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初中语文《苏州园林》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苏州园林》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2023-05-30 08:22:2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爆炸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初中语文《苏州园林》达标测试题及答案,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初中语文《苏州园林》达标测试题及答案,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苏州园林》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篇1:初中语文《苏州园林》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苏州园林》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第十三课 苏州园林

【基础练习】

1.选词填空,依次填写正确的是( )。

①比方,( )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②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 )。

③讲究花草树木的( )。

④中国的多数建筑物是讲究( )的,左边有什么,右边也会有一个相同的建筑物。

A.①对称 ②映衬 ⑧映衬 ④对衬

B.①对衬 ②对称 ⑧对称 ④映衬

C.①对称 ②对衬 ③映衬 ④对衬

D.①对衬 ②对衬 ③映衬 ④对称

2.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

(1)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

(2)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

(3)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

(4)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才是可取的。( )

3.下列词语都注上了拼音,其中有三个不正确的是( )。

A.深眷(juàn) B.轩榭(xan xiè) C.池沼(zhǎo)

D.丘壑(hè) E.蔷薇(qáng) F.自出心裁(cǎi)

4.下面四句中有一项运用的说明方法与其他项不同,它是( )。

A.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

B.顶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

C.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D.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综合练习】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①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②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③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④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⑤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⑥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⑦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⑧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用“‖”线在原文上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

2.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 ,其中又以 为主。

3.首句的“假山和池沼”能否换成“池沼和假山”?为什么?

答:

4.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 。

5.文中概括苏州园林假山特点的一句是。

6.池沼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

7.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 )

A.苏州园林都有假山和池沼

B.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配合的特点

C.苏州园林讲究假山和池沼的配合

D.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配合着意于图画美

8.“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与“ ”相呼应,说明假山堆叠的艺术美。

9.画线句子中的“艺术”与“技术”的词序能否对调?为什么?

答:

10.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用简明的话来回答。

答:

11.这段文字中标出序码的八个句子是说明池沼的,用简明的语言指出下列句子说明的侧重点。(每处不超过8个字)

①句: ②句: ③④句:

⑤⑥句: ⑦⑧句:

12.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 ) A.先总后分 B.先分后总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文中所说明的是苏州园林的( )

A.不栽种松柏和道旁树的原因 B.栽种藤萝的原因

C.栽种和修剪树木 D。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2.文中藤萝花给游览者的感觉是

。(用原文答)

3.文中加点词“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

4.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是( )

A.从主要到次要 B.从现象到本质 C,从原因到结果 D.从概括到具体

5.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列数字 B.作比较、举例子 C.举例子、打比方

6.文中的“寂寞”,意思是( )

A.孤单冷清 B.单调

7.文中的“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指 ,用“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一句的目的是为了()。

【拓展练习】

一.阅读

北京园林

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城,它的名胜古迹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也许因为北京是金、元、明、清四朝帝都的缘故,建筑师们博采各地园林之长,因地制宜,使北京的园林各具特色,和谐优美。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华贵,北京的园林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艳丽,似乎只有这样才不失皇家的身份。

故宫、颐和园等建筑金碧辉煌,布局极为工整、对称。左边有一条游廊,右边也必有一条,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甚至连屋内的摆设也是如此。在各个大殿、各个宫院,大门外面都要摆两座石狮或麒麟,大门多是分左、中、右三扇。殿内的梁、柱高大,房屋宽敞而略显阴暗。这样的园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趣,但以其雄伟、庄严的气势使人折服。

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见匠心。一段曲廊,一丛阶边的小草,一组精妙的雕刻,无不在烘托气氛中起着微妙的作用。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有一华里长,分成十几段,每段房楞上的彩绘或山,或水,或人,或物,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竟无一相同。一幅“嫦娥奔月”的彩绘,人物形象棚棚如生,绘画者也许吸取了敦煌壁画里飞天图案的艺术精华,很有些“吴带当风”的味道,耐人细细地玩味。

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有时,在万绿丛中见一道飞檐,黄绿相间,相映成趣。大多数宫殿都铺着琉璃瓦,大红色的棱、柱,过于庄重,而幽雅倒显得欠缺了一点。也有例外,潭拓寺的大殿都是由灰色方砖铺地,墙壁都是灰暗的,同周围的`景色浑然一体。“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古朴淡雅,别具风采。

北京周围的山水既有北方的粗犷,又具南方的秀丽,这正是建造园林的好地方。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建一座庙宇,半山腰修一个亭子,湖中建一座水榭,这时,可极少讲究对称,但考虑色调对比十分周到,山上的亭子要用大红和金黄的彩绘,水榭要灰暗些,庙宇要建得红墙绿瓦,显得庄严,肃穆。

这只是我对北京园林粗浅的介绍,若想真正领略到其中的妙处,还是请您亲自来游览北京的园林吧!

1.这篇文章采取什么关系的结构形式?

2.北京园林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3.文中第3、4、5自然段各说明了什么中心?

4.“北京周围的山水既有北方的粗犷,又具南方的秀丽,这正是建造园林的好地方。”句中“这”指代什么?

5.文中第3段、第5段与苏州园林的第3段、第9段比较有何异同简要说明。

6.文章的结尾的含意是什么?

7.文章第1段的作用是什么?

8.文中第2段与第3、4、5段从结构关系和内容上看是怎样的?

二.作文

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生活中的美景随处可见:校园中寻求知识,是一道富有诗意的美景;家庭中感受亲情,是一道充满温馨的美景;社会中奉献真爱,是一道多彩多姿的美景……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选择感受最深的某个方面,以“美景”为话题,写一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要求:

①在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前提下,文体不限,文题自拟。

②字迹清楚工整(若达到此项要求,评卷时可另加2分),字数不少于600宇。

③作文中请不要写出校名及真实的姓名

第十三课 苏州园林

【基础练习】

1.C 2.(1)说明 (2)描写

(3)描写、议论 (4)议论

3.BEF 4.D

【综合练习】

一 1.……池沼。 ‖……身在山间。 ‖……一景。

2.假山和池沼;池沼

3.不能。这是一个段首中心句,它规定了下文展开的先后顺序。

4.有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5.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6.高低屈曲任其自然;有的宽畅,就作为全园中心,有的成河道,就安排桥梁

7.D 8.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9:不能。因为一对调,就变成了强调技术而把建设艺术放到了次要的地位,这与本段说明苏州园林艺术的中心不一致。

10.假山的堆叠、假山与竹子花木的配合,形成不同的山景,使人产生“身在山间”的真切感受。

11.引用活水;宽畅的池沼作中心;桥梁不雷同;边沿高低屈曲;鱼戏莲叶间

12.A

二 1.D

2.“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3.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4.D

5.C(用排除法,没有用列数字和作比较) 6.B

7.追求自然美;这是为了将“人工美”与“自然美”作比较,以突出苏州园林花树的自然美。

【拓展练习】

北京园林

1.总一分一总

2.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艳丽。

3.(1)第一句话 (2)第一句话 (3)第一句话

4.指代“北京周围的山水……秀丽”(这前面的内容)。

5.⑴.《北京园林》的第3段与《苏州

园林》的第3段比较的异同:

①《北京园林》的第3段:北京园林金碧辉煌,布局极为工整、对称。园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趣,但以其雄伟、庄严的气势使人折服。是图案画。

②《苏州园林》的第3段: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追求自然之趣,是美术画。

⑵.《北京园林》的第5段与《苏州园

林》的第9段比较的异同:

①《北京园林》的第3段: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过于庄重,而幽雅倒显得欠缺了一点。古朴淡雅,别具风采。

②苏州园林第9段:极少使用彩绘,颜色不刺眼,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6.使读者产生对北京园林的想往。

7.评价北京名胜在世界上的地位。

8.总——分

篇2:初中语文山市达标测试题

初中语文山市达标测试题

1.给加点字注音:

青冥( ) 禅院( ) 飞甍( ) 高垣( )

睥睨( )( ) 连亘( ) 窗扉( ) 倏忽( )

2.本文选自 ,作者蒲松龄, (朝代) 文学家,号 。

3.用课文原句回答:“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

4.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

5.山市的出现经历了三个阶段,从 到 为初生阶段; 为发展阶段; 是高潮阶段。

6.课文如删掉“始悟为山市”一句,并不影响文中对“山市”描写的连贯性,为什么不能删去?

