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册《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反思
“琪颠大圣”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第十二册《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反思,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第十二册《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篇1:第十二册《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反思
这篇略读课文讲述了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之间的一些生活小事,赞颂了宋庆龄敢于蔑视不合理传统习惯的大无畏精神和民主平等、尊重劳动人民的高尚人格。
本节课我临时改变了教学的顺序,受一篇文章——“让老师歇歇口”的启发,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由于学生课前已经充分预习了这篇课文,再加上学生搜集了大量的有关资料。课堂十五分钟后,我便开始让学生谈自己的阅读感悟,开始时,学生有点保守,不够踊跃,只有“王伟”“宋天娇”“郑凯”等这几个积极分子在活跃。从他们的神态看出,好像还怕说错畏首畏尾,于是我只能点将。几轮下来,通过我的鼓励,学生的发言稍有起色,但是还不够理想。后来我提议展开小组讨论大比拼,看看哪个小组能评为优胜小组。在这一活动的激励下大家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对于课文的重点各有见解,课堂上甚至还出现了争论,尤其“宋天娇的小组与付瑞的`小组”讨论尤为激烈,各组成员对人物的品格做了更具体的补充。最后,让学生根据别人的发言,将对文章的感悟整理出来。这样,宋庆龄伟大的形象牢牢树立在学生心中,教学的目标轻松实现。
篇2:《宋庆龄和她的保姆》 之三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 之三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之三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研训部 戴志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宋庆龄的伟大人格。
教学准备:
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并有所感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了解宋庆龄龄生平
1、交流资料。课前,学生上图馆(室)或上网查阅,或向大人请教,对宋庆龄有了一些了解。谁来说说宋庆龄的情况,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自由地交流课前地宋庆龄生平的了解。
2、简介生平。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宋庆龄的生平事迹。作简要的介绍。
二、自读课文,感悟宋庆龄人格
1、设悬念,明确要求。
(1)制造悬念,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安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左面的李燕娥是谁吗?她为什么安葬在宋氏陵园、和国家名誉主席并列呢?想知道她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吗?请大家阅读课文第8课。
(2)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①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与同学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只要学生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即可。
2、自读自悟,交流感受。
(1)自读自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宋庆龄和她的保姆的哪几件事,在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做上记号,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课本上,三言两语都行。
(2)小组交流: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说说课文写了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之间发生了哪几件事情?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③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
3、汇报交流。
(1)概括交流。说说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和保姆李燕娥之间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并在汇报交流中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概括,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重点交流阅读感受。引导学生说说从这几件小事中,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地说说读后的感受。可以联系课文中具体段落,联系学过的其他课文,联系课外阅读资料,甚至联系生活事例来谈感受。
(3)交流疑难,集体解决。
三、朗读课文,升华情感。
重点指导读好两三个片段,比如第三、四、九自然段,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边想象画面边朗读,体验感情,用轻柔的语调读出宋庆龄那样亲近、那样关切的话语,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读出李姐的感动和对宋庆龄的深情,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概括,可以在学生对宋庆龄充满敬意的时候,用比较高昂、激动的语调,读出对宋庆龄的赞颂。
四、拓展阅读,收集宋庆龄故事
1、教师小结:宋庆龄是一位杰出的性,也是全国少年儿童慈祥的奶奶。她的生活经历如波澜壮阔的海洋,有许多动人心魄的故事,你们想不想进一步去了解她?
2、课文查找介绍宋庆龄的文章读一读。(如果学生查找有困难,也可以直接向学生推荐有关书籍或网站。)
3、在班级里举行一次“宋庆龄奶奶的故事”的故事会。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之三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3:《宋庆龄和她的保姆》
伟大人物 悉心照顾 普通百姓
设计墓地
尊重 爱戴
作者简介:
戴志强:男,30岁, 省级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毕业十年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及研究工作,有国家省市优质课十余节,撰写并发表/论文多篇。
办电:0429----2122496 E-MAIL:jie6725@sina.com
地址: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研训部 邮编:125001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4:《宋庆龄和她的保姆》 之二
伟大人物悉心照顾普通百姓
设计 墓地
尊重 爱戴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之二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5: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方案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宋庆龄敢于蔑视不合理传统习惯的大无畏精神和民主平等、尊重劳动人民的高尚人格,受到人格美的熏陶。
3.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组宋庆龄画像,问:同学们知道她是谁吗?
