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得:让寄语成为学生心灵的明灯
“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教育心得:让寄语成为学生心灵的明灯,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教育心得:让寄语成为学生心灵的明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教育心得:让寄语成为学生心灵的明灯
我们对学生寄语的撰写,不是一种检查和评比,而是一种阶段性的总结。学生期末寄语是老师对学生一学期来的表现的一种分析和总结,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比较全面正确地了解自己,看到自己一学期的优势与进步;找到自己的不足。写寄语时,如何用站得高,看得远,发展的眼光,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地分析,燃起他们一点希望和信心呢?我认为要坚持以下“三度”:
1.注意“宽度”,写得全面
为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更全面写出学生一学期的表现,写评语前做好充分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不多的空间无法将学生一学期的情况全面地展示,但是,尽可能将他们在这一学期中的优点写出来,写出与众不同之处,同时也能体现出学生的发展情况。在写寄语前,我会做好以下资料搜集:
(1)一学期下来,孩子们参加各级各类活动的获奖、习作发表等情况,汇总成一张表格。
(2)成立班级学生评价小组,将不同学科,学生在上课纪律、主动学习、作业正确率、参与讨论、动手实践、学习成绩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汇总。
(3)班级“星星闪烁”记录本。
(4)“积分卡”换“喜报”的记载本。
(5)平时的练习成绩记载表。
写寄语时,将这些材料放在一边,就能够比较全面反馈学生一学期的情况。
2.注意“深度”,写出个性
寄语是对学生这一学期的点评, 它有别于平时家校联系中的对某一阶段某一件事情的交流沟通。因此,我们在撰写时要注意写出个性,写出与众不同之处。如:一个班的学生,他们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性格开朗、活泼,善于交往;有的则内向、腼腆,办事认真。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发现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特别是在各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与以往有所不同的表现,特别是学生战胜自我的一言一行,对此作出肯定或鼓励,相信学生看到老师寄语中这样的话语,定能产生新的动力!
3.注意 “温度” ,饱含期待
寄语的撰写,对学生的肯定语言要真诚,对学生的蕴含了老师对学生未来的一片期望,会给学生的未来指明努力方向,让孩子有目标可循,能向着明亮那方成长。老师真诚的话语,殷切的希望,能使孩子们读了之后,在感到很惊喜之余倍感温暖,还会对老师产生崇敬之情,家长看了也会很感动。
公众号:玉峰文苑
篇2:让作业成为学生的点金石教育心得
让作业成为学生的点金石教育心得
星期天,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日记,题目是《今天我当家》。目的是想让孩子们利用星期天来感受一下做父母的艰辛,同时,也想利用这个机会来对学生进行一次感恩教育。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有长辈的呵护,有父母的腻爱,促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
星期一,阳光明媚,同学们迎着和煦的春风来到了学校,我用笑脸迎接着一个个可爱的学生,他们也一个个用甜甜的声音问“老师好!”
第二节是语文课,我微笑着说:“怎么样?孩子们,这个星期过的愉快吧。”我发现今天的学生不象往常那样快言快语,你看:有的抿嘴微笑,有的噘起了小嘴,还有的做出了苦笑不得的样子。看到这个情景,我倒是乐了,因为我的目的达到了,有话可说了。于是,我抖了抖精神说:“那好,现在谈谈感受吧!”这下,可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有的说:“商场那么多菜,都不知买哪样好了,好不容易挑了几样,妈妈还说我买的太贵了。”有的说:“我炒菜,拿不准盐,不是多了,就是少了。”还有的说:“我也不知道爸妈喜欢吃啥菜,结果吃的没有剩的多。”我听了学生的话,故意说:“哎,难为同学们了......这就需要把功夫下到平时啊,多留心,多观察。才会把事情做好.”“那么,这次你最大的.体会是什么呢?”“爸妈真不容易。”同学们的回答几乎是异口同声的。“是啊,爸妈每天要工作,还要给你们做可口的饭菜,确实不容易呀!同学们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说明你们已经长大了,懂事了,以后,该准备怎么做呀?”有的说:“好好学习,不再挑吃挑穿了。”有的说:“以后,帮爸妈多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还有的说:“老师,这星期天,我还想当一次家。我尽量做好,让爸妈满意。”多可爱的学生啊,我使劲地点点头。
今天早上就有家长打电话告诉我:“星期天的作业日记太好了,不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长了见识,还体会到了做父母的不容易,以后,经常这样就好了。”是啊,同学们在完成作业时,心灵受到了极大震撼,深切感受到了父母养家糊口的不容易。一些家长还说,在和孩子的谈话过程中,孩子把烦恼讲给父母听,父母也把烦恼说给孩子听,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既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又加深了父女母子的感情。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感恩教育不是随随便便的给父母做一次家务等诸如此类的活动就能立竿见影,它需要的是日积月累。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理,学会感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父母的伟大,体会父母的无私。从而使学生珍惜父母的爱,懂得感恩父母。因为知道感恩父母,才会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最后,让我们携起手来,从布置作业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让我们的孩子真正的成为可爱的小天使!