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然数年恒不一见(恒: )

⑵无何,见宫殿数十所(无何: )

⑶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连亘: )

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依稀: )

⑸数至八层,裁如星点(裁: )

⑹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逾时: )

8.翻译下列句子:

⑴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⑵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⑶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⑷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

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山市》达标题B卷

1.《山市》选自《 》,作者 , 代 家。

2.给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相顾惊疑。( ) A.照顾 B.看 C.拜访

(2)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 A.像 B.若干 C.如果

(3)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 A.细小 B.值得 C.匆匆

(4)惟危楼一座。( ) A.危险 B.危害 C.高

3.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恒(经常)不一见 相顾(看)惊疑

B.始悟为(成为)山市 以(用)亿万计

C.惟(只有)危楼一座 则明(明显)渐少

D.或凭(凭借)或立 与世无别(差别)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D.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5.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

(2)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

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山市》达标题C卷

语段点将

奂山山市,邑( )八景之一也,然( )数年恒( )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 )饮( )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 ),相顾( )惊疑( ),念近中( )无此禅院( )。无何( ),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 ),始( )悟( )为( )山市。未几( ),高垣( )睥睨( ),连亘( )六七里,居然( )城郭( )矣。中( )有楼若( )者,堂( )若者,坊( )若者,历历在目( ),以( )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 ),城市依稀( )而已( )。既而( )风定天清,一切乌( )有,惟( )危( )楼一座,直接霄汉( )。楼五架,窗扉( )皆( )洞开( );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 ),楼愈高,则( )明渐少。数至八层,裁( )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 ),不可计其 ( )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或( )凭( )或立,不一状( )。逾时( ),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 );倏忽( )如( )拳如豆,遂( )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 ),与世无别,故( )又名“鬼市”云。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青冥( ) 飞甍( ) 高垣( ) 禅院( )

逾时( ) 连亘( ) 倏忽( ) 窗扉( )

2、解释文中括号前的黑体字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A、然数年恒不一见( ) B、始悟为山市 ( )

尘气莽莽然 ( ) 可以为师矣( )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项为之强( )

C、见宫殿数十所( ) D、又闻有早行者( )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 )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②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④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⑤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⑥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⑦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⑧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⑨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⑩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5、填空

⑴《山市》选自 ,作者 ,字 ,号 ,世称“ ”, 代文学家。

⑵文中“惟危楼一座”中的“危楼”两字,我们不由地联想到李白在《夜宿山寺》中的“ , ”两句诗。

6、问题探究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内容。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

(3)文中山市蜃景的变化可分为几个阶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课文最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称为“鬼市”?

(6)运用科学知识,请对“山市”这一现象作出解释?

参考答案A

1.略 2.《聊斋志异》;清代;柳泉居士 3.要把握山市发生变化的三个阶段,同时注意时间词语“忽”“无何”“未几”“忽”“既而”“逾时”“倏忽”的顺序。 4.回答抓住山市变幻莫测这一特征即可。 5.孤塔高耸、宫殿出现、城郭的出现、危楼的出现 6.不能。这是一句描写中的议论,除有点题的作用之外,其中一个“悟”字,更表明了所见所闻景象与真实无异。 7.⑴经常⑵不久,不一会儿⑶连绵不断⑷隐隐约约⑸通“才”⑹过了一会儿 8.⑴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⑵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⑶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⑷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

B

1、《聊斋志异》、清代、文学家2、(1) B(2)A (3) C(4)C3、A

4、C5、(1)夸张 (2)比喻 (3)比喻 排比

C:

1、注音míng méng yuán chán yú gèn shū fēi

2、解释黑体字 (略)

3、A.然而, …的样子, 这样 B.是, 成为, 因为 C.几, 计算 D.的人, 的

4、句子翻译

①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②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③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④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⑤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⑥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⑦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⑧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⑨(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⑩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5、填空 (1)《聊斋志异》 蒲松龄 留仙 柳泉居士 聊斋先生 清代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6、问题探究

(1)记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

(2)时间 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

(3)①形成阶段:孤塔、宫殿的出现;②发展阶段:城市的出现;③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消失。

(4)照应开头,说明淄川的地方确实可以看到山市这种自然现象。

(5)因为当时科学不发达,当时的人们不能用科学道理解释这一自然现象。

(6)“山市”与“海市”一样,是因折光反射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篇3:初中语文《航天女英雄》达标测试题

初中语文《航天女英雄》达标测试题

一. 双基测评

1. 下面词语书写和划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面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小强的事迹,经过老师的大事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B. 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他感到心旷神怡。

C. 贝多芬以他的严谨、雍容、博大,使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D. 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

3. 下面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麦考利夫……回过头来,对着电视镜头,对着她的学生,也对着整个人类,留下了一个美丽的笑容。

B. 孩子们醒悟过来了,有的号啕大哭,有的怔怔的流泪,有的还痴呆呆地直瞪着电视屏幕,脸上毫无表情……

C. 她是有什么预感吗?不,她对这次航行充满信心。

D. 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

4. 为什么说麦考利夫是一位英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麦考利夫以她的英勇献身,为她的学生和孩子们上了最后一课。”这最后一课的含义是什么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人们期待的日子终于来了……跟着流她一样的血……”,完成6—8题。

6.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史考特心中的秘密究意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麦考利夫接过儿子装有青蛙的纸盒时为什么“噙着眼泪笑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能力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火场最重要处是火线,火线最关键处是火头,而武警战士,就博斗在火头上。

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战士啊,大的十八九岁,小的只有十五六岁,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他们的教导员王松林告诉我:在死守秀峰二支线时,这些战士每人背负20—30公斤,迎着火头上。风力灭火机震动两个小时,耳朵就什么也听不见了。他们敢冲、敢拼,敢和火头正面搏击——用十几台风力灭火机把几丈高的'火头撕开缺口,10分钟内就把火头掐住。

那是何等骇人的搏斗,在与大火相距一米处搏击,打着打着,有什么东西贴在脸上了,一摸,原来硬蠢已被烤化,手一捅一个窟窿。

前面的人用风力灭火机打火,由于离火太近,会被烤得皮化肉焦,于是有人用水枪往扑火者身上喷水,水喷上就被烧干了,干了再喷,就这样边喷边打,身边雾气腾腾,可人还是烤得受不住。

站着打,斜着打,在低矮浓密的马尾松中人穿不过去,就把灭火机伸出去,躺在地上打。有的战士12个小时没下火线,手勾不动灭火机了,一头栽倒在地,累得想爬起来也爬不起来;临来时背着的水壶,谁也没舍得喝一口,都浇到倒木上去了(不浇灭刚扑熄的倒木,马上就会烧起来),渴得嘴唇像兔子嘴一样,裂几道口子。岭北水金贵,渴得实在耐不住了,就把草皮子扒开,把脸在草棵子上阴一会;脚窝里渗出一点儿水,忙把手帕浸湿,拣出水里的虫子,喝一口。

9. 通讯往往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来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请就此说说第一小节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战士啊”一句是记叙中的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感情。

11. “这是何等骇人的搏斗”。作者用了哪些细节,写出了搏斗的“骇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第五段画线句子是___________描写,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13. 作者写战士极其干渴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创新运用

14. 课外搜集有关“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一些资料,同学间交流。

自评反思(学习本文后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园地(家长、学生、教师互相交流,教学相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 航天女英雄

1. C 2. A 3. C

4. 麦考利夫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有一种勇敢的精神;在训练过程中,接受了严峻的考验;而她进入太空要完成的任务也是英雄使命。

5. 她为了科学而英勇献身的行为和精神。

6. 史考特把自己最心爱的小青蛙让妈妈带上天空。

7. 让青蛙代替自己在太空中陪伴妈妈,让自己亲手培养的小青蛙代表青蛙家族,第一个登上太空。

8. 被儿子的爱所打动,为儿子热爱航天事业、支持自己而感动。

9. 写火势的凶猛,环境的危险,更能表现出战士勇敢无畏、舍己为人的精神。

10. 抒情 对战士的热爱、崇敬、赞美。

11. 如“盔甲被烧化”,边往身上喷水边灭火等。

12. 外貌 比喻

13. 表现他们奋不顾身、勇敢无畏的精神

14. 略

篇4:Myday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Myday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Ⅰ.选择题

1.—Excuseme.HowdoyouthatinEnglish??

—It’saneraser.?

A.talk B.say C.speak D.tell?

答案:1.B say...inEnglish.用英语说……,强调说话内容。

2.There’sontheInternet.?

A.lotsofinformationsB.manyinformations?

C.lotsofinformationD.someinformations?

答案:C information为不可数名词,不能变复数。

3.Iwanttheclassroom.Couldyoume,please??

A.clean;helpB.toclean;help

C.clean;tohelpD.toclean;tohelp?

答案:B want+动词不定式;could为情态动词+动词原形。

4.Wehaveanewfriend.isDavid.Pleaselookafter.?

A.He;heB.His;heC.His;himD.He;him?

答案:D 第一个空用he,因为是在句首当主语,所以要用主格;第二个空用him,因为它放在lookafter后作宾语,所以要用宾格。

5.—We’regoingtohaveanexamnextFriday.?

—Butwe’relookingforwardnextSaturday.?

A.togoingonatripB.togoonatrip?

C.goingonatripD.goonatrip?

答案:A 固定搭配lookforwardto+名词或动名词。

6.Weshouldn’twatchfilmsandweshouldn’twatchTVeither.?

A.toomuch;toomanyB.toomany;toomuch?

C.toomuch;toomuchD.toomany;toomany?

答案:B toomany+复数名词;toomuch+不可数名词。

7.—Ishetallandfat??

—?

A.Yes,heis.B.Yes,heisn’t.

C.Heistallandfat.D.No,heis.?

答案:A 本题为一般疑问句,因此要用Yes/No来回答,并要注意前后一致。

8.Thewomanalotofmoneyonclotheseverymonth.?

A.paysB.costs C.spendsD.takes?

答案:C spend...on...是个固定搭配。

9.Imywindoweveryday.Nowmywindowis.?

A.closed;closed B.close;closed

C.close;closeD.closed;close?

答案:B 第一个空强调动作,因此要用动词close;第二个空强调状态,因此要用形容词closed。

10.Therearetreesonsideoftheroad.?

