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八佰》有感
“不废江河”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观看《八佰》有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观看《八佰》有感,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观看《八佰》有感
晚上,一家三口相约看了场电影《八佰》,这是半年前爷俩就心心念念想看的,我纯粹是湊热闹的陪同者。素来我对战争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就不感兴趣,特别抵触的就是那些粗制滥造的抗日神剧。儿子说,这部电影是历史重现,一定不会让我失望。
疫情过后,电影院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喧嚣,只是增加了扫健康码、戴口罩的刚性要求。影院里的观众还是挺多的,不知是影院解禁后的报复性消费,还是这部电影独特的吸引力,据说《八佰》的网上评分不错,最可喜的是很多年轻人前来观看。
观影之前,恶补了影片所讲述的时代背景。《八佰》故事梗概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即1937年的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国民党八八师五二四团副团长谢晋元率领400多人死守四行仓库,与日军顽强抵抗的故事。
总体看,整部电影拍得挺走心,也挺煽情的。一条河把四行仓库和英美租界就此隔开,四行仓库悲壮的抗战和对岸英美租界灯红酒绿的小资生活的强烈对比,还原了当时国人对抗战的迥异态度,一条河也把不同人的命运刻画得淋漓尽致。
我最感动的是那些死守仓库士兵的英勇行为,800中国军人(实际仅为400多)对30万日军,苦守4天4夜,惨烈程度可想而知,那些催泪的画面,让我哭得一塌糊涂,旁边的儿子也潸然泪下。他们并不是真的不怕死,而是在那种特殊的历史境遇下,没有选择的选择,左右都是死,为什么不死得更有尊严、更像个男人一些呢?
我还感动的是,在国家有难时,全民的觉醒是最重要的。这些寡不敌众的士兵,表面守卫的是四行仓库,实际上他们守护的是上海沦陷的最后一点尊严。当民众理解到了这一点,他们隔岸见证、支持、资助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你很难不被这些画面所触动和落泪,“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就如同现在一样,只要14亿中国人团结紧紧的,努力夯实我们的内功和实力,还有谁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还有什么困难是我们不能战胜的?
电影还原历史,当然无法尽善尽美,影片也不同程度存在为了烘托主题,生硬摆拍、带节奏的瑕疵。但《八佰》总体是正能量、让人热血沸腾的一部好电影。电影散场,老公问儿子,如果你在战场上,你会成为抱着炸药包跳下去的那一个吗?儿子认真想了想,坚定地说,他会那么做,尽管也很害怕,但那是一个军人的必然选择!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部电影,致敬历史,更鞭策未来。愿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永远记住:实力是最好的名片,对一个人如此,对一个国家更是如此!
篇2:观看《八佰》有感
最近朋友圈都在传电影《八佰》,于是准备一睹风采,一年里看不了几次电影。偶尔的心血来潮还是有的。
女儿不想去看,理由是浪费钱,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在网上看到了。可我不想等,带着儿子去看,儿子高兴极了。
自疫情以来,还是头一次进电影院。人不多,却没有感到兴致减退。我将会有2个小时多的时间在这里度过。
影片讲述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由420人组成的国军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日军奋战四天四夜的故事。为了扩大队伍影响,师长说有800人,史称《八佰》。
难以想象那时候的中国,是怎样的落后,受到了多少耻辱,一个泱泱大国被小小日寇打。可历史是存在的,它要让每一个中国人知道,我们的名族强大,是经过了无数前人的流血牺牲换来的。
影片中,打动我心的是,当有庞然巨物来摧毁城墙时,战士一个个轮番身绑炸药包,与怪物同归于尽。
哪个人不怕死,可在战争面前,我们的战士们,做的是保家卫国,不顾一切后果,拦截敌人,把生死置之度外。
由欧豪出演的一个角色,他一开始不敢开枪,不想打战。他说我只是一个农民,想来看看大上海是什么样子。
后来他的叔叔被日军凌迟处死,他又亲眼目睹,身边一排排战士为守护国旗而倒下,他开始觉醒,他是一个中国人。遇事不是逃避,要拿起枪去战斗,去打日本人。
师长谢晋元说,我们的国家病了,一听日本人要开战,多少人撤退。可我们要不怕牺牲,要让国人看看,用行动唤醒更多的国人。
作为领袖,他是这只队伍的灵魂。一道道军令,尽显男儿本色。
看哭了3次。虽然知道是假的,可影片还原了历史的场景,怎能不叫人动容。
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刹那间因为子弹,突然停止。在战争的年代里,如蝼蚁般,不能主宰自己的生命。
保家卫国,不是一句空话,它是真实存在的。为什么历史远去了,我们还要学习历史?
