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试题
“喜欢”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陋室铭试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陋室铭试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陋室铭》试题
《陋室铭》试题
《陋室铭》试题1
一、解释口号内字词的含义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
4、(无丝)竹之乱耳。
5、无(案牍)之劳形。
6、(何)陋之有?
二、翻译下列句子。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0、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选择:
11、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四、回答下列问题
1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
1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1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15、《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16、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17、人人都有自己的居室,你喜欢的居室是什么样的?请描绘出来,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答案:
1、名:出名,灵:成为灵异的水。
2、斯:这。
3、德馨:美好的品德,馨,香气。
4、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
5、案牍:案,文书,案卷。牍,公文。案牍是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6、何:什么
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
8、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主人却有美好的德行。
9、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10、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1、C
1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1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6、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自己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不觉其陋。
17、略。
【《陋室铭》试题及答案】
篇2:陋室铭试题
一、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 梦裕是 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有 的`特点。
二.解释句子黑体字的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 惟: 馨: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 白丁: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素琴: 金经: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丝竹: 案牍: 劳:
三、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主旨句是: , 。
2、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 ,
3、写室主人与人交往的高品位的句子是: ,
4、写室主人日常生活高雅的句子是: , 。
四、这段文字从哪几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五、“谈笑有鸿儒,陋室铭试题往来无白丁。”是作者的交友方式,你认为可取不可取?
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句运用了怎样的写法?怎样理解这句话?
七、今天物质生活非常丰富,你是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趣?
篇3:《陋室铭》中考试题
《陋室铭》中考试题
浙江省
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8—25题。
(一)(1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有仙则名 ( ) (2)谈笑有鸿儒( )
(3)无丝竹之乱耳( ) (4)无案牍之劳形(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文:
(2)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2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
(2分)
21.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答案:
18.(1)有名(出名、闻名)(2)大(3)干扰(扰乱、使……乱)(4)形体(身体)(4分,每小题1分)
19.(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4分,每句2分。意思符合即可)
20.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分,每空1分)
21.A(2分)
20山东省东营市(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3题。
(一)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①以:( ) ②期:( ) ③劳:( ) ④之:( )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译文: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文:
10.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2分)
11.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3分)
答案:
8.答案:① 用、把 ② 希望、愿望 ③使……劳累 ④ 助词,将宾语前置。 评分:答对一个得1分,共2分。 9.答案:① 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 ② 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浅薄的庸人。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评分:答对一处得1分,共2分。 11.答案: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年南通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4--7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址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元棠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 融然②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套。则抚而和之,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 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③畜:同“蓄”。 ④徽:系琴弦的绳子。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无案牍之劳形
A B
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博学善属文 弦徽不具
A B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5.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主要表现刘禹锡的安贫乐道,志趣高洁;乙文主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B.甲文列举“诸葛庐”、“子云亭”并引用孔子的话,其目的在于强调“陋室”不陋。
C.乙文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描写陶渊明,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跃然纸上。
D.甲文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和乙文中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分别写出刘禹锡与陶渊明居所的萧条冷落。
6.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7.联系甲文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叙述,你认为乙文中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3分)
4.B(3分) 5.D(3分)
6.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源明一点也不推辞。(4分)
7.高雅脱俗、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意思对即可,3分)
广西河池市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10题。
(一)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5、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仙则名 名:名气
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香气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
D、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身体劳累
6、作者笔下的居室宁静、雅致。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
青”、“调素琴,阅金经”展示给你的画面。(4分)
答: 。
(二)鱼我所欲也 孟 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人不知而不愠
C、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D、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受任于败军之际
8、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2分)
如 使 人 之 所 欲 莫 甚 于 生,则 凡 可 以 得 生 者 何 不 用 也?
