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高考
“fu220309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文言文的高考,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文言文的高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高考文言文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篇2:高考文言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是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是言,又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且中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乃是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也,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掉、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是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也,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之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又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掉、允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询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之,临表涕零,不知所以言。
篇3:高考文言文冲刺
高考文言文冲刺
语境推断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依靠情节呼应和逻辑关系推断出其意义。
修辞推断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句式。这类句式一般上下句结构整齐,相对应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即利用上下文中并列、对偶、同义复用等修辞,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
1、并列
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2、对偶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3、同义复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组词推断
古汉语单音词占多数,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确定一个多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可先把这个多义词素组成若干个双音词,然后用代入法把这些词放在具体语境中去体会,可以推断一些词语的意义。
1、太尉尽辞去《段太尉逸事状》
推辞 去除
2、奈何欲以乱败郭氏《段太尉逸事状》
败坏
3、罪且及副元师《段太尉逸事状》
涉及,牵连
篇4:高考文言文知识
高考文言文知识
诣:到-----去
造:到-----去,造访;制造;成就,造就
谒:拜见,请见;请求;告诉,陈述
过:拜访,探望;责备,批评;错误,过失;胜过,超越
存:看望,问候,如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抚恤,如养幼少,存诸孤;思念;
劳:慰劳,如帝亲自劳军;功劳;费力,吃力;疲劳
访:看望,拜访;询问;查访,侦察
问:问候;问,询问;追究,考察(问罪);管,干预
顾:探望,拜访,如三顾茅庐;关心,照顾,如大臣争于私而不顾于民;思念,如顾恋慈母;回头看,如瞻前顾后;看,如君臣相顾,泣下沾巾;回头,如康顾视日影;只是,不过,如顾吾念之。
吊:慰问,如吊民伐罪;悼念死者;
延:邀请;引进,迎接;蔓延,扩展;伸长,延长
遇:对待,接待;待遇;会见;接触,感触,如臣以神遇;遇合,逢时,指得到君主的信任,如怀才不遇。
通:交往;交换,如通财货;通报,传达,如不肯为通;得志;地位显贵,显达;通晓,如通于兵事;共同的,通常的,如前代通则。
致:送达,如远方莫不致其珍;献出,尽,如事君能致其身;传达,表达,如遣吏存问致意,再如致谢,致敬;招引,引来,如致市民,取聚万货;取得,得到,如知其可以致功也;意态,情趣,如闲情逸致。
遗:赠送,给予;遗失;遗留
施:给予恩惠,施惠;施舍;施行,实行;
怀:安抚,如怀敌附远;(人心)归向,如黎民怀之;想念,怀念,如思乡怀远;关心,如“少者怀之”。
赡:供给,供养,如皆以赡给九族;富足,充足,如务农积谷,国用丰赡。
与:结交,亲附;给予,授予;参加(与师);赞许(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比:勾结,如朋比为奸;比较,如与天地兮比寿;认为与-----一样,如自比于乐毅管仲;并列,挨着,如鳞次栉比;及,等到,如比去,以手阖门;接连地,如比三年日蚀。
信:言语真实,如信言不美;讲信用,如言必信;相信。
微:地位低下,卑贱;衰败,衰弱,如周室卑微;如果不是,如果没有,如微斯人,吾谁与归;不显露的',如微服而行于民间(微服:国君或官吏穿着一般人的衣服);暗中伺察,如童微伺其睡
攻:攻打;抨击,指责,如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夺:强取,夺取;强行改变,如匹夫不可夺志也;丧捧,耽误,如勿夺农时。
篇5:高考文言文通假字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蜯:同“蚌”;河蚌。“民食果损蜯蛤。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忠义暴于朝廷。”
暴:同“曝”;晒。动词。“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
桮:同“杯”;酒器。名词。“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顶。动词。“被明月兮珮宝璐。”
被:同“披”;穿着。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同金生皆被绮绣,”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逃避。动词。“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篇6:高考文言文复习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分享
1、【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巩固练习]
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2、竟为秦所灭。3、为仲卿母所遣。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5、夫子何命焉为?6、何辞为?7、秦则无礼,何施之为?8、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9、且在邦域之中,何以伐为?1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11、慎勿为妇死。1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13、今为宫室之美为之。14、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15、为击破沛公军。16、谁为大王为此计者?17、公为我献之。18、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之事,聊资一欢。19、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20、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21、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22、君为我呼入。23、为君翻作《琵琶行》。24、臣请为王言乐。25、为长者折技。26、为之奈何?27、不足为外人道也。28、为天下唱,宜多应者。29、如姬为公子泣。30、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31、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32、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33、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答案:1-4介词“被”。5-9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10指心理活动。11-13为了。14--25给,替。26-29对,向。30-32因为。33在,当
2、【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②变法者因时而化。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巩固练习]
1、因取刃杀之。2、因屏人曰。3、因拔刀斫前奏案。4、因左手把秦王之袖。5、因谗之曰。6、变法者因时而化。7、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8、因其固然。9、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我欲因之梦吴越。10、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11、伺者因此觉知。12、因河为池。13、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14、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15、不如因而厚遇之。16、因击沛公于坐。17、因入京师观太学。18、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9、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20、后因伐木,始见此山。21、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22、于今无会因。23、因遗策。
答案:1-5于是,就。6-8依照,根据。9-14依靠,凭借。15-17趁着,趁此。18通过,经由。19-21因为。22缘由,机缘。23沿袭。
3、【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巩固练习]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2、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3、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4、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7、形若土狗。呆若木鸡。8、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9、若无罪而就死地。10、其若是,孰有御之。11、若毒之乎?12、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13、若何为生我家?14、若入前为寿。1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16、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答案:1-4如果,假如。5-10像,好像。11-15你(的),你们(的)。16此,如此,这样。
篇7:高考文言文如何断句
高考文言文如何断句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是容易丢分的,想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先学会怎么断句,下面详细介绍了文言文的学习要领。通读文段明大义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要想断句,先要把有关的文段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段乃至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若为记叙文。则先理出其记叙的要素;若为说明文,则先看出其对象和层次;若为议论文,则先读出其论点和论据。在领会文段基本意思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断句。
例1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注:①桀:夏桀,暴君。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要给这个句子断句,不理解句意是很难达到目的.的。要理解句意,先要理解文意。这个文段是说,”今之事君者"一味地追求开辟疆土、充实府库、结交外国、打仗必胜,而不向往王道、追求仁政,孟子认为这与民贼无异,是辅佐夏桀的做法。按照现在的治国之策,不改变当今的习惯,即使把天下给他。也不能稳坐王位一天。按照这种理解,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文言文的高考】相关文章:
1.高考文言文阅读
2.高考文言文作文
10.高考语文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