我想,这是我们生而为人,必须要学习的一堂课。牢记历史,懂得历史,才能更好的生活,明白自己活着的意义。
不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就从为自己的小家做点事。
教育好孩子,修养好身心,其实也就是为国家做了贡献。
篇3:观看《八佰》有感
为了还原1937年的时代质感,剧组不仅搭建起占地200亩的建筑,更不惜人工开凿了一条仿真苏州河,负责场景搭建的华谊兄弟(天津)实景娱乐有限公司在还原历史质感方面也做足了功课。对此,管虎坦言“几乎没有哪个电影剧组会真砖实瓦地对建筑场景进行1:1复制,《八佰》花了几年的时间来再现那个时代,就是希望能带给观众更好的体验。”王中磊则表示,剧组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一个“实”字,“整个实景搭建花了一年的时间,真实的筹备花了两年,剧组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已经三个月了,似乎还有不少没完成的事情。”同时,王中磊还感叹,“希望可以有一部电影作品,除了本身的观赏感、娱乐性之外,更能让观众铭记这段历。”
除场景外,管虎对片中出现的每一位演员要求都非常高,影片拍摄所需的千名型态演员志愿者全国七城面试正在进行当中。同时,片方还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特约演员,他们在严寒与酷暑的考验下已经接受了为期一年的军训,艰辛的训练被管虎称为“炼狱式的折磨”,军事教官臧雷更将这批演员称为“八百壮士精神的传人”,“这些演员流过的汗可以以斤来论了,这是我所了解到的电影演员接受军事训练最刻苦、最自觉的一次”。66位特约演员代表也亮相发布会,冒雨向在场媒体展示了他们的训练成果。被问及电影主演的甄选标准时,管虎坦言这次对主演也会同样严格要求,秉承着合适的、真正的好演员两个标准来挑选,除了必要的军事训练之外,还会对演员进行日常训练,“包括口音和形体,最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坐在一起对剧本不停地围读和研讨。”
篇4:观看《八佰》有感
临近岁末年关,网上又传了一阵《八佰》即将上映的消息哈,结果证明又是空欢喜一场,看到《八佰》是注定无望了。《八佰》上不了,本来要撤到元旦档的《叶问4》也不撤了,《解放·终局营救》、《特警队》也纷纷提档上映,大家看看这些片子拍得有多糟糕,就会理解影迷们对《八佰》的期待为何如此强烈了。
如果你还没拿定主意是否去看《解放·终局营救》,那么毒舌君这篇影评一定会打消你观影的欲望;如果你已经去看过了,那么不妨瞅瞅这篇影评,看看下面的内容有没有说中影片的问题所在。
由于毒舌君要详细分析影片,所以下面的影评内容一定会涉及大量剧透,如果介意的话,请看完影片再来。
毒舌君先不聊本片在情节、细节和角色上的问题,先来说说本片在本质和根源上的问题。毒舌君对主旋律战争片其实并无偏见,从小也是看着《四渡赤水》、《大决战》等主旋律战争片长大的,当时觉得这些影片也蛮吸引人的。
虽然长大后也逐渐明白主旋律战争片的诸多“先天缺陷”,但至少人家有那种艺术创作的认真劲儿,剧情是工整有序的、角色是鲜明扎实的,战争场面也拍得有板有眼。其实不只是这些主旋律战争片了,早年间的国产故事片,扎实的剧情和角色基本上都是标配。
而到了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像《解放·终局营救》这种主旋律战争片,一方面要遵循主旋律电影那些“你懂的”条条框框,一方面又要出于赚取票房的目的迎合观众,向商业大片看齐,两方面结合的最终结果,往往不是兼具主旋律电影扎实剧情和角色,以及商业大片火爆精彩感这些长处,而是恰恰相反,往往长处尽丧,缺点尽显,甚至还带有“抗日神剧”的高能范儿,《解放·终局营救》就是这种典型。
相信只要看过《解放·终局营救》就不难发现,本片完全丧失了传统主旋律战争片那种扎实的剧情和角色,尤其是剧情从头到尾毫无逻辑,彻底崩溃,仿佛剧情完全不需要讲道理,只承担为动作戏串场的功能就够了,而动作戏除了乱打乱炸一通,也严重缺乏商业动作大片应有的精彩与刺激感。
而且《解放·终局营救》绝非个案,纵观近几年的主旋律战争片,都有类似的问题,从而折射出当代的主旋律战争片创作者,在创作心态上的扭曲与浮躁,不仅丧失了老一辈电影人扎实细致铺排剧情角色的艺术功力,对于商业大片的理解也仅限于堆砌火爆感这种皮毛,创作上有太多的心机和顾虑,缺乏足够认真敬业的态度,还怎么能拍出好电影?