2.学生结合课前预习来谈谈对宋庆龄的了解。
3.教师补充介绍宋庆龄。
4.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生字、词障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学生通过自读、勾划、作批注,理解课文内容。
2.在小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
3.提出疑问。
四、抓住重点段,深化理解
课文中的第11自然段是揭示文章中心的总结段,在学生读课文、谈感受之后,反复朗读此段,会加深学生对前面内容的理解,准确地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这样一位平易近人、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伟大女性的形象将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可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自由读、组内合作读、分角色朗读等。
六、总结、拓展
1.教师小结: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之间的故事,只是她波澜壮阔的生活海洋里许许多多动人故事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2.鼓励学生课余找一找有关介绍宋庆龄的文章读一读。
附:板书设计
宋庆龄、保姆
教案点评:
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宋庆龄。课上,放手让学生读课文,抓住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自读自悟课文内容,在小组内合作交流,谈谈读后的感受,体会宋庆龄的可亲可敬及尊重劳动人民的品质,教师适当给予点拨。课后可鼓励学生再找一些介绍宋庆龄的文章读一读,深化对人物的认识。
篇6:《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之一
6.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简要介绍宋庆龄。
7.师小结,补充介绍宋庆龄生平:
宋庆龄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夫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誉主席,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一生地位崇高,但从不搞特殊化,十分尊重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同志、朋友,特别是劳动人民。
8.齐读课题,学生谈谈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呢??
二、移情入文,整体感知
1.师:宋奶奶地位崇高,然而她却是那样的平易近人。在她与保姆相处的53年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学生谈谈读课文后,哪些内容最让自己感动?
4.小组交流,互说理由。
5.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宋庆龄照顾保姆李燕娥这段内容,九、十自然段。)?
【注:绝大部分学生有同感,因为以宋庆龄特殊的地位却如此精心照顾保姆确实让人感动。】
点评 语文是人文性学科,是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的有效载体。在这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融入到课文中的人物情感世界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有机融为一体时,学生就能全身心地投入。无形之中就是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设计中,通过学生谈自己最感动的内容,使得学生的情感随之融入课文之中。
三、动情品文,研读课文
1.学生默读第九、十自然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地方体现了宋奶奶的平易近人??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再请小组代表上台板书学习成果,另外小组补充:
亲自照顾:嘘寒问暖、端汤喂药、一起楼上吃饭、让李姐上座
设计墓地:进自家陵园、一模一样、并排而立
3.结合学生实际谈感受:当你生病的时候,是谁在你身边嘘寒问暖,端汤喂药的?学生交流。
点评 当学生回忆自己生病时的情景,必然会想到自己最亲的家人。由此,学生也就体会到了宋庆龄与保姆李燕娥之间的.关系――亲人。
4.师:宋庆龄奶奶是国家的领导人,她那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生病的保姆――李燕娥,而且在吃饭的时候,让保姆坐北朝南。
让学生了解坐北朝南的位置代表着什么,再次让学生感受宋庆龄奶奶的平易近人。
5.指导学生朗读第九自然段,在朗读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宋庆龄和保姆之间的情意,同时把那种情感读出来。
6.师:宋庆龄奶奶和李姐整整相伴了53年,直到1981年2月李燕娥去世。她绝对不会想到宋庆龄奶奶还会为她设计墓地,不但把她安排进自家的陵园,而且和自己一模一样,并排而立。(再次播放录像,学生谈感受。)?