篇3:教师教育心得:让“绿色的爱”洒遍每个学生的心灵
一、个案分析:
我班学生王子涵,自上学期以来,自控能力突然变差,上课爱走神,常常望着窗外发呆,在课堂上从不专心听课,也不影响周围同学听课。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不按时完成。常常丢三落四,不是忘带书,就是忘带作业。作业字迹潦草,错别字特别多。因为自身缺点多,同学们看不起他,疏远他,下课没有伙伴和他玩耍。致使他滋生自卑畏怯的心理,使他缺乏自信心,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低人一等,不敢和同学交朋友,同学们也不愿和他交朋友。
经调查子涵小时候家庭条件优越,他虽然比别的同学小,却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爱好广泛,课外知识比较丰富。上课发言积极,回答问题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后来由于家庭有变,父母离异,发现写作业速度慢,自我约束能力差,被老师批评的次数较多,情绪消沉,常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在学校骗老师,回到家里给家长说慌,有厌学倾向。
二、诱因分析和措施:
我在闲暇时间找子涵谈话,在他身上看到的是自卑和无奈,是与其年令不相符的沉闷和孤独。为什么子涵会变成这个样子呢?我带着这个问题,与他谈心,电话家访,走近家长等方式,我了解到,有以下诱因:
(1)父母离异,伤及孩子。原来是子涵的爸爸和妈妈离婚了,他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小小年纪失去了父爱和母爱,总想着爸妈遗弃自己,给自己心中形成一层阴影,挥之不去。
(2)伙伴的冷言,伤害其自尊。家庭的不完整,再加上小伙伴们的取笑,使他更是难言。有时同学们一说爸爸如何好,妈妈如何亲,他都认为是在挖苦自己。同学的无意说笑,同学的得意炫耀,都会引起他的误解,有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
(3)缺乏理解。虽说爷爷奶奶对他百般疼爱,但对孩子的心理不理解,一日三餐虽然很关心,衣食住行也倍加呵护,但对孩子的心理变化不觉察,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爷爷因为忙很少过问他的学习情况,虽然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很高,但表达的方式十分简单。爷爷奶奶的望子成龙心切,絮絮叨叨的教育致使他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子涵常常觉得自己家庭不完整,别人会看不起他,于是使他渐渐变得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由此他产生了一种孤寂独处的消极情绪和不良心态。
(4)批评无度,心理误解。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能及时完成课外作业,在学校得不到老师适时的表扬和鼓励,加上任课老师对子涵的一些恶习很反感,常常批评他是个无可救药的孩子,甚至是另眼相待。这些不当的言语,使他产生一种自我否定的情绪和心理,慢慢失去了自制能力与自信心态。自信的失去,让自卑感慢慢占了上风。我对他也关注不多,久而久之,让他便逐渐产生了失落感。过多的自我否定产生了自卑自惭的情绪体验。他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不再喜欢接触老师,置身于群体之外,心理脆弱,承受能力降低。
三、辅导过程:
(一)、走近家长。(1)帮助孩子找回爱,抚平孩子心灵的创伤。我经常和子涵的生身父母进行电话访问或直接面谈,让她(他)们懂得,孩子是无故的,孩子需要父爱,更需要母爱,一点爱就会给孩子极大的鼓舞,常出现在孩子面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需,为了不毁孩子一生,做好兼职父母。(2)帮助提高理念,正确教育孩子。我常和子涵的爷奶谈心,让其及时了解子涵在校的表现,并介绍一些育育子方法,爱而不溺,教而有方。
(二)、注重辅导,融入情感教学。
1、走近子涵
走近方能知心,知心才可交友。为了消除子涵的畏惧心理,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拉近彼此距离;课间让他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让他体会老师信任的快感;有不妥处,婉言指出,既指出错误,又让他感觉亲切,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时及时表扬,让他体会到进步的喜悦,在不经意中,全班同学都能感受到子涵是我们整体中的一员。渐渐的,他开始喜欢和我接近,喜欢和伙伴们游戏玩耍。
2、给予机遇,满足表现欲
有一次班级开展演讲比赛活动,子涵被选上了,我知道这是同学们给他的机会。开始他还再三推辞,经过我的鼓励,和家长的支持,他接受了。他说:老师鼓励我,家里支持我,同学们拥护我,我要讲就要讲好!结果表现得很好。我和老师们都在课堂上表扬他。他笑了,他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笑得那样开心。从此他变了,他真的开始努力了。
3、沟通心灵,品尝爱的滋味。
欲让子涵变化,其着眼点应在于家庭的施爱及在校的情感教育。因此,我把她的爷爷奶奶请来,详细地分析子涵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交流,反馈情况,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他们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进步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为自卑的子涵提供更多表现的机会。适当地让孩子做家务,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交往的能力。我专门找了子涵的爸爸妈妈,和他们进行谈心,劝他们常回家看看,多与儿子交流,多给儿子关爱,用自己的爱感染孩子,让他感受到爸爸妈妈虽然离婚了,但仍是爱他的,不仅没有遗弃他,还对她有很大的期望,让他找回了温暖和快乐。
4、多元评价,促进自信。
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们班每周班会,都对上周学生的表现做一次评价,通过自评、小组评,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和不足都记下来。在评价中,子涵从同学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了反省,逐步完善自己。为了调动他的自我教育意识,让他在评价中自我激励,迸发出潜在力量,自律、自信、自强,把自己融入班级集体之中。
四、反思:
子涵的转变让我认识到激励作用之大、情感力量之威。只要投入感情,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只要有爱的滋润,就会有奇迹出现!对因缺少关爱因素造成的问题儿童,更应为他们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儿童是在成长时期,心理还不成熟,在友善的环境中容易纠正不足,在爱意之中更能健康自己心态。爱是导向,情是激励,情感能让孩子超越过去。因而,针对类似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让他们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思想导向,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周围人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增加自信,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家人、老师、伙伴身上来,爱人就会得到人爱,消除与周围人的隔阂,乐于学习,乐于生活。
公众号:滑州杏坛
【教育心得:让寄语成为学生心灵的明灯】相关文章:
1.心灵寄语
6.学生教育活动心得
8.让感谢成为习惯
9.让思考成为习惯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