9、翻译句子。(2分)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译文:
10、《陋室铭》、《鱼我所欲也》两文分别表明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你是怎样看待这种情趣和态度的?(4分)
答:
答案:
(一)5、C(2分)
6、连片的青苔蔓延上台阶,阶上一片碧绿;芳草的颜色映人帘里,帘内满目青葱。在简陋的屋子里,有人在尽情地弹奏古朴的琴,有人在吟诵着佛经。(每句按照句翻译只能得1分,加上一定修饰语得2分)
(二)7、(2分)B
8、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每处停顿1分,共2分)
9、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失掉了人的天性。(2分,每半句1分。)
l0、示例:刘禹锡追求的是一种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消极避世的思想却是不可取的。(围绕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表明观点的1分,能作分析1分) 示例:孟子表明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的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高尚的气节,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围绕舍生取义表明观点的1分,能作分析1分)
20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选自《论语》)
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2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 名:( )(2)惟吾德馨 德馨:( )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答:
答案:
16.(1)出名(或:著名)(1分)
(2)品德高尚(1分)
(共2分)
1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共2分)
18.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1分)
19.刘禹锡:陋室不陋 颜回:不改其乐(1分) 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2分)
篇4:《陋室铭》《爱莲说》试题
《陋室铭》《爱莲说》试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1分)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甚蕃( )
德馨( ) 淤( )泥 洗濯( ) 清涟( )
隐逸( ) 亵( )玩 鲜( )有闻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10分)
斯( )是陋室 鸿( )儒
无案牍之劳形( ) 可爱者甚蕃( )
出淤泥而不染( ) 濯( )清涟
不妖( ) 不蔓不枝( )
亭亭净植( ) 亵玩( )
三、辨别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5分)
1.水陆草木之花 之: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之:
4.孔子云:何陋之有? 之:
5.渔人甚异之。 之:
四、根据诗文内容填空(28分)
1.《陋室铭》选自《 》,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
2、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 韵。有 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3.《陋室铭》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
6.《爱莲说》选自《 》,作者 ,是 时著名的 家,“元公”是他的 。
7.《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8.《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9.《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
6、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
六、阅读训练(36分)
㈠课内巩固
(一)(13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1)名: (2)灵:
(3)德馨: (4)鸿儒:
2.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 。(2分)
3.从上文找出3句对偶句。(3分)
(1) (2)
(3)
4.请你试着对对联。(2分)
(1)上联:吉羊辞旧岁 (2)上联:银羊摇尾去
下联: 下联:
(二)(14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字词。(5分)
①妖: ②益: ③植:
④鲜: ⑤宜:
2. :“淤泥”和“清莲”是写莲花的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 ;“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直”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 。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的高贵气质,才会惹人喜爱,让人肃然起敬。(3分)
3、你能说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吗?(3分)
答:
4、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3分)
答:
㈡课外拓展
齐人攫金(9分)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ù出售)金者之所因攫(jué抢夺)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选自《列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清旦( ) 2、衣冠( )而之市
3、适鬻金者之所( ) 4、徒见金( )
2、选出下列加点 “之”字与其他用法不同的一项:( )(1分)
A、清旦衣冠而之市 B、适鬻金者之所
C、子攫人之金何 D、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译:
4、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2分)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
5、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启示:
六、写作训练
请以“我爱 花”为题,写一篇300字以上的练笔。
篇5:《陋室铭》试题及答案
《陋室铭》试题及答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
4、无丝竹之乱耳。
5、无案牍之劳形。
6、何陋之有?
二、翻译下列句子。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0、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选择:
11、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四、回答下列问题
1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
1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1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15、《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16、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17、人人都有自己的居室,你喜欢的居室是什么样的?请描绘出来,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名:出名 灵:成为灵异的水。
2、斯:这。
3、德馨:美好的品德,馨,香气。
4、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
5、案牍:案,文书,案卷。牍,公文。案牍是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6、何:什么
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
8、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主人却有美好的德行。
9、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10、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1、C
1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1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6、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自己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不觉其陋。
17、略。
篇6:《陋室铭》中考古文阅读试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谈笑有鸿儒 鸿儒
②人不堪其忧 不堪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 ,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
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答案:9.答案: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课余(我)考查颜回私下里的言行,(发现他)也算得上能够充分发挥(我课上讲 的内容),他并不愚钝。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托物言志 倾听、思考、记忆
评分:每空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安贫乐道。
评分:共3分。态度2分,品质1分,意思对即可。
篇7:《陋室铭》中考古文阅读试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
①谈笑有鸿儒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
日: A.太阳 B.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17.简答题:(5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 14.(3分)每个解释1分。酌情给分。
①博学的人 ②使身体劳累 ③所以,因此
15.(2分) D
16.(4分)每句2分。酌情给分。
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
②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
17(1)(2分)各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诸葛庐(南阳诸葛庐) 子云亭(西蜀子云亭)
(2)(3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容2分,语言1分。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2分。
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篇8:《陋室铭》中考古文阅读试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仙则名 名:名气
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香气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
D、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身体劳累
7、作者笔下的居室宁静、雅致。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
青”、“调素琴,阅金经”展示给你的画面。(4分)
6、C(2分)
7、连片的青苔蔓延上台阶,阶上一片碧绿;芳草的颜色映人帘里,帘内满目青葱。在简陋的屋子里,有人在尽情地弹奏古朴的琴,有人在吟诵着佛经。(每句按照句翻译只能得1分,加上一定修饰语得2分)
篇9:《陋室铭》古文阅读中考试题及答案
1、文中的名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写居室环境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写作者交往对象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写室中生活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互文见义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表明作者对世俗生活鄙弃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1、《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篇10:《陋室铭》古文阅读中考试题及答案
1、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2)交友的标准关于人格质量和生命质量。《陋室铭》中,刘禹锡在描述陋室生活的同时,也谈及了子他的交友原则:
2、陋室的环境怎样?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为什么交待陋室主人的朋友都是才华出众、学识渊博的“鸿儒”?
4、文中即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5、围绕陋室,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6、作者为陋室作铭,为什么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了什么手法?
7、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理情操?
8、写出本文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并说明理由。
9、你怎样看待作者的行为?请结合现实谈一谈。
10、本文短小精悍,仅81个字却数次引用典故,请你谈一谈这种写法有何妙处?