篇5:电影八佰观看心得
这周末和朋友一起去看了电影《八佰》,在之前没做过任何功课的情况下,到了才知道讲的是战争片,而且是很沉重的片子——八百壮士。
影片中有几处剧情另我颇为感动,尤其是欧豪饰演的端午一角,由起初的想活下来,想当逃兵,到后来的英勇护旗,他那句“飞机被我们打跑了!”是发自内心的呐喊,令我的内心触动,也是因端午的蜕变,他在弟弟小湖北心中的形象才变成了一个身披战袍,骑着白马的英雄。
影片中还有一处,是战士们争先身捆炸药包,跳下楼以身炸敌人的一幕幕,此时,对面租界里姚晨实验的角色(忘记了名字叫啥)含泪喊道:“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引起我诸多感想,真的是国人胆怯懦弱吗?回忆起,八国联军侵华时,仅不到两万外军,面对我国16万清军,只死伤几人就能获得“满载而归”,真的是我国人无能?懦弱?胆怯吗?远非如此,武器——实乃我国人之硬伤!骑兵、弓箭对战枪弹、飞机,战果可想而知啊!所以,也不怨士兵们胆怯,实在是曾经的代价太大,心中的恐惧太深;也不怨我国的创造力不行,实在是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等创新,武力装备急需啊!
遥观古今,只有正确的领导统治,上下一心,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电影八佰观看心得8
今年暑期档有一部大热影片——《八佰》,听说好评连连,妈妈迫切地在上映一周后就带我去观影了。一开始并不热衷的我,看完以后深受触动。
这是一部讲述淞沪会战末时在上海四行仓库,国军顽强抵御敌军的一场战斗。是以微弱的420多名士兵以少敌多对抗30万日军倭寇的惨烈战争。然而为了壮大声势,迷惑敌军,当时的团长对外宣称抵抗士兵有800余人,这也是《八佰》这部影片的由来——不是“八百”,而是“八佰”!
这样人数悬殊的战斗无疑是十分艰难的。其中有一个片段是最让观众震撼的:有重要人物要与仓库里的指挥官通话,有人捐了电话线却苦于无法送进仓库,爱国人士排队主动请缨跑过桥送电话线,然而无一例外都被日军射杀于桥上,这时看赌场的刀子自报姓名,冒着敌军的枪林弹雨,跑上桥,拾起前面英雄掉落的电话线向桥那头跑去,一枪,他倒下……又站起来跑出去,接二连三的子弹飞射而来,他无处躲避,两枪,三枪,他已经跑到桥那头,用尽最后力气将电话线抛向仓库,最后倒下……那边的战士终于顺利拿到电话线。仅仅是为了一通电话,仅仅为了跑过一座桥,就是数条人命……我的耳边一片沉寂,还有隐隐的啜泣声……
我没有生活在那样的年代,无法感同身受。但是这部影片让我知道今天的和平安宁来之不易,没有战争不惨烈,没有牺牲不让人痛心,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要了解历史,好好学历,走科技强国的道路!少年强则国强!
