻开相册的第一页,是四个女孩的合影,照片正中间有一座古香古色的教学楼,门前有一条小路,两侧是绿油油的草坪。四个风华正茂的女孩捧着书本向镜头缓缓走来,其中就有我的曾祖母,那时的她,烫着一头卷发,淡淡的柳叶眉,嘴角微扬,眼中含笑,穿着一件无袖的浅色旗袍,前襟右掩,长度过膝,脚上还踏着一双黑色凉鞋,整个人看起来既年轻又书卷气十足。爷爷告诉我,曾祖母是那个年代的大学生,照片记录了她美好的学生生活。

穿梭于照片的海洋,漫溯于时光之中。突然,一张照片吸引了我的目光,让我再一次沉浸在老故事的温情里。

天高云淡,微风吹拂,一个个挺直的脊梁都弯下去了,几棵大树孤零零地站在一望无际的稻田中。一群年轻人坐在稻田边上,女生梳着麻花辫,穿着浅色的粗布衬衫,男的'都梳着寸头,穿着军装或汗衫,大汗淋漓,憨憨地笑着。爷爷居中而坐,笑得一脸阳光灿烂。他梳着乌黑光亮的寸头,黝黑的皮肤,穿一件白衬衫,一手托着草帽,向着镜头挥手,但眼神清澈,神采飞扬。爷爷在乡下一待就是8年,乡下记录了爷爷的故事,也记录了一代中国人的故事。爷爷对我说:“这是他一生最艰苦的岁月,但也是他最美好的时光。”

影集翻得越薄,距离如今便越近。我看到母亲年轻时的照片,去重温她秀丽端庄的模样。

灯火阑珊,几盏大红灯笼在风中摇曳,妈妈站在一座古香古色的钟楼下,梳着马尾辫,洁白的皮肤,一件粉色的连衣裙,手里提着一个红色的包,一双黑色皮鞋,整个人显得青春靓丽。这是妈妈年轻时的照片,这张照片记录了她美好的青春时光。

身在数码时代,用手机、相机可以轻松记录生活的每一刻,而在那个时代,用胶卷记录的却是生活中最值得珍惜的时光。所以,让我们重新去寻觅那些泛黄的老照片中最动人的故事,去聆听那些故去的人儿,讲那过去的岁月……

篇4: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作文

甜润的空气在周围荡漾开来——月亮笑了。它的清辉通过附近的窗口毫无阻拦地泻在一架宽大的书橱上。轻轻地,抽屉开了,一本影集踉踉跄跄地走了出来,一张老照片掉出来了,它揉着惺忪的睡眼,甩着疆硬的手臂,坐下来对着影集说:

“瞧啊!我的画面还是那么清晰!”

影集仔细地端详起来:这是一张母女合照,女儿大约五、六岁,穿着一件牛仔衣,母亲大约30岁,穿着一件黑上衣。女儿黑色的短发随风飘扬。她们依偎着;身后是一棵高大的梨花树,嫩黄的树叶中已迸出许多纯洁的'花儿。它们依偎着;梨花树下是一条幽幽的小径,旁边有一些深绿的树叶儿,仿佛在思考。它们依偎着。一阵轻快地鼾声裹着影集的目光飞出窗外——月光是那样美,像杯香醇的美酒,饮一口,就醉了。这可不比十年前的月亮,十年前的它,像青涩的果子,酸中有甜。影集不想了,因为它看见了另一张老照片,披着一股书香优雅的说:

“请看我!我的画面是多么充实呀!这么多的孩子,他们都长大了!”

影集和老照片看去:这是一所学校的一角,一盆盆五彩缤纷的花儿衬着孩子们上翘的嘴角。孩子们的胸前都飞扬着一条红领巾——那是荣誉的象征,标志着一个新阶段。

新老照片和影集,一齐注视着熟睡中的孩子,她的思维正在快速地转。它们又看了一会儿那隐在云雾中的月儿,便落到抽屉里期盼着美好明天……

篇5: 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作文

1937年8月28日这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上海火车南站向往常一样热闹、繁华。

车站中一片喧闹,人们等待着列车,迎接亲人,小贩也在吆喝叫卖。

人群中有一对夫妇,爸爸用手抱着孩子,妈妈在一边拉着他的小手逗孩子玩。那孩子也向妈妈招招手、握握手,还不时发出“咯咯咯”的笑声,一脸的开心。一家人在火车站上开心地说笑着,并不时翘首企盼,迎接着爷爷奶奶的到来。