A.both B.eachC.every D.all

答案:B road有两边,此题用side强调每一边,因此要用each。

Ⅱ.完成下列句子

1.整个城市有两百多家学校。?

200schoolsinthewholecity.?

答案:Thereare 由“inthewholecity”可知此题强调某地有某物,应用Therebe结构,又因后面用schools,因此要用复数are。

2.我妹妹每天晚上总是要花一个小时看足球赛。?

Mysisteralwaysfootballeveryevening.?

答案:spendsanhourwatching 由主语Mysister可知,此处的“花费(时间)”应选择spend,并且要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spends;再由spend...doingsomething可知后面的动词要用动名词;最后通过“看比赛”,可知此处要填watching。

3.Daniel是我们班上游泳最棒的人。?

Danielisinourclass.?

答案:thebestswimmer 由表范围的“inourclass”判断出此题应用最高级。

4.我们盼望着国庆节的到来。?

WeNationalDay.?

答案:arelookingforwardto lookforwardto意为“期盼”,这是个固定搭配。

5.我可以去上舞蹈课吗?当然可以。?

thedancinglesson?Sure.?

答案:MayIgoto may是情态动词,表示“可以”,其后动词用原形。

6.这本书的价格是多少??

thebook??

答案:What’sthepriceof 这是询问价格的常用表达方法。

7.我和Millie经常在午餐时谈心。?

Ioftenatlunchtime.?

答案:chatwithMillie chatwithsomebody和某人聊天。

8.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Idon’tknowthequestion.?

答案:theanswerto theanswertothequestion意为“问题的答案”,这是个固定词组。

9.Millie每周两次去读书俱乐部。?

Millie.?

答案:goestotheReadingClubtwiceaweek 本题要注意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10.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世界。?

Readingcanhelpus.

答案:learnmoreabouttheworld 根据help的用法,本题还可以填tolearnmoreabouttheworld。

Ⅲ.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Thisisour(one)Englishlesson.?

答案:first 本题题意为“第一节课”,要用序数词。

2.He’dlike(tell)youabouthisschool.?

答案:totell wouldliketodosomething想要做某事。

3.Jordanisoneofhisfavoritebasketball(play).?

答案:players 由题意可知这个空应填表示人的名词player,又根据oneof+复数名词,本题应填players。

4.Doesyourfatherlove(read)newspaperinthemorning??

答案:reading 表示喜欢的love后常跟名词或动名词。

5.Amyisaverygood(swim).?

答案:swimmer 根据题意判断出此题应填表示人的名词。

6.MilliehasadogcalledEddie.Sheloves(he)verymuch.?

答案:him 在love后作宾语,应用宾格。

7.Thestudentsinourschoolspendhalfanhour(play)gameseveryday.?

答案:playing spend...doingsomething,此处应用动名词。

8.Doyouwant(help)me??

答案:tohelp want+动词不定式。

9.Ihaveanewfriend(call)John.?

答案:called called是过去分词作定语,修饰friend。

10.Ioftenhavedinneratmy(grandparent)home.??

答案:grandparents’ 本题表示所属关系,应用名词所有格,该名词是以“s”结尾的复数名词,则在词尾加’构成。

我综合我发展

Ⅰ.听力

A.Listenonceandchoosethevowellettersineachgroupsandwritethemout.(听录音一遍,找出每一组中的元音字母并将其写出来。)?

1. 2. 3. 4. 5.

答案:1.O 2.A 3.I 4.U 5.E?

听力原文:1.LMNZO 2.BCAPV 3.YQWRI 4.JKUHG 5.FSXEM?

B.Listentwiceandwritetheordertoeachpicture.(听录音两遍,在相应物品的括号内写上序号。)?

答案:253164

听力原文:1.pencil 2.pencilcase 3.book 4.backpack 5.eraser 6.ruler?

C.Listentwiceandfillintheblanks.(听句子两遍,填单词。)?

1.Isthisyour??

2.No,it.?

3.That’sbook.?

4.Thankyou.It’shis.?

5.Canyouspell?

答案:1.eraser 2.isn’t 3.her 4.backpack?5.dictionary

听力原文:1.Isthisyoureraser??

2.No,itisn’t.?

3.That’sherbook.?

4.Thankyou.It’shisbackpack.?

5.Canyouspelldictionary?

Ⅱ.句型转换

1.Danielisplayingcomputergamesnow.(对画线部分提问)?

Danielnow??

答案:Whatis,doing 画线提问动作时要用疑问词what。

2.Thesupermarketopensat8:00a.m.andclosesat8p.m.(改为同义句)?

Thesupermarket8:00a.m.8p.m.?

答案:isopenfrom;to 由题意可知这是一家从?8:00a.m.?到8:00p.m.营业的`商店。

3.There’resomebirdsinthetree.(对画线部分提问)?

inthetree??

答案:What’s 画线提问Therebe结构中的名词一律用“What’s+介词短语?”

4.Thechildrenplaygamesafterschool.(把主语改为单数)?

Thegamesafterschool.?

答案:childplays children是个不规则的名词复数,单数形式为child,当主语改为第三人称单数,其后的动词也要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5.Thefilmisveryinteresting.(对画线部分提问)?

thefilm??

答案:Howis 画线提问“怎么样……?”时通常用疑问词how。

6.Ihaveanewfriend.HisnameisJohn.(改为同义句)?

IhaveanewfriendJohn.?

答案:called called是过去分词作后置定语,修饰前面的名词。

7.MilliegoestotheReadingClubtwiceaday.(对画线部分提问)?

MilliegototheReadingClub??

答案:Howoftendoes twiceaday是个表示“频度”的短语,意思是“一天两次”。howoften是用来提问“频度”的。

8.Amyusuallytakesabustoschool.(改为同义句)?

Amyusuallygoestoschool..?

答案:bybus by+交通工具,可表示“乘坐;骑”。

9.Wedon’tknowhowtohaveagoodtime.(改为同义句)?

Wedon’tknowhowto.?

答案:havefun haveagoodtime意思是“玩得愉快”,其同义词组是havefun或enjoy?oneself?,因此本题还可以填enjoyourselves。

10.IttakesMillietenminutestoreadthestory.(改为同义句)?

Millietenminutesthestory.

答案:spends;on “花费(时间)”除了take之外就是spend,本题主语为Millie,因此要用spends,它的常见搭配是:spend...on/doingsomething。因此本题的第二空还可以填reading。

Ⅲ.阅读短文,填写表格。

I’mJessica.I’m13.I’mamiddleschoolstudent.EverydayIhavealottodo.OnMondayIhaveschoolassemblyintheAssemblyHall.OnTuesdayIplaytenniswithmybestfriend,Mary.OnWednesdayIorganizealltheboystoplayfootballtogetherintheafternoon.OnThursdayIwatchcartoons(卡通片)onTVintheevening.OnFriday,Igotothemuseumafterschool.I’mverybusy,butIlovemyschoolandfriends.?

DayActivities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答案:

DayActivities

Mondayhaveschoolassembly

Tuesdayplaytennis

Wednesdayplayfootball

ThursdaywatchcartoonsonTV

Fridaygotothemuseum

提示:在阅读理解题中出现大家不认识的单词和短语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本篇文章就出现了许多处,但这并不会影响到我们做题和理解文章。做好本题的关键是能理顺作者一个星期的活动,找到原句,填写在空格中即可。

Ⅳ.写作

根据下列信息写一封电子邮件给你的朋友告诉他们你一天的生活。?

6:30a.m.Getup3:30p.m.Playsports?

6:45a.m.Havebreakfast4:45p.m.Gohome?

7:00a.m.Gotoschooll6:30p.m.Havesupper?

7:45a.m.Haveassembly7:30p.m.Dohomework?

8:00a.m.Havelessons9:30p.m.Gotobed?

Deare-friends,?

Thankyouforwritingtome.Iwanttotellyousomethingaboutmylife.

Pleasee-mailmesoon!?

答案:写作指导:1.本文要用一般现在时态来写。?

2.所给的提示信息必须全部用上,切不可臆造。?

3.要按照正确的时间顺序来写。?

4.语句流畅,没有语法错误。?

参考范文:?

Deare?friends,? Thankyouforwritingtome.Iwanttotellyousomethingaboutmylife.Onweekdays,Iusuallygetupat6:30a.m.everymorning.ThenIhavebreakfastat6:45a.m.Afterbreakfast,Igotoschoolat7:00a.m.Wedomorningexercisesat7:45a.m.atschool.ThenIbegintohavelessonsat8:00a.m.Afterschool,Iplaysportsat3:30p.m.andIgohomeat4:45p.m.Ihavesupperat6:30p.m.withmyfamily.AndthenIdomyhomeworkat7:30p.m.Igotobedat9:30p.m.IamverybusybutIamhappyeveryday.Canyouwriteandtellmeaboutyourlife??

Pleasee-mailmesoon!?

Yours,?

篇5:磁感应强度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1.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场和电场一样,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B.磁场是为了解释磁极间相互作用而人为规定的

C.磁极与磁极间是直接发生作用的

D.磁场只有在磁极与磁极、磁极与电流发生作用时才产生

解析:选A.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于磁极、电流周围的特殊物质,所有的磁现象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故选项A是正确的.