篇6:观看八佰电影心得体会
《八佰》源自抗日期间淞沪会战最为惨烈的、悲壮的一战,详细战役前后详情也是我等国人需要了解铭记的。
很是惭愧因为这部电影我才知道这场我国实际参战420人的战役,英雄先烈需要被铭记,因为有他们的前赴后继才有我等才有现在的生活。影片通过一河之隔的景象,将地狱与天堂呈现在观众面前。
当看到先烈隔窗望向河对面繁华景象时,我眼泪不自觉的流了下来,他们看的不是河对面,他们看得是现在我们安定繁荣的生活,这是支撑他们慷慨赴死的信仰,因为他们坚信积贫积弱、节节败退的中国终有繁荣昌盛的一天。而今天的中国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他们当时慷慨赴死的勇气和民族荣辱感。
突然想起川军抗日英雄苏国章回忆的那段对话
“去死,怕不怕?不怕!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国家”,打败仗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人失去民族认同和丧失国家荣辱。正因为在国家民族在最危难的.时候有这样一批慷慨赴死的先烈才唤起更多的
国人从麻木中投身民族救亡。爱国不仅仅是用一两部国产手机和看一两场电影,爱国更需要更全面的传承,国家需要强大,就像电影中河对面的外国租界,当时欧美的发达可以让他们免受战乱之苦
可以喝着咖啡洋酒“欣赏”着国军将士顽强的抵抗。四百多个将士清楚的明白对抗几万侵华日军何止以卵击石,又怎能阻挡日军铁蹄,他们为国家打的是精、气、神。我希望中国媒体多报道更多真实
抗日事件、更多英雄事迹、更多真实的抗日影视。少整些胡编乱造的“抗日神剧”毒害后代,甚至过度消费及娱乐化抗日等侵华事件,让子孙后代清楚的真谛抗日没有那么多轻而易举,更多的悲壮和掺烈,
才是对民族和国家负责。
篇7:观《八佰》有感
20xx年9月18日晚上,也就是“九一八”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年级4个班组织去看电影,前几天我们就听老师说,那是一部非常有观看价值的电影。那部电影叫《八佰》,据说,这部电影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
这部电影我已期待已久。电影开头便是一个老奶奶的语录,电影一开始全场便安静了下来。导演管虎创作这部电影的动机是来源于他的父亲,是他的父亲告诉他当年这场战役有多么惨烈。
淞沪会战期间,八百名壮士在四行仓库奋力对抗三十万日军,并斗争四天四夜,我们被八百壮士固守四行仓库,用热血和生命保家卫国的故事深深的感动了我,更震撼到我。“你哭了吗?”这是看完电影之后我朋友问过我最多的一句话。这不是泪点低不低的问题,而是真的被这伟大而又坚强的斗争所感动!
淞沪会战是整个抗战中最悲壮的一战,这场战争也是中日第一次正面交锋,持续了大约三个多月,当时上海濒临沦陷,人心涣散。为了能够稳住人心,取得最后的胜利,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率420多人,收到命令坚守最后一道防线“四行仓库”。刚开始为了迷惑日军上当,壮大声势,随后谢晋元又对外宣称一共有800人,但是实际上只有400多人,这也就是电影片名《八佰》的由来。在电影海报中,“八佰”二字是由红色的墨写成,看起来更像是已经干涸的血迹,在这两个字的旁边,千疮百孔,每一个弹孔,似乎在诉说这场战争有多么的惨烈。电影里时不时会出现一匹白马,那匹白马只要一出现,就又是一个小故事的开端,也就又是一个悲惨故事的开始。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个战士,身上背着炸药包往下跳的情景,一个又一个……我的眼泪不禁往下流。过了一会,我们班的一位同学站起来吼了一句“中国人民万岁!”原本强忍在眼眶里的眼泪,又再一次的流了下来。
我只愿世界和平,永不再战。
我们也应该铭记民族的苦难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篇8:观《八佰》有感
苏州河静悄悄的流淌,
一水之隔,一桥之距,
一岸天堂,一岸地狱,
一边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一边炮火连天,满目疮痍。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河这边,身处地狱的八佰勇士冲锋陷阵、浴血奋战,守卫着河那边流光溢彩的繁华,正如片头所言:待我成尘时,你将见到我的微笑。
八佰的佰字旁边是个人字,八百人的生命定格在四行仓库,也印在中华儿女心中。枪林弹雨中,他们身捆炸药包,大呼姓名只身跳下,用年轻的身躯护住了四行仓库,守住了最后一道防线;重炮轰炸中,他们前赴后继,用血肉之躯为国旗筑台,让国旗屹立不倒,也让祖国人的脊梁傲然挺立。再坚持下去的意义是什么?意义是这里是我们的家。即使平凡如尘,他们仍怀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气魄,四天四夜,有血有泪,他们用血肉之躯直播的壮举,振奋了隔岸观火的国人,鼓舞了全国民心士气。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苏州河依然静悄悄的流淌。
