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纪念屈原的作文
“yl520yc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端午纪念屈原的作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端午纪念屈原的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端午纪念屈原的作文
日出
汨罗江边,你苏世独立,受命不迁,只因你深固难徙。一身青衣在晨风中飘舞,被绣上朝阳似火。江水平静似一帘幽梦,也如你此刻的心。
耳畔传来《橘颂》的余音袅袅,于是一幕话剧在回忆中上演。橘树下你挥笔讴歌生命,婵娟为你送来缕缕茶香;郢都大殿上楚王为你接风洗尘,夸赞你促齐联盟的改革主张。于是,你秉烛达旦,抚案筹简册,舒眉向青天。
此刻,你矗立江边,任思绪像滔滔江水一样奔流。
烈日
恍惚中,你脚下的芳草不再翠滴,只因失去了你傲岸身躯的荫庇。烈日在你头顶高悬,把你的影子驱入江中,被浊流击得粉碎;还不时喷出几团火焰,使江水沸腾,大地焦灼,和你的一腔怒火撞击,形成了闪电,声震如雷。电光中有你与张仪力争的正气,有你傲视南宫的威严;有你诅咒天神的凛然,有你面对婵娟尸首的无语。
X佞的排挤,X的叛离,人情的冷落,世态的炎凉,将你的满腔怒火渐渐冷却,化作怒气,凝结成雨,从你的眼角滂沱而出,冲垮了湘夫人的荷屋,熄灭了黑暗中的闪电,遁隐了浓云里的雷鸣。
你蒙尘的心如同被历史钙化的岩石,千疮百孔,你将它抛向江中,任江水冲刷,泛起层层酸泪。
残阳
晚霞将天边染成橘红,江面上残阳如血,白昼被黑夜悄悄吞噬。郢都春闱的帷幕在你的眸子里缓缓落下,远处是一片朦胧,长烟落照、晚风孤城,使你羸弱的身影顿增千年孤独。羽化成四时的悲凉,北啼血的杜鹃传唱。
你有着十万里长的忧伤,起于汨罗,流经汉唐,止于淇。
你像飞蛾扑火一样寻找归宿,焦灼的大地已不堪负重。你选择江水作为坟墓,却不愿随波逐流。你将赤诚的忠心化成坚硬的巨石,然后将它揽入怀中。
你纵身一跃,在幽暗的楚天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如一道彩虹,一头是古,一头是今。此时,一颗巨星陨落尘寰,那是银河为你落泪。
流淌千年的汨罗江畔,矗立着你坚韧的灵魂,燃烧着一个凤凰涅磐的永恒神话。
篇2: 端午纪念屈原的作文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大臣,他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撤职赶出都城流放到别处。在流放中,屈原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自己有无能为力,他心如刀割。于是,在五月初五那天,屈原写下了绝笔《怀沙》,然后便跳进汨罗江自杀。
我们小学生也要向屈原学习爱祖国、爱人民,作为班集体的一员,我们应该热爱班集体、爱护班集体的每一个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节,我们青少年儿童就合唱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
端午又称重午,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系在一起,比如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脚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各户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黄”字,还要穿“五毒”的小褂子,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一大早,人们都去看赛龙舟。比赛场上的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生龙活虎。发令枪一响,龙船似离弦的箭,又象猛虎下山,威不可挡。队长一边打鼓,一边为队员们加油,在震耳欲聋的鼓声下,队员们的力气也好像涨了三分。……
篇3:端午节纪念屈原作文
我国有许多中华传统文化,可我最喜欢传统端午佳节了!
传统端午佳节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到这天时,人们都会喝雄黄酒,洒雄黄水,而且还要包粽子。我想学包粽子,就跟着我妈妈学包粽子。我先把碧绿的芦叶折成三角形,再把糯米放进去,然后把鲜红的枣子放进去,用绳子系住。再放进锅里慢慢用火煮熟。煮熟后打开锅盖,顿时,一股芳香扑鼻而来。吃一口,那滋味叫一个美啊!