7.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A.学生试读感受最深的句子。
B.读中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C.赛读。
8.引导学生联系课题说一说自己对宋庆龄的看法,评价人物。
四、延情课外,拓展阅读
1.师:宋庆龄精心照顾李燕娥的事,只是发生在他们之间许许多多动人故事中的一朵小浪花,那你们还知道有关宋庆龄的其他感人的事吗??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
3.师:宋庆龄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尊重别人、关心他人。她还是全国少年儿童慈祥的祖母,为全国少年儿童的福利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4.建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找一些这方面的书籍,更深入地去认识、了解宋庆龄奶奶。
点评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的文章,且一篇篇文章所涉及的知识面又相当广泛。“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仅仅以本为本,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语文学生的最终目标是达到知识、情感、能力的提升。因此,有必要依托教材,并延伸到课外。
篇7:《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
一、激情入境,导入课文
1.师:同学们,今年暑假老师有幸去了上海晋谒的宋庆龄墓,并且拍下了这段内容,请同学们仔细看录像。
2.学生观看录像。
3.说一说,从录像中发现了什么?指名交流,学生谈感受。
录像中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墓。
这两个墓都很简单、很朴素,它真会是宋庆龄奶奶的墓吗??
李燕娥是谁?她怎么会和宋庆龄奶奶,一位国家名誉主席的墓并排而立呢??
4.师:李燕娥究竟是谁?她怎么会和宋奶奶的墓并排而立呢?其实,她只是一个默默的劳动妇女,她曾在床庆龄奶奶身边当保姆。(板书“保姆”)?
点评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告诉我们:直观形象的事物更能吸引、打动他们。在观看录像――宋氏陵园时,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宋庆龄墓的简朴,而这正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堂堂一位国家名誉主席的墓竟是如此的简单。而旁边保姆的`墓与之并排而立,更是触动了学生的情感――对宋庆龄的朴实、平等、不搞特殊化,尊重他人的人格有了较深的理解。整个设计在不经意间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宋庆龄的课文,补充课题板书:
篇8:《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
6.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简要介绍宋庆龄。
7.师小结,补充介绍宋庆龄生平:
宋庆龄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夫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誉主席,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一生地位崇高,但从不搞特殊化,十分尊重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同志、朋友,特别是劳动人民。
8.齐读课题,学生谈谈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呢??
二、移情入文,整体感知
1.师:宋奶奶地位崇高,然而她却是那样的平易近人。在她与保姆相处的53年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学生谈谈读课文后,哪些内容最让自己感动?
4.小组交流,互说理由。
5.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宋庆龄照顾保姆李燕娥这段内容,九、十自然段。)?
【注:绝大部分学生有同感,因为以宋庆龄特殊的地位却如此精心照顾保姆确实让人感动。】
点评 语文是人文性学科,是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的有效载体。在这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融入到课文中的人物情感世界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有机融为一体时,学生就能全身心地投入。无形之中就是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设计中,通过学生谈自己最感动的内容,使得学生的情感随之融入课文之中。
三、动情品文,研读课文
1.学生默读第九、十自然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地方体现了宋奶奶的平易近人??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再请小组代表上台板书学习成果,另外小组补充:
亲自照顾:嘘寒问暖、端汤喂药、一起楼上吃饭、让李姐上
[1] [2]
篇9:《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
一、激情入境,导入课文
1、师:同学们,今年暑假老师有幸去了上海晋谒的宋庆龄墓,并且拍下了这段内容,请同学们仔细看录像。
2、学生观看录像。
3、说一说,从录像中发现了什么?指名交流,学生谈感受。
录像中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墓。
这两个墓都很简单、很朴素,它真会是宋庆龄奶奶的墓吗??
李燕娥是谁?她怎么会和宋庆龄奶奶,一位国家名誉主席的墓并排而立呢??
4、师:李燕娥究竟是谁?她怎么会和宋奶奶的墓并排而立呢?其实,她只是一个默默的劳动妇女,她曾在床庆龄奶奶身边当保姆。(板书“保姆”)?
点评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告诉我们:直观形象的事物更能吸引、打动他们。在观看录像——宋氏陵园时,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宋庆龄墓的简朴,而这正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堂堂一位国家名誉主席的墓竟是如此的简单。而旁边保姆的墓与之并排而立,更是触动了学生的情感——对宋庆龄的朴实、平等、不搞特殊化,尊重他人的人格有了较深的理解。整个设计在不经意间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宋庆龄的课文,补充课题板书: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
6、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简要介绍宋庆龄。
7、师小结,补充介绍宋庆龄生平:
宋庆龄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夫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誉主席,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一生地位崇高,但从不搞特殊化,十分尊重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同志、朋友,特别是劳动人民。
8、齐读课题,学生谈谈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呢??