致敬每一位守一方故土,护山河安宁的革命先烈,致敬每一位中国军人。
篇9:观《八佰》有感
《八佰》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战争片,更是一部国家历史的折射,故事围绕日本人进攻仓库,号称八佰壮士的军队誓死捍卫荣誉的电影,这部电影真真切切的反映了人性的变化。俯视镜头以四行仓库为中心旋转,苏州河为界北边是日占区的地狱,南边则是英法租界的天堂。鲜明对比、极具讽刺,战士们面对恶魔般的日军,后背繁华且似乎和这场战争毫无关系的租界区,他们没有不满、怨言,只是做了军人该做的事。苏州河对面平民百姓从刚开始的冷漠到最后的觉醒,这是一个国家从死到生的希望,片中小湖北的哥哥护旗战死,化作赵子龙,骑着一匹白马,独挑大军,应了那句话不解沙场战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那一代人有他们的信仰,他们心中都有个信念,中华民族一定会站起来。
面对强大的外地入侵,单纯依靠装备落后的军人抵抗外敌侵略,将士们可歌可泣、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所以更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发动全民族进行对抗,是非常符合客观实际。历史的悲歌不能重演,为现世所警醒!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勿忘国耻,铭记历史,现在的和平应当值得每一个人去珍惜!
篇10:观《八佰》有感
在久违的电影院里,和家人们一起看了点映。一边是炮火纷飞、断壁残垣,一边是灯火通明、歌舞升平。一边是地狱,一边是天堂。河两岸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又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坚持战斗的一身肝胆;明知此去不归,依然身围炸弹纵身跳下同归于尽的不回头;明知此生再难见爹娘妻儿,仍然为国捐躯的一往无前……没有人愿意牺牲,却有人不得不牺牲。
纵使是市井混子,在国难当头时,也愿意舍得头颅去碰那子弹一颗。生如蝼蚁亦有鸿鹄之志,命如纸薄却有不屈之心。民族血性一直如此。面对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拼了。
租界里的人看着四行仓库里的八百壮士浴血奋战,现在的我们在这大荧幕上看着那段黑暗无边,泣血挣扎的历史,不是全貌,却也掀开了一角,让我们窥见那无奈、无助、无望被裹挟着、推动着,那无畏、无惧和无穷的力量在守护着,奔涌着。
没有战争不惨烈,以前的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如今的明抢暗箭,防不胜防。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新的时代,新的挑战,新的战斗,如今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呢?
至少,我们可以再多一点努力,去多了解一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不只是课本上的一个个数字,是来时的路,也是未来前行的灯塔。
篇11:观《八佰》有感
当我成尘时,你必然看见我的微笑。
——题记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夜,日本在中国东北发动了一场侵华战争。而89年后的今天,当警报再次长鸣,我们对那些保卫国家领土的英雄们依旧有发自于内心无比真挚的敬畏。
《八佰》这部电影,再现了发生于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六日至十一月一日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影片由一段老人的独白,将人们瞬间带入剧情。在战争爆发前夜,垃圾桥对面的租界,灯火通明,欢声笑语,而此时的上海却一片狼籍,死气沉沉。正像那位长官所说:前面是天堂,那后面便是地狱。中华民国,当时的泱泱大国,拥有雄兵百万,为什么堕落成这样?是人心!鸦片战争的爆发,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定,割让出香港岛给英国的那一刻,中国人的心就散了!群龙无首,上海几乎沦陷,不是因为打不过,而是不敢打!八百人可以守住六天,70万大军若都像他们一样舍身忘死,谁敢侵犯中华半步!
