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稳态高考生物知识点
“Fum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环境与稳态高考生物知识点,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环境与稳态高考生物知识点,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环境与稳态高考生物知识点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1.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3.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5.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7.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主要是由Na+内流形成的。
8.神经冲动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的,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与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
9.兴奋在突触中传递的信号转换方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0.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
11.血糖的来源有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的转化,去路有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12.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主要有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
1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4.激素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特点。
15.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6.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具有反应速度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较长等特点。
17.体温的恒定取决于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的氧化放能,热量散失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毛细血管散热等。
18.由下丘脑合成、垂体细胞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19.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组成。
20.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的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的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21.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22.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
篇2:《稳态与环境》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及建议
按教学设计比较完满地完成新学年、新老师、新教材、新高考的`第一课时教学。开篇介绍感觉不错,不过时间没把握好,有超时。
本节知识,学生兴趣一般。通过从身边寻求大量实例去激发学生的兴奋点,通过感性认识结合到具体知识中,效果还可以。但循环系统(特别是淋巴循环)学生有些糊涂,尤其是“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由细胞组成”学生理解、记忆不太好。
建议:有关循环系统不一定要在本课花太多时间,要回归主题,相关内容可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
第二课时:教学反思及建议
实验班完成不错,但要注意实验时间把握,不要超过25min。2个普通班,相当部分同学没有预习,又因为在实验室上课,学生不够专心,在引导阅读提问时又没能很好的跟上来,导致部分学生对实验原理理解不太好,以至于解释不够到位。又由于时间较紧,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分析总结不到位。
建议1:不能过分高估学生的能力,还需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和强化。要培养学生科学素质要落到实处,必需使学生理解实验思想,搞清实验目的,重视实验过程,进而能做到对自己所做的实验结果或数据进行分析。
建议2:投影学生实验结果效果好,但要注意时间。
第三课时:教学反思及建议
从教学内容和设计上来看,本课实质内容不多,但8班作为第一个班时间放得太松了,前面讨论较好,但最后讨论不足及练习内容不够到位;7班完成较好,但部分学习未做好调查;9班完成良好。少数学生调查数据不真实。
建议:
⒈、一定要在课前要求科代表进行本班体温日变化规律调查结果进行检查,有些小组没有做。
⒉、上一课时要强调:不能虚编数据。
⒊、本课内容,小组讨论、汇报较多,要注意把握时间;
⒋、课堂实例应用要注意收放有度,要突出重点教学内容,防止过多泛泛而谈而主题不明显。
篇3:高考生物知识点
生命的物质基础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1.大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C(最基本)CHON(基本元素)CHONPSKCaMg (主要元素)]
2.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但需要量很少的元素[Mo、Cu、B、Zn、Fe、Mn (牧童碰新铁门)]
植物缺少硼(元素)时花药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花而不实)
3.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4.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原生质
细胞内的生命物质,主要成分蛋白质、脂类、核酸,分化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注:植物特有的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不是原生质的成分)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物:
①水(约60-95%,一切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②无机盐(约1-1.5%)
有机物:
③糖类
④核酸 (共约1-1.5%)
⑤脂类(1-2%)
⑥蛋白质(约7-10%是一切活细胞有机物含量最多的,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
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对生物的意义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 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动。(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
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剂 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无机盐离子及其对生物的重要性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平衡)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
动植物体内重要糖类、脂质及其作用
1.糖类 C、H、O组成 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种类:
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
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 乳糖(动物)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 糖元(动物)
四大能源:
①重要能源:葡萄糖
②主要能源:糖类
③直接能源:ATP
④根本能源:阳光
2.脂类 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
分类:
①脂肪:储能、维持体温
②类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 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篇4:高考生物知识点
1.成人有八种必需氨基酸。婴儿有九种,多一种组氨酸。
2.蛋白质有空间结构而多肽没有空间结构。
3.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1.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方式千变万化。2.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4.蛋白质中加入少量NaCl可以发生盐析。可以加水稀释复原。蛋白质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5.加热改变了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松散,伸展,容易被蛋白质酶分解,因此煮熟的鸡蛋容易被人吸收。这种变性不能恢复。
6.蛋白质的功能:1.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2.酶蛋白的催化作用。3.血红蛋白等的运输作用。4.信息传递如激素。5.免疫功能如抗体。
7.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简称HPP,总部设在北京。
8非必需氨基酸是指生物体内能自己合成的,必需氨基酸是指生物体内不能合成的,要从外界获取。但是所有氨基酸都是生物体所需要的缺一不可,不是说是非必需氨基酸生物体就可以不需要这种氨基酸。
【环境与稳态高考生物知识点】相关文章:
10.生物关键知识点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