11、本文作者结交“鸿儒”而不结交“白丁”,你赞同这种择友方式吗?谈谈你是怎样选择朋友的?
12、本文作者具有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由本文作者你还可以联想到哪睦具有相似品质的.古代文人?其体现这种品质的作品是什么?
13、《陋室铭》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答案
1、(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台阶上长满了青苔,窗前门旁长满了青草。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把苔藓、青草写活了,有精神,有韵味。使人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反而觉得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恬静雅致。
3、俗话说:知其人必知其友,知其友亦知其人,由此我们可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并且德才兼备,超凡脱俗。
4、作者运用了正反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表明了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也表明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
5、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呼应了惟吾德馨。
6、因为诸葛庐、子云亭都是古代君子的陋室,作者借以赞自己的陋室,赞美自己的志趣和品格。这是类比的手法。
7、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更需要高兴的精神生活。只有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气和独立人格,才能不为利诱,不为势趋。
8、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理由: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让人赏心悦目,以明“陋室”不陋。“上”“入”二字传神,化静为动,既使景物人格化,也表现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9、刘禹锡身居陋室,却不慕荣华,他的高雅淡泊,源于他具有高洁的品格,而这种品格正是一个有才华而又具有广阔胸襟的人所应具有的。在现今社会,为一已之私利而贪赃枉法,贪慕荣华的人还是存在的,因此,提倡刘禹锡的这种不为私利、安贫乐道的精神是有现实意义的,我们应大力提倡。
10、作者以诸葛亮和扬雄自比,表明自己也是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结尾引用孔子的话用反问形式呼应前文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深化主题。
11、赞同。因为“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结交高尚、学识渊博的人也会让自己变得高尚和渊博起来。所以,我选择朋友就选择有学问、品德高尚的人。
不赞同。《论语》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所以,我交朋友的标准不在于他是“鸿儒”还是“白丁”,只要他真诚、善良,好学上进,身上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都会结交他。
12、(1)周敦颐《爱莲说》(2)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3、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
篇11:《陋室铭》古文阅读中考试题及答案
1、解释加线词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
2、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表。
(3)谈笑有鸿儒。
(4)无丝竹之乱耳。
答案
1、(1)名:有名(或“出名”“著名”)
(2)鸿:大。
(3)调:调弄,这里指弹奏。
(4)丝竹:琴瑟、萧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2、(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
(3)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
(4)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
3、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的品德高尚。)
4、示例:(1)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2)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篇12:陋室铭
陋室铭
陋室铭北航附中 姚孟洪
教学目的:
1.加强朗读训练,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正音、释词,理解重点词语,理解全文内容。
2.在理解文意、流利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全文。
3.学习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训练,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正音、释词,理解重点词语,理解全文内容。
2.在理解文意、流利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全文。
3.学习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字方法:导读法(通过“三读”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当堂背诵全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咱们学过《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人各有志,人各有爱,在世人都爱豪宅名车的今天,如果谁告诉你他爱陋室的话,你准定认为他有病。而古人中有人甚至为他的陋室写了一篇文章来赞美,他就是刘禹锡。今天咱们来学习他的'一篇著名的散文《陋室铭》。请大家打开书。
二.解题。
请一个同学读书下注释,了解作者和“铭”的特点。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陋室铭”的意思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三.学习课文
(一读理清思路)(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
学生试读课文
1.学生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来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著名。
有龙则灵:灵异。
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长到。
草色入帘青:映人。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
何陋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
(附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玄亭。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3.如果给课文分三个层次,该怎样划分?
明确第一层从开头到“唯吾德馨”,第二层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为文章结尾。
(二读品析诗句)
1.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2.提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3.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明确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
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
明确:“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4.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明确鸿儒,无白丁(雅)
“鸿儒”可否换成“群儒”?
不能。“群儒”则无“大”之义,显得太多了。
5.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
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
能否将“阅金经”改为“阅五经”,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作者当时受贬,思想上有些消沉,想从佛经中找到某种寄托,“阅金经”正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折射。
6.作者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
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三读领悟内涵)(男、女生分角色各读一遍)
1. 1. 首尾句有何关系?
首句用了比兴写法,尾句与首自互相呼应。
2. 2. 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矛盾吗?
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
3. 3. 引导学生.总结全文的构思。全文起于比兴,继而对陋室中的景色、社交、生活加以描写,再通过类比,巧妙地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4. 4. 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现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
5.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三、教学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全班竞背(学生自由背,小组中相互背,全班竞背)
五、作业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
A斯是陋室(这)B.惟吾德馨(高尚)
C.谈笑有鸿儒(大)D.可以调素琴(素朴)
(二)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比喻、对偶)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互文)
3.孔子云:何陋之有?(反问)
(三)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文。
l.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陋室铭试题】相关文章:
1.陋室铭教案
2.浅析《陋室铭》
3.陋室铭翻译
4.《陋室铭》 7
5.陋室铭改写
6.陋室铭 教案
7.陋室铭课件
8.陋室铭朗诵
9.陋室铭文言文
10.仿写陋室铭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