2.(长春检测)实验都需要有一定的控制条件.奥斯特做电流磁效应实验时,应排除地磁场对实验的影响.关于奥斯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必须在地球赤道上进行

B.通电直导线应该竖直放置

C.通电直导线应该水平东西方向放置

D.通电直导线应该水平南北方向放置

解析:选D.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南北,说明地磁场的方向为南北方向,当导线南北方向放置时,能产生东西方向的磁场 高三,把小磁针放置在该处时,可有明显的偏转,故选项D正确.

3.(20长沙高二检测)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长为L、电流为I的导线在某处受到的磁场力为F,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必为FIL

B.由B=FIL知,B与F成正比,与IL成反比

C.由B=FIL知,一小段通电导线在某处不受磁场力,说明该处一定无磁场

D.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解析:选D.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是客观存在的,与是否放置通电导线无关,故选项B错.定义式B=FIL中要求一小段通电导线应垂直于磁场放置才行,如果平行于磁场放置,则力F为零.故选项A、C均错.正确答案为D.

4.有一小段通电导线,长为1 cm,电流强度为5 A,把它置于磁场中某点,受到的磁场力为0.1 N,则该点的磁感应强度B一定是( )

A.B=2 T B.B≤2 T

C.B≥2 T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解析:选C.如果通电导线是垂直磁场方向放置的,此时所受磁场力最大F=0.1 N,则该点的磁感应强度为:

B=FIL=0.15×0.01 T=2 T.

如果通电导线不是垂直磁场方向放置的,则受到的磁场力小于垂直放置时的受力,垂直放置时受力将大于0.1 N,由定义式可知,B将大于2 T,应选C.

5.

图3-1-2

如图3-1-2所示是实验室里用来测量磁场力的一种仪器——电流天平,某同学在实验室里,用电流天平测算通电螺线管中的磁感应强度,他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所示,请你算出通电螺线管中的磁感应强度B.

已知:CD段导线长度:4×10-2 m

天平平衡时钩码重力:4×10-5 N

通过导线的电流:0.5 A

解析:由题意知,I=0.5 A,G=4×10-5 N,L=4×10-2 m.电流天平平衡时,导线所受磁场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即F=G.由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FIL得:

B=FIL=4.0×10-50.5×4.0×10-2 T=2.0×10-3 T.

所以,通电螺线管中的磁感应强度为2.0×10-3 T.

答案:2.0×10-3 T

一、选择题

1.

图3-1-3

如图3-1-3所示,假设将一个小磁针放在地球的北极点上,那么小磁针的N极将( )

A.指北

B.指南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解析:选D.地球的北极点是地磁场的S极附近,此处的磁感线竖直向下,故此处小磁针的N极竖直向下,D正确.

2.关于地球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地面上放置一个小磁针,小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磁场的南极

B.地磁场的南极在北极附近

C.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地磁场方向都是和地面平行的

D.地球磁偏角的数值在地球上不同地点是不同的

答案:BD

3.(年湛江高二检测)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场和电场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

B.磁场对处在其中的磁体有磁场力的作用

C.磁铁对通电导线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D.两根通电导线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解析:选AB.磁场和电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可以通过磁体或电荷检验它们的存在.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电流有力的作用.电流与磁体之间,电流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4.将一小段通电直导线垂直磁场方向放入一匀强磁场中,图3-1-4能正确反映各量间关系的是( )

图3-1-4

解析:选BC.匀强磁场各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不随F或IL而发生变化,故B正确,D错误.由于导线垂直于磁场,有B=FIL,即F=ILB.可见在B不变的情况下F与IL成正比,所以A错误,C正确.正确答案为B、C.

5.(2011年南昌高二检测)某地的地磁场强度大约是4.0×10-5 T,一根长为500 m的导线,通入电流强度为10 A的电流,该导线可能受到的磁场力为( )

A.0 B.0.1 N

C.0.3 N D.0.4 N

解析:选AB.由F=ILB=10×500×4.0×10-5 N=0.2 N.这是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得到的最大磁场力,其他放置方向导线受的磁场力要小于0.2 N,平行磁场放置时F=0.故只要小于0.2 N,大于或等于0的力均是有可能的.故正确答案为A、B.

图3-1-5

6.如图3-1-5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为( )

A.F=Mg

B.mg<F<(M+m)g

C.F=(M+m)g

D.F>(M+m)g

解析:选D.在铁片B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F大小等于A、C的重力Mg和B对A的引力F引的和.在铁片B上升的过程中,对B有F引-mg=ma,所以F引=mg+ma.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A的引力F′引与A对B的引力F引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F=Mg+mg+ma.

7.

图3-1-6

一段通电的直导线平行于匀强磁场放入磁场中,如图3-1-6所示,导线上的电流由左向右流过.当导线以左端点为轴在竖直平面内转过90°的过程中,导线所受的安培力( )

A.大小不变

B.大小由零逐渐增大到最大

C.大小由零先增大后减小

D.大小由最大逐渐减小到零

答案:B

8.在磁场中的同一位置,先后引入长度相等的直导线a和b,a、b导线的方向均与磁场方向垂直,但两导线中的电流不同,因此所受的力也不同,如图3-1-7所示中的几幅图象表示的是导线所受的力F与通过导线的电流I的关系.a、b各自有一组F、I的数据,在图象中各描出一个点.在A、B、C、D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

图3-1-7

解析:选BC.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的力F=BIL,由题意知,a、b两导线中长度相等,电流不同,所受力不同,但力F与I成正比,F-I图线一定是过原点的直线,因此答案只有B、C两幅图正确.

二、计算题

9.如图3-1-8所示,长为L、质量为m的导体棒

图3-1-8

用细线悬挂放入某匀强磁场中,导体棒与磁场方向垂直,当导体棒中通过的电流为I时,细线上的拉力恰好为零,问磁感应强度B为多大?

解析:由细线拉力恰好为0可知,磁场力为:

F=mg

又∵F=BIL

解得:B=mgIL.

答案:mg/IL

10.磁场中放一与磁场方向垂直的电流元,通入的电流是2.5 A,导线长1 cm,它受到的安培力为5×10-2 N.问:

(1)这个位置的磁感应强度是多大?

(2)如果把通电导线中的电流增大到5 A时,这一点的磁感应强度是多大?

(3)如果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某处不受磁场力,是否可以肯定这里没有磁场?

解析:(1)由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得:

B=FIL=5×10-2 N2.5 A×1×10-2 m=2 T.

(2)磁感应强度B是由磁场和空间位置(点)决定的,和导线的长度L、电流I的大小无关,所以该点的磁感应强度是2 T.

(3)如果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某处不受磁场力,则有两种可能:

①该处没有磁场;

②该处有磁场,但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

答案:(1)2 T (2)2 T (3)见解析

11.(2011年浙江宁波联考)金属滑杆ab连着一

图3-1-9

弹簧,水平地放置在两根互相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cd、ef上,如图3-1-9所示,垂直cd与ef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合上开关S,弹簧伸长2 cm,测得电路中电流为5 A,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 N/m,ab的长为L=0.1 m.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是多少?

解析:弹簧拉力F弹=kΔx

金属杆所受磁场力:F=BIL

由平衡条件知:F=F弹

即ILB=kΔx

故B=kΔxIL=0.8 T.

答案:0.8 T

高中物理常见的力公式

常见的力公式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注:

(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高中英语,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

(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

(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名师为高一学生解惑 物理同步课程学习方法

的是很简单的,或者说只要开了窍,就一马平川了,在这里站在的角度提出几点建议,当然这里的学法指导是针对新课程时的策略!

第一步:上课听讲课,笔记只记规律性的东西,讲课的时候关键听懂,未听懂就要及时的问,在这里不要害羞,相信任何一个都会耐心的指导。

第二步:不要直接做题,如果直接做你会受到很大打击,会有很多错误!这说明你对规律、定理还认识的不深刻,听懂和会做题是两码事,会做题就意味 着已经会应用,那是更高层次的,那怎么办呢?我建议大家买些关于教材全解类的辅导书,像王后雄的教材全解,薛金星的教材全解都可以,把辅导书上关于老师所 讲的内容在一遍,参考书让通常带有难点和易错点的例题知道,这些例题很关键,做的时候先不要看答案,先自己想,实在没头绪了再看答案,最后完全弄透这 道题 高中化学。大家在做辅导书的时候会有不懂的地方,还是那句话,问老师,记住:在学校就是靠老师,这点准没错!