我一边吃着亲手包的粽子,一边听我妈妈讲关于传统端午佳节的由来。是因为秦王要来攻打楚国,屈原提出抗秦的提议遭到了贵族的反对,并且劝楚王将屈原革去职位,楚王听了子兰的话,就将屈原流放在楚国的各个地方。屈原在流放中写了很多部书。最后跳河而死。楚国的百姓为了纪念屈原,纷纷打捞屈原的身体,一个渔夫把鸡蛋饼抛入水中,说:“为了不让鱼儿们不吃屈原的身体,我决定把食物扔下去。”一个医师把雄黄洒扔下去,说:“我这是让鱼儿们醉倒。”
篇4:端午节纪念屈原作文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今年又要来了。端午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包粽子。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看到妈妈已经把好吃的粽子和热鸡蛋放在桌子上了。我随便洗了把脸,让爸爸吃粽子。爸爸也很快上桌了,我们一家人边吃边聊粽子。我对爸爸说:“粽子的形状很特别。它既不是正方形也不是圆形。是什么形状?”爸爸没有回答我,只是随口跟我说了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爸爸说:“据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了许多著名的诗歌,提出了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楚王拒绝采纳。最后楚国的土地被占领了,他跳进河里自杀了。为了怀念他,尊重他,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把粽子和许多好吃的东西扔进河里,这意味着鱼是不允许吃屈原的尸体的。”
爸爸完了。我说:“屈原真好!可是妈妈,蝎子是怎么裹的?”母亲说:“粽子是用嫩绿的芦苇叶裹上白糯米和鲜红枣做成的。如果不包枣,可以用豆代替。需要一个晚上才能做好。煮的时候,把绿色的芦苇叶剥下来,看到里面白色的饭团,好吃又不腻。它既是开胃食品,又是营养滋补剂。”
啊!端午节不仅难忘,而且粽子好吃又有营养。
篇5:端午节纪念屈原作文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损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对,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了。端午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
端午节其实还有一个故事呢!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晚期,楚国有一个大臣叫屈原,他去齐国想让齐国和楚国交为盟友,在这期间,楚国和秦国发生了一件大事,秦国想和楚国联盟打齐国,还让楚国的君主一起吃饭,这件事传到了屈原的耳朵里,屈原就不在齐国住了,连夜跑回楚国,到了楚国以后,屈原就强烈劝阻楚王不要去,可是楚王根本听不进去,还是要去秦国,屈原见楚王非要去,就不劝阻他了,结果,楚王去了以后,就被秦王杀了,楚国就灭亡了。屈原大哭一场,投汨罗江自杀了。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屈原,不让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往江里扔粽子,也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除了吃粽子,还有赛龙舟,挂艾蒿等习俗。
粽子有红枣、豆沙馅的等等等等,有很多,但是我最喜欢豆沙馅的。我过节的时候豆沙馅是吃的最多的。但是我也会偶尔吃一些别的馅,但是遗憾的是,这里湖很少,所以赛不成龙舟。但是我也可以看一些赛龙舟的视频。
我最喜欢端午节,我也喜欢端午节的习俗。我最喜欢的爱国诗人就是屈原,屈原不愧是一代爱国诗人。
篇6:端午节纪念屈原作文
汨罗江边,披头散发,一代贤臣,置身潮水.
“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满载豪情欲报国,却郁郁不得志,君主无能,奸臣当道,如此的世风,怎能不让他痛心,为了区区楚地,他付出了所有,结果却不是他所预料的.
他的忠心,他的正直却将他推向了死亡.长叹息,止不住心中种.种哀愁,黎民百姓,流离失所.紧紧的牵动着他的心弦,或许他的存在就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楚地千千万万黎民.
他无法想通,为何楚王不相信他,为什么上天会这样对待楚人.一切的一切,都让他不理解.作为臣子,他明白自己的职责.他尊重自己的君王,从一开始的与楚王举杯论政,到最后纵身填汨罗江.
这期间,他经历的太多,曾经某个时候,楚王懂他,信任他,而如今,一切都已成了飘渺的回忆,他不在是楚王的宠臣,不在是三闾大夫,为了他的国人,他终于遭到了放逐.
也许他说的对,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身上的灰尘.为了不让自己洁白的身体不受到尘世的的染及,他选择了逃避.
当他抱着那块石头,他犹豫了,他真的就能放弃楚地千万黎民吗?反复间,那千古忠臣的身影一点点消失在汨罗江面.江水依旧那样的流,而他去了哪里?可能成了江鱼的食物,可能置身于污泥.