二、移情入文,整体感知
1、师:宋奶奶地位崇高,然而她却是那样的平易近人。在她与保姆相处的53年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学生谈谈读课文后,哪些内容最让自己感动?
4、小组交流,互说理由。
5、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宋庆龄照顾保姆李燕娥这段内容,九、十自然段。)?
【注:绝大部分学生有同感,因为以宋庆龄特殊的地位却如此精心照顾保姆确实让人感动。】
点评语文是人文性学科,是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的有效载体。在这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融入到课文中的人物情感世界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有机融为一体时,学生就能全身心地投入。无形之中就是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设计中,通过学生谈自己最感动的内容,使得学生的情感随之融入课文之中。
三、动情品文,研读课文
1、学生默读第九、十自然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地方体现了宋奶奶的平易近人??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再请小组代表上台板书学习成果,另外小组补充:
亲自照顾:嘘寒问暖、端汤喂药、一起楼上吃饭、让李姐上座
设计墓地:进自家陵园、一模一样、并排而立
3、结合学生实际谈感受:当你生病的时候,是谁在你身边嘘寒问暖,端汤喂药的?学生交流。
点评当学生回忆自己生病时的情景,必然会想到自己最亲的家人。由此,学生也就体会到了宋庆龄与保姆李燕娥之间的关系——亲人。
4、师:宋庆龄奶奶是国家的领导人,她那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生病的保姆——李燕娥,而且在吃饭的时候,让保姆坐北朝南。
让学生了解坐北朝南的位置代表着什么,再次让学生感受宋庆龄奶奶的平易近人。
5、指导学生朗读第九自然段,在朗读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宋庆龄和保姆之间的情意,同时把那种情感读出来。
6、师:宋庆龄奶奶和李姐整整相伴了53年,直到1981年2月李燕娥去世。她绝对不会想到宋庆龄奶奶还会为她设计墓地,不但把她安排进自家的陵园,而且和自己一模一样,并排而立。(再次播放录像,学生谈感受。)?
7、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A、学生试读感受最深的句子。
B、读中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C、赛读。
8、引导学生联系课题说一说自己对宋庆龄的看法,评价人物。
四、延情课外,拓展阅读
1、师:宋庆龄精心照顾李燕娥的事,只是发生在他们之间许许多多动人故事中的一朵小浪花,那你们还知道有关宋庆龄的其他感人的事吗??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
3、师:宋庆龄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尊重别人、关心他人。她还是全国少年儿童慈祥的.祖母,为全国少年儿童的福利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4、建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找一些这方面的书籍,更深入地去认识、了解宋庆龄奶奶。
篇10:《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案设计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宋庆龄的伟大人格。
教学准备:
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并有所感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交流资料,了解宋庆龄龄生平
1、交流资料。课前,学生上图馆(室)或上网查阅,或向大人请教,对宋庆龄有了一些了解。谁来说说宋庆龄的情况,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自由地交流课前地宋庆龄生平的了解。
2、简介生平。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宋庆龄的生平事迹。作简要的介绍。
二、自读课文,感悟宋庆龄人格
1、设悬念,明确要求。
(1)制造悬念,导入 新课: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安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左面的李燕娥是谁吗?她为什么安葬在宋氏陵园、和国家名誉主席并列呢?想知道她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吗?请大家阅读课文第8课。
(2)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①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与同学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只要学生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即可。
2、自读自悟,交流感受。
(1)自读自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宋庆龄和她的保姆的哪几件事,在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做上记号,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课本上,三言两语都行。
(2)小组交流: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说说课文写了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之间发生了哪几件事情?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③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
3、汇报交流。
(1)概括交流。说说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和保姆李燕娥之间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并在汇报交流中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概括,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重点交流阅读感受。引导学生说说从这几件小事中,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地说说读后的感受。可以联系课文中具体段落,联系学过的其他课文,联系课外阅读资料,甚至联系生活事例来谈感受。
(3)交流疑难,集体解决。
三、朗读课文,升华情感。
重点指导读好两三个片段,比如第三、四、九自然段,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边想象画面边朗读,体验感情,用轻柔的语调读出宋庆龄那样亲近、那样关切的话语,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读出李姐的感动和对宋庆龄的深情,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概括,可以在学生对宋庆龄充满敬意的时候,用比较高昂、激动的语调,读出对宋庆龄的赞颂。
四、拓展阅读,收集宋庆龄故事
1、教师小结:宋庆龄是一位杰出的性,也是全国少年儿童慈祥的奶奶。她的生活经历如波澜壮阔的海洋,有许多动人心魄的故事,你们想不想进一步去了解她?