第三步: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一定尽全力将老师作业题目弄得一清二楚,争取一道不落全做,并做会。这不是空话,之前你已经把辅导书上的难点、易错点搞得很透了,作业不成问题。

第五步:在老师讲解过程中注意在解题方面与老师对比,找到最正确、最快、最适合自己的解题,经这些东西强化在脑子里,或记在笔记上,留以后复习用之。

第六步:对于层次好的同学应继续利用全解类辅导书,找些大题提升难度,强化训练,从而拔拔尖!对于层次一般的学生,紧跟着老师就可了。

以上方法同去可参考借鉴,并结合自己的情况稍作改进,相信你的物理一定会学得不错

高考物理复习:注重“横向”联系

“是中成绩区分度较大的科目,”南开王天祺给大家介绍自己在现阶段的冲刺中,学科的和主要任务,即对进行系统地梳理与总结,努力使系统化、模块化。

“力”“电”知识横向联系

现在大多校已经完成了物理的第一轮复习,同学们对力、电等各大章节的纵向知识脉络已经形成,王天祺建议大家现阶段的物理复习,更应当重视“力”和“电”两大部分的横向联系。

力学和电学的内容是高考中的重点,而融合这两部分知识的综合题更是每年考题中的热点。首先大家必须关注力学中三大观点——即“牛二律”“能量”“动量”知识的熟练运用和灵活选用。特别是“能量观点”更是物理的核心。其次,还应该重点强化对电场和磁场的能属性的理解。最后,还应注意力与电的联系,如力学中的超重和失重问题,我们也可以把它和电场、重力场的复合问题统一地归结为等效重力加速度问题,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归纳经典物理模型

在这一阶段,同学们还应当努力使知识模块化,加强对于物理模型的把握。无论高考题目如何花样翻新,但其内核终归离不开几个经典的物理模型。例如“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模型”(分轻绳和轻杆两类),“子弹打木块模型”,“人船模型”等。建议大家要在复习中总结相关模型的常用结论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中节约时间,准确地找到思路。

做精、做好一本练习

谈到做题的问题,王天祺认为,做练习贵精而不贵多,不应该把宝贵的时间丢入无边的题海中。现在应该做精、做好一本练习,不能仅以完成练习为目标,对做过的题至少要复习一遍,这样才能说对这道题已经掌握了,要知道高考比的是你掌握多少题而不是做过多少题,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复习切忌“撒大网”,因为在有限的精力下,网越大,网眼也越大。

物理解题中的心理操作

解题时,将题目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译成物理图象输入暂时储存,而后将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进行心理操作,一是要有操作对象,二是要有一定的操作规则(包括操作的先后次序)。物理解题中的心理操作对象是贮存于长久记忆中物理知识的基本模块。而这些“模块”信息量的大小,集成化程度的高低,因人而异,各不相同。操作规则必须符合本门学科的原理和人们认识的规律。所谓心理操作是指对这些“模块”进行加工、组合、衔接、再造的心理过程。没有这些“模块”,心理操作就失去了原料。不能要求一个毫无物理知识的人去解物理题,不论他如何,也不会解出物理题来,道理很简单,因为在他大脑的长久记忆里没有贮存加工的“模块&rdquo 高中生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

物理知识点总结:考点知识解读 直线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速度和速率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高中数学.

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

(2)速率:①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②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

10.运动图像

(1)位移图像(s-t图像):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

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

(2)速度图像(v-t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

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

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

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

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摩擦力作用机制揭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摩擦这种现象并不陌生。比如,在冬季结冰的路面上,行人很容易滑倒,但是撒上一层煤渣后,就很安全了;又如人们为了减少机器内部零件的摩擦,便不时地添加润滑油等。这些现象都与摩擦有关。

那么,什么是摩擦呢?摩擦是指互相接触的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物体的接触面上所发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作用。这种阻碍相对运动 的力,叫做摩擦力。由于摩擦力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有关摩擦力的研究和探索也一直在进行着。但是,至到今天,人们对于摩擦力的本质,却还认识得不是十 分清楚。

最早对摩擦进行实验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 高中政治。他对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物质的摩擦作了比较,提出物体间的摩擦程度取决于物体表 面粗糙程度的大小,表面愈粗糙,摩擦力愈大,即固体表面的凹凸程度是产生摩擦的根本原因。这一想法后来逐步被发展为一种学说——凹凸说。该学说认为:物体 表面无论经过何种加工,都必然留下或大或小的凹凸,这种表面凹凸不平的物体相互接触,就必然产生摩擦。有人对此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固体表面的接触,犹如把 一列山脉翻过来盖在另一列山脉上一样。由于它们的相互咬合,所以只有把凸部破坏掉,才能使之滑动,这便是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力的基本原理。这种学说在 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许多人的支持。

对于摩擦力本质的另外一种看法是分子说。这是由英国的学家德萨古利埃提出的。他认为,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是摩擦面上的分子力相互交错所致。该 学说指出,物体表面愈是光滑,摩擦面愈是相互接近,表面分子力就愈大,这样摩擦力也就愈大。但是这种学说由于加工技术上的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实验的证实, 因而入们对此很难接受。

进入20世纪以后,分子说逐渐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一个叫尤因的人首先指出因摩擦引起的能量损失,是因固体表面分子引力场的相互干涉所致,与凹凸 程度无关。而另一名著名的学者哈迪,他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从而证明了分子说的正确性。他首先把两个物体表面研磨得极光滑,然后来做摩擦实验,结果发现,两 物体磨得越光滑,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就越少,但是这种光滑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摩擦力反而有所增加,甚至两个光滑的金属面能“粘”在一起。而这正好证实了分 子说的观点:当两个表面的分子互相进入彼此的分子间的引力圈时,两者间就能产生强烈的粘合作用,并以摩擦力的形式显示出来。哈迪的实验为分子说提供了有力 的证据,分子说因而获得了广泛的承认,并被进一步发展为“粘合说”。

但是,凹凸说并没有因分子说和粘合说的进展而被完全废弃,它与对立的分子说和粘合说都持之有据,言之有理。有人在这两者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凹凸 说内容的综合性的现代粘合论。看来,有关摩擦力本质的争论还将继续下去,究竟孰是孰非,人们将拭目以待。 同学们如有,将来可从事一些有关摩擦学的研究。

篇6: 电阻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三.电 阻

1.电阻的性质及单位.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导体对电流的 叫电阻,电阻是本身的一种 ,它的 大小跟 , , 和 有关。

2.A、B是两根材料相同,长度相同的导体,如果A导体的横截面积是0.5cm2,B导体的横截面积是5mm2,则导体A的电阻 导体B的电阻。

3.有三根相同材料制成 的导体A、B、C,在相同的温度下,A比B长,粗细相同;C与B长度一样,C粗些.这三根导体的电阻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

4.小芳同学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②: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③: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被面积有关.

供她选择的导体如下表所示:

序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8 0.5

B 锰铜 0.8 1

C 锰铜 0.8 0.5

D 锰铜 1.2 0.5

她画出了 实验电路图,并按要求正确地连接了电路.请完成下列填空(只填序号):

(1)要验 证猜想①,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 和 ;

(2)要验证猜想②,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 和 ;

(3)要验证猜想③,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 和 ;

(4)这种物理研究方法, 通常叫做 。

5.横截面积相同,电阻也相等的铝导线和镍铬合金导线,导线较长的是( )

A.铝导线 B.镍铬合金线

C.两条导线一样长 D.以上情况都可能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铜导线的电阻大

B.两根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导线,横截面积较小的电阻一定大

C.长度相同的两根导线,细的导线电阻一定大

D.长度相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也相同的导线,在任何情况下,电阻都一样大

7.a是长1m,粗0.1mm2的康铜线;b是长1m,粗0.2 mm2的康铜线;c是长0.5m,粗0.2mm2的康铜线;d是长1m,粗0.1m 2的镍铬线,要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是 否有关,应选取做实验的金属线是( )

A.a和b B.b和c C.a和c D.a和d

8.两段长短、粗细和材料都不相同的导体分别接在电压相同的电路中,则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

A.长导体中的电流一定大些 C.无论哪段导体 被拉长后,通过的电流都一定变小

B.短导体中的电流一定大些 D.无论哪段导体被冷却后,通过的电流都一定变小

9.一根铜导线的电阻为R,要使电路中的电阻变为2R,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

A.将铜导线对折起来,接在电路中

B.将同样长,同样粗的铝导线代替铜导线接在电路中

C.将铜导线用拉丝机拉长至原来2倍

D.将铜导线用拉丝机拉长至原来 倍

10.在如图6-20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是0.6A,当缓慢地给线圈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可 以看到电流表的`示数将( )

A.小于0.6A B.等于0.6A C.大于0.6A D.无法判断

11.如图6-21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 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

A. IAB

C.IABIBC D.无法确定

1.现有各种规格的不锈钢丝和铜丝,请你设计实验研究方案,比较不锈钢丝和铜丝这两种材料的导电性能。

(1)实验研究中对不锈钢丝和铜丝的选取有什么要求?

(2)你用什么方法显示材料的导电性能?(可画出相应的电路图加以说明)

1. 用导线把一节干电池、一只工作电压是2.5 V的小电珠和一段长约7cm的铅笔芯按图6-22所示连成电路.调节铅笔芯串入电路中的长度,刚好使小电珠不发光.现在你可划燃一根火柴并加热铅笔芯,待会儿小电珠就能点亮;火柴一旦熄灭,小电珠也会慢慢地熄灭.这里,火焰犹如一只开关,为什么火焰竟然能起这样的作用呢?

三.电 阻

基础运用

1.阻碍作用、性质、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2. 小于; 3. RARC

4.(1)A、C;(2)C、D;(3)B、C;(4)控制变量法5. A 6.B 7.D 8.C 9.D 10.A 11.B

能力拓展

(1)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2)分别将两种 金属丝与一个小灯泡串联在同一电源上,比较灯的亮度,即可判断两种材料的导电性能。

探究创新

1.加热铅笔芯,其温度升高,电阻减小,而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路中电流增大, 电灯发光. 停止加热铅笔芯,其温度降低,电阻增大,所以电路中电流减小,电灯熄灭。

篇7: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达标题

A卷

1.这是一篇 ,真实记录了 。没有过多的 和 ,但字里行间,读者能体会到登月成功后,作者透露的 之情,以及作者对于人类 的赞叹。

2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3.根据课文介绍的登月知识,选出错误的一项( )

A.宇航员的氧气袋中只剩下一个小时的氧气,不能长时间呆在月球上。

B.人类登止月球的准确时间是1968年7月21日。

C.月球在离地球38万公里的轨道上绕着地球运行不息。

D.首次登上月球的三位美国宇航员是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4.“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

⑴1969年7月的拜访月球,是人类向探索太空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宇航事业一块新的里程碑。

表达方式:

⑵“土星五号”开始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

表达方式:

⑶“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每秒7.67公里。

表达方式:

⑷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表达方式:

6.文中出现表现时间的数词,有的甚至精确到秒,作用何在?