待后世之人,千种猜测,犹为笑谈.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作文 (二)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部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居》《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等等。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但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屈原啊!被流放后,依然为国为民而着想,这种精神值得让我们学习。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的“屈原”:为民着想的共产党、不怕风雪的抗雪英雄、默默无闻的老师们……他们都是“屈原”,只是我们没发现,他们的精神,胜似屈原。我们虽然比不上屈原,但好好学习,工作中扎实肯干,一定能达到屈原的境界的。
篇7:端午节纪念屈原作文
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据记载,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却无能无力,他心如刀割,于五月初五投汩罗江而死。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赛龙舟,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每当小朋友唱起这儿歌时,人们就知道端午节要来临了,
一转眼,端午节来临了,一大早起来。吃过早饭后,就匆匆忙忙地出门去看赛龙舟了。作文吧作文吧刚来天鹅湖只见从远处划来了十几条龙船。龙船偏长细窄。龙头有黑。灰。红等颜色。很快,比赛开始了。选手们争先恐后,不甘落后。观众们也在一旁加油鼓颈。就要接近终点了,选手们敲锣打鼓,唱着打油诗。到终点了,来自荔湾区的选手获胜了。接着就是最有趣的“抢鸭子”游戏了。资助方和一些好事的富人不许多鸭子仍进水中。选手们从船上跳进水里抓鸭子,抓到的归自己。围观的观众也不甘落后,纷纷跳进水中。场面一片混乱……
比赛结束了,我回到家中,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家人说说笑笑,开心极了!端午节也将随着笑声一直留传下去,成为全世界人民的节日。
篇8:关于纪念屈原的端午传说
摘录: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
纪念屈原——端午传说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20xx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有的还在小孩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他们。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另一个传说是,唐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老百姓听见黄巢来了就纷纷逃难,惟恐避之不及。这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妇人背著包袱,手里抱著个男孩象是在逃荒,感到很奇怪,就上前询问。那妇人说,“听说黄巢杀人不眨眼,不日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徵调去守城,我只好带着孩子逃命去了。”黄巢听罢,对这妇人产生了恻隐之心,说,你回去把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们家的人了。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老乡亲。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了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於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後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另一个传说是,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
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他看见一个妇人背著包袱,一手拉著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著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徵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黄巢听了,就对那妇人说:“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弓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於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後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篇9:端午纪念屈原的朗诵稿
端午纪念屈原的朗诵稿
《忆屈原》
子规鸟轻盈的掠过
而我的脚步
却在汨罗江畔沉重
星星与眼睛对视
沉浮中
你在泅渡诗意的银河
天问依然回响在天地
龙舟划破千年的寂静
浸透血液的文字
融入江水
月亮与涛声对饮
我把九歌
唱给汨罗江
见你在挥毫之余
纵身一跃
与楚辞再醉一万年
千年的炊烟
从波涛应声而起
怀念涨满的粽香
裹住许多古老的记忆
漂泊的游子
即使变成泥土
中国已在心里种植
《思屈原》
这只粽子在汨罗江里煮过的?
摸上还是有些烫手
我闻到江水的气息。水里也有一个太阳?
把楚辞煮熟了,字字珠玑
解开装订线,手就被水草缠绕
翻开封面、扉页,一层层波浪
露出一座最小的鱼米之乡
横着读竖着读都合适
屈原的名字写在水上了
仍然是让人忘不掉的痛
乡愁是什么?
乡愁就是系在粽子上的那个结
你不知谁给系上的,却总能
无师自通地把它解开
有人把楚辞包成了粽子
我把粽子读成了楚辞
《屈原》
青史上你留下一片洁白,
朝朝暮暮你行吟在楚泽。
江鱼吞食了两千多年,
吞不下你的一根傲骨。
太史公为你的投水太息,
怪你为什么不游宦他国?
他怎知你若是做了张仪,
你不过为先秦一说客。
但丁荷马和魏吉尔的史诗,
怎撼动你那悲壮的楚辞?
你的死就是你的不死,
你一直活到千秋万世!
悲苦时一节离骚,
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
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
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
子兰的衣冠已化作尘土,
郑袖的舞袖在何处飘舞?
听!
急鼓!