2、课文查找介绍宋庆龄的文章读一读。(如果学生查找有困难,也可以直接向学生推荐有关书籍或网站。)
3、在班级里举行一次宋庆龄奶奶的故事的故事会。
篇11: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案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宋庆龄敢于蔑视不合理传统习惯的大无畏精神和民主平等、尊重劳动人民的高尚人格,受到人格美的熏陶。
3.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组宋庆龄画像,问:同学们知道她是谁吗?
2.学生结合课前预习来谈谈对宋庆龄的了解。
3.教师补充介绍宋庆龄。
4.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生字、词障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学生通过自读、勾划、作批注,理解课文内容。
2.在小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
3.提出疑问。
四、抓住重点段,深化理解
课文中的第11自然段是揭示文章中心的总结段,在学生读课文、谈感受之后,反复朗读此段,会加深学生对前面内容的理解,准确地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这样一位平易近人、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伟大女性的形象将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可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自由读、组内合作读、分角色朗读等。
六、总结、拓展
1.教师小结: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之间的故事,只是她波澜壮阔的生活海洋里许许多多动人故事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2.鼓励学生课余找一找有关介绍宋庆龄的文章读一读。
篇12: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宋庆龄敢于蔑视不合理传统习惯的'大无畏精神和民主平等、尊重劳动人民的高尚人格,受到人格美的熏陶。
3、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组宋庆龄画像,问:同学们知道她是谁吗?
2、学生结合课前预习来谈谈对宋庆龄的了解。
3、教师补充介绍宋庆龄。
4、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生字、词障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学生通过自读、勾划、作批注,理解课文内容。
2、在小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
3、提出疑问。
四、抓住重点段,深化理解
课文中的第11自然段是揭示文章中心的总结段,在学生读课文、谈感受之后,反复朗读此段,会加深学生对前面内容的理解,准确地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这样一位平易近人、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伟大女性的形象将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可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自由读、组内合作读、分角色朗读等。
六、总结、拓展
1、教师小结: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之间的故事,只是她波澜壮阔的生活海洋里许许多多动人故事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2、鼓励学生课余找一找有关介绍宋庆龄的文章读一读。
篇13: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案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宋庆龄的伟大人格。
教学准备:
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并有所感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交流资料,了解宋庆龄龄生平
1、交流资料。课前,学生上图馆(室)或上网查阅,或向大人请教,对宋庆龄有了一些了解。谁来说说宋庆龄的情况,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自由地交流课前地宋庆龄生平的了解。
2、简介生平。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宋庆龄的生平事迹。作简要的介绍。
二、自读课文,感悟宋庆龄人格
1、设悬念,明确要求。
(1)制造悬念,导入 新课: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安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左面的李燕娥是谁吗?她为什么安葬在宋氏陵园、和国家名誉主席并列呢?想知道她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吗?请大家阅读课文第8课。
(2)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①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与同学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只要学生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即可。
2、自读自悟,交流感受。
(1)自读自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宋庆龄和她的保姆的哪几件事,在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做上记号,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课本上,三言两语都行。
(2)小组交流: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说说课文写了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之间发生了哪几件事情?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③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
3、汇报交流。
(1)概括交流。说说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和保姆李燕娥之间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并在汇报交流中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概括,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重点交流阅读感受。引导学生说说从这几件小事中,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地说说读后的感受。可以联系课文中具体段落,联系学过的其他课文,联系课外阅读资料,甚至联系生活事例来谈感受。
(3)交流疑难,集体解决。
三、朗读课文,升华情感。
重点指导读好两三个片段,比如第三、四、九自然段,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边想象画面边朗读,体验感情,用轻柔的语调读出宋庆龄那样亲近、那样关切的话语,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读出李姐的感动和对宋庆龄的深情,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概括,可以在学生对宋庆龄充满敬意的时候,用比较高昂、激动的语调,读出对宋庆龄的赞颂。
四、拓展阅读,收集宋庆龄故事
1、教师小结:宋庆龄是一位杰出的性,也是全国少年儿童慈祥的奶奶。她的生活经历如波澜壮阔的海洋,有许多动人心魄的故事,你们想不想进一步去了解她?