7.“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这句话连用三个“预定”有什么作用?

8.选词填空:

⑴他们终于代表全人类( )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

A.登上 B.拜访 C.征服 D.考察

⑵他们( )来到发射架下,乘下电梯,来到指令舱前。

A.健步 B.迈出 C.踏步 D.快速

⑶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 )。

A.遥遥相望 B.遥遥在望 C.遥遥相对 D.触手可及

⑷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 )已久的月亮上空了。

A.想念 B.渴望 C.神往 D.盼望

阅读下面的对话,然后回答9-12题。

甲:现在这广告怎么啦!老拿词语开涮呢!做蚊香广告,叫“默默无蚊”;做女帽广告叫“一戴添娇”;做止咳药广告叫“咳不容缓”。说不定哪天做香肠广告会冒出个“吃心不改”呢!

乙:真是糟透了!为了维护语言的纯洁,应禁止用篡改词语的方法做广告!

丙:这就不对了!企业做广告,一是花了钱的,二是不违法的。人家有自己的自由,别人管不着。况且从语言角度讲,人家只不过利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方法,不能算篡改。

甲:那也要注意社会公益,不能污染文化市场啊!弄得小学生都不知道词语的本来面目了。

丁:你们都是瞎扯,听听我的高见吧! 我看哪,用也可以,但不能滥用,不能一味地摹仿别人的广告创意。

戊:其实,谐音双关用好了也可以。人家“百年润发”就把影星“润发”的名字和“润发”的广告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效果很好嘛!可见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巧妙、自然。

9.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10.五位同学的谈话,主要有几种观点?答案正确的一项是:( )

A.—种:不能这样滥用词语做广告。

B.两种:①不能这样滥用词语做广告。②可以利用词语谐音双关做广告。

C.三种:①不能这样滥用词语做广告。②可以利用词语谐音双关做广告。③可以利用词语谐音双关做广告,但要巧妙自然,不能滥用。

D.四种:①不能这样做。②可以这样做;③要注意社会公益。④可以这样 做,但不可以滥用。

11.文中有一句用语不得体,把它找出来。

12.如果你也加入了争论,你会怎么说呢?

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达标题B卷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到月球表面,A和B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的任务很多,但是供给他们呼吸的氧气却很有限,只够使用4个小时。因此,每分每秒都得抓紧。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发现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qiāo,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竖)立在月球上。纪念碑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B从登月舱申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国的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球上。这一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接通了电话,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登月成功。

1.给加点字注音:得( )着( )

2.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请在正确的词语下面画钩。

3.为A和B选择正确的人物。

美国宇航员共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是: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文中A指___________,B指____________。

4.列举出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所做的事情有哪些?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这次伟大的探险来回共经过76公里,历时195个小时。

B.两位宇航员共同完成了一次到另一个星球的探索。

C.踏上月球的“一小步”对整个人类而言,是巨大的飞跃。

D.这一伟大的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达标题C卷

一、注音并解释加粗字。

可望而不可即( )( ) 昂首挺立( )( )

二、辨析下列多音字或形似字。

1.她细心地剪去食指( )上的长指( )甲,洗干净手,把隐形眼镜放在手指( )头肚上。

2.他放下铁锹( ),神色愀( )然。

三、下列各句没有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的是

( )

A.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B.“土星五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C.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行驶。

D.这一小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四、阅读。

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情况一切正常。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此时,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重力。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二三两级火箭继续上升。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此刻,“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

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它飞过了月亮和地球距离的中间点,19日晚上8点33分,又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这个引力的静止点在离月球28000公里的地方,月亮和地球在这一点上引力平衡。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1.第一段文字记叙了( ),是按照( )顺序写的,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图表示:( )——点火发射——火箭加速——( )——( )——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 )。

2.为什么交代时间精确到秒?

3.飞船的速度是很快的,为什么“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中用“缓缓”一词,是否矛盾?

4.用波浪线划出第二节中描写的句子,如果把他们改为平实的语句,效果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A

1.纪实报道;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议论、抒情;喜悦;聪明才智 2.飞船升空前的准备;飞船飞向月球;登月舱登月成功;飞船返回地球。 3.B 4.从表面现象看,这“一小步”是宇航员离开登月舱,踏上月球的行走的步伐,而实质上对于宇航事业和整个人类来说,这一步象征了人类征服太空旅途中的一座里程碑,因此它是巨大的飞跃。 5.依次是:议论、描写、说明、记叙 6.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真实性;二是因为这些时间都有纪念意义。 7.表明飞船一切尽在人类预料之中,说明登上月球这一高科技的严密性,也体现了说明文严谨的语言。 8.略 9-12.略

B 1.děi ;zhuó

2.树 舒

3.A指阿姆斯特朗;B指奥尔德林

4.他们共做了九件事:(1)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2)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3)立纪念碑;(4)安装摄像机;(5)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6)安装测距激光仪;(7)安装测定月震的月震仪;(8)插美国国旗;(9)与总统通电话

5.B

C

一、jí,达到;áng,抬 二、1.zhǐ,zhǐ,zhí 2. 敲 巧 三、D四、1.飞船发射进入地球轨道的经过,时间,检查,第一级火箭脱落,第二级火箭脱落,进入轨道 2.准确真实地记录登月活动的经过,也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在辽阔之极的背景下,飞船看起来好像很慢,这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实际速度很快,并不矛盾。 4.描写的语句有“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如果换成平实的语句就不够生动,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了。

篇8:人生当自强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人生当自强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陈景润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科学研究,无论什么困难都没有动摇过他的信念。坚强的意志,支持他作最后的冲击,终于叩开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大门,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这说明。

A.遇到的困难越大,取得的成绩就越大

B.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C.一切科学工作者都是意志坚强的人

D.一切科学研究只有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才能取得成功

2.邱少云为了圆满完成潜伏任务,保证整个战斗的胜利,忍受烈火烧身的剧痛,没有做出违背目的的行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A.坚强的意志在他身上起着巨大作用B.他无法逃脱烈火烧身

C.他是一名年轻的军人D.生命对他来说并不重要

3.要做到“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就必须首先()。

A.要有详细的计划B.要有高涨的热情

C.要有不畏失败的勇气D.要有专一的目标和恒心

4.“长跑、背单词、写日记”这些事情比较枯燥,但还应该强迫自己去做。因为()。

A.通过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有助于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

B.通过做这些事,能够减少娱乐时间,免受外界的不良影响

C.做这些事情,可以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D.通过做这些事,可使自己成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2分)

5.对“雷声大,雨点小”、“三分钟热情”的批评理解不当的是()。

A.做事情不果断B.做事情缺乏自信

C.做事情不能持之以恒D.做事情没有目标

6.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要从小事做起,从最能暴露自己的弱点的事情做起,这是因为()。

A.战胜自己弱点的过程,就是锻炼自己意志的过程

B.学会战胜自己,这是锻炼意志的诀窍

C.谁能战胜白己,谁就能磨砺出更加坚强的意志

D.小事微不足道,做小事培养不出坚强的意志

7.一切成功之士都具有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质,但同时他们又具有虚心的品格。如: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鲁迅以“孺子牛”自比;毛泽东常以“小学生”自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虚心是伟人才有的品格

B.虚心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C.虚心是自尊自信的表现

D.虚心和自尊自信是相辅相成的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句名言。请联系心理品质的.锻炼,说一说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9.为什么说意志是战胜困难的利剑,困难是磨砺坚强意志的磨刀石?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40分)

10.海伦凯勒一岁时因疾病失去了视觉的听觉,由于听不到别人说话也未学会说话。然而,她凭着坚强的意志,用手“听”说话,经过反复练习,她的手指可以感觉到别人说每一个字母和每一句话时双唇的移动和舌头的转动。结果海伦不仅自己学会了说话,而且还能用手摸着别人的嘴唇与人谈话。以后,她终于成为受人尊重的学者。

结合海伦的成功事例,说明坚强的意志有何作用?