可爱的三闾大夫!
滩滩的龙船在为你竞渡!
我遥立在春晚的淡水河上,
我仿佛嗅到香草的.芬芳;
我怅然俯吻那悠悠的碧水,
它依稀流着楚泽的寒凉。
《屈原》
端午寄情
风拂着柳叶,
似一对忠实的情侣,
远远望去,
这晚春初夏,
也别有一番情趣。
笑眯眯的大娘
还在孜孜不倦的搓着五色细绳,
年已八旬,
儿孙满堂。
嘴里叨念着:
等第一场雨来得时候,
剪断它,
扔到房顶上,
让雨把它冲走,
把邪恶冲走。
门梁上,
艾蒿散发着它特有的香气,
清清的,淡淡的,
弥漫着…
不晓得这世上是否有妖魔鬼怪,
但这艾蒿,
却被赋予了降妖除魔的神圣使命。
屈原是否闻到了飘来的棕香?
任江水彻凉,
却无法冷却这颗炽热的心,
那股爱国的暖流,
从屈原的心里,
势不可挡的奔涌出来,
渗透到亿万中国人的身体里,
中国便在这亿万的大爱下,
逐渐壮大。
《端午节的情思》——遥祭屈原
国破家亡,家破人亡……
还有千斤的巨石,还有悲愤的惊世骇俗的无法施展的思想。
我不知道古老的楚国是一支怎样凋零枯萎的花朵,
好比,至今我没去过湖南的汩罗江。
或许,人生失意的岁月流不尽你心中的血泪,
或许,诗情喷涌的时刻也换不来你脸上瘦削的阳光……
太多的深情哟,才让你发出“路漫漫”的无可奈何的感慨,
太多的梦想哟,才叫你血色的生命融进了哭泣的汩罗江。
荆楚大地一直哭到邻近的潇湘,
泣血的日子,让整个神州从此黯然神伤……
从此,二千多年的五月这一天,叫做了端阳,
这叫作怀念,怀念是一种崇高而伟大的想像。
你的橘颂你的离骚你的九歌你的九章……
流不尽你的悲哀你的惆怅。
你让楚辞浪漫民歌一般在中华大地唱响,
你让终生的遗恨连同自己一起消逝,淹没进汩罗江。
我不知道,封建时代的土壤葬送了多少你这般诗意的文人,
我不知道,当今的红尘,还有多少才子还在压抑着奔放无羁的思想……
愿我笨拙的诗作,能化作你身边的一缕轻风,
愿我劣质的白酒,能祭出你春夏秋冬所有日子的明净阳光。
《屈原》
粽叶清香
糯米淡香
红枣甜香
粽茶沁香
艾条幽香
香包浓香
每个端午
我们都享着您给的香!
我的亲娘
今又端午
我学着您的样子
包了香香的粽子
您却一口也不能咽下
甚至连一口粽茶都不敢喝下
女儿该是怎样的声泪俱下!
我的亲娘
女儿记得六岁时的那个端午
您被打了 伤得很重
躺在床上无声地泪流
不懂事的女儿
见了人家的粽子
趴在您身上
嚎哭着要粽子
您一把糯米和一把泪水
为我们包了香的粽子!
我的亲娘
女儿记得许多个端午
您插秧回来
双腿肿胀的连坐下都很困难
却依然在我们熟睡的晚上
为我们包了香的粽子!
我的亲娘
女儿还记得
在我学了点知识后的那个端午
我取笑您
不知屈原不明汩罗
没想到那以后的每个端午
您都神情凝重包着粽子
再不许我们吃粽子时
说笑打闹!
我的亲娘
女儿记着您陪我走过的每个端午
可今又端午
您却躺在医院的床上
瘦骨嶙峋
摇头都很艰难
我的亲娘啊
粽子还是那样的香
儿心里是无边悲凉!