士可杀,不可辱。当国旗在仓库上空高高飘扬的时候,中国军人的风彩才真正展现给全国人民:“我们这些军人,一步都没有退守!”当士兵把炸弹紧紧绑在身上,用血内之躯硬生生炸退敌人时,人们才意识到“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当人们冒死纷纷向对岸的军人送电话线时,我们才真正看到——中国还有希望!
前方深渊,身后地狱。这是八百壮士的处境。前方有势不可挡的日军,后方又是通往天堂的死亡之路。要知道有许多人正在暗处阻击,九死一生来形容他们毫不过分!但他们甘愿以生命做赌注的无畏,已经振奋了所有中国人民的心!
他们失败了,没守住上海;他们赢了,激起了千万同胞的斗志!“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不知是谁在电影院喊了一声。掌声,瞬间在全场炸响,久久不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国总算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度。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巨鹰,翱翔于天际!落后就要挨打,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不是我们的世界和平了,只不过我们出生在了和平的时代!在一个个漆黑的夜晚,我们曾几次在奋斗?数不清了。在一颗颗子弹下,有多少英雄倒下?天文数字!此时不搏,更待何时?难道要等到战争再次打响,才开始奋斗吗?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了今天,就让我们用汗水,书写祖国辉煌的明天!
篇12:观《八佰》有感
“活下去就是胜利”,伴随着谢团长最后一次嘶声力竭的命令,电影逐渐落下帷幕。
1937年淞泸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了维持三个月,随着四万多国民党的撤离,第88师团谢团长率领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防线。留守在上海四行仓库四天,浴血奋战,直至上峰命令,撤往租界。
《八佰》给了我情感冲击,片中有很多触人心弦的时刻,其中最让我觉得戳心戳泪的一幕,是发生在敌军要凿开四行仓库墙体引爆的时候,当时敌军已深入仓库墙角,一旦引爆墙体,整个仓库都会失守。而战士们也没有足够的火力阻止敌人,危急时刻,陈树生挺身而出,他采取了:“自杀式”引爆,他身上帮着满满的炸药,走到楼前,大喊自己的姓名,利落干脆,没有丝毫犹豫,直冲冲地跳了下去,“呼”,一声巨响与一团火光震撼了对岸的民众。随后,接连的战士都采取了“自杀式”引爆,他们用身躯与生命来抗衡火力的不足,那奋不顾身的背影,令我泪流满面!
这部电影中的一个人物,给了我很大印象,那便是——端午。他是一个被冲散的“兵”来到四行仓库,他胆小懦弱,在前几次的进攻中,他缩在墙角,身子忍不住抖,连枪都不敢开,更是在他救一个女学生时,被炸药擦伤了脖子,而惊慌失措,大呼自己要死了。可在执行“升国旗”活动中,他那跃跃欲试的躯体,咬紧的牙关、坚定的眼神,与之前的他截然不同。这次活动,他的腹部受伤,里面的肠子都留了出来。但他浑然不知,沉浸在胜利的喜悦。
“八佰”,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人”、“壮士”,更是中国民军十四年顽强抵抗的缩影。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向所有为保家卫国贡献过力量甚至生命的战士们致敬!
篇13:观《八佰》有感
还记得一个月前,妈妈想带我去看电影,她提议去看八佰。可爸爸却反对,说它:“它有‘鼓吹国民党’的‘嫌疑’”。一部抗战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罪名”?老师一再推荐,我终于看完了这部电影。
事情发生在一九三七年的四行仓库。对于这个名字,我既熟悉又陌生。它的名字出现在历史书中,而我又对它剩下的一切一无所知。
这部影片,让我最感到震撼的是不同人对战争的不同反应。有些人被直接拉去战争,有些人本来就是国民革命军的一员,有些人是自愿奔赴战场,还有的在租界,一河之隔却好像与战争无关。
这部电影里,想要逃跑的人得到的镜头并不比那些慷慨赴死的人少。每每看到老算盘挣扎着要逃跑去娶老婆的时候,我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既心酸有愤怒的情感。淞沪会战终究会失败,四行仓库最终会被炮轰成一座废墟。面对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我又哪敢保证自己不会有逃跑的心呢?我会为了它而付出生命吗?