11.奥斯特洛夫斯基16岁参加红军,20岁加入饿国共产党。在战争中由于受伤,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是,他有一个信念,必须生活下去,而且要生活得有意义。他开始创作小说,躺在床上,先构思全书的轮廓,想好每一章的细节,然后口述,让别人记录。后来,他又请人用硬纸做成一个框子,放在稿纸上,自己用手摸着框子在里面写。夜深了,他仍不断地写,写好一页,用僵硬的左手颤抖地将这一页抽出来,然后继续写。第二天早上,他的妻子起床一看,写好的稿纸已散落一地,他的嘴唇上还有一层淡淡的血迹。显然,这是他为了抵御病痛的折磨,忍痛写作而咬出来的。1934年,《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这部闻名世界的长篇小说终于出版了。面对人们的赞誉,他说:“我的整个生活就是斗争。喊‘顽强精神万岁’吧。”

请你说说奥斯特洛夫斯基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2.材料一:“轮椅叫我三分矮,我叫人生步步高。”张海迪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为了学习英语,她在墙上、桌上、镜子上、胳膊上都贴上单词纸条,每天不背会10个单词不睡觉。后来她翻译了英文长篇小说《海边诊所》等书。

材料二:列夫托尔斯泰青年时期一度沉湎于奢华和挥霍,荒废了学业,还留过级。后来他醒悟过来,决心同软弱做斗争,并为自己制定了《发展意志守则》。他坚持每天记日记,并重读以前的日记,用来进行自我监督;强迫自己完成每天该完成的工作,终于锻炼出坚强的意志。

请结合材料回答:

①从青少年自身成长的特点来看,培养和锻炼坚强意志有什么重要性?

②青少年应怎样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意志?

13.材料一: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为了写《资本论》,在身患多种疾病的情况下,仍然每天上午九点去伦敦大英博物馆阅览室查找资料,研究文献,一坐就是一整天。由于精力集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在座位上来回蹭地,日久天长,竟把脚下的水泥地面磨去了一层,留下很深的痕迹,人们称之为“马克思的足迹”。

材料二:

人物奋斗目标奋斗时间

马克思《资本论》40年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36年

歌德《浮士德》60年

司马迁《史记》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材料一、二集中反映了马克思等人身上具有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品质?为什么?

②结合个人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向他们学习?

五、探究创新题(10分)

14.阅读诗歌《只比苦难多一点》,说说你从这首诗中悟出了什么人生道理。

天空不会总是蔚蓝,

道路不会总是平坦,

生命中有一些不幸,

我们必须面对。

我的坚强并不多,

只比苦难多一点。

多一点,马就能穿过荒原;

多一点,鹰就能掠过高山;

多一点,骆驼就能找到甘泉;

多一点,队伍就能跨越艰险;

多一点啊,多一点,

生命之花就能度过严寒,

绽出无比绚烂。

把磨难当成一种色彩,

让抑郁变成轻松。

不妨多想一些开心的事情,

让谤议考验心胸,

那心胸是蔚蓝的天空,

把嘲讽变成动力,

去取得更辉煌的成功。

把磨难当成一种色彩,

去涂抹五彩缤纷的人生。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

一、1.B2.A3.D4.D

二、5.ABD6.ABC7.BCD

三、8.这句名言说明意志坚强、坚持不懈、不怕困难、不畏挫折、开拓进取的心理品质能产生强大的力量,以滴水穿石、聚沙成塔的精神和毅力,去学习、生活和工作,能取得成功。9.①克服困难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困难面前,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坚持到底,去夺取最后的胜利。②历经磨难的人必然坚强。困难是严正无比的老师。只有在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才能磨练出坚强的意志。

四、10.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利剑。海伦凯勒的成功说明了坚强的意志是行动的强大动力、是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是事业成功的保证。11.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使奥斯特洛夫斯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奥斯特洛夫斯基所以有如此非凡的意志力、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的品格,是与苦难对他生命的磨砺分不开的。12.①首先,青少年并不十分善于自制,恒心还处在很不成熟的阶段,做事容易虎头蛇尾,见异思迁,对短期目标还能够坚持,而对较长期的目标往往半途而废。因此,需要在学习、生活中自觉、严格地加以锻炼。②青少年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意志,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持之以恒,善始善终;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13.①材料一、二集中反映了马克思等人身上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马克思、哥白尼等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能够长期坚持坚韧的毅力,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数年如一日,不达目的不罢休。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正是意志坚强的重要表现。②略

五、15.略

篇9:初一语文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短文两篇 达标题

A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这无疑是一种du lu________。

(2)充满车辆与烟cōng________的城市。

(3)牙yín________咬得酸痛。

(4)早已习惯于wū zhuó________了。

2.品味语言,按原文填入恰当的词语。

(1)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________。

(2)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________在枝头。

(3)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________画。

(4)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________。

3.选出对“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中与“忧愁”不对应的项[]

A.人们对环境的污染视而不见

B.总是我们最早迎接太阳

C.制造的“清新”很少有人去珍惜

D.在城市同类太少,我们只是一种点缀

4.用下列词语各说一句话。

(1)沉甸甸:________

(2)玲珑剔透:________

(3)不可磨灭:________

(4)回味无穷:________

5.调整下列句子的顺序,使之连贯顺畅。

①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②生命属于人们只有一次

③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④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

⑤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⑥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⑦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⑧当他回首往事时

正确的是:________

B

1.给加粗字注音:

贪婪( ) 雏形( ) 丰硕( ) 累累( )

2.解词:

①繁弦急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具体而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点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灯红酒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至今日,你肯定有许多有意义的“第一次”经历,请你选择最精彩的“第一次”,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话。

4.《行道树》作者为台湾女作家________,《第一次真好》选自________。

能力提高

1.《行道树》一文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欢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

2.《第一次真好》一文中末句说“愿你珍重第一次”,“珍重”第一次的含义是什么?

3.熟读课文,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完成下列填空,使其成为合情合理的完整的句子。

①当夜幕降临的时候,________。

②一________硕大的________沉甸甸重吊在枝头。

③________只是一种点缀。

④第一次看到________,但觉________。

C

一、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贪婪(lán) 堕落(du) 点缀(zuì) 冉冉(rán)

B.雏形(zhì) 丰硕(shu) 累累(lèi) 沉甸甸(diān)

C.玲珑剔透(tī) 具体而微(wēi) 丰硕(shu) 孵(fū)

D.牙龈(chǐ) 姊妹(zǐ) 繁弦急管(xuán) 污浊(zhuó)

二、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

B.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映象?

C.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踢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

D.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副秋日风情画。

三、下列句中没有用到修辞手法的是( )

A.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

B.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C.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

D.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四、下列说法中对“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前面说“不见得很美”,后面又说是“风情画”,前后矛盾。

B.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看到小鸟的惊喜之情。

C.“风情画”与风景画相比更加富有地域特色,融入了风土人情的意味。

D.景色“不见得很美”是因为作者是“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不能体会其中的美妙。

五、请给下列一段文字正确排序

①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

②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

③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

④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

⑤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

⑥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

⑦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是( )

A.这座城市变化真大,几年前还很落后,现在哪怕晚上都是一派红灯绿酒的繁华景象。

B.为了感谢刘畅对我的帮助,我特地送给他一架精致的航模,这航模具体而微就像真的一样。

C.她的眼睛玲珑剔透,闪着智慧的光芒。

D.那个报告实在太精彩了,至今大家都还在热情洋溢地讨论,真让人回味无穷。

参考答案

A

1.(1)堕落(2)囱(3)龈(4)污浊2.(1)红灯绿酒(2)垂吊(3)风情(4)多姿多彩3.B(A、D、C三项“忧愁”的情感显而易见,只有B项在文中是乐意去做的,传达的是一种“奉献”)4.(略)5.②⑦⑧③⑥④①⑤

B

[基础达标]

1.略2.①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②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③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④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3.略 4.张晓风《无言歌》

[能力提高]

1.因为污浊严重损害着市民的健康,但人们竟然习惯,不想办法治理污染,行道树尽管尽力制造清新,但毕竟改变不了大局,所以他们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

2.因为好的“第一次”使人回味无穷,“珍重第一次”其实是作者对读者的希望,就是希望读者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不断使生命多姿多彩。

3.略

C

一、C 二、A 三、D 四、C 五、⑤①③④②⑥⑦ 六、C

篇10:劝学达标测试题有答案

劝学达标测试题有答案

苏教版 45分钟课堂达标测试(劝学(节选))

筑基达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2)吾尝而望矣( )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4)其曲中规( )

(5)虽有槁暴( )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7)君子生非异也( )

提示:字音靠识记,通假字主要有字音相似、字形相近两种情况。

答案:(1)kuǐ (2)qì (3)lòu (4)zhòng (5)yòu 通“又”;pù (6)zhì 通“智” (7)xìng 通“性”

2.解释下面的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提示:古今异义主要靠识记。

答案:(1)古义:长江黄河;今义:泛指大河。

(2)古义:爪子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以为轮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提示:A项中“NF038!蓖āА保B项中“知”通“智”;D项中“生”通“性”。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尝而望矣 :踮起脚后跟。

B.声非加疾也 疾:快,这里引申为“洪亮”。

C.假舆马者 假:凭借,利用。

D.而绝江河 绝:断绝。

提示:D项“绝”:渡,横渡。

答案:D

5.解释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

(1)吾尝终日而思矣( )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4)蟹六跪而二螯( )

提示:本题帮助我们整理“而”字的用法。

参考答案:(1)连词,表修饰

(2)连词,表转折

(3)连词,表递进

(4)连词,表并列

6.解释下列各句中“焉”字的用法。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提示:本题帮助我们整理“焉”字的用法。

参考答案:(1)兼词,于之,从这里

(2)兼词,于之,从这里

(3)句末语气助词,了

综合应用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劝学》中的一段,完成7~9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吾尝终日而思矣 B.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C.登高而招 D.顺风而呼

提示:B项中的“而”表转折,其他三项中的“而”表修饰,连接状语。

答案:B

8.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A.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比不上短时间内学习收获大。