2、课文查找介绍宋庆龄的文章读一读。(如果学生查找有困难,也可以直接向学生推荐有关书籍或网站。)
3、在班级里举行一次宋庆龄奶奶的故事的故事会。
篇14:《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概述]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是最新修订的双册教材新增篇目之一。主要讲述了宋庆龄和保姆之间的感人事例。全文情意浓浓,十分感人。
[设计思路]
1、以情育人,强调人文精神的融合。
2、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
3、合作互动,培养交流、协作意识。
4、拓展延伸,促进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课前铺垫:
学生收集有关宋庆龄的资料。
点评:
(学习语文不仅仅在于对课文的研究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范围广泛,但概而言之,又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交际、收集、运用等几个方面。其中收集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使他们在学习课文时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和体会;另一方面,收集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能力的一次锻炼和提升。《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地提出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激情入境 导入课文
1、师:同学们,今年暑假老师有幸去上海晋谒了宋庆龄墓,并且拍下了这段内容,请同学们仔细看录像。
2、学生观看录像。
3、说一说,从录像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交流,学生谈感受。
录像中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墓。
这两个墓很简单,很朴素,它真会是宋庆龄奶奶的墓吗?
李燕娥是谁?她怎么会和宋庆龄奶奶,一位国家名誉主席的墓并排而立呢?
4、师:设疑:李燕娥究竟是谁?她怎么会和宋奶奶的墓并排而立呢?其实,她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劳动妇女,她曾在宋庆龄奶奶身边当保姆。板书“保姆”。 理解“保姆”这个身份。
点评: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告诉我们:直观形象的事物更能吸引、打动他们。在观看录像--宋氏陵园时,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宋庆龄墓的简朴,而这正是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堂堂一位国家名誉主席的墓竟然是如此的简单。而旁边保姆的墓与之并排而立,更是触动了学生的情感--对宋庆龄的朴实、平等、不搞特殊化,尊重他人的人格有了较深的理解。整个设计在不经意间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5、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宋庆龄的课文,补充课题 板书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
6、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简要介绍宋庆龄。
7、师小结,补充介绍宋庆龄生平:
宋庆龄是伟人孙中山的夫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誉主席,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一生地位崇高,但从不搞特殊化,十分尊重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同志、朋友,特别是劳动人民。
8、齐读课题,学生谈谈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呢?
二、移情入文 整体感知
1、师:宋奶奶地位崇高,然而她却是那样的平易近人。在她与保姆相处的53年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学生谈读课文后,哪些内容最让自己感动?