当八百壮士或者主动、或者被迫舍生赴死、保全国之尊严的时候,河的另一旁,围观看戏的人们也因为他们而改变了态度,纷纷捐款捐物给仓库。他们用生命唤醒了人们的民族意识!
我需要跟爸爸进行一场对话。
篇14:观《八佰》有感
掀起历史凌乱、凄惨的瓦砾堆,拉开抗日战争悲壮、沉重的血色大幕,听着歇斯底里的恐惧和声嘶力竭的呐喊,以及声声撕心裂肺的冲锋声,感受着国民军队为国耻家恨殊死抗战的英勇气魄。
名曰“八佰”,是为了震慑敌军、渲染抗日的热情、告诉国人军队还有更多的人在战斗。然而,此刻的四行仓库内,实则只有区区一半。他们为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为了争取国际社会援助,为了证明中国军队还在抗战,为了唤醒国家,唤醒已然麻木、落魄的中华民族,生生决然与数以万计的日军抗衡,坚守在上海的最后一块阵地上,用血肉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打退日军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击,用惨烈的牺牲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支持,播下了抗日不息的种子,引燃“星星之火”、造就“燎原之势”。
对岸就是灯红酒绿、歌舞声扬的租界,一个充斥着麻木和冷漠的“天堂”。然而,仅在一河之隔的四行仓库内,他们却在“垒自己的坟墓”、却正经历着战争的凄惨壮烈、却早已血肉模糊……
“丈夫许国,实为幸事”,不假,但他们也有父母妻儿,都是血肉之躯,更何况,他们很多并不是真正的军人,面对死亡的恐惧,谁能不怕?只是此刻,面对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国之不存,民将焉附”,面对国耻家恨、在“死有所值”时,他们毅然选择视死如归。
当国军特派员向谢晋元团长传达上级命令时,说道:“战争背后都是政治”时,我看到他们的眼角含着泪和满眼的绝望。绝望为浴血奋战的战士的牺牲感到“不值得”,绝望在强大的日寇面前国军的卑微和无能,绝望国际社会的绥靖态度、绝望国人的麻木、绝望民族即将走向衰落……
但在死神又一次来敲门的时刻,听到谢团长说:“东北沦陷了、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时,战士们眼中闪烁着无比坚毅的目光。那目光,重重地刻在他们的脸上,此刻,即使是魑魅魍魉,也要让他们三分。
面对国际社会对日本侵华的绥靖和麻木态度,国民军队以血的牺牲,告诉世界中华民族没有倒下,中国人民还在战斗,“中华不会亡!”唤醒国人、赢得援助,不只要死守,更需要用鲜血和无所畏惧“演”给他们看。
当国军旗帜飘扬在四行仓库顶上的那一刻;当日军战机扫荡护旗战士的那一刻;当旗杆被击倒,又再一次竖起来的那一刻;当一个接一个血肉模糊、嘴角流着鲜血,却仍面无惧色的战士,不断补位护旗队伍,用尸体筑牢旗杆的那一刻;当旗帜已是千疮百孔却屹立不倒的那一刻;对岸的“另一个世界”震撼了……
当对岸的人民向战士们的英勇顽强敬礼时,当对岸伸出接纳的双手、挥动振奋鼓舞的拳头时,民族再次燃起了希望。
虽然终是一死,但他们的牺牲重于泰山。他们用鲜血演绎抗日的悲壮;他们用鲜血诠释英雄的本色;他们用鲜血唤醒落魄的民族;他们用鲜血矗立不朽的丰碑;他们让“怂”变成了“雄”!
【观看《八佰》有感】相关文章:
1.观《八佰》有感
2.观看《人生》有感
3.观看残运会有感
5.八佰观后感
6.八佰影评
10.观看指环王有感心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