突然,传来一阵阵隆隆的.响声,人们循声望去,天空中有几十个小黑点在慢慢移来,再近些,原来是一架架挂着太阳旗的日本敌机。

车站里候车等待的人们立刻乱作一团,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四处乱窜,有的跑出火车站来到大街上,有的立马躲进候车室,有的在街上看见飞机马上跑进车站……顷刻间车站硝烟四起,混乱一片。

那对年轻的夫妇立马抱着孩子逃亡站台,准备上车避难。就在这时,一颗从天而降,正好落在他们的旁边,父母为了保护那个孩子,一手把他推出去。“轰”的一声,那颗爆炸了,四周的房屋坍塌了,墙壁倒塌了,那孩子的父亲和母亲被压在了下面,顿时血肉模糊。

喊叫声、呻吟声、呼喊声……充斥了整个火车站,但这声音渐渐地,渐渐地,就被轰炸声给淹没了。

过了许久,敌机终于停止了轰炸,飞走了,整个上海火车南站一片死寂。

远处的房屋被摧毁了,近处的天桥都断了,铁路扭曲了,地上满是碎砖碎瓦,只剩下断壁残桓。整个车站一片狼藉、面目全非。

突然,一阵嘹亮的哭声刺痛人心,只见铁轨上坐着一个小孩。他衣衫褴褛,左手还被炸伤了,脑袋上还有血迹,在那里大哭,仿佛在说:“妈妈!爸爸!你们在哪里!”可他却不知道,他的爸爸妈妈永远不会回来了。

这究竟是什么造成的?是战争!是战争!这一切都是战争造成的。他让多少家庭失去了幸福,让多少孩子失去了亲人,让多少老人失去了儿子……这难道就不能改变吗?让我们行动起来,维护和平,让我们一起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我希望能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温暖,不在受到伤害,不在得不到爱。

篇6:老照片散文

老照片散文

那天在家收拾东西,翻出了两张二十多年前的照片,女儿也凑了过来,指着照片问我:“妈妈,这是你吗?挺好看的呢,这是在哪儿呀”?我告诉女儿,那时的我只比她现在大两岁,却跑到离家七八百里的地方挣钱去了。

九一年冬天,刚刚十七岁的我,和村里的几个姐妹一起,跟随来村里招工的一个叫郑美凤的工头,准备去荣成打工。从各个村子招的工人,都在郑美凤家——后村西邵疃村集合,离这儿远的就让家里人骑自行车送来,近一些的就自己走着,都用蛇皮袋子装了衣服被褥、日用品,以及煎饼等一些吃食。下午两三点钟的时候,工头包的一辆中巴车就拉着我们这一车男男女女出发了,我们都是第一次离开家到那么远的地方,一路上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即将去的地方,议论着路上看到的景色,好不兴奋!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我们经过荣成市里,冬天天黑得早,外面的一切早已淹没在夜色里,只看到比我们日照高很多的建筑物从车子旁闪过,还有一路的灯光绚烂 !车子继续往城外开,大约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来到崖头镇崖西养殖场。一下车我早已经分不清东西南北了,直到现在回忆起还是感觉他们那儿的房子门都是朝西的 。养殖场紧邻大海,主要养殖海带、扇贝等海产品,每年的十一、十二月份是海带苗放养的季节,我们这一批招的工人就是来夹海带苗的。

我们一起来的男女工都有 ,各住一间屋子,女孩子多一点儿,住了一间大的屋子,里面没有间隔,大通铺,用砖垒上去四五十公分高,上面铺了木板, 就是我们的床了,各人找个地方,把自带的被褥铺上,日用品摆在旁边,就是自己的一方天地了。