B.我曾经整天地独立思考,却比不上短时间向他人学习收获大。

C.我曾经一天到晚不停地学习,却比不上短时间内学习收获大。

D.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一会儿向别人学,一会儿自己思考收获大。

提示:C、D两项错误十分明显,A项是干扰项,B项在“达”“雅”两方面都比A项强。

答案:B

9.对上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终日而思”之所以不如“须臾之所学”收获大,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利用外在的人或物。

B.文章很好地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来阐述“善假于物”的重要意义。

C.学习上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把个人独立思考和向他人请教结合起来,这也是上文重点论述的道理。

D.学习可以使人“善假于物”,从而培养起自己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品德。

提示:选文论述的道理是君子善于假借外物。

答案:C

二、语言运用

10.把下面的散句变成整句,不能改变原意。

吴昌硕天资聪颖、才华横溢,他既接受传统,又熔铸百家,是一个善于变法、风格独特的艺术大师。

提示:把握四个要点:①吴昌硕是一个艺术大师,②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③他接受传统、熔铸百家,④他善于变法、风格独特。

参考答案:吴昌硕是一个艺术大师,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他接受传统、熔铸百家,他善于变法、风格独特。

11.将下列六个分句按序排列,填入后面横线上。(只填序号。)

①尤其要警惕殖民文化和不良文化的倾向,

②我们不能邯郸学步,

③更不能在“接轨”中偏离自己的轨道,

④必须树立语言文字的主权意识,

⑤“与国际接轨”并不是与“西文”接轨,

⑥不能丢掉自我,

抵御霸权和强势语言文字对中国语言文字主权的侵蚀。

②⑥④⑤③①

三、写作训练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森林里,参天大树不屑一顾地瞥了柔弱的藤蔓一眼,轻蔑地说:“嗤!没出息的家伙!居然要攀附着别人生存!”

藤蔓微微一笑:“是的,我需要依靠别人,但那不是没出息的表现啊!你不也是要依靠土地、阳光、空气和水吗?”

参天大树满脸羞愧,在风中抖落了几片叶子。叶落归根,回报大地。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着,相互依靠着的。山没有水便缺乏了灵性,将军没有了士兵又如何成其为将军……

请以“依靠”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答案:(略)

回顾展望

13.江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注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提示:题中所谓“贯穿全篇”,即“微风”在以下三句诗中都有体现。按照这个思路去揣摩下面三句:推开门又使竹动的不可能是“故人”,因为作者用了个“疑”字,应该是微风;枝上露何以滴下,本来没风也可以自然下滴的,但想到题目的提示,当然就可以理解为是微风吹下的;“入幌”“拂绿琴埃”主语是什么,不可能是人,难道要让朋友来替自己拂去琴上的尘埃?所以主语也应是微风,作者希望微风掀帘进屋拂去琴上的尘埃。

参考答案: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提示:喧闹的环境又如何会有“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如此细腻的感知?景语即情语,把环境渲染得如此清冷、幽静,是为了表达孤单、寂寞的心情。

参考答案:清冷、幽静。表达孤单、寂寞的心情。

(3)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提示:暗用俞伯牙、钟子期有关知音的典故。伯牙的琴声只有钟子期能听懂,钟子期是他的知音。钟子期不在,伯牙也就没有弹琴意绪。琴上为何积满尘埃?长期没弹。为何长期没弹?像伯牙一样没有知音欣赏。作者希望风拂去琴上尘埃就是希望朋友到来自己重新弹琴。什么时候故人真能如风来似的掀帘进来,“我”当重理丝弦,一奏绿琴,以慰知音,那有多么好啊!“何当”二字,既见出诗人依旧独坐室内,又表露不胜埋怨和渴望,双关风与故人,结出寄思的主题。

参考答案:“为拂绿琴埃”。

篇11:《中国石拱桥》达标测试题和答案

1、下列两句中加点词能否调换,为什么?

⑴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⑵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2、结合加点词的表达作用,说说下边句中哪部分语气轻,哪部分语气重。

⑴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⑵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⑶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3、“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这两句话主要揭示石拱桥怎样的特点?

阅读下文,思考文后的问题

文房四宝

纸、墨、笔、砚是我国传统的文书工具。由于它们在运用于书画艺术创作上具有特殊的功能,因而被誉为“文房四宝”。而宣纸、徽墨、湖笔和端砚则又是这“四宝”中的名品。

宣纸是唐代(公元618~9)制造于安徽省泾县,曾被朝廷封为贡纸。由于它历来集散于泾县附近的宣城,故得名“宣纸”。宣纸蜚声海外由来已久。在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796~18),宣纸制品曾远销欧洲,引起许多国家重视。英国的一个贵族,竟以70个基尼金的高价,在伦敦买下了一束用宣纸扎的花。楮片(檀树皮)和稻草是宣纸的原料。它的制作要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一百多道工序。这洁白如雪、厚薄均匀、质地坚韧的宣纸,按厚度分单宣、夹宣、三层以至四层;就吸水性能分为“生宣”和“熟宣”。“生宣”吸水性强,多用于写意画,工笔画则一般使用“熟宣”。由于宣纸具有抗老化、不易破碎等优点,所以我国不少古代名家的书法、绘画真迹能够长期保存下来。

墨,分松烟墨和油烟墨,是在烟灰中加胶调剂,而后置铁臼里捣研制成。质量高的墨还在原料中加入麝香、冰片等香料和十几种中药,有的还掺入黄金。这样的墨研磨起来香气馥郁,书写后色泽乌艳,墨迹见水不化。古时制的墨往往有“轻胶万杵”或“十万杵”的字样,意思是料精功到。徽墨的制造始于唐末。相传河北墨工奚超带着儿子庭珪避乱南徙,看到黄山附近的歙州松多质好,就定居在此制墨为生。以歙州古松烧烟制成的墨色泽肥腻,性质沉重,再加上奚庭珪钻研技术,改进捣烟、和胶等方法,墨的质量具有“光泽如漆”“其坚如玉”的优点。

文房四宝中的笔,指的是毛笔。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监筑长城时,偶然看到城墙上粘有一撮羊毛,随手扯下,拾取枯木一枝,将羊毛束在一端,造出了我国第一支毛笔。传说后来蒙恬曾在浙江吴兴县的善琏镇住过,当地人奉他为“笔祖”,在镇上修建了“蒙恬祠”,并开始制造湖笔。湖笔是用上等山羊毛(羊毫)、山兔毛(紫毫)、黄鼠狼尾毛(狼毫)经过梳、结、装、择等七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用湖笔书写、绘画,落笔重压时有腰力,提笔离纸后笔头尖正成锥形,笔的周身圆浑饱满,挥毫泼墨,刚柔相济,得心应手。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市东郊端溪,据记载,问世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出现砚石的坑洞星罗棋布于端溪两岸的斧柯山上。端砚的制作分采石、选料、雕刻、配盒等四道工序。用端砚磨的墨经久,还极耐冻。传说晚唐时,端州梁举人赴京会试,时值隆冬,人家的砚台都结了冰,只有此公砚上的墨水不冻,于是中了进士,因而人们也称端砚为“神砚”。

──摘自《人民画报》

1、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四宝”中的名品各有什么特点。

答: 。

2、体会本文的行文特点。

答: 。

【课外阅读二】

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竹是一种特殊的植物。

4、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⑴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来源:学.科.网]

⑵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⑶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⑷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5、课文说赵州桥“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那么,卢沟桥又是由于哪几方面的特点而闻名于世呢?请在第六段中加上“这座桥的特点”是:

6、指出下列引语的作用:

⑴“卧虹”、“飞虹”、“长虹卧波”

⑵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⑶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⑷“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7、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的一组句子叫散句。将下面散句改为整句:

在马克思的故居,我们看到了马克思著作的各种版本,我们对马克思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劳动十分敬佩,他为人类的卓越贡献我们十分敬佩。

篇12:《中国石拱桥》达标测试题和答案

1.请选择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有误的一组()

A供gōng供给拱gǒng拱桥

B.洨xiáo洨河皎jiǎo皎洁

C载zǎi记载裁cái裁剪

D.肖xiào肖像俏qiào俊俏

2.解词。

匀称:巧妙绝伦:

古朴:惟妙惟肖:

3.填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限制作用。

①全桥只有一个大孔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拱桥。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③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④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4.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③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④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

⑤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

5.下面语句都有两个要说明的意思。请写出另外一个要说明强调的意思。

例句1: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

①说明这座桥没有出过事故。

②----------------------------------------------

例句2:(卢沟桥)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①说明卢沟桥的平坦。

②----------------------------------------------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而科学。

B.说明文中的描写和记叙文中的描写的区别不是太大,不过是描写这种方法在不同文体中的运用罢了。

C.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D.说明文中的描写可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7.填空。

(1)《中国石拱桥》一文,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所作,他主持修建了、。

(2)中国石拱桥有四个方面的特点,分别是:A----,B----,C----,D----。

(3)中国石拱桥两座代表性的桥是----、----。

【初中语文《苏州园林》达标测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初中语文论语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测试题及答案

3.初中语文阅读测试题

4.苏州园林阅读答案

5.交通安全测试题及答案

6.爱情测试题及答案

7.精卫填海测试题及答案

8.《诗词》测试题及答案

9.性格测试题及答案

10.智商测试题及答案

下载word文档
《初中语文《苏州园林》达标测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