篇10:端午和屈原作文
端午和屈原作文
在中华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因为这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纪念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传统节日。每当端午节,拿着绿油油的艾蒿、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我就会想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我从小就尊敬屈原。听妈妈讲过:战国末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人民被奴役,心如刀绞,悲愤已极。五月初五,屈原写下绝笔诗《怀沙》,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了爱国主义的悲壮诗篇。传说屈原逝世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民们划着小船在江上航行,寻找着屈原的'遗体;村民们把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鳖虾蟹吃饱,不去伤害屈原;老医师把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以药晕倒蛟龙水兽,无法伤害屈原。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我从小就喜欢吃粽子。记得去年端午节,妈妈准备好粽叶、江米、大枣……开始包粽子了,我自告奋勇给妈妈帮忙。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先把一片粽叶摊开,围成一个漏斗似的三角形,拿一个大枣放在底部,再抓一把江米放进去,然后把一端的粽叶折过来盖上,最后系上线绳。可是,我刚学包粽子,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第一次,线绳没系紧,散了;第二次,叶子没包住,漏了;第三次,终于包好了!我把包好的粽子一个一个轻轻地放进锅里,别提多开心了。“咕嘟咕嘟”,开锅了,满锅的热气,满屋的粽香,我满心的欢喜。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历史悠久,是我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又是一年端午时,让我们一起走进端午,走近屈原……
篇11:端午节纪念屈原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节日,更是绵延着东方文化所特有的魅力,仿佛一架古色*古香的古筝,宫商角徽羽,弹拨抚滑间流淌着一曲悠长又清丽的韵一律。
伴着那一排排青铜质地的编钟,在遥远的历史尽头,某一个时刻敲响,浑厚而雅致的左音右韵,由远至近穿越沧桑的纤尘,在一脉脉古音的涟漪层层叠起中,我仿佛置身在战火纷争的楚地,夜空有飞鸟掠过的痕迹,细碎的月光随着一颗闪亮的星辰陨落,风陈肆无忌惮地一浪浪袭来,眼前的画面在沙漏的渐远声里一幕幕切换,一缕一揉一碎的清香拂过我滚一烫的脸颊,在这断续的栀子花的暗香里,我终于望见了你。
在汩罗河摇动的水波里,早汩罗河吐蕾的睡莲里,在汩罗河一桨一桨的渔歌声里。
那是你吗?
带长狭陆斋,冠切云崔巍,被着明月佩着长剑,离开浑浊的朝堂,放逐在祖国的山水件,一人独醒。
那是你吗?
朝饮栏坠露,夕餐秋菊落黄,自顾高驰在黑白的世道,是非的人世间,只因为心之所善,而虽九死其犹未悔。
那是你吗?
质问天地万象只理,寻觅存之兴废之端,不屑贤凶善恶之报,不惜假借神奇鬼怪之说,用沙哑 的喉咙,追求一个人神共知的真理。
那是你吗?
问天,黑了吗?涉讲,累了吗?你宽大的衣衫可沾满了荆棘,你高抬的双脚可泥泞难提,你犹豫了吗?你退缩了吗?
不!
虽然你曾长太息以掩涕,但你是哀民生之多艰,虽然你曾叹日月忽淹惜草木零落,但你操吴戈,被犀甲,带长剑携秦弓,虽然你也曾恐惧美人迟暮,呐喊无人旁听,但你依然在车 交错中奋勇争先,即使身首相离,也要让魂魄为鬼雄。
这就是你,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执著的你,一个愤怨的你,一个上下求索的你,一个坚贞不屈的你,正是这样的你,是支离破碎的祖国,是饥寒交错的百姓所必须的你啊!
屈大夫!
然而,你终于没有机会在 旗蔽日的战场,在一一林矢雨的搏斗中完成你热血最后的喷溅,当国 被践踏,当生灵被涂炭,无助的你无奈地选择的纵身一跃。
是的!
就是这样震撼世人,撼动朝纲的纵身一跃,就这样被定格成所有中国人两万五百年前的最揪心的一次感动,而你也把自己定格成为了历史长册最孤独的一带风景。
两千多年了,棕香飘遍了大江南北,两千多年了,龙舟的蒿子也震彻了五湖四海,屈大夫,我想扶一扶你高峨的冠带,在这伟大复兴的号角声里,屈大夫,我想解下你的长剑,凌空一指,让剑峰刺透黑夜,光耀出一道眩目的闪电, 屈大夫,让你的真诚和执著给龙舟上的鼓点增添力量吧。让你的爱国和爱民给糯米上增添粘度吧。让你的激愤和无奈门头的苦艾增添灵光吧。同为我们曾同你而疼痛,更重要的是,我们同为你而满腔豪气。
是的,屈大夫,我们记住了你。
是的,屈大夫,我们记住了你,我们也记住了端午。
因为,你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高一峰里最惹眼的突起
[端午节纪念屈原]
篇12:端午·纪念作文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音波起伏,乐谰铿锵!