我们安顿好后,第二天就开始干活了。 我们这些女工负责在车间大棚里夹海带苗。把泡好的夹苗绳放在拉板上固定住,然后用左手拉动夹苗绳,逆向绳子的纹路一拧,苗绳就分开一条缝,这时用右手把海带苗的根捺进苗绳开缝处,左手一松,一棵海带苗就夹好了,每隔十厘米左右夹一棵苗,一条绳子大约四米长,能干的一天能夹大约一百条苗绳,我因为年龄最小,一天也就能夹七八十根,(一根绳挣多少钱,我已经忘记了,只记得除了吃饭,一个多月的时间,拿回家一百一十块钱)。男工们则忙着把夹好苗的苗绳漂洗一下,收集成一挂一挂的,搬到船上,然后运到数海里外的海面上挂养。 还得负责把新鲜的海带苗从海里搬到岸上,迅速运到屋内,我们就忙着将这些海带苗夹到苗绳上。天气已经很冷了,车间大棚是南北通风的,再冷也不能关门,温度高了,海带苗容易烂,我们穿着水靴,坐在冰冷的大棚里, 手里拿着冰冷的海带苗,一棵一棵快速的夹着,衣服被海带苗上滴下的水弄湿后变得硬邦邦的,站起来一走,刷拉刷拉响,像穿了一件铁页子衣服,那时的苦和累已经忘记了,只记得那时的冷,只记得那时食堂里的大馒头真好吃!放了肉熬的大锅菜真香!

赶上下雨天不能出海,就不干活了,因为夹好的海带苗需要及时放养到海里。记得一个下雨天,我们闲来无事,(那时没有什么娱乐节目,只在晚上的时候,可以到厂办公室看一会儿电视,那时的电视节目10点之前基本就结束了),都躺在大通铺上睡觉,睡醒了,快到吃饭的时间了,实在无聊,就开始聊天,聊够了,有一个叫文娟的女孩子就说:“我们来打个赌吧,谁能不就菜吃上两排大馒头我就给她五块钱,如果吃不上就得给我五块”!(我们一起来的这些女孩子,就数这个文娟家庭条件不错,她平时干活不怎么积极,三天两头请假躺在宿舍里玩儿)那时候我们一天工资也挣不了五块钱,因此,这个诱惑还是挺大的! 食堂的大馒头是那种长方形的,一排是四个,大约半斤重,那时食堂按人头扣饭费,馒头却是管饱的.,我们都是年轻力壮的,平时一排馒头一使劲就吃了,但是还没见哪个女孩子能吃上两排大馒头的,半天没人吭声,本以为这个赌打不成了,可睡在西南角的一个女孩突然发话了:“我能吃上”!我们一看,是文文弱弱的桂玲,就不太敢相信。文娟快速去食堂打来两排馒头,桂玲开始吃了,吃第一排的时候,没费多大事儿,第二排刚吃了一个 ,就开始打饱嗝,下咽的速度就很慢了,在我们的注视下,勉强吃完第二个,再往后越来越艰难,第二排的第三个馒头吃完时,眼泪已经下来了,我们都劝她:“不要再吃了,会把胃撑坏的”!她看了看我们,没说话,继续一点一点往下咽……直到坚持把最后一点儿馒头吃下去,当然,文娟兑现了诺言,掏出五块钱给了桂玲。很多年以后我都记得桂玲流着泪往下咽馒头的样子:她不光是为了承诺,她是怕输掉那五块钱啊,我们出这么远的门儿,身上也就带个十来块钱,谁家有钱舍得孩子跑这么远来打工啊。

我们干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这批海带苗就夹完了,要走的前一天晚上,下了一场小雪,我们一大早起来心情都不错,第一次出门儿,虽然呆的时间不是太长,可那时也没个电话,给家里写了报平安的信也不知收没收到,我们的心早已经飞回家了! 吃了早饭,有几个照相的到厂里来了,我们本村一起来的四个女孩子,一致决定要留个影!我先照了一张单人照,一件红毛衣,是姐姐亲手织的,本来是她的,因为我要出远门儿,临来时,姐姐就把这件红毛衣送给了我,外面套的一件浅粉色休闲夹克衫,搭了白色的围巾,都是借了我们本村一起去的高玲的,穿了来时刚买的一条黑色老板裤,天蓝色内增高的牛仔鞋,合影的时候,又借了另一个女孩儿的一件桃红色的小西服,照例搭了白色的围巾,我们都把自己认为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就在厂子后面的松树林里,薄薄的一层雪,衬着绿色的松树,映着我们年轻的如花的笑脸 ……

篇7:简单修复 让泛黄破损的老照片焕然一新!