4、小组交流,互说理由。
5、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宋庆龄照顾保姆李燕娥这段内容,9、10自然段。)
[注:绝大部分学生有同感,因为以宋庆龄特殊的地位却如此精心照顾保姆确实让人感动。]
点评: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是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格的熏陶。在这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融入到课文中的人物情感世界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有机融为一体时,学生就能全身心地投入。无形之中就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设计中,通过学生谈自己最感动的内容,使得学生的情感随之融入课文之中。)
三、动情品文 研读课文
1、学生默读9、10自然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地方体现了宋奶奶的平易近人?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再请小组代表上台板书学习成果。另外小组补充。
亲自照顾:嘘寒问暖、端汤喂药、一起楼上吃饭、让李姐坐上座
设计墓地:进自家陵园、一模一样、并排而立
理解词语:“嘘寒问暖”
3、结合学生实际谈感受:当你生病的时候,是谁在你身边嘘寒问暖,端汤喂药的?学生交流。
点评:
(当学生回忆自己生病时的情景,必然会想到自己最亲的家人。由此,学生也就体会到了宋庆龄与保姆李燕娥之间的关系了--亲人。)
4、师:宋庆龄奶奶是国家的领导人,她那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生病的保姆--李燕娥,而且在吃饭的时候,让保姆坐北朝南 。
让学生了解坐北朝南的位置代表着什么,再次让学生感受宋庆龄奶奶的平易近人。
5、指导学生朗读第9自然段,在朗读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宋庆龄和保姆之间的情意,同时把那种情感读出来。
6、师:宋庆龄奶奶和李姐整整相伴了53年,直到1981年2月李燕娥去世。她绝对不会想到宋庆龄奶奶还为她设计墓地,不但把它安排进自家的陵园,而且和自己的一模一样,并排而立,(再次播放录像,学生谈感受)。
7、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A、学生试读感受最深的句子。
B、读中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C、赛读。
8、引导学生联系课题说一说自己对宋庆龄的看法,评价人物。
四、延情课外 拓展阅读
1、师:宋庆龄照顾李燕娥的事,只是许许多多动人的事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那你们还知道有关宋庆龄奶奶的其他感人的事吗?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
3、师:宋庆龄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尊重别人、关心他人。她还是全国少年儿童慈祥的祖母,为少年儿童的福利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4、建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找一些这方面的书籍,更深入地去认识、了解宋庆龄奶奶。
总评:
(整堂课的设计,以“情”贯穿始终。通过激情、移情、动情、延情四个环节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并与课文相融,使得学生始终处在饱含情意之中学课文,学做人。)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5:《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是九年义务教育第十二册教材修订后的新增篇目,在教材中被安排在第二组,属略读课文。全文向读者介绍了宋庆龄和保姆李燕娥之间的感人故事,赞扬了宋庆龄尊重热爱劳动人民,真诚平易对待他人的优秀品质。文章截取了她们相处的几个生活片断展开叙述,语言朴实,内容生动,感人至深。教学中应抓住她们之间的身份差别,体会人物语言、行为,进而理解人物的崇高品质和文章的思想感情。
设计特色:自读 点拨 拓展 感悟
课前准备:搜集资料,了解宋庆龄和作者柯岩。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体会宋庆龄尊重爱戴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并从中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
2、抓住人物的具体事例和具体表现,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自主表达的能力。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审题激疑,感知内容。
1、你听说过宋庆龄这个名字吗?对于她你了解多少?(关注学生认知基础,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2、你了解宋庆龄的保姆吗?她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板书课题。
(自由谈话,有意识地引发对比,在伟大与普通的对比中,激起学生疑问,引导学生从题目的理解中感知课文的内容。)
二、读书质疑,学读定向,自主研讨,交流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地对话,才能让学生获得独特的理解和体验。也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2、针对学生读书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理解。教师可以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参考性题目,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
如:(1)“晋谒”“搭讪”“绝口不提”“显赫”的意思。
(2)李燕娥对敌人的利诱,为什么都能一一拒绝?
(3)通过读文和课下搜集的资料,你认为宋庆龄是个什么样的人?
(4)你认为,宋庆龄和保姆之间和谐融洽的关键是什么?
(尊重学生的读书方式,培养学生自读能力,提出的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3、汇报交流,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人物的崇高品质中受到感染与启迪。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与讨论进行相机点拨。
三、拓展理解,加深感悟。
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搜集的材料,进一步了解宋庆龄,加深对人物精神境界的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畅谈学习收获,联系现实及自身谈感受。
四、实践活动,指导课外学习。
1、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写成一篇读后感。
2、读读柯岩的其他作品。
板书设计:
和
充满同情
宋庆龄 多次夸赞 保姆
伟大人物 悉心照顾 普通百姓
设计墓地
尊重 爱戴
作者简介:
戴志强:男,30岁, 省级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毕业十年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及研究工作,有国家省市优质课十余节,撰写并发表论文多篇。
办电:0429----2122496 E-MAIL:jie6725@sina.com
地址: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研训部 邮编:125001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二册《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