屈原的悲哀是大悲哀,是彻彻底底的悲哀,是慷慨悲歌之音。那连缀着英雄气短的傲然之气与天、地共鸣。遥想项公,伫立石畔,啸风吟月,剑佩香囊。悠悠江风迎面拂来,吹乱了披肩散发。历史,就像沉甸甸的重锤,给予他深深一击,气象萧萧,他不隐退,不吟诗,不屑一顾。他傲然赋诗”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孱孱流动的汨罗江,感化了逼人的寒气,带走了屈子那傲然的诗,永不停息的奔向远方。
屈子就如同晚霞的余赭,如淡淡的虹,如黄昏里的暮霭。历史存留下的时间与空间,并不慷慨地赐予他。尔后,倏忽,白影,一闪,他的壮举--”纵身汨罗江“!
屈子虽去,其魂不朽!
屈子之魂,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民魂!
他喝尽了杯中酒,却挥不尽忧民泪,对于黎民百姓,他只有选择淹涕,是的只有淹涕。他的忧民魂,如北风的声声马嘶,南风的嗷嗷虎啸,东风的凄凄龙吟;他的忧民魂,更如那孱孱流动的汨罗江水,流东留,永不停息!。
屈子之魂,是”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的高洁魂!
他食花饮露,清眼洗耳,”恐俗之污兮“,他新沐弹冠,新浴振衣,”恐尘之染兮“,朝搴木兰,夕揽宿莽,”恐年岁之不与“,他的高洁之魂,如那连天而去的烈雁,丝毫不愿久驻于凡,他的高洁之魂,更如那绿绿的清莲,出淤泥而不染。于是,肃然成诗:”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屈子之魂,是”亦于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的爱国魂!
他重视人才,栽培芳草,却造出了一片荒秽--势力小人。他一心辅佐君王,君王却听信奸吝将他放逐。他实施美政,联齐抗秦,革新政治,却遭到亲秦派的猛烈迫害。君王闭目塞听将他放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么?孤帐,烛光殉烂,酒令人消魂。他却吟出了”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的诗句!
陆游曾吟颂:”阮湘流不尽,屈原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郢破,国破,人亡,家亡!一幕幕的悲剧,是一曲曲的悲魂曲,竦竦的寒风,让人不寒而栗,残阳照着江面,幕蔼笼罩着江身。孰知,寒风过去不是温暖,残阳之后不是满日,幕蔼之后不是黎明?
假使幸如陆郎所言,莫要说历史的动辄巨变,莫要说屈子的悲歌错杂迭出,纵然阮湘能流尽,终究是那句:”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的悲壮之魂!
篇13:端午·纪念作文
风雨端午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当一种局面和结果无法挽回时,就只好选择纪念。端午就是一个为了纪念的日子,纪念孤臣泪,纪念楚人悲,纪念汨罗水,纪念曾经那“孤忠报楚国,余**及汉湘人”的屈原。
尽管这天已从凭吊和纪念逐渐演变成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活动和迷信,尽管屈原这个名字在人们的记忆中相对淡远,至少汨罗江水多少年来一直在翻腾奔流着,千百年不变,为屈夫子唱着铿锵的挽歌,浪声滚滚,浩浩荡荡,正如他辉煌的一生。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很多年后,依然会有人来到当年楚江边,听他凄凄惨惨戚戚的故事,回味他“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想象他“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原是一代贤能啊!却落得如此地步,多少次便对着汨罗江,终难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境和心境。再如何也只能是良辰美景虚设,总有满怀壮志,更与何人说?屈原一生不像李白,苏轼的怀才不遇,屈原曾经拥有过,曾为楚国立下汗马功劳,他亲自出使,使曾经战火不断,争城夺地的战国七雄联盟,深受怀王重用,但终成浮光掠影,在多少个无眠之夜的黑暗和颓然之中,灰飞烟灭。
有时候,如果辉煌过后注定是悲哀,还不如一直就没辉煌过。但屈原是前者。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后来所发生的.,我想屈原应会料及,或许他还期待着一丝转机?公子子兰,郑袖夺断专权,张仪趁虚而入,借齐杀楚,几番联盟拆盟,楚国国势大弱。顷襄王二十一年国都被占的噩耗不过是预言的实现,毁灭就是这么简单,这么绝决。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吾宁可赴之长流葬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猛世俗之温蠖乎?