图1

修复的效果很不错吧?不但让破损的老照片修复完整,还做成了彩色,是不是颇有点年轻时意气风发的风采呢!接下来,就快来看看是如何修复的吧:

1、在“美图秀秀”软件下打开待处理的旧照片,首先来修复破损的地方。进入“美容”菜单下,利用“消除黑眼圈”功能,在人物脸部和身体完好的地方取色,涂抹在破损的地方。当然每一处的修复都要重复取色涂抹,仔细修复多个破损处。

图2

2、为了消除照片的斑驳纹理,可以利用“磨皮/祛痘祛斑”功能,选择一键深度磨皮。

图3

3、接着进入“美化”菜单下,先调节“清晰度”,并选择“局部变色笔”来给照片重新上色。当然每一处都需要更换不同的颜色,具体的颜色在下图中表明,

如果要想色彩鲜艳可以重复上色多次。

图4

4、然后点击界面右上角“抠图”功能,将修复的人物利用“手动抠图”抠取出来。

图5

5、跳转到“抠图换背景”界面后,点击背景设置,设置纯白色背景,大小尺寸可根据原图大小来定。然后适当拖拽蓝色选框,调整前景人物的大小位置。

图6

6、在白背景的映衬下,觉得肤色还不够真实的话,可以再到“美容”菜单下,选择“皮肤美白”,选择合适的肤色,涂抹人物的皮肤。多多尝试以达到真实的肤质效果就好。

图7

最后看看修复后的效果吧:

图8

篇8:透过那泛黄的老照片作文750字

透过那泛黄的老照片作文750字

当曾一时风光无两,雄霸天下的胶片业巨头柯达无奈地宣布破产,当各式各样功能炫酷,造型高端的单反成为摄影师手中的新宠,当众多的智能手机巨子为旗舰机型装上像素高得令人咋舌的摄像头……我们不得不承认,曾经记录着我们悲欢离合的胶片时代,终究还是在一片唏嘘中,缓缓落幕。

历史总是如此冷酷无情,新电子信息统治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旧王者的黯然离场作为背景,纵令人唏嘘,令人流连,却总是无可奈何。

其实何止是黑白胶片,生活中的一切一切,都在面临着现代技术的入侵和侵蚀。纸质化阅读的备受冷落和电子阅读的方兴未艾;书信的逐渐绝迹和电子邮件、微信、QQ等即时通信的大行其道;磁带和CD在角落里蒙上岁月的灰尘,而MP3、MP4里存满了每一首最爱的歌曲……是的,不知不觉间,现代技术早已将我们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攻城占地,势如破竹。

然而,当我们臣服于现代技术那娆媚的风姿和高贵的裙摆时,是否也曾想过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带来海量的'信息储存,光速的传播速度,便捷丰富的资源外,是否也意味着美好的“稀释”,传统的遗失?你是否也曾对曾经伴你度过艰辛峥嵘岁月的“鱼书”和“随身听”们,有过一丝不舍和留恋?

真正有底蕴的文化,必有泥土的厚重,纸质的轻盈,和木质的清香,而非金属、玻璃和塑料的冰冷。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不再高不可攀,然而打开手机和相机,液晶屏上的照片,却不过是无数个晶体堆叠的机械体,冰冷而没有生命;电子阅读的普及,使图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碎片化、娱乐化的阅读倾向,使我们很少能再静下心来,在雪夜拥一大炉,捧一杯茶,品读智慧的芬芳;电子邮件、QQ的大行其道,使空间不再成为心灵的阻隔,然而碎片式的简短回复,不但使人的思考变得肤浅苍白,也再也品味不到“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的幽怨温情以及每个文字背后如泣如诉、辗转斟酌的纠结缠绵……生活方式的变迁,是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正如王开岭所说的,是古典与美感的消磨与丧失。

可怕的是,这种丧失,我们还浑然不知。

于是,佳能的“感动常在”听上去更像一句难以实现的诺言。而偶尔翻开母亲的相册,我却总能收获发自内心的感动。因为,即使泛黄,却依然能看见那一抹动人的微笑。

【泛黄的老照片的散文】相关文章:

1.两张老照片散文

2.那些泛黄的记忆散文

3.幸福留下泛黄的记忆散文

4.老照片作文700字

5.老照片随想作文

6.打开泛黄的台历诗歌

7.六年级老照片日记500字

8.老照片的作文900字

9.一张老照片作文200字

10.一张老照片的作文

下载word文档
《泛黄的老照片的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