一切都结束了,国亡,屈原岂有不亡之理?离开之前,他为自己写下了最好的墓志铭。从此他在每个人人生路上一回头就可以看见的地方,他微笑着告诉我们,时间在变,但他一直没有变过,就算所有人都变了,变得人云亦云,顾影自怜,他也始终只做他自己,永远守候着他的国家。所以一直觉得他的死有种“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的飘逸,对生与死的界限看得如此淡然。为国而生,为国而亡,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一代贤臣就用这种方式结束了他不朽的一世,疑惑这也是他留给后人最好的结果。节分端午向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在当今如此物质化的世界里,我想知道每个人心中是否还存在着一个尚未崩坏的地方,不肯腐烂的土壤,可以用来坚守静默与了望远方,坚定梦想而不被遗忘。是否还可以做到屈原的从容,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怀沙流水魂安在,汨罗江上楚人悲。
江水无言,远方君安否?
篇14:情系端午屈原作文
初夏的微风吹动了翠绿的小草,头顶的太阳欲发火热。这就是端午的早晨,充满着勃勃的生机。我的情思不禁被风吹到了两千八百年前。
汨罗江水滚滚流向远方,一个身着白衣的人在江边徘徊着。他时而踱步时而停下,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从他嘴里发出的沉重的叹息声。也许是他忧国忧民,也许是他怀才不遇。他愁苦悲愤的心情无法平静,最后他只好选择了投江自尽用死亡来结束一切。而汨罗江水更加湍急,因为江水融入了他满腔报国的热血,这个人正是屈原。
屈原身为楚国的三闾大夫,拥有过人的才能和强烈的爱国情怀。他坚持抗秦,且多次遭诬陷而被放逐。最后只有死才能自保节操,而屈原投江的这天被后人定为端午节。在这天,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吃鸡蛋、插艾草。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壮举,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屈原仍能保持自己高尚的爱国气节,实属可贵。
但这样一个令人尊敬的人却遭人诬陷,实在令人不解和惋惜。只因当时国家的君主昏庸,奸臣当道,可也许对于屈原来说死比向秦国称臣更加有尊严。屈原的死对当时的楚国乃至华夏大地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如果屈原没有死,那么屈原一定会在历史上留下更辉煌而浓重的一笔。
屈原的贡献是很少有人能企及的,他创作了《离骚》等脍炙人口的诗篇,而他的爱国情怀更是为人们所敬仰。屈原的爱国之心不会因时间的冲流而淡化。反而在人们心中更加显得充满光芒。正因如此,人们才如此重视端午节,更加重视屈原。屈原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使人们明确了自己的价值观,他的伟大形象更受到作家的青睐,从古到今熠熠生辉。
每一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英雄。屈原足以撼动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做真正具有真、善、美的事。
又一阵风吹来,情思随风而飘,看到桌上香气扑鼻的粽子,我拿起一个,细细感受、感受端午,感受真正的端午。
篇15:情系端午屈原作文
我最敬佩的人是我的爸爸。
我爸爸最喜欢飞伞,而且在全国比赛中赢得过很多大奖。我羡慕我的爸爸可以像无人侦察机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我羡慕我的爸爸可以飞上蓝天,飞过高楼大厦,飞过平原山川。我羡慕我的爸爸飞上蓝天的胆量,如果是我的话,我早就跑得无影无踪。而我的爸爸会直奔蓝天,爸爸边飞边唱:“我要飞得更高。”
爸爸不但是飞伞高手,而且也是个游戏高手。他使用计策把别人打败。他常常把敌人杀得屁滚尿流,二我呢,一个敌人也没杀死就从敌人手上跑了。
在我的心里爸爸简直是个英雄,我要学习我爸爸勇敢的精神。
【端午纪念屈原的作文】相关文章:
1.纪念屈原
2.端午屈原散文
10.高中端午佳节话屈原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